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傅雷家書讀後感集合14篇

傅雷家書讀後感集合14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72W 次

認真品味一部名著後,你心中有什麼感想呢?需要好好地就所收穫的東西寫一篇讀後感了。那要怎麼寫好讀後感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傅雷家書讀後感,歡迎大家分享。

傅雷家書讀後感集合14篇

傅雷家書讀後感 篇1

透過《傅雷家書》我們不難發現,傅雷對兒子傅聰幾乎投入了自己全部的情感,無論兒子在國內還是在國外學習的日子,只要兒子不在身邊,他便把給兒子寫信和讀兒子的信當作十分重要的事情。

記得傅雷曾在信中深情地寫到:我長篇累牘的給你寫信,不是空嘮叨,我時時刻刻,隨時給你敲響警鐘,做一面鏡子,不論在做人方面,還是在演奏姿態方面。我做父親的只想做你的影子,要隨時隨地幫助你、保護你……傅雷確實做到了這些。

他不顧工作疲勞和病體的疼痛,不間斷的、事無鉅細地把自己對藝術、人生的理解寫給兒子,更從兒子的來信中捕捉兒子的喜怒哀樂,體會他對藝術的理解程度,關注他在藝術生活中的心裏歷程。然後,在講自己的感受,反思後的心的,一字一句的`寫下來寄給遠方的兒子。他不時地提醒和要求兒子總結演奏中的得失成敗,他說:人越有名,不驕傲別人也會有驕傲之感,這也是常情,故我們自己更要謙和有禮。一個有才人也有另一個危機,就是容易自己爲是地鑽牛角尖,所以才氣越高越要提防。你的隨和的脾氣多少得改掉一些……藝術家們特別需要冥思苦想,老在人堆裏,會缺少反省的機會。

當傅聰在國外遇到低潮和挫折時,這個嚴厲的父親又以極其溫存體貼的話寫到:這些味道我都嘗過,孩子,耐着性子,消沉的時間無論誰都不時遇到……慢慢你會養成一種心情去對付過去的事,能夠從客觀現實分析前後的因果,做將來的借鑑,以免重蹈覆轍……他還以自身的感情經歷談了戀愛、婚姻與事業的關係,猶如在與知心朋友談心。

這些話語不僅僅給了傅聰激勵與啓發,也給了我很多教導。讓我從中獲得無限靈感,以及對人生哲理的理解。今天,我們讀《傅雷家書》依然很有必要,因爲對於我們每個人來說,傅雷都如一面鏡子。在他面前,我們不僅可以學會怎樣做父親,更重要的是,他也教我們首先怎樣做一個人。

傅雷家書讀後感 篇2

遼寧教育出版社20xx年出版的《傅雷家書》,是由傅雷的二兒子傅敏編的。

此書收錄了家書二百封,這是傅雷夫婦寫給在波蘭留學的大兒子傅聰的。包括傅雷寫的161封,妻子朱梅馥寫的39封。

這二百封信裏包羅萬象,有與兒子關於音樂的探討,也有給兒子爲人處世的建議,還有給兒子戀愛方面的建議,甚至連西方餐桌禮儀等也交代得面面俱到。信中流露的是父母對兒子的殷殷思念:盼信時的渴望,見信時的欣喜,讀信時的快樂,知曉兒子的信息是父母最大的.幸事。傅雷在信中多討論藝術方面的事情,包括音樂與繪畫,也談自己的生活,末了才綴幾句思念的話語。而妻子梅馥的信中,開頭就是“親愛的兒子聰”,通篇滿滿的是關切之語。這也可以看出二人的性格。傅雷是嚴肅的,對自己要求嚴格,對兒子也是。在兒子傅聰出國後,纔開始傾訴內心深處對孩子的愛,傾訴那種徹骨的思念。而朱梅馥是慈母,用溫柔的心撫去兒子的煩躁。二人都在信裏急切的叮囑兒子要回信,那怕只是寥寥數語,讓父母知道他的近況,姿態放得如此之低。 從1954年傅聰去波蘭留學,到1966年傅雷夫婦離世,這十二年的通信時多時少,值得高興的是無論環境多複雜,總會有信從海外寄回來慰藉一對父母對兒子的相思情。這本書從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傅雷的獨特的教育思想,他是力求完美的。對傅聰的教育,像老朋友一樣探討對藝術的理解,對傅敏的教育則是細心挖掘他的特長,慢慢引導。傅雷夫婦致力於把兒子們培育成藝術修養與人格修養兼備的人,而他們也的確做到了。

