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教學反思 > 八年級上冊語文教學反思

八年級上冊語文教學反思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26W 次

身爲一位到崗不久的教師,我們的工作之一就是課堂教學,我們可以把教學過程中的感悟記錄在教學反思中,教學反思要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八年級上冊語文教學反思,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八年級上冊語文教學反思

八年級上冊語文教學反思1

文言文是一種知識載體,它承載着傳授知識的任務,但又絕不是惟一的任務,更不是根本任務。記得在第一次給學生上文言文課時,我就讓學生討論過爲什麼學習文言文,我理解其根本任務是讓學生接受古代文化的薰陶漸染,提高人文素養。這樣面對一篇文章,如果肢解開來讀,必然失去其原有的韻味,所以在教學中,我力求讓學生在整體中去解讀語言,真正實現學生與古人的對話,學到活的知識而不是孤立的字詞。

於是第二個環節就是弄懂文意。依據新的課程標準,文言文閱讀可藉助註釋和工具書,我大膽地刪了過去串講這一環節,完全讓學生藉助註釋來讀課文,若有不能解決的問題,再拿到課堂上大家共同討論解決。實踐證明,有了前面品讀的基礎,學生是完全可以自行解決文意串講這個問題的。

八年級上冊語文教學反思2

《臺階》是人教版八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的一篇略讀課文,文章以極其自然的口語化語言,展示了一個農民家庭的經濟狀況、奮鬥歷程,塑造了一個自尊自強、渴望得到尊重的農民形象,常見的事物、簡單的敘述、不經意的舉動流露出對父親濃濃的深情。

對於文章的學習,我始終將美放在第一位,將學生的感悟品味作爲課堂的主旋律,對於課堂環節,基本不做過細的安排部署,遵循“收放有度,活而不亂”的原則,適當的時候示範一下,必要的時候追問一下,關鍵的地方提升一下,這節課也不例外。

開始,我讓學生自讀,談自己的感受。學生由於缺少必要的生活體會,說得較爲膚淺,品味也不到家。此時,我適時地舉例,引導他們深入領悟:

“他那張古銅色的臉很像一塊青石板”這個比喻極其生活化,卻寫出了雙重的內涵:父親閃腰了,疼得他臉色發青;兒子搶扁擔這一動作大大刺傷了父親的自尊心。這樣看似信手拈來的一個喻體卻寫出了身體和心理上的雙重變化,多麼具有表現力。

慢慢地,一個個頭腦“轉”起來。

一學生:老師我來讀一句話‘我流着一大串涎水,張嘴在青石板上啃,結果啃了一嘴泥沫子。’這句話很真實,以前農村的孩子都這樣,沒牙的小孩子亂啃東西,弄溼手指,弄溼衣服......他的話沒說完就引得大家鬨堂大笑。

一學生:我想把兩句話放在一起比較着讀“去煙火時,把煙槍的銅盞對着青石板嘎嘎地敲一敲”“他抽了一筒舉起煙槍往臺階上磕菸灰,磕了一下,感覺手有些不對勁,便猛然愣住,他忽然省悟臺階是水泥抹的面,不經磕。於是,他就憋住了不磕。”我覺得這個父親的努力不值得,奮鬥是爲了更好的享受,新屋建好了,父親卻更壓抑了、更不自在了,還不如住原來的老屋。現在,我終於理解了爺爺奶奶,他們寧可住自己的土房也不來住我們的四室二廳,應該是對自由的嚮往和追求。(一臉的深沉)

瞧,因這文章對生活中的人和事產生了頓悟,增進了對長輩的理解。

八年級上冊語文教學反思3

在進入課堂教學過程前,根據課文內容,我還明確了這樣一個教學原則:充分利用好網絡及多媒體資源,但決不能把《生物入侵者》一課上成一堂生物課。這還是一篇說明文,所以必須在教學中緊扣說明文教學的基本要求,培養學生閱讀說明文的基本能力。

課堂上,我首先用自己製作的多媒體課件導入課文,這又一下子吸引了學生們的留意力。在隨後進行的課堂分組學習中,我對教學過程作了如下安排:①學生分小組自由朗讀課文,進一步熟悉課文內容;②提出問題,通過討論明確本文的說明對象,說明結構,說明方法及其作用。在這些過程中,學生熱烈的討論,正確的發言,都說明他們對於課文已相當熟悉,而這,正緣於課前充分的預習。在學生就每個問題得出結論之後,我再以電腦課件進行總結,作到了知識點的清楚明白。緊扣課文內容和結構的討論分析,使學生從語文學習的基本要求出發,把握了大綱所要求的能力和知識點。而小組討論和電腦課件的運用,則使課堂生動活躍起來。

解決了這些問題之後,加深學生們對於課文內容的理解,將抽象的生物入侵者概念變爲活生生的東西,進而對學生進行人文教育也就水到渠成了。所以,當我讓學生們交流小組學習成果的時候,課堂氣氛再次活躍起來。無論是上講臺交流的學生,還是其他的小組成員,都透着自信和喜悅。臺上,一面展示自己製作的電腦課件,一面侃侃而談;臺下,更流露着認真與躍躍欲試。奇妙的大自然展現在同學們眼前,神祕的生物入侵者變得真實生動起來。更讓我興奮的是:每一個小組都提出了防治生物入侵者的方法。其中更有小組得出了這樣的結論:除了嚴防死守,防止生物入侵者入侵之外,更應該已天敵來進行生物治理,而最重要的是保護自然,維護自然界的生態平衡。當小組交流結束的時候,學生們熱烈的掌聲告訴我:這一堂課,他們有所收穫。

