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心得體會 > 《傅雷家書》讀後感(合集15篇)

《傅雷家書》讀後感(合集1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34W 次

讀完一本書以後,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此時需要認真地做好記錄,寫寫讀後感了。你想好怎麼寫讀後感了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傅雷家書》讀後感,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傅雷家書》讀後感(合集15篇)

《傅雷家書》讀後感 篇1

每個人都體會過父母的慈悲和教誨。當我讀着這本家書,感到的是一種另一番教誨,我似乎找到了另外一種父母之子,這也是大多數子女所體會不到的。這也許是這十年對她子慕不減的原因吧。是那一封封家書,就像一次次珍貴的談心,拉近了我們的距離,我像一個乖孩子在感受着,聆聽着,用心銘記着。

傅雷不愧是好父親能以如此的心態和耐心來教育孩子。傅雷究竟是如何有這種力量呢這種偉大的父愛可以說影響了傅聰的一生爲傅聰走向未來做出了鋪墊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因此傅雷所寫的這些書信也就是非常重要的給傅聰上了一堂人生課讓他知道如何在這個世界上生活。

這真是教育子女的一本好書同時也應該是做子女的瞭解父母的一本好書。子女可以通過這本書瞭解自己的父母可以通過這本書瞭解自己的子女傅雷在信中所寫的每字每句已經成爲經典永垂不朽的經典。

傅雷作爲父親對子女的情感是十分豐富的他對子女從不苛刻。而且他對傅聰的音樂事業十分的重視。傅聰事業的'點點滴滴都非常地在乎這讓傅聰十分的感動。

其實我們身邊的父親也跟傅雷一樣的平凡與偉大。我們的父親也是經常爲我們的生計爲了我們的學習爲了我們能上一個好的學校爲了我們能擁有好的成績使得自己的頭髮都白了費盡了心血這是真正的偉大這纔是真正的父親!傅雷可以說是千千萬萬個父親中的一個傑出的代表他的對子女的充滿愛心的心理使得他的子女可以健康地成長。

傅聰的母親在信中也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她也給她的兒女寫了好幾封信。信中充滿了對子女的關心和憐愛。同樣她對於傅聰的音樂事業也非常地在乎這也同樣讓傅聰十分的感動他也明白了母親的愛對他有多重要。

這本《傅雷家書》真的讓我懂得了非常多的道理也讓我更加了解父母的心理都在想着什麼這讓我可以更好地和父母溝通。

我太感謝這本書了真正的父母的愛之書!

《傅雷家書》讀後感 篇2

待來生,再同堂可好?

因初讀此書時略查背景,再讀來不免難過,又爲傅雷夫婦生前受而忿忿不平。故人已去,只望世人留於心,指點後生道路。

家書讀來真切,因是親人間來來往往不加雕琢的質樸文字,那一幕幕溫馨而又動人的畫面常常浮現腦海,也望見了那個物質匱乏年代的真摯情感。父母爲兒子在外奔波的掛念,化在了字裏行間,轉成了一圈又一圈的年輪,描上了一層又一層的皺紋,彷彿在播放着一部建國初期知識家庭的成長史。

父愛如山。

你可知道,那曾經與傅聰先生僵持不下的傅雷先生,竟有如此溫柔的一面,化作如水般溫柔的父愛,綿綿於子女的`心中久久不散。那封封家信中,承載了多少個不眠的夜,糾結了多少下筆不定的心情。曾經那個在子女面前鐵骨錚錚的父親,竟得此般柔情,又感如山沉重的父愛。

母愛似海。

信中,隨處可見朱梅馥先生對傅聰先生一家的掛念,特別是在凌霄出世後,對這個孫子的掛念更甚,“凌霄的保姆走了,彌拉怎麼忙得過來?我一點忙都幫不上,心裏說不出的內疚。”讀來令人動容,感嘆着母愛似海。

我覺得我是幸運的,我並沒有活在那個動盪的年代,我感受着如山的父愛,沐浴着似海的母愛,我們與家人的交流並不需要通過書信這種大費周章而又須歷漫長等待的方式。但,我們不會常在寫給家人的長篇書信後加上“祝你們身體健康,心情愉快”,我們不會細細斟酌父母對我們說的一字一句,揣摩父母所做的一舉一動。中國人講究“言傳身教”,從小至今,我們究竟在父母身上學到了多少,生命中還有多少次能感恩父母?

