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四年級教案 > 四年級語文上冊第一單元教案

四年級語文上冊第一單元教案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4W 次

作爲一位傑出的教職工,常常需要準備教案,藉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我們應該怎麼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四年級語文上冊第一單元教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四年級語文上冊第一單元教案

四年級語文上冊第一單元教案1

[教學目標]

1、認識“昧、墜”等3個生字,理解積累“密密麻麻、星羣密佈”等4個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邊讀邊想象畫面,感受滿天繁星的美好。

3、仿照課文句式,寫下自己的觀察和想象。

[教學重難點]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邊讀邊想象畫面,感受滿天繁星的美好。仿照課文句式,寫下自己的觀察和想象。

[教學課時]1課時

一、談話導入,揭示課題

師:(出示星空圖片)看到這璀璨的星空,你想到了什麼?(生自由發言)巴金先生也曾多次看見這滿天繁星,於是寫下了經典散文——“繁星”。(板書課題,學生齊讀。)

二、初讀課文,讀詞正音

1、初讀課文:

(1)請同學們翻開語文書小聲朗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學生自讀課文,師巡視。)

(2)(指名讀課文,相機正音)請三位同學分別讀一讀三個自然段。

2、讀詞正音:

(1)(課件出示:密密麻麻、星羣密佈、半明半昧、搖搖欲墜)指名認讀詞語。

①(將“昧”字標紅)看這個字,讀mèi,是由一個“日”加一個“未”組成,你能猜猜它是什麼意思嗎?(出示:金文=“未,沒有”+“日,光亮”)

②在字典裏,“昧”有四種意思:①糊塗、不明白;②隱藏;③昏暗;④冒犯、冒昧。在這個成語裏,你覺得選擇哪個意思最合適?你怎麼理解這個成語的意思?(明確“半明半昧”詞義:形容有時明亮,有時昏暗。)

(2)師:我們一起再讀詞語。(學生齊讀)我們發現這些詞都是描寫繁星的。你還知道哪些描寫星星的詞語呢?(出示成語,齊讀積累:月明星稀、羣星璀璨、星光燦爛、星羅棋佈、星星點點、滿天星斗、繁星滿天。)

三、品讀課文、想象繁星

(一)齊讀第1自然段,初步感受對繁星的“愛”

1、(出示課文第1自然段,全班齊讀)讀到這些句子,你好像看到了什麼畫面?

2、(標紅“我愛……我也愛……我最愛”)你能用這個句式介紹一個你喜歡的地方嗎?先說給同桌聽一聽。(同桌互說,全班分享。)

3、指導朗讀,讀出文中“我”對繁星的愛。(全班再次齊讀第1自然段)

(二)小組共學第3自然段,深入感受對繁星的“愛”

1、第1自然段是巴金寫在家鄉庭院裏看到的繁星。課文中還寫到他在哪裏看到的繁星呢?(家鄉庭院——南京住所後門——海上。)

過渡:這幾個地方的繁星,寫得最詳細的是哪一處呢?那我們就乘上船,跟隨巴金一起去欣賞海上的繁星吧!

2、小組合作,共學第3自然段。請一位同學讀一讀共學提示。

(出示共學提示:①找:找到描寫“繁星”的句子。②想:讀到這句話,想到了怎樣的畫面?③讀:帶着感受再讀句子。)

(小組合作,選擇代表上臺交流分享。教師相機點撥。)

3、通過理解關鍵詞“半明半昧”“搖搖欲墜”,想象繁星的畫面。

(出示:“深藍色的天空裏,懸着無數半明半昧……真是搖搖欲墜呢!”)

師:讀到這句話,你想到了怎樣的畫面?(學生分享)是啊,繁星明暗交疊,搖搖欲墜。誰能把你想象到的畫面讀出來?(指名學生邊讀邊想象畫面。)

4、品味比喻,體會修辭手法的妙用。

(出示:“我好像看見無數螢火蟲在我的周圍飛舞。”)

師:讀到這句話,你想到了怎樣的畫面?作者把星星比喻成什麼?(學生分享)想象一下,這一顆一顆星星在你周圍飛舞,就像螢火蟲一般。誰能把你想象到的畫面再讀一讀?(生讀比喻句

5、“海上的夜是柔和的,是靜寂的,是夢幻的。”來,我們一起躺在船艙裏,去看看這“半明半昧”“搖搖欲墜”的繁星。(配樂,全班朗讀。)

(三)鏈接童詩,豐富想象,表達對繁星的愛

導語:在這句話裏,巴金覺得星星像——“螢火蟲”。其實,每個人看星星,都有不一樣的感受和想法。

1、(出示兩首兒童詩:顧城《星月的由來》、林煥彰《夜晚的天空》)這兩首詩中星星是什麼呢?(樹枝戳的微小窟窿、貓咪的眼睛。)

2、讓學生用詩化的語言寫出自己看到的繁星和想象到的畫面,隨課練筆。發揮你的想象,你覺得天上的星星是什麼?你也寫幾句話或幾句詩。(學生彙報分享)

(四)瞭解背景,昇華對“繁星的愛”

1、這繁星,讓我們浮想聯翩,巴金繼續寫到——(引讀:“我望着那許多認識的星,我彷彿看見它們在對我眨眼,我彷彿聽見它們在小聲說話。”)

2、(出示背景,補充介紹:此文寫於1927年,巴金23歲時獨自一人赴法留學途中。在寫給弟弟的信中,他這樣說道:“我雖然知道我們的心不會被那無邊的海洋所隔斷,但是現在我的心確實是寂寞得很!冷得很!”)師:現在你再讀他在海上對繁星的感受,又有什麼新的理解呢?(出示第1自然段,引導朗讀。)

四、延學拓展,鞏固提升

這節課我們運用“邊讀邊想象畫面”的方法去感受自然之美、繁星之美。巴金還寫過這樣一篇文章(出示《海上日出》全文),也適合用這樣的方法去閱讀。課後同學們可以繼續運用“邊讀邊想象畫面”的方法,自己讀一讀《海上日出》。

[教學板書]

4*繁星

時間地點景象

從前—家鄉—密密麻麻

三年前—南京—星羣密佈

如今—海上—半明半昧

熱愛自由追求光明

[教學反思]

本次授課結束後,我總結了一下本課中如何逐漸體現本單元的語文要素。首先,從課題入手,引導學生聯繫生活想象畫面,分享自己看到的星空及星空下的遐想,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出發,喚起學生已有經驗,激發閱讀興趣,爲理解文本內容、促進情感共鳴奠定基礎。其次,在品讀課文環節引導學生用“我愛……我也愛……我最愛”介紹喜歡的地方,爲習作中的“向同學推薦一個好地方”提前鋪墊。最後,運用“邊讀邊想象畫面”的方法,抓住關鍵句進行閱讀實踐,提升學生的表達力和審美力。

四年級語文上冊第一單元教案2

一、教學目標

學會本課中的生字,理解課文中出現的詞語。

(一)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月色下的美好意境,培養學生細心體察生活細節的能力,背誦課文。

(二)在讀中感受月光下美麗的景象,體會“我”與阿媽之間濃濃的親情,體會月光下作者獲得的無限樂趣。

二、教學重難點

通過朗讀感悟走月亮的意境,體會“啊,我和阿媽走月亮”表達的思想感情。

三、教學過程

(一)回顧古詩,引入新課。(課件)

1、同學們好,學習新課前先讓我們回顧一下上節課學過的幾首和明月有關的詩。(播放課件:《暮江吟》《鳥鳴澗》《月夜憶舍弟》《春江花月夜》)

讀着這些優美的詩句彷彿將我們帶入了將月夜的清幽空寂,月色的絢麗多彩,月下的淡淡情愁之中。(播放課件:四張圖片)

2、一輪明月,古往今來無數的文人墨客爲之沉醉,爲之讚歎。今天我們就要學習一篇和明月有關的散文《走月亮》,作者是吳然。(播放課件:吳然)

吳然是著名兒童文學作家、散文家。

主要作品有《走月亮》、《火把花》、《一碗水》、《天使的花房》《我的小馬》等十多部。40餘篇作品選入小學語文教科書,是我國當代作品入選教科書最多的作家之一。

3、我們今天要學他的,走月亮,讀一讀題目,通過預習你知道什麼是走月亮嗎?(播放課件:走月亮)

(生:走月亮是我國南方特有的風俗。指的是在月光下散步的情景。)

文中寫的是誰又是怎麼走月亮的呢?