如果你已爲人父母,那麼請讀《傅雷家書》,學習傅雷夫婦,做個明智的家長:如果你尚爲人子女,那麼更該讀《傅雷家書》,感受傅雷夫婦對兒子的拳拳之心,也去體味你父母對你的一片慈愛之心。

傅雷家書讀後感 篇3

“親愛的小孩:你並不是是一個不知感恩的人,但你極少向人表達謝意。朋友對大家的幫忙、照應與愛惜,不必必須要報以物質,而總是僅需寫幾封親切的信,使他們快樂,感覺生活充滿溫暖。既然這樣,爲何要以沒時間爲推搪而不聲不響呢?你應該瞭解我兩年來沒跟勃隆斯丹太太通信是有充分的原因的。沉默比較容易招人誤會,以爲大家冷漠忘恩,你非常懂這部分做人之道,但卻永遠不可以以此來改掉懶惰的習慣。每人都多少有的惰性,倘若你的惰性與偏向能受道德約束,又如何可以達成大家教育你的信條:先爲人,次爲藝術家,再爲音樂家,終爲鋼琴家?”

我感覺,傅雷教育小孩並非站在一個“旁觀者清”的角度指責和批評小孩,更趨於從小孩的角度考慮,對小孩感同身受的出發點去向傅聰提出建議,進而結合作爲長者的智慧與忠告來使他更深刻的理解傅雷所教的用意。假如作爲家長,雖然瞭解道理,擁有更多的閱歷,卻只不過將做人之道強行灌輸給小孩,棍棒教育只能讓小孩對其產生“不要做”的畏懼,而非理解“應該做”的依據,他在你不監管他時還會“明知故犯”的。“知”沒內化於心,外化於行。就大概“犯”。傅雷的育子之道,好在它貼近小孩,也不離根本。

上篇書摘中,非常好得講解了當代年輕人人不善社交的問題,並不是不懂道理,而是礙於表達。語言的表達雖然不如物質上贈禮的直截了當,卻是一個人對一件事情親身負責,不把其轉移的`最好辦法。語言的表達也是最真摯,最不可替代的。即便有的時候向人道謝有礙於面子,難以說出口,卻可以換來交心的溫暖。當大家由於惰性將一件事一拖再拖,就會拖到它日漸淡化了。掌握瞭解感恩,更要掌握表達感恩。不是你感覺你對一個人有感激之情,其他人就理所當然的會領到你的情了。藏匿我們的情感,也就無人看得到了。這也印證了最後一句話,傅雷教育傅聰的生活信條“先爲人,次爲藝術家,再爲音樂家,終爲鋼琴家。”從大層面到小層面,從概到細。做很大的方向,守我們的準則,才能層層遞進,步步深入,達到最後的目的。正如學習,先掌握做人之本,後掌握常識。

傅雷家書讀後感 篇4

“這是一部最好的藝術學徒修養讀物,這也是一部充滿着父愛的苦心孤詣、嘔心瀝血的教子篇。”(樓適夷)

這部書名叫《傅雷家書》。

作者傅雷個人文化修養極高,是一個睿智、博學、正直的學者。他將自己的畢生經歷與經驗凝結爲一封封書信,對兒子的爲人、爲學等方面給予教育,字裏行間充滿了父親對兒子的深愛關切與期望,還有個人對國家和世界的高尚情感。

本書在形式上以書信方式表達情感,語言優美,哲理深刻,情感真摯,描述了三個時期:一是傅聰波蘭留學時期;二是傅聰移居英國時期;三是傅聰成家立業時期。他在信中傳達處事態度,關心兒子事業,協助兒子進步,在兒子成長之路上充分發揮指明燈的作用。