別考慮了好嗎?每一刻都是生命,哪有那麼多時間去猶豫,或是“再等等”,老天爺小氣地就給了這麼點時間。別讓父母錯過你的成長與感動,快去把那些該做的做完,活出生命的內在!

驀然,我又想起了故事最後枉故的夫妻。感恩,感恩他們無私的愛感染了每個讀書的人,悟得了一絲生命的真諦。

“願來生同堂歡笑。”

《傅雷家書》讀後感 篇3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書信作爲萬里相隔的親人之間維繫感情的方式,從古至今對遠在他鄉的遊子都有非同尋常的意義,而《傅雷家書》則可以說是對中華民族優秀道德的最好闡釋。

我長期和父母生活在一起,所以感受不到那種互通書信時因距離而產生的淡淡的思念與絲絲的甜蜜。讀了《傅雷家書》後,我很嚮往這種感覺。

傅雷寫下近百封家書,總的主題是教育孩子,立身行事,要以中華文明爲準;立志成才,要以報效祖國爲要務,整本家書,是對中華民族優秀道德的最好闡釋。

傅雷家書爲我們瞭解過去的歷史開啓了一扇窗戶,很好的爲我們保存了那個時代的記憶,正是因爲它的存在,纔將中華民族優秀道德清楚的闡釋了出來,他不僅僅是傅雷對兒子的教育,也是我們立身行事的準則,讀了傅雷家書後,我學會了許多做人的大道理,還感受到了親情的偉大。

掩卷後對書回想起來,最大的感觸就是傅雷對藝術甚深的造詣。傅雷對於藝術尤其是樂曲的領會,頗有一番自己的見解。這便使我不禁想到,但凡在文學上有所成就的人,在藝術領域也有着較高研究。也許便是因爲文學和藝術是相同的吧。不同的優秀的文學作品,讓人讀完了會產生不同的心理效果;而風格迥異的各類樂曲,也會帶來相似的結果。優美的散文,帶來的是有如欣賞了歡快的詠歎調後的愉悅;沉重的小說,帶來的便是如同悲慟的'交響曲給人的震撼;詼諧的雜文,帶來的會是歌劇般幽雅的場景和事後無盡的思考。細讀完這本《傅雷家書》,感覺是像戲曲那樣給人以不俗的氛圍和回味的餘地。

讀了《傅雷家書》後,我學會了許多做人的道理,也感受到了親情的偉大,它不僅僅是傅雷對兒子的教育,也是我們立身處世的準則。

《傅雷家書》讀後感 篇4

父愛指父親給予孩子的愛,讓孩子感受到父親的溫暖,父愛是嚴肅、剛強的、博大精深的。父愛如山,只是父親表達愛的方式不同而已,但是愛子女的心和母親一樣偉大。但傅雷不同,他的父愛並不嚴肅、剛強,反而帶着母親的溫柔,在孩子的成長道路上,他更多的是以朋友的身份來與孩子交流,而並非是強硬的領路人;他給孩子更多的是勸誡,忠告,而非是冷冰冰的命令。他是個父親,卻勝似母親。  《傅雷家書》,是一本很神奇的書,在看它過程中,心裏感覺十分輕鬆。就像是一位十分溫和的父親在傳授你知識,教授你道理。我讀到了充滿着父愛的苦心孤詣、嘔心瀝血的忠告。而這些忠告也讓我受益匪淺。

