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經典小故事 > 成語故事 > 成語典故(通用13篇)

成語典故(通用13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08W 次

成語典故指關於成語產生、形成、流傳的故事傳說。接下來由小編爲大家整理出成語典故(通用13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成語典故(通用13篇)

  成語典故 篇1

感恩圖報

解釋:對於別人給自己施與恩惠表示感激,並想辦法報答。圖:謀求。

春秋時候,吳國的大將軍伍子胥帶領吳國的士兵要去攻打鄭國。鄭國的國君鄭定公說:「誰能夠讓伍子胥把士兵帶回去,不來攻打我們,我一定重重地獎賞他。」可惜沒有一個人想到好辦法,到了第四天早上,有個年輕的打漁郎跑來找鄭定公說:「我有辦法讓伍子胥不來攻打鄭國。」鄭定公一聽,馬上問打漁郎:「你需要多少士兵和車子?」打漁郎搖搖頭說:「我不用士兵和車子,也不用帶食物,我只要用我這根划船的槳,就可以叫好幾萬的吳國士兵回去吳國。」是什麼樣的船槳那麼厲害呀?打漁郎把船槳夾在胳肢窩下面,跑去吳國的兵營找伍子胥。

他一邊唱着歌,一邊敲打著船槳:「蘆中人,蘆中人;渡過江,誰的恩?寶劍上,七星文;還給你,帶在身。你今天,得意了,可記得,漁丈人?」伍子胥看到打漁郎手上的船槳,馬上問他:「年輕人,你是誰呀?」打漁郎回答說:「你沒看到我手裏拿的船槳嗎?我爸爸就是靠這根船槳過日子,他還用這根船槳救了你呀。」伍子胥一聽:「我想起來了!以前我逃難的時候,有一個打漁的先生救過我,我一直想報答他呢!原來你是他的兒子,你怎麼會來這裏呢?」

打漁郎說:「還不是因爲你們吳國要來攻打我們鄭國,我們這些打漁的人通通被叫來這裏。我們的國君鄭定公說:『只要誰能夠請伍將軍退兵,不來攻打鄭國,我就重賞誰!』希望伍將軍看在我死去的爸爸曾經救過您,不要來攻打鄭國,也讓我回去能得到一些獎賞。」伍子胥帶着感激的語氣說:「因爲你爸爸救了我,我纔能夠活着當上大將軍。我怎麼會忘記他的恩惠呢?我一定會幫你這個忙的!」伍子胥一說完,馬上把吳國的士兵通通帶回去。打漁郎高興地把這個好消息告訴鄭定公。一下子,全鄭國的人都把打漁郎當成了大救星,叫他「打漁的大夫」,鄭定公還送給他一百里的土地呢!

伍子胥爲了報答打漁郎的爸爸幫助過他,他不但不攻打鄭國還讓打漁郎得到獎賞,這就叫做“感恩圖報”。

  成語典故 篇2

不恥下問

解釋:

不以向地位、學問較自己低的人請教爲可恥,形容虛心好學。恥:羞恥。

這個成語來源於《論語。公冶長》,敏而好學,不恥下問。

春秋時代的孔子是我國偉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學派的創始人。人們都尊奉他爲聖人。然而孔子認爲,無論什麼人,包括他自己,都不是生下來就有學問的。

一次,孔子去魯國國君的祖廟參加祭祖典禮,他不時向人詢問,差不多每件事都問到了。有人在背後嘲笑他,說他不懂禮儀,什麼都要問。孔子聽到這些議論後說:“對於不懂的事,問個明白,這正是我要求知禮的表現啊。”

那時,衛國有個大夫叫孔圉(音yu),虛心好學,爲人正直。當時社會有個習慣,在最高統治者或其他有地位的人死後,給他另起一個稱號,叫諡(音shi)號。按照這個習俗,孔圉死後,授於他的諡號爲“文”,所以後來人們又稱他爲孔文子。

孔子的學生子貢有些不服氣,他認爲孔圉也有不足的地方,於是就去問孔子:“老師,孔文子憑什麼可以被稱爲‘文’呢?”