說得好,我和媽媽手拉着手在灑滿月光的田間小路上散步。課文用詩一般的語言,把我們帶到了鄉村迷人的月色之中。大家是不是非常喜歡呢!那好,讓我們來學習課文,一起和作者去體驗《走月亮》的快樂吧。

(二)自學檢查課文。(課件3)

1.請你讀幾邊課文,一定要把字音讀正確,標出你不明白的地方。(播放課件:請你自由讀幾遍課文)

2.同學們讀完了,請你讀一讀生字詞(播放課件:詞語)

運載潑剌汩汩淘洗柔和風俗香甜澆灌

蠶豆稻穗銀毯月盤牽着低垂氣息閃爍

坑坑窪窪閃閃爍爍月影團團

注意“運載”的“載”在這裏讀第四聲,運載。(播放課件:詞語)

“潑刺”是象聲詞,形容是在水裏跳躍的聲音。(播放課件:詞語)

我們一起讀一讀詞語。

3、要求認的生字,你再讀讀,(播放課件:生字)

淘窪灌蠶穗毯爍

盤柔牽俗兔銀

生字都不難!自己想辦法記住它們。

要求寫的字中,兔子的“兔”是象形字,最後面的點可不能忘,那是小兔子的尾巴。(播放課件:兔)

哪個字不好寫?“柔”字要注意上面是個矛,我們看筆順。(播放課件:柔)

生字一定要記牢。(播放課件:生字)

4、請幾位同學讀課文,大家聽清字音。(播放課件:請幾位同學讀課文)

有幾個句子不好讀,跟老師讀一讀。(播放課件:句子)

5、在你讀課文時,有那些不明白的地方,請同學們來彙報。

同學們提出的問題有:(播放課件:問題)

①“洱海”是個海嗎?它在哪?

②月亮爲什麼有時圓,有時是月牙呢?

③課文中爲什麼多次寫,啊,我和阿媽走月亮?

(播放課件:金鑰匙)自讀課文中發現的問題,有的是知識性的問題,可以查資料或請教別人。如果有的問題與課文內容關係不大,可以放一放,以後再解決。有的是關於理解課文的重要問題,要在學習課文的過程中解決。一般這類問題,應與課文的主要內容,人物的思想感情密切相關。

同學們提出的第一題,有位同學說他查到河海的資料了。請看:(播放課件:洱海圖片)

(生:洱海,它是一個形狀像耳朵的淡水湖。在雲南省大理市內,西面有點蒼山,東面有玉案山,氣候溫和溼潤,是一個景色迷人的風景區。)

通過查資料我們解決了第一個問題。(播放課件:問題)

第二題與課文關係不大以後再解決。

第三題,就是這一課的一個重要問題。

(三)讀課文,理清文章大致順序。(課件)

那麼文中寫了幾次“啊,我和阿媽走月亮呢?”,對,是四次。

請認真讀一讀讀這四部分,想一想,每一次我和阿媽是在哪走月亮?

讀了課文,你知道了嗎?(播放課件:四次標題)

第一次,是在小路上走月亮。

第二次,是在小溪邊。

第三次,是在田埂上。

第四次,是隻是靜靜地走着。走過了許多地方。

(四)分部分學習課文(課件)

“啊,我和阿媽走月亮”這句話將我和阿媽走過的這些地方很自然串連在一起,使這篇文章結構清晰,自然。那麼,我每到一個地方看到些什麼,聽到些什麼,又有怎樣的感受呢。(播放課件:每到一個地方看到什麼25)

1.學習第一部分,小路上走月亮

(1)請你讀一讀課文的第一部分,邊讀邊體會吧。(播放課件:第一二自然段)

讀了這一部分,你能說說“我”在小路上走的感受嗎?

(我感覺夜晚在小路上走非常美。一輪明月漸漸地從河海那邊升起來了,皎潔的月光柔和地照在點蒼山,大青樹,還有村頭大道和小路上)

多美的鄉村月夜呀!請一位同學來讀一讀這部分內容吧。

讀的時候是不是要很大聲音呢?不能啊,爲什麼呢?山村的夜晚很安靜,應該用低緩、柔和的語氣來讀。好,聽老師讀一讀,自己練一遍。

(2)小結:第一部分我和阿媽在灑滿月光的小路上,走月亮,一起融入了着寧靜而柔美的夜色中。

2.學習第二部分小溪邊

(1)走啊走着,我們來到小溪邊,請讀讀第二部分。(播放課件:三四自然段)

(2)在溪邊我又看到什麼,想到了什麼呢?

(我看到小溪水的景象,想起白天在這裏玩耍的情景。)

(3)你最喜歡裏面的哪些句子?(播放課件:細細的溪水)

(我最喜歡:“細細的溪水,流着山草和野花的香味,流着月光。灰白色的鵝卵石,佈滿河牀。喲,卵石間有多少可愛的小水塘啊,每個小水塘,都抱着一個月亮!”)

從你的讀中我們感覺到小溪很美,你能說說你是怎麼想的麼?(播放課件:小溪圖)

(我想到溪水很清,山草和野花的香味飄蕩在空中,月光倒映在水中,水流,他們也在流。)

是啊,水在流,香味在流,月光也在流,此情此景,令人沉醉。我們來讀讀這句話。

每個小水塘裏都“抱”着一個月亮,爲什麼說“抱”呢,看圖想一想。(播放課件:每個小水塘)

(是因爲許多鵝卵石中間,有一些水,是個圓圓的小水塘,水面上映着月亮倒影,就像環抱着月亮一樣。)

這是什麼修辭方法?對,擬人。無數的小水塘,像媽媽一樣緊緊地抱着無數的小月亮,多溫馨,多可愛。一起讀讀這些句子吧。

(4)大家想不想也到小溪邊看看呀?請欣賞。(播放課件:畫面)

看了畫面你想說什麼。

是啊,潺潺流淌的小溪,美麗迷人的野花,在這樣的小溪邊漫步,多快樂呀。(播放課件:三四自然段)

這麼美的句子,你能讀一讀,並且背下來麼?

讓我們隨着音樂背誦這部分吧。

3.學習第三部分

我和阿媽沿着小溪走啊走,來到田埂上,我聽到了什麼,看到了什麼呢?請自己讀讀第三部分。(播放課件:聽到看到聞到)

誰來說說?

聽到:秋早唱歌,夜鳥拍翅膀,魚兒躍出水面,溝水汩汩。

看到:沉旬旬的稻穗,像很毯的稻田。

聞到:果子的甜香。

這魚兒的歡躍,果子的甜香,沉甸甸的稻穗,都向我們在報告着一個令人振奮的喜訊--豐收,這是多麼令人激動啊,我們讀時應該讀出什麼語氣呢?

對,讀出豐收的高興,喜悅讓我們隨着音樂來讀讀這部分。

4.學習第四部分

走過了田埂,走過了溪邊,走過了許多地方。讀一讀最後一部分。(播放課件:最後兩段)

(走過月光閃閃的溪岸,走過石拱橋;走過月影團團的果園,走過莊稼地和菜地……)還會走過哪呢?你能模仿這個句式說說麼?(播放課件:走過月光閃閃的)

(走過月色濃濃的小樹林,走過小山坡。)

(走過涼風習習的小河邊,走過石拱橋。)

我和阿媽靜靜地走着,拉媽媽溫暖的手,聞着媽媽身上的氣息,此時此刻我有什麼感覺呢?(播放課件:做後兩段)

是啊,多麼溫馨甜蜜,多麼富有詩情畫意啊。我們來讀一讀(配樂)

這是多美的夜晚,多麼幸福的時刻啊。同學們課文讀完了,請你們想一想課文爲什麼反覆寫“啊,我和阿媽走月亮”。(播放課件:爲什麼多次寫)

(因爲我和媽媽每到一個地方,感覺那裏的景色太美了,感覺很愉快,所以反覆的說,啊,我和阿媽走月亮。)

(這句話表達了我和阿媽很幸福與快樂。)

對,每一次都是他內心真情的自然流露,每一次都是因爲他無比的幸福與快樂。

同學們,這就是反覆,體會到反覆句的精妙了嗎?反覆句使情感的表達更加充沛,文章更有感染力了。

這篇課文寫的這麼美還因爲作者運用了許多修辭方法。

有排比句,比喻句,擬人句,疑問句,感嘆句,祈使句等,多種句式的變化,寓情於景,情景交融,真是一篇佳作呀。

(五)總結全文(播放課件:課文板書)

讀着《走月亮》,我們從字裏行間感受到了溫馨與快樂,感受到了的濃濃親情,不知不覺步入了月夜那如詩如畫的意境之中。

(六)練習成語(播放課件)

同學們你們喜歡走月亮嗎?你們愛天上的明月嗎?

