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七年級教案 > 《狼》教學反思範文(通用5篇)

《狼》教學反思範文(通用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46W 次

作爲一名優秀的教師,教學是重要的工作之一,寫教學反思能總結教學過程中的很多講課技巧,寫教學反思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狼》教學反思範文(通用5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狼》教學反思範文(通用5篇)

  《狼》教學反思1

《狼》是七年級下冊的一篇自讀課文,因此在教學設計時我本着以讀促譯、以讀促講、以讀促解的原則來設計課堂教學。

誦讀是學習文言文的重要途徑。“書讀百遍,其義自見”,七年級的學生學習文言文,處於打基礎的階段,讀得琅琅上口,甚至成誦才能更好地理解文義。本文篇幅短小,全文僅二百餘字,情節生動,脈絡清晰,易於熟讀乃至成誦,因此誦讀是本文教學的重要環節。

在熟讀的基礎上疏通文義是必要的,但切忌煩瑣的講解,也不必字字句句求確解。對於自讀課文主要是讓學生藉助註釋及工具書自行領悟,教師可作必要的提示或簡要的講解。本文敘事簡潔而又情節曲折緊張,引人入勝。教師可因勢利導,將學生引入故事的情景之中,使學生的思維活躍起來,對生動的情節有深切的感受。引導學生揣摩語言,認識狼貪婪、兇狠和狡詐的本性,以及屠戶心理、行動的變化過程,正確認識人與狼鬥智鬥勇的矛盾。最後,對本文主旨的理解只要抓住兩點即可:一是故事之奇,二是作者的議論。

在實際教學中,我首先讓學生自己練習讀兩遍課文。本文難唸的字書下都有注音,學生朗讀的字詞障礙很小,讓學生朗讀主要是讓學生熟悉文章。學生朗讀時,教師巡視,發現學生朗讀中共同存在的問題,然後提示大家。接下來找幾位同學朗讀的文章,以更好地糾正讀音和朗讀節奏。

學生能正確朗讀後,結合讀書下注釋,便於疏通文義。然後,學生根據註釋完成課堂練習卷,試卷中包含了重點詞語、一詞多義、翻譯句子和結構理解。完成後,學生再讀課文。學生能夠正確流麗地朗讀,但是沒有讀出故事的緊張曲折性,教師範讀一段,激發學生的朗讀興趣,學生再練習朗讀,讀出故事的緊張曲折性。

接下來,學生以填空的形式梳理文章的脈絡。文章的脈絡分爲屠戶和兩狼兩個相輔相成部分,以填空的形式便於學生梳理。文章脈絡梳理清晰後,對文章進行賞析。賞析分爲兩個部分,一部分是賞析文章的一個詞,一部分是賞析文章的一句話。每一部分教師都舉一個例子,然後讓學生默讀文章,自由選詞句,思考內涵,將賞析的內容簡要記在書上,組織好語言回答。

最後,我安排了一場課本劇,讓學生現場發揮。結果學生演得非常成功,大大超出我的意料。

這節課在設計時充分發揮了學生的自主性,尤其體現在語言賞析方面。學生在自主選擇的基礎上,深入思考,哪怕只有一得。另外,本課的朗讀設計時一大特色,使學生脫離了以往文言文朗讀的枯燥無味,激發了學生的朗讀興趣,以讀促講、以讀促解,符合語文教學的特點和規律。

  《狼》教學反思2

專題教學是語文教材中的一個亮點,主要是加強學生的知識積累、語言實踐、閱讀能力、思維能力的訓練。

我首先讓學生選讀蒲松齡的《狼》,瞭解狼陰險狡詐的一面;接着又選讀畢淑敏《母狼的智慧》,認識狼聰明、具有偉大母愛的一面。又讓學生閱讀參考資料:

一、《中國大百科全書。生物學》“狼”詞條;

二、狗的祖先是狼,狼經過人類的長期馴化而成爲狗;

三、狼和鹿。這樣,學生對狼就有一個比較全面的認識。

然後我又讓學生收集漢語英語裏有關狼的成語和諺語,狼的故事,並讓學生在全班交流。學生收集的材料不少。對狼的認識也就更清晰了。

第三步,讓學生開展辯論賽。

有人認爲狼的食肉性、兇殘對人類以及家畜造成了不少傷害,應把這種動物斬盡殺絕,讓它從地球上消失,但又擔心因此會破壞生態平衡;也有人認爲,把狼殺盡並不要緊,恐龍早已絕跡,人類不是照樣生存發展了嗎?請選擇其中一種觀點,與對方進行辯論。

