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教學設計 > 三年級語文下冊教學設計合集15篇

三年級語文下冊教學設計合集1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31W 次

作爲一位傑出的老師,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把教學原理轉化爲教學材料和教學活動的計劃。那麼什麼樣的教學設計纔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三年級語文下冊教學設計,歡迎閱讀與收藏。

三年級語文下冊教學設計合集15篇

三年級語文下冊教學設計1

【內容簡析】

這是一篇略讀課文,記敘了我國明朝將領戚繼光爲解除東南沿海的倭患,組建軍隊,英勇抗擊倭寇的故事。文章故事情節集中,內容簡單,沒有艱澀難懂的詞句,符合學生的認知水平,有利於學生語文實踐能力的培養。

【設計理念】

抓住重點難點,做到長文短教,讓學生在自讀自悟中習得基本的讀書方法,提高獨立閱讀能力。

【教學目標】

1、認識9個生字,注意積累詞句。

2、抓住重點詞句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戚繼光的英勇,有智謀,激發學生的愛國情感。

3、收集、交流有關戚繼光的故事,培養學生收集、處理信息的能力。

【重點難點】

理解課文內容,明白戚繼光被稱爲民族英雄的原因。

【教具準備】

生字(詞語)卡片,教學掛圖(課文插圖)或多媒體課件

【教學時間】

1課時

【教學設計】

一、揭示課題,檢查預習效果

1、交流自己收集到的`有關戚繼光的故事,說說戚繼光是個怎樣的人。

2、指名認讀生字(詞),交流認字的方法。

3、指名讀課文,教師及時指導,儘量做到:不讀錯音,不添字,不漏字,不回讀,不讀破句。

4、說一說課文主要寫什麼?

二、自讀探究,交流學習所得

1、默讀思考:

(1)戚繼光爲什麼要組建、訓練“戚家軍”?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戚繼光作戰英勇,很有智謀?

(2)爲什麼說戚繼光是一位民族英雄?

2、組織交流、討論,體會戚繼光的愛國、英勇、智慧:

(1)從戚繼光組建、訓練“戚家軍”的過程引導學生感受戚繼光爲國擔憂,爲百姓爲民族安康着想的民族精神。

(2)通過戚繼光英勇作戰,表現戚繼光身先士卒、衝鋒在前、奮不顧身的英雄氣概。

(3)讓學生複述戚繼光用智謀與敵人作戰的兩次戰例,明白戚繼光是一個善於觀察,用心思考,有勇有謀的將領。

3、速讀課文,畫出概括寫戚繼光“作戰英勇,很有智謀”的句子,看看這句話與上下文之間的關係。

三、感情朗讀,情感昇華

四、佈置作業,拓展延伸

1、繼續收集、交流有關抗擊倭寇的歷史故事,進一步增進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

2、抄寫、積累本課的好詞,如:聞風喪膽、身先士卒。

三年級語文下冊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學會本課生字,掌握多音字。

2.正確、流暢地朗讀課文。

3.能說出紙的發明經過。

4.知道紙是怎麼發明的,知道外國人懂得造紙術比中國遲一千多年,感受做一箇中國人的自豪。

過程與方法

1.通讀課文,藉助工具書預習字詞,理解詞語意思。

2.把握文章大意,理清紙的發明的過程。

3.引導學生感受作爲一箇中國人的自豪感,增強民族自信心。

情感、態度與價值

瞭解紙是怎麼發明的,知道外國人懂得造紙術比中國遲一千多年,感受作爲一箇中國人的自豪。

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

幫助學生理清紙的發明過程。

教學難點

從紙的發明過程中,感受中華民族祖先的聰明才智和身爲一箇中國人的民族自豪感。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揭示課題

造紙術、印刷術、指南針和火藥是我國古代的四大發明,是我國勞動人民對世界文明進步做出的巨大貢獻。遠古時代沒有紙。商朝時,人們將字刻在龜甲、獸骨之上,這就是最早的古文。周朝時,人們用竹簡(即竹片)、木簡、帛寫字著書。西漢時,勞動人民發明用絲絮造紙,後來用麻纖維造紙。東漢元興元年(公元105年),宦官蔡倫改進造紙術,採用樹皮、麻頭、破布、舊漁網爲原料造紙。從此,紙的產量大增。唐朝時,造紙術開始外傳朝鮮、日本和阿拉伯、歐洲等地。

二、字詞學習,基礎積累

1.藉助工具書,熟悉部首查字法,查找生字的.讀音和意義。

(1)確定生字部首,學習部首字法。

(2)以“豪”字爲例講解部首查字法,學生跟着做。

要點:部首目錄→部首幾畫(部首)→檢字表→部首→數除部首外幾畫→找到相應字的頁碼→字典正文。

(3)口頭歸納:查上不查下,查左不查右,半包圍查外面,獨體字查起筆。

2.對會寫的字進行書寫指導。

書寫指導:

“偉”左窄右寬,右邊的“韋”第三畫是橫折鉤。

“冊”左右疏密宜均勻,“冊”的第一、三畫是豎撇。

“存“的第一筆和第三筆要寫得稍短點。

易錯提示:

“社”的部首爲“礻”而不是“衤”。

3.多音字。

累léi:累贅lěi:積累lèi:勞累

鮮xiān:鮮明xiǎn:鮮爲人知

4.理解下列詞語。

創造:發明、製造了前所未有的事物。

(例句:中華民族創造了輝煌的歷史。)

鑄刻:在金屬上刻、鑄文字。

(例句:鑄刻在青銅器上的文字被稱爲金文。)

攜帶:隨身帶着。

(例句:圖書館禁止攜帶寵物進入。)

蠶繭:蠶吐絲結成的殼,橢圓形,蠶在裏面變成蛹。

(例句:蠶繭是織造絲綢的原材料。)

篾席:竹篾編的席子。

(例句:夏天躺在篾席上很涼爽。)

三、通讀課文,整體感知

1.這篇課文主要寫了什麼內容。

明確:講述了紙的發明過程。

2.在發明紙的過程中,先民們都做出了哪些嘗試?

明確:將文字刻在龜甲和獸骨,或者青銅器上--刻在竹片和木片上--將文字寫在帛上--麻紙的出現--蔡倫改進造紙術

四、課堂小結,效果強化

通過這一課的學習,我們初步掌握了部首查字法,並且對課文內容有了一定的瞭解,同學們可以在課後,試着去查找我國四大發明的故事。在下一堂課的學習中,我們將重點講解課文內容,感受中華民族祖先的智慧。

五、練習設計,鞏固提升

請完成本課對應訓練。

第二課時

一、複習舊知,導入新課

1.聽寫詞語。

手術偉大錄入手冊保存

約會經驗阿姨歐洲社會

2.導入新課。

通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在掌握了部首查字法的基礎上,對課文中的生字詞有了進一步的認識。在這一節課上,我們將深入學習課本內容,進一步感受中華民族祖先的智慧。

二、課文研讀,突破重難

1.自由朗讀課文,思考:在紙發明以前,人們是用什麼記錄文字的?

2.我國最早的紙是什麼做成的?

明確:是用麻做成的。西漢時期,人們已經懂得了用麻來造紙,但是麻紙比較粗糙,不好書寫。

3.蔡倫對西漢時期的麻紙,進行了怎樣的改造?

明確:蔡倫吸收長期積累的經驗,把樹皮、麻頭、稻草、破布等原料剪碎或切斷,浸在水裏搗爛成漿,再把漿撈出來曬乾,就成了一種既輕便又好用的紙。

4.爲什麼蔡倫改進的紙能夠被流傳下來?

明確:蔡倫改進的紙,原料容易得到,可以大量製造,價格又便宜,能滿足多數人的需要。

5.課外拓展。

(1)蔡侯紙:蔡倫曾被封爲“龍亭侯”,由他監製的紙被稱爲“蔡侯紙”。

(2)四大發明:指造紙術、指南針、火藥和印刷術。

三、課堂小結,效果強化

1.讀了這篇課文,你有什麼感悟?

明確:讀了這篇課文,我瞭解了紙的發明過程。在紙的發明創造中,我感受到中華民族的聰明才智,爲自己身爲中國人而感到驕傲。

2.本文的中心思想是什麼?

明確:通過對紙的發明過程的描寫,展現了中華民族的聰明才智。

四、練習設計,鞏固提升

請完成本課對應訓練。

五、板書設計,知識構架

紙的發明

紙發明以前——甲骨、青銅

西漢時期——麻紙出現

東漢時期——蔡倫改進造紙術

後來——造紙術傳到了全世界,促進文化的發展

中華民族的聰明才智——身爲中國人的自豪

三年級語文下冊教學設計3

一,學習目標

1,把握寫作要求,調動生活得積累,拓展思路,把自己最想學得內容寫下來。

2,把想寫的內容寫具體,把句子寫通順。

二,學習重,難點

1,拓展寫作思路。懂得再學習,生活中選材。

2,運用寫作辦法把內容寫具體,把句子寫通順。

三,教學過程

{一}激題導入

1,誤語

2,出示本次習作要求{原文}。

{二}品題明確目的

1,自由讀題,邊讀邊想:

本次的習作要求是什麼?

2彙報,師生共評。

學生所述內容是否符合題意?爲什麼?

{三}開啓思路

1,放“電影”

請大家閉上眼睛,播放電影一樣把你生活中經歷的事,看到的景物,周圍接觸的.人,你的各種魄力的想象播放一遍,注意想想哪個給你的留下的印象最深,你最想寫什麼?

2,定格放大

請大家睜開眼睛,同學們一定卻看到了豐富多彩的畫面,那麼你最想寫什麼呢?請再閉上眼睛把這組畫面定格,並把它放大,仔細“看好”每一個細節。

3,慢放重現

習作提示中有一條要求:把內容寫具體,如何寫具體呢?請大家把剛纔定格放大的畫面再腦子裏慢放重現,一個鏡頭一個鏡頭地“看”仔細。如果事情的要仔細看清楚的前因後果;如寫景物的,要理清順序;如寫人物的,要想想爲什麼喜歡或不喜歡他{她}?

