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三年級教案 > 三年級上冊語文第二單元教案

三年級上冊語文第二單元教案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12W 次

作爲一位優秀的人民教師,有必要進行細緻的教案准備工作,教案是教學活動的總的組織綱領和行動方案。那麼教案應該怎麼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三年級上冊語文第二單元教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三年級上冊語文第二單元教案

三年級上冊語文第二單元教案1

教學目標:

1.認識5個生字,會寫9個生字,重點指導“蔡”,正確讀寫“理睬、腸胃、湯藥”等詞語。

2.反覆讀課文的基礎上,讀好人物的對話。

3.揣摩人物的想法,準確理解寓意。

教學重點:

通過對話朗讀的指導,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

聯繫有關詞句,體會人物想法,明白不要諱疾忌醫,要善於聽取別人正確意見的道理。

教學過程:

課前:出示閱讀資料

有一次,扁鵲和弟子子陽、子豹等人路過虢國,虢太子恰好患病,病得十分厲害,人們都以爲他死了。爲此,全國正舉行大規模的祈禱活動,把國家大事都撂在一邊。扁鵲得知後,前去爲虢太子醫治。扁鵲告訴國君,太子患的是“屍厥”(類似於今天的休克或假死)。於是,扁鵲叫弟子子陽磨製針石,在太子頭頂中央凹陷處的百會穴紮了一針。過了一會兒,太子就甦醒過來。接着,扁鵲叫弟子子豹在太子兩肋下做藥熨療法。不久,太子就能坐起來。再服二十天的湯藥,虢太子就完全恢復了健康。從此以後,天下人都知道扁鵲有"起死回生"之術。故事中主要講的是誰,他是什麼人?看來,扁鵲真不愧是神醫。他和蔡桓公之間發生了一個小故事,並廣爲流傳。

一、揭題導入

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一則寓言,齊讀課題《扁鵲治病》。

二、初讀課文

1、快速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想想: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麼事?

2、檢查字詞

出示詞語:開火車讀正音骨髓扎針(用針刺下去念“zhā”)男女生讀骨髓腸胃皮膚(身體部位)扎針敷燙服湯藥(治療方法)

3、說說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麼事?指名說(誰能用一句話更簡煉地說)1+1 (蔡桓公生病了,扁鵲多次勸其治療,他都不理睬,最後病死了。)

4、小結

①故事中有兩個人,一人是扁鵲,是個名醫,板書:名醫另一個是蔡桓公,板書:蔡桓公,分解範寫“蔡”字,正“桓”音,講的是蔡桓公生了小病,扁鵲醫,結果蔡桓公病死了。

②聽着聽着,你有什麼想問嗎?板書:?

三、認識名醫

1、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快速默讀課文,找出扁鵲醫術高明的句子,用橫線劃出。

2、交流

扁鵲在蔡桓公身邊站了一會兒,說:“大王,據我看來,您皮膚上有點小病。要是不治,恐怕會向體內發展。

①從哪裏看出來扁鵲醫術高明?“站了一會兒,小病,發展”(變紅)

②指名讀(1+1) (就站了一會兒工夫;就知道其身上有小病,真是不簡單!)齊讀

③補充:望、聞、問、切四大診法是由文中的扁鵲所創,被中醫一直沿用至今。

這裏用的是哪種方法?“望診”

④積累詞語:扁鵲在身邊站了一會兒,就知道皮膚上有小病,不治,還知道會向體內發展,真了不起!能用一個詞語來形容扁鵲的醫術嗎:(醫術高明)醫術精湛、出神入化、妙手回春、華佗再世(華佗是東漢末期的名醫,在扁鵲之後。)文中還有句子說明扁鵲“望診”功夫了得?

又過了幾天,扁鵲老遠望見蔡桓公,只看了幾眼,就掉頭跑了。你從哪裏看出來?說說自己的體會。“老遠望見”、“只看了幾眼”文中還有哪句也寫出了他醫術高明?(同學可能覺得奇怪,扁鵲怎麼跑了呢?他肯定有自己高明的見解,哪個句子也能看出扁鵲醫術高明呢?)

皮膚病用熱水敷燙就能夠治好;發展到皮肉之間,用扎針的方法可以治好;

即使發展到腸胃裏,服幾劑湯藥還能治好;一旦深入骨髓,只能等死,醫生再也無能爲力了。

1、指名優同學讀,聽懂扁鵲的話了嗎?

