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高二教案 > 蘇教版高二選修《兵車行》教學案例

蘇教版高二選修《兵車行》教學案例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18W 次

 目標展示:

蘇教版高二選修《兵車行》教學案例

1.領會詩歌中語句的含義,背誦詩歌。

2.理清課文思路,理解詩歌表達的思想感情。

3.體會杜甫詩歌章法嚴密、整齊之又有變化的特點。

  學導結合:

  一、作者簡介

杜甫,字子美,曾居長安城南少陵以西,自稱少陵野老,世稱杜少陵。出生於鞏縣,唐代現實主義詩人。曾漫遊各地,寓居長安十年,“安史之亂”被俘,逃出後任左拾遺,後棄官移家成都,築草堂於浣花溪畔,世稱浣花草堂。其作品顯示了唐由盛轉的歷史過程,風格沉鬱頓挫,被稱爲“詩史”,有《杜工部詩集》。代表作《自京赴奉先縣詠五百字》以及組詩“三吏”、“三別”。

⑴讀書遊歷時期(712-746)35歲以前,讀書和壯遊時期,代表作《望嶽》

⑵困守長安時期(746-755)35-44歲,代表作《兵車行》、《麗人行》等,十年困守的結果,使他變成了憂國憂民的詩人,文風走向現實主義。

杜甫稱做官爲他們家族的“素業”——世代相襲的職業,他的各種文化教養都是與這一點相聯繫的。三十五歲左右,杜甫來到長安求取官職。開始,他滿懷信心,“自謂頗挺出,立登要路津”,並相信自己能“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但滯留十年卻一再碰壁。

杜甫到長安的第二年,恰值唐玄宗下詔,命有一藝之長的人到京參加考試,而實際主持這次考試的李林甫卻玩弄手段,下令不錄一人,而後上表祝賀皇帝,說是“野無遺賢”。杜甫參加了這次欺騙性的考試,結果大失所望。天寶十載(751)正月,唐玄宗接連舉行三個盛典,杜甫藉機寫了三篇《大禮賦》獻給玄宗,玄宗十分讚賞,讓他待制集賢院,命宰相考試他的文章,但由於李林甫從中作梗,考後卻永無下文。此後他又以詩干謁一些權要,如京兆尹鮮于仲通、來京朝謁的哥舒翰、左丞相韋見素等人,希望他們援引,然而並不見效。大約在杜甫到長安不久,父親就去世了,他的生活因此變得艱困起來,爲了生存,爲了求官做,杜甫不得不奔走於權貴門下,作詩投贈,希望得到他們的引薦。種種努力的結果,是到天寶十四載才獲得右衛率府胄曹參軍這樣一個卑微的官職,而這已是安史之亂的前夕。

⑶陷賊與爲官時期(756-759)45-48歲,代表作《春望》、《月夜》、《悲陳陶》、《北征》《羌村》、和“三吏”、“三別”等,創作達到了現實主義高峯。

安史之亂爆發後,杜甫一度被困於叛軍佔據下的長安。後來隻身逃出,投奔駐在鳳翔的唐肅宗,被任爲左拾遺。這是一個從八品的諫官,地位雖不高,卻是杜甫僅有的一次在中央任職的經歷。但不久就因上疏申救房琯的罷相而觸怒肅宗,後於乾元初被貶斥爲華州司功參軍。由於戰亂和饑荒,杜甫無法養活他的家庭,加之對仕途的失望,他在乾元二年(759)丟棄了官職,進入在當時尚爲安定富足的蜀中。從安史之亂爆發到杜甫入川的四年,整個國家處在劇烈的震盪中,王朝傾危,人民大量死亡,杜甫本人的生活也充滿危險和艱難。而他的詩歌創作,因了血與淚的滋養,達到了顛峯狀態。

⑷漂泊西南時期(759-770)49歲以後,漂泊十一年間,竟寫詩一千多首,代表作《茅屋爲秋風所破歌》、《聞官軍收河南河北》等,770年冬,死在由長沙至岳陽的一條破船上。

