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二年級教案 > 關於初二年級上冊語文第一單元教案(精選9篇)

關於初二年級上冊語文第一單元教案(精選9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7W 次

作爲一位兢兢業業的人民教師,編寫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是教材及大綱與課堂教學的紐帶和橋樑。我們應該怎麼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關於初二年級上冊語文第一單元教案,歡迎閱讀與收藏。

關於初二年級上冊語文第一單元教案(精選9篇)

初二年級上冊語文第一單元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學習文中優美的環境描寫,體會本文各具特色的語言。

2、瞭解戰爭給人民或國家所帶來的創傷。

3、辨別本文中讚美的語言和反諷語言的細微差別。

4、教育學生要有廣闊的胸懷和偉大的人格。要站在人類的角度考慮問題。

5、掌握本文的語言特色。瞭解雨果的偉大情操。

【教學方法】

朗讀法、引導法。

【教學媒體】

投影儀、錄音機。

【教學過程】

一、導入

上課之前,先給大家講一個故事,從前,有兩個強盜,爲了共同的利益,進入了一個富貴的書香門第的家中去搶劫。由於他們事先勾結了那個大戶人家中的僕人,所以一夜之間,將能帶走的東西洗劫一空。不能帶走的全被毀壞了。頃刻間,昔日富麗堂皇的景象在瞬間化爲一片烏有。映入眼中的只是一片斷瓦殘垣。這個家庭的許多文物都流落在外。幾百口人都被殺了,可是唯有一個剛出生的嬰兒存活了下來。他長大後,被告知了家中當年的慘況。於是,他發憤圖強,終於有一天,他打敗了那兩個強盜。奪回了本該屬於他們家應有的尊嚴與地位。我們現在只知道,那兩個強盜一個叫英吉利,一個叫法蘭西。請問:親愛的你能猜出來,那個嬰兒是誰?那幾個可惡的僕人又代表了什麼?那個受難的家庭又是什麼?

二、整體感知

1、大家知道答案的請舉手?

那個受難的家庭就是我們的祖國呀!那可惡的僕人就是那些漢奸狗腿子呀!而那個嬰兒就是你,就是我,就是我們大家呀!

2、請學生講一下英法聯軍的情況。

3、請大家先朗讀課文,看看作者在寫法上有沒有不和諧的地方?

語句上的鮮明對比。

⑴讚美圓明園的語句。

⑵諷刺劫掠者的語句。

4、雨果具體是怎樣讚美圓明園的?

⑴是東方幻想藝術中的最高成就。

⑵幾乎集中了超人的民族的想象力所能產生的一切成就。

⑶是幻想的某種規模巨大的典範。

5、那麼就寫法上有何特點?

概括──具體──概括。

6、那麼雨果對英法聯軍的強盜行爲持什麼態度?(譴責態度。)用了怎樣的語言?(反語)有什麼作用?

巴特勒上尉恬不知恥的認爲,這次遠征是體面的,出色的,光榮的,他們期待的是雨果對英法的這個勝利給予盛大的讚譽;雨果在憤激之下,用反語來形容強盜的心理。像“漂亮”、“豐功偉績”、“收穫巨大”、“文明”、“野蠻”等等反語正是強盜的口吻,有辛辣的諷刺意味。

7、那麼他不幫着自己家的人,他是站在誰的立場上的?

人類的立場。(這裏有說,正義的立場,中國的立場,或者是人民的立場等等。)

8、如果說,你們家有個人犯了罪,你的第一態度是什麼?是的,你肯定不會主動站出來去指證他。但是雨果卻能,因爲他有着我們所沒有的什麼品質?

清醒的頭腦,正直的良知,公正的立場。

“政府有時會是強盜,而人民永遠也不會是強盜。”

我們要學習雨果的博大的胸懷與高尚的品格。

三、佈置作業

我們給雨果寫一封信,談談你對這件事的感想。

初二年級上冊語文第一單元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學會寫開場白 2、學會寫串聯詞

教學重點難點:

圍繞主題寫開場白,根據節目寫串聯詞

課前準備:

學生:摘抄節目主持人的開場白和串聯詞。

教師:

準備《江山如此多嬌》的一些錄像片段。

教學課時: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學生活動:

1、明確學習重點。

2、感悟數字,設計開場白臺詞,並與同學合作表演。

3、欣賞由倪萍、亞寧等人在《江山如此多嬌》中說的開場白。

討論:文藝節目的開場白有何要求?

4、明確開場白的要求。

5、欣賞景岡山表演的《庫爾班大叔你上哪》和劉德華演唱的《中國人》。

設計串聯詞。

6、交流串聯詞,欣賞主持人的串聯詞。

討論交流串聯詞的要求。

明確:

(1)、語言要有散文詩般的清新和淡雅。(2)、能緊扣節目內容。(3)、不冗長。(4)、生動風趣

欣賞《江山如此多嬌》,討論其中節目主持人主持節目語言表達上的特點。

7、思考“園丁頌”的節目。

8、設計開場白和串聯詞。

明確要求:

積極清新,重格調營造氛圍,重情感新穎自然,重交流

9、紛紛上臺主持節目。

10、總結:

二、教師活動:

1、導入:

俗話說,紅花要有綠葉襯。一臺精彩的文藝節目,如果沒有節目主持人,就不會光彩奪目。忘不了倪萍的親切,忘不了趙忠祥的深沉,忘不了楊瀾的聰穎,忘不了李詠的幽默……今天,我們學習的內容就是“當一次文藝節目主持人”。重點學習“如何設計開場白”和“如何設計串聯詞”。

2、引導學生看一組數字“1949——1999”,讓學生明確“江山如此多嬌”是國慶50週年大型聯歡晚會。

要求學生進行合作,並現場表演該聯歡會的開場白。

3、播放《江山如此多嬌》,組織討論:文藝節目的開場白有何要求?