傅雷認爲,比起教授孩子知識,不如讓他明悟道理。而這一點,就是我的母親一直所奉行的。我的母親是一個偉大的人,她用她的肩膀扛起了我與她的小小樂園,她的愛是毫無保留的,是熱情奔放的,她也與傅雷很相似,傅雷是父愛中夾雜着母愛的`溫柔,而母親卻是母愛中帶着父愛的剛強。

母親的智慧我是十分欽佩的,她的思想中有着儒家的“拿得起”,也有着道家的“看得開”,更有着佛家的“放得下”,因此,她總是能夠笑對人生,而這種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也深深的影響到了我,讓我也能夠笑對青春。

在看完《傅雷家書》後,我有許多的感觸。它給我一種很奇妙的感覺,就像一隻有些粗糙的大手,十分溫柔的撫摸着你。讀完後,我是輕鬆的,是愉悅的,是感動的。這份感動不僅僅是傅雷帶給我的,也是我的父母的帶來的,我很願意與大家一起分享這份感動。

《傅雷家書》讀後感 篇5

不能不說,《傅雷家書》無疑是一部極親切、極寫實的作品,無論是作爲一名讀者,還是對當時的傅雷一家來講,非常享受其中的溫馨。

品讀完全部的家書,無論對哪個來講,傅先生是一位十分負責,有自省能力的爸爸。信中細膩入微、誠心誠意的文筆,無不充滿着對小孩的愛。從開始的致歉,到後來的噓寒問暖,他伴隨小孩的長大,自己也持續的改變着,這是十分難得的。你非常難在一位不惑之年的老者筆下看到這部分。或許是失去了,才最後大徹大悟,體驗過放手,才真的的放手。

爸爸在自省的同時,更多的,是給予了尊重。小孩遠走高飛了,心裏,說不出的難過。但大家從信中卻見不到任何約束,更多的是建議,更像一位朋友,這點也無不令我佩服。在這位爸爸的信中,有一句讓人難以忘懷,他說,人是感情動物,展示了爸爸感性的一面,人就是如此的,生而爲人,大家爲何特殊於其他生物?就是大家有更多的情感。無論痛苦、快樂,這都是大家一份難能可貴的`經歷。爲何總那樣理性呢?享受這部分獨特的情感,將生活變得多彩些,纔不負此生!

在這部分信中,看的是爸爸,也不少見媽媽的筆影。在文中,我發現媽媽對於一些事,總是更爲理性,她在文中說過:“多用理智,少用感情。”其實兩者並不衝突,由於有爸爸的感性,有媽媽的理性才能造就出在這個社會上,可以立足,亦能享受生活的人。這也就是爸爸媽媽能帶給小孩的引導與愛了。在一封封的信中,大家不乏能看出爸爸媽媽的關心,總是不少封的信,才能換得小孩的一件,可能是爸爸媽媽寫多了,或是小孩寫少了。

但無論怎麼樣,我非常賞析傅先生說的一句,“不可以用忙字推託。”還是回到上文,生活中分秒都是一種享受,大家不要只在乎我們的快感,世上的人情事故還有不少,別荒廢了。

《傅雷家書》讀後感 篇6

每一封家書都是文化遺產,《傅雷家書》更不用說了。家書,顧名思義,是指家人、親人之間往來的書信。大約在文字產生後,家書就出現了,可以說是源遠流長。隨着文字語言的逐漸豐富,紙張的發明,家書逐漸流行起來,一直到今天,家書都是維繫親情紐帶之一。

一封封書信,在表達濃濃親情的字裏行間,映照出美好的人際關係、高尚的生活準則、優良的行爲操守與道德傳統,拳拳的愛國熱情。這些內容,都是中華民族優秀文化的組成部分。以《傅雷家書》來說,傅雷所寫下的近百封家書,總的`主題是,教育孩子,立身行事,要以中華文明爲準;立志成才,要以報效祖國爲要務;整本家書,可以說是對中華民族優秀道德的最好闡釋。