在“爲人處事”中,有這麼一句話:“一個又一個的筋斗栽過去,只要爬的起來,一定會逐漸攀上高峯,超脫在小我之上。辛酸的`眼淚是培養你心靈的酒漿。不經歷尖銳的痛苦的人,不會有深厚博大的同情心。”讀到這句,心中便想起一句詩:“不經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經歷過低谷,面對過困難,對抗過挫折,才能豐富充實自己,使自己有足夠的閱歷。

在“學習生活”中,有這麼一句話:“少年得志,更要想到‘盛名之下,其實難副’,更要戰戰兢兢,不負國人對你的期望”。此句充滿了父親對兒子的關注,提醒兒子“盛名之下,其實難副”,時刻保持謙虛之心,表達父愛如山之堅固,如水之清醒。

在“慈母關懷”中,有這麼一句話:“你的憂,你的樂,就是我們的,讓我們永遠聯結在一起。我們雖然年紀會老,可是不甘落後,永遠也想追逐在你們後面。”簡單的兩句,包含了父母親對兒女的無限關懷,想要追逐兒女奔跑的腳步,守護他們,與他們一起成長。

《傅雷家書》以款款深情、殷殷期盼詮釋了教育之義,重於泰山!她,值得我們反覆品讀。

傅雷家書讀後感 篇5

浮生如寄,寸陽亦爭。陪兒子一齊看《傅雷家書》,讓孩子能很好地閱讀到半個世紀前中國翻譯家、作家傅雷給兒子傅聰186封書信,一齊感受了這個優秀家庭星火傳承的故事。我覺得未必每個家庭都會有才藝出衆的家長和天分突出的孩子,可是每個家長對子女寄予厚望的初心亦是一樣的。

這是一本十分具有教育意義,家庭價值觀值得我們學習的好書。在傅雷給兒子的書信裏,我眼前浮現出一位父愛如山、字裏行間流露出對兒子濃烈的熱愛、諄諄教導、滿懷期望的偉大的父親形象。看到那裏,這讓同爲家長的我感到自慚形穢。傅雷教育兒子十分嚴格,不但從行爲舉止,並且思想、意識上尊尊教導。孩子怎樣說話、怎樣行動,做什麼、吃什麼都有標準不可逾越。孩子成長過程中的愛國主義教育,以及藝術方面的鼓勵和鞭策。在信中還時不時關心家人,充滿了濃厚的親情。擔心兒子身體健康,怕兒子生病,叫他氣候轉變及衣服。看到這些我有些感慨,原先春天裏每一朵綻放的鮮花,都有着陽光、春風、雨露、土地無私的培育。每一個優秀的孩子背後,深藏着其父母爲孩子努力撐起一片藍天的艱辛背影。

我覺得我作爲一名家長,讀了這本《傅雷家書》後在孩子日後教育方面有了更清晰的方向。我很欣賞傅雷家長的教育理念,把孩子的.人格看作主要,把知識與技術的傳授看作次要,藝術教育只當全面教育的一部分。家庭中的藝術氣氛,關切社會上大大小小的習慣,孩子在長年累月的侵淫之下,在成長的過程中不能說沒有影響。我家兒子即將邁進青春期,我該如何去正確地引導他,讓孩子能夠在專屬他的青春花季裏芬芳馥郁,我想我已在這本書裏找到了答案。

古有抱着“爲天地立心,爲生民立命,爲往聖繼絕學,爲萬世開太平”理念而潛心研讀的莘莘學子,也有懷着“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後名”豪情而發奮的志士仁人。讀書學習不僅僅是禮貌傳承之途、人生成長之梯,更是國家興盛之要。

親子共讀《傅雷家書》或批註整理,或深度解讀,或深情演繹,詮釋着各自的閱讀感受。在共讀中傾聽交流,在分享中碰撞思想,在彼此陪伴的時光中,細膩與綿長的愛在靜靜蔓延。

腹有詩書氣自華,在書中發現美麗,在書中享受人生。願書中的光亮永遠投影你心,讓心底的感動一向溫柔長駐。

傅雷家書讀後感 篇6

在這本書裏,你既可以看到父母對兒女字裏行間的殷切關懷,又可以感受到父母對兒女含蓄而溫情的愛,你會被這本書深深地感動。這,就是《傅雷家書》。

這本書是傅雷在兒子出國演出進修時的1954—1966年的十二年間給兒子寫的家書,信中他與兒子探討道德、事業、愛情、人生與藝術等問題,諄諄教導、默默守護,在兒子遇到困惑時,傅雷耐心地與兒子一起在書信裏探討方法;在兒子有了好消息時,傅雷夫婦也衷心祝福兒子,同時給予兒子鼓勵。傅雷以優美的文筆,嚴肅認真的態度寫信,更讓我們體會到了傅雷嚴厲背後的溫和。

