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七年級教案 > 錢塘湖春行優秀教案(精選10篇)

錢塘湖春行優秀教案(精選10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68W 次

作爲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時常會需要準備好教案,藉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那麼什麼樣的教案纔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錢塘湖春行優秀教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錢塘湖春行優秀教案(精選10篇)

錢塘湖春行優秀教案 1

教學目標:

1、瞭解詩歌的分類

2、名句積累

3、學會鑑賞詩歌的方法和答題技巧

教學方法:

小組探究法,競賽探究,誦讀法

教學重點:

鑑賞詩歌的方法及答題技巧、名句積累默寫

教具準備:

ppt課件

課時分配: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預習導入

(一)資料鏈接:走進詩歌,瞭解分類

1、古代詩歌的分類:古代詩歌包括詩、詞、曲。

(1)從詩歌的形式可分爲:

①古體詩,包括古詩(唐以前的詩歌)、楚辭、樂府詩。

②近體詩,包括律詩和絕句。

③詞,又稱爲詩餘、長短句、曲子、曲子詞、樂府等。

④曲,又稱爲詞餘、樂府。元曲包括散曲和雜劇。

(2)從詩歌的題材可分爲:

①寫景抒情詩,歌詠山水名勝、描寫自然景色的抒情詩歌。

②詠物言志詩通過描寫某物,從而抒發自己心志。

③懷古詠史詩,以歷史典故爲題材,或表明自己的看法,或借古諷今,或抒發滄桑變化的感

④即事感懷詩,因一事由而引發詩人的感慨,如懷親、思鄉、念友等。

⑤邊塞征戰詩,描寫邊塞風光和戍邊將士的軍旅生活,或抒發們樂觀豪邁或相思離愁的情感,風格悲壯宏渾,筆勢豪放。

2、請你按照以上的內容各舉一例,寫出詩詞曲的名稱,別忘了作者。

(二)方法指點:學習詩歌,我能做到以下幾點:

看:看題目,看作者,看出處,看背景,看課下注釋與資料,看課前提示

讀:讀詩、誦詩、背詩

寫:默寫

品:重點詞句(主旨句修詞句寫景句等)

用:學以致用,陶冶情感

二、講學新課:

(一)請發揮你的聰明才智,用最優美的語言,爲本節課設計一個精彩的開場白吧,一兩句也行啊。

(二)如何做好古詩詞鑑賞題?(掌握方法、沉着做題)

教師通過舉例讓學生歸納考點及答題的技巧:例如:

1、《錢塘湖春行》

(1)詩中有一詞語直抒作者胸臆,請你指出來並說出抒發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答:“最愛”直接吐露詩人對西湖的由衷喜愛和讚美。

(2)“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這兩句詩把春的情態描摹的嫵媚動人,生機勃勃,請你從用詞具有表現力角度加以品析。

答:生動形象的表現了初春的美麗畫面,使初春的美麗景象躍然紙上,呼之欲出

2、《春夜洛城聞笛》李白

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

(1)本詩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情懷?(2分)

答:本詩抒發了作者對故鄉和親人的思念眷戀之情。

(方法:抓物象:《折柳曲》+詩眼“故園情”)

(2)朗讀前兩句,你認爲最應該重讀的是哪一個詞,爲什麼?(4分)

示例1:我認爲最該重讀的是“暗”字。“暗”字,隱隱約約,斷斷續續的意思,曲聲隨着春風飄揚,傳遍洛城的每一個角落,更體現出作者感觸之深,鄉思之切。

示例2:我認爲最該重讀的是“滿”字。一個“滿”字,遍佈的意思,這是作者主觀感覺的誇張,體現出作者感觸之深,鄉思之切。

(三)合作探究:在學生探究基礎上師生共同完成下列內容

1、如何審題——分析考點

(1)品味關鍵詞句

(2)理解內容情感

(3)賞析表達技巧

2、怎樣答題——掌握基本的答題格式與思路

一般格式:(字詞句)含義+(修辭、表現等)手法+表達作用(效果)+抒發情感(揭示道理)

1、品味關鍵詞句

這類題多以詩詞中有特色的字詞或句子作爲考察對象,這些字詞或句子在詩詞中具有特殊的作用或效果,因而值得品味。

2、理解內容情感

(1)愛國

(2)思鄉

(3)惜別

(4)懷才不遇

(5)對現實黑暗不滿

(6)熱愛大自然

3、賞析表達技巧

詩詞的表達技巧有很多,如修辭、表達方式、表現手法等。

(1)表達方式:敘述、描寫、抒情、議論。(說明)

(2)修辭手法:比喻、擬人、誇張、對偶、排比、反覆、用典等。

(3)表現手法象徵、襯托、對比、想象、聯想、照應、借景抒情、寓情於景、託物言志等。

(4)語言特點:含蓄、直露、平實、典雅、華麗、雄渾、沉鬱、自然、清新、優美、質樸、風趣等。

(5)表達技巧的作用:深化主旨、深化意境、意境深遠、意境優美、意味深長、耐人尋味、言近意深等。

三:當堂檢測:(舉一反三,鞏固提高,學以致用)

(一)積累名句,理解默寫

1、《觀滄海》中,最能表達作者博大胸襟的句子是:

2、《觀滄海》一詩中,描寫草木景色的句子是:樹木從生,百草豐茂。

3、王灣在《次北固山下》一詩中描繪漲潮時水面寬闊,帆船順風而行的句子

4、《錢塘湖春行》中最能體現初春景色特點的詩句是:

5、馬致遠在《天淨沙秋思》中攝取九種景物來表現秋天的句子是:

6、《天淨沙秋思》中描寫景物的氛圍是蕭條、冷落、淒涼的,是哪兩句:

7、崔顥《黃鶴樓》中寫道:“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與之意境相仿的馬致遠的曲中有一句也表現了遊子的悲苦心情,請寫出這句詩:

8、《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一詩中表達詩人對友人的關心的兩句詩是:

9、《夜雨寄北》中詩人設想回到長安與親人秉燭夜談的詩句是:

10、《泊秦淮》中諷刺達官貴人不圖國家興盛,沉迷享樂的.詩句是:

(二)賞析詩歌,掌握方法及表達技巧:

1、《酬樂天揚州處逢席上見贈》

(1)酬的意思是:

(2)請賞析頷聯的表達效果

(3)這首詩雖含憂傷但更見豁達,請結合頸聯作簡要賞析

2、《過零丁洋》

(1)首聯寫了哪幾件事?

(2)賞析頷聯的妙處。

(3)說說你對“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理解。

3、《春望》

(1)詩的前四句都統領在一個()字

(2)請展開想象,描述最後一聯所展現的畫面,並揭示詩句的含義

4、《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

(1)找出詞中作者對人生感悟的句子並理解這個句子

四、智慧大比拼,狹路相逢勇者勝

1、請收集初中古詩詞中所有寫“月”的名句。

2、請你找出古詩詞中異樣的美如:與“春、雨、送別、哲理”等有關的名句等

五、作業設計

(一)我積累的名句有:

(二)規範表達

1、過盡千帆皆不是,斜暉脈脈水悠悠。

2、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

3、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後名

4、人不寐,將軍白髮征夫淚。

5、親射虎,看孫郎。

(三)請你爲九年級文言文《蒹葭》設計一篇學案,老師相信你一定行!