孔子回答:“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是以謂之‘文’也。”意思是說孔圉聰敏又勤學,不以向職位比自己低、學問比自己差的人求學爲恥辱,所以可以用“文”字作爲他的諡號。

  成語典故 篇3

不求甚解

【出處】

晉陶潛《五柳先生傳》: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

【釋義】

甚:很;解:瞭解;理解。原指讀書時不求深入;只求瞭解一個大概。現多指學習、辦事等不認真;不求深入瞭解。

成語故事

陶淵明十八歲那年爲自己寫了一篇文章,取名《五柳先生傳》。陶淵明文章的開頭是這樣的:先生不知道是哪裏人,也不清楚他的姓名。他的住宅旁邊有五棵柳樹,因而就以五柳作爲自己的號了。先生喜愛閒靜,不多說話,也不羨慕榮華利祿。很喜歡讀書,似對所讀的書不執着於字句的解釋;每當對書中的意義有一些體會的時候,便高興得忘了吃飯。生性愛喝酒,可是因爲家裏貧窮,不能常得到酒喝。親戚朋友知道我這個情況,所以時常備了酒邀我去喝。而我呢,到那裏去總是把他們備的酒喝光。

  成語典故 篇4

民以食爲天這個成語來源於《漢書·酈食其傳》。

秦朝末年,有個名叫酈食其的讀書人。他年屆六十,窮極潦倒,卻滿口狂言,人們稱他爲“狂生”。

秦朝滅亡以後,劉邦與項羽爲了奪取全國政權,展開了激烈鬥爭。在一次戰鬥中,劉邦的軍隊敗退到滎陽、成皋一帶。滎陽附近有一座小城,城內有許多儲藏糧食的.倉庫。因地處敖山,所以稱爲“敖倉”。它是秦朝留下來的當時關東最大的糧倉。

劉邦與項羽的軍隊在滎陽一帶激戰。劉邦因抵擋不住,一時又調不來援兵,導致滎陽失守。於是,他打箅把成皋以東的地區讓給項羽。爲此,持地找_食其來商議這個問超。

酃食其聽了劉邦的打算,沉思了一會兒表示反對。他說:°稱王的人以百姓爲天,而百姓又以糧食爲天。敖倉是儲藏大量糧食的要害之處,如果放棄這要害之處,等於把它拱手讓人,這對戰局是非常不利的。"

劉邦聽了點頭稱是,便反問鄆食其有何高見。酈食其說:“將軍可組織力量進兵,迅速收回滎陽,堅守敖倉,這樣就能改變目前不利處境,爭取一個有利的局面。”

劉邦採取酈食其提出的戰略,終於取得了勝利。

  成語典故 篇5

有一年夏天,曹操率領部隊去討伐張繡,天氣熱得出奇,驕陽似火,天上一絲雲彩也沒有,部隊在彎彎曲曲的山道上行走,兩邊密密的樹木和被陽光曬得滾燙的山石,讓人透不過氣來。到了中午時分,士兵的衣服都溼透了,行軍的速度也慢下來,有幾個體弱的士兵竟暈倒在路邊。

郭翰很有禮貌地問:曹操看行軍的速度越來越慢,擔心貽誤戰機,心裏很是着急。可是,眼下幾萬人馬連水都喝不上,又怎麼能加快速度呢?他立刻叫來嚮導,悄悄問他:“這附近可有水源?”嚮導搖搖頭說:“泉水在山谷的那一邊,要繞道過去還有很遠的路程。”曹操想了一下說,“不行,時間來不及。”他看了看前邊的樹林,沉思了一會兒,對嚮導說:“你什麼也別說,我來想辦法。”他知道此刻即使下命令要求部隊加快速度也無濟於事。腦筋一轉,辦法來了,他一夾馬肚子,快速趕到隊伍前面,用馬鞭指着前方說:“士兵們,我知道前面有一大片梅林,那裏的梅子又大又好吃,我們快點趕路,繞過這個山丘就到梅林了!”士兵們一聽,彷彿已經吃到嘴裏,精神大振,步伐不由得加快了許多。