這本書如講述故事一般,娓娓道來,字裏行間流露出爲人父母的嚴肅,又飽含着對兒子深情地關懷和期待。在第一封信中傅雷開頭寫道:“昨天一夜我們都沒好睡……胸口抽痛,胃裏難過……媽媽隨時隨地都想哭……”雖然是對兒子離開家後一家人的描寫,但是比任何辭藻都能表達出一家人對傅聰遠赴國外的擔心和不捨,更表現出對兒子深沉的愛,怎麼能不讓人感動啊?

傅雷在信中深刻的自我批評與檢討,也讓我眼前一亮。他在信中多次提到並深刻地檢討自己從前對傅聰的嚴苛以及自己的壞脾氣,“就是在家裏,對你和你媽媽都做了不少有虧良心的事情。”“儘管我埋葬了自己的過去,卻始終埋葬不了自己的.錯誤。”傅雷用真摯的語言向兒子表達了自己的愧疚。我認爲這正是傅雷不同於常人的教育成果之處。今天的時間,大多數父母仍然試圖保持自己在孩子面前的“權威”,不肯給孩子檢討自己的過錯,何況那時思想尚未完全開放的中國!而傅雷卻向兒子承認了錯誤,我認爲這是我們應該向傅雷學習的地方。不論是父母長輩還是兒女,犯了錯誤都不應該掩飾,傅雷爲我們示範了一個正確的家人相處之道。

慢慢品讀這本書,感受作者字裏行間對兒子深沉的父愛,我一邊讀一邊想象着傅雷給兒子寫信時的認真,讀兒子回信時的喜悅,彷彿那是我的父親一樣,無時無刻的牽掛着我,爲我的成長保駕護航,天底下幸福的愛都是一樣的吧,願天下所有的孩子都永遠有溫情的家庭、溫情的愛。

傅雷家書讀後感 篇7

《傅雷家書》是我閱讀的第一本家書類文學作品。過去我淺顯地認爲家書一類的書籍沒什麼可讀的,無非是一些瑣事,但是讀了《傅雷家書》後,我發現自己實在是淺薄。這本書收錄的傅雷與兒子傅聰的書信往來,生活瑣事只佔一小部分,更多的是思想的交流,關於藝術的、生活的以及如何做人的。從傅雷給兒子的.書信中可以看出傅雷對傅聰的要求很嚴格,不僅是藝術層面,更多的是爲人處世。傅雷認爲要先做人再做藝術家。

在生活上,傅雷會關注兒子的各種細節並從中發現不合規矩的問題,一針見血的指出。

比如收到郵寄的物品要在信中提出,是對他人的尊重。比如用什麼樣的話語跟朋友溝通更合適。傅雷對兒子的教育不是要成爲一個演奏家,而是要成爲一個藝術家。傅雷教育傅聰要多寫作,思想在腦子裏跟寫出來是不一樣,同樣對自我的反省和檢討也要寫出來,書寫的過程能讓認知更加深刻。這一點對我的啓發很大,我就是經常腦子裏有些想法,但是隻是想想,當我嘗試將想法寫出來時我發現隨着寫的過程,我的思考更加深入,同時我也會斟酌語句,這一點我將繼續堅持下去。

《傅雷家書》很適合從事藝術的人好好閱讀,傅雷在書信反覆強調一點,藝術家要控制自己的情感,要哀而不傷,要學會剋制,而不是肆意地藉助藝術宣泄。雖然我不從事藝術,但是隨着年紀增長,我愈加能夠體會傅雷的思想,我更容易被那些對情感有所節制的藝術作品所吸引,能夠引起我更深的共鳴和思考,久久難忘。