八年級上冊語文教學反思4

終於上完《信客》後,略感輕鬆。餘秋雨作品是我非常喜歡的,其歷史的厚重感和語言的凝重感是我以及我的學生所缺乏的,所幸在這節課上同學們與我產生精神上的共鳴,爲餘秋雨喝彩,爲當代中國有如此優秀的散文家喝彩。其後又感困惑,或許這種師生間的良性交流與互動是一種偶然,或許這只是後排坐着的許多領導與老師所營造的壓力氛圍下的一種激情,然而當這一切都過去之後,我們又剩下些什麼呢?

從事太陽底下最光輝的事業五年來,頗感語文老師之爲難。語文課似乎人人能聽,人人能評,人人都有想法的課。語文教學也是爲許多教育家、專業或非專業人士詬病最多的。於是從上第一天課起,腦子裏就混沌模糊,既怕誤人子弟,耽誤學生前程,又怕辜負學校厚望,於是戰戰兢兢,如履薄冰。如此五年,甚爲辛苦。然在與前輩、同行與學生的共同研討與交流中似發現兩點略有點價值的東西,一是語文課必須是基於語言文字的,二是語文課必須要達到師生共鳴的目的。

猶記得剛參加工作時即是南山區大力推進新課程改革之時,我抱着極其虔誠的心態去聽各種各樣的課(特別是公開課),突然發現大多數語文課聽不懂了。有在課堂上翩翩起舞者,有在課堂上離題萬里者,有整節課道德者教化者,不一而足。由此深感自我見識之淺陋,於是在課堂上依樣畫瓢,結果有一天一位前輩聽完我課後醍醐灌頂式地問了我一句:“你在上語文課嗎?”我猛然間全身震顫了一下,是啊,我在上語文課嗎?由此發現,其實當語文課離開語文本質的時候已經異化了。

於是在以後的工作中無論上怎樣的課,上哪一篇課文,我都時刻牢記:一定要把這節課上成語文課。語文者,語言文字也。當然這裏特指漢語言文字,語文課不能離開漢語言文字,不能離開文本,否則就是離水之魚,斷翅之鳥。許多老師說《信客》這堂課最成功的一點就是無論對信客辛苦工作的分析還對信客優秀品格的分析都沒有離開過文本,師生不斷地從文本中尋找問題的答案。我認爲無論《紅樓夢》還是《阿Q正傳》,它們是文學名著而不是哲學名著或心理學名著,根本原因還是在於作者通過他們高超語言運用技巧表達他們對人、對世界的認識。因此,學生從語文課上要學到的首先應該是語言與文字。雖然,這堂課在語言文字的賞析上還顯得比較粗淺,但是畢竟是自己的一大進步。

第二點深刻感悟是師生共鳴的重要性。一堂課應該是由師與生共同組成的,它不僅屬於老師,也不僅屬於學生。屬於老師變成了一言堂,屬於學生變成了菜市場。師生之間的關係應是和諧的,心靈共通的,能產生共鳴效應的。這種共鳴效應一方面源於教師課堂上良好的提問與引導和學生的回答,但更重要的是師生間長期的交流與溝通。莫說溝通對於班主任是十分重要的,對於任課老師也同樣重要。對於自己所任課的學生沒有了解,沒有信任,就沒有師生的長期的合作,課堂也就失去了活力。常言道:“聽其師,信其道。”學生只有“聽”,纔會“信”,纔會學好。而這個“聽”,源於心靈上的“聽”,而非耳朵之“聽”。這種境界需要的是一種融合。不幸的是,這方面,在這節課上表現得並不太好,課堂雖顯熱鬧但深層次的溝通不足。希望在以後的課堂教學中會越變越好。

教學至今已五年有餘,深感語文教學之艱難。究竟該如何上好一堂語文課尚有許多困惑,還是運用中山先生那句遺囑勉勵自己吧:“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須努力。”

八年級上冊語文教學反思5

一、突出人文性,但不能淡化工具性。

“語文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是人類文化的主要組成部分。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新課程標準把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等人文性因素放在教學目標的突出地位,突出了語文教育應有的豐富內涵,充分展示語文自身的無窮魅力,還語文以本來的面目。

但要注意的是教學中我們在突出體現語文人文性的同時,不能忽視其工具性,應當使語文的工具性與人文性水乳交融。語文學科的人文性和工具性是相輔相成的,是高度統一的。葉聖陶先生說過:語文教學的根本在聽說讀寫,是聽說讀寫之內的挖掘與創新,而不是遊離於聽說讀寫之外的花樣翻新。

