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八年級教案 > 初二上冊語文錢塘湖春行教案

初二上冊語文錢塘湖春行教案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35W 次

語文教案的編寫工作直接影響着整個語文教學活動的進展和效果!既然教案來得如此重要,下面小編就和大家介紹人教版初二上冊語文錢塘湖春行教案,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初二上冊語文錢塘湖春行教案

【教學目標】

一、有感情的朗讀誦讀全詩。

二、品味語言,體會詩的意境,想象詩的畫面。

三、學習閱讀詩歌的方法,並初步賞析詩歌。

 【教學重點】

美讀詩歌,想象詩歌中的畫面,體會詩歌情景交融的形象美、情感美。

 【教學難點】

培養學生想像能力,朗讀能力及初步賞析能力。

【教學方法】 “ 剝而復加 層層疊加” 法

【教學過程】

 一、傳說——導入新課 [“白娘子西湖斷橋畔”課件]

【導語】同學們,剛纔所看到的其實是一個民間故事。你知道這個民間故事的名稱嗎?——《白蛇傳》。對,那麼《白蛇傳》的動人傳說發生在什麼地方?

是的,發生在杭州西湖。白娘子與許仙初次相遇就是在——西湖斷橋處!

風光旖旎的西湖不僅有着美麗動人的傳說,還有着山川秀麗的景色。今天我陪同你們身臨其境地享受一番、一飽眼福,願意嗎?

今天因爲同學們的面子大,我還請到了唐朝詩人白居易做我們的導遊,他曾經但任過杭州刺史,請他帶領我們穿超時空隧道,走進西湖,瀏覽西湖。現在就請同學們將書本打開到P148頁。跟隨白居易進行“錢塘湖春行”

 二、熟讀——感知全詩

1、作者簡介: 哪一位同學瞭解白居易,向大家介紹一下![見課件]

2、自主學習:

【導語】“教無定法,學無定法”不同的文體有着不同的學法,請大家相互討論一下,面對白居易所寫的這首七言律詩,我們從哪些方面來學習這首古詩,採用什麼樣的學法來感悟這首古詩呢?

希望大家不要保守!請說出來,與大家共享! 生1:書讀百遍 生2:古詩常識 生3:感知畫面 生4:領悟意境 生5:把握感情 同學們說的很好,適合自己的學法就是最好的方法。下面就採取大家摸索出來的學習方法來學習這首古詩。

3、常識瞭解:

【導語】俗話說“三分詩七分讀”、“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寫來也會吟”,吟哦諷誦而後得之。下面就讓同學們用自己的學習方法來讀一讀。

配樂《花好月圓》,生先讀,生再互相點評,4個人:男讀女評、女讀男評。

但讀書是有講究的,是有技巧的。譬如說,誦讀古詩時:

友情提醒:(1)讀準字音;(2)讀清節奏;(3)讀出韻味

下面請同學們邊聆聽範讀,聽準字音、劃出節奏、標出押韻。

(一)第一次播放朗讀——聆聽範讀 [ 課件5:單畫面型的朗讀 ]

【導語】現在我們來對照一下,如有差錯,請迅速更正。

[課件6]這首七言律詩詩句的節拍是:XX / XX / XX / X ,XX / XX / X / XX ,

首聯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雲腳/低。(dī)

頷聯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ní)

頸聯 亂花/漸欲/迷/人眼, 淺草/才能/沒/馬蹄。(tí)

尾聯 最愛/湖東/行/不足, 綠楊/陰裏/白/沙堤。(dī)

【導語】現代作家樑曉聲說“讀書是一種幸福”。現在我們就來享受這種幸福。請大家下起來,輕聲跟讀,用情去讀,用心去體會。

(二)第二次播放朗讀——模仿齊讀[ 課件7:活動畫面型的朗讀 ]

 三、精讀——理清遊蹤

【導語】剛纔同學們說學習古詩要理解詩文的內容。現在我們就來探討這個問題。“文有文眼,詩有詩穴”。本文的文眼是什麼?詩人說“行”,行蹤是什麼,你能找出依據嗎?

