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經典小故事 > 成語故事 > 有關成語典故(精選16篇)

有關成語典故(精選16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13W 次

成語典故指關於成語產生、形成、流傳的故事傳說。成語有很大一部分是從古代相承沿用下來的,它既代表了一個故事典故,又是一種現成的話,很多又有比喻引申意義而被廣泛引用。以下是有關成語典故(通用16篇),歡迎閱讀。

有關成語典故(精選16篇)

成語典故 篇1

鵬程萬里

傳說,在遙遠的北方,有塊不毛之地,那裏有個無邊無際的大海,名叫天池。天池裏有一種魚,其身寬達幾千裏,沒有人知道它有多長,它的名字叫鯤。鯤變成了一隻大鳥,就是鵬,它的脊背好似巍峨的泰山,它展開雙翅,宛如遮天的烏雲一樣。

大鵬鳥乘着旋轉的狂飆盤旋向上,搏擊一下翅膀,就激起海面三千里的浪。它乘着旋風,直向高飛去,扶搖直上,衝入雲霄,一下子就可以飛出幾萬裏。如此遠的距離,大鵬鳥要過半年才能飛回到原來的住所休息。

沼澤中有隻小小的雀兒,看見大鵬在高飛,不以爲然地笑笑說:“它將飛到哪裏去呢?我跳躍飛騰,悠然向上,不過幾丈高,又回到地面上,在蓬蒿叢中飛來飛去,自由自在,這也是極得意的飛行啊。它飛飛向幾萬裏外的地方,是爲什麼呢?”

後來,人們常用“鵬程萬里”作爲祝賀或自勉的話。李白在《上李邕》中,寫道:“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里。”宋代女詞人李清照在《漁家傲》中,寫道:“九萬里風鵬正舉。”

成語典故 篇2

有備無患

【拼音】:yǒubèiwúhuàn

【解釋】:患:禍患,災難。事先有準備,就可以避免禍患。

成語故事】:

有一次,宋、齊等十二個國家聯合攻打鄭國,眼看自己國家的兵力不足,鄭國的國君急忙請晉國調停,晉國也很爽快答應,於是趕緊與十二個國家商量,請他們停止攻打鄭國。十二國家因爲懼怕強大的晉國,雖然心裏非常不願意,但是也只好乖乖退兵。

爲了答謝晉國,鄭國的國君派使者送給晉國許多美女、樂器、樂師等。收到這些禮物,晉悼公十分高興,並且將一半的美女賞給功臣魏絳。沒想到而魏絳不但一口拒絕,並且還勸晉悼公在國家強盛時不能大意,而忘了自己也身處於危險之中,在享樂時應該想到國家可能碰到的困難和危險,這樣才能隨時做好應付的準備。晉悼公一聽覺得非常有道理,也就接受了他的意見。

成語典故 篇3

安然無恙

公元前266年,趙惠文王去世,太子丹接位爲趙孝成王。由於趙孝成王還年輕,國家大事由他的母親趙威後處理,趙威後是一個很能幹的婦女。

有一次,齊王派使者帶着信到趙國問候趙威後。趙威後還沒有拆信就問使者:“齊國的收成不壞吧?老百姓平安嗎?齊王身體健康嗎?”齊國使者聽了很不高興地說:“我受齊王派遣來問候您,現在你不先問齊王,卻先問收成和百姓,難道可以把低賤的放在前面,把尊貴的放在後面嗎?“趙威後笑着說:“不是,如果沒有收成,怎麼會有百姓?如果沒有百姓,怎麼會有君主?難道問候時可以捨棄根本而只問枝節嗎?”

齊國使者聽了,一時說不出話來。

趙威後和使者的對話的原文是:

齊王使使者問趙威後,書未發,威後問使者曰:“歲亦無恙耶?民亦無恙耶?”使者不悅,曰:“臣奉使使威後,今不問王而先問歲與民,豈先賤而後尊貴者乎?”威後曰:“不然。苟無歲,何以有民?苟無民,何以有君?故有捨本而問末者耶?”

這也就是後來演化出的“安然無恙”這個成語。

成語典故 篇4

食不甘味

戰國後期,有齊、秦、楚、燕、韓、魏七國,其中七雄之一的秦國是最爲強大,它經常侵犯其他國家有一年,秦惠文王派使者去見楚威王,要挾說:“ 如果楚國不服從秦國,秦國就要出兵伐楚。楚威王聞聽大怒,下令把秦國使者驅逐出境。但楚威王又因實力不足而焦慮不安,如果強秦發兵入侵該如何辦呢?恰在這時說客蘇秦(曾任趙國相國、武安侯)前來拜他勸楚威王與趙、魏等國聯合起來抗秦。楚威王一聽,十分高興,說:“非常感謝你的妙計,我正爲這件事‘臥不安席,食不甘味’呢,現在就按你的計策去做。”