傅雷家書給我們瞭解過去歷史,開啓了一扇窗戶,很好地爲我們保存那個時代的記憶,正是由於它的存在,纔將中華民族優秀道德清楚闡釋出來,它不僅是傅雷對孩子的教育,也是我們立身行事的準則。

傅雷家書除了教人們立身行事,還洋溢着濃濃的親情,字裏行間透露的親情令人感動;我不禁想到我的父母,他們雖不是偉人,不像傅雷那麼出名,也不能說出讓人立身處事的大道理,但他們事事爲我着想,不管做任何事,都會先爲我考慮,爲我打算;傅雷家書中有着許許多多做人處世的大道理,是一筆寶貴的精神財富,然而,父母日常的教誨又何嘗不是立身行事的準則呢?我的父母不像傅雷那樣講道理,然而他們總是爲我好。

讀了《傅雷家書》後,我學會了許多做人的大道理,還感受到了親情的偉大。

《傅雷家書》讀後感 篇7

一封封書信,承載着一位父親對兒子嘔心瀝血的教誨,以及對兒子深沉的愛。字裏行間,飽含着真情,讓人不禁感動。

第一篇,寫的就是父親因兒子走後的不捨。“一夜我們都沒睡好,時時刻刻驚醒。”一句簡短的話,流露着傅雷對傅聰那深沉的愛。

書一頁頁翻過,我見證了父子情深。傅雷對傅聰無微不至關照着。生活上,傅雷教傅聰要抓緊時間,珍惜時間,但又擔心兒子睡眠時間,總叮囑他不要過累,看似有些矛盾的話,滿滿的對兒子的關心。藝術上,傅雷教導傅聰彈琴要控制感情,如何才能使琴藝提升。精神上,在傅聰獲得比賽第三名後,給予適當鼓勵,加之時刻提醒他不要過於驕傲。傅雷對傅聰,也有感情上的提醒,理論上的告誡,交友的謹慎……

我體會到了爲人父母對自己孩子的牽掛。傅雷在一封書信中提到,因傅聰近日沒有寫信,他就開始惶恐,心中總是忐忑不安,他的心中,既有對兒子安全的擔憂,又有對兒子之間感情的擔憂。他害怕最多的是兒子不想再與他交談。

中國父母總有一個特點,他們總想極力糾正孩子,給孩子開闢一條一帆風順的道路,卻沒有考慮自己。傅雷鬧關節炎,本想不提筆寫信,但在孩子有問題後,撐起寫字,那是怎樣的一幅畫面。一位頭髮有些花白的父親,眉頭緊鎖,額頭上有些汗珠,強忍着關節的疼痛,提筆坐在書桌前,認真給兒子寫信,時不時停下,再下筆,讀到這裏,我體會到了一位父親的'偉大,他總是想着自己的孩子,卻忽略了自己。

《傅雷家書》,我懂得了,父母只有對我們的愛,對我們望子成龍的心切,對我們無微不至的關照,對我們的無私奉獻。

合上書,腦中還回想着父母對孩子傾盡所有的付出,他們是偉大的。

《傅雷家書》讀後感 篇8

“我常問到你經濟情況,怕你開支浩大,演出太多,有傷身體與精神的健康;主要是因爲我深知一個藝術家在西方世界中保持獨立多麼不容易,而惟有經濟有切實保障才能維持人格的獨立。並且父母對兒女的物質生活總是特別的關心。再過一二十年,等你的孩子長大以後,你就會體驗到這種心情。”

羨慕傅聰有一個好父親。

翻譯家傅雷在兒子傅聰留學海外的過程當中,先後寫了近百封家書給他,教導他立身行事、愛國成才,把中華民族的優秀道德融入了對兒子的諄諄教誨中。由這些信件彙集而成了《傅雷家書》——是一本教導中國孩子怎麼做人的書。