到成都不久,杜甫依靠朋友的幫助,在城西建了一座草堂。後來,杜甫的故交嚴武出任劍南東西川節度使,對他的生活也多有照顧。當嚴武第二次鎮蜀時,並表薦杜甫擔任了節度參謀、檢校工部員外郎(後世因此稱他爲“杜工部”)。杜甫是爲了避亂謀食來到蜀中的,最初二年多時間,他閒居草堂,生活確實比較安逸,當時所寫吟詠草堂周圍自然景物的詩篇,也顯出一種清新閒淡的韻致。但這種情形並沒有維持很久。從全國來說,安史之亂雖於公元七六三年宣告結束,但唐王朝的瓦解之勢並未因此而停止。外患方面,有吐蕃的嚴重侵擾,甚至攻入長安,迫使代宗倉皇出逃;內亂方面,則出現普遍的軍閥割據或半割據狀態,而政治的腐敗、官吏的橫暴,也是有增無減。從蜀中地區來說,它既是吐蕃進攻的一個重點,也是容易發生軍閥割據的地方。 就在嚴武二次鎮蜀的間隔時期,就曾發生一場嚴重的軍事叛亂,杜甫因此一度逃離成都,攜家流浪。一場暴烈的動盪轉化爲持續的衰亂,這使得杜甫對國家的前途更覺失望,他後期的詩歌,情緒甚至比安史之亂中更顯得沉重。

永泰元年(765),嚴武去世,蜀中重又發生大亂,杜甫在成都的`生活也失去憑依,他又帶着全家老小,登上一條小船,過起流浪逃難的生活。先是在雲安居住了一段時間,後又在夔州居住了近兩年。到五十七歲那年,終於乘舟出三峽,卻仍是在湖北、湖南一帶的水路上漂泊,最後於大曆五年、五十九歲上,在耒陽附近客死旅舟。杜甫艱難漂泊的一生,在這裏得到一個淒涼的結束。

 寫作背景

這首詩大約作於天寶十年(751)杜甫旅居長安時 。《資治通鑑》記載 :“載四月,劍南節度使鮮于仲通討南詔蠻 ,大敗於瀘南 。時仲通將兵八萬,……士卒死者六萬人。仲通僅以身免。楊國忠掩其敗狀 ,仍敘其戰功 。……制大募兩京(長安、洛陽)及河南、北兵,以擊南詔。人聞雲南多瘴癘,未戰,士卒死者什八九,莫肯應募。楊國忠遣御史分道捕人,連枷送詣軍所。……於是行者愁怨,父母妻子送之 ,所在哭聲振野”詩人的這篇長歌就是表現唐玄宗好戰喜功、兵黷武敵給百姓帶來的深重災難。

作者詩歌風格

所謂“沉鬱”,主要表現爲意境開闊壯大、感情深沉蒼涼;所謂“頓挫”,主要表現爲語言和韻律屈折有力,而不是平滑流利或任情奔放。形成這種特點的根本原因,是杜甫詩歌所要表達的人生情感非常強烈,而同時這種情感又受到理性的節制。他的思慮常常很複雜、心情常常很矛盾,所以他需要找到恰當和適度的表達方法。這樣,使得詩中的情感之流成爲有力度而受控制的涌動。

 二、課文導學

詩歌分爲三個自然段,即三個層次。

(一)一幅震人心絃的巨幅送別圖。

兵車隆隆,戰馬嘶鳴,一隊隊被抓來的窮苦百姓,換上了戎裝,佩上了弓箭,在官吏的押送下,正開往前線。

1、“耶孃妻子走相送,塵埃不見咸陽橋。牽衣頓足攔道哭,哭聲直上幹雲霄。”這4句詩是從兩個角度描寫送別場面的。這兩個角度是: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2、“走”是跑的意思。詩中哪些動詞表現出“走”的動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役人直訴從軍後婦女代耕,農村蕭條零落的境況。

“道旁過者”即過路人,也就是杜甫自己。上面的悽慘場面,是詩人親眼所見;下面的悲切言辭,又是詩人親耳所聞。這就增強了詩的真實感。

1、“行人但云點行頻”的意思是頻繁地徵兵,許多唐詩研究專家認爲,這“點行頻”是全篇的“詩眼”。請分析其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詩中例舉一個十五歲出徵,四十歲還在戍邊的“行人”。這一事例是非常典型的。爲什麼說是“非常典型”的呢?請簡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詩中從“邊庭流血成海水”寫到“漢家山東二百州”。