六、學生總結本節課的收穫

教師寄語:我沒有做到最好,但我做到了更好,今天我也學會了:

如:我學會了學習詩詞的方法:

我知道了古詩詞的考點:

我明白了詩詞的答題格式與技巧:

我覺得本節課的重點是:

學了本節課後,我想說……

錢塘湖春行優秀教案 2

目標:

1、有感情的朗讀誦背全詩。

2、品味語言,體會詩的意境。

3、啓發學生熱愛中國傳統文化提高文化品味和審美情趣。

4、引導學生了解自然,熱愛自然,尊重自然。

教學過程

一、導入。

白居易(772~846)字樂天,號香山居士、醉吟先生。原籍山西太原,祖上遷下邽(今陝西渭南)。晚年官太子少傅,諡號文,世稱白傅,白文公。

錢塘湖是西湖的別名,它是我國最著名的風景區之一。唐宋以來,寫西湖的詩篇多得難以統計。提起西湖,我們自然會想起蘇軾的名句“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讀了白居易的這首詩,彷彿真的看到了那含睇一笑的西施面影。詩中描寫了西湖早春的明媚風光,抒發了詩人喜悅的感情。這首詩以即景寓情見長,寫詩人騎馬瀏覽中所見到的西湖早春風光,使人覺得生意盎然,如親見一般,真不愧爲名篇。

二、初讀熟悉全詩:

1、聽錄音,要求學生正音正字;

2、生齊讀;正音正字

3、抽生朗讀,指導朗讀技巧(聲音洪亮,節奏抑揚頓挫,情感自然)

4、師範讀,學生思考:A、劃出壓韻的字;B、分析這是一首什麼體裁的古詩?C、找出其中的對偶句,體會其特點。

三、讀讀講講問問。

問:詩人是騎馬遊西湖,所以詩裏提到了“遊蹤”,但詩裏寫遊蹤跟散文不一樣,是用不着作細緻交代的,要仔細想想纔看得出來。試誦讀全詩兩遍,然後說說詩人的遊蹤。(從孤山的北面到湖東的白堤)

問:我們說這首詩寫的是早春景象。,是從哪些地方看出來的呢?(早鶯、新燕、亂花、淺草)首聯:詩人從大處落筆,寫行經孤山寺賈亭時看到的山光水色。“初平”,寫春水初生,略與堤平。“雲腳低”,寫白雲低垂,與湖水相連,勾出了早春的輪廓。

頷聯:寫鶯燕,是詩人所見。鶯是春的歌手,都爭着飛到向陽的樹上去歌唱;燕是春的信使,已開始銜泥築巢,一片生機勃勃之勢。

頸聯:寫花草,着重表現詩人的感受。馬在淺草地上走得很輕快,看花的時間長了,眼前一片奼紫嫣紅,使人目不暇接,會產生迷亂的感覺。(按:這是總問,以下再逐句問。)

問:“湖面初平”寫的是怎樣的景象?(春水初生,湖面水位上升,與堤平。)爲什麼說“雲腳低”?(“虧腳”,指下垂的雲,水位上升,湖面上的雲自然顯得低了,這是早春景象。)講:杜甫有句雲“日腳下平地”,形容太陽落山;李賀有句雲“露腳斜飛溼寒兔”,形容露水下落之狀。腳,有下垂義。

問:“幾處早鶯”有什麼含義?(鶯不多;如多,當爲“處處”。)爲什麼“爭暖樹”。(餘寒猶在,鳥兒也想曬太陽。)鶯不多,燕子多不多呢?(“誰家”猶言某家,“銜新泥”者,始築巢也,可見也不多。)鶯是春天的歌手,燕是春天的信使,鶯燕不多,故爲早春。這兩句專寫鳥兒。

問:哪句詩說明詩人已陶醉在美好的湖光山色之中了?(“最愛湖東行不足”一句說明詩人流連忘返,已完全陶醉在這美好的湖光山色中了。)

問:第五、六句寫了什麼?(花草)爲什麼說“亂花迷眼?(詩人在馬上觀花,時間長了,眼前一片奼紫嫣紅,便有迷亂之感。)這樣寫,跟詩題有關嗎?(暗切題中“行”字)淺草有什麼用意?(草初生,故,“淺”,也是早春景象;“沒蹄”,也是暗切題中“行”字。)

問:最後兩句是怎麼結住全詩的?(用抒情方式)這兩句頗有韻味,能品味出來嗎?詩人最喜愛的是什麼?(在白沙堤的綠楊陰裏按轡徐行,可是開頭只指出方位,“湖東”,面積太大了,爲什麼詩人“最愛”呢?到最後才點出白沙堤和它的景物特徵,這就耐人尋味了。)

四、精讀尋覓春蹤:

師:請閱讀全詩,想一想,寫了春天的哪一個階段?

生:早春

師:小組自由討論,詩中哪些地方是在描寫初春的西湖?

歸納:大致有春水,春雲,春鳥,春樹,春泥,春花,春草,在具體分析時,結合朱自清的《春》中春花,春草的描寫。

師小結:白居易用妙筆爲我們繪出了一幅水漲雲舒鶯歌燕舞,花亂草綠,遊人如織的西湖早春圖。

五、品讀詩中妙筆:

師:古人對語言的錘鍊極爲講究,所謂“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其實都是“吟安一個字,撫斷數根鬚”的`結果,白居易、歐陽修、賈島都是其中的典範。本詩“亂花漸欲迷人眼”中的“亂”不僅寫出了花的品種數量之多,花開之多更顯出了一種勃勃的生機,詩中還有類似的妙筆,你能找出一些嗎?

生:看書,自由討論,自由發言。

歸納:“初、低、早、爭、暖、新、春、漸、淺”

六、悟讀景中情語:

師:請全班有感情的朗讀全詩一遍,思考:作者在全詩中流露出了什麼樣的思想感情?

生:自由發言

師:詩中哪一個詞最能概括這種感情?

生:“最愛”

師歸納:前六句景中有情,後兩句情中有景,全詩情景交融

師:學了《春》、《錢塘江春行》我們對自然應該持什麼態度?

生:自由發言(熱愛自然,保護自然,尊重自然)

師:錢塘湖除了優美的自然景觀,還有兩位大忠臣陪在湖邊,知道他們是誰嗎?

生:于謙和岳飛

師:于謙寫了“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鐵無辜鑄佞臣”則是對岳飛的褒揚,我們要學習他們“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高風亮節。

七、要求學生誦讀古詩

八、教師總結

這首詩的題意主要在一個“行”字上,“行”字寫得好,才能見出騎馬遊春的樂趣。但西湖面積太大,行程太長,所以詩人只截取其中一段來寫——從孤山寺的北面寫起,至白沙堤止。開頭寫“湖面初平”是孤山寺所見之景;中間寫遊程中所見;最後用“綠楊陰裏”寫白沙堤之景,這樣,讀這首詩,我們自然就有了隨着詩人飽覽西湖早春景色的感覺。

錢塘湖春行優秀教案 3

【知識與能力目標】

1、瞭解詩歌的有關知識;

2、理解詩歌內容,領會其中所抒發的感情。

【過程與方法目標】

1、有感情地反覆誦讀,體會古詩的意境;

2、教會學生欣賞詩歌的方法。

【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1、啓發學生熱愛祖國古代文化的思想感情;

2、提高審美能力。

【教學重點】

1、通過精讀、誦讀、美讀,理解體味詩歌的意境美、語言美,受到美的薰陶;

2、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激發學生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進入詩歌意境,運用再造想象感悟詩歌內容。

1、要求學生蒐集有關描繪西湖的詩文,體會西湖的美;

2、準備多媒體教學。

一、創設情景,激情導入:

1、導入:

師:同學們好!俗話說:“上有天堂,下有蘇杭”。杭州西湖是公認的天下名勝。那西湖風光究竟有多美,大家想不想知道啊?那就先讓我們一起欣賞幾幅西湖風光圖片,親眼感受一下吧!(配樂,投影風光圖片)

師:看完之後,你有什麼感覺呀?