四,小組交流

1,跟小組的同學交流一下,你最想寫什麼?初步打算怎樣寫?如何把它寫具體?互相幫助提提意見。

2,全班交流,說說寫什麼,打算怎樣寫,互相啓發,鼓勵其他同學,想他人所未想,寫別人所未寫的內容。

{五}試寫初稿

學生初寫,教師監視,進行個別指導,發現問題及時指出

{六}評議初稿

1, 小組內輪流讀讀自己的習作,共同進行

2,請一兩學生朗讀自己的習作,師生共同評議。

{七}賞析優秀片斷

每個小組推選一兩個優秀片斷,請同學們進行賞析。

{八}修改習作

針對已發現的問題修改自己的習作。

三年級語文下冊教學設計4

課題名稱

翠鳥

科  目

小學語文

年級

三年級

教學時間

一課時

學習者分析

1. 三年級學生年齡比較小,有較強烈的表現慾望,能夠積極主動去學習。同時,學生對趣味性、生活化、直觀形象的圖文的教學資源非常感興趣,有利於教師進行教學活動的設計。

2. 學生能根據工具書、利用網絡進行學習,收集相關的學習資料。翠鳥學生對此瞭解甚少,利用網絡媒體查找有關翠鳥的信息,大大提高了學生學習興趣。

教學目標

一、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  感受作者對翠鳥的喜愛之情。

2. 培養學生保護動物,與動物和諧相處的意識。

二、過程與方法

1.  通過引導學生細讀課文,找出相關詞句體會翠鳥的特點。

2.  結合信息技術手段瞭解作者是如何抓住事物的特點進行描寫和說明的。

三、知識與技能

1.  摘抄描寫翠鳥外形和動作特點的句子,有感情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2. 學習作者觀察的順序和抓住特點進行觀察的方法。

教學重點、難點

1.  引導學生體會作者是如何抓住事物的主要特點進行描寫和說明的,體會關鍵詞句在表情達意上的作用,積累好詞好句;

2.  培養學生與動物和諧相處的意識。

教學資源

1.學生課前收集有關翠鳥的外形特點和生活習性的資料。

2.教師自制多媒體課件學習資源。

3. 教師自畫翠鳥圖片。

4.上課環境爲多媒體大屏幕環境。

《翠鳥》教學活動過程描述

教學活動1

(一)激趣導入,認識翠鳥

1. 多媒體課件播放“百鳥爭鳴”聲,說說喜歡什麼鳥?

2. 今天我們再來認識一位新的朋友--翠鳥,板書課題,一起親切地叫它的名字。看到這個課題你想知道什麼?

3. 多媒體課件播放“翠鳥”圖片,分組交流課前通過網絡收集到的有關翠鳥的一些資料。

教學活動2

(二)自主朗讀,感知課文內容

1.請同學們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讀課文,看看課文從哪幾個方面介紹翠鳥的?

2.你們提的問題在課文找到答案嗎?誰來說說課文是從哪幾個方面介紹翠鳥的?

教學活動3

(三)細讀課文,體會作者對翠鳥的喜愛之情

1.學習課文第一自然段

(1)、讀第一自然段,邊讀邊看圖,想象翠鳥的樣子,讀後反饋。

(2)、課文是怎樣描寫的?用雙橫線畫出作者是按什麼樣的順序描寫翠鳥的外形?

(3)、願意來親手畫一畫翠鳥嗎?請同桌或小組合作,畫一隻課文中描寫的翠鳥。

(4)、哪幾位同學願意展示一下你們畫的翠鳥?大家看他們畫得好不好,與課文內容是否相符。集體評議。

(5)、老師也畫了一隻翠鳥出示圖片,可是忘記了塗色,大家能不能,來介紹一下它的樣子呢?自己練習說一說。

(6)、個別學生上臺介紹翠鳥樣子。集體評議。

2.學習課文第課文第二、三自然段

(1)、出示課件,學生邊看圖編自由讀課文第2、3段。用△找出表示翠鳥動作的詞,用橫線劃出表現它動作敏捷的句子,體會翠鳥活動特點,看看該怎麼讀,能它讀好。

(2)、學生彙報,教師指導朗讀

(3)、同桌討論:翠鳥捉魚的本領和它的`外形有什麼關係?

(4)、學生反饋討論結果,教師總結。

3.學習課文最後兩段

(1)、快速默讀課文第四、五自然段,畫出文中表達了作者對翠鳥的喜愛之情的句子。

(2)、激趣過渡:翠鳥那麼美麗可愛,那麼機靈,你想捉一隻來飼養嗎?課文中的小朋友也想嗎?後來他們爲什麼打消了捉它的念頭,希望翠鳥在葦杆上多停一會兒?

(3)、教師小結:我們也要像作者那樣,不但喜愛鳥,更要保護鳥,因爲鳥類是我們的好朋友。正是有了它們的存在,我們的生活才如此的豐富多彩。其實,翠鳥在全世界有60多種,我們今天所認識的只是其中的一種。就讓這可愛的小生靈在大自然中快樂、自由地生活着吧!(多媒體課件播放:各種各樣的翠鳥)

教學活動4

(四)回顧課文,總結寫法

(1)、談談學了本課有何收穫?

(2)、教師和學生一起總結寫法。(邊說邊課件出示)

(3)、我們一定要保護鳥類,因爲鳥類是我們的好朋友,說說你們準備怎樣保護鳥類?

教學活動5

(五)佈置作業:

蒐集各種各樣鳥類的資料,以“我最喜歡的鳥”爲題,運用所學的寫作方法寫一篇作文,介紹自己所熟悉的鳥的外形,活動特點,生活習性等。

三年級語文下冊教學設計5

【教學目標】

1.學會結合本單元課文,明確理解難懂句子的方法。

2.結合畫面識字。

3.理解同一個詞語在不同語境中的意思;學會圍繞一個意思寫句子。

4.積累與知錯就改有關的名言。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揭題導入。

今天我們學習語文園地的內容。(板書:語文園地)

二、交流平臺。

板塊一:交流平臺。

1.(出示課件)

我發現,理解難懂的句子和理解難懂的詞語,方法比較相近。

(1)小組討論:理解詞語的方法有哪些?

(2)小組派代表做彙報發言。

預設:理解詞語的方法有聯繫上下文,在語境中理解。

預設:理解詞語的方法有結合生活經驗理解。

預設:實在不好理解的詞語可以查字典、詞典,或者上網查資料,還可以向別人請教。

2.(出示課件)

結合生活經驗,我理解了《剃頭大師》裏“這一會兒痛一會兒癢的,跟受刑一樣”這句話,因爲我也有過這樣的經歷。

(1)小組討論:讀了這段話,你認爲理解難懂的句子可以用什麼方法?

(2)小組代表發言:理解難懂的句子,可以運用“結合生活經驗”的方法。

3.(出示課件)

聯繫上下文,我知道了“只見松林裏一個個斗笠像蘑菇一樣”,原來是在寫小孩子們的樣子。

讀了這段話,你認爲理解難懂的句子可以用什麼方法?

小組討論交流,全班交流:

(理解難懂的句子,可以運用聯繫上文的方法,“是誰一聲歡叫把雨珠抖落”,是寫小孩子採到蘑菇時高興地叫了起來,因此,這裏是說一個個頭戴斗笠的孩子像蘑菇)

4.(出示課件)

理解難懂的句子,還可以查查資料,或者向別人請教。

5.教師小結:理解難懂的句子,可以運用“結合生活經驗、聯繫上下文、查找資料、詢問他人”等方法。(板書:理解難懂的句子的方法:結合生活經驗、聯繫上下文、查找資料、詢問他人等)

設計意圖:

出示交流內容,通過對例句的分析,學習理解句子的方法。

板塊二:識字加油站。

1.(出示課件)

讀一讀,說說你看到的畫面。

出示書中字詞。

2.指名拼讀生字,齊讀畫面上的詞語,指名領讀。

注意讀準“巡、纜、瞭”。

3.小組同學對比讀,互相交流。

4.圖文結合,用自己的`話說一說畫面的內容。(出示課件)

(示例:旭日東昇,海濱哨所,海防戰士們已經早早起牀,他們有的站在一艘軍艦上向四周瞭望,有的在附近島嶼上四處巡航。沙灘上,美麗的貝殼靜靜地躺着,和纜繩、鐵錨相望,他們一起說着悄悄話)(板書:看圖識字)

設計意圖:

看圖識字,並用上這些詞語,想象畫面,連成一段話,訓練了學生的寫話能力。

三、詞句段運用。

板塊三:詞句段運用。

(一)(出示課件)

讀一讀,說說兩組加點詞語意思的不同。

出示書中句子。

1.讀一讀,指名讀,齊讀,男女比賽讀。

2.說一說,小組交流,讀讀句子,每組句子中,加點詞語的意思有什麼不同?