噢,那就要多積累有關月亮的好詞好句呀。下面讓我們就來欣賞一些有關明月的成語吧。

1.有關月的成語,第一個字是月。(播放課件:月字成語)

2.考考你,填成語。同學們記得真快。(播放課件:月字成語填空)

3.有關明的成語。(播放課件:明字成語)

4.再來試試,填成語。你們真聰明,完全正確。(播放課件:明字成語59)

(七)作業(播放課件:作業)

1.選擇文中喜歡的段落背誦。

2.做摘錄筆記。

四年級語文上冊第一單元教案3

教材分析:這是一篇介紹科普知識的說明文,講述了人類探究海底世界的歷程,介紹了豐富美麗的海底世界。

 目標:1.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2.激發學生主動探索大自然的奧祕的興趣與慾望

3.認識生字、自選積累文中的詞語和句子。

 重難點:朗讀課文。體會海底世界的奇異和美麗。

教具:課件。

一、談話導入

(1)、讓學生交流自己所瞭解的海洋世界。

(2) 、抓住重點詞探索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

二、進行探索感知課文

1.請學生自由讀課文

2.在讀中認識生字

3.對故事的內容進行簡要概述。

三.潛水工具。

1.請學生自由讀課文

2.想象海洋的美

四、通過課件,緊扣探索激發學生探索的慾望。

3.積累內化

〔1〕認讀課文中的生字

(2)文中的語詞和句子

4.探究活動

開展一次探究海底世界的活動

5.作業:書寫認字

板書:

探究海底世界

1.探究歷程

2.海底生物豐富,景色美麗

3.激發探索大自然的慾望

四年級語文上冊第一單元教案4

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的16個生字,學會其中的14個。能正確讀寫“依然、普通、免費”等;理解“竊竊私語、依然”等詞語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摘抄認爲寫得好的句子。

3、瞭解海底是一個怎樣的地方,激發熱愛自然,探索自然奧祕的興趣。

第一課時

教學目的:

初讀課文,瞭解大意;自學生字,理解新詞。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同學們,你看見過大海嗎?大海一望無際,波瀾壯闊。這一切都令人感到神奇,感到壯觀,你可曾想過大海深處是怎樣的呢?今天,老師和你們一起去海底旅行,讓我們來探索一下海底世界的奧祕吧!

二、範讀課文,邊聽邊想海底世界的樣子。

三、自讀課文,邊讀邊畫出文中生字,並通過查字典自學生字、詞。

四、檢查自學情況。

1、指名按自然段讀文,糾正字音。

“波濤”應讀bō,不要讀成“pō”。

“澎湃”應讀“péng pài”,不要讀成“pēng bài”

“閃爍”應讀“shuò”,不要讀成“yào”。

“啾啾”應讀“jiū”,不要讀成“qiū”。

“海蔘”應讀“shēn”不要讀成“sēn”。

2、分析字形,規範書寫。

“否”上邊的最後一筆是“丶”,不要寫成“ ”

“竊”左下解是“ ”,不要寫成“土”。

“普”不要把上邊的“丷”丟掉。

“類”“米”字最後一筆是“丶”。

“免”不要在“ ”處多加一點。

“途”右上角最後一筆是“丶”。

“屬”下邊“ ”,不要寫成“厶”。

“異”上“巳”,不要寫成“已”。

3、難以確定的部首

“否”應查“口”

“異”應查“巳”或“廾”。

“類”應查“米”。

“免”應查“ ”

“普”應查“丷”或“日”。

4、可採用形近、同音字組詞的方式作鞏固練習。

私( )免( )肌( )異( )

和( )兔( )飢( )導( )

5、輕聲讀文,找出不懂的詞語。

波濤澎湃:澎湃,形容波浪互相撞擊,波濤澎湃形容波浪很大。

依然:依舊。

普通:平常的;一般的。

是否:表是“是不是”的意思。

伸縮:伸展和收縮。

末燃氣:一種埋藏在地下可以燃燒的氣體。

竊竊私語:原指人們偷偷地小聲說話,本文是把海底動物發出的輕微聲音比作人在“竊竊私語”顯得生動。

物產豐富:物產:天然出產的和人工製造的物品。豐富,(物質財富、學識經驗)種類多或數量大。即:天然出產和人工製造的物品種類繁多,數量大。

五、讀課文,鞏固字詞。

六、作業

生字,詞,讀書。

第二課時

教學目的:

1、瞭解海底是景色奇異、物質獎勵豐富的地方,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探索自然奧祕的興趣。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瞭解海底景色奇異和物產豐富的特點。

教學難點:

學習作者怎樣把海底動物種類多、活動有趣寫具體的方法。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發求知。

1、教師一邊點擊神奇的海底世界的錄相,一邊播放配樂朗讀錄音。

(教室裏鴉雀無聲,學生瞪大了雙眼,盯着畫面,尋找着自己知道和不知道名的,見過和沒見過的景物,好奇心油然而生,求知慾在這種引發的過程中轉向於課文內容的學習。)

2、看完錄相,聽完朗讀,你能說說海底是個怎樣的世界嗎?想想課文哪幾個自然段是側重寫海底景色奇異,哪幾個自然段側重寫海底物產豐富?

板書:景色奇異物產豐富。

二、細讀課文,深入理解。

1、整體感知,理清結構。

(1)全文是圍繞哪句話來寫的?(課文最後一句。)

(2)哪幾個自然段寫的是景色奇異?(2、3自然段。)

哪幾個自然段寫的是物產豐富?(4-6自然段。)

(3)第一自然段在文中起什麼作用?

(作者採用設問的修辭方法引出了下文,並激發了讀者的閱讀興趣。)

2、細讀課文,理解內容。

(1)出示投影:(採用覆蓋片,由海面向海底逐步演示。)着意表現海洋的光線,顯現出深海里有許許多多閃爍着有光點的深水魚在遊動。(如果能配有各種動物聲音更好。)

(2)默讀2、3小節,邊讀邊結合投影概括一下海底有什麼特點?(畫批)

板書:黑中有亮靜中有聲

(3)誰能把這一特點讀出來?

(一人讀,大家評。)

(4)“依然”是什麼意思?還可以換成什麼詞?

(仍舊、照舊)

你還可以把這兩個自然段中的哪個詞換一換,使得意思不變?

(波濤澎湃——波濤洶涌——是否——是不是)

(5)爲什麼海面上波濤澎湃而海底卻依然很寧靜呢?

(用“之所以……是因爲……”的句式回答。)

(6)指導朗讀第二自然段。

(7)自由讀課文的第三自然段,誰能補充省略號的內容?

(8)小組交流,班上彙報。

(有的像小貓一樣喵喵;有的像小老鼠一樣吱吱;有的像小雞一樣嘰嘰;有的像喜鵲一樣喳喳;有的像綿着一樣咩咩;有的像老牛一樣哞哞;……)

(9)誰能補充“……的時候……”

(鴨子或大雁玩耍的時候發出嘎嘎的聲音;小豬休息的時候發出哼哼的聲音;鴿子消譴的時候發出咕嚕咕嚕的聲音;……)

(10)練習朗讀或試着背誦。

三、自讀課文,遷移運用。

1、默讀課文4-6自然段,課文從哪幾個方面寫了海底物產豐富?(採用畫批的方式學習。)

2、同桌交流一下,看看概括得準不準。

3、班上彙報交流。

板書:動物植物礦物

4、描寫動物的一節是圍繞哪句話寫的?