【釋讀】甘味:感到味道好。吃東西都覺得沒有味道。形容心裏有事或身體不好,吃東西也不香。

【出處】《戰國策·齊策五》:“秦王恐之,寢不安席,食不甘味。”

成語典故 篇5

關於羊的成語典故:以羊替牛

成語:以羊易牛

拼音:yǐyángyìniú

解釋:易:更換。用羊來替換牛。比喻用這個代替另一個。

出處:《孟子·梁惠王上》:“王坐於堂上,有牽牛而過堂下者。……曰:‘何可廢也,以羊易之。’”

舉例造句:東牀已招佳選,何知以羊易牛;西鄰縱有責言,終難指鹿爲馬。明·馮夢龍《醒世恆言》卷七

【成語故事】:

有一天,齊國都城裏來了一個人,他牽着一頭牛從皇宮大殿前走過。這時,恰值齊宣王在大殿門口看見了,命人叫住那牽牛的人,問道:“你打算把這頭牛牽到哪裏去呢?”那人回答說:“我要牽去宰了用來祭鍾。”齊宣王聽了後,看了看那頭牛,然後說:“這頭牛本來沒有罪過呀,卻要白白地去死,看着它那嚇得顫顫抖抖、哆哆嗦嗦的樣子,我真不忍心。把它放了吧!”那個牽牛的人說:“大王您真慈悲,那就請您把祭鍾這一儀式也廢除了吧?”“這怎麼可以廢除呢?”齊宣王嚴肅起來,接着說:“這樣子吧,就用一隻羊代替這頭牛祭鍾吧!”這個故事裏齊宣王的以羊替牛隻不過是騙人的把戲,可見他的虛僞。

成語典故 篇6

與羊有關的成語典故:歧路亡羊

【成語】歧路亡羊

【讀音】qílùwángyáng

【釋義】歧路:岔路;亡:丟失。因岔路太多無法追尋而丟失了羊。比喻事物複雜多變,沒有正確的方向就會誤入歧途。

【出自】《列子·說符》:“大道以多歧亡羊,學者以多方喪生。”

【近義詞】誤入歧途

反義詞】改邪歸正

【故事】楊朱的鄰居丟失了羊,於是帶着他(鄰居)的親屬,還請楊朱的僮僕一起追趕。楊朱說:“哈!丟一隻羊,爲什麼要這麼多人去追?”鄰居說:“因爲岔路很多。”已經回來了,楊朱問:“找到羊了嗎?”鄰居說:“弄丟了。”楊朱問:“怎麼會丟了呢?”鄰居說:“因爲岔路之中還有很多岔路,我不知道羊去了哪條岔路,所以就返回了。”

楊朱(聽了鄰居說的這番話)臉色變得很憂傷,很長時間不說話,整天沒有笑容。楊朱的門徒都覺得有點奇怪,因此不解地問:“羊並不是什麼值錢的牲畜,而且又不是先生的,您這樣悶悶不樂不說話,究竟是爲什麼呢?”楊朱沒有回答,他的門徒也不知道他要教導什麼。

成語典故 篇7

刮目相看

【釋義】去掉舊的看法,用新眼光看待。

【語出】宋朝楊萬里《送鄉僧德璘監寺緣化結夏歸天童山》:“一別璘公十二年;故當刮目爲相看。”

【人物】呂蒙小的時候家裏很窮,沒有機會讀書,後來跟着姐夫打帳很勇敢,得到了孫權的賞識。有一次。孫權很認真地對呂蒙說:“你現在是國家的棟樑,要好好讀書啊”。呂蒙嘻皮笑臉的回答說:“我現在整天打仗,忙得很呢,哪裏有時間讀書啊。” 孫權很嚴肅:“我這個當國王的要比你還忙吧?我讀了那麼多書還嫌不夠用,現在還抽空讀許多史書和兵書,很有好處啊。你看現在曹操這麼老了,還很好學呢,你可不要把我的話當玩笑啊。”後來呂蒙下定決心,一有空就讀書,學識長見得很快。有一次,當時的大知識分子魯肅和呂蒙一起討論國家大事,魯肅常常被呂蒙問得不知道該怎麼回答。魯肅很高興地輕輕地拍拍呂蒙的背說:“以前我以爲你這個大老粗只是在軍事方面有本事,現在才知道你學問很好啊,看法獨到,你再也不是以前吳下(吳國)的那個阿蒙了!” 呂蒙很自信地笑着說:“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你怎麼能用老眼光看我呢。”

