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合集】傅雷家書讀後感10篇

【合集】傅雷家書讀後感10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9.93K 次

當細細品完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東西,何不靜下心來寫寫讀後感呢?到底應如何寫讀後感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傅雷家書讀後感,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合集】傅雷家書讀後感10篇

傅雷家書讀後感1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自古以來,一封封雪片似的家書都飽含着親人間的濃濃情感,在戰場之間來回穿梭。而這本厚厚的《傅雷家書》,又包含着傅雷對兒子的哪些情感呢?

輕輕翻開嶄新的封面,細細品讀,字裏行間都流露出傅雷夫婦對兩個兒子的愛和期望。不管是對他們藝術方面的諄諄教誨,還是生活上的千叮萬囑,從中我都品味出了濃濃的親情。傅聰出國多年,爲了避免他忘記中國的文化傳統,傅雷不間斷地爲他寄去一本本中國名著,從《詩經》到《世說新語選》,從《楚辭》到《唐五代宋詞》;他建議兒子每天寫一些中文日記,並堅持要他用中文與自己寫信,就是爲了不讓他忘記祖國的漢字;爲了讓兒子更好地理解東方和西方的文化差異,他用文字耐心地引導兒子,一步一步……他做這些事情,就是爲了讓兒子不要忘記:我是龍的傳人,那個有着五千年悠久歷史的國家的子孫!

和現在許多父母不一樣的是,傅雷和兒子之間不僅僅是父子的關係,更是朋友的關係。他像一個知心者一樣,與兒子天南海北地談:他們談藝術,“理想的藝術總是如行雲流水一般自然,即使是慷慨激昂也像夏日的疾風猛雨,好像是天地中必然有的也是世所必然的境界”;他們談婚姻,“古語說,'君子之交淡如水';又有一句話說,'夫婦相敬如賓'。可見只有平靜、含蓄、溫和的感情方能持久;另外一句的意義是說,夫婦到後來完全是一種知己朋友的關係,也即是我們所謂的終身伴侶”;他們還談中西方文明的異同,“中國人的理想是追求智慧而不是追求信仰。我們只看見古人提到徹悟,從未以信仰堅定爲人生樂事,而這恰恰是西方人心目中的幸福”……他希望兒子在國外要注意自己的言談舉止,要有國家和民族的`榮辱感,要有人格的尊嚴和崇高的氣節,做一個“德藝兼備、人格卓越的藝術家”。傅雷是一個睿智、博學的父親,他對兒子的要求很高,但他同時也在懺悔自己以前做得不到位的地方,並希望兒子能做得比自己更好。

合上書本,閉上眼睛,平日裏的一幕幕浮現在腦海裏——桌上一碗碗冒着熱氣的菜餚,上學前耳畔的一聲聲叮嚀,也包括父母日漸蒼老的背影……爲人父母,他們雖然沒有傅雷夫婦的博學,但他們也在努力讓我們懂得感恩,懂得珍惜,懂得做人的道理。可是他們對我們的期望,我們又真的像傅雷一樣,理解它們,並努力去完成了嗎?

傅雷家書讀後感2

前段時間爲了湊單,買了本《傅雷家書》來看。斷斷續續的看,現在也僅僅看到傅聰剛去波蘭第一年(1954年)的部分內容,大多是在談藝術、談人生。信中流露出的父母對兒子的深情自不必說,傅雷、朱梅馥夫婦二人的品行也自然而然的展現出來。

用正直二字冠在傅雷身上並不爲過,從他對他學生畫作的評價中就可以看出一二,他講求藝術中的思想、感情,摒棄形式主義、華而無實。也許正是因爲其錚錚傲骨使得其走向最終的自殺。然而,就像年味這些傳統文化正在慢慢變淡一樣,堅守正直、善良、誠信等等這些品質的人也越來越少。我更願意相信,這是一種時代變遷帶來的影響,使得人們不斷的妥協。

在豆瓣上看到一段話,如下:“這個世界上有很多人際之惡,人性之惡,結構之惡,都很惡。但還要一種,是一種深沉的厚重的惡的生態和文化孕育出的世路之惡,民間的厚土之惡,黑惡之惡。一個人如果想做一點事業,或者想做一個好人,特別是體制內的好人,就必須要接觸這種惡,甚至被迫團結這種惡中尚且不惡的部分,否則就做不成事情,就成不了一個“好人”。