靜靜翻開《傅雷家書》,如深沉父愛一樣,有許多足以令我感動的細節。譬如,身爲了父親的傅雷爲了彌補愛子因遠離故土而產生的諸多對祖國傳統文化的日漸陌生的因素,不顧重重的困難,堅持給孩子郵寄有關的書籍,從《詩經》、《楚辭》到宋詞、明曲,還有自己的譯作。在信箋中他闡述着民族的文化哲學思想,不止一次給兒子糾正用錯了的字詞,爲的是讓兒子明白:作爲一名炎黃子孫,他是足以驕傲的,因爲祖國有着無盡的文化財富,一代又一代在所有中國人的血脈裏傳承着!

這不禁讓我想起我的父親。父親是個嚴肅而又幽默的`人,小的時候,記憶當中的他總是喜歡輕輕撫着我的小腦袋,給我講歷史故事、唐詩宋詞。而現在,隨着我的開銷越來越大,父親也外出賺錢,許久纔回來一次。而他卻沒有像傅雷一樣,不知疲倦地給我寫信。但是我知道,父親仍是很愛我的。

天下父親,或許不會像母親一樣,天天守候在我們身旁。他們的愛,一直很安靜。

《傅雷家書》讀後感 篇9

拿起這本也許並不太重的書,卻覺得沉沉的。

瞭解過傅雷,爲他的含冤自殺而感到同情,傅雷在學術上是一位學者,在家裏是一位嚴厲、盡責的父親。這些家書,有三層內容,第一層是傅雷作爲一位普通父親對遠在異國他鄉的兒子表達四年、關懷之情;第二層是傅雷與兒子如同益友,知己般傾心地交談,討論藝術;第三層就是傅雷作爲一名品德高尚、學識豐富的知識分子,認真引導兒子要具備高尚人格和藝德,啓發兒子的愛國情、民族情。

《傅雷家書》可以使我們更好的提升自身修養的一本好書,在風雲暗涌的年代裏,傅雷通過書信親子愛子,傳達出一種高尚的品質。

愛子之情本是人間常情,而傅雷卻始終把道德與藝術放在第一,把親情放在第二。讀了《傅雷家書》,可以看到一位父親對兒子的深愛,也更突出了傅雷在藝術造詣高深,在生活對朋友愛惜尊重,政治上關心國家發展,又如益友、知己般與兒子平等探討藝術的多個方面的個性特徵,並且還能從傅雷對孩子的教育中獲得做人的道理,讓孩子體會父母之愛。可能如傅雷那樣,對我們有着一顆期盼之心,希望我們成人成才,有一份濃濃的、毫無保留的.愛。明白了父母的愛心,我們就會努力學習、成人成才。

這是一本“充滿父愛的苦心孤詣、嘔心瀝血的教子篇”,也是“最好的藝術學術修養讀物”,更是平凡又典型的“不聰明”的近代中國知識分子的深刻寫照,我們可以像傅雷一樣從中體會做人、學習的道理。

認真品味這本好書,你會發現不一樣的親情世界,理解不懂得的人情世態。

《傅雷家書》不可多得的文學之作。

《傅雷家書》讀後感 篇10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在古代書信是一種重要的通訊方式,我國著名翻譯家傅雷就曾給自己的兩個兒子寫了數百封家書,從而摘編成了今天的這本《傅雷家書》。

這本書主要摘編了傅雷先生在1954年開始給自己的兩個兒子所寫的家書,字裏行間充滿了父愛,是一本適合青少年閱讀的書籍。

在書中有段文字讓我印象深刻,“說你的信都是閃閃發光的,耀眼生輝的。當然你渾身都是青春的火花,青春的豔麗,青春的生命,才華,自然寫出來的有那麼大吸引力了。我和媽媽常說,這是你一生之中的黃金時代,希望你能好好享受、體驗,給你一輩子做個最精彩的回憶。”這讓我不禁想到了在一檔節目中,一位女明星曾述說這她眼中青春的.含義:如果不趁年輕去做一些想做的事,等到十年後,二十年後,你就沒有精力去做自己想做的事了,因爲當你長大後,會被生活中的瑣事限制,只有趁青春,才能品味不同的生活。這讓我深有感觸。