成語典故 篇8

“罰不當罪”這則成語的意思是表示處罰過寬或過嚴,與所犯的罪行不相稱。

這個成語來源於《苟子.正論》,夫德不稱位,能不稱官,賞不當功,罰不當罪,不祥莫大焉。

戰國後期,趙國出了一位著名的思想家,名叫荀況,人們把他的著作稱爲《荀子》。

《荀子》這部著作共有三十二篇,其中一篇叫《正論》,是專門議論政治的。文中提出一個看法:國君要在百姓面前作出好的榜樣。殘暴的國君被推翻,如夏桀被商湯打倒,商紂被周武王消滅等,這些都是好事而不是壞事。

荀況主張刑罰要嚴明,犯罪的應根據罪行的大小,給予相應的處罰。如果殺人的不償命,傷人的不判刑,那就會縱容犯罪,擾亂社會。有人說:“古代沒有肉刑,只是象徵性地用刑。比如,不使用黥(qing)刑而用墨畫臉來替代;不使用劓(yi)刑,而用戴上草作的帽子來替代,這種辦法在昏亂的現代是行不通的。如果繼續這樣做,犯罪的人得不到應有的懲罰,犯罪行爲將越來越多。

在闡述了上面這些情況後,荀況提出了自己的主張;一個人地位要和品德相稱,官職要和才能相稱,賞賜要和功勞相稱。如果不是這樣,弄得地位和品德不相稱,官職和才能不相稱,賞賜和功勞不相稱,處罰和罪行不相稱,那就會帶來極大的不幸和嚴重的後果。

成語典故 篇9

“惡貫滿盈”這則成語的意思是指罪大惡極的人,死到臨頭。

這個成語來源於《書。泰誓上》,商罪貫勇,天命誅之。

商朝末年,商紂王暴虐無道,激起老百姓極大的憤慨,就連諸侯們也看不過,認爲他不像一個治國之君。當時有一個諸侯叫姬昌,他主張實施仁政,反對紂王的暴政,紂王便把他抓了起來。後來他的兒子姬發即位,便聯合諸侯起兵討伐商紂,大軍渡過黃河,向商都進發,在牧野這個地方與紂王的軍隊交戰,打了一場大仗。由於姬發所率的是仁義之師,深得老百姓的歡迎,百姓因而給予了很大的支持,而老百姓對紂王的軍隊卻是深惡痛絕的,結果紂王打了大敗仗,最後自焚而死,商朝也滅亡了。

姬發領兵進攻紂王之前,曾對全軍發表誓言,列舉了商紂的種種罪行,說商紂所做的壞事巳經到頭了,他罪大惡極,應該受到懲罰。號召大家齊心協力,爲民除害。

成語典故 篇10

當務之急

有一次,孟子的弟子問起,現在要知道和要去幹的事情很多,究竟應該先知道和幹些什麼。孟子回答說:“有智慧的人無所不知,但要知道當前應該做的事中最急需要辦的事,而不要面面俱到。比如仁德是人們無所不愛的,但應先愛親人和賢者。又比如古代的聖主堯和舜,尚且不能認識所有的事物,因爲他們必須急於抽當前最重要的事情。堯舜的仁德也不是愛一切人,因爲他們急於愛的是親人和賢人。”接着,孟子又從反面來回答這個問題:“父母死了,不去服三年的喪期,卻對服三個月、五個月喪期的禮節很講究;在長者面前用餐沒有禮貌地狼吞虎嚥,咕哆咕哆地喝湯,卻去講什麼不能用牙齒咬斷乾肉等等,這就是捨本逐末,不知道當前最需要知道和乾的是什麼。”

【出處】先秦·孟軻《孟子·盡心上》:“知者無不知也,當務之爲急; 仁者無不愛也,急親賢之爲務。”

【釋讀】孟於曰:“知者無不知也,當務之急,仁者無不愛也,急親賢之爲務。釋義意思是指當前應該做的事情中最急需辦的事。

成語典故 篇11

唐代大詩人白居易生前曾多次整理自己的詩作。他在《白氏集後記》中說,自己的詩文有七十五卷,大小詩共三千八百四十首。在唐代詩人中,他詩作的數量可算是名列前茅了。

白居易字樂天,青年時代家境貧寒,對社會生活及人民疾苦有較多的接觸和了解。二十八歲那年中進士,又經過一次考試,當了一名小官。後來官當得大了,可是因得罪了權貴,被貶到江州當司馬,最後,他官至刑部尚書。白居易認爲詩必須便於世人理解和記憶。所以,他總是使自己的作品風格和語言深入淺出,平易通俗,讓人們樂於接受。據說,他的新詩要讓老婦人也能理解。老婦人說理解了,他才定稿抄錄出去;老婦人說不理解,他就進行修改,直到老婦人說理解了方纔罷休。