也沒有力量。沒有力量,就講不起道理。不要以爲好人就是內心乾淨,很多好人,是要捏着鼻子走過惡的花園的。很多人,特別是所謂知識者,什麼都懂,調門最高,但就是做不成任何事情,任何事情交給他,他都能搞砸。就是因爲,他們的勇氣和見解,是實驗室裏的勇氣。是文章裏的見解。我不是一個有勇氣的人,但我見過有勇氣敢於挑戰惡世者,大多沒有書裏那麼純粹。”深以爲然。想來,傅雷就像這段話中所講的“實驗室裏的勇氣”,只是,傅雷並沒有搞砸,他只是通過終結自己來對抗。

也曾記得一位老師的'言論:如果想要推動一些事情,那必須是從內部發起的。這也就意味着,你必須是內部的人。如果想要成爲“裏子”,萬花叢中過,片葉不沾身是不太現實的。

在學校的時候,無論自己看起來多麼不值一提的事情,都需要層層蓋章,而且先後順序必須要有:如果前一個章沒有蓋,後面的人是鐵定不會給你蓋的。當時只會暗自嘲笑這種效率低下,現在回想起來卻笑不出來。在錯綜複雜的體制之內,誰都不願意做最後那個“背鍋俠”,擅長甩鍋的人比比皆是。在一個小小的科室,財務也會來上好幾個流程,自己不做財務可能會覺得財務小題大做,可是,自己若真在那個位置上,又怎敢留下一些糊塗賬?

再反問自己,這些能掌控的了嗎?還是書中自有黃金屋:“多想想人生問題,宇宙問題,把個人看得渺小一些,那麼自然會減少患得患失之心,結果身心反而舒泰,工作反而順利!”——《傅雷家書》。

傅雷家書讀後感3

在信息交流並不發達的年代,書信便成爲與遠在他鄉的親人交流的重要方式。由於運輸技術的原因,很多時候,一封信難免需要翻山越嶺,消耗許多時間才能送到對方手中。讀傅雷夫婦寫給孩子的家書,感受字裏行間滿滿的愛。

與其說這是一本書,不如說是傅雷夫婦在與孩子對話,與我們對話。傅雷與孩子對話,對遠在他鄉的孩子深表掛念,像每一位普通的中國父母一樣,擔心孩子的近況,擔心孩子有沒有受欺負,錢夠不夠花。但卻又遠遠不止這些,更多的是傅雷憑藉自身在音樂方面的高超造詣,對兒子傅聰進行學術上的指導;有時會安慰、鼓勵,讓傅聰在失落,疲倦時能夠給足馬力,繼續前進。都說老話說得好:“有其父,必有其子。”可見,兒子傅聰後來在人格和學術上那些閃耀的亮光,離不開作爲榜樣的父親背地裏的悉心教導。

正因如此,《傅雷家書》也時常成爲現代父母教育孩子的指明燈。書中飽含滿腔愛意的語言和一個個沉穩有力的人生道理,讓我們感受到親情的美好與溫馨,或許這也正是這一封封活靈活現的家書能夠流傳至今,每一絲傅雷讓我們感受到的精神都能夠昂揚不滅的原因吧。

“一個人的`修養是無盡的,不但在技術學問方面是無盡的,尤其在做人方面。說話與態度方面,也都是學不完的。”這是書中我最喜歡的一句話。要是把這句話放在以前,大多我只會把它當作一句前輩對於晚輩的教導便罷。時間是良藥,總會治癒身體和心靈的不足,也便是成長。人的成長,也便像那句話所說的,進無止境。

我們總歸得讓自己變得更好的。雖然我們的父母不如傅雷那樣知識淵博,大多數也無法給予我們像皇帝般的生活。但無可否定的是我們的父母會用盡他們的全部心血和全部精力,目的永遠都只有一個,那就是給我們更好的生活。又或許所有的父母都會想,該怎樣才能讓我的孩子未來過得比我們更好。他們的生活開始變得周而復始,對我們的期待也日漸增加。有時,我們在成長路上得到的小成功,父母會比我們還要高興;要是跌倒,父母便會安慰、鼓勵,但誰也不知道,在夜深人靜時他們會有多心疼我們。