在閱讀這本書時,我看到傅雷先生既是嚴父,又是慈父,在兒子的藝術追求中十分嚴格,但對遠離故鄉的兒子卻又有幾分關愛。在書中有許許多多傅雷先生對兒子關愛的語句,同時也有着傅雷從自己身上所明白的道理,將這些傳授給了兒子。這好比我們是一張白紙,而人生是一支畫筆,而父母就是已經完成的畫,我們從他們身上獲得靈感,從而豐富自己的畫面。

從這本書中,我也領悟到了許多道理“先爲人,次爲藝術家,終爲鋼琴家。”在做任何事時,做人是第一位,正所謂“學藝先學人”,同樣向我們述說這個道理。

從書中,我們可以知道傅雷先生是一個細心的人,他對兒子無微不至的關懷,授予他不同的道理,大到人生哲理,小到爲人處世。天下父母何嘗不是如此?也許我們要到長大後纔會明白什麼叫“萬愛千恩百苦,疼我孰知父母”,但感恩卻可以隨時開始。如果有什麼想說的話給父母,卻又不敢與父母交流,那就寫幾封家書吧。

《傅雷家書》讀後感 篇11

每個家長都望子成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有所成就。在這衆多的父母中,有一個父親有些特別——他用一封封家書,映照出美好的人際關係,高尚的生活準則,優良行爲操守與道德傳統,強烈的愛國之情。字裏行間都流露着對兒子的愛與教育。這,就是傅雷。

傅雷是一位傑出的翻譯家。他一生翻譯法國文學作品和學術著作30餘種,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有巴爾扎克的《歐也妮·葛朗臺》、羅曼·羅蘭的《約翰·克利斯朵夫》、丹納的《藝術哲學》等,爲中法之間的文化交流做出了卓越貢獻。

傅雷還是一位嚴厲、盡責同時不乏愛心的父親,這個主要體現在他對兒子的教育中。在他去世的.幾十年後,他的家人將他與兒子來往的書信輯錄爲《傅雷家書》,收錄了1954年到1966年間,傅雷及其夫人寫給兩個兒子的家信100多封。這本書信集出版後,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對如何教育孩子,傅雷有自己獨特見解。他認爲,無論從事什麼職業,做人是第一位的。因此,這些家書中首先強調的,是一個年輕人,如何做人的問題。對居住海外的長子傅聰,傅雷只能通過書信對其生活和藝術追求進行悉心指導。在信中,傅雷常以自己的經歷爲例教導兒子:待人要謙虛,做事要謹慎,禮儀要得體;遇困境不氣餒,得大獎不驕傲;要有國家和民族的榮辱感,要有藝術、人格的尊嚴,做一個“德藝俱備,人格卓越的藝術家”。

《傅雷家書》是我與我媽媽一起閱讀的。在閱讀的過程中,我和媽媽都受益匪淺。媽媽表示,傅雷的教育方式很特殊,並沒有過多的動作,只是用一封封書信來教導孩子。她還說,從今往後,她會每年寫一封書信給我,會在信中鼓勵我,激勵我,關愛我,像傅雷一樣。