3.小組代表發言。(板書:在語境中理解詞語)

第一組句子,加點的字是“熟”。在第一句話中“熟”的意思是“食物燒煮到可以食用的程度”;第二句話中“熟”的意思是“熟練,表示程度深”。

第二組句子,加點的詞語是“味道”。在第一句話中“味道”的意思是“舌頭接觸蘋果時所得到的感覺”;第二句話中“味道”的意思是“看這本書時的感受、情趣、意味”。

(二)(出示課件)

下面的例句是圍繞一個意思來寫的。讀一讀,再選一個開頭照樣子寫一寫。

出示書中例句。

1.學生自由讀,指名讀,師生評議。

2.說一說這兩段話什麼特點。

小組交流,代表展示,師生評議。

兩個例句的構成規律是,句子是圍繞開頭的小句來寫的,後面部分把這個意思寫得更加清楚明白。

第一句話是圍繞“我的表弟小沙天生膽小”寫的;第二句話是圍繞“他們高興極了”寫的。

3.仿照上面的文段,寫一段話,圍繞一個意思去寫。

(出示課件)(板書:圍繞一個意思去寫)

示例:雨下得真大。哇!雨點一串又一串“噼裏啪啦”從天而降,打在地上濺起了一朵朵美麗的水花。不一會兒匯到一起變成了潺潺流淌的小河,流向遠方。往遠處看,到處都是白茫茫的,分不清哪裏是樓房,哪裏是大樹。樹葉被雨水沖刷得更加翠綠、透亮,樹枝搖搖晃晃的,好像快要掉到地上似的。路旁的花朵被風吹得東倒西歪,一片又一片地落到了地上,順着雨水漂向了遠方。

設計意圖:

詞句段的設計其實就是對“圍繞一個意思”寫片段的運用與實踐。

四、日積月累。

板塊四:日積月累。

1.出示書中“日積月累”的內容。

2.師範讀,學生跟讀,自由朗讀。

3.以上都是關於什麼的名言?(都是關於有錯就改的名言)

(板書:關於有錯就改的名言)

4.它們的意思分別是什麼?(課件出示)

見善則遷,有過則改:見到美善的品行就努力學習,有了錯誤就馬上改正。

過而不改,是謂過矣:有過錯卻不加以改正,這纔是真正的過錯。

人誰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誰能不犯錯誤呢?犯了錯誤而能改正,沒有比這更好的事了。

改過不吝,從善如流:改正過錯不要吝惜,聽取正確的意見要像水從高處流到低處一樣迅速自然。

5.自由朗讀,積累背誦。

五、課堂小結。

通過本節課的學習,我們交流了理解句子的方法,學會了看圖自主識字、根據語境理解詞語、圍繞一個意思寫一段話,還積累和理解了關於有錯就改的名言。

【板書設計】

語文園地

1.結合閱讀體驗,總結理解難懂的句子的方法;

2.學習詞語並展開想象;

3.認識漢語一詞多義現象;學會圍繞一個意思寫一段話;

4.積累背誦關於“改過”的名言。

三年級語文下冊教學設計6

教學目標:

1.會認會寫本課的10個一類生字和9個二類生字,能夠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文中不同人物語言的含義,並能說一說自己的第一次。

2.通過反覆朗讀課文,理解文中任務的語言和重要的語句來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和情感。

3.通過學習課文,讓學生體會到人生的每個第一次成功都是十分不容易的,需要自己不斷地付出。

教學重點難點: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文章的主要含義。

教具準備:

生字卡片有關於描寫第一次的文章

教學時數:

3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能夠讀熟課文,學會本課的一類生字。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同學們,在我們的生活中,經歷了許多的第一次,第一次做飯,第一次演講,第一次戴上紅領巾……相信你的每個第一次都會給自己留下十分深刻的印象,你願意給同學們講一講你當時的心情和經歷嗎?這節課我們要來學習一篇課文《第一次》。請同學們齊讀課題。

二.練習讀課文,初步在整體上把握課文內容。

1.指名讀課文,其他同學訂正。

2.聽老師讀課文,思考:你能不能用概括性的語言來說說課文主要寫了一件什麼事?

3.自由朗讀課文,注意根據自己的理解讀出感情來。

4.指名讀課文。

三.學習一類生字。

旁:已學過。

階:(1)臺階:階梯。(2)等級:官階。階層、階段、階級、階下囚。

退:已學過。

腿:已學過。

哆:由於生理和心理上受到刺激而身體顫動:哆嗦。

願:(1)願望:心願、志願、如願、平生之願。(2)願意:情願、自願。(3)願心:許願、還願。

襪:襪子:襪底、襪筒、襪套、襪船。

沿:多音字。yán:(1)順着:沿途、沿街、沿岸、沿海、沿邊(2)依照以往的.方法、規矩、式樣等:沿襲、相沿成習。(3)邊兒:邊沿、炕沿兒、前沿。yàn:水邊:河沿,溝沿。

積:(1)積累:積少成多、日積月累、積土成山。(2)長時間積累下來的:積習、積弊。(3)乘積的簡稱。積存、積德、積極、積勞、積木、積壓、積雲。

執:(1)拿着:執筆、手執紅旗。(2)執掌:執政、執教。(3)堅持:執意不肯、各執一詞。(4)執行:執法。(5)憑單:回執、收執。執迷不悟。

四.鞏固一類生字。

五.作業:書寫一類生字。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含義,能讀文中的重要句子進行分析。

教學過程:

一.明晰課題含義:同學們齊讀課題,想一想當你經歷第一次時心情會怎樣,會遇到哪些困難呢?這節課我們來繼續學習課文。

二.指名分段讀課文。

三.用自己的話概括一下課文的主要內容。

四.理解課文內容。

1.讀第一自然段,通過讀這一段,你能知道些什麼呢?這一段對於全文來說有什麼作用呢?(交待了故事中的主人公:不滿一週歲的小孩。故事發生的地點:馬路旁。說明了這次經歷具有一定的困難。)

2.讀2、3兩個自然段,看看寫了什麼,找出自己不懂的詞語或句子,和同學們共同探討交流。再聯繫下文說一說小男孩是怎樣成功的?找出描寫小男孩的詞語。(哆哆嗦嗦信心十足,注視前方積蓄力量,拿下高地勝利微笑)

3.老奶奶和媽媽分別說了什麼?你同意誰的觀點,爲什麼?

4.最後怎樣了?小男孩拿下了第一個高地,你想對他說些什麼?

五.練習讀課文,注意讀出感情來。

六.作業: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第三課時

教學內容:複習生字,完成課後練習。

教學過程:

一.聽寫一類生字。

二.做課後練習: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讀一讀,理解加點詞語的意思。

(1)找學生說一說這些詞語的意思。

哆哆嗦嗦:由於心理或生理上受到刺激而身體顫抖。

積蓄:積存。

信心十足:十分有信心的樣子。

勝利:達到預定的目的。

(2)用自己喜歡的詞語造句。

3.討論交流。(在上一節課已經完成)

4.說一說。

說一說你的第一次。

三.作業:寫一寫自己的第一次。

板書設計:

第一次

小男孩:哆哆嗦嗦信心十足

注視前方積蓄力量

拿下高地勝利微笑

詞彙積累:

旁邊臺階小腿哆嗦願望襪子河沿積蓄後退執着

三年級語文下冊教學設計7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從神態、動作變化中體會人物的內心世界,感受阮恆身上所體現出的真誠的友誼和無私奉獻的精神。

3、抓住關鍵語句,深入體會阮恆無私奉獻的品格。

教學重點:

抓住描寫阮恆獻血時的表情、動作的語句,瞭解人物當時的複雜心情。

教學難點:

理解課文內容,感受朋友之間真摯的友誼,樹立正確的友誼觀。

教學過程:

一、導入:同學們,你們有自己的朋友嗎?你和朋友之間做過什麼讓對方難忘的事?(學生1-2名回答)。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篇課文,瞭解文中兩個主人公之間的友情,齊讀標題。

二、提問:之前我們預習過課文,“她”和“我”分別指誰?——“她”指小姑娘,“我”指阮恆。所以這是阮恆說的一句話。

三、快速朗讀課文,讀準字音,思考: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

四、複習字詞、整體感知:

1、提問這篇文章有一個字很特殊,全文都圍繞它展開,是什麼?——“血”(老師介紹“血”兩種讀音用法)。

2、出示四個生詞,指名朗讀、齊讀

3、誰能夠根據這四個詞,按順序將課文大意概括出來?

五、學習三、四段:

1、提問:小姑娘受傷嚴重,生命危在旦夕,情況十分緊急,課文中用了一個詞語來概括是什麼?——迫在眉睫。

2、提問:你知道“迫在眉睫”什麼意思嗎?(老師根據字形解釋)。看來觀察字形真是個分析詞義的好辦法。

3、我們還可以聯繫上下文,看看爲什麼說輸血迫在眉睫?從文中找出句子。

——“經過查看,他們確認這個小姑娘傷的最重,如果不立刻搶救,就會因爲休克和流血過多而死去。”

——“醫生和護士都不具有她的血型。”

——“一位女醫生告訴這幾個孤兒,如果他們不能補足這個小姑娘失去的血,她一定會死去,問是否有人願意獻血。”

4、聯繫“迫在眉睫”的意思,誰能有感情地讀出這種分秒必爭的緊迫感?指名朗讀。

5、師生合作,共度句子:因爲……所以……

六、學習五至七段:

1、提問:在這迫在眉睫、緊張萬分的時刻,有人幫助她嗎?——有,阮恆。阮恆是怎樣做的`呢?我們齊讀黑板上的句子“一陣沉默之後,一隻小手顫抖地舉起來。忽然又放下去,然後又舉起來。”

2、提問:這句話中寫了阮恆的哪些動作?——“舉、放、舉”

3、老師範讀,學生做動作。

4、假設你是阮恆,結合全文,思考:剛剛你沉默時、舉手時、放手時、又舉手時分別都想了什麼?

5、學生齊讀句子。

6、 這一連串的思想鬥爭和複雜的心理變化,作者只用了三個動作就展現出來了,所以我們今後也要通過動作描寫感受人物的內心活動。

七、學習八至十一段:

除了動作,我們還能從圖中阮恆的神態揣摩出他的心理感受。默讀8-11段,找出描寫阮恆動作和表情的句子,用“__”畫出來,體會他的內心世界。

1、提問:最初阮恆的表現是?——“叫阮恆的小男孩很快地躺在草墊上。他的胳膊用酒精擦拭後,一根針扎進他的血管。抽血過程中阮恆一動不動,一句話也不說。”

2、提問:這句話中有三個“一”,你們找到了嗎?當一根針緩緩扎進他的血管時,他——“一動不動,一句話也不說”。學生齊讀句子。

3、看得出來他在極力忍住自己的痛苦,再請男女生分別齊讀最後一句話。

4、 提問:你從哪些句子中體會到阮恆的痛苦與恐懼?