一次,他家的老保姆向他講述了一個她親眼看到的一件事: 一天她上街,聽見有人在悽悽慘慘地哭泣,便急忙走上前去。只 見一個衣着樸素的婦女抱着兩個孩子;身旁一輛馬車上,有位將軍 模佯的人緊鎖着濃眉。那將軍對家丁低聲說了幾句話後,家丁便從 婦女懷裏強行奪走了孩子。那兩個孩子哭喊着媽媽,婦女肝腸寸斷 地叫喊着孩子的名字。隨着一聲鞭響,馬車帶着哭喊媽媽的兩個孩 子遠去,那婦女邊追邊喊,最後哭倒在車輪揚起的塵埃裏。老保姆和幾個路上的人,趕緊上前攙扶起婦女。經過詢問才知道,馬車裏是她當大將軍的丈夫,新近因破敵有功,得到朝廷賞賜的二百萬錢,於是在洛陽新娶了一個妙齡歌女,而拋棄了自己的結髮 妻子;剛纔是奪走了她的兩個孩子。

白居易根據這一活生生的事實,寫成著名的詩篇《母別子》。寫完後,白居易對老保姆說:“這類詩,如果街市上的人聽不明白它的意思,那麼寫了也沒有意思。我且讀給你聽聽。”說罷,他將詩緩緩地念了一遍。老保姆一邊聽一邊點頭,竟然全聽懂了,白居易這才定稿。

成語典故 篇12

唐憲宗時,佛教盛行,連憲宗也篤信佛教。有一次,憲宗把傳說是佛祖釋迦牟尼的一塊遺骨迎進宮內供奉。韓愈反對憲宗這一做法,特地寫了《論佛骨表》,呈交給憲宗進行諫阻。在《論佛骨表》中,韓愈說:佛教是從外國傳來的,中國古時候根本沒有。堯、舜、禹等古代聖人不知道有什麼佛教,但他們把國家治理得很好;他們在位的時間長,壽命也很長。佛教是從東漢明帝時期傳人中國的,明帝在位只有18年,宋、齊、樑、陳和北魏後的各個朝代,對佛教無比信奉,但那些朝代的命都很短。就拿梁武帝來說吧,他祭相不用牲畜,自己不吃葷,還三次出家當和尚,結果還是被叛軍包圍,活活餓死。他本想求佛得到保佑,但卻悲慘死去。現在,陛下把佛骨迎到宮裏來供奉,使王公大臣們奔走施捨,浪費大量的財富。有的百姓愚昧無知,甚至發狂地燒的自己的身體,以表示自己對佛的虔誠。這敗壞風俗的事,會被人們當作笑話四處傳播,可不是一件小事啊!依我看來,應當把那塊佛骨扔進水裏或者投入火中才是!

成語典故 篇13

牛的典故1:

牛頭馬面:迷信中陰曹地府的鬼卒,形象分別是牛首人身和馬首人身,負責捉拿陽壽終了的亡魂到地府,據北宋禪師釋道原所撰《景德傳燈錄》卷十一記載:“釋迦是牛頭獄卒,祖師是馬面阿婆。”佛典《五苦章句經》和《鐵城泥犁經》中均對“牛頭”的來歷作過解釋:“牛頭”爲人時名爲阿傍,因不孝順父母,死後在陰間爲牛頭人身的差役。馬面則是民間爲了說法對稱後配上的。但也有資料稱,馬面也稱馬面羅剎,同樣來自佛家。牛頭馬面後成爲一句成語,用來形容各種醜惡的人。

牛的典故2:

牛頭不對馬嘴:比喻答非所問,出自明朝馮夢龍著名的“三言”之一《警世通言》第十一卷:“皁隸兜臉打一啐,罵道:'見鬼,大爺自姓高,是江西人,牛頭不對馬嘴!’”也有驢脣不對馬嘴一說。

牛的典故3:

執牛耳:是“冠軍”、“第一”的代名詞。《左傳·哀公十七年》中有:“諸侯盟,誰執牛耳?”古代諸侯訂立盟約,必須舉行“歃血爲盟”的儀式,先將牛耳割下取血,並將其放在盤上,由主盟者執盤,故稱主盟者爲“執牛耳”。主盟者率先將祭拜過天地神靈的牛血塗在嘴上,接着,與盟者相繼歃血,表示彼此之間有天地神靈爲鑑,要堅守盟約,言而有信。

牛的典故4:

吳牛喘月:出自東漢應劭所著《風俗通》:“吳牛望月則喘;使之苦於日,見月怖,喘矣!”吳地(江浙一帶)水牛天生怕熱,它們把月亮誤當成烈日,一看見月亮就喘。用來比喻因疑心而感到害怕。南朝宋代劉義慶的《世說新語·言語》記載了一段典故:“滿奮畏風,在晉武帝坐;北窗作琉璃屏,實密似疏,奮有難色。帝笑之,奮答曰:'臣猶吳牛見月而喘。’”晉武帝時,一個叫滿奮的人進宮朝見武帝時,見宮裏的窗戶都是透明的琉璃做的,好像很不堅固,他向來怕吹冷風,不禁發起抖來。武帝問他怎麼回事,他回答說:“我就好像吳地裏的牛一樣,一看到月亮就嚇得喘起氣來。”

牛的典故5:

牛口之下:語出《史記·商君列傳》:“夫五羖大夫,荊之鄙人也。聞秦繆公之賢而原望見,行而無資,自粥於秦客,被褐食牛。期年,繆公知之,舉之牛口之下,而加之百姓之上,秦國莫敢望焉。”這是趙良進諫商鞅時所說的一段話,商鞅已出任秦相十年,自認爲功績能與五羖大夫相提並論。趙良於是講了這樣一段典故:五羖大夫,是楚國偏僻的鄉下人。聽說秦穆公賢明,就想去當面拜見卻沒有路費,他賣身秦國人,穿着粗布短衣給人喂牛。一年後,秦穆公知道了這件事,把他從牛嘴下提拔起來,凌駕於萬人之上,秦國沒有人不服他。後人以“牛口之下”借指卑下的地位。

成語典故 篇14

關於羊的成語典故:以羊替牛

成語:以羊易牛

拼音:yǐyángyìniú

解釋:易:更換。用羊來替換牛。比喻用這個代替另一個。

出處:《孟子·梁惠王上》:“王坐於堂上,有牽牛而過堂下者。……曰:‘何可廢也,以羊易之。’”

舉例造句:東牀已招佳選,何知以羊易牛;西鄰縱有責言,終難指鹿爲馬。明·馮夢龍《醒世恆言》卷七

【成語故事】:

有一天,齊國都城裏來了一個人,他牽着一頭牛從皇宮大殿前走過。這時,恰值齊宣王在大殿門口看見了,命人叫住那牽牛的人,問道:“你打算把這頭牛牽到哪裏去呢?”那人回答說:“我要牽去宰了用來祭鍾。”齊宣王聽了後,看了看那頭牛,然後說:“這頭牛本來沒有罪過呀,卻要白白地去死,看着它那嚇得顫顫抖抖、哆哆嗦嗦的樣子,我真不忍心。把它放了吧!”那個牽牛的人說:“大王您真慈悲,那就請您把祭鍾這一儀式也廢除了吧?”“這怎麼可以廢除呢?”齊宣王嚴肅起來,接着說:“這樣子吧,就用一隻羊代替這頭牛祭鍾吧!”這個故事裏齊宣王的以羊替牛隻不過是騙人的把戲,可見他的虛僞。

成語典故 篇15

1、老馬識途

相傳春秋時,齊桓公與大臣等仲、隰朋進攻孤竹國,回來時迷了路。管促說:老馬能識途。於是讓老馬在前面走,大家跟着,果然找到了歸路。見《韓非子說林上》。後以"老馬識途"等喻富有經驗或富有經驗的人。汪趙執信《爲求書者所苦戲題長句》:"諸君且休共和談,老馬識途猶尚堪。"

2、殺馬毀車

東漢南陽人馮良,年三十時,奉命去迎接督郵。他恥於做這工作,在路上毀車殺馬,撕破衣帽,逃到犍爲去從杜撫求學。妻子去找他,見路旁草中的死馬敗車和破衣服,認爲已爲虎狼盜賊所害,就爲他發喪。過了十來年,他才學成回鄉。見《後漢書周燮傳》。後用爲藏身匿跡的典故。宋蘇軾《捕蝗至浮雲嶺山行疲恭有懷子由弟》詩二首之二:"殺馬毀車從此逝,子來何處問行藏?"

3、盲人瞎馬

東晉桓玄、殷仲堪等人比賽說驚險的話,桓玄說:"矛頭淅米劍頭炊。"殷仲堪說:"百歲老翁攀枯枝。"顧愷之說:"井上轆轤臥嬰兒。"殷仲堪有位參軍在座,他最後說:"盲人騎瞎馬,夜半臨深池。"殷仲堪眇一目,聽後說:"咄咄逼人!"見《世說新語排調》。後以"盲人瞎馬"等比喻處境危險或冒險。楊沫《青春之歌》第一部第十四章:"我不能叫你盲人瞎馬地去亂闖。"

