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教學反思 > 《狼和鹿》語文教學反思(通用10篇)

《狼和鹿》語文教學反思(通用10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19W 次

作爲一名優秀的人民教師,教學是重要的工作之一,寫教學反思可以很好的把我們的教學記錄下來,來參考自己需要的教學反思吧!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狼和鹿》語文教學反思,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狼和鹿》語文教學反思(通用10篇)

《狼和鹿》語文教學反思 篇1

這是一篇關於狼和鹿之間生態平衡的故事。告誡人們:必須認識到自然界各事物間的內在聯繫,不能隨意破壞生態平衡,否則將會產生無法想象的後果。教學時,我抓住人們捕殺狼前後的現象和動物之間數量的變化進行對比,從比較中探究、感悟,從而使學生認識到生態平衡的重要性。

1、探究森林的變化。

在導入暢談之後,我讓學生找出描寫森林變化的句子,並讓學生根據第一句話展開想象,說說眼前彷彿出現了怎樣的畫面。學生看着書上的插圖,興趣盎然,把森林描繪得異常美麗:瞧,森林裏,天空湛藍,湖水清澈,樹木茂盛,花兒鮮豔,小鳥在枝頭唱歌,一切都那麼生機勃勃。再讓學生讀第二句,看看此時的森林怎樣,學生從句子中很明顯地發現了森林的前後變化。

2、探究鹿羣的變化。

這部分教學活動,我讓學生通過對比朗讀,引導學生比較一、三小節鹿羣數量及生存的狀態,想象變化的情景,體會災難的嚴重。我請學生圈出文中關於鹿的變化的數字,並讓學生談談從這一組數字中感受到了什麼?有學生說:森林裏一片枯黃,樹木都剩下枝條,再也聽不到小鳥們的歌聲了。鹿羣無精打采,餓死的餓死,病倒的病倒……由此,學生對鹿羣的變化一目瞭然,體會到了災難的嚴重性。

3、尋根究底,總結原因。

第四小節是文章的難點,這個教學環節我讓學生用“因爲……所以……”的句式聯繫文中的句子說話,領悟人稱狼爲“功臣”,稱鹿爲“禍首”的原因。進而水到渠成,明白文章所蘊含的道理:人類不能隨意地破壞生態平衡,否則後果不堪設想!在課最後,我又讓學生交流有關人類破壞生態平衡的事例,如“人類濫砍亂伐樹木,引發沙塵暴,發生水災。”等等,既拓展學生的知識面,又讓他們更真切地認識“生態平衡”的概念,更加自發地去保護生態平衡,可謂一舉兩得!

《狼和鹿》語文教學反思 篇2

《狼和鹿》是一篇關於狼和鹿之間生態平衡的故事。通過講述凱巴伯森林附近的居民爲了保護鹿羣,大量捕殺狼與其他一些鹿的天敵,結果事與願違,鹿大量病死,森林也被嚴重破壞的故事,告誡人們:必須認識到自然界各事物間的內在聯繫,不能隨意破壞生態平衡,否則將會產生無法想象的後果。課文層次清楚,寓自然科學知識於生動的故事中,有利於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有利於調動學生的情感參與與認知活動。教學時,抓住人們捕殺狼前後的現象和動物之間數量的變化進行對比,從比較中探究、感悟,從而使學生認識到生態平衡的重要性。

一、反覆閱讀,加深語言感悟

1.採用多種形式的朗讀。“讀”是教學的主要活動,也是提高學生對語言文字感悟能力的主要途徑。在這一教學中,我讓學生讀書,通過自由讀、對比讀、對照讀、品讀等朗讀形式,使學生在讀中初步感悟文章的主要意思。

2.深入閱讀文本。新課標指出“閱讀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爲,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涌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薰陶,獲得思想啓迪,享受審美樂趣。”根據三年級學生的心理特點和認知發展規律,本課採用的學法是:

A、對比質疑:讓學生在自身對狼和鹿的認識和課文中稱狼爲“功臣”,鹿爲“禍首”的對比中,提出疑問。

B、自主學習:圍繞問題默讀課文,畫出有關句子,讀一讀句子談談感受。

C、合作探究:在探究中感知課文內容,感受災難。

D、讀中感悟:讀一讀、想一想、比一比、說一說、議一議多種方法揉合在一起,感悟破壞森林、毀滅鹿羣的禍首其實是人,是人違反了大自然應有的規律,破壞了生態平衡。

二、利用媒體,豐富語言表象

興趣是孩子們最好的老師,豐富的表象可以激發學生極大的學習熱情。在導入暢談之後,我按“由圖及文,引發思考”的設想,利用多媒體創設情境,請同學們看一百多年前的凱巴伯森林的圖片,說一說:一百多年前的凱巴伯森林是怎麼樣的呢?再讓學生帶着興趣讀第一小節,找出描寫一百多年前的凱巴伯森林的句子賞讀,接着問“你喜歡這樣的森林嗎?說一說你的理由。”然後以基本同上的方式認識25年後的凱巴伯森林。由圖及文,圖文對照,在對比中引發學生思考:同一座森林,25年間爲什麼會發生如此大的變化呢?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及追查原由的熱情。

當然,這堂課也有許多遺憾,以下就這節課中的不足談一談。

首先是朗讀,讀昔日森林與現在森林的兩段話時,學生都沒有讀出語氣來。如果教師在之前加以引導,學生也許會讀的好些。

其次,我在課上的提問過多過細,不利於學生對文章的品讀,而忽略了文字本身,我的提問初衷是加深學生對文本的理解,進而服務於朗讀,自讀自悟,但結果並不明顯。

此外,由於自己鑽研教材不夠,所以沒有能很好地解決課文的難點。

這一節課留給自己的反思很多,爭取在不斷的實踐和反思中不斷的進步。

《狼和鹿》語文教學反思 篇3

抓住三個對比,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引導學生閱讀、探究,體會課文內容,明白文章所蘊含的道理,

(一)森林變化的前後對比

在複習導入之後,我請同學們快速找出描寫凱巴伯森林的句子,並用波浪線勾畫出來。讓學生帶着問題讀文,很快學生找出描寫一百多年前的凱巴伯森林的句子。我相機出示一百多年前的凱巴伯森林的圖片,請同學說一說自己的感受,有感情的朗讀。然後以基本同上的方式認識20多年後的凱巴伯森林。(一百多年前的凱巴伯森林一片蔥綠,生機勃勃。而20多年後整個森林像着了火一樣,綠色在消退,枯黃在蔓延。真實的畫面再現,圖、文的鮮明對比給了學生強烈的衝擊。看得出,同學們的內心深處被觸動了。他們的朗讀聲中流露出了對一百多年前的凱巴伯森林的喜愛,還有對25年後荒涼的凱巴伯森林的沉痛的惋惜。)在對比中引發學生思考:同一座森林,20多年間爲什麼會發生如此大的變化呢?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使他們積極地參與到學習中來。

(二)鹿羣變化的前後對比

這部分教學活動,我用數字比較的方法展開教學。通過對比朗讀、引導學生對比第一自然段、三自然段鹿羣數量及生存的狀態,想象變化的情景,體會災難的嚴重。凱巴伯森林原有“活潑的美麗”的鹿4000只,自從人爲地殺掉六千多隻狼與其他一些鹿的天敵,鹿的總數迅速超過了10萬隻,翻了25倍。當“森林中鬧起了饑荒”,“疾病像妖魔的影子一樣在鹿羣中游蕩”時,鹿又急劇地死去6萬隻,不久就剩下8000只病鹿。這裏的對比鮮明,點明瞭生態失衡所造成的悲劇。鮮明的對比,觸目驚心的數據讓學生意識到保護生態平衡是多麼重要。課文通過狼與鹿之間的故事告訴人們,事物之間存在着密切的聯繫,破壞了這個聯繫,就破壞了生態平衡,將會受到大自然的懲罰。這樣的對比,學生印象深刻,體會更加透徹。

(三)狼鹿異位的對比

第四然段是文章的難點,這個教學環節我請學生用找一找“功臣”和“禍首”分別指的是誰,爲什麼?學生理解的很深,都知道真正的禍首其實是人類,因爲人類的干預,使得生態失去了平衡。