2、填表格,(學生拿出表格填)用字詞填寫。位置治療方法治療把握皮膚上敷能夠(範例)皮肉之間腸胃裏骨髓裏

3、交流出示答案

4、看錶格,你發現了什麼?

5、小結:治療方法越來越難,治療把握越來越小,直到無能爲力,這就是一位名醫,清楚知道什麼能治,什麼不能治,也清楚的知道什麼病用什麼方法治,這就是一位名醫。擦去“?”

6、朗讀練習接下來,讓我分小組讀這4句話。(第一分句——第一組;第二分句——第一二組;第三分句——第一二三組;第四分句——全部)讀得非常好!

四、認識蔡桓公

1、扁鵲醫術那麼高明,他一心想爲蔡桓公治病,但卻遭到了蔡桓公的拒絕。大家回憶一下,在這個故事中蔡桓公拒絕了幾次,(3次)我們一起來看看蔡桓公的3次拒絕。

蔡桓公說??身體不好??顯示自己的高明

蔡桓公聽了很不高興??沒有理睬他

蔡桓公聽了非常不高興。指名讀1:誰來讀第一次拒絕?(1+1+1蔡桓公此時相信他嗎?誰能讀出不相信)(我好着呢,一點病都沒有!根本就不相信他!)指名讀2:第二句誰來?很不高興,乾脆就不予理睬;生氣了,置之不理!

你們就是那位蔡桓公,你們面對扁鵲的勸告,你不高興,不理睬,你心裏怎麼想的?指名讀3:從你的表情就知道非常不高興!你已經非常不高興了,可是扁鵲還要一而再,再而三地拜見、勸誡,你心裏又在想什麼?

2、扁鵲的勸告過渡:不難看出,蔡桓公一次比一次不開心,那扁鵲又是怎樣勸他的呢?自由讀讀扁鵲的三次勸告(出示)說說你的感受(扁鵲一次又一次的勸告,一心爲蔡桓公好:真心爲蔡桓公好啊!他一次比一次着急:因爲病越來越嚴重了,國不可一日無君啊!;不管蔡桓公態度多麼惡劣,扁鵲還是勸其治療,對病人好:這就是一個醫生高尚的醫德啊!)同學們,這就是扁鵲幾次三番苦口婆心的勸告,我們連起來讀一遍。

3、分角色朗讀:面對扁鵲的三次勸告,蔡桓公卻依然無動於衷。來,讓我們分角色來讀一讀。讓我們拿起書,女——扁鵲男—蔡桓公師—旁白小結:就這樣,蔡桓公一次又一次地拒絕了扁鵲,最後病死了。他才44歲,多可惜啊!

五、理解寓意

臨終前,渾身疼痛的蔡桓公,不禁回想起了扁鵲對他的殷殷勸誡,他心裏會怎麼想?讀了故事,你想對蔡桓公說?請你選一個寫一寫

1、選一個寫一寫:(書上142頁空白處)

臨終前,蔡桓公心裏會怎麼想?

讀了故事,我想對蔡桓公說?

①小病要及時治,小病不治釀成大病就來不及了,這就是防微杜漸啊!

②要善於聽取別人正確的意見,否則後果不堪設想啊!

③不管蔡桓公態度多麼惡劣,扁鵲幾次提醒,勸誡及時治病,可見醫德高尚!

2、交流,隨機板書:防微杜漸虛心納忠言(積累:忠言逆耳利於行)

3、小結:(蔡桓公生的是小病,但他沒有虛心接受扁鵲的勸誡,沒有及時治療,終究釀成了大病,最後就這樣病死了。這就告訴我們要防微杜漸啊)一個短短的寓言故事,讓我們明白了這麼多的道理,我想這就是寓言故事經久不衰的真正原因吧,課後有時間一定要多讀讀寓言故事!