看《傅雷家書》讓我總有一種被教育和訓導的感覺,傅雷對傅聰的教育讓我受益匪淺,那是一種能觸動我心靈深處的說教,讓我也不禁按照傅雷的要求來要求自己,我想這是這本書帶給我最大的收穫,我願意在生活中去實踐一部分傅雷的教導。這也是我第一次覺得讀書對我有這麼大的影響。儘管我不會成爲藝術家,但是我希望可以成爲傅雷口中的人,以此共勉。

傅雷家書讀後感 篇8

《傅雷家書》是文藝評論家以及美術評論家傅雷及其夫人寫給兒子的書信編纂而成的一本家信集,摘編了傅雷先生1954年至1966年5月的186封書信,字裏行間,充滿了父親對兒子的摯愛、期望,以及對國家和世界的高尚情感。

傅雷說,他給兒子寫的信有多種作用:一、討論藝術;二、激發青年人的感想;三、訓練傅聰的文筆和思想;四、做一面忠實的"鏡子"。信中的內容,除了生活瑣事之外,更多的是談論藝術與人生,灌輸一個藝術家應有的高尚情操,讓兒子知道"國家的榮辱、藝術的尊嚴",做一個"德藝俱備,人格卓越的藝術家"。

雖然傅雷先生在翻譯和文藝上造詣豐厚,翻譯作品達34部,但社會大衆對傅雷先生的評價頗有微詞,出軌、對兒子家暴、偏心等等。可能印證了有成就的人不一定是好人這句話吧。在***期間,傅雷、朱梅馥夫妻雙雙自殺身亡,悲壯地走完了一生。

我們看書重要的是去粗取精,談談我的幾點感受吧。

一是父母比你想象的`更需要關懷。父母和子女的關係,就像牽着線的風箏。信中的絮絮叨叨,事無鉅細,很多人說是傅雷的控制慾太強。其實不妨把他們的父子情感,當做我們自己和父母之間的牽絆,每個父母都一樣,希望你好,希望你成功,希望你的關心和關注。而當他們年老時,對親情的渴望更深厚,一方面希望子女有所作爲,另一方面希望子女關懷自己。

二是時常反省。孔子云,吾日三省吾身,傅雷希望通過傅聰寫信的方式來鍛鍊中文語言能力,也希望他日常反思。年紀越大,我越發現時間不夠用。通過寫日記,做到常覆盤,常反思,審視自己,學會思考,學會安排,才能心中有數,才能更好的和自己相處。

三是培養審美的能力。在我們教育當中,學技能學技巧的很多,但是能真正的審美教育仍然任重道遠。讀一篇文章,起承轉合,結構用詞是一方面,但是形式美、內容美、境界美的作品纔是真正的佳作。書法、繪畫、舞蹈、樂器,審美的能力和技能技巧同樣重要,也需要我們去重視和追求。

靜下心來,讀一本書,欣賞美好,你我同在。

傅雷家書讀後感 篇9

在年味飄香的寒假裏,同學們有的忘記了學習的緊張,早已放鬆了心境,好好地享受了一番;有的仍然堅持不懈,沒有絲毫的怠慢。當我讀完《傅雷家書》後,我也勵志要做一個持之以恆,應對困難不屈服,德藝俱備,人格卓越的人。

在《傅雷家書》中令我深受感悟的還是傅雷寫給傅聰的家書“長篇累牘的給你寫信,不是空嘮叨,也不是莫名其妙地說長道短,而是充滿哲理的。第一,我的'確把你當作一個討論的藝術品,討論音樂的對手;第二,我極想激出你一些青年人的感想,讓我父親做一些新鮮的養料,同時也能夠間接傳佈給青年;第三,借通訓練你的,不可是文筆,而是你的思想;第四,我想時時刻刻隨處給你做個警鐘,做面‘忠實的鏡子’,不論在做人方面,在生活細節方面,在藝術修養方面,在演奏資態方面。”傅雷經過給兒子不斷地寫家書並寄給兒子,是想讓傅聰明白,不管何時,不管何地,我們都要做一個有尊嚴,敢於拼搏,無私奉獻,人格卓越的優秀的藝術家。從中可看出傅雷的教子有方,對孩子嚴肅而又真誠。