以上三個對比,層層遞進,引導學生品讀詞句和入情入境地朗讀課文,使學生充分理解課文內容及蘊含的深刻道理,在學習中受到思想教育。

最後,我創設情境:現在的凱巴伯森林要樹立一塊警示牌,你想提醒大傢什麼?讓學生先說一說,學生說出了生態平衡的重要性。然後讓學生在插圖上畫出警示牌,寫下自己想說的話,相互交流。從而培養了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我還利用課外擴展,建議學生課後蒐集有關人類破壞生態平衡的事例,在班上進行交流,既拓展學生的知識面,又讓他們更真切地認識“生態平衡”的概念,更加自發地去保護生態平衡。

《狼和鹿》語文教學反思 篇4

《狼和鹿的故事》是一篇關於狼和鹿之間生態平衡的故事。課文講的是一百多年前,凱巴伯森林的居民爲了保護森林裏的鹿羣,大量捕殺狼及鹿的其他天敵,結果事與願違,鹿大量病死,森林也被嚴重破壞。它告訴人們:事物之間存在着密切的聯繫,破壞生態平衡將會給環境帶來難以想象的災難。

教學時,我首先通過讓學生談兩種動物的特點,並用上“因爲……所以”說一說自己喜歡哪一種以及喜歡的理由,從而激發學生的探究慾望和學習興趣,隨即導入新課。接下來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初讀課文,引導學生在“100多年前的凱巴伯森林和25年後的凱巴伯森林”、“鹿數量上的變化”、“兇惡的狼變成了功臣,而可愛的鹿反倒成了禍首”這三個對比中完成朗讀、思考、討論、交流和感悟。最後通過學生談感受和老師的小結,強化課文的思想內容,並以佈置向父母複述課文的方式,使課堂內容能以延伸,爲繼續學習課文打下了基礎。

整節課我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走進新課程,使我們認識到,教師將不再扮演居高臨下的傳授者和管理者,面對學習中問題,教師不是把現成的答案或結論告訴他們,或重述學生自己能看懂的教材,代替學生思考,而是引導學生去主動參與、主動探究、從而獲得結論。因此,在課堂上我給學生充裕的時間,讓他們認真讀第一至四自然段,然後在對比鮮明的事例中積極地去思考,以自己的直接經驗爲基礎,藉助書本知識去主動思索所遇到的問題,積極表達自己的見解,通過教師的引導,啓發了學生的思維,課堂氣氛十分活躍。

遺憾的是在整節課中,留給學生展開聯想的空間不足,使學生豐富的想像力沒有得到很好的展示。在今後的教學中,我還將不斷進行課堂教學的探索和實踐,將此次教學中的一些思考和困惑,作爲今後嘗試和改進的起點,不斷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

《狼和鹿》語文教學反思 篇5

今天教學檢查聽課,我講的是第十四課《狼和鹿》。這篇課文講的是一百多年前凱巴伯森林一片蔥綠,是鹿的天堂,可是鹿總是遭到狼的暗算,人們恨透了狼,用了二十五年的時間把狼捕殺光了,鹿開始大量繁殖,最後達到十萬只,吃盡了森林裏的綠色,並且疾病如影隨形,最後只剩下八隻病鹿。課文想通過這樣的一個悲劇,告訴人們保護生態平衡的重要性。

課堂中我先讓學生通過“生機勃勃”、“嬉戲”這兩個詞感受一百多年前凱巴伯森林的蔥鬱和鹿的快樂,再讓他們通過讀傳達出自己的感受。再通過“暗算”一詞讓學生想像狼會怎樣暗算鹿,最後再通過重點詞句感受森林與鹿羣的變化及人捕殺時狼場面的血腥,最後讓學生理解生態平衡的重要性,達到環保教育的目的。並設置了三個環節讓學生進行想像,鍛鍊學生的想像能力的語言表達能力。