世間美好的情感莫過於親情、友情、愛情,但血濃於水,只有父母是無時不刻都在爲我們着想,雖然有時忠言逆耳。我得感謝這本《傅雷家書》,它讓我更深刻的體會到了親情的溫暖與力量。我相信,父母永遠都會站在我的身後。

願所有的雛鷹都展開雙翅,終有一天,我們定在空中翱翔。

傅雷家書讀後感4

國慶期間在兒子的極力推薦和要求下拜讀了《傅雷家書》。誰都說它是關於教育,父子情的著作,果然名不虛傳。諄諄父愛躍然於平常的家信中,平平語言蘊涵真理。使人讀後感慨萬端,可細細想來,要做到如此卻實屬不易。

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是每個家長的心願,因此一個優良的家庭教育至關重要,可是有多少家庭可以適當地教育好孩子呢?在中國,許多家庭的教育不恰當,家長都沒有用心與孩子溝通,不瞭解孩子的情況,沒有正當地引導孩子,讓孩子步入歧途,最後後悔莫及。還有些家長認爲孩子不打不成材,出現了數不勝數的家庭暴力,讓孩子身心受到傷害,不但沒有使孩子懂事,反而讓孩子變得反叛。用合適的家庭教育教育孩子,家長們應該欣賞這本《傅雷家書》。

現在家庭教育中往往出現兩種極端:一是信奉“棒頭出孝子”,二是盲目遵從“和子女做朋友”。

每個家長都急切地想看到子女的具體的成長。完全失去的傅雷先生那種潤物細無聲的耐心。想想自己,我自己到底有沒高舉棒頭,有沒把兒子當作朋友,有沒給於必要的教導?

回想兒子的成長史,他雖然比較圓滿的完成了初中學習任務,在爲人處事方面也有較大進步,但我總覺得在他身上少些什麼。

我採取的是朋友加棒頭的辦法。平時,我喜歡和兒子說說話,喜歡聽他說同學間的閒聞趣事,聽他說對家長的要求,我也喜歡抓住生活中的小事例及時給於解釋,每個事例也總是能聯繫到學習態度、學習方法等問題給於教導。如果他在學習生活中偏離軌道,我會及時警告,必要是就會動用棒頭了,暴風驟雨後再和他談,使他能領悟棒頭的作用。從初中學習情況來看效果還是比較明顯的。同時,我也比較注重孩子的素質教育,總是督促他多學習課外知識、多參加課外活動,多和別人交流,但在這方面,他卻不如人意。

升入高中後,我感覺這個方法有點行不通了,孩子對你的'教導明顯有牴觸情緒,對家長的話有些不屑一顧了。他感覺自己已經是高中生了,已經能獨立思考、獨立解決問題了,或者感覺家長的看法及方法已經落伍了,可他們哪能體會家長的良苦用心呢?如果說,在初中階段的教育是單向性的,那麼到了高中階段,家長、老師和孩子間必須進行雙向性的交流。

每個老師、家長都願意做孩子的朋友,都希望多聽聽孩子的想法,只有真正瞭解孩子要什麼,孩子想做什麼後纔會成爲真正的朋友。

其次,作爲孩子也有必要看看,用心體會。因爲它可以感染孩子,讓孩子察覺到家長的用心良苦,懂得感謝父母,它更讓孩子懂得藝術的欣賞,生活中的處事做人,得到正確的指引。積極和老師、家長配合,在老師、家長的教導下,努力學習,使自己成爲省錫中的驕傲。

傅雷家書讀後感5

“一個人的思想,不動筆就不大會有系統。”於是,在看完《傅雷家書》後,一種想要將傅雷先生筆下給予的感悟梳理於心的急迫促進我寫下這篇文字,期望可以化出所得,了明心間。

先生萬里傳書的思緒,跨越十幾年光陰,遠隔萬水千山,不止是對愛子的叮囑撫摸,字裏行間的感情,還昇華出了愛祖國,愛民族的赤子情懷,與凝聚其中的人格魔力,皆爲人深深所動容。