3、推薦書籍

①寓言故事:守株待兔??(圖片)

②中國寓言故事:中國古代寓言故事(小故事大道理)

六、作業佈置

1、正確抄寫生字

2、作業本(機動)

板書設計:

扁鵲治病

蔡桓公名醫小病病死

防微杜漸虛心納忠言

三年級上冊語文第二單元教案2

教學內容

《練習二 》

教學目標:

1、進行根據上下文理解詞義的詞句練習。

2、寫好帶有“撇”、“豎”的鋼筆字。

3、讀讀背背一組描寫景物的成語

4、口語交際---當有人敲門的時候。

5、學寫毛筆字----基本筆畫“豎”。

教學重難點:

1、字: 漾、蔫、挎、躡

2、成語: “高堂廣廈” 等八個成語。

3、口語交際:當有人敲門的時候

教學準備:

課件 圖片等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1、學會聯繫上下文理解字意的學習方法。

2、書寫“異、齊、養”三個字中的“撇”和“豎”兩個筆畫。

一、教學第一題:學用字詞句

第一部分

1、審題,指名讀題目。

2、出示小黑板:明鏡一樣的水面頓時漾起了一道道波紋。

3、學生自由讀原句。

4、小組學生把這兩種解釋都放入句中自由讀一讀。

出示:

漾: ① 水面輕微動盪。

② 液體太滿而向外流。

5、指名說應選哪一種解釋並說明原因。

第二部分

我的十分鐘

1、讓學生以學習小組爲單位,合作完成下列學習任務:

① 讀懂題目要求。

② 小組成員合作,並選擇確切的解釋。

③ 由組長記錄下答案。

2、組織學習小學彙報。

3、師引導其他學生評議。

蔫性子:性格內向,不好動。

挎籃子:胳膊上掛着。

躡着腳:踮着腳,動作很輕。

第三部分

1、小結:根據上下文確定字詞的意思,這是學習的一種重要方法。掌握了這種方法,可以幫助我們在今後的閱讀中快速、準確地瞭解一些難解的字詞的意思。

2、指定一篇後面的課文,請學生用此法預習生字詞。

3、彙報交流。

二、教學第二題:寫好鋼筆字

1、認識要寫的字。

2、小組學習。在仔細觀察的基礎上,討論:這幾個字中的撇和豎怎樣寫纔好看?

3、輪流彙報討論結果,指名總結:撇要緊縮,短而彎;豎要舒展,長而尖。

4、教師在田字格中範寫,提醒學生觀察,注意間架結構和佈局。

5、學生練習描紅、仿影,細細體會。

6、反饋:展示優秀作業,表揚優秀字例和書寫姿勢正確的學生。

第二課時

課時目標:

1、理解成語,熟讀成誦。

2、鋼筆字要求正確、規範,掌握毛筆字的基本運筆方法。

一、教學第三題:讀讀背背

1、讀題,審題。

2、我的十分鐘

出示8個成語,讓學生以學習小組爲單位,完成下列學習任務:

① 讀準字音,把成語讀正確。

② 結合課前的預習,小組成員合作理解成語的意思。

③ 組長記錄下自己小組成員不理解的成語。

3、小組彙報合作學習成果。

4、教師適當予以點撥,並提出以下問題全班同學交流。

①每一行兩個成語之間有什麼關係?

②八個成語有什麼共同之處?

5、指導學生熟讀成誦。

二、教學第五題:口語交際

1、讀題,明確要求。

2、指導學生觀察插圖。

出示書上的掛圖,說說圖上的小朋友在幹什麼?

讓學生以學習小組爲單位,完成下列學習任務:

① 當有人敲門的時候,可能會出現哪幾種情況?

② 針對不同的情況,你會怎麼想,怎麼做?小組內討論。

③ 小組內成員根據討論的結果,選擇其中一種進行表演。

組織學習小組彙報。

3、師相機提出下列問題供學生集體討論:

在不同的情況下,我們應注意些什麼?

① 當自己一人在家時,如果高敲門者是親朋好友或非常熟悉的人,就要充滿熱情,禮貌接待。

② 當自己一人在家時,如果敲門者是陌生人,首先要詢問他的身份以及與家人的關係,接着要設法覈實。如果一時無法覈實,而又覺得有所疑問,甚至發現明顯的破綻,那千萬不能開門。

5、讓學生把討論的結果連起來說一說。

6、教師總結。

三、教學第六題:學寫毛筆字

1、豎有懸針豎和垂露豎之分。

2、教師書寫,指導運筆方法。

① 懸針豎:逆鋒右上入紙,向下行筆,漸行漸提,引申出鋒,力送鋒尖,懸空回縮收筆。

② 垂露豎:起筆同上,中鋒下行,收筆處稍頓再折向左上縮回,藏鋒收筆。

③ 要在豎中線上書寫,不要歪斜。

3、學生練習書寫。

三年級上冊語文第二單元教案3

教學目標:

1.自主學習本課生字,能工整書寫。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藉助註解,瞭解詩句的意思,想象詩中描繪的'景象,領略秋天美麗的景色。