——“過了一會兒,他突然啜泣了一下,全身顫抖並迅速用另一隻手捂住臉。”

——“但過了一會兒,他又開始嗚咽,並再一次試圖用手掩蓋他的痛苦。”

——“接着,他那不時的啜泣變成持續不斷的低聲哭泣。他眼睛緊閉着,用牙咬着自己的小拳頭,想竭力制止抽泣。”

5、提問:這三句話中描寫哭的表情的詞是什麼?——“啜泣”“嗚咽”“低聲哭泣”“抽泣”

6、 爲什麼會有這種表情變化呢?同桌間小聲朗讀幾個句子,誰讀懂了到前面演示。

(1)“過了一會兒,他突然啜泣了一下,全身顫抖並迅速用另一隻手捂住臉。”生讀生演,提問:如果你是阮恆,爲什麼啜泣?爲什麼捂着臉?是隻怕疼嗎?爲什麼要救女孩?——“她是我的朋友”。

(2)“但過了一會兒,他又開始嗚咽,並再一次試圖用手掩蓋他的痛苦。”師讀生演,提問:和剛纔有何不同?說明什麼?爲什麼還要掩蓋?

(3)“接着,他那不時的啜泣變成持續不斷的低聲哭泣。他眼睛緊閉着,用牙咬着自己的小拳頭,想竭力制止抽泣。”師讀全班演,提問:和剛纔又有何不同?

7、教師引讀,師生合作:想不想把阮恆的心情表現的更充沛一些?老師告訴大家一個好辦法,那就是走進人物內心,去傾聽他的心聲,咱們一起合作。

(1)抽血開始了,隨着針管扎進身體,一股鮮血流了出來,我害怕極了,想到這,______

(2)望着鮮血不停流入針管,我似乎看到死亡之門正在向我打開,於是,______

(3)血越抽越多,我的身體也越來越無力,接着,______

(4)也許我的生命就這樣要走向終點了吧,於是,______

8、提問:阮恆明知自己會死,卻依然要救女孩,這是爲什麼?——“她是我的朋友”。

八、教師引讀:

1、他不能眼睜睜看女孩就這麼死去,因爲______

2、當恐懼一次次來襲,他決心以死相救,因爲_____

3、此時此刻危險近在咫尺,阮恆只有一個樸實卻很堅定的想法,那就是______

九、提問:在你眼中阮恆是個什麼樣的孩子?——善良、無私。

十、提問:在善良無私的阮恆心中,最珍貴的不是生命,而是——友情。

十一、提問:你們想要這樣的朋友嗎?拓展“真正的朋友”,學生填空,配樂朗讀友情小詩。

十二、佈置作業:想一想,假如你是甦醒過來的小女孩,你會對阮恆說些什麼?把小女孩要說的話寫下來。

板書設計:

18.她是我的朋友

小姑娘 阮恆

迫在眉睫 善良無私

友情

三年級語文下冊教學設計8

教學目標:

1、學會運用讀書記號學習課文的方法。

2、讀中悟情,懂得學習要專心致志,感受教師對學生的關心和愛護。

教學重點:

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

學着感受老師對學生的關愛之情。

教學過程:

一、複習導入,激發興趣

上節課我們學習了課文的一、二自然段,這兩段中的達麗瑪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烏漢娜老師發現了這雙走神的眼睛,想象一下,接下來會發生什麼事呢?(蒐集學生的想象)

二、研讀課文,讀中悟情

1、自由讀一讀課文的第二大段。邊讀邊用讀書記號劃一劃你認爲能讀出烏漢娜老師關心達麗瑪的句子。

2、交流(隨機出示句子)

烏漢娜老師讓達麗瑪坐在自己身邊,像是對着42位學生,又開始講課了。

讀了這句話,你想說點什麼嗎?你能把你的感受讀出來嗎?

烏漢娜老師忘記了一切疲勞,心頭一陣激動:“哦,達麗瑪……你會學好的,我放心了……”

(1)初步體會:你能讀一讀這句話嗎?

(2)深入體會。

a.你從哪兒發現了烏漢娜老師的疲勞?(沙啞的嗓音,發乾的.嘴脣)能讀出她的疲勞嗎?

b.又是什麼力量讓她忘記了疲勞?

c.學生速讀課文,重點交流學生提出的兩個句子。

達麗瑪望着老師親切的面容,心裏發誓:上課再也不能讓心跑向大草原了。

什麼是發誓?你發過誓嗎?達麗瑪爲什麼要發誓?引導學生聯繫上下文進行體會。假如你是達麗瑪,你能發一回誓嗎?(指名讀,齊讀)

達麗瑪的決心這麼大,她做到了嗎?

是的,她只聽到老師沙啞的嗓音,只看到老師發乾的嘴脣,哪注意到隆隆的春雷聲?

生讀。(你對老師的愛通過朗讀告訴我們了。你讀得那麼投入,肯定能使老師忘記一切疲勞。)

你還找到哪些類似的句子?

d.有付出必有回報。烏漢娜老師的付出得到了回報。她的臉上一定洋溢着----甜美的笑容。此時此刻,她會對達麗瑪說些什麼呢?(想象說話)

她有沒有將這些話說出來?再次出示(烏漢娜老師忘記了一切疲勞,心頭一陣激動:“哦,達麗瑪……你會學好的,我放心了……”)

可是這些話都包含在這兩個----省略號中了(第一個省略號代表了老師說話的斷斷續續,第二個省略號讀出了老師話裏的意味深長)千言萬語匯成了一句話。老師是多麼地激動啊!

再次讀讀這句話。

3、研讀第三段

烏漢娜老師不僅在學習上十分關心達麗瑪,而且在生活上也對她無微不至。讀讀第三段,你能感受到嗎?

(1)出示:21歲的烏漢娜老師解開蒙古袍的衣襟,把10歲的達麗瑪摟在身邊。

21歲、10歲----我們能從年齡中體會盡管她們的年齡相差那麼近,可是烏漢娜對學生卻是那麼無微不至。

解、摟----“摟”出了什麼?“摟”出了一段不是母女勝似母女的深情!(指導朗讀)

(2)此時,假如你是達麗瑪,你能不能用一句話來說說你心目中的烏漢娜老師?

三、課外拓展,悟情悟題

1、出示課前蒐集的讚頌老師的話。

2、古往今來,許許多多的人用詩用詞用文用畫在讚美着老師,他們把老師比作春蠶、紅燭、園丁……今天,課文要將老師比作什麼呢?

出示:春天的雨點落在草原上,草原上正萌發勃勃生機。春天的雨點,彷彿也落在達麗瑪心裏。

在春雨滋潤下,萬物甦醒;同樣,在烏漢娜老師的關心下,達麗瑪也將迅速地成長起來。(配樂)深情地朗讀這兩句話。

3、總結全文,滿懷深情地朗讀課題。

三年級語文下冊教學設計9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認識6個生字,認識多音字“嚷、溜”。正確讀寫本課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能說出故事中讓自己最意想不到的內容,並複述這部分內容。

過程與方法:

1.默讀課文,說說故事中的哪部分是你最意想不到的,理解課文內容。

2.理清課文的敘述順序,能用自己的話複述課文。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懂得世界一天天在改變,人們的思想觀念也應該隨着改變的道理。

【教學重點】

1.理解課文內容,理清課文的敘述順序。

2.抓住課文的主要內容進行復述。

【教學難點】

理解課文內容,感悟課文說明的道理。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揭示課題。

1.出示各種帽子圖。

2.啓發談話:同學們,我們都知道帽子是一種戴在頭部的服飾,多數可以覆蓋頭的整個頂部。帽子有遮陽、裝飾、增溫和防護等作用,因此帽子的種類也很多,選擇也有很多講究。我們現在戴的帽子各種各樣,種類繁多。非常奇怪的是,從前有一家帽子店只做方帽子,從來沒有做過別的帽子。你見過方帽子嗎?方帽子戴在頭上舒服嗎?方帽子店的生意紅火嗎?讓我們一起讀讀課文,從課文中尋找答案吧!