於目前而言,先生所屬的那個年代早已飄遠出大家的思想範疇,時間拉開的距離已模糊了對那年代的客觀判斷。然而大家依稀可感覺到,那年歲傷痛的火花仍舊星星點點地挑撥着大家的神經,即便久遠,那場沒硝煙的戰爭所帶來的精神刑罰跟身心疼痛的深刻烙印依然時隱時現地浮出年代的水面。於是,對於一位愛真理,愛生活,愛藝術,剛正不阿,真摯率直的先生而言,最後選擇淨身出世的方法,表明真心,尋求思想解脫,我抱以理解和深深的感喟。

生活變形的魔爪不斷壓榨他的才思,摧殘他的身心,而先生卻一直在妥協與堅持中盼望能看到他所企盼國度的崛起,他一生都在堅持,即便其他人覺得是偏執的狂熱,他從未放棄。對生活哲思的深透,對音樂藝術的獨到與進取,對傳統出色文化的解決滲透,思想的矍鑠敦促着他永遠秉承一顆澄澈的赤子之心,樂觀向上地解決年代的傷痛,拓寬着生命的寬度。

雖然先生自命過於偏執的缺點爲生活添堵不少困擾,但丁點塵垢卻掩不住金子的滌亮。他擁有太多被人稱頌的品格,再融入先生自個高雅的生活感悟,以至於感覺那些形容詞像枝柳般地脆弱貧乏。在道不盡的人格漂亮中,於我最感動的便是先生對藝術獨特優雅的見解與謙卑樂觀,孜孜不倦的生活態度,讓一個美學初識者跟對生活迷惘的人在恍恍惚惚中,抓住了可以令她堅定的自信。

在對藝術的品味中,先生倡導嵌入生活與自然,調衡感性的流動跟理性的堅持,在東方的`超脫、安靜、中庸跟西方的熱情、活潑、開明中獲得適合的平衡。然而最主要的是爲生命的藝術注入純真的心跟情,“藝術表現的動人,肯定是從心靈的純潔來的。”

在不少令現代人困惑的問題上,先生的見解都爲大家講解了答案。對名利的取捨,艱苦的磨難,生活的哲理,藝術的本質,性情的錘鍊上,都如高明的火炬一樣,爲大家驅趕黑暗,重現星月。

所以,對於這麼一位在年代濁流中越發澄亮透徹的精神偉人,除去深深的追思,我還有深深的敬佩。

傅雷家書讀後感6

夜幕低垂時,天窗也變得晶瑩剔透,牽引着一泓月光鋪陳進入老屋,與孤燈爲伴,用書填充着寂靜的夜晚,讓月華靜靜瀉入書裏的文字。

“辛酸的眼淚是培養你心靈的酒漿”,“赤子便是不知道孤獨的,赤子孤獨了,會創造一個世界,創造許多心靈的朋友!永遠保持赤子之心,到老也不會落伍,永遠能與普天下的赤子之心相接相契相抱。”“人一輩子都在高潮低潮中沉浮,唯有庸碌的人,生活才如死水一般,或者要有極高的修養,方能廓然無累”......傅雷用最樸素的文字深深地觸動了我,一讀再讀,不知不覺就被代入進去,有那麼一瞬間,我覺得“我就是傅聰”。

家書自古以來一直是人們寄託思念,表示慰問,還有教誨子女的一種方式,詩詞中也提到過“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或是“洛陽城裏見秋風,欲作家書意萬重”。在傅雷“又熱烈又恬靜,又深刻又樸素,又溫柔又高傲又,微妙又率直”的文字中,我們感受到了傅雷對兒子無微不至的愛,這愛如山間的潺潺清泉,緩緩的流進我們的心間,滋潤着我們的心靈。

我常常想,如果是我,形單影隻漂泊在異國他鄉,會不會對曾經叛逆的自己產生一絲怨恨?會不會對我枯燥而乏味的成長之路產生一絲不甘?