  成語典故 篇6

古人認爲在心之下有小塊脂肪叫膏,膈之上有一片薄膜叫肓,認爲膏肓之間是藥力達不到的地方。現代醫學認爲“膏肓”就是指心臟,“病入膏肓”即是冠心病、心絞痛、心肌梗死等病症。典出《左傳·成公十年》:“醫至,曰:‘疾不可爲也,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達之不及,藥不至焉,不可爲也!’”

這個典故說的是: 春秋時代,晉國國君晉景公夢見大鬼,嚇得生重病,便派人去秦國請醫生。秦桓公就派了著名的醫生緩前去爲景公治病。這時,晉景公又夢見兩個小孩子在說話。一個說:“緩的確是個好醫生,恐怕要傷害我們,而我們又往哪裏逃呢?”另一個說:“我們就躲在肓的上面、膏的下面,那他就沒辦法了。”緩到了晉國,給晉景公診脈後,沉思半晌,對他說:“這病沒法治了,它在肓的上面,膏的下面,用灸攻,攻不到;用針刺,刺不到;吃藥更不行,實在無能爲力了!”晉景公聯想到夢中所見,很佩服緩的診斷。

“病入膏肓”即由這一典故而來,指病勢嚴重到了無法挽救的地步;亦比喻事情嚴重到不可挽救的程度。

又因晉景公病中夢見兩個孩童,古稱“豎子”,後人因此把生病也稱作“二豎爲虐”。

  成語典故 篇7

憎珍問宅價,曰“一十一百萬”,怪其貴。李雅曰:“百萬買宅,千萬買鄰。”

釋義比喻住要好鄰,好鄰居的難得與可貴。

故事梁武帝很欣賞呂僧珍的才幹。有一次,呂憎珍請求梁武帝讓他回鄉掃墓。梁武帝不但同意,而且任命他關南衰州。讓他光耀一下門庭。

呂憎珍到任後,不徇私情,秉公辦事。因公會客時,連他的兄弟也只能在外堂,不準進入客廳。一些近親,以爲有了呂憎珍這樣的靠山,可以不再做買賣,到州里來見他,以謀取一官半職。呂憎珍耐公說服他們回去,繼續做自己的小生意。

呂憎珍住宅的前面,有一所他屬下的官舍,平時出入的人很多。有人建議他要那個屬下到別處去辦公,把官舍留下來住。呂憎珍嚴詞拒絕、表示決不能把官舍作爲私人的住宅。

呂憎珍這種廉潔奉公的高尚品德,受到了人們的稱頌。有位名叫宋季雅的官員告老還鄉到甫袁州後,特地把呂憎珍私宅鄰家的一幢房屋買下來居住。一天,呂憎珍問他買這幢房子花了多少錢,宋季雅回答說:“共花了一千一百萬。”