在生活中,也有很多家長極想讓自我的兒女早日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由於迫不及待的想讓他們早日成功,早日能獲得名氣,而不斷地給兒女增加負擔,正是這一點點的負擔,日積月累,積少成多,看似一些又一些微小的任務,卻讓孩子們失去了學習的信心,甚至失去了生存的期望。而傅雷不是用打罵、不斷地給孩子增加負擔來培養孩子的,他經過自我不斷給孩子寫家書來告誡孩子,讓孩子在信中感受到濃濃的父愛,讓孩子也成爲家長們最知心的朋友。

傅雷是家長中的榜樣,家長們也應虛心學習傅雷的教育方法,而處於青少年的我們也應當做一個人格卓越,德藝俱備,應對困難不屈的人,同時我們也不能辜負家長對我們的期望,努力學習,天天向上!

傅雷家書讀後感 篇10

讀完《傅雷家書》,我的眼前彷彿出現了朱自清在散文《背影》中描寫的經典一幕:朱自清因祖母過世回家辦喪事,喪禮辦完後,父親和他同回南京,送他上火車。期間,他父親去給他買橘子吃時,他看到了父親蒼老的身影:“我看見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馬褂,深青布棉袍,蹣跚地走到鐵道邊,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難。可是他穿過鐵道,要爬上那邊月臺就不容易了,他用手攀着上面兩腳再向上縮,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傾,顯出努力的樣子。”

傅雷的愛不像背影中父親那樣愛得含蓄,深沉,而是直接的。傅雷怕兒子走彎路,就把自己的經驗一遍一遍不厭其煩地對兒子講述。傅雷對孩子要求十分嚴格,會無比耐心地指導如何生活、如何做人、怎樣處事、如何理財、如何處理感情問題、如何規劃人生等一系列大大小小的問題,活脫脫是一個“行動方針”。還告訴傅聰營養第一,休息睡眠第一,重點計劃必不可少,平日生活要過的.有規律一些。學習第一,藝術第一,真理第一,愛情第二。人越有名,不驕傲的人也會有驕傲之感,所以自己要謙和有禮。圍巾必須和大衣一同脫在衣帽間,不穿大衣時也要除去圍巾,手插在上衣袋裏比插在褲袋裏更無禮貌;安排收支維持平衡,經常有規律的儲蓄,正因爲瞧不起金錢而不加控制,不會處理,臨了竟會吃金錢的虧,做物質的奴隸;不要害怕,不要不好意思,但話一定要說真誠老實,這些教育對我也有很大感觸。

讀《傅雷家書》時我也常想起我的爸爸,他很羞澀,不像傅雷那樣。有時他會陪我聊天,給我買雙鞋,有時會揹着媽媽陪我打遊戲,但對我的學習也並非不聞不問的,常讓我均衡學習,不能只學一門,他不善表達,卻是讓我感到溫暖幸福的那個人。

《傅雷家書》讓我懂得父愛十分偉大,父愛不動聲色。父愛堅固不可摧,父愛默默無言,父愛如山!

傅雷家書讀後感 篇11

我長期和父母生活在一起,所以無法體會到那種互通家書時因距離而產生的淡淡的憂愁和絲絲的甜蜜。我很嚮往這種感覺,因此我拜讀了這本《傅雷家書》。

以前有一面破碎的鏡子,碎成了好多片,其中有一片想去找到剩餘的,以重新組成原有的鏡子的面貌。一路上它由於自己有棱有角,滾得很慢,從而領略到了一路的可餐秀色。當它千心萬苦地找到了所有碎片,“破鏡重圓”時,它成爲了一個整圓,滾得很快很快,一路上的風景在剎那間掠過。其實我們都在追求完美,而恰恰是我們現在的不完整,把我們帶到了追求完美的境界,促成了其他一方面相對的完整。而真正當有一天,所謂的完美在身上發生時,我們倒有可能失去很多。

傅雷教子是以嚴厲而着稱,我以爲他們父子的關係固然是不太好的,而讀了此書之後,想法有了極大的改變。傅聰至海外留學,與父親的聯繫自然只能依靠書信,於是父子之情便在一封封家書中表露無疑。他們通過書信一起討論藝術,研究樂曲的內涵,交流對事物的'看法,雖然沒有母子通信時那種噓寒問暖,但他們之間的默契卻是其他無論什麼都無可代替的。

