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五年級教案 > 五年級語文下冊《登飛來峯》教案

五年級語文下冊《登飛來峯》教案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2W 次

古詩中凝聚了古人的精神以及文化,因此大家在學習是一定要理解詩人的思想感情,下面我們一起學習一下吧!

五年級語文下冊《登飛來峯》教案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瞭解詩句的意思,大致理解詩中描述的情景

2. 想像詩句描繪的景象,引導學生理解詩中蘊含的道理。

3. 有感情地朗讀,並背誦和默寫古詩。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孩子們,上節課我們學習了《牛和鵝》後,你收穫了什麼?是啊,站在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位置上看問題,看事物,就會有不同的感受,那麼看景緻呢?

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宋代王安石的著名詩篇——《登飛來峯》(板書)

二、初讀感悟

1、請大家自由朗讀這首詩,將詩句讀準確,讀流利,如果能讀出詩的韻律美更好。

2、(一讀:讀準確,自由讀,提問2個人讀)大家讀得很投入,哪位同學願意代替王安石來把這首詩讀一讀?(你第一次讀,就讀得這麼準確,真了不起!)

誰還想嘗試?(讀兩個人即可。你讀得真投入,真像一個小小的王安石!)

三、通過朗讀指導,理解詩意。

1、孩子們,如果能提出新的問題來研討,更有助於深入理解詩意。看看你有哪些不理解的字詞,用筆輕輕在它旁邊打上問號。(學生提問,教師選擇有代表性的詞句板書。要點:尋、聞(聽說什麼?)、畏、緣以及第三句等。)

2、通過多種方式解決問題。利用孩子的已有經驗解決部分詞語,查字典弄清楚“尋”的意思,句子理解放在整首詩學習中解決。

3、理解字詞的意思是理解詩句意思的基礎,(二讀:思考讀,默讀或者小聲讀,讀流暢,提問一人說詩意,一人讀)默讀或者小聲讀,邊讀邊思考句意。提問詩意,再讀。(讀得更流利了。)

4、結合剛纔學習的收穫,想一想:假如黑板就是一張畫板,結合你獲得的信息,你想給上面填充哪些內容?(師隨機板書:日、雲、峯、塔)

再結合書上的插圖,看看作者現在處於什麼位置?他可能會看到什麼?(腳踩白雲,頭頂藍天,看着旭日東昇,霞光萬丈)什麼時候?(結合生活實際,雞鳴五更時漆黑一片,爲什麼會看到?)出示圖片,如果站在山腰、山腳下,又會看到什麼?(站在山腰,看到白雲繚繞在山腰,站在山底,會看見潺潺溪流,綠樹紅花)爲什麼會看到不同的畫面呢?站在哪裏眼界更開闊,看得更遠一些?(原來站得高,才能望得遠,高低不同,看到的景也各異呀!)你想起了哪些與之意味相似的詩句?(“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老師也不禁想起來“會當凌絕頂,一覽衆山小”這樣的佳句。

作者站在高聳入雲的飛來峯上,舉手就可觸及藍天,舉目四望,四周的景物盡收眼底,只見腳下白雲翻滾,一輪紅日徐徐升起,光芒萬丈,他該是怎樣的心情呢?(自信、自豪)(三讀:感情朗誦,提問讀,)能通過你的朗讀來表達作者的感情嗎?(你抓住“最高層”讀出了作者高興的心情,你抓住“不畏”讀出了作者無畏的心情,你抓住“最高層”讀出了作者豪邁的心情,)

孩子們,古詩用詞非常凝練,王安石僅僅用了28個字就表達了豐富的意境和自己豐富的情感,就讓我們一起感情朗誦這首詩吧!

四、結合背景,領悟主旨

孩子們,當年作者是在浙江鄞縣知縣任滿返回家鄉江西臨川時,途經杭州,寫下《登飛來峯》一詩。此時作者年僅30歲,初涉宦海,正是年少氣盛,志向高遠,抱負不凡之時,那麼作者登上飛來峯僅僅爲了看日出嗎?他揮筆寫下的僅僅是自己遊飛來峯的所見嗎?老師想給大家出示一些資料:

出示背景資料:

1、 王安石所處的北宋仁宗時期,國家表面上平安無事,實際上階級矛盾和民族矛盾都非常尖銳。朝綱不振 ,奸臣當道,土地高度集中於少數大官僚大地主手中,地方鄉里官吏腐 敗橫行霸道, 盜匪猖獗 ,民不聊生。長期的戰亂使人民遭受宋、遼和西夏統治者的重重迫害,弄得無家可歸,到處流浪。王安石作爲封建統治階級內部的一個進步知識分子,嫉惡如仇,他懷着要求變革現實的雄心壯志,希望有一天能施展他治國平天下的雄才大略。

2、 交流新的感受。

(要點:看日出是對光明前景的嚮往,是對自己前途的展望;“不畏”二字。表現了詩人在政治上高瞻遠矚,不畏奸邪的勇氣和決心; “最高層”的寓意是詩人有着遠大的理想、寬廣的胸懷……)作者用眼前的哪一種景物代表了當時奸臣當道、官吏腐 敗橫行、盜匪猖獗 的社會現狀?哪個詞語表現了作者下決心衝破重重阻撓革除弊政變革現實的勇氣和氣魄?他心裏裝着的是什麼?(原來他心繫的是黎民百姓的命運,國家的前途,所以他纔不畏奸邪,不畏浮雲遮望眼,只緣他是站在這樣的一個高度,最高層)這裏的高指的`是?(他的志向如此的高遠,胸懷如此的博大,)

原來作者醉翁之意不在酒,他在寓情於景,託物言志啊!

師:此時作者胸懷遠大理想,高瞻遠矚,心裏牽掛着國家和人民的命運,滿腔熱血,一心報效祖國,看着旭日徐徐升起,他該怎樣來表達自己的凌雲壯志哪?(四讀:同桌合作讀,示範讀,指名讀1名,小組讀,全班讀)

(老師感受到了作者堅定的決心,老師感受到了作者的豪情壯志,老師相信他一定不畏阻撓最終取得成功······)一起來朗誦這首詩。

(這一環節配樂指名朗誦到同桌朗誦,到小組朗誦,到全班朗誦。此時,大部分孩子已經完成了古詩的背誦。)

王安石當時作爲一個小小的縣令,就能將人民的命運,祖國的前途牽掛在心上,那麼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們該怎樣做呢?那麼就借這首詩來讓我們表達自己的凌雲壯志吧!

五、學習測試。(卡片)

1、孩子們,老師想,這首詩大家已經熟記於心,現在老師要檢查大家的默寫了,默寫前,誰能提前提醒大家一下該注意什麼?(可能提醒大家書寫要整潔規範,可能提醒大家易錯的字等,讓同伴的力量來幫助孩子成功。)同桌檢查,師總結。

2、口頭檢測:這節課,你學到了什麼?

(1) 孩子總結詩的內涵:站得高才能看得遠,胸懷大志纔能有所成就等;

(2) 總結學習古詩的方法。

2、結束語:(並出示作業)

王安石站得高,所以不怕浮雲遮蔽雙眼,眼底的景物一覽無餘,會有不同的感受,那麼宋代的蘇軾來到廬山,站在不同的角度去看廬山,又會看到什麼呢?

課外作業:(1)自學《題西林壁》。(2)查閱王安石的資料,看他的遠大理想最終是否得以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