  四、聽讀——盡顯春機

【導語】剛纔同學們說學習古詩要想像詩文的畫面。說得很好!正如詩人王維說的那樣“詩中有畫,畫中有詩”!這首詩就是一幅完美的圖畫。例如:“水面初平雲腳低”,就這麼一句,其實就是一幅完美的圖畫。這首詩中還有哪些景物呢?同學們,發揮你們的聰明才智,擅長畫畫的將她畫出來!擅長寫作的就將她寫出來。

示例:春水新漲,幾與岸平,所以說“初平”;白雲重重疊疊,雲氣低垂,接近水面,與西湖水面的波瀾連成一片,所以說 “雲腳低”。[ 見課件 ]

四人小組討論交流。老師行間巡視、輔導。然後點撥,師小結。

老師也來湊個熱鬧,看老師畫得如何?最想表達的是哪一句呢?

白居易用妙筆爲我們

繪出了一幅水漲雲舒

鶯歌燕舞,

花亂草綠,

遊人如織

的西湖

早春圖。

下面再請一位“小導遊”將我們帶到那錢塘湖遊覽。你們班級哪一位同學們是朗讀高手?請她來朗讀一下:掌聲有請!

同學們,閉上雙眼,在“導遊”描繪的春景中插上想像的翅膀,飛翔到早春的西湖。

[ 品味想象]

在一個明麗的春日,我信馬來到錢塘湖畔,由孤山寺的北面繞到賈公亭西。一場春雨剛過。雲氣同湖面上的微波連成一片,像貼在水面似的。而湖水漲得滿滿的,快要跟岸齊平了。遠處近處都有黃鶯婉轉的叫聲,這些春天的使者們,嬉戲追逐,爭着搶着往向陽的枝頭飛。誰家新歸的燕子在湖邊飛上飛下,它們忙着銜泥築巢。沿途繁花東一簇,西一叢,快要讓人眼花繚亂了。而路上的春草剛從土裏鑽出來,剛夠遮住馬蹄。春神把花掛在樹上,把草鋪在地上,供人們盡情賞玩,而我最迷戀的卻是湖東一帶,這裏綠楊成蔭,白堤靜靜的躺在湖邊,安閒,自在,真要讓人留連忘返了。

 五、悟讀——景中情語

【導語】剛纔同學們說學習古詩還要體會詩人的思想感情。人非草木,孰能無情。面對如此美景,那麼,作者流露出了什麼樣的思想感情?生:自由發言

師問:詩中哪一個詞最能概括這種感情?——“最愛”

 六、品讀——尋覓春蹤

【導語】請同學們再想一想,“錢塘湖春行”中的“春”是寫了春天的哪一個階段?

生:早春。同學們你認爲哪一句寫得最好?爲什麼?重點應該在頷聯和頸聯。

【授人以漁】今天我也來顯露一手,說一說我個人是如何學習這首古詩的,願意給老師一顯身手的機會嗎?我個人認爲:運用“剝而復加 層層賞析 ”的方法,更有利於我們賞析詩句。

所謂的“剝而復加,層層賞析”的方法。就是通過把詩句的修飾語先剝落下來,只留下句子的主要陳述對象。然後再一層一層地加上去,每加一層,分析一層,這樣“剝而復加”的過程就是一個“層層賞析”的過程。

先看簡單的頸聯:

花迷人眼——草沒馬蹄

亂花迷人眼——淺草沒馬蹄

第一層:加了個“亂”字,使我情不自禁的聯想到朱自清《春》中的名句。朱先生是這樣描繪的,請同學們輕聲跟讀:

“桃樹、杏樹、梨樹,你不讓我,我不讓你,都開滿了花趕趟。紅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野花遍地是,雜樣兒,有名字的,沒名字的,散在草叢裏,像眼睛,像星星,還眨呀眨的。”

這幾句話給“亂”字作了最好的註解,由此也可以聯想到花的勃勃生機。

第二層:加了個“淺”字,說明草也就是寸許光景,剛“偷偷地從土裏鑽出來,還嫩嫩的,綠綠的”。馬蹄踏在綠草如茵的草地上,那草兒嫩綠的汗液可曾染綠了馬蹄?