4、指鹿爲馬

秦權臣趙高,爲試探大臣們對他的態度,在秦二世面前,指着一隻鹿,硬說是馬。二世笑着說:"丞相錯了,這是鹿。"問左右人,有的怕趙高,說是馬,有的不說話。也有說是鹿的,後者都遭到趙高的暗算。從此羣臣都怕趙高。見《史記秦始皇本紀》。後以"指鹿爲馬"等比喻顛倒黑白。《醒世恆言錢秀才錯佔鳳凰儔》:"東牀已招佳選,何知以羊易牛;西鄰縱有責言,終難指鹿爲馬。

5、孫臏賽馬

齊國使者到大梁來,孫臏以刑徒的身份祕密拜見,用言辭打動齊國使者。齊國使者覺得此人不同凡響,就偷偷地用車把他載回齊國。齊國將軍田忌賞識他並像對待客人一樣禮待他。田忌經常與齊國諸公子賽馬,設重金做賭。孫臏發現他們的馬腳力都差不多,可分爲上、中、下三等。於是孫臏對田忌說:“您只管下大做賭,我能讓您取勝。”田忌相信並答應了他,與齊王和諸公子用千金來賭勝。比賽即將開始,孫臏說:“現在用您的下等馬對付他們的上等馬,拿您的上等馬對付他們的中等馬,拿您的中等馬對付他們的下等馬。”三場比賽完後,田忌一場不勝而兩場勝,最終贏得齊王的千金做賭。於是田忌把孫臏推薦給齊威王。威王向他請教兵法後,就把他當作老師。

6、千金買骨

公元前314年,燕國發生了內亂,臨近的齊國乘機出兵,侵佔了燕國的部分領土。

燕昭王當了國君以後,他消除了內亂,決心招納天下有才能的人,振興燕國,奪回失去的土地。雖然燕昭王有這樣的號召,但並沒有多少人投奔他。於是,燕昭王就去向一個叫郭隗的人請教,怎樣才能得到賢良的人。

郭隗給燕昭王講了一個故事說:從前有一位國君,願意用千金買一匹千里馬。可是3年過去了,千里馬也沒有買到。這位國君手下有一位不出名的'人,自告奮勇請求去買千里馬,國君同意了。這個人用了3個月的時間,打聽到某處人家有一匹良馬。可是,等他趕到這一家時,馬已經死了。於是,他就用500金買了馬的骨頭,回去獻給國君。國君看了用很貴的價錢買的馬骨頭,很不高興。買馬骨的人卻說,我這樣做,是爲了讓天下人都知道,大王您是真心實意地想出高價錢買馬,並不是欺騙別人。果然,不到一年時間,就有人送來了3匹千里馬。

郭隗講完上面的故事,又對燕昭王說:“大王要是真心想得人才,也要像買千里馬的國君那樣,讓天下人知道你是真心求賢。你可以先從我開始,人們看到像我這樣的人都能得到重用,比我更有才能的人就會來投奔你。”燕昭王認爲有理,就拜郭隗爲師,還給他優厚的俸祿。並讓他修築了“黃金臺”,作爲招納天下賢士人才的地方。消息傳出去不久,就有一些有才幹的名人賢士紛紛前來,表示願意幫助燕昭王治理國家。經過20多年的努力,燕國終於強盛起來,終於打敗了齊國,奪回了被佔領的土地。

現在,河北易縣和定興搭界處,有一個金臺陳村。據說這個村就是當年燕昭王修築黃金臺的地方。

7、塞翁失馬

戰國時期,靠近北部邊城,住着一個老人,名叫塞翁。塞翁養了許多馬,一天,他的馬羣中忽然有一匹走失了。鄰居們聽說這件事,跑來安慰,勸他不必太着急,年齡大了,多注意身體。塞翁見有人勸慰,笑了笑說:“丟了一匹馬損失不大,沒準會帶來什麼福氣呢。”

鄰居聽了塞翁的話,心裏覺得很好笑。馬丟了,明明是件壞事,他卻認爲也許是好事,顯然是自我安慰而已。過了幾天,丟失的馬不僅自動返回家,還帶回一匹匈奴的駿馬。

鄰居聽說了,對塞翁的預見非常佩服,向塞翁道賀說:“還是您有遠見,馬不僅沒有丟,還帶回一匹好馬,真是福氣呀。” 塞翁聽了鄰人的祝賀,反而一點高興的樣子都沒有,憂慮地說:“白白得了一匹好馬,不一定是什麼福氣,也許惹出什麼麻煩來。”