掩卷後對書回想起來,最大的感觸就是傅雷對藝術甚深的造詣。傅雷對於藝術尤其是樂曲的領會,頗有一番自己的見解。這便使我不禁想到,大凡在文學上有所建樹的人,在藝術領域也有着較高研究。也許便是因爲文學和藝術是相同的吧。不同的優秀的文學作品,讓人讀完了會產生不同的心理效果;而風格迥異的各類樂曲,也會帶來相似的結果。秀美的散文,帶來的是有如欣賞了歡快的詠歎調後的愉悅;沉重的小說,帶來的便是如同悲慟的交響曲給人的震撼;詼諧的雜文,帶來的會是歌劇般幽雅的場景和事後無盡的思考。細讀完這本《傅雷家書》,感覺是像戲曲那樣給人以不俗的氛圍和回味的餘地。

《傅雷家書》全書是一個父親在循循善誘,讀來很親切,既飽含了對兒子的深情,也有着父親獨有的不可抗拒的威嚴。有時候我還會想,要是我能與父親通上幾封這樣的家書,那該是什麼有滋味呢!

傅雷家書讀後感 篇12

《傅雷家書》很久以前便有耳聞,母親也是近乎狂熱地崇拜了好久。它是由次子傅敏將傅雷夫婦在1954年到1966年5月期間寫給傅聰和兒媳彌拉的家信編纂而成,在文壇中也是轟動一時並且暢銷不衰,擁有極高的地位。十二年間通信數百封,貫穿着傅聰從出國留學、演奏成名到結婚生子的成長經歷,也映照着傅雷的翻譯工作、朋友交往以及傅雷一家的命運起伏。

這些家書並沒有華麗的辭藻或是絕妙的文筆。它們很樸素,不經脂粉釵環的妝扮,卻飽含着一種種鮮明而真實的情感,或是思念,或是悲傷。傅雷作爲一位父親的複雜心理在寥寥數筆中浮現——他身爲人父,需要在兒子面前樹立威嚴。但威嚴就勢必會減弱父親對兒子的慈愛,他會去打、去罵,可他又想好好去愛、去呵護。

但最讓人震撼的,不是傅雷對兒子的情感,而是傅雷對兒子的教育。傅雷的家教裏不僅有音樂、美術、哲學、歷史、文學乃至健康等等全方面的教育,更有着其個人思想的折射。

而其中的一些經驗,可能你活完這一輩子也領會不到。

家教好壞的最集中體現在修養上。一個人的修養能完美折射出一個人的文化、知識、素質,也決定着一個人的性格、境遇、交際圈,乃至人生。

在中國,日本好像並不受人待見。也的確,他們在戰爭中的暴行確實令人髮指。但無可厚非的是,日本的.國民修養絕對是要比我們高一大截。日本的文化是從我們中國傳過去的,但區別在於我們把大部分都拋棄了,他們卻傳承了下來,並演變成了一種生活的習慣。他們會在稱呼彼此的名字後加上敬語“君”;“謝謝”二字更是不離口;初次見面會想對方鞠躬,並說上一句“請多關照”。或許有些形式主義,但修養也正體現在這裏。

英國哲學家洛克曾經說:“在缺乏教養的人身上,勇敢就會成爲粗暴,學識就會成爲迂腐,機智就會成爲逗趣,質樸就會成爲粗魯,溫厚就會成爲諂媚。”

你有你的界限,我有我的區間,彼此不逾越,互相不侵犯,這種心照不宣地爲對方考慮,是善意,是默契,是修養。

你我山水相逢,而修養是最好的名片。

傅雷家書讀後感 篇13

讀完傅雷家書之後,我感受到的是傅雷對兒子的一番心靈的教誨。一封又一封的家書,拉近了他們父子以及他們與我們之間的距離。

很多人都認爲書信是最真切的文字,所寫下的文字都是內心所想,思想到哪裏,文字就到哪裏。它是親情的紐帶,使遠隔萬里的一對父子緊緊相連。在黑白書頁中,我們仍能感受到傅雷優秀的思想品質所散發出來的強烈光輝,也能感受到他對兒子的無限希望與關愛。傅雷希望用自己人生的'經驗來教會兒子做人,讓兒子少走彎路,尋求更好的自己。