教學重難點:

1.理解詩句,感受文字美,通過詩中所描寫的景色,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

2.體會詩中的意境,學習借景抒情的方法。

課前準備:

1.佈置學生藉助註釋和插圖讀課文的預習任務。

2.教師準備掛圖,以及表現秋天情調的樂曲磁帶,便於配樂朗誦。

教學時間:

3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自主學習本課生字,能工整書寫。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藉助註解,瞭解詩句的意思,想象詩中描繪的景象,領略秋天美麗的景色。

教學重難點:

1.理解詩句,感受文字美,通過詩中所描寫的景色,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

2.體會詩中的意境,學習借景抒情的方法。

課前準備:

1.佈置學生藉助註釋和插圖讀課文的預習任務。

2.教師準備掛圖,以及表現秋天情調的樂曲磁帶,便於配樂朗誦。

一、說話訓練,進入秋景。

同學們,你能以秋天爲內容,說一句或幾句描寫秋天景色的句子嗎?(生說話練習)

二、故事導入,揭示課題:介紹杜牧、嶽麓山。

1.下面請同學們先聽一則故事,然後猜猜他是誰?(課件:簡介杜牧)

故事發生在距今1150多年前,就是唐朝時期,有一位文學家,他從小就有報效祖國的遠大志向,所以他刻苦學習,認真創作,25歲就考上了進士。他的詩立意新奇,優美雋永,骨氣雄勁,在當時文壇別具一格。他又熟悉兵法,熟悉政治,可謂文武全才。但當時,動盪不定的社會環境,使他有志難伸。他在長安做過幾年官,但沒有實權,長期在江南求職,最後還到湖州做過刺史,相當於市長。對江南美景情有獨鍾,寫下了許多詩篇。在江南如詩如畫的美景前,他想起自己雖文武全才,卻無人賞識,所以他的詩大部分較爲低沉,但一首詩除外,這首詩以它優美清新的風格傳唱千古。這首詩就是________,這位詩人就是________

2.“山行”是什麼意思?這座山在哪裏呢?

湖南長沙的嶽麓山。(課件:嶽麓山)

嶽麓山地理:位於長沙市區湘江西岸,屬南嶽衡山山脈的一部分,其最高峯海拔297米。愛晚亭環亭全是楓樹,每逢深秋時節,這裏成爲觀賞紅葉的絕佳之處。

特色:嶽麓山腳下,是我國宋代四大書院之一的嶽麓書院,古木森森。在嶽麓山腰青楓峽谷中,建有一座以杜牧《山行》詩“停車坐愛楓林晚”爲命名來由的愛晚亭。亭的周圍到處生長着一人抱不住的楓樹,盤根錯節,一片連一片。每到深秋,楓葉流丹,紅舞秋山。嶽麓山景區秀如琢玉,山上遍佈名勝古蹟,自西漢以來,歷代都有遺蹟可覓,以愛晚亭、嶽麓書院、麓山寺、望湘亭等最爲有名。愛晚亭環亭全是楓樹,每逢深秋時節,這裏就成爲觀賞紅葉的絕佳之處。讓我們一起跟隨詩人去湖南長沙的嶽麓山觀賞紅葉似火的楓葉吧。

三、感受情境,理解詩意。

1.(課件:山行)讓我們一起來跟着朗讀,自由朗讀古詩,個別朗讀。

2.學生根據註釋,理解詩意。把不理解的地方找出來,準備提問。

3.小組交流詩意。

4.檢查自學效果:

誰願意來檢查大家的自學情況呢?如:

我想請XX同學回答,回答正確後這位同學有權請後面的同學回答他提出的問題。

5.預設問題:

(1)詩人首先遠遠地看到什麼?

寒山、石徑。

①什麼叫寒山?什麼叫石徑?“斜”是什麼意思?

②第一句是什麼意思?

(2)接着詩人又看到了什麼?

白雲、人家。

①“生”是什麼意思?

②第二句是什麼意思?

(3)詩人爲什麼停下車來呢?“坐”是什麼意思?“晚”是什麼意思?第三句是什麼意思?

(4)“霜葉”是什麼意思?“紅於”呢?第四句是什麼意思?