按觀點的不同,將全班分爲正反兩方。持相同觀點的一方,先進行充分討論,然後兩方各選派三名同學,組成辯論隊,開展辯論。

學生參加十分踊躍,非常積極。通過這一系列的活動,學生對狼的認識深刻了。同時語言實踐、閱讀能力、思維能力也得到了大大的訓練。

但在教學過程中遇到了這些問題:首先,學生對於有關狼的探究題做得不到位,僅僅只能是看到事物的一個方面,概括不全,這還需要平時的多多指導和練習。也由於這,時間浪費了不少。其次,在辯論賽時,雙方辯手到最後都成了吵架,互罵對方,而不是在辯論了,這是我事前沒有考慮到的,以至於我有些控制不了。這說明我在課堂管理上還有待大大發展。從這也可看出學生平時沒有看站過這樣的活動,爲了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作爲語文老師,應主應多多開展這樣的活動。

  《狼》教學反思3

《狼》已經上過好幾次了,學生對於這篇文章比較喜歡,是因爲它的故事性很強,我從中悟到了老師上課時一定要注意課堂結構的故事性,不要老是講一些理想化的東西,讓學生自己想、練其實就是課堂架構的故事,有骨有肉。文章最後還弄了一段簡短的議論文章,其實可以從中指導學生學會一事一感悟的寫作技巧。不過,這一切都得在字詞落實的前提下實施,不然就會成爲“空中樓閣”。

  關於教學方法

傳統的字句串講這種單一的教授文言文的方式,雖然有它的優點,也就是對於重難點的把握較準確,但是也帶來課堂氣氛沉悶,學習興趣不搞等反面影響,如何使教學方式生動起來,多變起來,真正做到使學生由厭學到願學到樂學,養成良好的閱讀文言文的能力。這堂課我的教學思路是想一改過去文言文教學“字字落實,句句清楚”的老套子,貫徹新課標“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讓合作、探究的理念指導自己的教學,以便更有效地提高課堂教學效率,這也是新形勢下,我們每位教師都必須思索的現實問題。“教學要以學生爲主體”這一理念早就瞭然於胸,但事實上,是否真正地把這一理念滲透融入到每一節課,實在需要靜心反思。

  關於教學過程

首先,在這節課的整個磨合中,我始終在“教師跟着學生走”還是“學生跟着教師跑”這兩者之間徘徊。學生在運用字典大致理解字詞含義之後,我的教學環節設計是質疑,並儘量依靠學生資源互享的原則自行解決。顯然忽略了一個重要的環節,也就是以讀促學, 讀是訓練學生養成文言語感的有效之途,如果忽略了這一點,學生對於文本缺乏認識和鑽研,就無法產生有實際價值的疑問,那麼所謂自主探究也就成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其次,在實際操作中這一環節我雖然不能準確把握學生提出的問題及思路,但根據經驗也大致有個猜測。比如,對“奔倚其下”一詞的理解,我依照自己的思考方式,初步判斷學生會從上下文去合理揣摩。我企圖把我自己的思考方式傳遞給學生,但是,學生不領情,有一個學生偏偏從對“動作”的理解遷移到對“心理”的揣摩。這一思路大大出乎我的意外,我不得不承認,他這一思考方式要比我出色得多。既然如此,那麼我又何必苦苦抓着那些事先想套在學生身上的思路不放呢?學生的一次回答,使我對自己的角色定位再一次深刻反思。第三,忽視了檢查環節,教師的檢查可以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可能這種熱情會迫於一種無形的自我“壓力”,可我們毋庸懷疑,這種壓力應該是一種積極的壓力,因爲這是學生的不服輸的精神、自我實現的願望在起作用。畢竟教育是面向全體的,應當儘量使他對自己的錯誤印象深刻,並且能夠當堂掌握所學內容,也避免了往常“幹聽”的壞習慣。