3.板書課文題目,齊讀課文題目。

設計意圖:

運用多媒體課件創設情境,引導學生深入瞭解帽子,用簡單的問題引起學生的好奇心,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

二、檢查預習,自主識字。

1.指名讀課文,學生評價朗讀情況。

2.在小組內彙報交流預習情況。

3.課件出示“我會讀”。

櫥chú(櫥窗)改gǎi(改變)蕉jiāo(香蕉)

扣kòu(釦子)筒tǒng(圓筒形)董dǒng(古董)

嚷(rāng)嚷叫嚷(rǎng)一溜(liù)煙

溜(liū)冰

(1)注意:“嚷”“溜”是多音字,“櫥”是翹舌音,“筒、董、嚷”是後鼻音。

(2)學生討論記憶生字的方法。

(3)學生讀生字,組詞,說句子。教師進行點撥。

設計意圖:

引導學生討論記憶生字的方法,利用生字組詞造句,在具體的語言環境下識字,提高學生的識字能力。

三、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默讀課文,思考問題: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

2.出示題目,學生填空。

這篇課文講了從前有一家帽子店只做(),從來沒有做過(),方帽子戴着又()又()。小孩子們不喜歡(),他們喜歡(),戴着()。後來,方帽子店對面又開了一家賣()的商店,顧客們最後都進了()。那些不舒服的(),慢慢地成爲()。

設計意圖:

運用填空題可以降低概括課文主要內容的難度,讓學生有法可循,降低學習的難度。

四、細讀課文,感悟理解。

(一)師生研讀課文第1~4自然段。

1.出示自學提示一。

(1)這家帽子店爲什麼只做方帽子,從來沒有做過別的帽子?畫出句子讀一讀。

(2)人們戴着方帽子舒服嗎?畫出句子讀一讀。

2.彙報交流。出示相關句子。

(1)“我們從來都是做方帽子,方帽子纔是好帽子,不能改的。”(概括介紹帽子店的情況。理解“從來”)板書:方帽子

(2)他們的櫥窗裏都是方帽子。第一頂是方的,第二頂是方的,第三頂還是方的……(這段話先概括敘述,後具體講解,強調櫥窗裏都是方帽子。省略號表示列舉的省略)

(3)他們圓圓的腦袋藏在方帽子裏,緊的地方太緊,寬的地方太寬,冬天戴着不太暖,夏天戴着卻熱得滿頭汗。舒服嗎?真不舒服!(第一句話寫出了方帽子的缺點,後面是設問句,發出感嘆,表明方帽子戴着真不舒服)板書:不舒服

3.學生自由讀這幾段話,用自己的話概括出這幾段話的主要內容。(帽子店只有方帽子,人們只好戴不舒服的方帽子)

(二)小組合作學習課文第5~15自然段。

1.出示自學提示二。

(1)小孩子們喜歡戴方帽子嗎?他們是怎麼想的?怎麼做的?

(2)大人們認爲方帽子戴着舒服嗎?

(3)孩子們戴上了圓帽子,方帽子店的主人有什麼表現?

(4)孩子們喜歡圓帽子嗎?從哪些語句可以看出來?

2.彙報交流。

出示相關句子。

(1)①小孩子們覺得方帽子又奇怪又不舒服,他們想,圓圓的頭爲什麼戴方帽子呢?圓的不行嗎?(這兩句話用疑問的語氣寫出了孩子們的想法,他們不喜歡方帽子,想戴圓帽子)

②小孩子們可不喜歡戴方方的帽子,他們喜歡用紙做出圓的、尖的、香蕉形的帽子,戴在頭上,又舒服又漂亮。(孩子們用紙做出的各式各樣的帽子又舒服又漂亮。真有創意)

③他們設法找到一些布,試着做了幾頂圓帽子,像碗一樣扣在頭上,很舒服。(孩子們用布做出的圓帽子戴着很舒服)

(2)大人們總是這樣回答:“因爲一直以來都是這樣的。”(大人們也覺得方帽子戴着不舒服,但是沒有辦法,理解“一直”的意思。這句話說明人們沒有創新意識,守着傳統的東西,不求改進)

(3)在密密麻麻的方帽子中,忽然出現了幾頂圓帽子,方帽子店的主人大吃一驚。最讓他吃驚的是,自己的兒子也戴了一頂圓帽子!

“快快把它丟掉!”方帽子店的主人抓起圓帽子,丟在地上。

“我要!我要!”兒子嚷嚷着。

“不懂事的孩子!好好的方帽子不戴,要戴圓帽子!”(方帽子店的主人大吃一驚,大聲呼喊,還把兒子戴着的圓帽子丟在地上。方帽子店的主人思想守舊、固執,不敢改變傳統的.東西)

(4)①“我要!我要!”兒子嚷嚷着。

②兒子不理他,拾起圓帽子戴在頭上,一溜煙似的跑了。(孩子們非常喜歡圓帽子,他們不顧大人的反對,堅持戴圓帽子)

3.出示課文插圖,分角色朗讀這幾段話。

4.用自己的話概括出這幾段話的主要內容。

5.在小組內練習表演。

(三)自學課文第16~20自然段。

1.出示自學提示三。

(1)孩子們長大後做了哪些事情?

(2)新帽子店和方帽子店有什麼不同?

(3)後來的人們還喜歡方帽子嗎?從哪裏可以看出來?

(4)方帽子店的主人又有什麼表現?

2.彙報交流。

(1)孩子們長大後做出了各式各樣的帽子,不同的季節戴不一樣的帽子,還在方帽子店對面開了一家帽子店。板書:各式各樣的帽子

(2)新帽子店:櫥窗裏放着各式各樣的帽子,卻沒有一頂是方的。“專賣各式各樣的舒服的好帽子。”板書:舒服

方帽子店:方帽子店裏擺放着方方正正的帽子,卻沒有一頂是圓的。“專賣從不改變的方的好帽子。”

(3)路上的行人已經變了樣子,夏天戴着寬邊的香蕉形的草帽,冬天戴着圓筒形的呢絨帽……板書:變了樣子

(4)方帽子店的主人氣得幾乎昏過去!板書:幾乎昏過去

(四)齊讀最後一個自然段。

討論:“古董”是什麼意思?那些方帽子爲什麼變成了古董?

“古董”的意思是古代流傳下來的器物。也比喻過時的東西或頑固守舊的人。各式各樣的新帽子代替了方帽子,人們都不戴方帽子了,所以那些方帽子變成了古董。

設計意圖:

通過自學提示,引導學生品讀重點詞句,理解課文,啓發學生思考,發展學生思維。

五、回顧總結,體會道理。

1.指名朗讀課文,讀後交流:讀了課文,你明白了什麼道理?(日子一天天地過去,世界一天天在改變,我們的思想觀念也應該跟着轉變,無論做什麼事情都不能因循守舊,要與時俱進,開拓進取)板書:改變

2.說說故事中的哪部分是你最意想不到的,再用自己的話複述這部分內容。

設計意圖:

通過討論交流,複述課文,引導學生深入理解課文,感悟文章說明的道理。

三年級語文下冊教學設計10

一、教學目標:

1、積累多音字和反義詞;

2、通過“我的奇思妙想”口語訓練,培養學生口頭語言表達能力以及想象、創新的能力;

3、通過課外閱讀,讓學生了解我國名人的偉大創造,激發學生學科學的興趣。

二、教學重點、難點:

指導學生完成“筆下生輝”;培養學生口頭語言表達能力以及想象、創新的能力;

三、教學準備:

提前佈置學生繪製自己想發明的物品。(文字、圖片等。)

四、教學安排: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漢字真有趣;積少成多;閱讀平臺。

教學過程:

一、學習“漢字真有趣”。

1、板書課本中的詞語。

2、認真讀詞語中的加點字,你發現了什麼?-多音字。

3、小組內討論、交流。你能舉出一些這樣的例子嗎?(學生找例子,師巡視。)

4、反饋學生學習情況。

5、出示泡泡裏的話,全班齊讀。

二、讀詞語,填寫反義詞。

1、出示:喜歡(厭惡)

2、學生讀這組詞,說說你發現了什麼規律。(這是一組反義詞)

3、學生完成教材中的練習。

⑴、 校對,反饋學習情況。

⑵、 出示課內練習題目:

破壞( )分散( )上升( ) 敵人( )果然( )失敗( )

⑶、 完成練習。

三、積少成多--完成讀讀背背和我的採集本。

1、學生自由朗讀古詩。

2、全班齊讀。

3、談談自己對古詩的理解。

4、背誦古詩。

5、展示採集本中自己收集的關於勸學的名言警句

6、朗讀背誦採集本里的名言警句。

四、閱讀平臺。

1、學生自由朗讀短文《畢昇》,要求讀得通順、連貫。

2、你讀懂了什麼?(學生只要圍繞“畢昇的活字印刷術”進行講解都可以。)

3、你喜歡畢昇和他發明的印刷術嗎?爲什麼?

4、讀了這篇短文,你有什麼話要對大家說的嗎?(不論做什麼事情,我們都要留心觀察周圍的環境,遇到問題勤動腦筋,認真思考,這樣才能將事情做得更好。)

五、作業:

1、背誦《勸學》。

2、準備“奇思妙想”的資料。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指導習作。

教學過程:

一、激趣引入:

1、理解題意“奇思妙想”。

(1)、讀口語交際的要求。

(2)、審清題意,理解“奇思妙想”的意思。

(3)、簡略地介紹自己的奇思妙想。(用一兩句話簡單介紹)

2、介紹方法、內容。

(1)、如何有條理地介紹自己想發明的物品。

(2)、依據學生髮言,歸納小結:

講清自己想發明物品的名稱

可以介紹外形(包括形狀、色彩、大小等)

可以介紹特有功能、用途

可以抓一方面介紹,還可以把幾方面結合起來介紹。

二、小組交流,進行評議:

課前同學們也展開想象的`翅膀,暢想未來,通過畫畫、模型等形式把自己的奇思妙想表現出來--好,請舉起你的作品!

1、宣佈評議條件:

(1)、講的內容要符合要求,不要講現實生活中已經存在的事物,要講通過自己想象產生出來的想法。

(2)、講的時候,說話清楚、有條理、內容比較具體,語句通順,有意思。

2、分合作小組交流,推選參與全班交流的同學。(教師巡視指導)

三、全班交流,評選“奇思妙想”之星。

1、選擇三名學生在全班交流。

2、全班同學依據評議條件評議。

(1)這個同學哪裏說的好?

(2)你哪裏還沒有聽明白,可以問問這個同學。

(3)你能夠幫助他修改一下講的不清楚,語句不通順的地方嗎?

四、筆下生輝,介紹自己的一項發明:

1、這幾個同學們說的很好,還有很多同學也很想說,但時間不允許。可是自己的奇思妙想又很想讓其他同學分享,怎麼辦呢?請打開我們作文本,把我們的想象用語言描繪出來吧!