(圍繞一、二句話寫的。)

(1)出示投影

①出現動物的羣像,體現“多”和“各式各樣的方式”,從整體上給學生以總的表象;

②接着依次出現“海蔘”,“梭子魚”、“烏賊”和“章魚”等,給學生以個體有表象。

(2)總結方法:作者採用什麼方法寫的?

(數字舉例、擬人、比喻、對比、修辭手法;總分段式。)

(3)你可以用上述方法或其它方法介紹投影中或你自己知道的動物活動情況。

(……)

5、出示投影:主要表現海底地形與礦藏。豐富學生的形象思維,培養邏輯思維能力。

6、合理地添畫景物,爲畫配詞。

“海底有山、有峽谷,也有森林和草地”是本文的虛處或者說是空白處,給學生無限的遐想空間,有助於他們研讀能力、探究能力。創新能力的提高。

四、總結課文,激勵拓展。

1、指名對照板書說說課文哪些地方說明了海底景色奇異,哪些地名說明了海底物產豐富。

2、說說作者爲什麼會寫得這麼好。

3、鼓勵學生看書,查資料,瞭解探究海底更多深入的知識。

五、作業

1、摘抄自己喜歡的句子;

2、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3、查資料豐富海洋知識;

4、預習。

四年級語文上冊第一單元教案5

一、教學目標:

1、樹立熱愛大自然的思想,學會幹茶大自然。

2、學習並運用聯想和想象寫景狀物,抒發感情。

3、學習並運用比喻、擬人、排比等修辭手法。

二、教學重點及難點:

1、學習並運用聯想和想象寫景狀物,抒發感情。

2、學習並運用比喻、擬人、排比等修辭手法。

三、課時安排:三課時

四、教學方法:誦讀法、討論法

第一課時

全體朗讀

(一)作者介紹

巴金:原名李堯棠,現代小說家、散文家,主要作品長篇小說《家》《春》《秋》,本文選自《海行雜記》,1923年到上海學習,1927年乘“昂熱”號在航行期間撰寫了38篇小文章,《繁星》是其中一篇。

(二)字詞

1、四字短語:半明半昧搖搖欲墜

2、多音字:和模

3、形似字:瑩螢熒墜墮

(三)理解課文

本文短小精幹,思路清晰

寫作線索:觀察星星

自讀習題:

1、說出三次看星的時間、地點。

2、作者三次觀星觀察到的星有什麼不同?作者每一次觀星的感受受否相同?

3、作者爲什麼會有不同的感受?

學生獨立完成並了出提綱相互討論:

1、寫作順序:時間順序(從前三年前如今)

2、見書。依戀――親密--知心、舒心

4、隨着作者年齡和閱歷的增長對星空的觀察和感知逐步深入。

(四)揣摩語言:

學生找出文中寫得好的句子,談談爲什麼好?(好在何處)

教師明確:

1、修辭(比喻、擬人、排比)

2、想象和聯想

(五)作業:

1、字詞

2、造句

四年級語文上冊第一單元教案6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10個生字及新詞,認讀2個字。

2、能用"竭力"造句。

3、朗讀課文,瞭解茅膏菜和豬籠草的外形特點,知道它們是怎樣吃蟲的,以及能吃到蟲子的原因,感受自然的神奇。

4、結合課外資料和同學交流世界上還有哪些奇妙的植物。

教學重點:

瞭解茅膏菜和豬籠草的外形特點,知道它們是怎樣吃蟲的,以及能吃到蟲子的原因,感受自然的神奇。

教學難點:

通過閱讀思考,知道它們爲什麼能吃到蟲子。

課時安排:

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10個生字及新詞,認讀2個字。

2、初讀課文,瞭解課文內容,理清文章層次。

3、用"竭力"造句。

教學重點:

學會本課生字,理清課文的層次。

教學難點:

用"竭力"造句。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世界上的生物千奇百怪,會吃蟲的植物你們見過嗎?今天我們就來見一見會吃蟲的植物。板書:

二、初讀課文

課前同學們進行了充分的預習,檢查自己的預習成果,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指名朗讀課文,訂正字音。

認讀詞語,相機理解:

(1)茅膏菜,課文介紹了哪幾種吃蟲的植物?

(2)黏液,想一想黏液的樣子。

(3)粘住,讀準字音,粘住誰了認讀蒼蠅。

(4)跌進,半截,腐爛。

(5)本課還有兩個多音字,出示"扎","盛",說說這兩個字的不同讀音,分別組詞語。

(6)竭力是什麼意思?讀句子"一條蜈蚣跌進豬籠草的袋子裏,半截身體露在袋外,正竭力掙扎着想爬出袋子"一邊讀一邊想象蜈蚣竭力往外爬的情景,進一步理解"竭力"。

(7)你能用"竭力"說句子嗎?

自學生字,反饋練習。

(1)加偏旁成本課生字並組詞。

矛,高,夜,佔,失

(2)比一比,組詞語。

蠅( )截( )竭( )

繩( )裁( )喝( )

三、瞭解內容

默讀課文,想想課文都寫了什麼?

學生髮言,師生共同歸納:寫了茅膏菜和豬籠草的樣子,以及它們是怎樣吃蟲的

四、理清層次

根據剛纔我們歸納的內容,你能給課文分段嗎

學生分段,訂正結果。(1—2自然段是第一段,3—4自然段是第二段)

自己默讀第一段,想一想在介紹茅膏菜是先介紹什麼,再說什麼,

又是怎樣介紹豬籠草的?

瞭解課文在介紹這兩種吃蟲的植物時,都是先介紹它們的樣子和怎樣吃蟲的,再舉例說明。

五、小結

課文向我們介紹了兩種吃蟲的植物,茅膏菜和豬籠草,我們根據課文內容把課文分成兩部分。那麼它們又是怎樣吃蟲的呢?我們下節課繼續學習。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朗讀課文。

2、瞭解瞭解茅膏菜和豬籠草的外形特點,知道它們是怎樣吃蟲的,以及能吃到蟲子的原因,感受自然的神奇。

3、結合課外資料和同學交流世界上還有哪些奇妙的植物,激發學生探索自然奧祕的興趣。

教學重點:

瞭解茅膏菜和豬籠草的'外形特點,知道它們是怎樣吃蟲的,以及能吃到蟲子的原因,感受自然的神奇。

教學難點:

通過閱讀思考,知道它們爲什麼能吃到蟲子。

教學過程:

一、導入

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19課

二、精讀課文

學習第一段。

默讀第一段,思考:茅膏菜是什麼樣子的?它是怎樣吃蟲的?它爲什麼能吃到蟲子?可以用不同的符號畫一畫。

學生按要求默讀思考,教師巡視指導。

彙報填表:

植物名稱

外形特點

怎樣吃蟲

能吃到蟲子的原因

茅膏菜

(師生共填)

葉子是半月形的,又嫩又綠。葉子上長滿柔毛,還帶着黏液。

粘住小蟲,葉子緊緊地捲起來。

半月形的葉子更容易捲起,嫩綠的顏色吸引小蟲,柔毛和黏液可以粘住小蟲。

豬籠草

(小組合作)

全身紅紅綠綠,葉子長,寬大,掛着一個袋子,細毛上有蜜汁袋口和內壁很滑,袋底有“積水”,蟲子掉進袋子後被“積水”腐蝕。

顏色和蜜汁吸引蟲子,袋口和內壁很滑使蟲子容易掉進袋子不能逃脫,消化液的腐蝕作用很強。

(學生在填寫過程中,只用簡單的詞語即可)

(1)說茅膏菜的樣子時,播放課件,直觀瞭解茅膏菜的樣子。知道“積水”是什麼(消化液)

(2)邊讀文邊說茅膏菜這樣的外形特點對捉蟲有怎樣的作用。

(3)完成表格。

(4)茅膏菜的葉片緊緊捲起,小蟲怎麼也逃脫不了,我們一起來看看課文給我們講的事例。

(5)補充資料,茅膏菜並不大,直徑長約1釐米,最後把蒼蠅消化得只剩下兩片翅膀和六條細腿,真是吃蟲的能手。

誰能用自己的話概括這段的主要內容。

學習第二段"豬籠草".