傅雷是偉大的父親,用平凡的家書,造就兒子的成功之路。我也感謝《傅雷家書》出現在我生命中,給予我指導。

《傅雷家書》讀後感 篇12

《傅雷家書》是傅雷與兒子傅聰之間的書信集,無處不體現濃濃父愛。或許每個父親對自己的孩子都疼愛有加,但是,傅雷在疼愛孩子的同時,也不忘對他進行音樂、美術、哲學、歷史、文學乃至健康等全方面的教育。在代序中傅雷寫出了他對教育的幾個基本觀念:第一,把人格看作主要,把知識與技術的傳授看做次要。第二,把藝術教育只當作全面教育的一部分。第三,既以音樂教育而論,也決不能僅僅培養音樂一門。這本書不僅讓我更加深刻理解父母靜默的愛,也讓我明白了一些哲理。

文中作者寫給兒子的一封封家書給了我很多觸動,經常會讀到“等了多久,終於等着了你的信“之類的言語,我想或許天下父母都是如此,他們會在我們上學路上一直默默注視着直到消失在拐角,會常在書包裏塞一杯牛奶、幾個水果,出門在外時記掛着我們的`安危,不時打電話知道我們的情況,作者無盡的思念也化作了一句直接明瞭的話語,他在看到孩子的信時,或許會急匆匆地從郵局趕緊跑回家,與一家人分享着這一份格外的喜悅,或許每逢新春佳節都獨自一人反覆讀着孩子寫的信,或許會在信中讀到孩子的煩惱,也一直輾轉反側到深夜。一直以來,我們都在被動接受着他們不求回報,不曾變過的愛。我想到了自己的父母:深夜在我熟睡之後,他們纔會安心睡下,有時半夜還來給我蓋被子;在我學習百思不得其解,煩悶之時他們會端些我喜歡的零食。我知道了父母的愛是靜默的,在他們和我們交談時,先別感到排斥,不與他們爭辨,先想想他們說的話哪一句不是爲我們着想,他們爲什麼說這些?他們只是想讓自己的孩子少吃些苦頭免受自己同樣的遭遇。

天下父親,或許不會像母親一樣,天天守護在我們身邊,他們的愛,一直很安靜。

《傅雷家書》讀後感 篇13

《傅雷家書》是一部充滿了父愛與諄諄教誨的教育的書信集。在這部作品中,傅雷不僅僅是作爲一名關愛兒子的父親,關注着兒子的一舉一動,也作爲一個"過來人"的長輩,對兒子即將遇到的各種各樣的事情做推測,更作爲一個指路人,爲兒子設計好應對即將到來的事的辦法,保持一個平和的心態,也保持一個冷靜的頭腦,理智的分析,幫助兒子吸取經驗,讓他引以爲戒。

這是一部很好的藝術學徒修養作品,也是一部充滿父愛的苦心孤詣,嘔心瀝血的.教子篇。傅雷的藝術造詣極爲深厚,對無論是古今中外的文學,繪畫,音樂等各個領域,都有極爲淵博的知識。即使兒子遠在千里之外,正在準備一場極爲重要的音樂演出,而他卻好象在對待即將赴考的孩子一樣,殷切的關注着他的沒一個舉動,設身處地的預想他要在去的路上會遇到的各種可能的情景,並替他設計好應該如何去應對,傅雷在這兒所透露出來的,不僅僅是他高深的藝術造詣,更是他作爲一個父親對兒子應有的關愛。

1955年1月16日的那封家書,是寫在兒子成功之時,作者的兒子在那時剛剛取得了音樂會的成功,邊寄了一封家書給父親,傅雷在受到家書的時候,一方面爲兒子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感到驕傲,真心的爲兒子感到高興,另一方面,也不忘告誡兒子,不要爲勝利而衝昏了頭腦,要兒子不管在什麼時候,都要保持一顆赤子之心。

傅雷對兒子的祝福,表現了他作爲父親對兒子的關愛,但他在祝福兒子的同時也不忘教育兒子,卻體現了他最爲一個長輩對晚輩的嚴厲要求。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但是人的事業卻是無限的,通過親生兒女,來延續希望,也延續與發展一個人爲社會,爲祖國,爲人類所能盡的力量,因此,培育兒女也是一項爲人父母所應盡的義務。從傅雷的行爲中,也不難看出,他是一個以高度負責任的態度,在對社會,對祖國,對人類,對世界負責任的。