2、學生動手寫作。

五、作業:

完成作文並修改。

三年級語文下冊教學設計11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觀察春天,瞭解春天特點。

2、引導學生在具體的口語交際過程中,學習用恰當的語言表現春天的美。

3、培養審美情趣,激發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4、通過口語交際中的交流、評價,讓學生在增強口語交際能力的同時,豐富自己的見解和感受。

教學重點:

能在交流過程中看到的景物說清楚,對於印象深刻的,能說得具體些。

教學難點:

會聆聽同學的`發言,把句子說具體、生動。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設計一組多媒體課件。

教學時數: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歌唱春天。

1.讀一讀。課件展出描寫春天的古詩句。

2.唱一唱。老師給大家帶來一首非常好聽的春天的歌曲(課件播放歌曲《春天在哪裏》)。

3.說一說。歌曲中的小朋友在哪裏找到了春天?

二、暢所欲言,感受春天

1.是啊!春天在青翠的山林裏,在湖水的倒影裏,春天已經來到了我們的身邊。老師給大家帶來了幾張春天的美圖,你能不能用優美的語言把看的說出來呢?(課件出示春天的美圖)

2.學生暢所欲言把看到的說出來。

說話示例:

(1)春天來了,花園裏的花開了……

(2)春天來了,小溪裏的水解凍了……

(3)春天來了,柳樹發芽了……

【設計意圖:出示不同地方的春天的圖片,讓學生從多個角度感受春天,爲後面“春天去哪玩”鋪墊材料。】

3、學生說的過程中,教師適時引導如何讓把話語說生動、具體(如,運用不同的修辭,調動視覺、聽覺、嗅覺等多種感覺器官。)

【設計意圖:教會孩子在交流過程中不僅能把把看到的景物說清楚,還要說具體說生動。】

三、小組合作,描繪春天

春天在你們的口中變得如此的多姿多彩,這麼美好的季節,若能出去走一走看一看,是多麼美好的一件事啊!想不想出去玩?你想去哪玩呢?

1.學生回答

2.小組合作

課件出示交流要求

(1)想去哪裏玩?說清楚想法和理由。

(2)耐心聽別人把話說完,儘量不打斷別人的講話(認真傾聽也是一種美德)。

(3)每組選出一個代表,總結把組裏的意見,並用優美的語言表述出來。

四、回顧小結,增強感受

春天裏,有陽光,有小鳥,有花香……春天多美啊!一年之季在於春,讓我們走進春天走進大自然,共同珍惜這美好的時光吧!

板書設計:

春天去哪兒玩

顏色形態

視覺聽覺嗅覺

按一定順序

三年級語文下冊教學設計12

教學目標:

1、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複述課文。

2、通過誦讀,從人們肆意殺狼,貌似護鹿,反而害鹿,使鹿成了破壞森林、毀滅自己的禍首的事實中,悟出保持生態平衡的道理。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今天,我們繼續學習30課《狼和鹿》。

2、指名四生分讀課文。

二、學文。

1、自由輕聲朗讀課文一、三自然段,用一句話概括這兩自然段分別寫了什麼?

2、交流。

3、出示插圖。

1)第一幅:請你仔細觀察畫面,然後到課文中找一找哪些語句是描寫這個畫面的?交流。

2)第二幅:課文中哪些語句又是描寫這個畫面的呢?

3)同樣的森林卻出現了兩種截然不同的景象,請你結合課本上的文字來談談凱巴伯森林前後的變化。

交流:森林、鹿、狼。

4、啊,一百多年前,凱巴伯森林一片蔥綠,小鳥歌唱,小鹿嬉戲,一幅多麼美好和諧的畫面啊;而如今的凱巴伯森林卻像着了火一樣,綠色在消退,枯黃在蔓延,美麗可愛的鹿在一隻只死去。

如此鮮明的變化,你能通過朗讀表現出來嗎?請你找到剛纔那兩段話,練習有感情朗讀。

1)自由練讀。

2)指名讀。

3)男女生分讀。

5、那麼,到底是什麼原因使得凱巴伯森林有如此大的變化呢?請你仔細讀一讀課文第二自然段,想一想這第二幅插圖該怎麼畫?

交流

6、現在你明白這是怎麼一回事了嗎?請你用幾句話概括地說一下。

填空:在森林中,狼是鹿的天敵,於是人們狼,了鹿,使得鹿羣,造成了森林的和鹿羣自身的。

7、明白整件事的來龍去脈,老師這兒現在有三頂“帽子”要你戴“功臣”、“大壞蛋”、“自由王國”。

讀一讀課文第四自然段,然後同桌討論一下這些“帽子”該戴在哪兒?爲什麼?

三、延伸明理。

1、課上到這兒,老師一直在思考一個問題,我們的編者叔叔把這樣一個故事放到課本中來,目的是什麼呢?

2、現在有人想在凱巴伯森林入口處豎一塊警示牌,你認爲該在上面寫些什麼?

3、質疑。

讀出個性 讀出理性 讀出人性——《狼和鹿》

作者:佚名文章來源:論文百分百

教材版本:江蘇教育出版社小學語文第六冊

設計理念: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爲,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對文本的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薰陶,獲得思想啓迪,享受審美樂趣。

設計特色:自由地讀,盡情地讀,讀有所思,讀有所得。

教學流程:

一、細讀,感知文本

1、讀課文,識生字。

請同學們仔細讀課文,注意讀準生字的音,再用鋼筆在生字欄裏描紅。(重點指導“凱”、“殖”、“染”、“脅”等)

2、讀課文,讀通順。

請同學們繼續讀課文,要爭取讀得通順、流利。遇到自己難讀的句子要多讀幾遍。

3、讀課文,明文意。

讀了幾遍課文,現在誰來說說課文寫了一件什麼事?

可引導學生圍繞這兩個問題展開討論:

①凱巴伯森林以前的面貌和現在的樣子有什麼不同?

②狼和鹿之間是什麼關係?凱巴伯森林裏的這些鹿羣最後怎麼樣了?

二、精讀,感悟文本

1、讀課文,畫出自己喜歡的句子。

這裏主要引導學生體會凱巴伯森林曾經的美麗以及文中一些描寫生動、形象的語句。

如:“一百多年以前,凱巴伯森林一片蔥綠,生機勃勃。小鳥在枝頭歌唱,活潑而美麗的鹿在林間嬉戲。”“整個森林像着了火一樣,綠色在消退,枯黃在蔓延。”等

對於學生喜歡的語句也可以讓他們談談自己的一些想法、看法。

2、讀課文,畫出自己認爲有價值的句子。

請同學們分小組讀讀課文,在組內討論並畫出文中有價值的語句。

教師需要進行歸類、指引,重點突出以下幾句話:

①凱巴伯森林從此成了鹿的“自由王國”。

②人們做夢也不會想到,他們捕殺的狼,居然是森林和鹿羣的“功臣”。

③人們要特意保護的鹿,一旦在森林中過度地繁殖,倒成了破壞森林、同時也是毀滅自己的“大壞蛋”。

教師可組織同學們討論、交流“人們大量捕殺狼帶來的後果”,及“鹿的大量繁殖造成的影響”等等。

3、讀課文,畫出自己有疑問的地方。

請同學們邊讀書邊畫出自己的疑問之處,再由全班討論或是教師指導回答。

三、品讀,內化文本

1、組織學習第一小節,品味凱巴伯森林當時的美麗。(重點突出“生機勃勃”、“美麗而活潑”等詞句)

2、組織學習第二小節,品味森林裏狼羣的悲哀。(重點突出“哀嚎”、“響了25年”、“殺掉6千多隻”等詞句)

3、組織學習第三小節,品味森林裏鹿羣的盛衰。(重點突出“自由王國”、“超過了10萬隻”、“整個森林像着了火一樣”、“死去了6萬隻”等詞句)

4、組織學習第四小節,品味當時人們的無知。(重點抓住“狼是森林和鹿羣的‘功臣’”、“鹿倒成了破壞森林、同時也是毀滅自己的‘大壞蛋’”等句深入體悟)

四、展示讀,呈現文本

下面請同學們來展示展示自己的讀書成果。可以是讀得好的語句,可以是理解深刻的語句,也可以是給你啓迪的語句。

1、展示自我的讀書才能。

2、展示自我的讀書收穫。

這裏應突出教師對學生讀書的評價,注重對學生的激勵和賞識。

五、對比讀,昇華文本

1、回讀課文,全面總結。

今天我們學習了《狼和鹿》這篇文章,我們目睹了發生在凱巴伯森林的'一幕悲劇,這無疑給人類敲響了“保護生態平衡”的警鐘,請讓我們將此牢記心中。

2、閱讀小資料,交流想法。(隨意破壞生態平衡的事例)

[文章大意:在英國有個小島,島上的田鼠比較多,人們爲了除去田鼠,就在島上放養了一批蛇。短短兩年時間,島上的田鼠全部讓蛇吃光了。而這時島上的蛇越來越多,他們開始威脅到人們的生活……]

請同學們讀小資料,說出自己獨到的見解。

3、閱讀小資料,交流想法。(自然狀態下的生態平衡)

教師可選擇一些純自然狀態中的人文景觀。如課文《神奇的九寨溝》、《索溪峪的“野”》等。

這裏關鍵是要讓學生在對比的閱讀實踐中昇華文本的內涵,即任何生物體都有生存於自然界的道理,我們千萬不能隨意性地加以破壞,從而使生態失去平衡,這樣的後果是不堪設想的。

六、誦讀,超越文本

1、實踐活動。

將《狼和鹿》的故事講給更多的人聽。告訴他們一旦生態遭到破壞,我們的家園將受到重創。

將《狼和鹿》的故事改編成小小課本劇,組織有興趣的同學來演一演。

應該通過形式多樣的實踐活動,讓我們的孩子永遠記住這個歷史教訓。

2、誦讀交流。

讓學生在誦讀的基礎上圍繞“怎樣保護地區的生態平衡?”這一話題展開交流。

三年級語文下冊教學設計13

教學目標:

1、 關注科技發展,展開奇特而又合理的想象,樂於參與口語交際,交流自己想發明什麼樣的機器人,並清楚明白地表達自己的意思。

2、 就自己感興趣的東西大膽想象,先說後寫,與同學交流後再修改。

3、 能發現多音字的規律,正確掌握6個多音字在不同語言環境中的讀音。

4、 認記8個生字,積累關於天氣預測的民間科技知識。

5、 引導學生關注科技發展,瞭解和積累科技知識。

教學重難點:

1.口語交際。

2.習作練習。

課前準備:

收集自己準備的科技新聞和相關課件等。

教學課時:

4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口語交際

一、機器人圖片欣賞。

(出示圖片)剛纔你們欣賞的是什麼?(機器人)

你們覺得機器人怎樣?(聰明、能幹、有趣、可愛)

是呀,因爲機器人能做人所不能及的事情,所以人們根據自己的工作需要,生活需要極想擁有一些機器人。比如,熊熊燃燒的烈火會危害消防隊員的生命安全,科學家根據他們的工作需要發明了消防機器人,代替消防隊員深入險境排除險情。又如,社會上有相當數量的盲人,眼睛看不見使他們不能象正常人一樣上街購物,科學家根據他們的生活需要發明了導盲機器人,雖然僅僅是一個普通的鐵盒子,卻引領盲人走上街頭。

二、課件出示口語交際內容,學生齊讀。

你們喜歡機器人嗎?那我們就來說說機器人。(出示交際內容)

讓我們展開想象,發明自己的機器人。請把你們畫的機器人的畫展示出來。

三、學生展示畫,取名,開火車說出機器人的名字。

四、介紹機器人的有關知識

同學們,你們知道機器人的哪些知識呢?(學生上臺介紹後出示機器人的有關知識)

五、開展口語交際:

現在機器人協會要舉辦“未來機器人”大賽,評出“最佳創意獎”你們有沒有信心去參賽,介紹自己發明的機器人呢?我們不打無準備之仗,要想獲獎,應該怎樣介紹自己發明的機器人呢?老師先去採訪一位參賽選手,看看他是怎樣介紹的?同時注意聽清楚老師採訪時提出的幾個問題。(出示)

1、你想發明什麼機器人?

我給大家介紹的是“保姆機器人”。

2、你爲什麼想發明“保姆機器人”呢?

因爲我小的時候爸爸媽媽忙於工作,沒有人照顧我,被送到了很遠很遠的奶奶家,一直到我上幼兒園纔回到父母身邊。所以,我想發明一個“保姆機器人”,專門在家照顧小孩。

3、你發明的機器人是什麼樣子的?

大家看,她的樣子是不是有點像機器貓?一看就特別可愛,小孩會特別喜歡。不同的是,她的臉是一個屏幕,能出現爸爸或媽媽微笑的臉龐,讓孩子覺得父母就在身邊。

4、它有哪些本領?

她的本領可大了!首先,她能科學合理地安排時間,定時給孩子餵奶、曬太陽、做遊戲,哄着孩子睡覺,使孩子健康成長。其次,她能散發出**的體味,讓孩子像在媽媽身邊一樣有安全感,還能用媽媽或爸爸的聲音來爲孩子唱歌、講故事。第三,她能通過電子眼敏銳地感受孩子的情緒和身體狀況,一旦發現生病,會馬上同主人取得聯繫。第四,當孩子哭鬧時,她能通過模擬各種動物的叫聲、播放動畫片等來哄孩子。當然,她還能在照顧好孩子的同時,搞好家庭衛生,在主人下班時做出一桌可口的飯菜。有了這樣的“保姆機器人”,大人就可以安心工作了。

剛纔同學們聽了介紹,知道自己應該怎樣介紹機器人了吧?(生答,出示上面四個問題)

學生4人小組合作講,推出代表上臺講。

課件出示說話要求:

A、想象要奇特、合理。

B、說得清楚明白。

C、聲音響亮,態度大方,表情自然,說話有禮貌。

1、學生代表上臺講。

2、評出“最佳創意獎”。

3、宣佈“最佳創意獎”名單,並表示祝賀。

六、總結:

大家的想象真豐富,大家發明的機器人也聰明能幹。我想,只要大家努力學習,刻苦鑽研,大家美好的願望一定會變爲現實,所有的理想一定會美夢成真。

七、作業。

附板書設計:

1、你爲什麼要發明這個機器人?

口語交際:

我想發明的機器人 2、你爲什麼想發明“保姆機器人”呢?

(聰明、能幹)

3、你發明的機器人是什麼樣子的?

4、他有哪些本領?

第二、三課時 習作

一、 激發習作興趣,拓展思路。

1、 談話導入。

同學們,我們上節課交流了自己想要發明的機器人,未來的機器人可能就是你們今天的想象。那讓我們繼續展開想象的翅膀,想象未來的人吃穿住行會變得怎樣呢?

2、 學生自由說自己最感興趣的一樣東西。根據學生說的內容,適時小結,啓發學生明白本次習作既可以寫生活用品、學習用品、工作用品,也可以寫玩具、公共設施等,只要自己感興趣就可以。

二、 明確習作要求。(出示)

1、 題目可以用“未來的'……”,也可自己擬定題目.

2、 想象奇特而又合理,語句通順,敘述有一定順序.

三、 說出想象,初步修改。

1、 教師示範說,並真誠地邀請同學們提出修改建議。(出示)

例如:

未來的食物

老師最不喜歡進廚房了,一直到今天也做不出美味可口的飯菜,每天一到下班要做飯時,常常爲要吃什麼而發愁;而在廚房裏煙熏火燎之後,往往連自己都不再想吃飯了。我幻想着未來的食物……

未來的食物當然是色形味俱佳,由新鮮的、綠色的原料加工而成。兒童食物的形狀是各種卡通形象;成人的則是各種自然植物、水果的造型。這些食物放在超市中,只要買回來就可以吃,免去了買菜、買面的麻煩。

未來的食物不需加工就可食用,因爲高科技的包裝,它始終保持着最新鮮的狀態和最理想的溫度。我們的廚房完全可以改做遊戲室了,我們的媽媽得到了真正的解放。

未來的食物營養豐富,有人體必需的各種維生素,我們只要按時吃飯就能保證身體健康。再也不用考慮一天一杯牛奶、一個雞蛋、幾兩肉的問題了,而且吃多了也不用擔心身體會發胖。

怎麼樣,同學們,想嚐嚐未來的食物嗎?

2、 請同學們提出建議或意見,老師表示虛心接受。

3、 把自己的想象說給小組的同學聽,並請大家提出建議;認真聽別人說,看能受到什麼啓發。

四、 自主習作。

1、 教師對有困難的同學進行個別指導。

2、 在瀏覽中注意發現想象奇特有趣、敘述角度新穎、富有個性的典型習作。

五、 自己修改,自我評價。

1、 多讀幾遍自己的習作,修改不滿意的地方。

2、 爲自己的習作配上一幅插圖。

3、 自我評價一下:五顆星,你的習作能得幾顆?畫在自己的習作後。

六、 引導互評。

1、 與你的好朋友互換習作,給對方進行星級評價,並將寫得好的地方畫上波浪線,寫兩句評語。

2、 各小組內互讀,評出一篇在想象上新奇有趣、敘述上清楚明白的習作進行全班交流。教師推薦幾名寫法上有個性及進步較大的學生,當衆朗讀,給予鼓勵。

七、 拓展活動。

辦一期“美好的未來”板報,展出學生的優秀習作。

第四課時

自主探索 日積月累

一、我的發現(出示)

1.自由輕聲朗讀課本中的詞語,讀準字音。注意每一行兩個詞語中的加點字,想想自己有什麼發現。

2.組交流:把你的發現告訴同學,聽聽同學的發現跟自己有什麼不同,討論交流。

3.指名朗讀,注意正音,齊讀鞏固。

4.全班交流,說說你的發現。

5.教師引導`小結:

這六行詞語,每一行帶點的都是多音字,字同音不同。引導學生從音`形`義上加以區別,進行擴詞練習。

6.拓展練習:

交流課外瞭解到的多音字。

二、讀讀認認

1.(出示)讀一讀這首兒歌,注意帶有拼音的字,想想你有什麼發現。

2.學生暢所欲言,談自己的發現,教師加以引導,讓學生明白這些詞語都是指的人常用的調料和味道。

3.(出示)這八個字擴詞。

4.說出另外的跟調料和味道有關的字。

三、讀讀背背

1.導入:看見蜜蜂跳什麼舞,知道蜜源大致在哪兒。看到不同的花開放,就知道大致是幾點鐘……其實在自然界中還有許多祕密等待我們去探索,今天我們將要學的一首農諺就揭示瞭如何預測明日天氣,下面就讓我們去讀一讀吧。(出示)

2.學生自由朗讀諺語,帶有音節的字拼讀拼讀,注意讀準字音。

3.小組合作,學習交流。先在組內朗讀,相互正音,再交流自己的收穫,對自己感興趣的問題進行探討。

4.抽小組朗讀,全班交流。

5.師生對讀,齊讀。

6.看誰最先背下來。

7.背誦比賽。

四.寬帶網

1.科學技術真神奇,可以讓人在暗無天日的海底世界探索,可以克隆一模一樣的一個人……請把你課前收集到的這方面的資料跟同學交流交流,並說出你資料的來源。(出示)

2.讀課文中列舉的例子,讀後談談自己的體會。

小結激勵:我們身邊的許多事物都有着無窮的奧祕,只要我們留心觀察,勇於探索,掌握豐富先進的科學文化知識,也許你就是未來的科學家、發明家!