小組學習第二段內容,按要求填表。

投影學生自學成果,規範語言。

課件出示,直觀瞭解豬籠草的外形。

讀最後一個自然段,"半截身體露在袋外,正竭力掙扎着想爬出袋子,可是那袋裏的半截身體,已經腐爛的不成樣子了。"說說感受,感受豬籠草真是吃蟲的能手。

小結:正因爲茅膏菜和豬籠草的外形特點使它們成了自然界的吃蟲能手。

課外閱讀:

1、在世界上的衆多植物中還有許多像茅膏菜和豬籠草這樣的吃蟲高手,你還知道有誰嗎

2、結合課外閱讀說一說:例如"捕蠅草""瓶子草""毛氈苔"

3、除了這些吃蟲的奇特植物,你還知道哪些神奇植物和它們的奇特本領,可以仿照書上的方法,先說說它們的樣子,能舉個例子。

小結:在我們的世界上有許多奇妙的植物,動物和事情,還有許多未解之謎等待着人們去探索和發現。

有一種吃蟲的植物叫豬籠草。它的枝條上有一個“瓶子”。豬籠草上面有蜜,蟲子飛來吃蜜就馬上掉進“瓶子”裏,一會兒就化了。我自從知道了豬籠草,我就不盡地讚歎:大自然真神奇!

思維拓展:

通過課文的介紹,我們瞭解了吃蟲的植物是怎樣吃蟲的,那麼你還知道有哪些有趣又奇妙的植物呢?

總結:

今天學習的收穫。

板書設計:

吃蟲的植物

茅膏菜豬籠草先畫一畫句子

再找一找聯繫

最後想一想作用

四年級語文上冊第一單元教案7

教學目標:

1、讀懂習作要求,知道本次字作是寫按自己心願設立的一個節日,而不是現實中的一個節日。

2、能把設立的這個節日的原因和怎樣渡過這個節日的過程寫清楚。

教學重點: 能把設立的這個節日的原因和怎樣渡過這個節日的過程寫清楚。

教學難點: 想象人們怎麼渡過節日的情景,交待具體。

教學過程:

一、聯繫生活,激趣導入。

1、師:我們日常生活中接觸到的節日很多,大家說說看,你知道哪些節日?

2、學生談談自己知道的節日名稱。

3、教師相機詢問節日的來歷、傳說或節日裏的特殊活動,學生交流。

4、師:每個節日的創設無不寄託着人們的美好情感與願望,剛纔大家說到的那些節日,寄託了人們怎樣的情感呢?

5、學生知道哪個就說哪個。

二、展開想象,指導說。

1、引導學生看圖,讓學生自己聯想是要設立什麼節。

(1)設立“愛鳥節”——鳥兒是人類的朋友,我們要保護它。

(2)設立“豐收節”——農民們慶祝豐收。

2、引導學生聯繫生活,想想還可以設立什麼新的節日。

(1)學生獨立思考一會兒,確定一個節日的名稱。

(2)集體交流。(重點指導學生爲節日取一個恰當的名字。)

(3)啓發學生髮現問題:要想讓大家對你想設立的那個節日也感興趣,進而贊同你的意見,你認爲應該從哪些方面來介紹一下你的想法呢?

A、爲什麼要設立這個節日?

B、想象自己或別人怎樣渡過節日的情景。(節日當天的特殊活動)

C、節日設立的意義。

3、學生練習口頭表述。

(1)自己根據以上幾點組織語言。

(2)四人小組內說一說,然後互相提建議。

(3)指名說,集體評議。(強調“聽”,圍繞上述幾點評議,修改)

(4)教師讀範文《快樂的體育節》,學生聽後談收穫。(*要把想象的過節時的情景說具體。)

(5)自己再次完善表述。

三、理清條理,練習寫。

1、師:我們把自己想要設立的節日說出來了,下一步,咱們就要把說的內容寫下來。回憶一下,你認爲想寫好這篇習作,應該注意些什麼呢?

2、學生回答,補充。

(1)寫出設立什麼節日,設立的原因,過節時的情景,以及節日帶來的意義。

(2)由條理地寫,語句要通順。

(3)寫完後要認真修改。

3、學生獨立完成習作草稿,教師巡視,相機個別指導。

四、師生評議,完善習作。

1、請寫得快的學生念自己的習作草稿,採用師生、生生互評的方式,評議習作的優點與不足。

2、學生修改習作,然後定稿、謄寫。

四年級語文上冊第一單元教案8

【教學目標】

1、會認8個生字,會寫15個生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

3、感受課文的語言美、意境美、畫面美,體會月色下的美景。

4、激發學生熱愛父母的美好情感。

【教學重點】

調動學生的生活體驗和情感體驗,體會“我”與阿媽之間濃濃的親情。

【教學難點】

讓學生抓住關鍵詞句,真正感受到文章的意境美,品味文章的語言美。

【教學課時】

2課時。

【教學準備】

多媒體PPT。

【教學過程】

一、導入課題

1、師出示月夜圖。

師:同學們,你們和親人一起在月下散過步嗎?你們去過什麼樣的地方?當你和親人在一起時,你內心有什麼感受??一起交流分享下吧!

2、生自由發言,說自己和親人在月夜下散步發生的事情。

1、師簡單總結學生髮言,引入新課。

師:今天,就讓我們跟隨一位小朋友和她的媽媽一起散步,看看他們去了哪兒散步,有什麼感受吧。(板書課題)

二、檢測預習

1、師出示生字詞,指名學生認讀,師訂正讀音。

鵝卵俗躍穗鍍埂爍

2、師出示字詞拼寫音頻,生觀察筆順、掌握結構,生再次齊讀。

3、多音字:載(zǎi zài)

三、初讀課文

1、生自讀課文,畫出文中的量詞及詞語搭配,課後摘抄積累。(如:一塊銀毯,一塘新谷,明亮的月盤,古老的傳說,月光閃閃的溪岸……)

2、師出示本課詞語並解釋:坑坑窪窪、汩汩、月影團團、月光閃閃、閃閃爍爍……

3、師指導生對四字詞語進行歸類,並擴展積累。

AABB式:坑坑窪窪、閃閃爍爍、鬱郁蒼蒼、急急忙忙、蹦蹦跳跳

ABCC式:月影團團、月光閃閃、風塵僕僕、儀表堂堂、千里迢迢

教學設計】隨堂積累,提高學習效率。

四、整體感知

1、生細讀課文,想一想:

(1)“走月亮”是什麼意思?(在月光下散步)

(2)他們都去哪兒走月亮了?(村邊小路、溪邊、田埂)

(3)他們走月亮時都看到哪些景色?(點倉山、溪水、鵝卵石、莊稼、果園……)

2、生彙報,師指導訂正。

3、出示課件,生填空並齊讀:秋天的夜晚,我和阿媽(走月亮)。我們走過(村邊小道),走過(溪邊),走過(田埂),走過(果園)……多麼奇妙的夜晚啊!

4、生自讀課文,給課文劃分層次並概括大意。

第一部分(1~3):交代事情背景。

第二部分(4~5):寫“我”和阿媽在溪邊走月亮。

第三部分(6~7):寫“我”和阿媽在田埂上走月亮。

第四部分(8~9):寫走月亮帶給“我”的感受。

五、課堂小結

秋天的夜晚,明月朗照,一個小孩和他媽媽一起走月亮,欣賞着鵝卵石,聞着果香,這一切是多麼美好的畫面。下節課我們再具體去感知走月亮的美,感知作者的情意。

四年級語文上冊第一單元教案9

教學目標:

1、瞭解茅膏菜和豬籠草的外形特點,知道它們是怎樣吃蟲的,以及能吃到蟲子的原因,感受自然界的神奇,激發對植物的探究興趣。

2、聯繫上下文和生活實際體會舉例說明方法的作用。

3、能夠嘗試運用比較的方法學習兩種植物在寫作方法上的相似與不同之處,學習作者的表達順序,爲仿寫做鋪墊。

教學重點:

1、瞭解茅膏菜和豬籠草的外形特點,知道它們是怎樣吃蟲的,以及能吃到蟲子的原因,感受自然界的神奇,激發對植物的探究興趣。

2、能夠嘗試運用比較的方法學習兩種植物在寫作方法上的相似與不同之處,學習作者的表達順序,爲仿寫做鋪墊。

教學難點:

1、瞭解吃蟲的原因。

2、聯繫上下文和生活實際體會舉例說明方法的作用。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今天我們繼續學習19課,請大家齊讀課題。

1、通過第一課時的學習,我們認識了大自然中的兩種植物,大家還記得它們是誰嗎?——(板書:茅膏菜豬籠草)

2、平時我們看到的大都是蟲子吃植物,而這兩種植物卻是?此時你有什麼問題嗎?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研究。

先來看看茅膏菜爲什麼能夠吃掉蟲子。

二、引導學習“茅膏菜”部分

理解茅膏菜爲什麼能夠吃到小蟲子?

