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教學反思 > 六年級語文教學反思精選15篇

六年級語文教學反思精選1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78W 次

作爲一名優秀的教師,教學是我們的任務之一,教學反思能很好的記錄下我們的課堂經驗,那麼問題來了,教學反思應該怎麼寫?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六年級語文教學反思,歡迎大家分享。

六年級語文教學反思精選15篇

六年級語文教學反思1

教《桃花心木》時,我有意識地讓學生聯繫現實生活來理解,領悟其中蘊含的道理。課文中有這樣一句話: “不只是樹,人也是一樣,在不確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較經得起生活的考驗,會鍛煉出一顆獨立自主的心。” 我帶領學生朗讀了這句話以後,提出下列問題讓學生議論: 1、樹木的“不確定”是指什麼?人的“不確定”又是指什麼? 2、聯繫生活實際,說說你對這句話的理解。 3、爲什麼在不確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較“經得起生活的考驗”?第一題學生能通過樹木的“不確定”指上文“老天下雨是算不準的”從而理解人的“不確定”指生活的變化無常,會經受困難或遭遇不幸等。第二題學生能聯繫生活實際,談了自己知道的在艱苦環境中自強自立的人的事例,有的學生還能從反面談到一些人被優越條件嬌慣成了“溫室裏的花草”,經不起生活的風雨的事例,兩相對比,最後歸納到第三題的問題上“爲什麼在不確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較經得起生活的考驗”?學生通過事例很快就明白了那些生活在艱苦環境的人,接受的考驗和磨練更多,爲了生存和發展,就必須克服依賴性,學會生存和發展的本領。在不確定中生活的人,爲了生存與發展,必須通過自己親自去實踐,去競爭,去拼搏。只有在這個過程中,纔會對社會環境、人際關係等產生切身的'感受,纔會真正感知“尊重”、“艱辛”、“珍惜”等情感,從而學會與他人合作,體驗到奮鬥的艱難,珍惜來之不易的一切。學生在理解了這句話後又明白了做人的道理,即只有在不確定中生活的人,纔會有自立、自強的精神和本領,只有這樣的人才會得到生存與發展。反之,長期在確定中生活的人,依賴性強,生存能力差,甚至會成爲廢物,被社會淘汰。這一課所費時間不多,卻使學生從文和道兩方面受到啓迪,既學習了語言,又受了教育,所以聯繫現實生活來學習語文課程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只有將兩者有機的結合起來,才能真正有效地達到教學目的。

六年級語文教學反思2

《手指》是一篇略讀課文。略讀課文的教學是以“把握閱讀材料爲大意”爲主要的閱讀目的。教學目標是瞭解課文主要內容,學習作者留心生活、善於觀察、勤于思考,從司空見慣的事物中得到啓示的習慣。有感情的朗讀課文,瞭解五個手指的各自特點,體會到任何事物都各有所長,各有所短的道理。

因此在教學中,我先讓學生認真朗讀課文,通過讀拼音,聯繫上下文理解生字新詞。並歸納總結出五根手指的特點,是從哪些句子體會出來的。在學生自學結束後,全班交流。此時,我重點引導孩子們分析了寫大拇指的自然段。在學生歸納出大拇指特點的基礎上,我讓他們細讀了這個自然段。然後我讓他們學習前面的方法,去學習其他段落,找出其他手指的特點,最後學習課文的.開頭和結尾的兩個自然段,談談得到了什麼啓示,得出“團結就是力量”。但是還有些同學讀得不認真,找不出其他手指的特點,有待在作業時去補講落實,還有讀書讀不出那種風趣幽默的情感。

六年級語文教學反思3

在學文結束的時候,我引導孩子們分析這篇課文的寫作方法。雖然小松鼠在我家做的幾乎全是荒唐的“壞事”,但是,文章的字裏行間卻沒有流露出半點對松鼠的討厭。這也就說明了作者他們一家人非常喜歡這隻小松鼠。這篇文章作者是懷着深深的喜歡之情寫的,因此寫出了作者的真情實感。然後我指導孩子們,習作的時候一定要帶着自己的感情,真實的感情去寫,這樣的習作才能打動人。本來打算讓孩子們寫寫自己的喜歡的小動物的,但是,他們已經寫了關於小動物的週記。於是在這裏我安排學生寫喜歡的一個同學,抓住他的一個特點來寫,也許這個特點並不是優點,而是讓人覺得可笑或者他人都覺得是缺點的.特點來寫,寫的時候注意寫出自己的喜歡之情。

由於習作的時間充裕,於是我對孩子們說:“今天老師陪你們一起寫,我們比比速度賽賽質量。”孩子們都喜形於色。於是,孩子們在下面開始埋頭沉思,我已經站在講臺上刷刷地寫了起來:

我很喜歡班上的一個個子小小的男孩子,他的最大特點就是——哭鼻子。雖然男孩子哭鼻子有點影響男子漢的形象,但是我還是特別喜歡他。

記得那個星期天晚上一到校,他急衝衝跑到了辦公室,見了我就一把鼻涕一把淚的,我頓時也着急了,不知道他怎了?於是我關切地問:“你怎麼了?”雖然他哭的厲害,但是依然口齒清楚,“***諷刺我了!”我聽了,心裏覺得很好笑的。接着我又開始詢問究竟怎麼諷刺的,結果是孩子之間鬧矛盾的時候常有的事情。

於是我問他:“他諷刺你的語言可以認爲就是事實嗎?”“不是!”他毫不猶豫地回答。“那你哭那麼厲害值得嗎?他諷刺他的,你大度點不什麼事情都沒有了嗎?”沒想到我這麼一說他哭得更厲害了:“老師,我就是生氣啊!”看着他“極端痛苦”的樣子,我只好對他說:“坐會,坐會,消消氣我們再說話好嗎?”