鄰居們以爲他故作姿態純屬老年人的狡猾。心裏明明高興,有意不說出來。

塞翁有個獨生子,非常喜歡騎馬。他發現帶回來的那匹馬顧盼生姿,身長蹄大,嘶鳴嘹亮,膘悍神駿,一看就知道是匹好馬。他每天都騎馬出遊,心中洋洋得意。

一天,他高興得有些過火,打馬飛奔,一個趔趄,從馬背上跌下來,摔斷了腿。鄰居聽說,紛紛來慰問。

塞翁說:“沒什麼,腿摔斷了卻保住性命,或許是福氣呢。”鄰居們覺得他又在胡言亂語。他們想不出,摔斷腿會帶來什麼福氣。 不久,匈奴兵大舉入侵,青年人被應徵入伍,塞翁的兒子因爲摔斷了腿,不能去當兵。入伍的青年都戰死了,唯有塞翁的兒子保全了性命 。

8、秦瓊賣馬

隋朝末年,在濟南府當差的山東豪傑秦瓊受命來潞州辦事,不幸染病於店中,所帶盤費俱已耗盡。無奈之中,牽着他心愛的坐騎黃膘馬到西門外的二賢莊去賣。

秦叔寶將黃膘馬拴在莊南大槐樹下,二賢莊莊主單雄信聽說有人賣馬,便去相馬。秦叔寶早在山東就聽說單雄信是一條好漢,只是眼下窮困潦倒,羞於顏面,難以通報真名實姓。偏偏單雄信聽說賣馬人是濟南來的,便請他到府上吃茶,還順便打聽仰慕已久的山東好漢秦叔寶。秦叔寶謊稱:“員外打聽的人正是小弟同衙好友。”雄信聞知他與叔寶是朋友,隨即修書一封託交叔寶,並付了馬價紋銀三十兩,外加程儀三兩,不在馬價數內,還取潞綢兩匹相贈。

卻說秦叔寶瞞得了單雄信,卻在潞州酒樓上邂逅了另一條好漢王伯當。伯當告知了單雄信,害得雄信到處。

9、伯樂相馬的故事

相傳伯樂是春秋時代人,姓孫名陽。據說,有一匹千里馬拉着沉重的鹽車翻越太行山。在羊腸小道上,馬蹄用力掙扎,膝蓋跪屈;尾巴下垂着,皮膚也受了傷;渾身冒汗,汗水淋漓,在山坡上艱難吃力地爬行還是拉不上去,伯樂遇見了,就下了自己的車,挽住千里馬而對它淌眼淚,並脫下自己的麻布衣服覆蓋在千里馬身上。千里馬於是低下頭吐氣,擡起頭來長鳴,嘶叫聲直達雲霄。這是它感激伯樂瞭解並且體貼它啊。

成語典故 篇16

學富五車

形容書多或學識豐富的典故。語出《莊子·雜篇·天下第三十三》:“惠施多方(方術),其書五車,其道舛駁(他的學說多差錯而雜亂),其言也不中(正當)。”後人便以“五車”、“五車書”、“書五車”、“五車竹簡”、“惠施車”等來表示書多;用“學五車”、“學富五車”等來表示讀書多或學問大。

三十乘書

形容藏書豐富或學識淵博的典故。語出《晉書·張華傳》:“(張華)雅愛書籍,身死之日,家無餘財,惟有文史溢於機篋。嘗徙居,載書三十乘。祕書監摯虞撰定官書,皆資華之本以取正焉。”受此典影響,後人論書之豐富,也每以“三十”爲數,不一定必是“乘”或“車”。如果形容書少,則用“無乘書”。

枕中祕寶

形容不願示人的珍貴圖書。典出《漢書·楚元王傳》所附“劉向”條:“上(漢宣帝)復興神仙方術之事,而淮南有枕中《鴻寶》、《苑祕書》,書言神仙使鬼物爲金之術,及鄒衍重道延命方,世人莫見。”後人於是以“鴻寶”、“祕寶”、“祕枕書”、“枕函書”、“祕之枕中”、“枕中之祕”、“枕中祕書”等來指道術書或珍貴而不願示人的圖書。

開卷有益

勉勵人讀書的典故。典出宋代王闢之《澠水燕談錄·文儒》:“太宗日閱《御覽》(指《太平御覽》,該書原名《太平編類》,因宋太宗曾經通讀而改名)三卷,因事有闕,睱日追補之。嘗曰:‘開卷有益,朕不以爲勞也。’”陶淵明也有“開卷有得,便欣然忘食”(《與子儼等疏》)的句子。後人也有寫成“展卷有益”的。

讀書種子

比喻世世代代的讀書人象種子一樣播撒開去,衍生不息。語出周密《齊東野語·書種文種》:“裴度常訓其子云:‘凡吾輩但可令文種無絕,然期間有成功能致身萬乘之相,則天也。’山谷(黃庭堅,號山谷道人)雲:‘四民皆坐世業,士大夫子弟能知忠信孝友,斯可矣。然不可令讀書種子斷絕。有才氣者出,便當名世矣。似祖(效法)裴語,特(只不過)易文種爲書種耳。”此典的其它形式有“書種”、“讀書種”。