師:西湖風光的確令人陶醉,大家肯定都想去遊覽一番吧?好!今天,就讓我們追隨唐朝大詩人白居易的足跡,去做一次超越時空的西湖之旅吧!

2、作者簡介:

首先讓我們來認識一下今天帶領着我們遊覽西湖的這位導遊。誰能給大家簡單介紹一下呢?(指一生說)

(幻燈片出示)白居易,字樂天,號香山居士,與李白、杜甫合稱唐朝三大詩人,是唐代詩人中創作詩作最多的一個,代表作品有:《長恨歌》、《琵琶行》等。長慶三、四年間,白居易任杭州剌史。西湖美景深深地吸引着詩人。在任期間,他寫下了很多有關西湖湖光山色的詩歌。請注意:錢塘湖是杭州西湖的別名。

3、背景介紹:

長慶三年春,白居易任杭州刺使的時候,到西湖遊玩,騎馬走在白沙堤上,遠看風景迷人的西湖,被它特別的氣質吸引了,在不知不覺中感受到了初春的美好。他心曠神怡,詩興大發。寫下了這首著名的七言律詩,抒發了自己對春天西湖的讚美和熱愛的感情。

二、初讀課文,掃清障礙:

1、讀一讀,領略詩之韻。

(1)朗讀詩歌的要求:讀準字音、讀準節奏、讀出感情。

(2)學生自讀詩歌。

師:請同學們先自由朗讀一遍詩歌。

(3)點名朗讀,同學糾正,師適時板書讀錯的字。

(4)聽錄音。

師:俗話說“三分詩七分讀”。讀詩也是講究技巧的,下面請同學們聽錄音,在聽讀的過程中,注意聽準字音、劃出節奏。

師:現在我們來對照一下,看看我們畫出的節奏是否正確,如果有差錯,請迅速更正。(幻燈片)錢塘湖春行

(唐)白居易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雲腳低。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裏/白沙堤。

(5)齊讀詩歌一遍。

師:現代作家樑曉聲說“讀書是一種幸福”。現在,就讓我們一起來享受這種幸福吧!請同學們一起朗讀這首詩,爭取能夠讀出情感,讀出韻味。

2、譯一譯,通曉詩之意。

師:在同學們誦讀聲中,不知不覺我們到了西湖,西湖的美景展現在我們面前,現在如果請白居易先生做導遊,他所吟誦的古詩啊,我們可能聽不大懂,怎麼辦呢?下面就讓我們進入第二個環節:譯一譯,通曉詩之意。

(出示投影)請自由朗讀詩歌,對照課文下注釋,理解詩句意思。如有疑難,可與小組內討論,也可舉手問老師。

(1)三分鐘後,比誰能正確講解詩句意思。

(2)生自學;師巡視,將學生有疑難的共性問題板書在黑板上。

(3)指名學生翻譯詩歌。

師備案:從孤山寺的北面到賈亭的西面,湖面春水剛與堤平,白雲重重疊疊,同湖面上的波瀾連成一片。幾處早出的黃鶯爭着飛向向陽的樹木,誰家新來的燕子銜着春泥在築巢。繁多而五彩繽紛的春花漸漸要迷住人的眼睛,淺淺的春草剛剛能夠遮沒馬蹄。我最喜愛西湖東邊的美景,遊覽不夠,尤其是綠色楊柳蔭下的白沙堤。

(4)全部講完,學生齊讀詩歌一遍。

師:好!同學們對本首詩的內容理解得不錯了!下面讓我們再次朗讀詩歌,注意:邊讀邊在頭腦中展現詩句所表現的意境。

三、細讀課文,整體感知:

1、學生自讀後討論:詩中所寫的是春天的哪一個階段,找理由說明:

明確:寫的是早春,早鶯、新燕、亂花、淺草。是“早鶯”,而且幾處,不多,所以搶着向陽的暖樹,來試它滴溜的歌喉;因爲是“新燕”,是不多的幾家,就會引起人們一種乍見的喜悅。而春天百花爭豔,眼前一片奼紫嫣紅,便有迷亂之感。草初生,故“淺”,也是早春景象。

2、詩中寫了哪些景物?怎樣寫?

明確:春水,春雲,春鳥,春樹,春泥,春花,春草,春水初漲,春水淙淙;白雲重疊,同湖面相連,水雲相接連成一體;早鶯搶着向陽的暖樹,來試它滴溜的歌喉;新燕剛回引起人們一種乍見的喜悅;而春天百花爭豔,眼前一片奼紫嫣紅,數量多,顏色豔,使人眼花繚亂,便有迷亂之感;草初生,剛能淹沒馬蹄印。

3、品讀詩,賞妙筆

(1)古人對語言的錘鍊極爲講究,所謂“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其實都是“吟安一個字,撫斷數根鬚”的結果,白居易、歐陽修、賈島都是其中的典範。本詩“亂花漸欲迷人眼”中的“亂”不僅寫出了花的品種數量之多,顏色之豔,眼前一片奼紫嫣紅,使人眼花繚亂,便有迷亂之感;更顯出了一種勃勃的生機。

(2)詩中還有類似的妙筆,學生討論找出並說說妙在哪裏?

明確:初、低、早、爭、暖、新、春、漸、淺。

(3)想象詩中優美的意境,教師配樂朗誦。投影錢塘湖的春景圖

明確:在一個明麗的春日,我信馬來到錢塘湖畔,由孤山寺的北面繞到賈公亭西。一場春雨剛過。雲氣同湖面上的微波連成一片,像貼在水面似的.。而湖水漲得滿滿的,快要跟岸齊平了。遠處近處都有黃鶯婉轉的叫聲,這些春天的使者們,嬉戲追逐,爭着搶着往向陽的枝頭飛。誰家新歸的燕子在湖邊飛上飛下,它們忙着銜泥築巢。沿途繁花東一簇,西一叢,快要讓人眼花繚亂了。而路上的春草剛從土裏鑽出來,剛夠遮住馬蹄。春神把花掛在樹上,把草鋪在地上,供人們盡情賞玩,而我最迷戀的卻是湖東一帶,這裏綠楊成蔭,白堤靜靜的躺在湖邊,安閒,自在,真要讓人留連忘返了。

四、精讀(選讀)課文,深入感悟:

1、詩中流露出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明確:最後兩句直抒胸臆,表達詩人喜悅的心情。“最愛”,表達作者對錢塘湖美景的讚美熱愛之情;“行不足”,是因爲看不足,說明詩人流連忘返,完全陶醉在美好的湖光山色之中。

2、請學生回答:面對美好的大自然,我們應持什麼樣的態度?

3、西湖是我國一顆光彩奪目的明珠,是馳名世界的旅遊勝地,有着“人間天堂的美譽”。歷代文人詠贊西湖的詩文很多,你們能舉出一些嗎?