時下語文課堂中的有些做法值得反思。有不少老師認爲,新一輪語文課程改革是在削弱基礎,淡化知識。課堂上特別重視對語文人文精神的挖掘,但對字詞句等基礎知識教學,幾乎沒有提及,有的教師甚至認爲搞這些教學就顯得落後、過時,平時教學不重視了,上公開課更是不教這些不能“出彩”的“添頭”。課堂教學熱熱鬧鬧,教學形式變化多樣,可就是聽不到朗朗讀書聲,看不到對語言文字的揣摩品味,欣賞不到對優美精彩文段的必要的獨到分析見解,沒有了必要的訓練,缺少了必要的積累,短短的課文學生讀起來結結巴巴。試想,如果一個學生連一些極常用的字詞也不會讀,不會寫,一寫作文就是錯別字、病句連篇,那麼即使他文學感悟力很強,也是難以表達出來的。如果我們的語文課堂長期如此,少了聽說讀寫基礎知識的掌握和基本技能的訓練,那麼可想而知其他的一切活動也都將成會空中樓閣。

因此,教學中要紮紮實實抓好語文基礎知識的傳授和語文基本能力的培養,把提升人文素養滲透於紮實的語言文字的訓練之中,真正做到了語文的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統一,語文教學的理想境界纔有可能實現。

二、強調自主性,但不能放任自流

新課程下的教學設計注重生成與建構,淡化預設與講授。課程改革要求課堂教學要體現以學定教,因需施教,增加靈活度。教師的主要任務是組織課堂教學,把主要的時間讓給學生進行自主學習。

“把語文課堂交給學生”,許多教師經過短暫的困惑後馬上接受下來並付諸實踐:既然要把課堂上的時間交給學生,豈不正好解放了自己嗎?於是出現了一種我們不願意看到的現象:老師講授少了,課堂上亂烘烘的討論看似熱烈卻沒有主題,學生海闊天空胡言亂語還受表揚說有創新。課堂上教師淡化出場,一切讓學生自己說了算。如在文本的誦讀與理解中,在沒有充分引導虛設情境的情況下讓學生“想讀哪一段就讀哪一段”,“想和誰交流就和誰交流”,“用自己喜歡的方式來交流讀書感受”,而教師又不能及時發揮主導作用,一堂課給學生大量的時間自讀,終結是:甲也正確,乙也不錯,丙很好,丁真棒。整堂課學生跑野馬,想說啥就說啥。一節課上完了還弄不明白老師想在這節課上完成什麼任務,達到什麼目標。

教師引導孩子積極發表自己的想法是好的,然而語文教學長期的“多樣性”“模糊性”“獨特性”會給學生什麼樣的影響?”長期“不假思索地說”,“無根據地說”,“任意地說”,“編造着說”,“不負責任地說”,致使學生對語文學習產生新的誤解,不少學生無所適從、無從下手,表面上獲得了自由,實際上卻是“放羊式”的放任自流。

因此,要使課堂高效,學生的“自主”一定要與教師的“主導”有機結合。教師要具備在課堂上進行“二度備課”的能力。

三、鼓勵合作學習,但不能忽視獨立思考

提倡學生的合作學習不能忽視學生的獨立思考。合作學習作爲一種新型的學習方式,被老師們廣泛採用。那種人人蔘與、組組互動、競爭合作、時有思維碰撞火花閃現的課堂確實能給人以享受與啓迪。

實施合作學習是有一定條件的,要以學生個體的自主學習和獨立思考爲前提。

而時下不少教師片面地理解合作學習,追求所謂小組學習的形式,做無用功的甚多。在學生沒有充分閱讀、思考的情況下進行合作學習,由於學生對課文的理解還不深入,認識也不很深刻,小組合作加工整理的結果與所得也是膚淺的、片面的,這樣的合作只是爲個別優生提供展示的機會。有的把合作討論當作學生活動的唯一形式,一堂課下來,表面上熱熱鬧鬧,實際上收效甚微。有的教師不管在公開課還是平時教學動輒就安排四人小組討論,不管內容有無討論的必要,有些甚至一節課討論到底。也有的教師讓學生合作學習,但沒有給學生足夠的時間,看到一兩個小組有結果就匆匆收場,完成一次合作。在合作學習中,還經常看到如下場面:1、小組中有一個成員在權威地發言,其他成員洗耳恭聽,彙報時當然也是小權威的“高見”。2、小組成員默不作聲,自己想自己的。3、小組成員熱熱鬧鬧地在發言,但沒圍繞主題,討論時氣氛熱烈,卻沒解決實際問題。以上種種的合作學習,未能充分發揮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表面上看熱熱鬧鬧,實質上是流於形式,收效甚微。究其原因,是教師沒能真正理解合作學習的含義,未處理好合作學習與獨立思考的關係。

語文課堂少不了品讀,感悟,玩味,思考。語文課“心動”比“形動”更爲重要,有時“沉靜”比“活躍”更有效。見問題就討論,動不動就合作的語文課堂只能是華而不實的泡沫語文課。

我們要倡導在自學、自悟基礎上的各種形式的合作學習,通過互相啓發,共同探究,培養合作精神和協作能力。只有在學生充分的獨立思考的基礎上,再加強學生之間的交流,才能使他們互相取長補短,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合作。因此,教師要精心組織學生的學習活動:一要組織好學生自學,使每個學生都能獨立思考;二要組織好合作學習,培養學生的合作技能,教給合作的方法,重視對合作學習的評價,做到互動學習與個別輔導相結合;三要組織好全班交流,在交流中加強引導,全面實現教學目標。

