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八年級教案 > 八年級語文下冊《雲南的歌會》教學反思

八年級語文下冊《雲南的歌會》教學反思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08W 次

《雲南的歌會》是新課程八年級語文下冊第四單元一篇有關民風民俗的文章,它以濃墨重彩,工筆描繪了山野對歌,山路漫歌,村寨傳歌三種不同的情調,字裏行間蘊涵着濃郁的民間文化氣息,洋溢着作者對自然、對人、對藝術的品味與讚賞。新課程標準中說“注意開發利用課程資源”,所以我覺得在教學這樣的課文時,可以適當擴展學習範圍,用音樂構建平臺,讓學生從教室走向社會,從課內走向課外,領略民間文化的巨大魅力。

八年級語文下冊《雲南的歌會》教學反思

著名情境教學專家李吉林曾說:“教材學生之間情感的橋樑,便是教師的情感,教師用自己的真情去點燃學生情感的火苗,我們的語文課堂就會呈現勃勃生機,迸射出生命活力。”有感於此,在教學《雲南的歌會》時,我設計了這樣一段導語:先欣賞一段劉三姐《想唱就唱》的視頻,順勢介紹道:雲南是一個少數民族聚居的地區,在雲南人民的生活中,民歌佔了重要的地位,幾乎滲透了他們生活的各個角落:男女傳情時會唱歌,結婚時會唱歌,喪葬時會唱歌,甚至有的民族打官司的時候也用歌唱的形式,今天這節課讓我們一起跟隨作者沈從文去聽聽雲南的歌聲,看看雲南的歌會。然後解釋“歌會”是什麼意思,就是大家聚在一起唱歌。在整體感知部分,我設計了一個問題:誰在唱?哪裏?形式?並且問:這與電視裏我們看到的音樂會、演唱會有什麼不同之處?希望通過對比讓學生對雲南歌會的形式特點有更深的認識和了解。在重點研討環節,我出示了一個重點問題:劃出三幅畫面中你最喜歡的細節,讀讀,品品……——給學生五分鐘時間劃出喜歡的細節,並批註。讀經典的作品,批註是一種很好的閱讀方法。此環節意在讓學生通過閱讀,在字裏行間發現自己喜歡的細節,並加以評註。個性化的閱讀必將帶來課堂研討的良好氣氛,所謂:奇文共欣賞,疑義相與析。在研討和交流中尋求對文本的進一步理解和共同提高。——學生回答,共享心得:

重點如下:

第二幅畫面中:

環境描寫是否必要。出示《湘西民族的藝術》 的一句話,體會環境描寫的重要作用。

配樂朗讀第二節。

第三幅畫面中:

體會雲南人民自由的天性、生命活力、純真的生活。並出示《記憶中的雲南跑馬節》:“從馬背上研究老問題,不免近於賣呆,遠不如從活人中聽聽生命的頌歌爲有意思了。”體會作者對這種生活的態度。從這句話可以看出,雲南歌會最大的魅力——它是一曲生命 的頌歌。從一個“活”字我們探到了作者最原始的意願。

最後是拓展延伸:寫作,《讀了課文後,我想說…… 》並交流。

縱觀整堂課,我將教學的重點放在兩個方面:一是朗讀,一是通過細節的揣摩,體會雲南人民“活”的生活狀態、自由性情,淳樸自然的生活方式和熱情積極的生活態度。

首先說朗讀。

葉聖陶先生曾說過:“文學語言的訓練,我認爲最重要的是訓練語感,就是對於語文的敏銳的感覺。”所以在本文的教學中,我特別注重朗讀的訓練,課堂上始終伴隨着各種形式地讀,如對課文中幾幅畫面的通讀,全班讀,老師範讀,個人瀏覽,跳讀等,在朗讀中感悟雲南歌會的美,感受人物美,環境美,風俗美。

再說說通過細節的揣摩,感受雲南人民熱愛生活、歌唱生活、創造生活的熱情和活力。

本文語言清麗優美,洋溢着那種純樸、寧靜、遠離城市喧囂的濃郁的文化氣息,同時又體現出了生命活力、生活熱情。體現:

1、在“山野對歌 ”這部分中, “一個年輕婦女一連唱敗了三個對手,從荊條叢中站起身子,理理髮,……”一句,學生談到了“從婦女的動作、神態中,體現了對歌的隨意、對歌的快樂……”,我順勢問了一句“對這種女人還有沒有其他的描寫”?自然過渡到對對歌人的外貌描寫中:生長得一張黑中透紅棗子臉……腰間圍個釘滿小銀片扣花蔥綠布圍裙,腳下……繡花透孔鞋。這樣的外貌描寫讓我們看到了一個性情開朗、活潑、聰明、手腳利索的女孩。我又問了一句:她對生活的態度怎樣?於是學生從女孩的打扮中感受出這是一個愛美、喜歡色彩的女孩,更是一個熱愛生活、對生活充滿了熱情的女孩。正因爲有了對生活的熱愛,有了生命的激情,她的歌聲才那麼美、那麼動聽。

2、在“村寨傳歌”這部分中,我緊扣“生命本色”這一點來領會文本內容。分別提了以下幾個問題:

A、男女老少一百來人,參加“金滿鬥會”,他們有工作嗎?

B、有工作,他們爲什麼還來參加這個集會?

C、“一張一弛方顯生命本色”什麼意思?幾個問題歸結到一起,說明了他們在詮釋生命的本色:有工作的熱情辛苦,也有生命的悠閒享受,這纔是生活。再看對“吹鼓手”的分析,“年紀已過七十,牙齒早*光了,卻能十分熱情整本整套唱下去”,一個熱愛唱歌、熱愛生活、充滿生活熱情的形象躍然紙上。

課後,我仔細反思了整個教學過程,發現了其中有很多不足之處:

第一、教學過程過於緊湊,課堂時間倉促,留給學生思考的時間相對較少。

第二、教師的課堂語言不夠精美,有時顯得較爲囉嗦。

第三、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還沒有得到很好地激發,老師的講解用時過多,與學生的對話交流還不夠充分。

第四、從文學到文化的推進過程中,教師個人的言語功夫做得還不夠透徹,品味言語情味的方法還顯得比較單一。

總之,這節課,讓我受益匪淺。不但在同行那裏收穫了很多教學上的東西,也讓我深深體會到:語文教學就是要從文字的層面進入文學的層面,再從文學的層面進入文化層面,從而引領學生通過閱讀智慧的言語去體會詩意的人生,感悟作品的意義。我想,要達成這樣的理想狀態,我還需要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