提示:聯歡會的情調應該是歡樂、愉悅的,因此,只需要考慮如何將氣氛和情緒調動起來,而不必過分地考慮聯歡會的節目內容。

4、明確開場白的要求:

內容要緊扣主題。

語言要親切,要有激情,以點燃觀衆的熱情。

語言的形式要生動活潑。

主持人儀態大方,聲調抑揚頓挫,聲音響亮而富有感染力。

5、播放景岡山表演的《庫爾班大叔你上哪》和劉德華演唱的《中國人》。要求學生設計串聯詞。

6、組織交流。播放主持人的串聯詞。討論並明確:串聯詞有何要求?

7、情境:金色的秋天,丹桂飄香。在這美好的季節裏,我們即將迎來又一個教師節。假設我校將開一次由老師、學生、家長共同參加的文藝聯歡會,主題爲“園丁頌”。我們可以準備哪些節目?請報上節目名稱。

8、老師幫助寫好節目名稱。

9、組織學生合作演練。

10.總結: 讓學生齊讀趙忠祥的名言。

初二年級上冊語文第一單元教案 篇3

內容預覽:

口語交際--交流格言

教學目標:

1、學會用普通話流暢地交流格言,清楚得體地表達自己的觀點。

2、學會傾聽,準確理解發言者的話語、觀點。

3、積累格言,感悟格言的深刻內涵,激勵學生用格言指導自己的生活。

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能夠準確流暢得體的交流格言內容,清晰表達自己的看法。

難點:感悟格言的深刻內涵。

教學輔助用具:

實物投影儀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導入新課

教師以講故事的形式引導學生了解格言的作用,激發學生交流格言的興趣。

二、課堂討論,掌握技巧

以討論的形式明確交流格言說什麼和怎麼說的問題,使學生對口語交際的技巧有章可循,對口語表達的評價也更有針對性。同時還要使學生明確口語交際中對聽者的要求。

三、小組交流,集思廣益

學生以小組爲單位,把自己蒐集的格言進行組內交流。

四、推選代表,交流互動

備小組推選代表把木組的交流成呆以多種形式向全班同學作以彙報,其他同學或進行評價或針對所交流的格言表達自己看法,實現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交流互動。

五、啓迪思想,個性表達

在交流名人格言基礎上,試說出屬於自己的格言。

六、課堂反饋,積累昇華

以提問的形式進行課堂反饋,督促學生有意識地積累格言。

寫作--記一件事

教學設想:通過學生的自主寫作,自由表達的方式來體現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和創造力

學習目標:1.把生活中感觸最深的一件事記下來,交代清楚記敘的六要素。

2.培養良好的寫作習慣。

學習重點:在作文中清楚交代記敘的六要素

學習難點:列寫作提綱

學習方法:引導.合作.自主練習

課時安排:二課時(連堂)

課前準備:閱讀有關知識短文並蒐集一些日常生活中所發生的事情整理成材料。

引入

同學們,在你們的日常生活當中,總會有些事情令你難以忘懷,這些事情是令你自豪或者讓你慚愧呢?現在請大家好好想一想!

互動安排

請兩同學(男女各一)分別說出他們最感觸的事。

同學們是否聽得清楚明白?如不清楚明白,欠缺什麼?

讓同學們先自由討論,然後發問。

師生共同明確:事件的六要素。

師範讀例文《榜樣》。

請同學構思作文,列出寫作提綱。

要求:確定標題及中心思想,初步體現條理性和層次感。

學習小組裏相互間討論,修改各成員寫作提綱,老師巡迴輔導。

老師總結並明確作文要求

以記事爲主並只寫一件事,弘揚社會道德風尙。

交代清楚事件的`六要素。

作文有真情實感和個性化表達。

學生自主創作

要求:

1.根據提綱先打草稿,修改,再工整的抄在作文薄上。

2.在規定時間內完成。

課外練筆:記一件新近發生的趣事。

初二年級上冊語文第一單元教案 篇4

一、教學目標:

1.整體感知課文內容,理解文章尊老愛幼的人性美。

2.涵泳閱讀性課文,品味文章生機蓬勃的意境美。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揣摩文章清新淡雅的語言美。

4、學習尊老愛幼的傳統美德。

二、重點、難點:

1、重點:

(1)整體感知課文內容,理解文章的人性美。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揣摩文章的語言美。

2、難點:理解文章的人性美、品味文章的意境美。

三、教學手段:

多媒體

四、教學時間:

一課時

五、教學過程:

一、激情導入(2分鐘)

有一種水,能讓你喝醉,這種水叫作母愛,因爲母愛如水。有一座山,能讓你堅韌,這座山叫作父愛,因爲父愛如山。我們的父母在艱辛和苦難裏繁衍生息,纔有了我們的幸福與安寧。如今,他們老了,孱弱的雙肩擔不起重負,今天,就讓我們攙扶着他們走進暖暖的春日,去進行一次心靈的散步。

二、讀文生情整體感知(8分鐘5+3)

1、配樂朗讀,思考:

(1)文中寫了一件什麼事?