6.同桌互相說說詩句的意思,再自由讀古詩,體會哪幾個字用得特別好,值得我們進一步研究。

四、研究古詩,體會詩韻。

1.你認爲古詩中哪些地方寫得好,值得我們好好研究呢?或者你有什麼不明白的地方都可以提出來。(生提問)

2.生研究所提出的問題。先獨立研究再小組討論。

3.集體交流:

(1)“寒山”點明瞭季節,這個“寒”字使人彷彿看到了……

“石徑斜”的“斜”給人以立體的感覺,把人們的視線引向山頂。

(2)“白雲生處”說明山高,“有人家”使整個畫面充滿生機,起到靜中有動的效果。使人彷彿看到了……聽到了……

詩人在山腳下看到了什麼?此時爲什麼突然停下來了呢?

(3)前兩句描寫了哪些景物?(寒山、石徑、白雲、人家)是啊,畫面上蒼茫的山,潔白的雲,隱約可見的黃土茅舍已經很美了,這時眼前突然出現了一片火紅火紅的楓樹林,在晚霞的照射下顯得格外迷人,詩人置身這紅豔豔似火的滿山楓林中,激動不已,怎能不停下來細細觀賞。你認爲第三句中哪個字最能表現詩人此時的心情──“愛”。教學目標(課件:楓樹林)下面請同學們欣賞楓樹,邊欣賞邊想,此時我們與詩人一起來到了楓樹林,你看到了什麼?想到了什麼?

(4)夕陽下的楓樹林是如此美麗,詩人突然覺得這楓葉比什麼還紅?(二月花)

哪個字最能表現楓葉的特點?“紅”字。透過這個紅字,我彷彿看到了……

是啊,二月的鮮花是紅豔的,可在夕陽映照下的楓葉比二月的鮮花更紅豔。詩人僅僅是讚美楓葉的顏色紅嗎?詩人更重要的是在讚美什麼呢?(請注意“霜葉”的“霜”。經霜打過的楓葉一般都是怎樣的?你認爲詩人在讚美一種怎樣的精神呢?)楓葉那種不屈不撓,頑強抗爭的精神不正是詩人一生的追求嗎?

五、指導誦讀詩句。

詩句這麼美,風景這麼美,我們要怎樣才能讀得美呢?找出你認爲重要的詞句,帶着讚美的語氣朗讀。閉眼,邊背邊想象剛纔一路上看到的美景。(多種形式反覆讀,直到背誦。)

六、課外作業。

改寫《山行》或畫一幅山行圖。

一首好詩是美的,一幅好畫是美的,一篇佳作會更美,你願意把剛纔遊覽嶽麓山看到的和想到的寫下來嗎?你願意把它畫下來嗎?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自主學習本課生字,能工整書寫。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藉助註解,瞭解詩句的意思,想象詩中描繪的景象,領略秋天美麗的景色。

教學重難點:

1.理解詩句,感受文字美,通過詩中所描寫的景色,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

2.體會詩中的意境,學習借景抒情的方法。

課前準備:

1.佈置學生藉助註釋和插圖讀課文的預習任務。

2.教師準備掛圖,以及表現秋天情調的樂曲磁帶,便於配樂朗誦。

一、介紹引入。

同學們,你們知道蘇軾嗎?蘇軾是我國宋代文學家、書畫家,號東坡居士,所以他又叫蘇東坡。他很欣賞一位詩人,叫劉景文,蘇東坡寫了一首詩送給他,我們一起去欣賞一下這首詩,好嗎?

二、初讀課文,自學生字。

1.聽師讀,要求:聽準字音。

2.自己讀,藉助拼音,讀準字音。

3.自由讀,圈出不理解的詞語。

4.小組讀,合作學習,理解詞義。

5.師生交流。

三、再讀感悟,想象詩歌畫面。

1.自由讀,結合圖理解詩意。

2.小組內討論交流,老師相機點拔。

3.師生交流。

4.教師讀,學生看圖想象詩歌所描繪的畫面。

四、發揮想象,有感情的朗讀、背誦。

1.教師描述詩意,激發學生想象。

2.有感情地朗讀背誦。

五、想一想,議一議。

你認爲一年最好的時節是哪個季節?爲什麼?