1.抓住“柔毛、黏液”,聯繫“馬上被它粘住”,體會黏液粘性很強,並聯系資料知道黏液還能消化小蟲。 (依據學生髮言出示句子)

預設:

學生能抓住“柔毛、粘液”並聯系下文“要是小蟲落在上面,馬上就會被它粘住”,知道茅膏菜是靠粘液粘住小蟲子的。教師可繼續引導學生關注“馬上”,體會柔毛上的粘液粘性很強,所以粘小蟲子的速度很快,讓小蟲子跑不了。

2.出示資料,知道黏液還能消化小蟲,感受神奇。茅膏菜的葉子上長滿了感覺靈敏的、像露珠一樣的柔毛,上面佈滿腺體,能分泌消化酶。當昆蟲飛過來來取食時,葉子捲起,最終把小蟲消化掉。自己讀一讀,誰來說說你又體會到什麼?

過渡:你們發現了嗎?就是因爲這位同學把茅膏菜的外形上有粘液和它粘住小蟲子聯繫起來思考,就知道茅膏菜爲什麼能吃蟲了。

(出示表格,提示學生聯繫思考)

這樣的粘液,讓你有什麼感受?(神奇)那你們想不想看看這神奇的粘液啊!(出示圖片)

3.抓住“又嫩又綠”,知道茅膏菜還用顏色和新鮮吸引小蟲,體會美麗、神奇。過渡:茅膏菜除了有黏液粘住和消化小蟲子,還有什麼原因能讓茅膏菜吃到小蟲子?

預設:學生能關注到“又嫩又綠”,結合生活實際,葉子對吃蟲有什麼作用?從而使學生體會到,茅膏菜的葉子除了綠,還很嫩,自己要是小蟲子,也肯定想

飛過去咬一口。進而使學生體會到葉子的吸引作用。

4.播放視頻,使學生知道半月形葉片能夠緊緊捲住小蟲的作用。

過渡:還有什麼原因讓茅膏菜吃到蟲子?與後邊吃蟲哪有聯繫?

(如果學生說不出來,先播放視頻)

看完視頻,如果你就是那個小蟲子,你渾身什麼感覺?

預設:學生能通過看視頻,發現半月形的葉子能夠緊緊地捲住,使小蟲難以逃脫,非常神奇。讓學生帶着觀看視頻的感覺再來讀這句話。學生能夠抓住句子中的“緊緊地卷、怎麼”讀出茅膏菜的葉子把小蟲卷得很緊。

5、總結原因,再次深化神奇的感受

我們看,在剛纔的學習中,我們是把茅膏菜的樣子和怎麼吃蟲聯繫起來想,知道了它爲什麼能吃到蟲子。你能看着表格把茅膏菜爲什麼能吃到蟲子總結一下嗎?

自己說說,指名說

有感情朗讀第一自然段,體會茅膏菜是捕蟲能手,感受吃蟲植物的神奇。

過渡:第一自然段學到這裏,你知道茅膏菜爲什麼能夠吃掉小蟲子了嗎?如果讓你給它起一個名字,你會起什麼?

預設:學生可能會說“吃蟲的能手”,“吃蟲的專家”等等

過渡;一種不能移動的植物,卻能成爲吃蟲的能手,你有什麼感覺?(神奇)有感情朗讀第一自然段

比較第一部分中描寫吃虫部分的異同,體會舉例子對於表現事物特點的作用。

1.描寫吃虫部分比同,引導學生認識舉例子的說明方法。

過渡:通過課文第一自然段,特別是後兩句對茅膏菜是怎樣吃掉蟲子的描寫,讓我們充分感受到了吃蟲植物的神奇。那在課文第一部分裏,還有沒有寫茅膏菜吃蟲的內容呢?(第2自然段)

既然都是寫吃蟲的內容,那麼第1自然段的最後兩句和第2自然段會不會有什麼相同之處呢?請大家快速瀏覽這兩部分內容,找一找它們的相同之處。預設:學生瀏覽相關部分後,能夠抓住“粘、卷”發現,這兩部分在寫茅膏菜吃蟲的經過,特別是主要的吃蟲動作時都是相同的。

2.兩部分內容比異,體會舉例子能夠生動表現事物特點的作用。

過渡:既然茅膏菜吃蟲的過程都是一樣的,課文爲什麼還要寫第2自然段的呢?它們會不會有什麼不同之處呢?請大家再來讀讀這兩部分內容,比一比,這兩部分內容有沒有什麼不同之處?

(出示兩部分內容)

預設:學生能夠發現,在第二自然段裏,課文不僅寫茅膏菜是怎樣捉蟲的,還描寫了蒼蠅被捉時的聲音、動作。

3.引導學生抓住這些詞或短語朗讀這一段,感受畫面的生動。

有感情的讀一讀,抓住描寫不同的語句中你感受到什麼?

指名讀第2自然段,其他同學閉眼想象當時的情景,說說舉這個事例有什麼好處?

預設:學生能在朗讀中逐步感受到,有了這些內容,能讓自己想象出蒼蠅被吃時的畫面,更加感到茅膏菜是吃蟲的能手,非常神奇。如果學生說出“生動”有困難,教師可在引導的基礎上點明。

總結:這也就是舉例子對錶現茅膏菜這種事物特點的作用!也正是因爲課文舉了

●花花綠綠能吸引小蟲子

●長長的,又寬又大的葉子,這是因爲上面掛着捕蟲袋。

●細毛上有蜜汁能夠更好地吸引小蟲

●袋口和內壁很滑讓小蟲難以逃脫

●袋底有“積水”小蟲被腐蝕

情境朗讀第4自然段,體會舉例子的說明方法使事物特點更真實。

1.以讀代講,進一步體會豬籠草是吃蟲的能手。

過渡:課文還有哪兒能看出豬籠草是吃蟲能手?你能用你的朗讀表現出來嗎?把最能表現它是吃蟲能手的詞語突出出來。

(出示第4自然段)

有一次,一位植物學家看見一條蜈蚣跌進豬籠草的袋子裏,半截身體露在袋外,正竭力掙扎想爬出袋子。可是那袋裏的半段身體,已經腐爛得不成樣子了。

評讀:我聽出來了,你突出“竭力”,爲什麼這樣讀?其他同學你怎麼讀?學生抓住“竭力掙扎、已經、不成樣子”等詞,體會出豬籠草吃蟲本領強,真是吃蟲的能手。

小結:這個豬籠草吃蜈蚣的例子與茅高菜的例子一樣,具有真實、有身臨其境的感覺,描寫很生動。

四、仿照課文對兩種吃蟲植物的描寫,介紹捕蠅草。

過渡;在自然界中除了茅膏菜和豬籠草以外還有許多吃蟲植物,你還知道其他的吃蟲植物嗎?

老師這裏也有一種吃蟲的植物---捕蠅草,請你模仿課文描寫兩種吃蟲的植物的段落,介紹捕蠅草。

介紹步驟:

1、看視頻,知道捕蠅草是怎樣捉蟲的。

邊看邊思考:捕蠅草怎麼捕蟲的?把你看到的說說。

教師告知學生哪裏是捕蟲夾、刺毛。

預設:剛纔茅膏菜主要是通過“粘、卷”這兩個動作寫出吃蟲子的過程,那捕蠅草是主要通過合上捕蟲夾,交叉刺毛吃蟲的。

2、出示文字資料,

自己讀讀,說說選哪個資料?理由是什麼?