(2)從文中的字裏行間,你看到了一個怎樣的家庭?

(看到大家深情的朗讀,我也彷彿沉浸在親情的世界裏,我想大家一定感知了許多道理,讓我們一起來探究以上兩個問題。)

2、反饋、點評、小結:

(1)我們一家四人、在春天的田野裏、散步。

(2)歸結爲“和美”(板書)

三、研讀入境合作討論(10=5+5)

(下面就讓我們把自己也融入這樣一個“和美”的家庭,去感悟他們美麗的心靈。討論)

1、展示:(1)在整個散步過程中,你最欣賞誰的表現?理由是?(小組口頭)

(2)在走大路、還是走小路的問題上,到底誰說了算?(班上書面)

2、劃分4人小組、要求:①個人見解獨到、精彩,每人欣賞一個人。

②小組觀點一致:中心、補充、記錄、發言代表

3、(5分鐘)小組討論,教師參與,點評討論情況。

4、(5分鐘)反饋、小結。

初二年級上冊語文第一單元教案 篇5

一、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⑴掌握字詞,瞭解作者,春教案2。

⑵瞭解散文的特點,體會抒情散文如何以一定的事物爲寫作對象抒發情感。

⑶理解把握文章細緻觀察景物,抓住景物特點進行描繪的寫法。

2.能力目標:

⑴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清文章思路,學習本文清晰的脈絡結構。

⑵學習通過運用感官細緻描寫景物的寫法。

⑶體會用詞準確的語言特點,學習運用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來描繪景物的寫法。

3.情感目標:

領會作者用詩的筆調描繪了大地回春、萬物復甦、生機勃發、草木花卉競相爭榮的景象來抒發作者熱愛春天、憧憬未來的欣喜之情,學習作者熱愛自由、熱愛生活、積極進取的人生態度。

二、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引導學生細緻觀察景物,抓住景物的特點,用優美語言和寫景物技巧描寫景物的方法。

教學難點:有感情的讀出春天的特點,表達美好的感受,體會用詞準確生動的語言美。

三、教法與學法

1.教法

指導學生反覆朗讀,讀順口,讀流暢,讀出感情。爲了使學生朗讀的有興趣、有效果,教師可採用多媒體教學,先展示“春天”的畫面,再伴隨音樂進行範讀,爲學生創造設教學情境,引起學生閱讀興趣。在“自主”朗讀的基礎上,師生“合作、探究”,理解文章的內容,掌握本文的寫景方法和優美的語言,既培養了學生的分析能力和鑑賞能力,又提高了學生的寫作水平,爲鞏固並理解課堂內容又設置了練筆這一環節,還留下了積累美句和推薦美文的課後作業。

2.學法

本文着眼於感受、欣賞、品味朱自清優美的語言和出色的寫作技巧,用聽讀、美讀、賽讀,畫面再現文字、圈點勾畫、旁批等多種形式,體味本文的語言美,學習本文描寫技巧,運用“朗讀——質疑——探究——解疑——練筆”這五個環節,完成本課的學習任務。

四、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重點:以讀爲主,通過讀來理解內容結構,感受文章的語言美R>

㈠ 導語設計

春天是一個美麗的季節,古人對春天的吟詠和稱讚的詩句很多,如“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是剪刀”,教案《春教案2》。你還能說出描寫春天的古詩句嗎?(多媒體展示詩句)

古人對春天的描繪可謂是細緻入微、形象生動,那麼我們來欣賞“春天”的幾幅畫面,在暢遊春景之後,我們來欣賞一下著名的文學家朱自清寫的散文《春》

㈡ 檢查字詞、作者簡介的預習情況。(多媒體展示字詞、作者簡介)

㈢ 朗讀訓練

1.聽讀:跟隨多媒體播放的音樂《春江花月夜》,聽老師範讀來感受春天之美。

2.美讀:伴隨音樂的響起,學生用情品讀,感受文章的內容美和語言美。

3.賽讀:分四組,每組選出一人進行朗讀比賽,激發學生的朗讀興趣。

㈣ 聽着大家優美的朗讀,老師眼前出現了一幅幅春意盎然的畫面,那麼本文分爲那三部分?每一部分用兩個字概括出來。再概括出文中的五幅畫面。(學生回答,教師歸納,多媒體展示板書)

說明:以讀促析,感受文章之美,對理解文章內容掌握結構有很大的幫助。

第二課時

教學重點:是學習本文的寫景技法和語言特點。

㈤學生自讀逐圖分析,用圈點勾畫、旁批註釋形式理解本分用詞準確生動的語言特點,運用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和感官技巧寫景的方法。(多媒體展示思考題)

1. 春草圖

⑴本文寫小草突出了它的哪些特徵?

⑵“鑽”字用的好,好在哪裏?

⑶此圖運用了哪種感官技巧寫景?

2.春花圖

⑴作者從幾個方面描繪出一幅五彩繽紛的春花圖?

⑵運用了哪些修辭手法生動地寫出了花爭春的特點?

3. 春風圖

⑴“‘吹面不寒楊柳風’,不錯的,像母親的手撫摸着你”此句運用了哪些修辭手法?

⑵找出運用感官描寫春風的句子,並說明寫出了春風的哪些特點?

4. 春雨圖

⑴作者從靜景寫到動景,從物寫到人,由近及遠,用比喻的修辭寫出了春雨哪些特點?