八年級上冊語文教學反思6

本節課我通過閱讀中分析的方法,展現了一節父愛的課堂。在教授的過程中,學生讀的非常富有感情,對於父子之情的感悟也有深深的體會,但是在語句品析方面,因爲我所設計的題型不夠靈活限制了學生的思維,今後一定改正。

同時,在新課標要求下的高效課堂,我在本節課中展示的不到位,學生的主體作用發揮的沒有設想的好。尤其是在談文中的“我”的情感變化時,對學生的啓發還有待進一步完善。

八年級上冊語文教學反思7

本單元的學習重點是在閱讀中體會敘述、描寫與說明的區別,能夠鑑別說明這種表達方式;閱讀說明文,能抓住說明要點,瞭解文章所運用的說明方法;語言表達得清楚明白。

1、要在比較中認識說明文的文體特徵。

說明文是客觀地說明事物的一種文體,目的在於給人以知識,或說明事物的狀態、性質、功能,或闡明事理。同學們可以將新知識的學習建立在原有的感性經驗的基礎上,力求在體會中進行比較。例如:在學習本單元第一課《中國石拱橋》時,可以在初讀課文後,回憶前面學過的記敘文和抒情意味比較濃的課文,在比較中發現說明文和它們的不同之處,如沒有貫穿首尾的故事,不以濃郁的感情打動人,不注重細緻入微的描寫、刻畫等。在學完課文後,再總結說明文的文體特徵。

2、要把握說明文的各方面要求在各篇課文的顯現。

《中國石拱橋》《蘇州園林》和《故宮博物館》都是比較典範的介紹事物的說明文。在學習課文時,要各有側重。如學習《中國石拱橋》時,重點體會說明事物要抓住特徵,並注意體會說明文準確、周密的語言;學習《蘇州園林》時,可以一方面重溫說明事物要抓住特徵的要求,一方面學習說明方法;學習《故宮博物院》時,則側重體會說明順序。這樣根據各篇課文的特色有側重地學,能夠使學習任務化整爲零,便於把握知識。

(1)說明要抓住事物的特徵。

說明事物要抓住事物的特徵。如果說明事物時東拉西扯,不圍繞事物的特徵進行,那麼被說明的事物就會顯得面目不清,說明的目的也就沒有達到。《中國石拱橋》一文邏輯順序很清晰,先談石拱橋的一般特點,再概括介紹石拱橋的總體情況,接着以趙州橋、盧溝橋爲具體實例來說明中國石拱橋在歷史上曾取得的輝煌成就。文章在介紹趙州橋、盧溝橋時,處處強調了石拱橋“不僅形式優美,而且結構堅固”的特點,使讀者產生鮮明的印象。說明事物要抓住事物的特徵,這在《蘇州園林》一文中也有充分的體現。文章首先指出蘇州園林的共同點:務必使遊覽者無論站在哪個點上,眼前總是一幅完美的圖畫。此後就分別從各個方面對蘇州園林的這個共同點作具體解說。

2)說明順序

與記敘文有記敘順序類似,說明文也有說明順序。常見的說明順序有:時間順序、空間順序、邏輯順序。《中國石拱橋》和《蘇州園林》都採用的是邏輯順序,它們都是先指出事物的特點,接着或是以具體實例或是分別從幾個方面加以說明。《故宮博物院》則按照空間順序介紹,沿着遊覽參觀路線,按照從南到北的順序有主次地介紹故宮的。

(3)說明方法

常用的說明方法有下定義、舉例子、作比較、打比方、分類別、列數字、引用等。同學們不必死記這些說明方法的定義,只要細緻體會每個類別中的一兩個典型例子,就能心領神會了。例如:①石拱橋的橋洞成弧形,就像虹。(打比方)②我國的石拱橋有悠久的歷史。《水經注》裏提到的“旅人橋”,大約建成於公元282年,可能是有記載的最早的石拱橋了。(舉例子)③趙州橋非常雄偉,全長50。82米,兩端寬9。6米,中部略窄,寬9米。(列數字)④唐朝的張嘉貞說它“製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爲”。(引用)

3、要體會說明文語言的特點。

準確性是說明文語言的先決條件,表示時間、空間、數量、範圍、程度、特徵、性質、程序等,都要求準確無誤。說明的實用性強,稍有差錯,會失之毫釐,謬以千里。在準確的前提下,說明的語言有的以平實見長,有的以生動活潑見長,由於說明的對象和作者語言風格的不同,說明的語言也是多種多樣的:或概括,或具體,或簡潔,或豐腴,或精練,或詳盡,或平易樸實,或幽默風趣,總之不拘一格。

《蘇州園林》教學反思

在《蘇州園林》的設計中,我摒棄舊傳統“串講”教學模式。設計“課前積累——創設情景導入——自由式閱讀——合作式解讀——探究式拓展”五大環節。實施過程中,以學生的自感、自悟、自學探究爲基礎,大力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充分發揮師生雙方在教學中的主動性和創造性。