花迷人眼——草沒馬蹄

亂花迷人眼——淺草沒馬蹄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遊戲活動】

你給我一個平臺,我給你一個驚喜;我給你一個槓桿,希望你翹起一個地球。爲了感謝大家剛纔給我一個表白的機會,現在我給同學們一個展示才華的機會,請同學們模仿我的學法來賞析頷聯。

爲了更好的完成這項學習任務,我們先來放鬆一下,做個遊戲。

遊戲活動規則:

1、分男女兩個隊派。

2、一人運用語言和動作解說屏幕中所出現的詞語,但不能涉及到屏幕中所出現的詞語中的原字,出現一個就算失敗。

3、一人背對屏幕,面對觀衆,只能看前面人的動作表演、口頭語言解說,說中屏幕中所出現的詞語,就算成功。

4、遊戲時間:每一個詞只能解說一分鐘。

5、每組競猜四個詞語,每猜對一個得25分。

6、得分高的爲贏家,獲獎品一份。

7、班長計時。 【活動過程略】

【模仿走路一】

師:古人對語言的錘鍊極爲講究,所謂“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其實都是仔細推敲、多次錘鍊的結果,白居易、歐陽修、賈島、王安石都是其中的典範。據說王安石爲了一句“春風又綠江南岸”的“綠”曾經修改過六次。下面再請同學們模仿我的學法,仔細推敲、揣摩詩中的語言。

再看頷聯:

鶯爭樹 燕啄泥

1、鶯爭暖樹 燕啄春泥

2、早鶯爭暖樹 新燕啄春泥

3、幾處早鶯爭暖樹 誰家新燕啄春泥

(處處) (家家)

【模仿走路二】

頷聯中“鶯爭樹、燕啄泥”是作者眼中所見到的景象,“鶯歌燕舞”一貫認爲是春的景象,因爲鶯是春天的歌手,燕是春天的信使,黃鶯用它婉轉流利的歌喉向人間傳播春回大地的喜訊;燕子穿花貼水,銜泥築巢,又啓迪人們開始春日的勞作。但是這並不能體現早春特色。

這一聯中的“漸欲”和才能”又是詩人觀察、欣賞的感受和判斷,這就使客觀的自然景物化爲帶有詩人主觀感情色彩的眼中景物,使讀者受到感染。

第一層:[“暖”、“春”]

加了個“暖”字,暖樹是向陽的枝頭,黃鶯爭搶向陽的枝頭,是因爲春寒料峭,它們還懼怕早春的寒意;加上個“春”字,說明冬天已經過去,泥土已經解凍,變得柔軟溼潤,透着春的氣息,大自然已經從冬的沉睡中甦醒過來了。

第二層:[“早”、“新”]

加了個“早”、“新”字,這兩個字,寫出了人們初見鶯燕的喜悅。早鶯出來了,新燕歸來了,人們彷彿帶着滿臉欣喜的神色,在用手指指點點,迎接給人們捎來春的消息的使者。人們或許會想:連黃鶯、燕子都來了,身上厚重的棉衣應該脫掉了,應該像黃鶯、燕子一樣,歡暢地投入到大自然的懷抱中去。“舒活舒活筋骨,抖擻抖擻精神,各做各的一份事。‘一年之計在於春’”嘛!

第三層:[ “幾處”、“誰家”]

加了個“幾處”、“誰家”。請注意,這裏不是“處處”、“家家”,範圍上是很大限制的,用語也極有分寸,一方面因爲少而帶有欣悅之情,另一方面這時畢竟還是初春,還沒有到“到處鶯歌燕舞”的時候。

三層分析下來,令人驚歎:詩人寫的真是初春景色!