⑵“斜織”“薄霧”這兩個詞好在哪裏?

5. 迎春圖

⑴由什麼景物引出人迎春?

⑵頌揚了一種什麼精神?

教師歸納總結:詞語的準確生動和比喻、擬人修辭手法的運用爲本文增添了語言色彩。如:“偷偷”、“鑽”把小草人格化了的同時,又寫出了小草頑強生命力。比喻、擬人的修辭手法的運用使文章的語言富有詩意和美感,使學生感受到文章的“形象美”“繪畫美”“音樂美”“含蓄美”。用視覺、嗅覺、味覺、聽覺、觸覺五種感官技巧,寫出了春風的溫柔、沉醉、和諧、動聽,把春風寫得有聲有色、有情有感。所以本文無論是從內容還是寫作方法上看,都是一篇美文佳作。

㈥ 教師歸納總結:學習了寫景散文《春》,同學們學到了很多知識,首先了解到寫景要善於觀察,然後將零散的景物集中於一個特定的範圍內,以一定事物爲描寫對象,抓住景物的特徵,運用優美的語言、準確的詞語和恰當的描寫技巧來抒發感情,達到託物言志目的。

㈦ 用多媒體展示朱自清的散文《綠》和《月朦朧·鳥朦朧·簾卷海棠紅》,找兩個朗讀比較好的學生伴隨着音樂朗讀,在優美的意境中結束本課節的教學任務。

說明:此項設計爲了陶冶情操,激發學生寫作慾望,爲下節課練筆創設情境。

第三課時

教學重點:抓住散文“形散神不散”的特點,學習春的寫景技巧和語言特點進行仿寫練筆。

㈧ 課內練筆

從下列問題中任選一項,仿寫《春》寫作手法寫一篇寫景散文。(多媒體展示“春、秋、冬”風景畫)

1.模仿《春》寫“夏”。

2.模仿《春》寫“秋”。

3.模仿《春》寫“冬”。

㈨ 佈置作業

1.積累摘抄優美句子。

2.推薦美文,在下一課節前朗讀,感受美的意蘊。

板書設計

初二年級上冊語文第一單元教案 篇6

複習目標

一、鞏固語文基礎知識:生字詞、作家作品、名言名句、文言文字詞的識記等。

二、提高現代文、文言文的閱讀能力。

三、能熟練地進行語文綜合性學習的設計。

四、提高語言實際運用能力。

複習重點

提高語文應試能力以及培養學生的積累能力。

複習方法:

學生在自主中與同學合作地完成。

一、掌握一些生字詞

《風箏》

伶仃:孤獨,沒有依靠;瘦弱。憔悴:形容人瘦弱,面色不好看。點綴:加以襯托或裝飾,使原有的事物更加美好。

肅殺:形容秋冬天氣寒冷,草木枯落。訣別:多指不再見面的離別,分別。笑柄:可以拿來取筆的資料。塵封:擱置已久,被塵土蓋滿。

什物:泛指家庭日常應用的衣物及其他零碎的用品。驚惶:驚慌。

虐殺:虐待人而致死。寬恕:寬容饒恕。恍然大悟:形容忽然醒悟的樣子。苦心孤詣:費盡心思鑽研或經營。孤詣,別人所達不到的。

《憶讀書》

懸念:持念,惦記。若有所失:好像失去了什麼。

無聊:這裏是精神無所寄託的意思。人情世故:指爲人處世的道理。

消遣:用自己感到愉快的事來消磨時間。索然無味:沒有一點趣味。

無病而呻:沒有病卻發現痛苦的聲音。這裏比喻文藝作品沒有真情實感而矯揉造作。風花雪月:原指古典文學作品裏描寫自然景物的四種對象,後來比喻堆砌詞藻、內容空泛的行文。自已:控制自己的感情。已,停止。

《山中避雨》

趨之如歸:很快地走過去,就像回自己的家一樣。趨,小步急走。寂寥:寂靜空曠。怨天尤人:埋怨天,責怪人,形容遇到不如意的事一概抱怨客觀條件。尤,責怪。嘈雜:聲音雜亂,喧鬧。

冗長:(文章、講話等)廢話多,拉得很長。這裏是持續不斷的意思。

工尺:我國民族音樂音階上各個音的總稱。望洋興嘆:比喻做事力量不夠,感到無可奈何。望洋,仰望的樣子。興,發出。陶冶:燒製陶器和冶煉金屬。比喻給人的思想、性格以有益的影響。萍水相逢:比喻素不相識的人偶然相遇。樂以教和:音樂是用來教育感化人,使人和諧相處的。

《我的第一次文學嘗試》

煞費苦心:費盡心機。

滑稽:(語言、動作)引人發笑。

猝不及防:事情來得突然,來不及防備。惡作劇:指戲弄人的、使人難堪的行動。六神無主:形容十分驚慌或着急,沒有主意。俗不可耐:趣味低下,令人無法忍受。奸笑:陰險的笑。