他雖然愛哭,但是特別乖巧,順從地坐在了我給他安排的座位上。大概十分鐘後我問他:“你還生氣嗎?”“還有點生氣,但是不那麼厲害了!”多可愛的孩子,真實,在老師面前也絲毫不隱瞞!

我耐心地給他說,我們一個班的同學在一起生活學習,就好比兄弟姐妹,我們應該友好地對待任何同學。當別人侮辱或者諷刺我們的時候,我們大度一點,我們要學會寬容別人。記得拿別人的錯誤生氣的人是用別人的錯誤來懲罰自己!

最後,他終於擦乾了眼淚,告訴我他沒事了可以回教室了。看着他小小的身影消失在辦公室的轉角處,我心裏也不由得百般滋味在心頭啊!事後我嚴厲批評了那個諷刺他的男孩子。

孩子,老師雖然喜歡你,但是老師並不喜歡你動不動就哭鼻子哦!請記住:男兒有淚不輕彈!在我們成長的道路上,不會是一帆風順的,我們會面臨着許多的困難、失敗甚至是挫折,但是,我們不論面臨着什麼,淚水都無法幫我們解決問題,我們要用自己的智慧,用自己的努力,用自己的愛心去解決我們面臨的一切!孩子,寬容點大度點,堅強起來,成長起來!

孩子,老師希望你每天都開開心心!孩子,擦乾你的淚水,讓我們一起進步!

我用12分鐘完成了這個片段,然後我朗讀給全班同學聽,讓他們猜猜我寫的是誰,結果全班同學異口同聲地叫着一個同學的名字。

這次的寫作片段,孩子們的興趣高漲,有的孩子課堂上還沒有完成,但是利用課餘時間不折不扣完成了這個小練筆。我從這次的小練筆中更深懂得了孩子們需要課堂中的真正平等,因此,我們在教學中要實實在在地做到師生平等,這樣,教學效果會更明顯。

六年級語文教學反思4

這是一篇以詩歌的形式來告訴人們摒棄不道德的行爲,用寬容善良的心對待生活,人間纔會更美好。這首詩是英國著名作家狄更斯的作品,也是被翻譯成中文的詩歌,因此在語言、韻律上都與中文詩歌有所不同。儘管如此,全文的語言流暢,感情充沛,讀起來也顯得朗朗上口,是一篇學生喜歡朗讀的文章。但是,對於孩子們來說,文中的語句內容表達得有些抽象,與《體育頌》那篇課文的內容有很多的相似之處。介於他們的生活閱歷,知識經驗的積累都有限,因此大多數學生還不能旁徵博引地理解這些語句。在課堂上,讓孩子們用身邊的事例豐富對文中語言的理解,將抽象的語言形象化。《別擠啦》以詩歌的形式通過說“別擠”來告訴人們屏棄不道德的行爲,用寬容善良的心對待生活,人間纔會更美好.

教學這課時我首先讓學生初讀課文,整體感知.接着引導學生再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

1.說說文中的“擠”和“你”怎麼理解.通過交流得出“擠”指不道德的行爲(思想上 行動上)“你”指沒有道德規範或不遵守道德規範的人。

2.聯繫實際說說“擠”的現象.你見過生活中的“你”嗎?學生通過交流生活中存在的不道德的行爲來領悟人應該禮讓,和平共處.

3討論:世界那麼大,爲什麼作者一再呼籲“別擠啦”?作者的呼籲給我們什麼樣的啓示?小組討論,全班交流:作者希望人們屏棄不道德的行爲,以形象的語言啓發我們不要爲了獲取自己的私利而不擇手段,傷害他人,要用寬容善良的心去和別人平等和諧地相處.最後讓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進一步受到心靈上的震撼.

反思《別擠啦》這一課的課堂教學,我感觸最深的有兩點:

第一,教學過程充滿了多元性、不可預測性和不確定性。在新課程理念下,要想上一堂實在的有收穫的公開課,千萬不能“演課”。老師們在進行教學設計時,也不能把教學內容定得太窄、太死,不能用老師的思維代替學生的思維,包辦學生的學習內容。要給自己的教學設計留出“空白”供學生自主、合作和探究。學生對於這些 “空白”的補充,最能體現學生的“自主、合作與探究”,其結果也是不可預測和不確定的,它只靠學生在教師組織下的自主生成。這個“空白”也就是在課堂中師生共同創造出來的生成的“教學資源”。

第二,做一節“公開課”,我們都要比平常上課付出更多。在這個過程中,達到了鍛鍊自己、提升自己的`目的。而我又在思考:爲什麼我們在平常的課堂教學中就不能有意識地加強自己欠缺的某一方面,就不能有意識地形成自己的教學風格,就不能讓自己的課堂“活”起來呢?

讓課堂“活”起來,是一種觀念,是一種理想,更是一種境界。它需要教師具有一種心胸寬廣、樂觀向上的氣質;需要教師具有自尊、自信的精神;需要教師具有一種關心人、關心社會、關心自然的情懷;需要教師具有一種求實致遠、質樸高雅的品位;需要教師具有一種“富貴不能淫、貧*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人格。

面對着一個個鮮活的生命,面對着一張張渴求知識的眼睛,爲人師的我,在深深地思考:我能給孩子們什麼?我不能在日復一日、年復一年中“糟蹋活着的生命”,所以我惟有力求讓我的課堂“活”起來!經過《別擠啦》這一課的教學,我更加理解了讓課堂“活”起來的真正內涵。

六年級語文教學反思5

《煙臺的海》是一篇寫景散文。生動地描寫了煙臺的海一年四季的獨特景觀和煙臺人豐富多彩的物質、文化生活,激發我們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爲不斷提高生活質量而努力的美好感情。

文中語言很美,寫法上也着鮮明的特色:

(一)構思精巧,結構嚴謹。文章寫“景”也寫“人”,“景”與“人”交相暉映。“總——分——總”的結構,又突出了文章的重點。

(二)語言凝練,生動形象,運用比喻、擬人等手法,增強了語言的表達力。

任老師執教的是第一課時。她抓住煙臺四季海的'不同特點進行教學,重點明確,落實了知識點(學生掌握了字詞),落實了能力點(學生自主學習,自己歸納),課堂語言優美、輕柔,給人一種內斂、恬靜、淡雅的感覺。

一、課前一分鐘用得好。

開火車說說關於海的四字詞語接龍,爲教學內容做好了鋪墊。

二、直接入題,介紹地理位置。

有了鋪墊,任老師就直接切入課題,並出示地圖,介紹了煙臺的地理位置,讓學生輕鬆的理解了煙臺北面臨海的獨特特點。接着以“煙臺的海獨特在哪?讓我們跟隨作者去看一看。”自然的引導學生讀課文。

三、初讀、精讀課文,層次清晰,環節緊扣。

1、讀:第一次自由讀,提出要求:自由讀,讀正確、流利。第二次以“課文是以什麼順序寫煙臺海上的景觀?”引導學生默讀,再讀中思考,在上次讀的要求上提高了一個層次。任老師用不同的問題來引導學生讀課文,讓學生不會感到讀得疲乏。第三次,配樂朗讀課文,感受美,體會美。

通過幾次讀課文,讓學生歸納出了課文的段落層次及大意,鍛鍊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2、寫:任老師在課堂上安排了一次抄寫生詞。在課堂快結束的時候,又安排學生做了一些練習:擴詞、背誦、自主嘗試預習下面的課文。在這裏,任老師變換了方式讓學生抄寫生詞,學生不會感到枯燥,也達到了多寫多練的效果。

3、說:任老師注重鍛鍊學生說的能力。提出“你感受到了什麼?”、“冬天的海與春天的海有什麼不同?”,學生各抒己見。

四、多媒體運用恰到好處。

六年級語文教學反思6

第一板塊

一、充分自讀自悟,完成文後練習。

1.學生自主閱讀前8篇,嘗試完成文後練習題。

2.同桌或小組逐篇交流討論。

二、全班交流,突出重點突破難點。

1.逐課交流自學成果,小組提出學習中的難點。

2.根據學生學習中的難點與教學的重點,相機加強指導和習練。

例如:

(1)關於查字典及聯繫上下文理解詞語。

A 根據《養花》一課總結方法:不僅要查字典,還要聯繫上下文選擇多義字在詞中的合適義項。

B從其他中選出幾個詞語,學生試着來理解。

《生活是多麼廣闊》──芬芳

《中華第一龍》──遊弋

《獄中聯歡》──高歌曼舞

《名碑薈萃》──薈萃、博採衆長、勁峭、剛勁

(2)關於“用自己的話簡要地說一說”

除了結合《琥珀》一文練習,還可以讓學生用自己的話簡要說說《養花》《名碑薈萃》《獄中聯歡》的主要內容或其他教師爲學生提供的短文。

教後反思:

第二板塊

一、隨文練筆和習作的評價

1.《生活是多麼廣闊》仿寫

評價着眼於學生對生活的理解及句式的積累和運用(去……去……)

2.《名碑薈萃》的關於介紹書法家作品的解說詞

評價重點:一是介紹清楚書法家及其作品的特點;二是從解說的角度,考慮是否能吸引別人,也就是表達方式要靈動,要有聽衆和觀衆感。

3.《智慧之花》的縮寫及讀後感

縮寫的練習要抓住主幹,重點稍稍多用點筆墨。讀後感可結合四組作文的講評,再引導學生自評自改。

4.《看說明書做玩具小檯燈》的片段修改

片段修改只要寫明白就可,用詞要準確,力戒語言囉嗦。

5.給外地親友寫封信

寫信一是注意信的.格式,二是主要內容──最近的情況和暑假的打算,三是要有強烈的對象感,對什麼人說什麼話。

當然,也可以根據本班實際,創設情境,多爲學生提供寫信與人交流想法和思想的機會。

二、鼓勵學生製作自己的小學畢業優秀文集,可以按文體分類, 可以按年級分類,然後交流閱讀,對作文進行一個總體的回顧和複習。

教後反思:

1、全面鋪開,狠抓基礎。

學生要全面把握知識,內化完整的知識體系。在複習中,應該結合複習內容,有效合理地整理學生的基礎知識,內化知識結構,增強學生親自參與活動的主動性和積極性。這一階段的複習應該是全面鋪開,抓基礎知識的理解和掌握。首先,教師應對學生掌握知識狀況進行全面試探、瞭解。其次指導學生理清自身掌握情況。然後,學生建立了基礎知識結構網絡後,讓學生重新去品味基礎知識、歸納重點,理清各部分知識的重點、難點。

2、專項訓練,各個擊破。

針對學生容易出錯的普遍性錯誤和個別性錯誤的知識點,我採取典型反饋和個別反饋相結合,加強針對性訓練,採取各個擊破的複習方法。第一,重視班級學生的“分層導學”,發展共性,培養個性。第二,對學生進行專題複習訓練。第三,注重各章節試卷的評價反饋。在複習中要靈活選擇時機進行專題測試,針對出現的問題進行補缺補漏,定向複習。訓練中做到定時定量,追求速度和效果的統一。

3、出一系列的過關試題,讓學生過關。

由於這些題目都是學生平時易錯的題目,所以對學生的挑戰性很大,特別要注意保護好學生的信心,答題習慣過關,如答題字跡清楚工整、作圖規範、在指定位置答題等。不過關的同學就重做這份卷子,直到過關爲止。這一舉措對後30%甚至更多的學生都有比較好的複習效果。