  《狼》教學反思4

5月19日,我執教了人教版七年級語文教材第六單元《狼》。執教本課,令人滿意的地方較多,歸納起來,主要體現在以下幾點:

1、全課環節安排緊湊,容量大。從實際教學來看,本節課涉及了作者作品的文學常識,三次朗讀及指導,疏通文意以及表演故事,另外還涉及整理情節脈絡,探討人物性格,歸納文章寓意等內容,前一環節的完成自然爲後邊的教學內容做好了鋪墊與準備,加上本人注重了各環節間的過渡語,使整個銜接自然,沒有生硬的“摺痕”。同行間曾對課堂“容量大”進行過爭論,認爲安排內容多既是優點,但也可能是缺點,既涉及知識太多,可能會造成教師的傳授如蜻蜓點水,學生的學習如走馬觀花,實際所得也許並不豐厚。對此,我有自己的理解,即是內容的多寡並非是衡量一堂課容量的標準,無論一堂課涉及內容是多是少,只要能一直調動學生的積極思維,能讓學生積極地進行有效的訓練,也即一堂課的“密度”大,那就應該是我們教學中值得提倡的。

2、切實貫徹了自主與合作學習,面向了全體。新課程理念從很大程度上說是教師與學生的地位以及學習方式的一種變革。學生作爲主體,本應是學習的主人。因此,新課標提倡讓學生學會自主與合作的學習方式。反思本節課,我的一個主要指導思想便是學生能獨立或合作解決的問題一定不要越俎代庖。爲了提高課堂45分鐘的效率,我事先要求學生對課文認真的預習。預習要求包括:解決生字,正確熟練朗讀課文;自行結合工具書翻譯課文,將難解決的難句勾畫以待組內解決,用教師傳授的方法分類歸納詞語。爲了保證預習的質量,我通常採用課上書面檢測的方式。本節課用小卷測試,並不是即興而爲之,而是我日常教學中的一部分。從本課來看,學生充分的預習,爲45分鐘內順利地完成教學任務打下了堅實基礎。另外,課上我安排了若干次小組合作學習,包括組內疏通文意,探討人物(狼與屠戶性格)等。因爲平日注重對組長組織能力的培養和管理方式注重,每項活動各有分工,因此,每個同學都能積極投入整個過程中去。評課教師大都提出了這點,他們驚歎:這纔是真正的合作學習,因爲沒有發現一個同學遊離在小組活動之外。

3、教學手段做到了“活而實”。學習文言文,不可不學習文言詞語以及古漢語的一些語法現象,譬如詞類活用、通假字、倒裝句等,但如果如傳統的串講式教學,又很容易造成課堂氣氛沉悶,學生學習積極性不高的問題。但一旦“先文後言”,或許會熱鬧,但因爲學生對文本缺乏具體的理解,也可能造成表面熱鬧而丟到了“文言文”這一特定文體教學的規律與宗旨,長久來看,對培養學生文言文閱讀能力沒有太多益處。因此,我在設計本課時,一個重要的着眼點就是要讓學生實實在在的掌握根本性的東西,而在學習中,儘可能地變換方式,採用活波的方式,來調動他們的學習熱情。因此,我在課堂上對詞語的教學沒有忽略,加強對學生理解掌握情況的檢測與反饋;而對於課文大意的疏通,我巧妙地設計了“表演秀場”這一環節,選學生扮演文中角色,根據同學的逐句的朗讀,把各角色相應的動作表情演出來。在表演過程中,學生們笑聲不斷,課堂氣氛非常熱烈。但我並沒有就此打住,而是讓做觀衆的學生評議演員哪裏演得好,哪裏表演得不很到位。其實,在大家評議過程中,文章每句話的意思已被充分的理解並被強化了。

如評課老師所言,教學永遠是一門遺憾的藝術。本課也暴露出許多的'不足,比如教師對教材的開掘有欠個性化解讀,依靠教參過多,比如,文章屠戶的形象是否真的如傳統教學中所認識的“機智”與“勇敢“,本身值得商榷。教師引導學生分析中,採取了單向的設問,如“屠戶爲什麼取得了勝利?”其實也將學生引入到了教師設計的軌道上,並不利於學生個性的理解,這會妨礙對學生創新思維的培養。

  《狼》教學反思5

《狼》一課,是一片故事性很強的文言文。怎樣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又能在課堂有效時間內取得更大的“效益”呢?