心血來潮:形容突然產生某種念頭。

言簡意賅:言語簡單而意思概括。

刮目相看:用新的眼光來看待。乳臭未乾:奶腥氣還沒有去掉。指人年幼或年幼無知。盛氣凌人:傲慢的氣勢逼人。微不足道:非常渺小,不值得一談。

趾高氣揚:高高舉步,神氣十足。形容驕傲自滿,得意忘形。

大動肝火:大發脾氣。

二、知道一點文學常識

魯迅(1881~1936),中國現代偉大的文學家和翻譯家和新文學運動的奠基人。原名周樹人、《吶喊》、《墳》、《熱風》、《彷徨》、《野草》、《朝花夕拾》

冰心(1900~1999),當代女作家,兒童文學作家。原名謝婉瑩,筆名冰心女士,男士等。原籍福建長樂,生於福州,幼年時代就廣泛接觸了中國古典小說和譯作。有詩集《繁星》和《春水》等。

豐子愷,浙江省崇德縣石門灣(今江蘇省桐鄉縣石門鎮)人,號稱“中國漫畫之父”。

馬克吐溫,美國作家。本名塞謬爾朗赫恩克萊門斯。馬克吐溫是其筆名。馬克吐溫是美國批判現實主義文學的奠基人,世界著名的短篇小說大師。長篇小說《鍍金時代》(1874,與華納合寫)、代表作長篇小說《哈克貝里費恩歷險記》(1886)及《傻瓜威爾遜》(1893)等,則以深沉、辛辣的筆調諷刺和揭露像瘟疫般盛行於美國的投機、拜金狂熱,及暗無天日的社會現實與慘無人道的種族歧視。

三、課文內容梳理

《風箏》第一部分(1、2),比較北京和故鄉放風箏的時令,引出回憶。

第二部分(3、4),“我”回憶小時候在故鄉故意弄壞了小兄弟的風箏的事情。

第三部分(5~11),到了中年,“我”才意識到自己弄壞小兄弟的風箏非常不應該,於是心中充滿懺悔,但當面道歉時才發現他已忘卻,“我”心情更加沉重。

第四部分(12),看着眼前北京的風箏,“我”的心情十分悲哀沉重。

《憶讀書》全文爲總——分——總結構,可分爲三個部分。

第一部分:讀書好。這一部分寫了四個方面的內容。

⑴生動的故事情節和人物形象能激發人的各種感情,讓人獲得多種美的享受。

⑵能擴大知識面。

⑶對寫作有幫助。

⑷有助於提高人的品德修養。

第二部分:多讀書。涉獵古今中外。

第三部分:讀好書。要會比較挑選。

《山中避雨》第一段:記敘山中避雨於小茶店。

第二段:記敘心情的轉變:由掃興而感趣味。

第三段:記敘茶博士的琴聲難以解悶而向他借琴。

第四段:記敘作者學琴經過及琴聲使苦雨荒山活躍起來。

第五段:抒發自己的體悟作結。

課文按作者所記內容的因果聯繫可分爲兩個部分。

第一部分:寫“我”的第一次文學嘗試的具體內容。

⑴撰寫希金斯投河的報道。

⑵撰文嘲笑兩位知名人士。

⑶給新來的外鄉人的詩增寫腳註。

第二部分:寫“我”的第一次文學嘗試的巨大反響。

⑴展示了作者的文學才華。

⑵使報紙銷量大增。

⑶使周圍的人對作者刮目相看。

四、積累一批優美的語句或一些含義深刻的語句

1.“四面都還是嚴冬的肅殺,而久經訣別的故鄉的久經逝去的春天,卻就在這天空中盪漾了”,這句話應當怎樣理解?

這裏所說的“春天”,有特定的含義,是小時候的故鄉的春天,是天空中有風箏的春天,現在,在北京,看見遠處有一二風箏浮動,由風箏而聯想到故鄉風箏時節的春天氣息,所以覺得這春天“就在這天空中盪漾了”。因而“久經逝去的春天”與“在這天空中盪漾了”不相矛盾。

2.作者說:“有生以來,沒有嘗過今日般音樂的趣味。”這句話如何理解?

這次作者是在山中小茶店的雨窗下拉琴,環境與往日截然不同,有一種天然之美。人物除作者和兩個女孩外,都是山村中的年輕人,大家素不相識,是琴聲、歌聲把大家結合在一起,有一種和諧之美。大家的歌唱都是發自內心,感情十分真摯,有一種真摯之美。大家一起歌唱,無拘無束,自由自在,氣氛熱烈,把苦雨荒山鬧得十分溫暖,有一種氛圍之美。以上種種趣味之中,最主要是作者感受到這次拉琴與歌唱,十分自然真摯,是音樂拉近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使大家相處得如此和諧,這就是音樂的魅力。這是作者以往沒有體會過的。所以作者說,有生以來,沒有嘗過今日般音樂的滋味。

五、理解各篇文章的主題

《風箏》本文回憶了“我”的一件少年往事,並由此抒發了自己懺悔自責的思想感情。也表示了對封建的教育思想的倫理道德的否定和深惡痛疾,並啓發人們思考,從而有所覺悟。

《憶讀書》課文圍繞“讀書好,多讀書,讀好書”展開,其中“讀書好”是全文的重點,可從四個方面來看:⑴書中生動的故事情節和人物形象能激起人的各種感情,讓人獲得多種美的享受。⑵讀書能擴大知識面。⑶讀書對寫作有很大的幫助。⑷讀書有助於提高人的品德修養。

《山中避雨》本文記敘了作者在西湖山中避雨的經歷和感觸,告訴我們音樂的感染力可以拉近人與人之間的距離,使彼此相處更加和諧。

《我的第一次文學嘗試》本文通過撰文諷刺希金斯投河、嘲笑兩位知名人士以及挖苦一個新來外鄉人這三件事,敘述了作者的第一次文學嘗試。它們發表在報紙的同一期上,不僅展示了作者的文學才華,而且使這一期的報紙銷量大增,使得周圍的人不能不對作者刮目相看。

六、學習一種妙想

《風箏》文章開頭兩段與結尾一段都是總寫的段落,在結構上起到什麼作用?在內容上作用相同嗎?