每次傅聰要演奏一個新的音樂家的作品時,傅雷總會蒐羅這位音樂家的所有生平事蹟,並且努力揣摩其演奏這首樂曲時的感情,只爲了讓兒子能更快更好地融入到作品中去,並且深切感受其作品所表達中的思想。

傅雷也在信中多次告誡兒子,要學會批評,告誡他不要被四周的讚揚聲所衝昏頭腦,不要迷失自己,不要放過每一個有待改進的小細節。比音樂方面的交流更多的是傅雷對兒子人生的教誨,他就好像黑暗森林中的一條光明小路,帶領兒子在迷茫中看到希望。他對兒子的愛是傅聰追尋音樂夢路上最好的導向。

傅雷也在時刻培養傅聰的民族自豪感,他自己永遠用一顆火熱的心去愛着中國,也同時讓兒子在西洋時仍然多多接觸中國的多元文化,教育他立身行事,要注重中華禮貌;立志成才,要記得報效祖國。在傅聰異國漂流的生活中,是一封封父親的書信讓他汲取了那麼豐富的精神養料,時刻給他指導與鞭策,讓他有勇氣與力量去戰勝追夢路上的各種障礙。

傅雷這種熱愛祖國,信賴祖國的精神,也通過書信殷切的灌輸在兒子的身上。他們父子之間的真誠交流,親情溢於字裏行間,給天下每一對父母子女以強烈的啓迪。傅雷立身行事的準則是一筆寶貴的精神財富,我們應該在讀書中,學會像他一樣做人和學習。在父母的言傳身教之下,我們纔會更加茁壯成長,纔會擁有更美好的明天。

傅雷家書讀後感 篇14

傅雷對兒子的失敗,並沒有責罵,也沒有訓斥,而是祝賀兒子又有了一點失敗的經驗,再教兒子如何面對失敗,戰勝失敗。這種循循善誘教育孩子的方法不是一般家長能做出來的。是的,在生活中栽了跟頭並不是壞事,重要的是事後能否爬起來,這樣,便有了一次失敗的經驗,離成功更近了一步。每個人的成功都伴隨着痛苦,戰勝痛苦,就能成功。

傅雷對兒子說話,一會兒像一位語重心長的長輩,教育孩子如何做這做那,這個放心不下,那個放心不下;一會兒像一位知心朋友,在困難時給孩子打氣、談心、給予安慰,解決煩惱。作爲家長,對孩子的教育要講方法,大道理誰都懂,孩子需要的僅是一點安慰,因爲這安慰可以使他們的意志更加堅強,行爲更加獨立。

一般家長,爲了鼓勵孩子,讓孩子以自己爲榜樣,把自己說的`無比偉大。但這也是不好的,因爲一旦讓孩子發現父母在說謊,就會失去孩子的信任,直至不服家長管教。傅雷將自己兒時的不用功毫無保留地告訴兒子,只是爲了鼓勵兒子,不要爲俄語成績太低煩惱。傅雷並不希望兒子以他爲榜樣,他對兒子就像對待老朋友一樣推心置腹,沒有祕密。傅雷這種對待兒子的方法,就是一般朋友之間也很難做到。

雖然傅雷對待兒子像朋友一樣,但在兒子犯有原則性錯誤時,哪怕是很小的一個細節,也要立刻糾正。人的儀表儀容十分重要,人們之間的第一印象就是靠儀表儀容得出的。行爲習慣也是非常重要的,好的行爲會給他人留下美好印象,但不文明的、不合習俗的行爲會讓他人惱怒,尤其是對師長和老人,只有行爲規範,他們才願意爲你講授知識。好的行爲規範可以使人受益終身。

傅雷對兒子的成功沒有大加讚許,而是語重心長地給兒子講一些生活中的細節,提前防範一些不好的習慣。對於兒子已經懂了的道理,沒有長篇大論,只有一句“你是對的。”節約,是一種傳統美德,但如今有許多人不懂得節約,尤其是一些暴發戶。在精力方面,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分散精力往往一件事也做不好。生活也是一件較難處理的事,對生活有預見的人,知道防患於未然,才能生活得好,纔可能生活得有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