呂憎珍聽了大吃一驚,反問道:“要一千一百萬,怎麼會這麼貴?”宋季雅笑着回答說:“其中一百萬是買房屋,一千萬是買鄰居。

呂憎珍聽後想了一會兒才明白,跟着笑了起來。

  成語典故 篇8

郡不產谷實,而海出珠寶……嚐到官,革易前弊,求民病利。曾未逾歲;去珠復還……

釋義:“還”,返回。合浦的珍珠又回來了。比喻人去而復回,或失物而復得。

故事:東漢時,合浦郡沿海盛產珍珠。那裏產的珍珠又圓又大,色澤純正,一直譽滿海內外,人們稱它爲“合浦珠”。當地百姓都以採珠爲生,以此向鄰郡交趾換取糧食。採珠的收益很高,一些官吏就乘機貪贓枉法,巧立名目盤剝珠民。爲了撈到更多的油水,他們不顧珠蚌的生長規律,一味地叫珠民去捕撈。結果,珠蚌逐漸遷移到鄰近的交趾郡內,在合浦能捕撈到的越來越少了。合浦沿海的漁民向來靠採珠爲生,很少有人種植稻米。採珠多,收入高,買糧食花些錢不在乎。如今產珠少,收入大量減少,漁民們連買糧食的錢都沒有,不少人因此而餓死。漢順帝劉保繼位後,派了一個名叫孟嘗的人當合浦太守。孟嚐到任後,很快找出了當地漁民沒有飯吃的原因;下令革除弊端,廢除盤剝的非法規定,並不準漁民濫捕亂採,以便保護珠蚌的資源。不到一年,珠蚌又繁衍起來,合浦又成了盛產珍珠的地方。

  成語典故 篇9

王莽末年,天下連年饑荒。劉秀看準時機起兵,加入了綠林起義軍。後來到河北活動,以恢復漢家制度爲號召,取得一些官僚、地主的支持,鎮壓和收編起義軍,力量逐漸壯大。公元25年,他終於中興漢室,即位稱帝。

劉秀即位後,又鎮壓赤眉起義軍,削平各地割據勢力,才統一全國。長期的軍旅生活,使他逐步對帶兵打仗這類事感到厭倦。又由於他看到老百姓經過多年戰亂。迫切需要休養生息,因此下功夫改革弊政,廢除苛法,精簡官吏,安寧社會秩序,興修水利,發展農業生產。這樣,終於使漢朝又強盛起來,人民的生活也得到了改善。

劉秀六十多歲時還勤於政事,天不亮就坐朝,一直到日落纔回宮。他不談軍事,但對經史義理方面的事非常有興趣,時常召集公卿郎將談論,直到深夜才上牀休息。

皇太子見父皇如此勤勞,便勸諫道:“陛下有大禹、商湯那樣的賢明,卻丟失了黃帝,老子的養身之道。但願從此頤養精神,優悠安寧。”

劉秀聽了這話,搖搖頭說:“我樂於這樣,不感到疲勞。”

  成語典故 篇10

“病入膏育”這則成語的膏肓是古以膏爲心尖脂肪,肓爲心臟與隔膜之間,膏肓之間是藥力不到之處。意指病已危重到了無法救治的地步。亦喻事情到了無可挽回的地步。

這個成語於《左傳。成公十年》,疾不可爲也。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達至不及,藥不至焉,不可爲也。

春秋時期,晉景公有一次得了重病,聽說秦國有一個醫術很高明的醫生,便專程派人去請來。

醫生還沒到。晉景公恍惚中做了個夢。夢見了兩個小孩,正悄悄地在他身旁說話。

一個說:“那個高明的醫生馬上就要來了,我看我們這回難逃了,我們躲到什麼地方去呢?”

另一個小孩說道:“這沒什麼可怕的,我們躲到肓的上面,膏的下面,無論他怎樣用藥,都奈何我們不得。”

不一會兒,秦國的名醫到了,立刻被請進了晉景公的臥室替晉景公治病。診斷後,那醫生對晉景公說:“這病已沒辦法治了。疾病在肓之上,膏之下,用灸法攻治不行,扎針又達不到,吃湯藥,其效力也達不到。這病是實在沒法子治啦。”

晉景公聽了,心想醫生所說,果然驗證了自己夢見的兩個小孩的對話,便點了點頭說:“你的醫術真高明啊!”說畢,叫人送了一份厚禮給醫生,讓他回秦國去了。

  成語典故 篇11

“上善若水”意思是說最高境界的善行就像水的品性一樣,澤被萬物而不爭名利。此典出自老子的《道德經》第八章:“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衆人之所惡,故幾於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