文章開頭兩段與結尾一段都是總寫,起到了前後呼應,使結構完整的作用。

從內容上看,開頭由北京的春天寫起,寫了北京春天中“遠處有一二風箏浮動”,引起對故鄉的“風箏時節”的回憶,起到引起下文的作用。同時奠定了懷念的感情基調。結尾一段是對風箏事件的總結,有總結全文的作用。與此同時,字裏行間裏表明了自己深深的自責。

《我的第一次文學嘗試》

本文敘事詳略得當。

叔叔外出,讓“我”編一期週報,“我”做了三件事情:第一件是諷刺和《漢尼巴爾週報》對立的一家報紙編輯希金斯,這件事寫得很詳細,文章標題、插圖內容及“我”當時的心理狀態,都有交你。第二件事情,是撰文諷刺兩位名人,概述,一筆帶過。第三件事是諷刺新來的外鄉人——一個僱工裁縫,起因、經過,甚至原文都寫出來了。三件事情,兩詳一略,疏密有致,重點突出。“我”的這次嘗試,產生了很大反響,文章一一道來,使我們從而面瞭解到作者語言的諷刺力量,讀來妙趣橫生。

七、重溫一個閱讀語段

(1)北京的冬季,地上還有積雪,灰黑色的禿樹枝丫叉于晴朗的天空中,而遠處有一二風箏浮動,在我是一種驚異和悲哀。

(2)故鄉的風箏時節,是春二月,倘聽到沙沙的風輪聲,仰頭便能看見一個淡墨色的蟹風箏或嫩藍色的蜈蚣風箏。還有寂寞的瓦片風箏,沒有風輪,又放得很低,伶仃地顯出憔悴可憐模樣。但此時地上的楊柳已經發芽,早的山桃也多吐蕾,和孩子們的天上的點綴相照應,打成一片春日的溫和。我現在在哪裏呢?四面都還是嚴冬的肅殺,而久經訣別的故鄉的久經逝去的春天,卻就在這天空中盪漾了。

(3)但我是向來不愛放風箏的,不但不愛,並且嫌惡他,因爲我以爲這是沒出息孩子所做的玩藝。和我相反的是我的小兄弟,他那時大概十歲內外罷,多病,瘦得不堪,然而最喜歡風箏,自己買不起,我又不許放,他只得張着小嘴,呆看着空中出神.有時至於小半日。遠處的蟹風箏突然落下來了,他驚呼;兩個瓦片風筍的纏繞解開了,他高興得跳躍。他的這些,在我看來都是笑柄,可鄙的。

(4)有一天,我忽然想起,似乎多日不很看見他了,但記得曾見他在後園拾枯竹。我恍然大悟似的,便跑向少有人去的一間堆積雜物的小屋去,推開門,果然就在塵封的什物堆中發現了他。他向着大方凳,坐在小凳上;便很驚惶地站了起來,失了色瑟縮着。大方凳旁靠着一個胡蝶風箏的竹骨,還沒有糊上紙,凳上是一對做眼睛用的小風輪,正用紅紙條裝飾着,將要完工了。我在破獲祕密的滿足中,又很憤怒他的瞞了我的眼睛,這樣苦心孤詣地來偷做沒出息孩子的玩藝。我即刻伸手摺斷了胡蝶的一支翅骨,又將風輪擲在地下,踏扁了。論長幼,論力氣,他是都敵不過我的,我當然得到完全的勝利,於是傲然走出,留他絕望地站在小屋裏。後來他怎樣,我不知道,也沒有留心。

1.概括這段選文的內容。

2.用橫線畫出選文第(1)(2)段中景物描寫的語句,說說它們的作用是什麼?

3.選文第(2)段中的加點詞語“盪漾”用得好不好?爲什麼?

4.選文第(3)段的畫線句作者用了哪些描寫方法,表現了弟弟怎樣的感情?

5.你說弟弟知道哥哥討厭風箏嗎?爲什麼他還要做風箏呢?

6.選文第(4)段中,加點詞“傲然走出”寫出“我”當時怎樣的心理?

7.想像一下,絕望地站在小屋裏的弟弟,想了什麼?又做了什麼?

參考答案

1.由冬天在北京看到放風箏,回憶起小時候在故鄉故意弄壞了小兄弟風箏的事情。

2.第(1)段環境描寫渲染肅殺氣氛,奠定感情基調。第(2)段寫故鄉放風箏時春天的溫和,與嚴冬的肅殺形成鮮明的對比,引出對往事的回憶。

3.“盪漾”用得好。因爲這裏的春天指小時候故鄉的天空中飛盪風箏的春天,現在看到冬天北京天空的風箏,就聯想到故鄉春天的氣息,充滿了整個世界,所以用盪漾。

4.神態、動作,表現弟弟的天真活潑和對風箏的喜愛之情。

5.知道。因爲玩具是兒童的天使。

6.寫出“我”當時以破獲祕密爲滿足,以弄壞小兄弟風箏爲勝利的驕傲心理。

7.略

初二年級上冊語文第一單元教案 篇7

教學目標

體會作者抒發的感情及母親話語中含着的意思。

2.領會母愛無私、博大、寬容、深厚的特點。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與難點:

1.重點:體會作者抒發的感情以及母親話語中含着的意思。

2.難點:透過生活小事感受母親對“我”的愛,透過生活中的小事表達“我”對母親的深情。

教學準備:

1.多媒體課件

2.樂曲《秋日私語》、《命運交響曲》、《春之聲圓舞曲》

教學過程:

一、激情導入

關於母愛,古今中外有多少人在真情地爲她唱着讚美的歌。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讀讀殘疾作家史鐵生的《秋天的懷念》一文,再次感受催人淚下的母愛。

二、整體感知

1.我們大家一起來讀一讀,欣賞一下。你們需要音樂嗎?

2.播放音樂,供學生自己選擇。――《命運交響曲》、《春之聲圓舞曲》、《秋日私語》。學生選擇後,配以《秋日私語》,師生共同自由誦讀,欣賞散文的美。

3.剛纔大家讀得很投入,看來,一篇美的散文確實能讓人深陷其中。讀完之後,感覺怎麼樣?(引導學生能抓住文章的感情基調。)

三、檢查預習

1.作者簡介(學生課下蒐集)

附:史鐵生1951年生於北京,1972年,21歲的他因病癱瘓,從此永遠坐上了輪椅。他寫的《我與地壇》被公認爲中國近50年最優秀的散文之一。2002年,他獲得華語文學傳媒大獎年度傑出成就獎,是現在中國最令人敬佩的作家之一。

活到最狂妄的年齡上忽的殘廢了雙腿。兩條腿癱瘓後的最初幾年,我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出路,突然似乎什麼都找不到了。

2.聽錄音,思考問題:

(1)、作者在秋天懷念的是誰?

(2)、爲什麼是懷念?

(3)、爲什麼會在秋天懷念?

(4)、課文寫母親關愛兒子是圍繞哪件事展開的?

3.學生自由朗讀

4.詞語小盤點(見課件)

四、整體感知課文。

朗讀課文,思考下列問題:

1.用簡潔的語言概括文章內容。

2.課文標題是“秋天的懷念”,請問文中懷念的是誰?文中有幾次寫到秋天?爲什麼文章的題目叫“秋天的懷念”?

(學生討論交流,代表發言)

五、重點語段品析

1.品讀第二段,母親又是怎樣對待兒子的?

――擋在窗前理解、體貼

――央求般的神色母愛執着

――一會兒坐下,一會兒站起喜悅

――比我還敏感細心、體貼

2.母親此時,自己的情況是怎樣的?

身患絕症

兒子癱瘓

自己做堅強的母親讓兒子成爲堅強的兒子

3.我爲什麼去看菊花?(學生自由討論,共同明確)

六、師生共同總結文章主旨

明確:課文講述是身患絕症的母親,體貼入微地照顧雙腿癱瘓的兒子,鼓勵兒子好好活下去的故事,歌頌了偉大而無私的母愛。

七、合作探究:

課文爲什麼不以《懷念母親》爲題,卻以《秋天的懷念》爲題?(可留作課下作業)

八、課外延伸:

1.感悟人生至理:課文最後一段爲什麼詳寫各種顏色的菊花在“秋風中正開得爛漫”?結尾重複母親“好好兒活”的話,有什麼深意?

(這段話中的一連串排比句表面上是在描寫北海菊花的美麗,實際上是用象徵的手法,賦予菊花深刻的含意。作者之所以濃墨重彩地寫菊花,恰恰是對母親生前那句“好好兒活”的覺悟解讀,進一步深化了主題。菊花象徵作者對生命的渴望與眷戀。

結尾重複母親“好好兒活”的話,揭示了主旨。“我”說“要好好兒活”,體現出了心中的堅強與自信,我明白了母親沒有說完的話,找到了自我,感悟到了生活的真諦。)

2.情感昇華

學了這篇課文,你有哪些收穫和感悟?請大膽說出來給同學們聽聽。

(當苦難、逆境來臨的時候,我們首先應想到的是好好活,讓這唯一一次的活熱烈而輝煌;面對挫折和災難,我們不僅要有勇氣去面對,同時也需要家人和朋友的關心;生命是美好,要好好珍惜、好好兒活纔是;生命對於每個人都只有一次,命運是可以通過個人的努力、奮鬥來改變的!)

3.推薦閱讀

九、作業:

1.我想,你學習了史鐵生的《秋天的懷念》,你一定想對你的母親說點什麼,請你以《媽媽,我想對您說》爲題,寫一篇文章。

2.課外閱讀《我與地壇》。

板書設計:

秋天的懷念

雁陣北歸

樹葉飄零母親

菊花爛漫

偉大、無私的母愛

課題

初二年級上冊語文第一單元教案 篇8

教學

目標【學習目標】1.識記字詞。2.感受母愛無私、博大、寬容、深厚的特點。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過程

一激情導入

關於母愛,古今中外有多少人在真情地爲她唱着讚美的歌。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讀讀殘疾作家史鐵生的《秋天的懷念》一文,再次感受催人淚下的母愛。二整體感知1我們大家一起來讀一讀,欣賞一下。你們需要音樂嗎?2播放音樂,供學生自己選擇。――《命運交響曲》、《春之聲圓舞曲》、《秋日私語》。學生選擇後,配以《秋日私語》,師生共同自由誦讀,欣賞散文的美。3剛纔大家讀得很投入,看來,一篇美的散文確實能讓人深陷其中。讀完之後,感覺怎麼樣?(引導學生能抓住文章的感情基調。)