三年級語文下冊教學設計14

這是一篇關於清明節由來的傳說,講的是一個感人肺腑的故事。相傳,晉文公重耳流亡期間,隨臣介子推,在重耳餓得頭昏眼花時,割肉奉君。他護主救國的舉動,感動了晉文公。後來重耳當上了國君,不忘此事,想封他爲官報答他。介子推一一回絕,爲避當官,他躲進深山。晉文公想逼他出來,放火燒山。介子推寧可焚於柳下,也不接受恩惠。他不圖富貴,不居功勞的精神,激勵着晉文公執政清明,完成治國安邦的大業。日後,晉文公懷念他,定他忌日的第二天爲清明節。百姓安居樂業,也十分懷念介子推。因此,每逢清明節都要舉行各種活動來紀念他。慢慢地清明節成爲我國的傳統節日。

本文語言樸實,故事曲折,引人入勝,是傳承民族文化、弘揚民族精神的好素材。

課文配有二幅插圖:第一幅展示的是介子推割肉奉君,重耳深受感動的場景;第二幅展示的是清明節這一天,晉文公在“清明柳”前祭奠介子推的場景。這二幅圖有助於學生理清文章思路,把握重點,理解課文。

[設計理念]

學成於思,思源於疑。本課設計將從問題入手。只有提煉出有價值的問題,以此爲抓手,解詞析句,探究問題,才能深入地理解課文,從而達到知識、能力、情感共同提升的目標。

[教學目標]

1指導學生使用工具書或用聯繫上下文的方法,學習並理解本課生字詞,以提高學生主動學習字詞的興趣及能力。

2引導學生質疑、解疑,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及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3組織學生反覆默讀,深入地理解課文,使學生在學習文本的過程中,感受並崇尚民族文化及民族精神。

[重點難點]

理清文章的思路,理解“清明”的含義.

[教具準備]

生字詞卡片;春秋五霸晉文公的簡介及春秋戰國的地圖等相關課件.

[教學時間]三課時

[教學流程]

第一課時

一、啓發談話,調動積累,引起閱讀期待。

1今天,我們一起學習29課,請與老師一起板書課題。(教師示範並提示書寫時注意的事項)

2誰願意把你知道的有關”清明節”的信息說一說,與大家一起分享。

3大家對清明節是怎樣來的;清明節是什麼樣的節;清明節有哪些習俗等有關知識有了一定的瞭解。誰能再談一談你對“清明”一詞的理解?

(學情預設:此時學生的理解,或是表面的、浮淺的、單一的,或是略有感知卻不知如何準確回答的)

小結:大家對“清明”一詞有了初步的理解。我相信,待我們深入地學習課文後,你對這個詞會有更深刻地理解。

二、自讀課文,學習生字詞,初步感知文本。

1自讀課文。

要求:①劃出文中的生字詞,藉助拼音讀準字音。

②利用工具書,查出解釋,並結合上下文理解詞義。(傳統、流亡、感人肺腑、狼吞虎嚥、鄭重、治國安邦、清明、念着、荒山野嶺、慟哭、寒食節、祭奠、鞭策、座右銘、井井有條、安居樂業、不居功勞、不圖富貴)

③把課文多讀幾遍,達到讀通、讀順、讀熟的目標。

2檢查自讀的情況。

①同桌互讀互查,檢查生字詞及讀書的情況。

②師生藉助字卡,認讀生字詞。

③指名讀課文,注意正音。其他同學思考,課文主要講什麼?

④師生討論、歸納課文的主要內容。

三、質疑問難,理清思路,培養問題意識。

1提出不理解的字詞及內容,或提出有利於深入理解課文的、有思考價值的問題。

(引導學生對問題進行梳理,分三個層次解決。簡單問題學生相互提示解決;與課文聯繫緊密的重點、難點問題留在學課文中解決;其他問題,引導學生利用課外資源、或課餘時間討論解決)

2梳理、歸納本節課要重點解決的幾個問題:

①清明節是怎樣來的?

②清明節是紀念誰的,紀念什麼?

3引導學生理清文章思路,解決“清明節是怎樣來的”問題。

①組織自讀,用自己喜歡的方法理清文章的思路。

學情預設:或用在書上分段標畫的方法;(參考教參253頁)或通過示意圖來表示故事主要人物的人、事、物之間的關係;或通過讀書看插圖,提示重點的方法,理清文章的思路。

②小組合作學習,探究“清明節的由來”的問題並用示意圖表示。(可以指導學生用反推法,理清文章思路,提高學生的思維水平。)例:(注:下文中的小號字與前面畫橫線的詞語組成一個問題,以便提示學生深入思考)

清明節的由來怎樣來的百姓紀念的習俗沿襲而來爲什麼介子推不居功勞不圖富貴怎麼知道的晉文公定“清明節”爲什麼見“清明柳”就像見到介子推二者之間的'聯繫晉文公燒山,逼介子推做官,介子推焚於柳下爲什麼報答介子推割肉奉君之恩爲什麼流亡時,割肉奉君,願主公常清明

③各組代表展示並介紹探究成果。

學情預設:學生渴望瞭解重耳流亡的背景。

四、引進課件,補白背景,理解割肉奉君的意義。

①出示春秋戰國的地圖,簡介當時各國征戰的歷史背景。

②出示一代明君――晉文公的資料,講述晉文公統一中原,成爲春秋五霸的故事。使學生了解晉文公流亡的原因,及他做國君時治國的二大策略,認清晉文公使中原在相當一段時間內沒有戰亂,百姓安居樂業的現狀,明白介子推割肉奉君的動機。

五、再讀課文,調動積累,理解“清明”內涵。

第二課時

一、指導讀書,深入理解,品味“清明”內涵。

1讀第一段,隨機處理“傳統節日”“感人肺腑”等詞。

2(讀2――8段)瞭解清明節傳說,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①引導學生理解重耳爲什麼感動,邊讀邊想象重耳飢餓難捱的情景。

②指導學生分角色讀好君臣的對話。重點理解介子推的話“做治國安邦的清明國君”。初步理解“清明”的內涵。(引導學生聯繫重耳流亡的背景及自己的生活經驗與社會現實,談出自己對“清明”的理解。可以理解爲不做昏君,做個清正、廉明、勤政的國君。)

③指導學生邊讀邊想象“一一回絕”“放聲慟哭”所表達的內容,認識介子推拒絕做官,不圖回報的高風亮節。

④讀讀、議議,“割肉奉君盡丹心,但願主公常清明”的意思,說說你對介子推的認識。(讓學生在議論中感受到我們民族的文化與精神。)

⑤指導學生默讀,注意“寒食節”與“清明節”紀念的內容有什麼不同。想一想,晉文公下令定了二個節日,爲什麼只有“清明節”成爲傳統節日?這說明百姓崇尚什麼,追求什麼?

⑥聯繫“清明”前後的氣候特徵及自然景象,聯繫老柳樹死而復活的樣子,再體會“清明”的內涵。(“清明柳”既表示楊柳返青,萬物鮮明的季節,又表示對介子推的懷念)

⑦默讀課文,想一想,晉文公勤政清明,把國家治理得井井有條與介子推有什麼聯繫?對百姓有什麼影響?說說百姓後來爲什麼自發地過清明節。理解“清明”的內涵。(表達百姓希望有一個政治有法度、有條理,百姓安居樂業社會)

3朗讀全文,感受介子推愛國護主、不居功勞、不圖富貴的精神及晉文公勤政清明、安邦治國的品質。

第三課時

一、指導學生寫字。

1注意易錯的字,要寫正確。

①“肺”字的筆順。共8筆,最後一筆是豎,它穿過橫、橫折鉤,一通到底,且直且長。

②“昏”“荒”二字不可多一點。

③“臣”字中間不是“口”。

2把字寫好看。

①“邦”字,左右結構,左高右低。

②“荒”“策”“墓”上中下結構的字,要寫緊湊,不可過長。

③左右結構的字要注意兩邊大小、位置。

④“鞭”左高窄右矮寬。

3學生書寫練習。;

二、小組交流。

1說說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清明節的由來。

2你還知道我國有哪些傳統節日,和同學們交流。

三、讀“學習鏈接”,與同桌相互說一說清明節的第二種說法。

四、小組討論,說一說你還知道哪些有關清明節的知識。

五、美讀課文,填寫詞語花籃。

六、佈置作業

說說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清明節的由來。

三年級語文下冊教學設計15

學習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抓住課文的主要內容,教育學生遇事要善於動腦筋,培養創新意識。

學習重點:

學習他人遇事要善於動腦筋,培養創新意識。

學習時間:一課時

學習過程:

一、根據自學提示,自讀自悟

1、把課文讀正確、流利。

2、邊讀邊想,文中寫了一件什麼事?用筆畫出三個徒弟各是怎樣畫的句子。

3、說說小徒弟的一爲什麼能得到畫師的稱讚?

二、彙報交流

1、同桌互相檢查

3、指旬讀,想機指導讀流利。

交流思考問題:說說課文主要寫了什麼事?

說說爲什麼師父誇小徒弟畫得好?好在哪裏?

(根據交流,重點讀師父說的.話,體會好在哪裏?)

三、練習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重點讀好三徒弟各是怎麼畫的,以及師父的話。

四、總結,隨文閱讀

總結:一張紙,即使畫滿了駱駝,也是有數的,兩小徒弟不公畫法簡潔,而且利用山路轉彎,只畫了兩頭行走的駱駝,意味深長,給人無限想象。這就是想別人沒想到的,只有這樣,纔會把事情做得更好,才能創新。你通過讀書或在生活中發現還有沒有這樣的事?(自主談,教師也交流自己知道的事)

隨文閱讀《踏花歸去馬蹄香》,畫一畫,看看誰想別人沒有想到的。

五、課外拓展。

課外收集一個這樣的故事講給同學聽。

把課文中的事像畫師那樣考考家人,看他們誰想得更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