要讓學生全面系統地複習鞏固小學六年所學的知識,在小考中發揮出最佳的成績水平,教師有計劃、有條理的輔助他們進行小學階段的總複習是較爲關鍵的。由於我教學經驗的欠缺,在複習內容上詳略處理不當,造成了複習時間顯得緊迫的情況,而且對計算方法和計算準確率的要求不夠嚴格,沒有堅持始終的訓練,一部分學生沒有很好的掌握簡便方法,計算速度和準確率低。我以後一定要吸取這個經驗教訓,更好地有計劃、有條理地完成輔導學生進行小學階段總複習的教學任務。

教學的進步貴在經驗的積累,在今後的工作中,我不僅要多向有經驗的教師請教,更要在實踐工作上勤勤懇懇,多鑽研新教材、新課程標準,不斷地總結出新的經驗心得,來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

六年級語文教學反思7

這篇課文我原計劃一節半完成任務,可是課堂的生成卻超出計劃,用了兩節課。

在開課之初,我首先請一名同學上臺板書課題,可是,同學們看着我只是笑,沒有同學自告奮勇,也沒有同學毛遂自薦,在我的目光下躲閃,唉,老學生了,還得重新磨合,有點煩惱,沒辦法,儘快調整吧。我看有點冷場,就拿出老把戲,點兵點將吧,這是郭錦濤看着我笑,離我最近,我就點他,這是個有點特殊的孩子,孩子母親單獨找我幫忙教育,我點名,可是他只是笑,不肯上臺寫字,我激將,“咱郭錦濤和胡錦濤只一字之差,難道不敢寫字,又不是不會寫。”“老師,我的字不好看,我下課抄課文吧。”在我的鼓勵啓發之下,終於張博錕上臺寫了題目。可是,由於張博錕的字體不太好,每寫一個就會引來陣陣笑聲,可是我笑不出來,我一臉嚴肅的看着同學們,看我的臉色,學生也忍住了笑聲。“字寫得不好,我們可以再練,上臺就是練習機會,不僅練字,還鍛鍊膽量,你連寫得勇氣都沒有,你有什麼資格笑別人?張博錕好樣的!是我們大家學習的榜樣!讓我們把真誠的掌聲送給他!”從同學們的表情我看出了許多,有羨慕有佩服有後悔,看來以後在課堂上還要多激發學生,大膽表達自己的見解,讓學生樂說、會說。

寫課題過後,我指着課題,看着學生,拋出了話題“說說你心目中出色的老師。”也許是剛纔激發的作用,也許是說到了學生的心坎上,教室裏頓時熱鬧起來,不少同學說,就像你楊老師這樣的!我一笑,“不準拍老師馬屁。”學生都笑了,課堂活躍起來,“品德高尚,學識淵博。”“有愛心,對學生好。”“有責任心,會管學生。”“懂得教學方法,學生能高興接受。”“關心學生。”看着這些孩子的開心無拘無束的表達,我沒有按計劃制止他們,讓孩子說出自己的'心聲吧,在學生的七嘴八舌之後,我也笑得出了聲,“呵呵,懂得詞還不少啊,同學們對老師的要求挺高的,看來做出色的老師還真不容易!不過,楊老師一定會努力的!做咱班出色學生的出色老師!”

在課堂小結時,學生都能夠總結出受到要遵守公德、遵守校規的教育,我像往常一樣問學生“課文到此結束,對於本課誰還有疑問?”“沒有。”“我有,”我一本正經的問學生,“課文一直說是黑人學生,可是題目爲什麼是出色的老師?”“因爲他教會了我做人的道理,所以說是老師。”“三人行,必有我師。”“他是我人生的老師。”看來學生還挺聰明!我趁機總結,“是呀,我國古有一字之師,一日之師的說法,我們都要虛心學習,學習知識,學習做人的道理,做一個知書達理之人,遵守公德遵守規則。”

這節課三起三落,引起了我深深地思索,學生真的是不再是小學生了,不能小看,今天的這節課着實是給我上了一課,同學們今天已經給我們提出了多麼明確的要求:有愛心,有責任心,學識淵博,講究教法。“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做出色的老師,只有努力,在努力!

六年級語文教學反思8

教學片段:

……

師:白骨精第一次變作美貌的村姑,第二次變作年滿八旬的老婦人。可惜都被他逃之夭夭,還害的孫悟空——

生:被迫背上了“無故傷人性命”的罪名。

生:還別唐僧斥責“無心向善,有意作惡”。

生:他還遭到師傅的懲罰,被折磨得“頭痛難忍,連忙哀告”。

師:第三次,白骨精又變作——

生:白髮老公公。

師:這一次,悟空是怎麼對付白骨精的?請你們自由朗讀課文第七自然段。

(學生自由朗讀,教師巡視指導。)

師:這次,悟空有沒有倉促動手的?

生:他吸取前兩次的教訓,不莽撞。

生:他知道如果這次再讓白骨精逃走,後果不堪設想。

師:悟空是怎麼做的?請你們朗讀相關詞句,並說一說從這些語句中可以讀懂什麼?

生:“悟空把金箍棒藏在身邊”中的“藏”字,寫出了孫悟空考慮問題很細心,白骨精看到我的金箍棒,一定會有戒心,時時刻刻提防我,隨時都做好逃跑的'準備。

生:孫悟空還等你心唐僧看到金箍棒,以爲他又要行兇,便會橫加阻攔。所以,江金箍棒“藏在身邊”,不讓師父看到。

……

後記:

《語文課標》指出:“逐步培養學生探究性閱讀和創造性閱讀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創意的閱讀,利用閱讀期待、閱讀反思和批判等環節,拓展思維空間,提高閱讀質量。”以上教學片段顯示,我是通過三條途徑來貫徹課標,實現預設教學目標的:一、充分信任學生,給予他們足夠的時空,促使他們干預死牢、樂於求異、善於表達。二、注意引導學生抓住人物的外表:動作、語言、神態等,體會人物豐富的內心世界,感悟文字所包含的思想內容。