六、指導書寫。

1.師寫生看。

2.生抄寫生字,師個別指導。

第三課時

教學目標:

1.自主學習本課生字,能工整書寫。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藉助註解,瞭解詩句的意思,想象詩中描繪的景象,領略秋天美麗的景色。

教學重難點:

1.理解詩句,感受文字美,通過詩中所描寫的景色,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

2.體會詩中的意境,學習借景抒情的方法。

課前準備:

1.佈置學生藉助註釋和插圖讀課文的預習任務。

2.教師準備掛圖,以及表現秋天情調的樂曲磁帶,便於配樂朗誦。

一、以舊引新,激趣導入。

1.說說自己可愛的家鄉,抒發對故鄉的熱愛之情。

2.想象古人離開故土後如何抒發思鄉之情。

教師引述:我國宋代有個詩人叫葉紹翁。有一年秋天,他離開家鄉,獨自在外。一個傍晚,他外出散步,觸景生情,便提筆寫下了一首詩,大家想知道寫了什麼嗎?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下這首詩。(課件顯示課題——夜書所見)

二、指導看圖,感知圖意。

(多媒體課件放映第二張幻燈片)觀察電視中圖畫,說說所看到的情景。

三、自主學習,初步感知。

1.自由朗讀。藉助拼音讀準字音,讀通、讀正確這首詩。

2.出示生字卡片檢查學生認讀生字的情況,有重點地指導識記。(放映第三張幻燈片,重點指導生字詞)

3.放映第四張幻燈片,指導古詩朗讀:

蕭蕭/梧葉//送寒聲,江上/秋風//動客情。

知有/兒童//挑促織,夜深/籬落//一燈明。

指名朗讀,先指導讀準字音,再讀準節奏,讓學生體會古詩朗讀的特點。

4.藉助字典和詩後註釋,理解詩中詞語的意思,並圈出不理解之處。

四、再讀感悟,理解詩意。

1.老師範讀古詩。要求學生邊聽邊仔細看圖,思考兩句詩的意思。

(放映第五張幻燈片,畫面中出現兩個問題。)

問題一:詩中描寫了哪幾種事物?

問題二:這首詩表達出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2.學生四人爲一小組進行討論,各自對上面的問題發表見解。

3.(放映第六章幻燈片,畫面出現參考答案:)老師重點點撥理解:

答案一:詩中描寫了梧葉、秋風、兒童、燈明。

答案二:一是動思鄉之情,二是勾起對童年往事的回憶。

4.有感情朗讀。

五、拓展閱讀。

1.你還知道哪些思鄉的詩句?(放映第七張幻燈片)

《舟夜書所見》(清查慎行)《泊船瓜洲》(宋王安石)

三年級上冊語文第二單元教案4

讀交際要求

1、講的同學要講清楚,讓別人聽明白;聽的同學要認真聽,可以提問,可以補充。

2、聽了以後有什麼想法,大家互相交流。

三、分組舉行

1、調整座位,各小組圍坐在一起。

2、教師巡視。

1、組內展示自己所畫的名人像或圖片,簡要介紹自己要講的故事的主人公。

2、小組評價,評出本組“故事王”、“最好聽的故事”、“聽得最認真的同學”。

四、全班交流

1、各組彙報本組評選出的“故事大王”名單,教師頒獎。

2、挑選幾名榮獲“故事大王”稱號的同學給全班同學講故事。

3、師生評議

五、暢談感想

1、談話:聽了組內同學和 “故事大王”講的名人故事,大家有些什麼想法?

3、教師小結

1、學生暢談感想。

第二課時(習作指導)

課時目標

1、要寫清楚熟悉的人的一件事。

2、要寫值得寫的事,並能從這件事看出熟悉的人的品質。

3、培養學生習作的興趣。

學習內容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備註

一、談話導入,激發興趣

學了這組課文,我們結識了好幾位名人,他們或關愛自然,或平易近人,或善於思考,或誠實守信,一個個栩栩如生,躍然紙上。我們大家也有許多熟悉的人,在他們身上有許多值得寫的事,這次我們就來學着寫一寫。

二、明確任務,選材構思

1、指導學生明確本次習作要求要求:

板書:

① 寫熟悉的人。

② 語句要通順。

③ 用一件事來寫。

④ 抓住人物的特點。

2、 教師隨學生回答相應作評議和引導,

(1)要準確概括人物特點

⑵ 要寫清楚事情地起因,經過,結果。

⑶ 寫人物時要寫人物的神情、動作、語言、心理,

板書:神情、動作、心理、語言

1、自己讀讀這次作文有哪些要求2、教生交流,並總結歸納出本次習作的要求。

2、小組討論:

想寫誰?讓你印象最深的特點是什麼?準備選擇什麼事例?