這幾句話的字面含義是:最高的善像水那樣。水善於幫助萬物而不與萬物相爭。它停留在衆人所不喜歡的地方,所以接近於道。上善的人居住要像水那樣安於卑下,存心要像水那樣深沉,交友要像水那樣相親,言語要像水那樣真誠,爲政要像水那樣有條有理,辦事要像水那樣無所不能,行爲要像水那樣待機而動。正因爲他像水那樣與萬物無爭,所以纔沒有煩惱。

上善的人,就應該象水一樣。水造福萬物,滋養萬物,卻不與萬物爭高下,這纔是最爲謙虛的美德。江海之所以能夠成爲一切河流的歸宿,是因爲他善於處在下游的位置上,所以成爲百谷王。

世界上最柔的東西莫過於水,然而它卻能穿透最爲堅硬的東西,沒有什麼能超過它,例如滴水穿石,這就是“柔德”所在。所以說柔弱勝剛強,柔可克剛。

  成語典故 篇12

成語旗鼓相當解釋:旗鼓:古時作戰以搖旗擊鼓指揮進退。比喻雙方力量不相上下。出自: 《後漢書·隱囂傳》:“如令子陽到漢中、三輔;願因將軍兵馬;旗鼓相當。”該成語有着怎麼樣的故事呢?

公元25 年,劉秀中興漢室,在 洛陽建立了東漢王朝,史稱漢光武 帝。建國之初,全國尚未統一。當時,曾 在王莽手下當過蜀郡太守的公孫述,雄踞益 州,並在成都稱帝。佔有天水、武都、金 城等地的隗囂,也自稱西川大將軍。隗囂 和公孫述之間有矛盾,經常發生戰爭。 爲了孤立公孫述,劉秀決定拉攏隗 囂。隗囂爲了找個靠山,也向劉秀俯 首稱臣。於是,劉秀便正式封他爲西川大將軍。隗囂受封后擊退了赤眉軍的起 義。此後,公孫述又與人勾結襲擊陝西中部一帶,進攻長安。隗囂率軍配合劉 秀,擊退了他們的進攻,並從此得到了劉秀的信任。爲了阻止公孫述的進一步 擴張,劉秀修書一封,希望隗囂能夠派軍堵住公孫述的進攻。他在信中寫道: “我現在正忙於東邊的戰事,大部分兵馬也都集中在東部,西邊兵力薄弱。若 公孫述率兵進入漢中,侵犯長安,那麼希望能夠藉助將軍的兵馬,與他們一決 雌雄。如果真能如此,那真是上天對我的賜福。” 劉秀是想借助隗囂的力量,形成勢均力敵的局 面,從而擊退公孫述。

  成語典故 篇13

“拔苗助長”這則成語的意思是將苗拔起,幫助它生長。比喻不顧事物發展的規律,強求速成,結果反而把事情弄糟。

這個成語來源於《孟子。公孫丑上》,宋人有閔其苗之不長而揠之者,芒芒然歸,謂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長矣!”其子趨而往視之,苗則槁矣。

《孟子》是一部儒家經典,記載了戰國時期著名思想家孟軻的政治活動、政治學說和哲學倫理教育思想。這部書中有個故事十分有名:宋國有一個農夫,他擔心自己田裏的禾苗長不高,就天天到田邊去看。

可是,一天、兩天、三天,禾苗好像一點兒也沒有往上長。他在田邊焦急地轉來轉去,自言自語地說:“我得想辦法幫助它們生長。”

一天,他終於想出了辦法,急忙奔到田裏,把禾苗一棵棵地拔,從早上一直忙到太陽落山,弄得精疲力盡。

他回到家裏,十分疲勞,氣喘吁吁地說:“今天可把我累壞了,力氣總算沒白費,我幫禾苗都長高了一大截。”

他的兒子聽了,急忙跑到田裏一看,禾苗全都枯死了。

孟軻借用這個故事向他的學生們說明違反事物發展的客觀規律而主觀地急躁冒進,就會把事情弄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