先創設情景導入,再指導學生閱讀說明文的方法,讓學生找出說明“蘇州園林”共同特徵的句子,然後仔細閱讀課文,從2—9

段中找出含有“圖畫”的句子。我想:學生如果能夠找出這些句子,肯定就能理解說明的特徵和說明的順序,但這有一定的難度,對第一次接觸說明文的學生來說是否會完成,我心裏沒有底,但總想試試,結果出乎我意料之外,有部分學生很聰穎,一下子就找出來了,真讓我爲之一振。再指導學生爲這10個句子標上序號,分組討論,找出說明整體、局部、細部的句子,在此基礎上歸納了本文的說明順序。又由“局部”的句子讓學生從文中找出各自的說明對象,從而解決每段的中心句。第二課時學生配樂選段朗誦,賞佳音、品美文,充分獲得身臨其境的感受找出本文的說明方法和說明語言準確性的句子已是水到渠成了。

課堂結束之前留下一定時間,讓學生討論“課文的結尾是否畫蛇添足”,想象“如果作者繼續寫下去會寫什麼?”;想象並設計“21世紀我神往的校園美”,學生紛紛動手,擅長畫畫的用彩筆勾勒,長於寫作的用語言描繪。學生筆下的校園美五彩繽紛,雖然稚嫩,但從一個側面表明學生的想象力、審美能力已得到培養,學生的思維空間需要我們去開拓,學生身上閃耀出的智慧的火花,也令我倍受鼓舞。

如果說還有不足的話,就是學生的想象力,還有待於培養。愛因斯坦曾經說過,知識是有限的,想象力是無限的。拓展學生的知識面,讓學生插上想象的翅膀,使學生終身受益,語文老師責無旁貸

《故宮博物院》教學反思

本節課成功之處在於:在文本探究中,不斷質疑爲什麼採用這種說明順序,怎樣採用這種順序。學生在深入探究中明白必須根據說對象來確定最合適的說明順序。在空間順序說明時注意確定立足點和準確的方位詞。在有了清晰的認識之後,進行說話訓練,學生比較容易學會。

在確定探究方向時,注意學生的主動性,學生在充分走進文本之後,思維活躍,主動質疑,老師整合問題,確定有價值的探究問題。

不足之處:文章5—8節是課文重點,沒有很好的自然的安排,體會重點突出,詳略得當。學生對爲什麼把太和殿作爲重點介紹,由於課前學生資料查閱不夠,閱讀文本不夠深入,討論之後依然沒有到位的答案。另外學生在說話訓中立足點過渡不自然,沒有準確使用方位詞。

《故宮博物院》是按照參觀順序,採用移步換景的方法詳略得當的介紹了故宮的主要建築,展示了中華民族的文化瑰寶,表達了對故宮的熱愛和讚頌,歌頌了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偉大創造了。

教學本文,應引導學生理清說明順序,重點研討太和殿相應段落,體會文章重點突出、詳略得當的寫作特色。瞭解以空間爲序的文章必須確定立足點和準確使用方位語言,培養學生按空間順序說明覆雜事物的寫作能力,體會說明文中用詞的準確性,理解作者的讚美之情。

一、 導入

故宮,是我國古代宮殿建築藝術的瑰寶,是中國乃至世界現存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宮殿建築羣,1987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看圖片,更能讓學生直觀的體會到故宮博物院的宏偉壯麗,建築精美,有利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二、 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生自由讀課文,要求

(1) 在文中畫出故宮博物院特徵的句子。

(2) 根據課文說明順序填寫故宮示意圖。

(3) 思考課文按什麼順序介紹的故宮博物院。

(設計意圖:有目的地閱讀能有效地提高閱讀效率,所以提出閱讀要求。

說明文首先要明確說明對象以及說明對象的特徵。總括故宮的特徵的語句是本文的中心句:宏大壯麗、建築精美、佈局統一、風格獨特。下文對故宮建築羣的介紹就是圍繞這幾個特點來寫的。

畫出故宮示意圖,便於理清本文的說明順序。通過直觀再現課文所介紹的故宮的主體佈局,幫助學生去繁就簡地把握課文內容,並初步認識到課文采用的說明順序。

2你有什麼疑問?

老師整合探究問題

(1) 本文爲什麼運用空間順序說明事物?

(2) 本文爲什麼運用這種空間順序說明事物?

(3) 本文是怎樣運用這種空間順序說明事物?

(設計意圖:爲最大限度調動學生學習熱情,給學生足夠的思維空間,主動質疑。老師整合學生的問題,給學生確定探究方向。學生會有濃厚的興趣探究問題。

三、 再讀課文,深入探究

小組討論

(1) 本文爲什麼運用空間順序說明事物?

友情提醒:A如果用邏輯順序、時間順序怎麼寫?