六年級語文教學反思9

小學語文課本中有這樣一篇課文《用心靈去傾聽》:這是六年級上冊的一篇略讀課文,篇幅很長,也很感人,講述了接線員蘇珊用心靈傾聽我的困難,用一顆慈母般的愛心幫助我的真情故事。在西班牙,問訊處的接聽員蘇珊用自己極好的耐性、一次又一次的心靈傾聽以及她那富有詩意的語言使一個孤寂、無助、對死亡充滿恐懼的男孩變得快樂、自信,她影響了男孩的一生,成就了男孩的一生。

一、課堂教學中的'反思。

這是西班牙一個真實的故事,我們在引導學生閱讀感悟時,緊緊抓住心靈和傾聽兩個詞,體會蘇珊是怎樣用心的,又是怎樣有耐心地傾聽?這樣做給他人帶來了什麼好處?由此,鼓勵學生在生活中做一個用心的傾聽者。除此之外,還可以引導學生注意蘇珊對死亡的樂觀主義態度,她對待鳥兒和自己的死亡都很從容,“到另一個世界唱歌去了。”多麼美好的意境,這種態度是值得我們每個人稱道的。在這堂課中,我主要緊扣一點:我把蘇珊當作自己的母親,蘇珊具有母親般的愛心。讓學生髮散,找到重點句子,進行朗讀感悟,感悟到她的樂觀、耐心善良、溫柔、細心、她就像母親一樣在關心我、愛我。從而提升到,蘇珊是在用愛心在傾聽,用心在歌唱一首愛的歌曲,迴歸到課題,點題。學生能夠緊跟老師思路進入文本,和文中主人公一起歡笑、傷心,有時會有驚喜。

二、教育藝術中的反思。

蘇珊在面對一個陌生男孩的傾訴時保持的是一份親切,一份平和,一份耐心,正是這份親切、平和、耐心,使小男孩擁有了最善良、最純真、最澄澈的心靈。是啊,傾聽就是一項技巧,是一種修養,甚至是一門藝術;對於我們教師來說,學會傾聽更是一種責任,一種追求,一種職業的自覺。可就在這份責任、這種追求之中,我反思自己的工作:當學生觸犯紀律時,我是痛心疾首無休止的所謂教導;當學生沒有完成作業時,我是恨鐵不成鋼的所謂的諄諄教誨;當學生之間發生矛盾時,我是不分青紅皁白的各打五十大板;當學生羞澀地走近我欲言又止時,我是自作聰明的循循善誘……我何曾考慮到了學生們當時的感受?我又何曾注視到了他們當時的眼神寫滿了茫然!失措!厭煩!無畏!心不在焉……

當學生犯了錯誤的時候,我爲什麼不能靜下心來聽聽他的解釋呢?沒有哪個孩子是存心想犯錯誤的;當學生氣喘吁吁的跑進你的辦公室,想對你說點什麼的時候,我爲什麼不能停下手中的活兒,注視着他的眼睛,靜靜地聽他說完呢?當學生在路上興沖沖地和你打着招呼想和你分享他的快樂的時候,我爲什麼不能停住自己匆忙的腳步呢……讓我們學會用心靈去傾聽!這樣,你會聽到學生心靈的訴說,你會享受到教育的最大快樂與幸福。

六年級語文教學反思10

《燈光》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學六年級語文(下冊)第三組第11課。本組專題是“深深的懷念”,緬懷革命先烈,繼承光榮傳統。《燈光》是一篇革命題材的課文,現在的孩子遠離戰爭歲月,所以對“今天的幸福生活是無數革命先烈用鮮血和生命換來的”缺少切身的體會。教學此課,教師不能生硬地說教,只能藉着文字的品讀讓他們一點一點去悟,並創設一些情境讓他們去換位想象,逐步理解先烈對未來的美好憧憬及無私奉獻的精神,滲透理想教育。根據單元學習重點,本篇課文的學習在把握主要內容的基礎上,還要了解課文的敘述順序,體會作者表達的真情實感。

我基於新課程標準、教材、學情設計了兩個學習目標:1、通過自由讀、指名讀等形式有感情朗讀課文,能簡單說出課文的主要內容和表達順序。

2、通過抓住重點詞句反覆朗讀,說出對句子的'理解,明白郝副營長所憧憬的內容和他的英雄壯舉之間的聯繫及他的無私奉獻精神。

學習重點是能簡單說出課文的主要內容和表達順序。學習難點是明白郝副營長所憧憬的內容和他的英雄壯舉之間的聯繫。

在學習過程中,針對學習目標1,我讓學生自讀課文,瞭解課文大意後,根據提示說說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這一學習目標學生能夠完成。在完成第二個學習目標時,我通過抓住閱讀提示中提出的兩個大問題:1、“多好啊!”這句話分別是誰在什麼情況下說的?2、他們在說這句話時,看到的是什麼,可能想到了什麼?。對於這兩個問題學生也不難完成,但在學習過程中我還是沒有放開手腳,特別是在學生回答兩個問題之後,學生回答的並不是很理想,因此以後的學習總怕學生理解不透,老師講的過多,學生理解感悟的太少。重點部分沒有深挖教材,每次都是學生找到內容後老師講解,然後齊讀結束,沒有讓學生通過自身的理解談談感受,跟沒有抓住重點詞句指導朗讀。文中的知識和感情都是老師說出來的,不是學生自讀感悟,水到渠成得來的。這還是和自己的教學理念落後有關,沒有真正把學生放到主體地位。

另外,在學習過程中暴露出了許多細節問題,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教學過程中評價語不夠及時、準確,也不夠豐富,缺少激勵性語言。