我知道,怨恨也許會有,不甘也可能會有,但是對父親的感激與愛,也一直都在,從未離開。每當我筋疲力盡的時候,父親總是告訴我堅持;在我比賽失利的時候,父親從不責怪,耐心的安慰我並找到我的不足,在他的眼裏我就是第一;在我吃苦受累的時候,是父親給予我安慰;當我迷茫不知所措的時候,是父親爲我指明方向;當我身體不適時,是父親給予我關懷和溫暖。

當別人的父母讓孩子時刻繃緊神經保持奮鬥狀態時,傅雷卻教給孩子要學會放鬆。說過多次孩子仍未照做時,他也沒有對孩子發怒也沒有抱怨孩子,而是一次又一次耐心的告訴孩子放鬆的重要性,並介紹給孩子放鬆的方法,而傅聰也因爲聽取了父親的教誨,在琴藝和生活上有了很大的進步。

他知道孩子彈琴時有晃身體的.毛病,便在家書中一次又一次的提醒孩子,看到孩子在演奏中有其他問題時也及時指出,並與孩子成爲了知己,平等的交流,討論其他演奏家演奏時的風格與問題,提醒兒子自檢自省,引以爲戒。

讀到這裏,我不禁想起了自己的父母,他們雖不是什麼大音樂家,也不像傅雷那樣能講出來大道理,但他們做什麼事都會爲我着想,爲我考慮,爲我打算,盡己所能幫助我,一切的一切都爲了我。

合上書本,而眼中氤氳的霧氣,還在眼眶中打着轉兒。

夜間的月光,多了幾分溫柔,而我的內心是良久的釋悟,就像是落日的餘情未了,就像傅雷對兒子永遠的愛,就像傅聰對父親越來越深的感激。

原來,我們都是傅聰,在愛中成長,終有一日會讀懂那份深沉的愛的傅聰。

傅雷家書讀後感7

《傅留家書》,它收錄了傅雷在傅聰海外留學期間寄給他的一百多封信,這些信中蘊含着一個普通普通通的父親對兒子的關懷與愛,它如潺潺流水,細膩而又深沉。傅雷時時刻刻擔心和關注着傅聰的方方面面,無論是讀書求學、人際交往、生活細節還是感情處理等都盡力運用自己的畢生經驗與知識,指引着年少、涉世未深的傅聰繞過人生道路上一個又一個的圈套與陷井。

在讀書求學這一方面,傅雷対傅聰的學業煞費苦心!他以自己的親身經歷——在法國留學時與之前的自己作對比,言傳身教,說明了“語言以隨時隨地應用的關係”;以煦良雖在談翻譯上極有見解,但真正落筆譯稿時的一塌糊塗爲例子,論證了空談理論是設用的,主要是自己動手。他會爲兒子的成功而高興——當傅聰通過數月練琴最後取得國際樂壇競賽中的第三名時,他深深地爲傅聰感到驕傲,感到自豪,感到喜悅!但大喜過後,他也不忘教導傅聰“永遠保持赤子之心”——傅雷的信從頭到尾貫穿的最本質的東西就是這個;他也會爲兒子感到的矛盾與困難而憂心,去思考,他這樣鼓勵傅聰:“沒有矛盾不會進步,不會演變,不會深入。有矛盾正是生機蓮勃的明證。”

傅雷是一個偉大的父親,更是一個偉大的教育家。他自身便有着極高的文學素養和知識底蘊,也正是如此,傅雷從小便對子女要求嚴厲,直至長大,在傅聰國外留學期間,他也希望能儘自己的力量爲兒女提供更多幫助。在信裏,他會特地查閱各種資料,拜訪許多專家在樂理知識上爲傅聰非常細緻地分析、解說,如在彈琴的技術上——不能機械的把“手”孤立起來。在對藝術的理解上,他說“真誠是第一把藝術的鑰匙”。當傅雷得知傅聰最近在研究莫扎特和舒伯特,便給他仔仔細細地整理了莫扎特和舒伯特的各種寶貴資料,有他們的`生平事蹟、樂曲風格以及作曲特點,還有深遠的意義等等,有時,他還會附上其它音樂家的資料,如貝多芬的作曲風格及經歷,用作對比,以便傅聰更加方便、迅捷地理解。從那一篇篇音樂筆記中,能讓我們深刻地感受到傅雷對於孩子的愛與用心。

傅雷在傅聰的生活中擔當着“親人”“老師”,有時也會成爲“朋友”“知己”,他從不在對待孩子時端着父親的架子,更多的是謙虛和藹的態度,從他與兒子的交談便能屢屢感受到,他經常在交代完一些事情或感受和看法後,都會寫“你覺得呢?”“關於上述各點,我很想聽聽你的意見”“你覺得如何?”……

傅雷用自己的耐心、細心、虛心與畢生所得的經驗和知識數導着傅聰,最終他成功了,以他獨有的方式,培養出了一枚冉冉升起的新星!