(1)這裏的寫法與上面敘寫的一個十五歲出徵、四十歲還在戍邊的“行人”方法有所不同。指出其不同之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從“邊庭流血成海水”寫到“漢家山東二百州”,對錶現主題有什麼好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征夫久不得息,連年徵兵,百姓唯恐生男和青海戰場屍骨遍野,令人不寒而慄的情況。

1、“未休關西卒”的原因是什麼?請用原詩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租稅從何出?”與哪一詩句照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詩中這樣前後照應,層層推進,其作用是什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詩人在詩中說:如今是生男不如生女好。重男輕女,是封建社會制度下普遍存在的社會心理,這裏反映出來的是一種不正常的社會心態。詩人描寫這種不正常的社會心態的目的是什麼?請簡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深化拓展:

關於杜甫的詩,歷代都有名家評論,尤其對“詩史說”,幾乎每一大家都要論及,你從這首詩的哪些詩句可以看出這一特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梯度訓練:

 一、讀詩歌,鑑賞名句

本詩中有許多含蓄蘊藉、具有樸素的語言美和思想美的詩句,你最喜歡其中哪些詩句,爲什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讀詩歌,鑑賞技巧。

1.生動的場景描寫。詩的開頭寫士兵家屬前來送別的場面。前兩句爲“賓”,寫出徵士兵。“轔轔”“蕭蕭”是聽覺形象,令人有人馬雜沓之感,可以想見出征士兵之多;“弓箭各在腰”是視覺形象,表明一切準備就緒,只待一聲令下就要出發。後四句爲“主”,寫士兵家屬,突出地描寫了他們的動作細節。“走”,表明這些人聞訊後立即跑了來,心情萬分急切。他們料定,很可能這是生離死別,所以一見面就“牽衣”而泣,“頓足”而呼;待到隊伍出發了,他們攔在道上,不讓自己的子弟離去,而且哭得更厲害了,千萬人的哭聲匯成了震天巨響,彷彿吞沒了一切……詩人用這些細節給這個場面渲染了極其悽慘的氣氛,藉此表達了人民對無休止的“開邊”戰爭的怨憤,使這首詩具有明顯的傾向性。

結尾寫青海戰場的景象,好像是用攝影機拍下的一個全景鏡頭:漫山遍野,白骨縱橫,在陰沉的天色和濛濛細雨中,不時地閃出磷火,傳來淒厲的鬼哭聲。如此陰森的景象,真叫人不寒而慄!詩人這樣來描繪古戰場,其意仍在諷今——揭露“開邊”政策的罪惡,頗能發人深思。

2.巧妙構思。詩人通過設問的方法,引出征夫的滿腔悲切和哀怨的傾訴。前文的悽慘場面 是詩人親眼所見,下面的悲切自訴是詩人親耳所聞,增強了詩的真實感。“點行頻”是全詩 的“詩眼”,點出了造成百姓妻離子散、征夫犧牲、土地荒蕪的根源。接着,由征夫之口, 從三個方面控訴了戰爭造成的巨大災難。最後,又以哀怨的語調,描述了古戰場上的悲慘現 實。其情其景與開頭悲愴場面相呼應,詩人那飽滿酣暢的激情得到盡情抒發,唐王朝窮兵黷 武的罪惡得以淋漓盡致的揭露。

3.善用口語。這首詩反映的是人民的生活,選用了樂府體裁,運用了俗語口語,加上民歌中常見的頂針修辭格,讀來清新自然,明白如話,造成迴腸蕩氣的藝術效果。

三、閱讀詩歌,完成題目。

前出塞•其六

挽弓當挽強,用箭當用長。射人先射馬,擒賊先擒王。

殺人亦有限,列國自有疆。苟能制侵陵,豈在多殺傷。

1.分析前四句與後四句之間的主輔關係、抑揚關係、辯證關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據杜甫的《兵車行》《前出塞•其六》,說說杜甫對戰爭的態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跟進反思

  小結:

這是一首敘事詩,由行人答問的方式,揭露了唐玄宗長期以來窮兵黷武給人民造成了巨大災難的罪惡,表達了作者對勞動人民的深切同情。

  作業佈置

《自主學習叢書》125—126頁1-14題

背誦《兵車行》

預習《旅夜書懷》《客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