(結論的結果:如果運用邏輯順序,寫故宮的特點則有主有次,選感興趣的方面來詳寫,對故宮沒有清晰全面的認識。如果運用時間順序寫,則寫明清、解放後故宮的修建和維修,也不能全面認識)

友情提醒:B如果用邏輯、時間、

空間順序,哪個好? 練筆《我們的學校》,注意採用恰當的說明順序,注意重點突出。

把握新教材編寫的特點進行三結合教學

————————《大自然的語言》教學反思

1、結合訓練重點:語文教材中,“訓練重點”往往提得很精簡,在實際課堂教學中,須在老師充分備課的前提下,才能把訓練重點在教學中落實下來。以第一冊《大自然的語言》一課爲例,本課訓練重點是①生動的有條理的說明事物;②讀書摘要。首先,要指導學生了解課文如何“生動”的說明事物。開頭一段用了“次第”,“翩然”等優美的詞語及擬人筆法,將大自然一年四季的物候景觀寫得生動形象,寓說明於描寫之中,如同展現一幅四季風光的畫卷。第二段則用擬人手法,如布穀鳥唱“阿公阿婆,割麥插禾”更有特色,說得更加生動。其次,要理解如何有“條理”地說明事物。在授課過程中,讓學生知道頭三段說明的順序是什麼。顯而易見,第一段以“春夏秋冬”的時序來說明,第二段舉的三個例子是以“耕,種,割,插”的農事活動先後爲序,第三段則是物候的知識的起源和發展,是從古代到近代。可見各段落裏面的句序講究條理性。而“讀書摘要,”實質上就是對語言信息進行篩選,把文章的重點或主要內容摘錄在卡片或筆記本上。由於學生初學編寫讀書摘要,要求不要過高,指導學生圍繞課文“練習”的一,二小題,從課文中找出答案,在有關的句子下劃一條波浪線,然後這此句子分別摘抄在筆記本上。這種由淺入深的練習,學生就不會覺得“讀書摘要”茫無頭緒了,也逐漸培養成習慣。

2 、結合預習提示:如果把課文內容比作一把鎖,那麼“預習提示”便是這把鎖的鑰匙。“預習提示”中包含文體,文學,篇章,讀寫聽說知識,學習的重點和難點,閱讀的思路和基本方法,利用工具書理解或掌握生字,詞。“預習提示”的文字學生幾乎都看懂,但如何抓住提示中的關鍵詞關係着學生能否真正地全面地領會“提示些什麼。”例如《大自然的語言》的“預習提示”中,第一段只有兩句話,我讓學生默讀並思考它給我們提示些什麼,引導他們明確第一句話中“比作”一詞,既提示了本文標題採用的是比擬的修辭手法,又回答了什麼是大自然的語言。再讀第二句話,啓示他們回答句中的“具體生動”“條理分明”給我們提示了本文的寫作特點;而句中的“說明了”又給我們提示了本文的文體是說明文;末句的“特徵,成因和意義”又提示了本文的主要內容。通過平時的反覆訓練後,我的學生幾乎都入了“讀懂預習提示”的門。這樣,講究了教法,也讓學生懂得了學法。

3 、結合課後練習:“課後練習”如何處理,是教學的一個技巧,卻往往被忽視。我在教學中,首先打破先講課文後處理練習的陳規,將課後練習分散於教學過程的各環節中,靈活處理,有的則置於課前,結合在預習中,或納入佈置給學生的自學提綱中。

《奇妙的克隆》教學反思

對於科普文章,我不想在寫作思路的分析上花太多的時間,因爲這樣會讓學生感覺枯燥乏味,《新課標》也明確提出,要讓學生提高分析、理解、提取、整理信息的能力,高科技知識的文章,學生較爲感興趣,但如果老師過多的介入,反而會適得其反,因而我設計了一個問題:閱讀本文,你瞭解了什麼知識?問題較淺而且範圍很廣,同學們暢所欲言,或多或少,或深或淺全由自己的水平而定,回答問題的同學爭先恐後,熱情高漲,在這個過程中,結合他們在生物課上學的關於細胞學的知識,便很快地突破了本課的教學重點:瞭解有關克隆的科學知識。在拓展延伸的部分裏我還設計院一個辯論題:正方——克隆技術能爲人類造福,反方——克隆技術不能爲人類造福。以課本的知識作爲理論基礎,加上他們課外所瞭解的事例、數據、故事等作爲論據,展開了激烈的爭辯,男女雙方你不讓我,我不服你,爭得面紅耳赤,場面達到白熱化的程度。在這一環節裏,課文的一個難點:科技進步是一首悲喜交集的進行曲。不用老師做過多的分析,

一切都迎刃而解了,非常的輕鬆。

雖然是按照課文內容把預計的知識點都貫穿完畢,但總感覺有少許的不踏實——挖掘得不夠深入,之後通過查找資料,我發現了一個重要的資源,就是要走出文本,類化遷移,讀以致用。這種“致用”,不只是從生物學、社會學的視角去思考克隆技術的革新發展和興利除弊,還要立足語文,從寫作學、閱讀學的視角去吸取克隆技術的精神營養。這是語文課區別於生物課的分水嶺,也是走出文本不能走得太遠的界碑。生物“克隆”作爲一種科學的創造精神和科學的思想方法,是完全可以借鑑到文章、文學的寫作和閱讀中的。魯迅寫小說,對阿Q、孔乙己、祥林嫂等人物形象的創造,“往往嘴在浙江,臉在北京,衣服在山西,是一個拼湊起來的腳色”。(《我是怎麼做起小說來》)把互相沒有必然聯繫的東西,重新組織在一起,雜交成新的機體,新的生命,這難道不類似於無性繁殖的生物克隆嗎?這就是典型的“寫作克隆”。王國維在《人間詞話》有一段名言:“古今之成大事業、大學問者,必經過三種之境界:‘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帶漸寬終不悔,爲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衆裏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此第三境也。”晏殊《蝶戀花》一詞本是寫離情,卻借用其中的名句來表達登高望遠的宏偉志向;柳永《鳳棲梧》一詞本是寫癡情,卻借用其中的名句來表達忠貞不渝的奮鬥毅力;辛棄疾《青玉案?元夕》一詞本是寫失戀後的落寞,卻借用其中的名句來表達豁然開朗的成功喜悅。如此斷章置換,重新組合,超越了文本作者的原