束之高閣

比喻將收卷充置不用的典故。典出《世說新語·豪爽第十三》劉孝標註引《漢晉春秋》:“是時劉乂(yì)、殷浩諸人盛名冠世,(庾)翼未之貴也,常曰:“此輩宜束之高閣,俟(等到)天下清定,然後議其所任耳。’”此典本不指書,但後來人們往往以此典來表示把書扔在一邊不再讀或不再用。其形式有“束高閣”、“束閣”、“束置高閣”。

三墳五典

指稱中國古代文化典籍的典故。語出《左傳·昭公十二年》:“左史倚相(左史,官職名,倚相,人名)趨過(快步走過),王曰‘是良史也,子善視之(好好對待他)。是能讀《三墳》、《五典》、《八索》、《九丘》。’”後人便以“三墳五典”、“典墳”、“墳典”、“墳籍”、“丘墳”等詞來泛指古代文化典籍。

尋章摘句

形容讀書只顧及文中的片言隻語而不深究其精神實質。語出《三國志·吳書·吳主傳》裴松之注引《吳書》:“(趙諮)使魏,魏文帝善之,嘲諮曰:‘吳王頗知學乎?’諮曰:‘吳王浮江萬艘,帶甲百萬,任賢使能,志存經略,雖有餘閒,博覽書傳歷史,藉採奇異,不效諸生尋章摘句而已。’”

斷章取義

常指隨意摘取詩文中的一部分爲己用而不管作者的願意如何。典出《左傳·襄公·二十八年》:“賦《詩》斷章,餘取所求焉。”春秋時各諸侯國進行外交活動時,使節們往往以賦《詩》爲表達己方意願的手段。然賦詩者與聽詩者可以對詩的文句有自己的理解,而不必管詩的本義。此典的形式常有:“斷章取義”、“斷章取誼(古誼同義)”、“斷章載句”。現今還用,不過已轉爲貶義之辭。

夢筆生花

比喻文人文思大進,文筆優美俊逸。典出五代王仁裕《開元天寶遺事·夢筆頭生花》:“李太白少時,夢所用之筆頭上生花,後天才贍逸,名聞天下。”因此,後人多以“夢花”、“夢生花”、“綵筆生花”、“筆花入夢”、“花從筆生”等比喻文思大進。

文不加點

形容寫文章一氣呵成,不加任何修改。語出張衡《文士傳》(唐徐堅等編《初學記》引):“吳郡張純少有令名,嘗謁鎮南將軍朱據,據令賦一物然後坐,純應聲便坐,文不加點。”此典的主要形式有:“文不加點”、“不加點”、“萬言不加點”、“不加點竄”等。

著述等身

形容讀書或著述很多的典故。典出《宋史·賈黃中傳》:“黃中幼聰悟,方五歲,玭(中幼父名玭)每旦令正立,展書卷比之,謂之‘等身書’,課其誦讀。”後人遂用“等身書”形容讀書很多,只是後來是說將書冊摞起來有身子高,與典源中所指有所不同。也可以用來形容著述極富,多作“著述等身”、“等身著作”。

一字千金

形容詩文作品精心創作、極有價值的典故。事出《史記·呂不韋列傳》:“呂不韋使其客人人著所聞,集論以爲八《覽》、六《論》、十二《紀》,二十餘萬言。以爲備天地萬物古今之事,號曰《呂氏春秋》,布咸陽市門,懸千金其上,延諸侯遊士賓客有能增損一字者千予千金。”此典的主要形式有:“一字千金”、“千金字”、“金懸秦市”、“懸金”等。

洛陽紙貴

形容著作風行一時,人人爭相傳抄的典故。典出《晉書·左思傳》:“及賦成,時人未之重。……安定皇甫謐有高譽,思造(拜訪)而示之。謐稱善,爲其賦序。張載爲注《魏都》,劉逵注《吳》、《蜀》而序之。……司空張華見而嘆曰:‘班、張之流也,使讀之者盡而餘,久而更新。’於是豪貴之家競相傳寫,洛陽爲之紙貴。”《世說新語·文學》也有:“庾仲初作《揚都賦》成,以呈庾亮,亮以親族之懷,大爲其名價,雲可三《二京》,四《三都》(與《二京賦》鼎足而三,與《三都賦》並列而四)。於此人人競寫,都下紙爲之貴。”

藏之名山

形容作品很有價值因而非常值得珍視的典故。語出漢司馬遷《報任安書》:“僕誠以著此書,藏之名山,傳之其人,通邑大都,則僕償前辱之責,雖萬被戮,豈有悔哉!”此典的主要形式有“藏之名山”、“藏諸名山”、“藏版名山”、“名山藏”、“藏名嶽”、“藏述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