三、檢查預習

1、作者簡介(學生課下蒐集)史鐵生1951年生於北京,1972年,21歲的他因病癱瘓,從此永遠坐上了輪椅。他寫的《我與地壇》被公認爲中國近50年最優秀的散文之一。2002年,他獲得華語文學傳媒大獎年度傑出成就獎,是現在中國最令人敬佩的作家之一。

活到最狂妄的年齡上忽的殘廢了雙腿。兩條腿癱瘓後的最初幾年,我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出路,突然似乎什麼都找不到了。

2、聽錄音,思考問題:

(1)作者在秋天懷念的是誰?

(2)爲什麼是懷念?

(3)爲什麼會在秋天懷念?

(4)課文寫母親關愛兒子是圍繞哪件事展開的?

3、學生自由朗讀

注意感情的抒發與表達。

4、詞語小盤點(見課件)

癱瘓侍弄整宿憔悴

仿膳豌豆訣別爛漫

翻來覆去絮絮叨叨

四、初步整體感知課文。

朗讀課文,思考下列問題:

1.用簡潔的語言概括文章內容。

2、學生討論:你覺得文中的“我”,性格脾氣是什麼樣的?

總結:雙腿癱瘓後,我的脾氣變的暴怒無常。

四、作業

預習課文

板書設計:

秋天的懷念

作者簡介

詞語盤點

教學反思:

課題

初二年級上冊語文第一單元教案 篇9

一、 單元教學目標:

1、繼續培養學生利用工具書解決疑難字詞的良好習慣,能準確讀寫漢字。

2、引導學生利用圖書館、網絡等資源蒐集學習資料,擴大閱讀量。

3、讓學生獲取觀察人物、描寫人物的基本方法,掌握幾種品讀作品的方法,逐步養成品讀作品的良好習慣,爲形成個性化閱讀打下基礎。

4、感受五位或平凡或偉大的人物身上所散發的獨特精神魅力,形成對人物風采的正確認識,提升自己的精神品格。

5、能仔細觀察、生動描繪人物鮮明的個性,提高寫作及修改作文的能力。

6、掌握採訪人物的基本技巧,嘗試進行人物採訪,提高自己的活動組織能力和口語交際能力。

二 、單元課時安排: (15課時)

單元整體學習(1課時)

《童年的朋友》 (2課時)

《一面》 (2課時)

《我的老師》 (1課時)

口語交際 (1課時)

《展示華夏文化魅力》 (2課時)

《趙 普》 (1課時)

寫 作 (1課時)

讀書交流活動 (1課時)

三、 單元教學設想:

第一課時 單元整體學習

教學目標:

1、瞭解本單元學習內容,讓學生髮現並交流各自的興趣點。

2、瞭解人物風采的含義,瞭解單元教學目標。

3、與學生一起制訂課外閱讀及交流計劃。

課前學習:

1、查詞典,瞭解風采的含義。

2、瀏覽第一單元內容,想一想:其中最吸引自己的是什麼?

課堂學習:

一、導課

1、教師活動:組織學生完成一個組詞遊戲: 人 (要求:在橫線上填一字,與人組成詞。)

2、學生活動:上黑板組詞。

3、教師導入語:有言道:世界因你而精彩,可現在我卻更能感覺到世界是因人而精彩。形形色色的人匯成了一個多姿多彩的世界,他們各顯風采、各領風騷。翻開第一單元,我們將一起走近其中的幾位人物,他們是 (讓學生一起說)。走進第一單元,最吸引你的視線的是什麼呢?

二、學生交流自己的興趣點。

(教師認真傾聽,從中瞭解學生在人物描寫方面已經具備的知識,調整自己的教學設計,對學生已掌握的知識、技能可讓學生盡情發揮,並從學生的興趣點切入組織教學,讓學生在學習習慣、學習方法、語文知識與能力、思想情感等方面有新的收穫。)

三、教師組織學生理解人物風采的含義。

1、教師緊承上面學生的回答過渡,引出思考:本單元專題是人物風采,你能結合課前預習及本單元的幾位人物,說說你對風采的具體理解嗎?

2、學生自由發表見解。

四 明確本單元的學習目標

1、過渡語:剛纔同學們的回答張顯了各自的閱讀個性,又互補了缺漏。不過,同學們現在的閱讀還是淺層次的,如果同學們想要從中發現、獲得更有價值的東西,還需仔細品讀課文,積極參與課內課外的學習活動。

2、出示單元教學目標:(略)

五、圍繞單元專題制訂課外閱讀計劃,商量讀書成果彙報活動方案。

1、過渡語:對於語文來說,課堂是一個小天地,課本里的人物固然精彩,但外面的世界更有無窮魅力。如果你不想錯過更多更美的風景,那就讓我們一起暢遊書海,感受大千世界更多獨具風采的人物形象。

2、與學生共同制訂課外閱讀計劃,商量成果彙報活動方案。

時間:三週

內容:自選(人物通訊,報告文學,人物傳記等)

彙報方式:(從學生方案中選取)

六 師生自我反思、評價。(側重於學習習慣、學習方法、知識及能力的提高、本堂課的表現等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