2、時間安排不夠合理,前鬆後緊,導致後面的學習任務很緊張,一直不停的在趕教學進度。

3、閱讀教學是指導朗讀不夠,引導也不到位,沒能引導學生抓住文本理解課文。

4、課堂語言不夠精煉,重複學生的答案較多。

5、在學生遇到問題時,不能進行有效的引導。課堂應變能力和教學能力需要進一步提高。

總之,本節課有許多不足之處,望老師們多多批評指正。

六年級語文教學反思11

本單元的主題是“共享生命的陽光”。它所展示的是一個沉重的話題“戰爭與和平’,作爲教師的我們很容易理解這個問題,但對於我們的學生卻是一個難解開的謎。我們能做到的就是教育學生,對未來充滿美好的願望:去共享生命中的陽光。

《相片》一課敘述了一位農村婦女給戰火中的丈夫寄相片,寫信的事,藉以表達老百姓對戰爭的痛恨,對幸福和自由的渴望與追求。其中的青年婦女用自己受苦受難的容顏去激勵丈夫勇敢作戰,這是一個農村婦女的切身體驗和崇高感情,它給人的感覺真實可信。文章平實樸素,沒有空洞的高調,卻完美地體現了一位青年婦女的崇高心意和戰士的英雄氣概。作者藉助正反的對立和轉化,使人物形象的美好在這裏達到了極致。

在深入的研讀了教材之後,我把第二課時的訓練重點定位爲“文中是怎樣的一張相片?這張相片的來歷是怎樣的?那封信的主要內容是什麼?青年婦女爲什麼要在信中夾寄這樣一張相片?”爲中心話題。讓學生通過多種方式閱讀進行批註,然後同桌,小組進行討論總結,最後全班交流,教師做出引導。在指導學生共同感悟討論課文的同時,我認爲課堂教學中有以下幾點不足:

1、文章中是用中年婦女簡潔的話語來刻畫人物性格的,年輕婦女說話時的'神態的變化,同“笑着說”,“嘻嘻地笑了”到“鄭重地說”,理到“擡高聲音說”的變化,如果讓學生通過多種方式去讀,就更能體會到中年婦女的崇高形象得以完美的體現。在這一點上,沒有把握好。

2、應該抓住青年婦女“高聲說”,進行朗讀指導,“爲什麼中年婦女要高聲音的說”從而讓學生體會青年婦女激勵丈夫在前方勇敢殺敵,可以看出中年婦女是多麼痛恨戰爭,對幸福和自由的渴望與追求。我在這段教學中學生朗讀不到位,以至於學生感悟不深刻,東一句西一句,說不到正點上,如果讓學生再小組讀,互讀,細讀,就會更好了。

雖然在第二課時的教學中,我能圍繞中心話題組織學生去討論和學習,但到學生討論問題的時候,不能很好地組織學生對文章進行深入的朗讀。現在都在學“杜郎口”的教學模式,語文課堂的第一課時的教學採取這種模式的確很好,利用學生板演、小組間互相提問的方法確實能把基礎知識夯實。但對於第二課時,我認爲還是先設定一箇中心話題去組織學生小組討論然後全班討論交流更好。因爲第二課時,除了讓各個小組討論問題,讓他們的思想火花碰撞達成共性的答案之外,還要組織學生針對問題進行深入的讀文。不管是什麼課文,我認爲在教學的時候都要把朗讀課文作爲一個重點去落實。精讀課文多讀,略讀課文可以少讀,但絕對不能不讀。如果語文課沒了朗讀,也就不是語文課了。

“語文課”從字面意思理解就是訓練語言文字的課,也就是對學生進行聽說讀寫的訓練,讓學生更好的運用祖國的語言文字。既要訓練學生文字也要訓練學生語言,文字是寫出來的,語言要讓學生來說的(要通過第二課的討論和朗讀來完成的)。現在我們可以利用杜郎口的課型來落實文字的訓練,用我們以前第二課時的訓練來落實語言的訓練。如果把杜郎口的模式和我們的第二課時的課型有機的結合起來,應該是既適用又高效的,這正所謂“取其精華去其糟粕”也。

六年級語文教學反思12

一、成功之處

1.教師範讀引好路子。

學生剛剛接觸文言文,沒有相應的基礎,而文言文在讀音、意思、朗讀方法上與現代白話文的巨大差別,都需要教師的有效指導。所以教師的範讀對指導學生把文章讀正確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時這種有滋有味、聲情並茂的朗讀能進一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2.反覆朗讀讀準讀熟。

課堂上,我給學生留下充分的自由朗讀時間,讓他們藉助注音讀準生字;同時,我也應參與到學習活動中去,及時地指導學生正確地讀音,並能通過反覆朗讀讀熟課文、正確斷句。

3.字斟句酌弄清意思。

要給學生充分的學習探究的時間,引導他們結合課後註釋弄懂字、詞、句的意思,並通過獨立說、同桌互說等形式予以落實。

4.熟讀感悟道理。

在學生熟讀成誦、完全讀懂課文內容的基礎上,教師啓發學生多角度、有創意地感悟、思考、分析、討論如下問題:

⑴個跟弈秋學下圍棋的人表現有何不同,結果怎樣?

⑵《學弈》告訴我們什麼道理,學習後有何體會?