例:蘇東坡《飲湖上初晴後雨》:“水光瀲灩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楊萬里《曉出淨慈寺送林子方》:“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五、課堂總結:

這首詩的題意主要在“行”字,詩人寫騎馬遊春的樂趣,截取從孤山寺北寫起至白沙堤。開頭寫“湖面初平”是孤山寺所見之景,中間寫遊程中所見,最後用“綠楊蔭裏”寫白沙堤之景,明麗輕快,令人目迷神馳。

六、佈置作業:

1、能熟練背誦和默寫;

2、賞析頷聯,描繪了一幅怎樣的圖畫?

七、板書設計:

所行孤山寺賈亭西湖東白沙堤

對春天

西湖春景圖所見水漲雲舒鶯歌燕舞花亂草綠的喜愛和

讚美之情

所感最愛湖東行不足

錢塘湖春行優秀教案 4

【學習目標】

1、知識與能力:有感情的朗讀誦背全詩。

2、過程與方法:品味語言,體會詩的意境。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啓發學生熱愛中國傳統文化,提高文化品味和審美情趣,引導學生了解自然,熱愛自然,尊重自然。

【學習重點】

有感情的朗讀誦背全詩。

【學習難點】

品味語言,體會詩的意境。

【學習方法】

誦讀—自學—討論—探究。

【學習流程】

(一)預習檢測

1、作者(),()代詩人,字(),號()。

(二)課內探究

1、讀一讀詩,想一想詩人憑什麼說是錢塘湖,而非其他?

2、詩人說“行”,你能找出依據嗎?

3、小組自由討論,詩中哪些地方是在描寫初春的西湖?

4、古人對語言的錘鍊極爲講究,所謂“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其實都是“吟安一個字,撫斷數根鬚”的結果,白居易、歐陽修、賈島都是其中的典範。本詩“亂花漸欲迷人眼”中的.“亂”不僅寫出了花的品種數量之多,花開之多更顯出了一種勃勃的生機,詩中還有類似的妙筆,你能找出一些嗎?

5、作者在全詩中流露出了什麼樣的思想感情?

(三)訓練檢測

1、詩中點明春臨西湖,交待作者遊蹤的詩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請寫出詩中的一組對偶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詩中描寫春天草長鶯飛、百花初綻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詩中表明作者看不足、賞不夠,樂而忘返的留戀之情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詩中描寫初春景象的詩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在我國古代詩詞中,描寫春天景象的詩句很多,請寫出連續的兩句,並註明作者和出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錢塘湖春行優秀教案 5

教學目的

1、知識:背誦這首詩;理解詩的意境,體會作者情感。

2、能力:誦讀能力;聯想、想象能力。

3、德育:陶冶美的情操。

4、重點目標:誦讀這首詩。

5、目標難點:理解詩的意境。

教學過程

(一)檢查上首詩的默寫。

(二)背景和作者介紹。

這首詩是白居易於穆宗長慶三年(公元823年)任杭州刺史時寫的。詩中描寫了西湖早春的明媚風光,抒發了詩人在西湖早春盛景中無比喜悅的心情。

(三)齊讀本詩二遍。

(四)理解此詩的意境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雲腳低。”這兩句是近景,從大處落筆,寫詩人行徑孤山寺和賈亭時所看到的天光水色。“初平”寫春水漾滿湖堤。“雲腳低”寫遠望白雲朵朵,似與湖水相接。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這兩句是近景,寫高處,寫鶯、燕的動態。鶯是春的歌手,燕是春的信使,它們的出現給人們帶來了初春生機勃然的感覺。“詩眼”在“早”“新”兩個字上:“幾處”而不是“處處”,“爭暖樹”是說爭着飛到向陽的樹上雲歌唱,可見是“早鶯”。“誰家”而不是“家家”,“啄春泥”則是剛剛開始築巢,可見是“新燕”。這都是早春特有的景象。詩人以很輕的疑問語氣敘述這些景象,不是實問,也不是存疑,而是對早春景色情動於衷的喜悅。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這兩句也是近景,寫地上的花草,寫人們騎馬遊春的陶醉感。走馬看花,奼紫嫣紅,使人目不暇接,好像花兒也在與詩人遊戲。春草雖茂,但卻不高,也纔剛剛沒過馬蹄。這是作者對景物入情入微地觀察,將遊春人也融入春色來寫了。這兩句透出詩人遊春的舒感。

“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蔭裏白沙堤。”這兩句略寫湖東的白沙堤,在綠楊蔭裏更是美不勝收。詩人在這兒完全陶醉了,留連忘返了。這兩句寫詩人遊春非常盡興。

小結:這首詩雖是寫景,但景中有情,對盡興遊春的喜悅感情表達得淋漓酣暢

《錢塘湖春行》原文和譯文

原文: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雲腳低。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裏白沙堤。

譯文:

從孤山寺的北面到賈亭的西面,湖面春水剛與堤平,白雲重重疊疊,同湖面上的波瀾連成一片。

幾處早出的黃鶯爭着飛向向陽的樹木,誰家新來的燕子銜着春泥在築巢。

繁多而多彩繽紛的春花漸漸要迷住人的眼睛,淺淺的春草剛剛能夠遮沒馬蹄。

我最喜愛西湖東邊的美景,遊覽不夠,尤其是綠色楊柳蔭下的白沙堤。

《錢塘湖春行》詩歌鑑賞

白居易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雲腳低。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裏白沙堤。

這詩是長慶三或四年春(823-824)白居易任杭州刺史時所作。

錢塘湖是西湖的別名。提起西湖,人們就會聯想到蘇軾詩中的名句:“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飲湖上初晴後雨》)讀了白居易這詩,彷彿真的看到了那含睇宜笑的西施的面影,更加感到東坡這比喻的確切。

樂天在杭州時,有關湖光山色的題詠很多。這詩處處扣緊環境和季節的特徵,把剛剛披上春天外衣的西湖,描繪得生意盎然,恰到好處。

“孤山寺北賈亭西”。孤山在後湖與外湖之間,峯巒聳立,上有孤山寺,是湖中登覽勝地,也是全湖一個特出的標誌。賈亭在當時也是西湖名勝。有了第一句的敘述,這第二句的“水面”,自然指的是西湖湖面了。秋冬水落,春水新漲,在水色天光的混茫中,太空裏舒捲起重重疊疊的白雲,和湖面上盪漾的波瀾連成了一片,故曰“雲腳低”。“水面初平雲腳低”一句,勾勒出湖上早春的輪廓。接下兩句,從鶯鶯燕燕的動態中,把春的活力,大自然從秋冬沉睡中甦醒過來的春意生動地描繪了出來。鶯是歌手,它歌唱着江南的旖旎春光;燕是候鳥,春天又從北國飛來。它們富於季節的敏感,成爲春天的象徵。在這裏,詩人對週遭事物的選擇是典型的;而他的用筆,則是細緻入微的。說“幾處”,可見不是“處處”;說“誰家”,可見不是“家家”。因爲這還是初春季節。這樣,“早鶯”的“早”和“新燕”的“新”就在意義上互相生髮,把兩者聯成一幅完整的畫面。因爲是“早鶯”,所以搶着向陽的暖樹,來試它滴溜的歌喉;因爲是“新燕”,所以當它啄泥銜草,營建新巢的時候,就會引起人們一種乍見的'喜悅。謝靈運“池塘生春草,園柳變鳴禽”(《登池上樓》)二句之所以妙絕古今,爲人傳誦,正由於他寫出了季節更換時這種乍見的喜悅。這詩在意境上頗與之相類似。

