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六年級教案 > 小學古詩《觀書有感》教後反思三則

小學古詩《觀書有感》教後反思三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08W 次

  《觀書有感》教後反思一

《觀書有感》這是一首哲理詩,整首詩從字面上看沒有提到讀書,但作者巧妙地用暗喻說明正如源頭活水使半畝方塘清澈明淨一樣,不斷讀書,汲取知識可以使自己心智更加聰慧。爲了突破這個教學的重點,我是這樣設計的:

小學古詩《觀書有感》教後反思三則

一、緊扣詩中的關鍵詞,理解詩意。、

我讓學生先對這個方塘用詩中的一個字進行評價,學生自然找出了“清”,接着引導學生:你從詩中哪些句子體會到方塘的“清”呢?從而自然地引出對一、二兩句詩的學習。通過理解,學生對方塘的“清”留下了具體而又深刻的印象。

二、用自創的《觀塘有感》與朱熹的《觀書有感》對比,引導學生質疑。

我用自創的《觀塘有感》與朱熹的《觀書有感》對比,讓學生髮現其中的題目與內容的

不同,接着進一步引導學生來給朱熹的詩換題,看看換題後的效果。通過這一過程,學生知道了朱熹先生的高明之處:把深奧的讀書感悟用清新的寫景方式表達出來了,把道理暗藏在寫景之中,輕鬆地突破了這一教學難點。

三、注重知識的橫向聯繫,學以致用。

在學生明白哲理詩的特點之後,我通過特定的情境,讓學生回顧之前所學所積累的古詩,

達到融會貫通,學以致用的目的。如:其實我們接觸過許多這樣的詩,試一試,你能回憶嗎?【出示:我們常說,當局者迷,旁觀者清,正像一首詩中所寫:( ) ,( )。從不同的角度看事情,便有會有不同的收穫,正如詩中所說:( ),( )。 當你克服了艱難險阻,取得成功時,回頭再看那些困難,就會覺得,那些困難是那麼的微不足道,這正是( ),( )。站得越高,看得越遠。書讀得越多,對事物的認識會更加全面,這是( ),( )。】通過這樣高效的學習,既複習了前面的知識,又鞏固了這節課的哲理詩的相關內容,同時,也讓學生學會靈活運用所學的知識。

四、讓學生學會賞析古詩。

對於六年級的學生而言,學習古詩不能只停留在熟讀,會背,理解詩句的意思這個層面

上,學生應對所學古詩的寫作特色有一定的瞭解,也就是個性化的學習與理解。因此,教學中我設計了這樣一個環節:你認爲這一首詩怎樣?說說你的看法?在學生遇到困難時,教師給予適當的引導,可以從修辭、詩的內容、寫法上去談談。把學生古詩的學習提高到一個新的層面,讓學生會學古詩,這是“授之以漁”之舉,對學生今後自學古詩極爲有利。

教後知不足,儘管課堂上實施還算順利,但還是有不足的地方。首先,讀的.形式過於單調,不利於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如果極時採用賽讀的形式,更能充分調動學生讀書的積極性。其次,對於這首詩中的比喻手法,教師可以結合先前學過的古詩,積極引導,學生就會舉一反三了。

  《觀書有感》教後反思二

相對於《冬夜讀書示子聿》來說,《觀書有感》的寓意就沒那麼明顯了。詩文從頭到尾都看似在寫塘水,怎麼就扯到讀書的學問了呢?如果不憑藉任何的參考資料,學生自己是很難領悟到這一點的。怎樣把學生的思路印到那一頭去呢?我決定從題目上下文章。

一開始,我出示了這首詩的內容,但不寫題目,只說作者朱熹是宋代的理學家(即哲學家)。隨後,理解詩句的意思。一二兩句,重點讓學生感受到水塘的清澈明淨;三四兩句,通過與學校池塘的比較,明白源頭活水是水塘能保持清澈明淨的根本原因。學至此處,讓學生回過頭來說說正首詩在圍繞什麼寫。學生都能發現,寫的是水塘,水塘的清澈及爲什麼這麼清澈。那我就問,如果讓同學門給這樣一首詩加個題目,會怎麼加。開始,由於受了課本的影響,都說不出。後來,只說根據剛纔理解大的意思來說,有同學就敢說了,“水”,“水塘”,“源頭活水”,當然有同學還說了“觀水有感”,篡改得不錯。總結了一下,就是題目總與水有關,但就是與書聯繫不上。

隨後,出示課題,讀讀想想,這水塘,怎麼與書聯繫起來了呢?打開課文,看插圖,來體會作者的心境,想象一位哲學家此時的想法。教室裏安靜下來,沒有人舉手,顯然,都覺得是個難題了。片刻,終於有一隻、兩隻手舉起來了。一位學生答得很好,大意是水池裏不斷有水流進來,就能使水更清澈;我們人多讀點書,就有知識不斷補充大腦,使人變得更聰明。說得不錯呀!大家也能明白了。最後,給大家總結了一下,作者是用這水來譬喻讀書的道理,這就是哲學家的高明之處。隨後有列舉了一些關於讀書的名言,再次說明“讀書使人明智”的道理。至此,詩的含義算是揭示出來了。

  《觀書有感》教後反思三

今天上完古詩《觀書有感》,感覺完全被自己“打敗”了。因爲原來設計的導學案涉及的問題太過細緻,昨天晚上自己又想能否不按導學案上課。所有的教學程序設計好了以後已經23點多了。睡到4點多不知不覺就醒了,許是擔心今天的課吧。翻來覆去地想,如果不按導學案上,領導會不會說我?現在不是在研究小組合作和導學案嗎?我何不把學習的任務都交給學生自己去討論學習?我突發奇想,乾脆根據這首詩出6套練案,上課時各組根據我出的題目自己交流、學習、彙報。於是,居然沒有在乎才凌晨4點,披衣下牀一口氣用信籤紙出了6張練案。今天上課時,從朱熹的讀書名言入手,瞭解作者、解題、初讀全詩後,我便把那6張練案分別發給6個小組。各個組都熱烈地討論、答題,當然因爲畢竟只有一張答題紙,所以各組都有那麼一兩個同學一副事不關己的樣子,根本不參與討論交流。巡視時,我就發現因爲沒有按照解題完先理解詞語再理解句子,最後體會畫面意境的程序進行學習,很多小組完成練案有一定的難度,我只好不停地啓發他們。後來孩子們在彙報時,因爲沒有一個整體的安排和計劃,在理解古詩時就有點機械,孩子們根本沒法深入的體會詩歌的語言和意境。還有一個問題,就是一個組彙報時,其他小組傾聽的效果不好,因爲他們手裏沒有相關的練案,沒法靜下心來思考彙報者是否回答正確,還是否需要補充。今天的教學是一個很大的失誤,這樣的錯誤以後絕對不能再犯了。

詩歌教學的傳統模式還是不能丟:一、介紹作者和古詩寫作背景;二、重視對古詩題目的解讀;三、反覆誦讀古詩(正確的讀不僅指讀準字音、還要注意詞語之間的停頓等);四、解決字詞的理解時不僅要問孩子們讀懂了哪些詞語,還要進一步探討他們是用什麼方法讀懂的(如看書上的註釋、查字典詞典、結合已學知識或結合上下文等);五、在充分理解詞語的基礎上說說詩句的意思,最後想象詩歌的意境,用自己的話說說自己體會到的意境。

附:原來設計的教案和6份練案,以此提醒示自己這樣的錯誤不能再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