整個課堂流程清晰,能按預設的環節進行,讓我最滿意的是學生的表現。這堂課中學生的表現太棒了,整個課堂都能跟上教師的節奏和思路,特別是在兩個想像環節,思維寬廣,好幾次的答語都讓人眼前一亮。而且因爲有了熱烈的氛圍,能力差的學生在課堂上的表現也比平時活躍了很多。在範讀第三段時,我提出這樣的一個問題:“認真聽,看看通過老師的讀你能看到些什麼,聽到些什麼?”預設時,我想:看到些什麼對比較容易回答,但聽到些什麼恐怕有些困難,已經做好了孩子不會答的準備。但是,孩子的表現太讓我興奮了,有的說:聽到鹿羣在沒鬧饑荒前,繁殖時快樂的聲音;有的說:聽到咔咔吃啃樹皮的聲音郭凱鵬說:我聽到了小鹿的哀鳴。這個答案太好了。在課堂中,學生能快速而準確的找到課文中的重點句子和句子中的重點詞語,而且對這些重點語句理解的都很透徹,這些保證了課堂的順利進行,並且讓我在欣喜之餘有信心把課上的更好一些。

這段時間一直在反思孩子們課堂上不合拍的表現,反思自己過去的教學方式是不是有所偏差,從二年級起,我一直注重鍛鍊他們的口語表達能力和理解課文時思維的發散能力,從簡單的好壞評價,到表達簡單的想法,再到組織好自己的語言。到二年級下學期覺得他們已經有了很大進步,可開學的這一個月來,對他們的表現卻有着很大的困惑,甚至認爲自己以前的努力沒有任何的效果,經過這堂課,我能肯定,以前的功夫沒有白費,對孩子們的發展還是有幫助的,只不過,不能求速度,要一點一點的積累才行,看來以後還要把這種訓練堅持下去,用學生的話說就是:我們一起加油加油,我們一定會成功的。

回顧這節課,不足在於:因爲有領導聽課,時間上要求的就比較嚴格,爲了保證能進行的順利一些,對差生照顧的稍少一些。再就是對於課堂的時間還是沒有把握好,本想把最後一個練筆環節留在課上的,這樣既能符合新課標每節課都有書寫時間的要求,又能使學生的訓練更實在更紮實一些,可是因爲時間的關係,只能把它留成了課下的作業,讓這節課有了一個小小的遺憾。

反思可以促進教學,可以更好的服務學生。

《狼和鹿》語文教學反思 篇6

《狼和鹿》這篇課文是關於狼和鹿之間生態平衡的故事。通過講述凱巴伯森林的居民爲了保護鹿羣,大量捕殺狼與其他一些鹿的天敵,結果事與願違,鹿大量病死,森林也被嚴重破壞的故事,告誡人們:必須認識到自然界各事物間的內在聯繫,不能隨意破壞生態平衡,否則將會產生無法想象的後果。

教學一開始,我先讓學生分別談談對狼和鹿的特點的認識,引導學生運用一個或多個詞語來概括,如可用“貪婪”“兇殘”等詞語概括狼的特點,可用“活潑”“美麗”等詞語概括鹿的特點,在說話和運用練習中加深對這些詞語的理解,內化積累。然後在這兩個動物之間加上“和”讓學生猜想他們之間會發生什麼樣的故事,激起閱讀的興趣。在讀通課文後要求學生質疑,字、詞、句、篇等方面都可提出問題,學生們開頭很有興趣,有的.提出不認識的字,有的提出不理解的詞,有的提出不懂的句子……,學生提到那,我和其餘同學跟着解答到那。後來一位同學提到:課文中隨着鹿羣的數量增加,就會有疾病蔓延,這是爲什麼?那又是什麼病?同學討論,我解答,一直到下課。一節課上完了,深深感到:老師對學生提出的問題要有選擇、要有歸納,如果放而不收、隨波逐流,課堂效率就不會提高。在課堂教學中設計“質疑”環節無疑是模式教學的一個亮點,老師操作的好,效果甚佳;操作不當,往往形成不分主次、沒有輕重的隨意課堂。老師想組織好質疑、解疑活動,首先應把握好教材,萬不能拋開單元要求、課後訓練,在一些無關緊要的問題上浪費時間。再就是老師要不斷提高自身水平,善於引導、激勵,把學生提出的問題巧妙歸類或引導成有意義、有價值的問題,組織學生有效地探究、分析、解決。