詩的前四句寫湖上春光,範圍上寬廣的,它從“孤山”一句生髮出來;後四句專寫“湖東”景色,歸結到“白沙堤”。前面先點明環境,然後寫景;後面先寫景,然後點明環境。詩以“孤山寺”起,以“白沙堤”終,從點到面,又由面回到點,中間的轉換,不見痕跡。結構之妙,誠如薛雪所指出:樂天詩“章法變化,條理井然”(《一瓢詩話》)。這種“章法”上的“變化”,往往寓諸渾成的筆意之中;倘不細心體察,是難以看出它的“條理”的。

“亂花”“淺草”一聯,寫的雖也是一般春景,然而它和“白沙堤”卻有緊密的聯繫:春天,西湖哪兒都是綠毯般的嫩草;可是這平坦修長的白沙堤,遊人來往最爲頻繁。唐時,西湖上騎馬遊春的風俗極盛,連歌姬舞妓也都喜愛騎馬。詩用“沒馬蹄”來形容這嫩綠的淺草,正是眼前現成景色。

“初平”、“幾處”、“誰家”、“漸欲”、“才能”這些詞語的運用,在全詩寫景句中貫串成一條線索,把早春的西湖點染成半面輕勻的錢塘蘇小小。可是這蓬蓬勃勃的春意,正在急劇發展之中。從“亂花漸欲迷人眼”這一聯裏,透露出另一個消息:很快地就會奼紫嫣紅開遍,湖上鏡臺裏即將出現濃妝豔抹的西施。

方東樹說這詩“象中有興,有人在,不比死句。”(《續昭昧詹言》)這是一首寫景詩,它的妙處,不在於窮形盡象的工緻刻畫,而在於即景寓情,寫出了融和駘宕的春意,寫出了自然之美所給予詩人的集中而飽滿的感受。所謂“象中有興,有人在”;所謂“隨物賦形,所在充滿”(王若虛《滹南詩話》),是應該從這個意義去理解的。

錢塘湖春行優秀教案 6

設計理念

語文教學以提高學生的基本素養和學習能力爲指導思想。本詩篇的學習主要是培養學生鑑賞詩歌的能力。在學習過程中,學生進行不斷的誦讀去體會詩歌的魅力,感受中華詩詞的韻律美。

文以載道,經典古詩文是中國優秀傳統文化最好的載體。處世爲人的哲學,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道理都蘊含其中。

教材分析

1、《新課程標準》對學習古詩文的要求:初中語文新課標對古詩詞的標準要求是“誦讀古代詩詞,有意識地在積累、感悟和運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賞品味與審美情趣”。這個目標體現了初中古詩詞教學更突出“誦讀”、“欣賞”。

2、《錢塘湖春行》是八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的一篇課文。第三單元主要是說“山川之美”,學習本單元可以獲得美的享受,淨化心靈,陶冶情操。學習本單元的要求是反覆誦讀,藉助聯想與想象,進入詩文的意境,感受山川風物之靈秀,體會作者寄寓其中的情懷。

3、中華上下五千年,無數的文人志士用文字抒寫了自己的情懷,爲後人留下了文化寶藏。古詩文本身就是中華傳統文化的一部分,在對古詩詞的學習中要讓學生充分體會到傳統文化的魅力,特別是古詩誦讀。

學情分析

無論在學習的哪個階段,古詩文鑑賞永遠是一個難點。大多數同學對古詩文的學習都保持一種排斥的態度。八年級的學生雖然之前對古詩文有所接觸,在七年級的時候也做過相應的訓練,但是在鑑賞能力方面依然有所欠缺。經過一段時間的考察,發現同學們不知道什麼是真正的誦讀。他們在讀詩詞的時候完全是沒有感情地機械地去讀,讀不出詩歌的美感與意蘊。希望通過本節課的學習,讓學生掌握誦讀的方法,真正地愛上古詩詞,愛上中國傳統文化。

教學目標

1、掌握誦讀詩歌的方法

2、有感情地反覆誦讀,體會中華詩詞的語言美

3、品味語言的過程中感悟詩人的情感態度

重點難點

1、針對單元重點和教材內容,我認爲本文的教學重點是:掌握誦讀詩歌的方法

2、針對學生的現有水平和心理層次,我認爲本文的教學難點是:有感情地反覆誦讀,體會古詩語言美與情感美。

教學模式

1、教法:

誦讀法,對話教學法,情景教學法

2、學法:

預習法,小組合作探究法

教學策略

訓練與練習策略、啓發式教學策略、歸納策略、探究策略

教學手段

採用多媒體教學,利用圖片、音樂、視頻等多媒體素材。

教學過程

一、未雨綢繆

(一)課前預習

1、掌握本文字詞,熟讀全文,瞭解文章大意,對有疑惑的地方做好記號。

2、利用圖書館、網絡等資源,認識並熟悉作者以及本文的寫作背景。

設計意圖:在課前讓學生通過預習打破與文本的陌生感,所謂“機會永遠留給有準備的人”。

(二)對話導入

古詩文是我們中華民族文化的.精華,古往今來,萬口傳誦,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炎黃子孫,成爲祖華文化的命脈。在古詩文的學習中,朗誦顯得尤爲重要,所有的理解、學習、延伸都要紮根於誦讀。今天就讓我們一起學習白居易的《錢塘湖春行》,共同走進誦讀的世界。那麼,同學們以前讀過白居易的詩嗎?

學生:讀過,《賦得古原草送別》、《池上》、《憶江南》......

設計意圖:會拉近教師與學生的距離,增進彼此的感情。緩解學生的緊張感,使學生迅速跟隨老師進入狀態。

二、知人論世

介紹作者與該詩創作背景(幻燈片形式呈現)

設計意圖:瞭解作者及背景簡介可以幫助學生解除閱讀障礙,體會詩歌情感,做出知人論世的評價。品味語言的精妙,提高誦讀的興趣。

錢塘湖春行優秀教案 7

尊敬的各位老師、各位評委:

大家好!

中國古典詩歌是世界藝術園地的一朵奇葩,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長春版語文教材,八年級上冊第一課《格律詩八首》中的《錢塘湖春行》。

一、說教材

縱觀長春版的新教材,增大了經典古詩文的閱讀量,詩歌的內容均在每冊教材的第一課就要出現,遵循了循序漸進的規律,由淺入深的提出了新的要求,我認爲大致可歸納爲以下幾點:

1、強調誦讀、讀出節奏、讀出輕重、讀出韻味。

2、正確工整默寫詩句,體會詩歌感情。

3、品味字句,體會詩歌語言精妙。

4、體會詩的意境、情趣,要有一定的自讀和初步賞析能力《錢塘湖春行》作爲中考必考的50篇古詩文之一,說明白居易寫的此詩,有其重要的地位。

二、說學情

八年級學生雖然有了一定的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但仍以形象思維爲主,文學底子薄,學習古詩還沒有形成良好品讀賞析方法,多數同學還停留在記誦階段,教師在課堂要適時激發學生學習古詩的興趣、積極性,逐漸培養學生的古詩欣賞能力。

三、說教學目標

根據新課標中閱讀教學要求:“應引導學生鑽研文本,對文學作品閱讀着重考察學生對形象、情感、語言的領悟程度,讓學生初步形成鑑賞文學作品的能力。”以及對學習古詩應達到記誦、積累的要求,落實“以學生爲主體,教師爲主導”的教學理念,構建師生互動,開放民主的語文課堂教學模式,結合初二學生的實際情況,我確定以下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目標:

1、背誦默寫古詩,培養學生欣賞古詩能力。

2、品味語言,體會詩歌的`意境和感情。

過程與方法目標:

反覆誦讀,師生互動合作探究,理解詩歌的內涵。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啓發學生熱愛中國傳統文化,提升欣賞品味、培養審美情趣。

四、說重點、難點

根據課程標準和教材內容及學生的學習基礎,本課的教學重點、難點確定如下:

教學重點:通過誦讀和賞析,體會詩歌意境,感受詩歌蘊含的感情。

教學難點:引導學生進入詩境感悟,體會詩歌語言的精妙,培養學生初步賞析能力。

五、說教法、學法

俗話說:“教有常法,但無定法,貴在得法。”根據學情,本課特點和教學目標,結合多媒體輔助教學手段,我準備採用如下教法和學法。

1、通過情境激趣法、誦讀法、討論法,採用“讀詩、解詩、賞詩、悟詩”四步教學法來完成教學任務。

2、通過教師啓發,打造師生互動,開放民主的語文課堂,通過自主學習、合作探究實現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

六、說教學流程:

(一)、溫故知新:

《賣炭翁》中有“可憐身上衣正單,心憂炭賤願天寒”的名句入木三分地刻畫出賣炭老翁的矛盾心理,《觀刈麥》中與此句有異曲同工的詩句是什麼?這位作者是誰?

(二)、導入新課:

俗話說:“上有天堂,下有蘇杭”,中國歷史上,在天堂杭州做過刺史的不乏名人,其中最有名的當推唐代大詩人白居易,宋代文豪蘇東坡,他們不但在杭州給人留下任人緬懷的政績,而且也流傳下許多描寫杭州西湖的詩文,蘇軾就有“若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的詩句,白居易對西湖更是情有獨鍾,在《春題湖上》曾言“未能拋得杭州去,一半勾留在此湖”。今天就讓我們走進白居易詠西湖的名篇《錢塘湖春行》,領略作者筆下杭州西湖的美麗景緻。

(三)、教師解題並介紹體裁特點:

1、錢塘湖即杭州西湖,春:表明季節,行:走,遊覽

2、七言律詩,律詩分爲四聯(首、頷、頸、尾)

(四)、師生共同回顧作家作品,教師說明寫作背景。(大屏幕)

(五)、學詩重在兩個方面內容:“讀”和“品”。

一)、朗讀訓練

1、範讀:(聽音樂,朗讀錄音)

2、通讀:要求讀準音,讀順暢(自由讀、齊讀)

3、誦讀:要求讀出重音,讀出節拍,讀出韻味(個人讀、評價)

4、再讀:要求讀出詩句的情感、美感(分組讀、齊讀)

二)、品讀賞析

(1)解詩(自主學習)

1、請你說說詩的大意。

2、找出詩中所描繪的景物,你能看出寫的是西湖什麼季節的美景?

3、尋找詩人的遊蹤。

(2)賞詩(合作探究)

1、首聯中“水面初平”寫的是怎樣的景象?爲什麼說“雲腳低”?

2、頷聯中“幾處早鶯”有什麼含義?爲什麼不是“處處”?爲什麼“爭暖樹”?“誰家”爲什麼不是“家家”,有什麼深刻含義?從鳥兒的動態中我們感受到了什麼?

3、頸聯中爲什麼說“亂花迷人眼”?這樣寫與詩題有關嗎?這一聯我們能否想象將來景物會怎樣?它蘊含一個什麼樣的哲理?

4、詩的最後兩句運用什麼表達方式?

(3)悟詩(討論交流)

1、“一切景語皆情語”,情往往是作品的靈魂,本詩中景中有情嗎?請你找一找最能概括感情的詞語?

2、律詩講究對仗,本詩中應是哪聯?本詩的韻腳?壓什麼韻?

3、你最喜歡本首詩中的哪一聯?理由是什麼?

4、錢塘湖除了優美的自然景觀,還有兩位忠臣陪在湖邊,知道他們嗎?

(六)、拓展閱讀:

1、比較《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與本文的相同點和不同點?

2、請你說出你所熟悉的寫春的詩句。

(七)、課堂小結:

教師富有激情地總結學習重點,並進行德育滲透,而“授之以漁”即賞析詩的方法。

(1)詩人抓住景物特徵,運用最準確,最具有表現力的詞語加以描繪和渲染,山寺及於湖面,舒捲的春雲分外悽迷,水天相接,早鶯放歌鳴啼於樹,紫燕剪飛啄泥築巢,既有亂花迷人之色,又有淺草茵茵之態,整個畫面景物各自獨立,又渾然一體,“行”爲脈落,起筆方位,落筆方位,遊遍大半西湖,產生了移景換景的藝術效果,隨着鏡頭的閃閃而過,綺麗的風光重現,把我們帶入西湖早春的風景畫卷,整首詩描繪的是春回大地、西湖早春生機勃勃的景象,表達了作者的讚美、熱愛之情。天才的詩人與山水結合便是山水之幸事、詩人之幸事,更是文學之幸事,後世讀者之幸事。山水成就了詩人,詩人也成就了山水。希望同學們熱愛自然,鍾情於中華靈繡的山水,創作時代更加優美的文章,讓我們的山水文化源遠流長……

(2)通過本節課的學習,我們應掌握賞析詩的基本方法,即讀詩、解詩(自主學習)、賞詩、悟詩(合作探究學習)。

(八)、作業:

1、流利背誦、工整正確默寫這首詩。

2、通過合理的想象,將本文改寫成一篇小散文。

錢塘湖春行優秀教案 8

教學分析:

一、教學目標:

1.掌握朗讀技巧,有感情地反覆朗讀直至背誦。

2.品味語言,引導學生進入詩歌意境,運用想象聯想感悟詩歌內容。

3.激發學生熱愛古詩的熱情,培養審美和品鑑能力。

二、教學重難點:

朗讀並背誦;引導學生領會詩歌的意境美,感受詩歌的語言美和情感美;運用聯想和想象感悟詩歌內容。

三、課時安排:

1課時

四、課前準備:

1.製作導學案,佈置學生查找與這首詩有關的資料,思考本課的重難點問題。

2.多媒體PPT課件輔助教學。

教學過程設計:

一、激情導入:

同學們,蘇東坡曾寫過這樣一首詩:“水光瀲灩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這首詩是描寫哪裏的美景呢?對,西湖。人們常說:“上有天堂,下有蘇杭。”在美麗的西子湖畔,不僅流傳着動人的愛情故事,更有一首首動人的、優美的詩篇。今天我們就要一起來學習一首描寫西湖美麗景色的《錢塘湖春行》,它的作者是——白居易。

二、初讀詩歌:

(一)讀準字音、節奏:

師:請同學們拿出之前所預習的導學案。我們在學習一首詩之前,首先是要去讀它。請一位同學來朗讀全詩。

生讀。

師:請一位同學來評價他(她)的朗讀,認爲他哪些地方需要改進,做出示範。

預設:學生可能評價字音、朗讀節奏或是情感方面,老師根據學生的回答,做相應點評或補充。

教師順勢引導學生先在書上劃分出詩歌的節奏,根據學生的劃分,教師引導主要可以按照二二三的節拍來劃分,只是在朗讀的時候一定要做到“聲斷氣不斷,音斷意相連”,注意氣息的運用,不要刻意停頓。

生齊讀。

(二)讀出韻律:

師:找出這首詩的韻腳

生:西、低、泥、蹄、堤

師:介紹律詩的二四六八句的最後一個字押韻,首句可押韻也可以不押韻。方法指導:押韻是爲了讓整首詩聽起來更朗朗上口、音韻和諧、便於記誦。我們在讀律詩時,對於押韻的字要稍微拖長一點,再齊讀。

師:過渡:讀準節拍和韻律還不夠,還要讀出感情,怎樣讀出感情呢?必須領會詩歌的意境美,感受詩歌的語言美和情感美。那麼接下來我們一起具體的看看這首詩的內容。

三、品讀詩歌:

(一)解題

師:請同學們一起朗讀這首詩的標題

生讀。

師:從標題中你得到了哪些信息?