 七、展讀——學以致用

通過剛纔的模仿訓練,以及同學們的密切配合,老師發現,你們已經基本上掌握了運用“剝而復加 層層賞析 ”這一賞析詩歌的方法,你們不感到高興嗎?想不想再試一下?好!爲了讓同學們再大顯身手,一展才華。請同學們課後再試用這種方法試着賞析一首散曲——馬致遠的《天淨沙秋思》

用這種“剝而復加”的方法賞析:

《天淨沙秋思》 馬致遠

枯藤老樹昏鴉,

小橋流水人家,

古道西風瘦馬。

夕陽西下,

斷腸人在天涯。

“詩境散化”的方法就是用優美的散文語言,再通過豐富地聯想和想象,將詩歌所蘊涵的意境淋漓盡致的表達出來。

深秋的黃昏,一個風塵僕僕的遊子,騎着一匹瘦馬,迎着一陣陣冷颼颼的西風,在古道上踽踽(jǚ jǚ)獨行。他走過纏滿枯藤的老樹,看到暮鴉在樹梢上盤旋,昏鴉要歸巢了;他走過橫架在溪流上的小橋,看到“小橋流水人家”,炊煙縷縷,是一派清雅、安適的景象。這時太陽就要下山了,太陽也回家了;自己卻還沒有找到投宿的地方,迎接他的又將是一個漫漫難熬的長夜。唉,自己有家難歸,令人心碎腸斷,更添悲愁。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八、尾聲——相約明天

親愛的同學們: [ 課件展示 ]

我們的“錢塘湖春行”就要結束了,請同學們不要忘記我們曾經到此一遊;不要忘記風光秀麗的西湖,不要忘記優美動人的傳說;更不要忘記我們曾經歡聚一堂,互相切磋過,用白娘子的話說這是一種“緣分”。

我們在此相約:

在座的各位同學,等你們也成了“杭州刺史”的時候,就不再麻煩白居易他老人家了,請你

再次帶領我們在座的各位領導、各位老師一起去享受一下,還有我本人,行嗎?白娘子與許

仙千年等一回,一千年太久,只爭朝夕——20年等一回!

爲了我們的緣分:

同學們,請伸出你們的雙手,用你們的真誠,熱情地感謝各位領導、老師蒞臨指導!

[ 注:上面所述是本人於2007年在縣五中教學輔導片開的一節公開課時所設計的一篇教案]

錢塘湖春行

 【教學過程簡案】

一、傳說——導入新課

二、熟讀——感知全詩

三、精讀——理清遊蹤

四、聽讀——盡顯春機

五、悟讀——景中情語

六、品讀——尋覓春蹤

七、展讀——學以致用

八、尾聲——相約明天

  課後作業:

拓展延伸——學海無涯

一、用這種“剝而復加”的方法也可以賞析杜牧的《清明》:

雨紛紛————————人斷魂————————酒何處—————————杏花村

清明雨紛紛——————路上人斷魂——————借問酒何處———————遙指杏花村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二、牽手課外 讀詩與識法

識法,就是識其方法。以詩爲例,例如杜甫的“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欣賞者的文章可以寫出上千個字,說意境如何優美,詩情如何動人,可能對讀詩者會有一些啓發,但要讀詩者真正讀透這兩句詩,還須教人以詩法。如果一法不談,讀詩者讀前是此等人,讀後還是此等人,就算白讀。這裏,“兩個黃鸝”是兩個點,“一行白鷺”是一條線。春日景色無奇不有、無物不美,杜甫不可能都寫,他選擇了兩個點、一條線。這就是詩歌創作中常見的用點線經營詩境空間的方法,叫“點線經營法”。用此法如果能讀出唐代王之渙的“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中,“白日”如點由上而下,“黃河”如線由西往東,那簡直就是大徹大悟了。

幾年前,我曾與幾位女中學生討論過唐代張祜的《宮詞》。詩曰:“故國三千里,深宮二十年。一聲《何滿子》,雙淚落君前。”當時她們正在爲這首詩是寫宮女的哀怨還是寫作者對宮女的同情爭執不休。我發表了我的意見。我認爲,這麼成功地寫出宮女的哀怨正是成功地表現了作者對宮女的深刻同情。這首小詩,可以讓我們學習的東西很多。例如“故國三千里”是寫空間之遠大,“深宮二十年”是寫時間久長。這是“時空經營法”。一個宮女的深重哀怨,不用多言,僅以一個空間一個時間便表達出來了。如果用其他方法去敘述描摹,可能簡約精妙到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