傅雷家書讀後感8

《傅雷家書》是將我國著名文學翻譯家、文藝評論家傅雷寫給兒子的書信編纂而成的一本集子,摘編了傅雷先生1954年至1966年8月的186封書信。

這是一部最好的藝術學徒修養讀物,也是一部充滿着父愛的教子篇,傅雷夫婦是中國父母的典範。輯印在這本小書裏,不是普通的家書,而是一部充滿父愛的苦心孤詣,嘔心瀝血的教子篇。

傅雷在給傅聰的信裏這樣說:“長篇累犢的給你寫信,不是空嘮叨,不是莫名其妙的閒話,而是有好幾種作用的。第一,我的確把你當做一個討論藝術,討論音樂的對手;第二,極想激出你一些青年人的感想,讓我做父親的得些新鮮養料,同時也可以間接傳佈給別的`青年;第三,借通信訓練你的不但是文筆,而尤其是你的思想;第四,我想時時刻刻,隨處給你做個警種,做面“忠實的鏡子”,不論在做人方面,在生活細節方面,在藝術修養方面,在演奏姿態方面。”家書中父母的諄諄教誨,孩子與父母的真誠交流,親情溢於字裏行間,給天下父母子女強烈的感染啓迪。

傅雷的家書給予現代家長很多啓示。很多家長認爲孩子就是孩子,家長就是家長,卻忽視了同孩子的朋友關係,養了十幾年,卻沒有真正地享受過爲人父母的樂趣。他們迫切地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對待孩子的心態扭曲了,各種揠苗助長的措施出籠了。有些家長盲目模仿傅雷“棒槌底下出孝子”的做法,可光學傅雷一個“打”字,打得出一個好結果嗎?傅雷的教育方式已經成了親子教育的典範,很多家長爭相模仿傅雷的教育方式,但有方式方法是遠遠不夠的,最重要的還是要領悟到傅雷於孩子之間心的交流方式。

這本書給我最大的體會,就是兩個詞——傳承與堅持。

可以說,書中的每一個字,都包含着自己的責任與生活的經驗。作爲一個父親,他必定會用某種方式,將這些全部傳達給孩子。時間、空間,成爲了父子的阻隔,但一眼阻擋不住。更是以一封封信,上百上千的文字,向孩子證明,這些阻隔都不會成爲父親對他傳達愛與責任的攔路虎。我相信,傅聰一定也會傳承下來,無論以哪種方式。

還有一種力量,貫穿着整本書,那就是堅持。無論事態如何,無論身體如何,都不是不寫信的理由。雖然有些時候,也會有所推遲。但是,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堅持,纔是最打動人心的!

傅雷家書讀後感9

而這樣嚴於律己教子的人,他卻說:“身外之名,只是爲社會上一般人所追求,驚歎;對個人本身的渺小與偉大卻沒有相干。孔子說的‘富貴於我如浮雲’,現代的‘名’也屬於精神上‘富貴’之列,智者自甘淡泊,因此我們不因該受羈於貪念和慾望”。對成名成家的兒子不忘人生指南。

而當成年後,兒子面對感情的選擇,他竟也不失時機的幫助:“要找一個雙方缺點各自都能各自認識,各自承認,願意逐漸改,同時能彼此容忍的伴侶(這一點很重要),要找永久的伴侶,也得用理智考慮,勿被感情矇蔽,服人的.眼光——結婚就會變,變得你自己都不相信事先要想不到這一着,必遭後來的無窮痛苦。“而當他們成家後,他有叮囑切勿錢在手頭,撒漫使花,越是輕視物質,越需要控制物質。”