經過師生平等互動,個體感悟思考、集體分析討論,達到共識:兩個學下圍棋的人在主觀條件(智慧一樣)和客觀條件(一起向全國最擅長下圍棋的弈秋學習)相同的情況下,卻產生不同的結果,原因在於兩人的學習態度不同:一個專心致志,另一個一心兩用。《學弈》告訴我們,在學習條件一樣的情況下,學習態度的專心與否決定着學習結果的好壞,因此,我們一定要專心致志地學習。同時也應認識到,如果弈秋能對一心兩用的人嚴加管教,那麼結果就會大不一樣。

總之,教學過程中,我始終堅持學生的.主體性,自始至終讓學生參與到整個學習活動中來,既有學生個體的自主探究,也有小組的合作學習。這樣既激發學生對文言文的學習產生興趣,能自主精讀翻譯文言文,又培養學生歸納總結規律,探索疑難問題的能力。

二、不足之處

1.老師的範讀不夠十分優美。

2.由於一時疏忽而沒有把較簡短的文言文以小黑板的形式出現,致使學生在讀的時候,感受節奏有些吃力,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

3.對學生的評價少。

三、改進措施

1.在範讀時,應該更多的注意語速和感情。感情要充分,節奏感要強。

2.充分備課。

3.應不吝嗇對學生的讚賞與評價,多給學生以自信。

六年級語文教學反思13

《愛因斯坦和小女孩》這篇課文寫的是大科學家愛因斯坦與一個小女孩偶然相遇,並相處的生活片段,表現了愛因斯坦潛心科學研究、忽略生活小節平凡而又偉大的品格,以及他關愛孩子,樂於和孩子相處的一顆童心。這篇課文情節簡單,語言樸實,抓住典型的生活細節,着力刻畫愛因斯坦的人格魅力,人物性格突出,人物形象鮮明。

一、反覆讀講,感悟人物特點。

在教學中,我採用多種形式的朗讀,如個別讀、小組讀、開火車讀、齊讀等等,讓學生在自主、民主的氛圍中學習,自主地閱讀,幫助學生進一步感悟課文中的語言材料,體會人物的思想感情,理解人物精神品格。形成了師生互動、生生互動,激起了學生的閱讀興趣,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確立了學生的主體地位。本課時的教學我主要抓住重點和難點,充分體現教師的“主導”和學生的“主體”的方式組織教學。教學中我引導學生對課文中直接描寫愛因斯坦語言、神態和動作的語句進行自讀體會,交流感悟,讓學生充分得自我解讀文本,擁有自己個性化的'觀點與感受。理解人物內心世界和精神風貌,進而感悟人物偉大而平凡的品格,和愛孩子、樂於與孩子相處的一顆童心,突破文本難點。

二、梳理三次的“見面”,把握課文的主要內容。

學習課文之始,讓學生默讀課文,找出小女孩和愛因斯坦見了幾次面,學生答“兩次”。見面之後,他們之間就沒有故事了嗎?不是的。孩子找到了孩子到愛因斯坦家做客的情形。由此讓學生迅速把握課文的主要環節,第一次和第二次小女孩都發現愛因斯坦衣衫不整,第三次的地點是愛因斯坦的家裏,由此小女孩看到了愛因斯坦的不擅長整理房間的一面。也正因爲幾次的見面所看到的,小女孩和愛因斯坦之間結下了友誼聯盟——愛因斯坦教小女孩數學題,小女孩教愛因斯坦整理房間。

三、引領學生多角度認識人物特點。

認識一個人需要多種不同的角度嗎?在生活中,答案無疑是肯定的,本課學習中也是如此。在教學中,我設計了三大板塊:“小女孩父親眼中的愛因斯坦”、“小女孩眼中的愛因斯坦”、“ 讀者眼中的愛因斯坦”,讓學生多角度地、全面地認識愛因斯坦這一人物。從小女孩父親眼中,我們讀出了愛因斯坦的偉大,他在科學領域中的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以及在世人心中的巨大影響。從天真、率直的小女孩眼中,我們讀出了愛因斯坦的衣衫不整,不拘小節。從讀者的眼中,我們讀出了更多:他謙虛、寬容、有禮貌、平易近人、誠實幽默知錯就改、熱情友好、童心未泯……透過文本,透過生動的語言、動作、神態描寫,透過一雙雙充滿童真的眼睛,我們走近了生活中的愛因斯坦,感受到了他的人格魅力,體會到了他的平凡中的偉大。

六年級語文教學反思14

語文園地教學是鞏固一單元學習的綜合教學,《語文園地一》是部編版六年級上冊的第一單元知識總結。本語文園地一共涉及到了三方面的內容:即交流平臺、詞句段運用、日積月累。第一部分“交流平臺”旨在讓學生對於讀過的類似的文章進行比較,取其相似,找出不同,增加學習的樂趣;“詞句段運用”這一板塊意在讓學生學會排比句和分號的用法,體會排比修辭的好處,學會寫作時什麼時候會用分號;最後,“日記月累”版塊留給我們的是一首孟浩然的詩《過故人莊》,增加學生們詩詞的積累。通過教學,我有以下想分享的內容:

一、教學效果

通過教學,我取得了以下效果:

1、在進行教學之前,爲了使交流平臺版塊比較充實,我在課前已要求學生查閱有關的書籍,蒐集自己讀過的相似的文章,並告訴他們有條件的情況下可以把相關資料帶來與同學們進行分享,同學們因爲之前有所準備,所以,我放開課堂,首先讓學生們分小組討論自己看過的類似的書籍,並說一說自己的發現,然後讓組長做代表與全班同學一起討論交流,同學們興趣盎然,都很積極地參與到討論中。

2、同樣,爲了使排比句學習的順利展開,我讓學生們準備一些自己學過的排比句,並觀察它們的結構有什麼特點,在大屏幕上出示課本的排比句,讓學生們總結排比句的特點,即爲三個或三個以上意義相關或相近、結構相同或相似、語氣相同的詞組成句子並排在一起,就叫作排比。同學們基本能發現其特點,並糾正自己不正確的認知,形成正確的知識體系。對於排比的修辭手法有了進一步的'瞭解。最後,讓同學們練習寫兩個排比句,小組進行評判,更進一步地瞭解排比的特點,學會判斷排比和造排比句。

3、對於古詩的學習,先讓學生自己朗讀古詩,糾正學生的字音,使學生能正確、有節奏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通過品讀、吟誦、想象畫面等方式體會美的意境、美的情感、美的語言,理解和積累詩句。

二、成功之處

在教學這一課的時候,我覺得自己還是比較成功的,現在把成功的幾方面總結如下:

1、課前的準備工作充足,學生們學習的積極性很高。

通過課前的準備工作,學生們都有材料可說,尤其是交流平臺中,同學們都積極地展示自己讀過的書籍,並且熱情地和小組同學討論,從討論中獲得了自己新的感悟,使同學們在知識方面更上一層樓。

2、注重朗讀,在讀中感悟。

我引導學生展開各種形式的朗讀。學生們通過個人讀、小組讀、默讀、集體讀等等讀書形式,尤其是古詩的學習,通過各種讀,讓學生熟悉古詩的內容,自己解答詩的詩意,並讓學生回憶以前所學過的孟浩然的詩,總結起來,形成了體系學習。

三、不足之處

對於這一課的學習,我雖調動了學生們的積極性,但對課堂時間的把握有很大的欠缺,學生們的積極性很高,所蒐集的資料很多,有很多內容沒有辦法更好地融入課堂,另外三個板塊的銜接上不自然,板塊語言之間銜接不流暢。

四、改進措施

如果重上這節課的話,我會繼續努力地調動學生們的學習積極性,增加孩子們的學習興趣,合理地把握時間,讓孩子充分地展示自己所想展示的內容,錘鍊語言,使用精妙的語言使語文園地的三個方面銜接起來,使得整個課堂學習起來更加的輕鬆、有趣。

六年級語文教學反思3

反思整個教學過程,我自己認爲成功之處有以下兩個方面:

一、藉助媒體,進入美的意境

利用多媒體教學手段,化理性爲感性,化靜止抽象爲生動形象、富有表現力的特殊功能,可一下子把“草原風情”——草原上的精華景點場面呈現在學生面前,讓學生從視覺和聽覺上感受草原的美。使學生很快陶醉在大自然的景色美和音樂美中,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尊重學生的個性化理解,關注學生獨特的感悟與體會

本節課的教學中,我堅持鼓勵學生對文本進行個性化、開放性閱讀理解,而不是想着怎樣將學生的認識以及對文本的理解統一到自己的教學設計之中。比如在草原人民迎接遠客部分,我問學生:爲什麼把前來迎接的草原人民比作彩虹,學生的回答就多種多樣,只要是合理的我都予以了肯定,並鼓勵學生大膽想象,踊躍發言。接下來的問題是:蒙古族人民見到原來的客人,爲什麼不下馬交談,而是立刻撥轉馬頭?學生們同樣給出了五花八門的答案,我與學生共同評價,教學生設身處地地去想象,這樣就充分調動了學生的求異思維和發散思維,學生想象的內容豐富了,語言表達也更切合內心實際了。

但教學永遠是有缺憾的,在本課時的教學中,我認爲還有不足的地方。存在的不足主要存在於以下兩個方面:

1、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沒有發揮好。老師在二至五段的學習中放手不夠,使學生自主學習、自主質疑、自主解決問題的能力沒有得到充分的鍛鍊。

2、面對學生出色的表現,我不能及時地找出更爲合適的評價用語,有時候,明明知道學生表現很好,但卻急於找不到合適的話語進行評價。那些用慣了的“你真棒”“好極了”等,在我看來一遍足以,如果反覆使用則會變的枯燥無味,失去了表揚的意義。

在今後的教學中,我要從指導者的角度出發,更加註重培養學生自主探究的能力。認真學習課堂評價語言,爭取恰如其分,及時到位地評價學生。

六年級語文教學反思15

這個單元安排了兩篇主體課文《山寨》、《武夷山》都是描寫青青的山,只不過是他們用不同的表達方式描寫了各具特色的青山。許多學生對山瞭解不多。也沒有真正看到過山。因此在教學時要給學生充足的時間,讓他們的感官在文字中自由停留,讓優美而富有情趣的文字觸及他們的心靈,那麼,他們對山停留在感官上的情感將會隨着時間的延續,隨同文字一起慢慢滲入內心深處,“山”將會在他們的心靈上打下烙印。

《美麗的武夷山》是一篇說明性散文,通過優美的語言描繪了武夷山的奇山秀水。課文的第二段中有這樣一段文字:“武夷山山勢險峻,三十六峯造型奇特,有的像玉柱,有的像火把,有的像鮮花,有的像竹筍。”這段話運用了一連串的比喻,不僅形象生動地寫出了武夷山山的特點,而且便於學生想象、感悟祖國語言文字的優美,進行語言的積累。

爲此,在學習這一段時,我常識採用了以下實踐活動來激發學生的.興趣,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內容。

 1、結合想象畫一畫。

這段話中作者把武夷山山峯的樣子分別比作玉柱、火把、鮮花和竹筍。爲了使學生在頭腦中有比較清晰的山的形象,我讓學生髮揮想象,在白紙上畫一畫這些山峯的樣子,告訴他們玉柱和那些柱子的樣子相似。同學們根據課文描寫的內容饒有興致地動手做畫。有幾位同學甚至突破了課文描寫的侷限,把山峯的樣子想象畫成了老人、怪獸等。儘管這些畫非常稚嫩,但學生很投入,那麼認真,完全溶入到課堂學習的氛圍之中,沒有一位同學“開小差”。

由此,我得到啓示:讓學生畫一畫,不僅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課文內容,還可以培養學生的形象思維和創新精神。

2、在學生對這些山有了初步的感官形象之後,我相應出示瞭如下的活動練習:

(1)給山起名字。

課本上第32頁有個練習:讓學生看着圖上山的樣子試着給山起名字。我讓學生以小組爲單位進行這項活動,學生的積極性很高,他們在小組長的帶領下,認真參與討論。隨後,我又讓各小組長代表本組成員進行彙報交流。

第一小組:“我們小組認爲,第一座山叫母子山,第二座山叫老人山......”

第二小組:“老師,我們小組認爲這幾座山分別叫:手掌山,獨指峯,蝸牛峯,公雞山和駱駝山。”

其他幾個小組也派代表紛紛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