《狼和鹿》語文教學反思 篇7

這是一篇讀來耐人尋味、發人深思的文章。在這片生機勃勃的森林裏,看起來溫順活潑的鹿卻是破壞森林的罪魁禍首,而看似貪婪兇殘的狼卻是維護森林的功臣。這之間究竟發生了什麼微妙的變化,導致位置的互換呢?教學中,我採用遊戲的方式導入幾份學生的學習興趣。

師:今天,我們來玩個遊戲。請四組同學分別擔任不同的角色,依次爲(板書:狼、鹿、森林、人類)。接下來,老師叫到誰,就立即站起來,比比哪組反應快!(狼!人類!森林!鹿)

現在增加難度,老師說一個詞,你自己判斷一下能否形容你所扮演的角色,若覺得行,請毫不猶豫地站起來。(可愛的——可恨的——可憐的——貪婪的——美麗的——智慧的——)

學生反應靈敏,能迅速地作出反應。

接着我這樣引導:看來狼和鹿在你們心中的形象已經是根深蒂固了,人們總是對鹿喜愛有加,而狼呢,似乎成了壞蛋的代名詞,其實,你們的看法和凱巴伯森林的居民一樣,可後來,他們對狼和鹿的看法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這又是怎麼回事呢?

學生一下子就進入了情境。學習的興趣被調動了起來。

《狼和鹿》語文教學反思 篇8

教師要善於捕捉教育信息充實自己的課堂。這節課雖然結束了,但它令我想到,如果我能及時地把有關資料及生活現象提供給學生,也許課堂上師生的活動會得心應手,課纔會變得更加成功!在本課中學生在網上查找到相關的資料很多,在學生相互分享時,我由於對學生課前查找的資料不熟悉,所以在評價時也只能停留在表面上。這也使我想到,我們教師一方面要深入學生的生活,密切聯繫學生的實際,多瞭解學生的興趣和困惑,課堂上纔不至於被動。

另一方面要多留心社會上的一些現象並引入課堂,讓學生去判斷,去討論,懂得哪些事能做,哪些事不能做,哪些現象值得發揚,哪些現象要批評。語文課要與生活緊密聯繫起來,通過生活化的語文課,使學生形成正確的品德行爲與習慣,讓學生在拓寬知識面的同時,又學會了怎樣做人,怎樣處事,一舉多得,何樂而不爲呢?我想只有對學生補充進這樣的資源,語文課纔會煥發出更強的生命力,教師纔不會處於被動,而且能比較靈活地上好每一節課。

《狼和鹿》語文教學反思 篇9

我在教學本組課文第一篇課文《只有一個地球》時就開始讓學生作小調查,收集身邊浪費資源破壞環境現象的圖片,並將圖片發到羣裏;第二篇課文《鹿和狼的故事》和第四篇《青山不老》,我讓學生寫讀後感;第三篇《這片土地是神聖的》,我讓學生根據書上的小練筆,寫自己的發現和感受。爲習作奠定基礎,但學生並沒有收集到身邊浪費資源破壞大環境的圖片,只是在網上下載一些上傳到羣裏。我在製作課件時沒有得到學生收集的圖片,我便校園收集了一些校園內浪費資源,破壞環境的圖片。

本節課的教學思路,我是先讓學生回顧本單元的主題,然後說說身邊浪費資源破壞環境的現象,再說說針對這些現象有什麼看法和建議。接下來我出示一組校園內學生浪費資源的圖片和一組學生和校園周邊村民污染校園環境的圖片,讓學生說說自己的感受,我便相機引入課堂主題,把這些感受寫下來就是一份建議書。隨機讓學生讀71頁的習作要求,並讓學生明確要求,明確寫建議書的步驟和格式。

學生讀完後,我指名回答寫建議書和步驟和格式,並相機出示課件,這是本堂課的重點,也是難點。還出示了兩篇範文重點強調了建議書的格式,讓學生更直觀的掌握建議書的格式。然後讓學生根據自己做的小調查動筆向有關部門或個人寫一份建議書。