預設:通過文中兩種植物的學習,學生能夠發現要選與吃蟲有關的內容進行介紹。

請你把這幾處連起來,說成一小段話。

自己說說,指名說,其他人聽幫忙修改

作業:

完成仿寫。

閱讀其他吃蟲植物的資料,可以試着像課文那樣,完整的介紹一種吃蟲的植物。

板書:

吃蟲的植物

樣子

茅膏菜

吃蟲專家怎樣吃蟲

豬籠草

舉例說明

四年級語文上冊第一單元教案10

一、課題

8、海底世界

二、目標:

(一)學會本課的生字、新詞;

(二)能按照海底的“景色奇異”和“物產豐富”兩個方面給課文分成兩段。

(三)理解課文的第一段,會用“有的像……有的像……有的像……有的還好像……”說話,能背誦第二自然段。

三、準備:

朗讀磁帶,小黑板

四、重點:

學會生字、新詞;分段;理解第一段;背誦第二自然段。

五、觀點:

分段中的過渡段;理解海底景色的奇異。

六、關鍵:

關於過渡段的劃分,老師作適當的點撥;關於理解海底景色的奇異,可引導學生找出有關語句會體會。

七、教學過程:

(一)導入:

1、出示課題,齊讀課題。

2、提問懸念:這篇課文寫了海底世界的哪兩方面內容呢?讓我們來學習課文。

(二)講授“

1、聽錄音讀課文,用“﹋﹋”劃出能概括全文意思的一句話。

2、指名說說:哪一句話概括了全文的內容?

3、出示小黑板,齊讀:海底不但景色奇異,而且物產豐富。

4、師述:從這句話中,我們知道課文寫了海底的景色奇異和物產豐富。你能按照這兩個方面給課文分在兩段嗎?請在書上用“‖”標出。

5、交流分段:課文哪幾節寫了景色奇異?哪幾節寫了物產豐富?其中第三節在文中起什麼作用?劃到哪裏好?爲什麼?

6、理解第一段:

①師述:爲什麼說海底的景色奇異的呢?有人曾經這樣說過:鬧中有靜,靜中有聲;亮中有暗,暗中有光。(出示小黑板)這話究竟說得對不對呢?請自由朗讀1、2自然段,去細細體會一下。

②談讀後感:你能體會到“鬧中有靜,靜中有聲。”這句話嗎?請找出有關語句來。那麼,你對“亮中有暗,暗中有光。”這句話又是怎麼體會的呢?也請找出有關語句來,說一說。

③小結:從這兩節課文中,我們體會到,海底世界的景色真的好奇異,讓我們再來讀一讀,進一步體會它的奇異。(男、女對讀,各讀一句完整句。)

7、欣賞其寫作特色:這兩節課文在寫法上有怎樣的共同特點?

8、指導背誦:這兩節課文你最喜歡哪一節?想把它背下來嗎?出示下面的提示小黑板,讓學生自背後,再抽背,齊背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的像____________,有的像____________,有的像____________,有的還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句式訓練:在這段語的背誦中,你學到了哪個句式?你能模仿這個句式說一段話嗎?出示小黑板,自由說後抽講、互講等:(任選一題講)

天空中出現了許多白雲:有的像……有的像……有的像……還有的像……

春天到了,公園百花盛開:有的像……有的像……有的像……有的還像……

10、鞏固字詞:(出示小黑板)

①抽讀後,齊讀。

②提醒最容易寫錯的幾個字:湃、竊、賊、藏、梭、藻。

③哪個詞意思不懂提出來,開展互相幫助。

(三)、小結。(略)

(四)、作業:《作業本》1、2、3、4(2)題。

八、板書:(採用掛小黑板)

(一)出示過渡句小黑板。

(二)出示景色奇異的小黑板。

(三)出示背誦提示的小黑板。

(四)出示句式訓練的小黑板。

(五)出示鞏固詞語的小黑板。

(六)出示課題的小黑板。

四年級語文上冊第一單元教案11

一、周學習內容:

本單元以《師生》爲主題,編排了《師恩難忘》《孔子和學生》兩篇主體課文和一個語文天地。

二、 周學習重難點:

1、 生字:一類字19個,二類字3個。

2、 積累:▲ 品讀課文,初步體會師生間情感的珍貴。

▲ 懂得老師對自己教育時良苦用心,從而以百倍的熱情投入到學習當中,回報老師的付出。

▲ 閱讀“語文天地”中的名句格言。

▲ 通過“暢所欲言”“開卷有益”“初現身手”等環節的學習,再次體會師生間真摯情感。

作文:題目:《老師,我想對您說》。

訓練目的:在教師節來臨之際,請把你想對老師說的話寫在日記裏或賀卡上。

寫作要求:▲內容形式不限

▲試着加入心理描寫。

三、周學科融合:

初步體會師生間情感的珍貴,懂得老師對自己教育時良苦用心,從而以百倍的熱情投入到學習當中,回報老師的付出。

四、周學情分析:

在本週的學習中,教育學生: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插柳之恩,終生難忘。

師恩難忘 授課時間:周﹍﹍

整 體 設 計個 性 設 計

分析課文記敘了田老師以講故事的方式教授孩子學習古典詩詞,培養孩子成長的往事,體現出他巧妙的教學方法,歌頌了老師的敬業精神,抒發了作者對老師的崇敬之情。

學法教師導法激趣導入 啓發式教學

學生學法以小組合作,自學爲主

學習目標1、理解目標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師生間情感的珍貴。

▲劃出文中的重點字詞。

▲懂得老師對自己教育時良苦用心,從而以百倍的熱情投入到學習當中,回報老師的付出。

2、積累目標:

▲記憶文中的名句。

▲積累詞語:娓娓動聽 身臨其境 戛然而止 引人入勝 十年樹木 百年育人。

3、生字目標:兄 描 娓 姥 叨 恍 竅 畔 杖 恭

點1、初讀感知點:

▲這篇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

▲課文通過什麼描寫,表現田老師口才,文筆都很好?

▲表現了我怎樣的情感?我又是怎麼做的?

2、細讀感悟點:

▲ 課文共幾個自然段?可劃分幾個部分?

▲ 從哪裏可以看出田老師在教學上頗費心思?

▲ 田老師愛編故事對“我”有什麼影響?

▲ 通過學習課文,你明白了什麼?如何感恩老師?

3、能力訓練點:

▲熟讀課文

▲生字:

兄 描 娓 姥 叨 恍 竅 畔 杖 恭

▲說出理解 私塾 桃李 娓娓動聽 身臨其境 戛然而止 引人入勝等詞的意思 。

4、拓展延伸點:選一首學過的古詩,編個故事。

板書設計師恩難忘

我 田老師

描紅↓ 編故事 講故事

愛好文學 培養興趣

課後反思

孔子和學生 授課時間:周﹍﹍

整 體 設 計個 性 設 計

教材分析 課文在概括敘述孔子的重要教育思想後,敘述了孔子和他的學生子夏的對話,表明了每個人都有優點和缺點,都需要向別人學習的道理。

學法教師導法激趣引入,感悟文理

學生學法①細讀感悟 ②小組學習

學習目標1、理解目標

▲學會本課的生字新詞,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理解課文內容,明白每個人都有優點和缺點,都需要向別人學習。

▲在心目中樹立孔子的高大形象,激發對孔子的敬仰之情。

2、積累目標

▲詞語目標:嚴謹 馳名 和顏悅色 因材施教 有教無類

▲生字目標:裕 愚 擇 羅 施 嘛 謹 謙 慎

學習重點1、初讀感知點

▲通過讀課文,你知道孔子的教育思想是什麼?

2、細讀感悟點:

▲孔子是怎樣收學生的?

▲文中“子夏點頭稱是,他明白這也是老師對自己的教育。”這句話對你有什麼啓發?

▲孔子受到學生敬重的重要原因是什麼?