3、集體交流:

三、自擬題目,下筆成文

1、指導擬定題目:

孩子們,好的題目就是的眼睛,你準備爲你的起一個什麼名字

2、教師巡迴指導,對有困難的學生提供幫助,在優秀習作的旁邊做標記,爭取將每個學生的習作情況瞭然於胸。

1、相互交流,教師指導學生擬題。

2、起草動筆,開始自己的習作。

四、交流習作,指導修改

1、教師引導學生圍繞目標進行評價、修改。

1、剛纔習作本上老師做標記的同學朗讀自己的作文。

2、學生自己修改自己的作品。

五、與人分享習作樂趣

1、將自己的作文讀給所寫的人、或者爸爸媽媽聽。與他人分享習作的快樂,並再次修改自己的作文。

2、將修改後的作文謄抄在作文本上。

第三課時(習作指導)

學習內容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備註

一、欣賞佳作

1、出示學生的一篇優秀作品:

2、交流歸納:

1、作者朗讀作品,其他同學邊看、邊聽、邊思考: ⑴ 寫誰?人物有什麼特點?

⑵ 什麼事表現了這一特點和品質?

⑶ 哪些細節描寫生動地體現來這一特點?

2、學生展示自己作品中的得意處。

二、修改問題較多的習作一篇

1、投影展示習作。

1、評議:

⑴ 什麼地方需要修改?

⑵ 師生共同修改,體驗修改的好處和樂趣

三、再次修改自己的習作,

再次修改自己的習作,並將修改後的自豪地讀給夥伴聽聽

第四課時

課時目標

1、自主發現引用人物的對話的三種不同形式。

2、讀讀背背,收集積累名人名言。

3、讀成語故事,瞭解故事內容。

學習內容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備註

一、我的發現

1、出示抄有本題內容的幻燈片,。

2、教師引導總結:

這三個句子都是寫人物說的話的,句子中加引號的部分都是引用人物說的原話。在引用人物原話時,通常要交代說話者是誰,說話時的動作、神態、語氣等,這部分內容的位置可以有所不同,可以放在引用的人物話語的前邊,可以放在後邊,也可以放在中間。

1、輕輕讀讀本題中的三個句子,相互比較,這些句子有何異同。

2、學生交流發現

⑴ 指名讀句子。

⑵ 學生交流自己的發現

3、齊讀句子、體會。

4、到學過的課文中再找找相應的例子,並說明屬於哪一類形式。

二、讀讀背背

1、談話:我們讀了不少的名人故事,瞭解了名人崇高的品格,生動的事蹟,而名人們說過的一些話也閃耀着思想的光芒,多積累一些名人名言,時常回味一下,可以使自己獲得啓迪,從中汲取力量,今天我們就來學一些。

2、指名朗讀交流。教師相機正音指導。

3、指名再讀,師生評價。

1、輕聲讀書上提供的名人名言,把其中的生字拼讀正確,把句子讀通順。

2、想想這些名言的意思,並且試着放聲讀出感情。

3、齊讀鞏固

4、交流各自課前收集的名人名言,有感情地朗讀給大家聽。

三、成語故事

1、談話:我們漢語中有很多成語都是從歷史故事演變來的,一個成語背後包含着一個故事,瞭解這樣的一些故事會使你獲得知識,獲得教益。今天就來學一個成語故事──《聞雞起舞》。

2、指名朗讀,師生共同正音正句。

3、小結

1輕聲讀故事,注意生字的讀音,藉助注音認真拼讀,把故事讀通順。

2、再讀故事。

3、同桌間試講。把故事講給同桌聽,相互學習、指正。

作業設計

繼續交流名人故事

板書設計

寫自己熟悉的一個人

語句通順

抓住人物的特點

寫出人物的神情、動作、語言、心理

課後反思

一直以來,都覺得語文園地難上,這節課我課前讓學生找名人故事和名人名言,學生或許用心去做了,上課時都想把自己找到的說給同學聽,所以課堂氣氛活躍。在上“我的發現”時,我先把書上的三句話分開講,同學們掌握得較好;接着照書上仿寫也可以;最後,解釋什麼是提示語及其作用是:可以更形象具體地表達說話者的語氣、神態、動作等,知道提示語在句子中的位置,如:提示語在前、提示語在中、提示語在後等多種形式。通過拓展延伸,如,設想考試第一,爸爸拿到試卷後與你的一段對話,進一步鞏固這三種形式。但學生鸚鵡學舌的多,自主創新的少,有待加強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