學生在動筆寫的時候,我在下來巡視指導,發現有三個同學的稱呼格式是錯誤,我便現場作指導。

一節的時間就這樣過去了,沒有結果,因爲沒有一個同學在課堂上寫成建議書,沒有得到學生完整的建議書來展示。課後我認真總結本節課的得失,我自己感受得主要體現在,一是教學思路是比較清晰。二是利用校園內的圖片,讓學生深切受到我們身邊有許多浪費資源和破壞環境的現象,也許自己也在不經意之間在浪費資源、破壞環境,從而讓學生從自己做起,從身邊的小事做起,珍惜資源和保護環境。三是出示兩篇範文,讓學生更直觀的掌握建議書的格式。不足之處有很多,一是我讓學生讀71頁的習作要求時沒有明確只讀第一個內容,因爲本次習作內容有兩個,我沒有明確好。二是在講建議書的格式時有點講快,因爲我重點放在講範文上了,我認爲出示範文學生更容易掌握。三是課堂上沒有一個同學寫成建議書,沒有得到學生的作業展示,還有10分鐘,可能大部份的同學都寫成了。四是出示的那兩範文,圖片上的字在下面看不清楚,如果展示臺能用,可能更清楚。五是我認爲學生全部都掌握了建議書的格式,可從學生交上來作業來看,有兩同學把署名和日期寫錯位置,有五個同學在格式上或多或少有些錯誤。

各位老師,這堂存在的不足還有很多很多,敬請各位老師提出富貴意見,我將把各位老師的富貴意見融入到教學中,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

《狼和鹿》語文教學反思 篇10

一、盡情地“讀”。

語文課要以讀爲主,我願意花15~20分鐘的時間讓學生來讀。我先讓學生自由讀,讀正確流利了,最好能讀出問題來。接下來還讓學生帶着問題自由讀,自己感興趣的多讀讀。最後指名學生讀自己感興趣的地方,我不失時機地指導他們讀出感情來。學生試過,練過,有了充分的積累,在指名自由選擇讀的時候,自然興趣濃濃,高潮迭起。可貴的是還有同學在讀書中有了自己的創新,在讀到鹿羣滅亡情形的段落能加入一些哀聲嘆息學生十分投入,在朗讀中獲得了一種愉悅和滿足。

二、盡情地“說”。

在指導學生弄清文章所述道理時,我先讓學生在小組間交流談感受,再創設情景師生共同表演出來。師作羅斯福總統,學生將自己小組研究的情況向總統彙報。將學生引入到了一個具體的生活情境當中。

一石激起千層浪,學生說得很起勁,我再指導學生在說的同時畫出狼、鹿和森林的生態關係圖。學生邊思邊說邊演,說得條理清楚。不僅弄清了道理,而且得到了說的訓練,還是創造的說。

三、盡情地“寫”。

學生的思維被激活了,緊接着,我趁熱打鐵讓學生寫一寫自己的感受,爲狼正名。文道結合,學生寫出了自己對狼的重新認識,重審了自己的認識觀點。更爲重要的是,他們寫得很開心。

這種以“聽、說、讀、寫”四種語文能力在我個人看來,具有以下優勢:

1.有利於教師進一步鑽研教材,創造性地設計教學方法。要使學生長時間地保持較濃的興趣,自動投入到“聽、說、讀、寫”的訓練當中,並且不脫離課文這個媒介,教師必須鑽研教材,挖掘訓練,設計出具有強大生成性的教學方法。如創設各種交際情境

2.學生的學習興趣、注意力以及智力不會消耗在經常性的環節轉換和思維變換中,其各項語文能力得到了集中培養。

3.語文課的中心任務得以被頑強地保護。語文課很難被上成“情節分析課”、“思想教育課”、“常識課”以及各種華而不實的所謂“語文活動課”。

當然,本人的教學水平有限,在許多地方還有待於進一步提高,如課堂的開放程度還不夠,課堂的調控能力還不強……我不斷學習,努力提高自己的課堂教學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