在與傅聰意見不合激烈爭吵後,他在信中這樣說道:“ 我良心上的責備簡直消釋不了。孩子,我虐—待了你,我永遠對不起你,我永遠補贖不了這種罪過!這些念頭整整一天沒離開過我的頭腦,只是不敢向媽媽說人生做錯了一件事,良心就永久不得安寧!真的,巴爾扎克說得好:有些罪過只能補贖,不能洗刷! ”父親是威嚴的代表,他們永遠是正確的,在意見不合時他們能置之不理已是極限,傅雷卻能放下父親的尊嚴對自己的孩子低頭,甚至於懺悔。我想每一位孩子都能讀懂那背後深沉的愛。

他們作爲父母是完美的,也是我深深的敬服與愛戴之後不會去想擁有的,因爲我有自己的父母。他們並不完美,他們不知道教育孩子一百條,他們很少讀書,他們不會要我提高藝術修養,他們與我的世界的交集只有一個我。但他們愛我,那些我厭煩的嘮叨,管束,斥責,都代表他們愛我。他們給了我一個家,讓我無論何時都有所歸;他們給了我他們的人生經驗,讓我不必經歷他們經歷的那些痛楚;他們給了我他們能給的一切,讓我入每一個孩子般長大。他們會在每一次斥責後落淚,在每一次憤怒後原諒,在每一次失望後包容。這是我的父母,天下間獨一無二無可取代的父母,你的父母也是。告訴他們你愛他們,不要讓他們等的太久。

弗蘭西斯。培根曾說:"人類的命運,操縱在自己的手裏。"我們都渴望成功,希望做一番大事業,這就需要智慧的指引。那麼,就從這本書開始吧!它將告訴你所有邁向成功的方法和技巧,幫助你打開財富的智慧 之門,開創你輝煌的人生!

傅雷家書讀後感10

假期裏,看了《傅雷家書》一書,起初的時候只是草草的翻閱,但是到後來又忍不住回頭重新看,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反思。看完之後,我想到了自己和父親這些年來的溝通和交流,也建議我爸爸好好的看一看。

這本書其實就是傅雷給兒子的書信,從書信中可以很清楚的感受到深深的父愛。他與孩子之間的關係,既是嚴師又是慈父更是益友。他要求兒子全身心的投入研究學習,克服困難;他在兒子事業和感情受挫時,鼓勵和安慰他,以一位慈父的愛去教育兒子;在平時,他和孩子是一種益友關係,他說:“我高興的是我有多了一個朋友,兒子變成朋友,世界上有什麼事可以和這種幸福相長的。”

從這裏面,我學到了教育孩子,首先,便要與孩子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式,讓他們明白自己是一個聽話的孩子,這樣他們容易在心理上接受教育和指導。其次,要適當放手,管教適度。管教若太嚴,與他們性格不對勁,就會適得其反。要給他一定自由,一定的活動時間和空間。再次,要耐心教導。我們可以通過講道理,使孩子明白自己的一些錯誤,克服自己的毛病,逐步走向成長之路。同時也要鼓勵孩子涌躍參加各種文娛體育和社會交往活動,促進孩子身心健康,提高孩子的創造力和想象力。

現在的我們,正處在青春叛逆階段,父母也因爲忙於工作,對孩子沒有足夠的瞭解,不知道我們的想法,也不支持我們的行爲方式,卻又不能順利的說服我們。這個時候,很多家庭往往就是使用暴力,俗話說“不打不成氣候”,可這樣下去就只會助長孩子的叛逆和怨恨,沒有什麼實質性的作用。家庭是孩子首先接受教育的地方,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師,家庭的教育會影響到孩子的一生。父親是威嚴的`代表,他們永遠是正確的,在意見不合時他們能置之不理已是極限,書中提到,有一次傅雷和傅聰爭吵過後,傅雷作爲父親卻主動的道歉,放下父親的尊嚴對自己的孩子低頭,甚至於懺悔。我想,這樣的情況出現在每一位孩子面前,他們都或多或少的能讀懂那父母親背後深沉的愛。這樣的教育效果與粗魯的打罵產生的影響完全不同吧。

此外,看了此書後,我想今後我一定會和爸媽多多溝通交流,互相瞭解,換位思考,多瞭解爸媽的想法。其實全天下得父母,哪個不是和傅雷夫婦一樣,都想爲孩子的前途着想,爲孩子的幸福奔波,爲了孩子費盡心血,親情都是偉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