爲此,我深鑽教材,絞盡腦汁,大膽進行創新,把原本兩課時完成的內容改爲一課時。兩課時的內容一課時完成,這種“狼吞虎嚥”的教學方式,顯然是不合宜的,終將導致學生“消化不良”。我冥思苦想,突然靈機一動:新課改不是要求師生互動嗎?對,把一部分任務留給學生,讓學生課前完成,有了這個“指示燈”,我把預先設計好的教學設計進行了“改頭換面”。課前給學生布置了學習任務:讓學生通過閱資料,結合課文註釋,在熟讀課文的基礎上疏通文義,理清文章結構脈絡。最後再把學生通過小組作探究、質疑問難的方式也無法解決的問題留給老師。在第二天的課堂上,原本應15分鐘左右才能決的問題只用了不到兩分鐘的時間就輕鬆解決了,學生僅僅遺留下兩個問題。我又用設疑的方式對學生的預習進行檢測,學習興趣高漲,課堂氣氛也呈現了前所未有的局面,我看在眼裏,樂在心裏。想想自己第一次講授文言文教學時,真是深有感觸,給學生逐字逐句的翻譯,我講的大汗淋漓,學生的是一塌糊塗。現在我才明白,這種老師代替學生學得教法扼殺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的主動性,幸虧我領悟的還不算晚。

爲了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在解讀殺狼情節時,我精心設計了這樣一個問題:聯繫本段後面的問題,發揮自己的想象:想一想:如果這兩隻狼在一起商量如何進攻屠戶,他們會“說”什麼呢?我的問題一呈現,平時幽默風趣的周雲現便迫不及待的說:“哥們,你在前面迷惑他,我在後幫你搞定”哥們,多親切,多富有情趣呀,我大吃一驚,接着就是一個平時作文寫得不錯的女孩站了起來,她情真意切的說道:孩子他爸,我在前面誘惑他,你從後面打洞,到時我們的孩子就能美餐一頓了。把兩隻狼想象成一對相濡以沫的夫妻,我爲之震撼,一個富有同情心,有着豐富的想象力的女孩在我腦海中定格了。

我以爲學生很容易受本篇課文寓意的影響,認爲狼就是陰險、奸詐、惡毒的象徵,殺狼理所當然,順理成章。爲了避學生免這一片面、甚至是偏激的看法,我在培養學生多角度多層次看待問題方面下了大量的功夫,課前蒐集、查詢、整理有關狼的資料,爲使學生的思想教育真正做到卓有成效,我故意創設了思想認知矛盾的情景,通過討論,解決思想認知衝突,解決學生髮自內心的思想需求,從而形成自覺意識。看到學生恍然大悟,看到學生能從不從角度分析問題、客觀的看待問題,我心裏的一點擔憂便蕩然無存。

我認爲在講授本課中最不滿意之處在於解讀完文章主旨後設計的一個問題:本文從整體結構傾向上看,主要寫的是人,還是狼?學生不假思索的異口同聲道:寫人。學生整體得了這樣的答案,顯然是出乎我的意料,“仔細揣摩課文……。”我稍加提醒和點撥,終於兩個學生站在了問題的對立面。我在這兩個學生陳述問題的基礎上再加一點撥,其他學生才塞頓開。我原本以爲這樣的問題設計,學生會熱情高漲,會爭論的臉紅脖子粗,會掀起“萬丈狂瀾……”。沒想到學生會這樣斷然下結論,而對於這樣的現象,我應發現問題及時解決,給予指正,再如同學能大膽的陳述觀點,我更應該給予必要的表揚和鼓勵,從而激發他們學習的興趣。可我卻忽視了這關鍵的一點。

總之,文言文教學要想取得好的教學成果,教師要在創設情境中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讓學生自己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教師只是一個引導者、參與者、服務者,讓學生做課堂的主人,在教學過程中教師的教只是爲學生的“學”提供一個平臺,通過“我朗讀,我探究,我創造”等環節來鍛鍊學生的朗讀、思維等多方面的能力。還要善於開發、挖掘學生的潛能,通過發揮想象,學生的智能才能得到淋漓盡致的施展。不斷創設認知的情景,培養學生解決生活問題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