生:地點:錢塘湖;時間:春天;事情:遊覽。

連成一句話:作者春天前往錢塘湖(西湖)遊覽

(二)品讀首聯

師:寫文章時要緊扣標題,我們看這首詩是不是這樣。先看首聯是如何緊扣標題來寫的?即首聯中的哪些詞語能夠與標題中的詞語對應?

預設:結合書上註釋,孤山寺、賈公亭是西湖特有的,緊扣“錢塘湖”

結合書上註釋解釋,水面初平和雲腳低緊扣“春”

師根據學生的.回答,結合朱自清《春》中的“山朗潤起來了,水漲起來了”和浮雲低垂,與水相接幫助學生理解詞語。

師幫助學生找怎麼樣緊扣題目中的“行”,從“北”和“西”,可以看出作者是邊走邊看,從孤山寺的北面,到賈公亭的西邊,明白作者出遊的行蹤。

齊讀首聯

(三)品讀頷聯和頸聯

師:從題目和首聯看出,作者在春天來到西湖,從孤山寺出發,經過賈公亭,作者放眼望去,春水初漲,與堤岸齊平,浮雲低垂,同湖面相連。那麼,除了水面和雲腳以外,作者還看到了哪些景物呢?繼續往下讀。

生:從頷聯和頸聯找出:早鶯新燕亂花淺草

師:頷聯中的早鶯和新燕都屬於——動物,頸聯中的亂花和淺草都屬於——植物,鶯是春天的歌者,燕是春天的信使,還有五彩繽紛的花朵,新生的草,這又是作者看到的初春的一番美麗景象。頷聯中的“爭”採用了——擬人的修辭,“爭”和“啄”通過動物的情態和動作表現了春天的生機勃勃,這兩個字要重讀。

一起齊讀頷聯和頸聯。

師:老師我在講課的時候呢,喜歡讓我的學生動腦去發現問題、思考問題,用自己的雙眼和真情去感受文本,不迷信權威。那這首《錢塘湖春行》呢,是千古流傳的描寫西湖美景的名家名篇,其中最有名的就是頷聯和頸聯。但是我們今天要來做一個小小的挑戰,我們來做一個遊戲,挑戰白居易,我們把頷聯和頸聯七言改爲五言,大家看行不行。怎麼改?討論一下,不只有一種改法。

預設:早鶯爭暖樹,新燕啄春泥。幾鶯爭暖樹,家燕啄春泥。

師:強調,律詩的頷聯和頸聯必須要對仗,要構成對偶句,在你改完之後也要構成對偶句。

預設:花欲迷人眼,草能沒馬蹄。亂花欲迷眼,淺草能沒蹄。

亂花迷人眼,淺草沒馬蹄。

師:改了之後可不可以?請你針對某一種改法說一說不能改的理由。

預設:

1.頷聯中的“幾處”,“誰家”去掉後,可以理解爲“處處”、“家家”,不能更好體現“初春”之景。同理,去掉“早”和“新”也一樣。

師補充:

2.頸聯中的“亂”字寫出的是詩人邊走邊看,時間久了,眼前一片奼紫嫣紅,使人目不暇接,便有迷亂之感,這樣寫,暗切題中的“行”字;而草剛初生,故“淺”,也是早春景象,去掉後不符合詩意。

3.“漸欲”是“漸漸就要”的意思,強調一個動態過程;“才能”是“剛剛能夠”的意思,強調程度,這兩個詞也恰好描繪的西湖初春的景象,讓人想到過不了多久,這裏就會奼紫嫣紅開遍,呈現出草長鶯飛二月天的熱鬧景象。

4.至於去掉“人”和“馬”,唐朝人們有騎馬遊春的習俗,馬在淺草上輕快地走,人的心情自然也感到舒適,加上如此的美景,不禁讓人聯想到真是“踏花歸去馬蹄香啊!況且刪掉“人“和“馬”,就讓整首詩缺乏了畫面感。

師:從剛纔挑戰白居易的遊戲中我們發現,古人對語言的錘鍊極爲講究,所謂“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往往一個字,一個詞就是一幅畫,一個生活場景,一段歷程,讓人遐想,引人深思。雖然我們挑戰失敗,但也讓我們明白:在讀詩的過程中,如果我們一概而過,很難發現其中的韻味,只有仔細推敲,用心品味,讓詩歌浸潤心靈,才能真正體會到詩歌的語言美和意境美,才能品到“春風又江南岸”;“紅杏枝頭春意”這樣的煉字,纔會浮現“著一字而意境全出”的畫面。

師:大家閉着眼睛試背一下這兩聯。

(四)品讀尾聯

通過剛纔的分析,前三聯寫的都是“初春”之景。我們經常說“一切景語皆情語”,寫景肯定包含有抒情,那試想你是白居易,在一個最美的季節,來到美麗的西湖,看到這些美麗的景象,你的心情會怎樣?(喜悅)那作者的心情是否和你猜想的一樣呢?你從哪一聯知道的——尾聯

齊讀尾聯。

師:尾聯中有一個字說明了他的感情?——愛

作者最喜愛的是不是剛纔看到的景物?不是。最喜愛——白沙提。

他有一個動作表明了,是“行不足”。“行不足”是因爲“看不夠”,詩人從孤山寺到賈公亭,再到白沙提,最流連忘返的就是“白沙堤”,寫到這,作者已經完全陶醉在這美好的湖光山色中了。白沙提有什麼好?——“綠楊陰裏”,初春時候,柳條將舒未舒,除了這點,“白沙堤”到底怎樣美,我們不知道,作者也不再寫,留下含蓄的結尾讓我們去回味和想象,這也是詩歌的精妙之處。

我們再來朗誦這首詩,那現在除了準確、流利,還應該做到——有感情(喜悅),請你帶着喜悅的心情自己讀一讀。

請一位同學帶着喜悅的感情給我們讀一讀。

時間充足可以教師範讀,學生小聲跟讀。

四、悟讀詩歌:

過渡:“書讀百遍,其義自現”,老師的朗讀不過也就是加入了自己的體會和理解。相信大家通過練習,也一樣可以讀得很好。下面我們就來交流一下你的感受吧。

優秀的寫景的詩篇往往都是“詩中有畫”,詩歌用最凝練的語言表達出豐富的內容,現在設想你穿越時空,夢迴唐朝,來的美麗的西子湖畔,利用這首詩中的景象,找出你最欣賞的句子,運用聯想和想象,用優美的語言將畫面描繪出來。

妙筆生花:

在……中,我彷彿看到了……

在……中,我彷彿聽到了……

在……中,我彷彿感受到了……

請兩三名同學交流。

五、拓展延伸:

收集有關描繪西湖或早春景象的詩句,積累在讀書筆記本上。

錢塘湖春行優秀教案 9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有感情地朗讀、背誦詩歌。

能力目標:用心品味詩歌形象的語言,培養學生賞讀詩歌的能力。

情感目標:感受作者對祖國河山的熱愛之情。

教學重點

通過精讀、誦讀、美讀,理解體味詩歌的意境美、語言美,受到美的薰陶。

教學難點

品味語言,體會詩的意境。

教學方法

誦讀爲主,學生爲主,先學後教,當堂訓練。

教學用具

多媒體課件

授課時數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

1、導入新課

2、作者簡介

白居易,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詩人。他的歌政治傾向非常鮮明,重視諷喻,崇尚簡單易懂。代表作有長篇敘事詩《長恨歌》、《琵琶行》。

二、揭示目標

1、有感情的朗讀、背誦詩歌;

2、用心品味詩歌形象的語言;

3、準確體會詩歌表達的情感。

三、整體感知

1、點名朗讀,同學糾正。

2、聽錄音朗讀,感染學生。(注意聽準字音、劃出節奏、標出韻腳)

3、學生齊讀詩歌一遍(注意讀出情感,讀出韻味)。

(1)、通過詩歌的題目,我們可以發現什麼信息?大家猜一下作者是如何遊西湖的?

(2)、作者遊西湖的路線是怎樣的呢?

(3)、此詩寫的是西湖什麼時候的景色?從哪些詩句可以看出來?

四、二讀課文,理解內容。

1、請放聲朗讀詩歌,對照課文下注釋,理解詩句意思。如有疑難,可與同桌討論,也可舉手問老師。

2、生自學;師巡視;教師抽查學生自學情況。

3、指名學生譯講詩歌。

五、三讀課文,品味探究。

1、詩中爲突出早春的特點,描寫了那些典型的景色?

2、“幾處”爲什麼不是“處處”?“誰家”爲什麼不是“家家”?

3、舉例說明本詩中引用了何種修辭手法?

4、詩中直抒胸臆的詩句是哪句?

5、師生共同歸納賞析詩歌的'方法。

六、拓展延伸

猜猜下列詩句描繪的是哪個季節的景色?再按照春夏秋冬的順序進行排列

1、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2、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3、晴空一鶴排雲上,便引詩情到碧霄。

4、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

七、課堂達標訓練

1、根據課文內容填空

(1)“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中的“漸欲”和“才能”表現了()

(2)這首詩是寫()作者的興趣不在於介紹某一處名勝或某一種景物,而是從總體着眼描繪()

八、課外作業

1.背誦、默寫全詩。

2.根據你對《錢塘湖春行》的理解,把它改寫爲一篇小短文,題目自擬。

九、教師寄語

最後老師根據這首小詩,送給大家一幅對聯,希望同學們都能做一個富有詩情、詩心之人:

鶯歌燕舞,奼紫嫣紅,西湖處處春明媚

詩情畫意,齊歡同樂,心海時時愛暖盈

板書設計:

錢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水漲雲舒

賈公亭遊春鶯歌燕舞

白沙堤蹤蹤花亂草綠

西湖早春圖(最愛)

錢塘湖春行優秀教案 10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並背誦《錢塘湖春行》。

2、理解詩歌內容,抓住本詩所描寫的西湖早春的景色特徵,感受西湖的美。

3、體會詩人對西湖的熱愛之情。

教學重點:

1、有感情地朗讀並背誦詩歌。

2、理解內容,體會詩人對西湖的熱愛之情。

教學難點:

品味詩人準確的語言,領會詩歌意境美。

教學流程:

一、導入新課,解題。(明確目標)

1、師:古代詩文是我國文化長廊中的瑰寶,唐朝時期,詩的發展達到高峯,涌現出許許多多著名的詩人,其中有一位成就很大,寫詩最多的詩人,他就是大家已十分熟悉的白居易,(板書)誰能給同學們介紹一下白居易。

2、學生介紹白居易。

3、師:今天,我們來學習他的一首著名的詩歌《錢塘湖春行》。(板書課題)

4、解題:錢塘湖是西湖的別名,西湖又名西子湖,其名出於蘇軾的《飲湖上初晴後雨》中的名句: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古往今來,文人墨客在不斷地吟唱着具有“人間天堂”美譽的西湖。下面,我們一起來欣賞白居易筆下的西湖,即錢塘湖的春景。

5、交代學習目標。

二、整體感知。(落實目標)

1、詩範讀,劃出節奏,提示易讀錯的字音:

啄春泥(zhuó)沒馬蹄(mò)白沙堤(dī)

2、學生練讀。

3、指名讀。

4、齊讀。

5、明確讀詩方法。

(這是一首七言律詩,即全詩八句,每句七個字。誦讀時,每拍的'後一個字,遇平聲可適當延長,遇仄聲宜做一頓,這樣誦讀自有抑揚頓挫的聲調。)

6、疏通詩意。

學生自由朗讀,依據註釋疏通詩意,瞭解每聯的內容。

詩意略

首聯:詩人從大處落筆,寫行經孤山寺賈亭時看到的閃光水色。

頷聯:寫鶯燕,是詩人所見。

頸聯:寫花草,着重表現詩人的感受。

尾聯:直抒胸臆,表達詩人喜悅的心情。

教師點撥:全詩分兩部分,前四句寫到湖邊,後四句寫湖東,以孤山寺起,以白沙堤終,描寫的景物渾然一體,構成完整的形象。

7、再次齊讀全詩,邊讀邊想象詩中描繪的景色。

三、品析詩句。

思考:這首詩描繪了春天哪一時段的西湖之景?(初春)你是從哪些字詞中體會到的?請找出來,並對這些字詞進行品析、欣賞。

1、學生獨立思考。

2、小組合作交流。

3、班級集體討論。

重點明確以下幾方面:

⑴“初平”湖水同沙堤平,即春水初漲,“低”白雲重重疊疊,同湖面上的波瀾連成一片,看上去,浮雲很低。

⑵“幾處”“誰家”突出數量的少,“早鶯”“新燕”之“早”“新”也說明此時爲初春。

問:有人提議把這句改爲“處處早鶯爭暖樹,家家新燕啄春泥。”你們認爲可以嗎?爲什麼?

(明確:不可以。詩人對週遭事物的選擇是典型的,而他的用筆則是細緻入微的,“幾處”可見不是“處處”,說“誰家”可見不是“家家”,因爲這還是初春季節。)

⑶“亂花”“漸欲”說明亂花僅處於漸欲迷眼的階段,也證明是早春,但我們可以想象到,不久,奼紫嫣紅開遍的景象就會出現

⑷“淺草”“才能”說明小草還很小,突出初春草的特點。

相機板書:

初平低

幾處早鶯

初春誰家新燕

亂花漸欲

淺草才能

四、拓展延伸。(目標練習)

1、這首詩表現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從詩中的哪些詞可以體會出來?

明確:表現了詩人對錢塘湖美景的喜愛之情。從“最愛”“不足”可以體會到。

2、有感情地背誦全詩。

3、小結:有人說:“品一壺清茶,讀一首好詩,是人生一大樂事。”今天我們共同欣賞了一首好詩,想必已感受到些許生命的愉悅,希望大家在以後的日子裏“讀天下美文,做少年雅士。”

4、目標檢測

(見小卷)

板書設計:

初平低

幾處早鶯

初春誰家新燕

亂花漸欲

淺草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