《傅雷家書》讀後感 篇14

每一封家書都是文化遺產,《傅雷家書》更不用說了。

家書,顧名思義,是指家人、親人之間往來的書信。大約在文字產生後,家書就出現了,可以說是源遠流長。隨着文字語言的逐漸豐厚,紙張的發明,家書逐漸風行起來,一直到今天,家書都是維繫親情紐帶之一。一封封書信,在表達濃濃親情的字裏行間,映照出美好的人際關係、高尚的生活準則、優異的行爲操守與道德傳統,拳拳的.愛國熱心。這些內容,都是中華民族優秀文化的組成部分。

以《傅雷家書》來說,傅雷所寫下的近百封家書,總的主題是,教導孩子,立身行事,要以中華文明爲準;立志成才,要以報效祖國爲要務。整本家書,可以說是對中華民族優秀道德的闡釋。傅雷家書給我們領會過去歷史,開啓了一扇窗戶,很好地爲我們保存那個時代的記憶,正是由於它的存在,纔將中華民族優秀道德清楚闡釋出來,它不僅是傅雷對孩子的教導,也是我們立身行事的準則。

傅雷家書除了教人們立身行事,還洋溢着濃濃的親情,字裏行間流露的親情令人激動。我不禁想到我的父母,他們雖不是偉人,不像傅雷那麼出名,也不能說出讓人立身處事的大道理,但他們事事爲我着想,不管做任何事,都會先爲我考慮,爲我計劃。傅雷家書中有着許許多多做人處世的大道理,是一筆寶貴的精神財富,然而,父母日常的教誨又何嘗不是立身行事的準則呢?我的父母不像傅雷那樣講道理,然而他們總是爲我好。

讀了《傅雷家書》後,我學會了許多做人的大道理,還感受到了親情的偉大。

《傅雷家書》讀後感 篇15

世界上有種神奇的力量,那是偉大的愛,愛環繞在我們的身邊,因爲有了愛我們在光明的世界裏長大。而在所有的愛裏,父母的愛是最濃郁的,最動人的,最重要的。

《傅雷家書》講了傅雷對兒子如何做人,如何培養藝術修養,以及如何對待生活等問題的`指導。在爲人上,他要求兒子要做一個謙虛謹慎的人,做一個德藝兼備、人格卓越的藝木家。在生活上,傅雷也對兒子進行了細緻的關懷。家書中處處洋溢着無微不至的關心,大到人生事業,小到吃飯花錢,事無鉅細,無不關懷倍至,讓我多次想到了生活中爸爸媽媽對我的體貼照顧。

而且傅雷敢於在兒女面前承認錯誤,結合自身經歷給出孩子中肯的建議,他無疑是兒子的良師益友。說到這裏,我不禁再次想到我的父母,他們雖然不是像傅雷那樣的偉人,但他們給我的愛可不比傅雷給傅聰的少,他們事事爲我着想;他們雖不能講出偉人一般的道理來,但是,日常的教誨又何嘗不是立身行事的準則。父母常常讓我明白許多道理:失敗了要勇敢的站起來,永不言敗;氣餒時自信起來,進步時要學會虛心、低調。一路走來,父母的指導似是明燈,一路指引着我向前。

書中時時給人深刻的教誨,處處閃耀着智慧的光芒,《傅雷家書》還拉近了我們與父母的距離,讓我們對父母有更多的理解,更能懂父母的嘮叨與擔心。

父愛如山,雄偉壯觀,母愛如水,柔情萬里。我們應當理解父母,多與父母溝通,讓他們理解自己的想法,在溝通中消除與父母的隔閡。有一天我們也會長大,然而父母的領航始終是我們前行的動力,是我們的牽掛,無論何時,回首時父母都在張望着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