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高一教案 > 蘇教版必修二《落日》導學案

蘇教版必修二《落日》導學案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9.81K 次

 蘇教版必修二《落日》導學案

蘇教版必修二《落日》導學案

 課前預習學案

 一、預習目標

1、瞭解作者的有關知識。

2、瞭解通訊這一文體的特點。

 二、預習內容

1、作者簡介:

2、文體介紹

通訊:是一種較爲詳細地報道客觀事物的新聞體裁。主要是對新聞事實進行展開式的敘述。運用通訊文體報道事實時,應“量體裁衣”,按照內容、主題的需要,靈活運用敘述、描寫、抒情、議論等手法,具體、形象地報道人物、事件或問題

通訊的基本特徵: 、 、 。

  三、提出疑惑

 課內探究學案

 一、學習目標

1、學習本文的細節描寫,體會其妙處。

2、瞭解我們民族的歷史,培養民族自尊心、自豪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

  二、學習過程

1、學生思考回答:《落日》這篇通訊報道了什麼新聞事件?(用一句話概括)

2、學生思考:從課文時間線索來看,日本的簽字投降儀式分明在上午,爲什麼題目是“落日”呢?是否文不對題?有獨特的含義 嗎?

3、通訊是按照什麼順序來安排材料的?每段材料各自側重寫了什麼內容?

4、通訊的真實性和生動性等特徵主要是通過細節描寫加以體現的。

分小組,每個小組研讀一 個部分,找出該部分中印象最深刻的細節描寫。

①小組成員共同品讀文章,進行討論,教師隨機參與及指導。

②各小組形成書面評價,小組代表發言。

③教師即時評點。

三、反思總結

 四、當堂檢測

1、寫一篇關於近 期學 校活動的通訊,注意運用細節描寫。

課前預習學案答案

1、朱啓平,出身江南世家大族,燕京大學高才生。據唐振常先生在《川上集》(三聯書店1996年版)中介紹,“一二•九運動”中,燕大“洋氣沖天,紅光滿園”,其中就有朱啓平叱吒風雲的身影。太平洋戰爭中,他成爲活躍一時的隨軍記者;1945年8月19日在“密蘇里”號上舉行的日本向聯合國投降的簽字儀式中,朱啓平是其中的三名中國記者之一,發回的長篇通訊《落日》傳誦一時,被公認爲“狀元之作”,後來還被列入大學新聞教材。其後他又任駐美特派員兼聯合國記者,赴朝鮮戰地採訪,通訊享譽海內外。老新聞人嚴秀(曾 彥修)先生1997年讀到遲來結集出版的《朱啓平新聞通訊選》,就發自內心地讚許說:朱啓平的新聞通訊之所以值得長久保存,關鍵在於兩個字:眼光。1957年曾被錯劃爲右派。後經廖承志先生提名,朱啓平調到解放軍外國語學院教外語。

2、通訊的基本特徵:真實性、生動性、評論性。

課內探究學案 答案 1、1945年9月2日,日本政府在東京灣美國戰艦“密蘇里”號上舉行了日本簽字投降儀式,向聯合國投降。

2、雙關——

a、寫完本文,剛好是日落時分,以此爲題點出寫作背景和時間;

b、日本的國名和國旗裏有日,日本的意思是太陽升起的地方,以此爲題表明日本軍國主義的失敗。

3主體部分是按照時間順序組合材料,每一個時間段,側重表現某一方面的重點內容,作品都 用小標題概 括各部分的中心內容。

第一部分,總起,交代新聞來源,揭示事件的意義,初步勾描了現場氛圍,爲全文定下基調。

第二部分.“簽字場所”,着重寫會場佈置和人物,特別是記者們的活動狀況。

第三部分,“代表到來”,寫了受降儀式雙方來到會場的情景。

第四部分,“儀式開始”,寫了雙方代表簽字。

第五部分.“投降書髒了”,是全篇通訊的尾聲。寫了三個小插曲。

4、(1)聯合國簽字代表團到來時的氣氛莊嚴而熱烈,日本代表團到來時則一無聲息。對比突出 正義的力量。

(2)日本代表重光葵“掙扎卜前”,“斜身入椅”,“倚杖椅邊”,“除手套”,幾乎一個動作一頓,表現他想用遵守外交禮節,保持外交家的風度的種種做作來掩蓋精神崩潰的狀態。“執投降書看了約一分鐘,才從衣袋裏取出一支自來水筆”,這個細節生動地顯示出,他作爲戰敗國的代表在簽字落筆以前裝出的矜持,這有意裝出來的舒緩之態,顯得相當可笑。

梅津美治郎“簽字時沒有入座,右手除手套。立着欠身執筆簽字”,從相對明快的動作中似乎告訴人,他想趕快結束這使自己尷尬的場面。無怪乎引起軍艦上層觀看儀式的“毛頭小夥子水兵”的輕笑。作者借水兵們抑制不住的輕笑,寫出內心的歡愉和對敵人的蔑視。

(3)第3段描寫受降儀式舉行之前會場的情景,乍看上去是閒筆,但是實際上起着渲染氣氛,把各種人物調度開來的作用。突出上文中“簡單、莊嚴、肅穆”的氣氛。

(4)倒黴的日本人,連份投降書也不是乾乾淨淨的”,簽字的位置搞錯了,作者借題發揮,把日本代表又嘲弄了一番。這裏是對日本投降的喜悅,對日本給中國及亞洲人民帶來的傷害 的憤恨,對日本毀壞人類文明的痛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