3、能力訓練點:

▲表演孔子和學生的對話,體悟起人物的思想。

▲學習生字:裕 愚 擇 羅 施 嘛 謹 謙

4、拓展延伸點:

讀《論語》,感知孔子的思想精髓。

板書設計

課後反思

四年級語文上冊第一單元教案12

教學目標

1.能結合自己的閱讀體驗,梳理、總結邊讀邊想象畫面的方法。

2.能根據詞語想象畫面,並和同學交流。

3.能用一兩個表示時間短暫的詞語,描繪所選事物,並寫下來。

教學重難點

1.整行書寫時能做到把字的中心寫在橫格的中線上,保持水平,注意字距均勻,養成提筆就是練字的良好習慣。

2.朗讀、背誦古詩《鹿柴》。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激發興趣。

作者用文字表達感情,我們要了解這種感情,往往要通過想象畫面來實現。如何想象畫面呢?我們一起走進“語文園地”,學習、交流一下。(板書課題)

二、學習“交流平臺”。

1.自由讀“交流平臺”中的人物對話。

2.指名分角色讀人物對話並說一說他們在對話中談的內容。

3.聯繫課文,舉例說一說自己讀書時想到的畫面。

4.交流自己在課外書中發現的一些句子,進行簡單的欣賞。

5.小結:讀文章時,不僅要想象畫面,還要“聽”聲音,“聞”味道。

三、學習“詞句段運用”。

(一)讀下面的詞語,你想到了什麼畫面?和同學交流。

人聲鼎沸、鑼鼓喧天、震耳欲聾、響徹雲霄

低聲細語、竊竊私語、鴉雀無聲、悄無聲息

1.讀一讀。

2.理解詞語。

指導:說說這些詞語的異同。

預設:

同:都是用來形容聲音的。

異:第一行詞語形容聲音大,第二行詞語形容聲音小或沒有聲音。

3.想一想:這些詞語讓你想到了怎樣的畫面?

預設:讀“響徹雲霄”,我彷彿看到了“神舟飛船”發射升空的場景,倒計時結束,只聽一聲巨響,火箭直入雲霄。

4.小結:讀詞語時,調動多種感官去感受,畫面會更立體,運用邊讀邊想象畫面的方法可以更好地理解詞語。

(二)選一個事物,用上一兩個加點的詞語描繪它,再寫下來。

風、煙花、霎時、頓時、忽然

雷雨、小狗、過了一會兒、一會兒工夫

1.理解加點詞語的意思。

指導:“霎時”“頓時”“忽然”“過了一會兒”“一會兒工夫”都是表示時間短暫的詞語,用這幾個詞語描繪事物一般都是突出事物變化快或者變化多端的。所以在描繪時一定要從事物變化方面着手,想象事物變化的場景。

2.讀一讀,用上加點的詞語造句,描述一個事物。

預設1:剛纔還晴朗的天空,忽然烏雲滾滾,大雨如注。

預設2:我家的小狗一會兒工夫就把一根骨頭啃完了。

四、學習“書寫提示”。

1.看提示:我們寫字的時候要注意什麼?

(1)字的中心要在橫格的中線上,保持水平。

(2)字距要差不多,標點符號和字之間也要保持一定的距離。

(3)認真對待每次寫字,養成提筆就練字的習慣。

2.練習書寫。

五、學習“日積月累”。

1.朗讀《鹿柴》。

2.作者簡介。

3.藉助拼音,讀通古詩。提醒學生注意“鹿柴”的讀音。(“鹿柴”爲地名。其中的“柴”同“寨”,柵欄。)

4.結合插圖,聯繫上下詩句,用自己的話說說詩句的意思。教師針對重點字詞進行點撥。(但:只,僅僅。返景:夕陽返照的光。青苔:陰溼的地方生長的綠色的苔蘚植物。)

5.展開想象,感悟詩情。

請學生看書中插圖,結合詩句內容思考:這首詩描繪了怎樣的景象?

6.學生讀讀背背。

7.檢查學生背誦情況。

板書設計

語文園地

想象畫面

背誦《鹿柴》

四年級語文上冊第一單元教案13

課時目標

1、引導學生認真對待每次寫字,養成提筆就練字的習慣。

2、學習“日積月累”,積累古詩《鹿柴》。

教學過程

板塊一書寫提示

1、導入:我們在開始學寫字的時候,一定聽說過“字如其人”,字寫得好,別人看你的字就像看你一樣,寫得一手好字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今天這節課我們要學習怎樣養成好的寫字習慣。

2、觀察課本插圖上的這段文字,想一想寫字時應當注意什麼。

3、指名學生說一說。

內容提示

觀察字與字之間的距離,重點觀察標點符號之間的距離。

4、根據學生的回答進行小結。

內容提示

(1)字的中心要在橫格的中線上,保持水平。

(2)字距保持一致,符號和字之間也要保持一定距離。

(3)認真對待每次寫字,養成提筆就練字的習慣。

5、小試身手。

(1)根據總結的寫字注意事項,進行書寫,在落筆前想好下筆的地方,認真對待書寫。

(2)同桌交換書寫作業,互相檢查,對不規範的漢字和筆畫用記號標出來。

板塊二日積月累

1、課題導入:古詩以其和諧的韻律、敏銳的洞察、奇妙的聯想、精巧的構思以及精煉的語言,博得了人們的喜愛,今天我們將要再來學習一首古詩——王維的《鹿柴》。

2、介紹作者。

內容提示

王維(701-761,一說699-761),字摩詰,漢族,河東蒲州(今山西運城)人,祖籍山西祁縣,唐朝詩人,有“詩佛”之稱。開元九年(721年)中進士,任太樂丞。王維是盛唐詩人的代表,今存詩400餘首,重要詩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王維精通佛學,受禪宗影響很大。佛教有一部《維摩詰經》,是王維名和字的由來。王維詩書畫都很有名,非常多才多藝,音樂也很精通。與孟浩然合稱“王孟”。

3、初讀古詩,讀準字音。

閱讀提示

(1)注意“柴”的讀音。

(2)“苔”字讀第二聲。

(3)理解“深林”的意思,將其與“森林”作比較,確保讀音正確。

(1)教師範讀,學生聽準字音。

(2)學生自由練讀。

4、指導朗讀,感受朗讀節奏和停頓。

閱讀提示

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

返景/入深林,復照/青苔上。

5、理解想象。

(1)理解詩中個別詞語的意思,如,“但”是“只”的意思,“聞”是“聽”的意思,“景”是夕陽返照的光,景通“影”。

(2)理解詩句的意思。

(3)結合插圖,引導學生想象這首詩給你怎樣一種感覺,你從這首詩中看到了什麼?聽到了什麼?

內容提示

第一句直觀地寫出了山的空曠,第二句從聽覺角度,以輕微的人聲襯托出山林的安靜。第三句寫出了深山悠遠的感覺,第四句寫夕陽餘暉照射在青苔上,更顯幽深。

6、熟讀成誦。

7、課堂小結:《鹿柴》這首詩出自王維萬年所著的《輞川集》,這是二十首中的其中一首,我們還可以去欣賞其餘的19首,進一步領略王維詩作的優美。

教學反思總結

就語文園地內容而言,“交流平臺”“詞句段運用”“書寫提示”“日積月累”。其中,每個固定保留的項目是“交流平臺”“詞句段運用”“日積月累”,而“書寫提示”“識字加油站”相機出現,由此看來,每個單元學習完之後的交流和積累是非常重要的。語文園地的教學除了要延續課文學習的內容知識,更要以生活爲主線,讓學生充分地感知、體驗生活,思索生活,理解生活。而教學的過程是有目標、有計劃的活動,教學的運行也需要一定的程序。

1、“交流平臺”讓學生根據學過的課文進行想象,說一說文章中所描寫的畫面。再找出有關句子進行品析,學習作者在文章中想出畫面、聽到聲音、聞到味道。“書寫提示”結合課本中給出的三點提示指導學生書寫。“日積月累”讓學生自讀詩句懂得大意。在初步感知後,可讓學生反覆誦讀,直至背誦,還可通過抄寫,幫助記憶。

2、“書寫提示”是新増的練習項目,字體範例內容是《觀潮》中的語段,最主要的是旁邊的提示,對於書寫的格式、標點符號、書寫態度都有明確要求,讓學生對於寫字要求更加明確。

3、在“日積月累”的處理上,教師要做到放手讓學生自由誦讀,感受到中國傳統文化的魅力和樂趣。

4、引導學生充分發揮自主能力,開展自學。學生結成小組互相討論,互相解決難題,既鍛鍊了學生的自學能力,也増強了學生的交流能力。如何在語文園地的教學過程中,實現預設與生成的統一,這是值得我們進一步去探索。因爲這也是每個園地學習遇到的共性問通,讓語文走向生活,並且與生活有機結合,這樣的機會需要老師帶領學生去創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