意,熔鑄了讀者獨創的新意,不但拓展出治學的三境界,而且開發出一切事業從追求、奮鬥到勝利的三境界。這是典型的“閱讀克隆”。如果我們的語文老師能夠引導學生學習魯迅、王國維的榜樣,運用“雜交創新”的科學創造精神和科學思想方法,大膽進行“寫作克隆”和“閱讀克隆”的實驗,那麼《奇妙的克隆》就算學到家了,“有創意的表達”和“有創意的閱讀”就算學到手了。

一篇文章能有這麼深層次的挖掘,便能把克隆技術與我們語文學習聯繫在一起,學生們會發現,克隆是那麼的神奇,語文原來也是那麼充滿趣味,各個領域之間的知識通過認真吸取、理解,就可融會貫通,應用自如了

《生物入侵者》教學反思

根據新課改的精神,不但要注意培養學生能力,而且也要重視基礎教學方針,結合本課特點,我爲本課制定了幾個學習目標:

1、閱讀課文,瞭解本文說明的主要內容,積累詞語。

2、學習本文所使用的說明順序和說明方法。

3、提高學生的環保意識。

在教學時,由學生根據事例給“生物入侵者”定義入手,學生初讀課文積累詞語並瞭解文章大意,在具體分析文章內容時,注意體現教師組織者、指導者的作用,讓學生充分理解課文的基礎上,深入掌握說明文章的寫作說明順序及說明方法,最後聯繫實際,請學生出謀劃策提出可行性對策,在此環節,採用小組討論的方法,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學習的主動性,並通過此環節,培養學生合作精神,提高環保意識。

授課後,我認爲此堂課基本實現了預定的學習目標,學生參與面較廣,調動了絕大多數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主動性。課堂氣氛輕鬆、民主、主諧。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主要是:在學習課文內容時,讓學生把三、四自然段連讀後再分析生物入侵者的危害會更好;由於時間較緊張,一些環節處理不夠到位;分析說明順序時,品味說明文的語言特點特別是關於最後一個環節“出謀劃策”,在課堂上時間緊張,我想充分利用好時間,教學效果會更好些。

《落日的幻覺》教學反思

1、這是一篇事理性的說明文,我將用一個課時來完成教學,課文爲我們講述落日這個普通的現象所孕含的科學道理,由於本文涉及了很多光學上知識,於是學生在閱讀過程中會顯得很吃力,在面對“折射”,“色散”等光學知識時,學生顯得無從下手,於是學生會把重點放在光學知識上,但是語文課不是常識課,科普文不單單要講科學知識也要講語言的形式。

從文本來說,本文介紹的是常見的落日背後藏着的知識,接近生活。語言形象、生動、典雅,既不乏詩意的美感,也不缺科學知識。特別是它提出的層層問題,容易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爲文本的學習創造了良好的條件,但本文蘊含的光學知識以及個別術語較深奧,初二學生學習起來有一定的難度,應結合常識重點突破。多說一些鼓勵的話語,並創造一些合作學習探究的機會

因爲教材思路清晰的介紹了夕陽給人的幻覺,以及幻覺形成的原因,語言通俗,學生可以通過默讀,得知大概,再通過互相學習理清思路。字詞教學可融入其中,在泛讀或領讀時完成,不必專門做講解。這一過程靠學生的自己領悟和交流學習。《新課標》指出閱讀說明性文章能夠抓住要點了解文章的基本說明方法,因此抓住要點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內容,上課時教師要引導學生關注背後的語言文字,表達方式以及作者提出的問題。語文不是科學常識課,上語文課要搞好:知識,表達方式,語言形式三者之間的關係。

八年級上冊語文教學反思8

《蘇州園林》是八年級上學期第二單元的一篇講讀課文,上課前我搜集了相關資料,做了充分的準備。上完這一課,同學們都感到很滿意,既掌握了很多說明文知識,又領略了本文豐富有趣的語言。

我覺得這堂課有以下優點:

1、以情境教學法導入新課,生動生趣,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

2、這堂課目標突出,重點都放在讓學生掌握這篇課文的結構,我覺得最後學生也學有所得。

3、能在分析文章結構順序時適時引導學生理解文章裏的重點詞句,使學生可以更好地理解課文的內容,講解比較詳盡、到位。

4.利用多媒體配合教學,使學生有直觀的感受,更利於理解說明文的內容。課件裏的圖片豐富,且基本上能配合課文的內容,讓學生從圖片中感受蘇州園林的美。

5、板書清晰,學生便於理解本課的整體結構以及由此知道說明順序。

但這堂課也有許多不足之處,具體總結如下:

1.給學生讀書的時間還是太少。《蘇州園林》是一篇美文,應讓學生多讀,在美讀的過程中領略蘇州園林的美。可我老是怕時間來不及,給學生讀書的時間過於倉促。另外我還設計了一個教學環節,結合課文和圖片用自己的話來說說蘇州園林的美。目的是讓學生熟悉課文內容和培養他們的口頭表達能力。但是,我又犯了同樣的錯誤,給學生想和說的時間不夠充分,致使學生說出來的東西不完全符合要求。

2.還沒能充分調動學生的主動積極性,這堂課的課堂氣氛相對平時而言比較沉悶。一方面是自己在教學設計時沒有加入能充分激發學生情緒的環節,而另一方面是學生上課過於緊張的緣故。在學生的觀念中,課堂鴉雀無聲=紀律好,因此,平時坐不住的、愛插話的學生都“老實”了。

3.由於擔心時間不夠,所以在展示蘇州園林的圖片時有點猶,如走馬觀花,沒能給予學生充分的時間欣賞美景美圖,或許再留多一點時間給學生,效果會更好。

4、分析四個“講究”時,有些地方過於羅嗦;時間沒有分配合理,所以給學生思考的時間不夠。

5、這堂課作爲第一課時,也是本單元第一篇說明文,應該在上新課時將說明文的有關知識做以回顧並且熟悉(上學期學過說明文的定義、說明文的分類、說明方法、說明順序以及說明文的結構),這樣也許效果會更好。

針對以上的情況,我會在以後的教學過程中,努力、認真的去克服。認真備教材、備學生(讓他們克服上公開課課時的緊張心理,養成無論上什麼課都是一個樣)。在課堂上讓學生養成自己對某事的看法用自己的語言能表達出來。應把課前預習落實到實處。在課堂上多深入、以此來拓寬學生的知識面。由於我的教學經驗不足,以後在教學過程中要多向老教師、有經驗的同行請教,多聽課,吸取他們的長處,以彌補自己的不足。

八年級上冊語文教學反思9

《中國石拱橋》我安排了兩課時,這節課是第一課時。第二課時的主要任務是品析語言,完成課後練習。

本節課的教學目標主要是:(一)激發學生閱讀說明文的愛好。說明文是學生不太熟悉的一種新文體,內容一般又比較枯燥無味。不向記敘文,有生動的情節、感人的故事、鮮明的人物形象,能深深地吸引學生。爲了讓學生能喜歡閱讀說明文,我在本節課的教學設計上破費了一番心思。

首先在導入時,我在黑板上出示事先準備的圖片(各式各樣的橋和一道美麗的彩虹)讓學生們猜想這是什麼橋?然後引出了我們今天要學習的課文《中國石拱橋》。大家首先熟悉了石拱橋的外形,彎彎的像一條彩虹。我想這樣的導入,既開闊了學生的思維,也讓學生在頭腦中,把這條優雅的弧線和美好的事物連接在一起,在感性上認同了中國石拱橋的形式優雅。

其次,在講課中我插入了一個關於作者茅以升的小故事,既爲了激發學生從小樹立遠大的理想,更爲了說明中國石拱橋的結構堅固。在此基礎上我又進一步引導學生通過實驗來證實石拱橋的結構堅固。在課上我讓學生拿出一個硬紙板,紙板的兩端下面各墊起相同高度的書。然後往紙板上訪重物,如文具盒、鋼筆,直到紙板被壓彎爲止。再把這個硬紙板完成弧形,兩端還分別用書把這個弧形固定好,然後往這個弧形硬紙板上放剛纔用過的重物,看是否把弧形壓彎。學生按照我的描述做試驗,證實了弧形的承重力更強。課下我進行了反思:這個實驗也許讓學生自己來設計會更好?自己的設計限制了學生的思維,只是把自己想的一套方案強加給學生。

教學目標(二)讓學生了解中國石拱橋的特徵。首先讓學生在初步瞭解課文的前提下,給題目加修飾語。這一個步驟有利學生從不同角度和側面瞭解課文內容,因此,教師不必現在對學生的回答下結論,應多鼓勵他們回答問題。以上的工作都是引導學生對課文內容有一個總體的瞭解,有了這個基礎,纔有可能完成深入說讀的目的。對照課文,找出作者是怎樣解說中國石拱橋的特徵的,讓學生學會提煉概括說明對象的特徵。

然後抓住石拱橋的特徵給課文分段,探究說明順序還有幾種,我簡單的說還有空間順序和時間順序。

講完課後,我想起有老師讓學生做的核舟記模型。我深受啓發,假如把課前的製作自己心中理想的橋的模型,改爲讓學生製作趙州橋和盧溝橋的模型,是不是更好呢?既鍛鍊了學生的動手能力,又可以省去課上畫簡圖的環節。同時學生爲了將模型做好,一定會認真地去研究課文。真是一箭三雕,有何愁課上時間會緊迫?也許這樣的話,這篇課文根本用不着老師再講什麼了?但誠如校長所說,一堂好課是從失敗中走出來的。教育本身就是一種殘缺的美。我的課堂教學不求最好,只要更好。

八年級上冊語文教學反思10

對於八年級學生來說,說明文是相當枯燥的,何況本文是純粹的科普文章,因此我在教授本文時力求形式新穎活潑,過程環環相扣,讓更多學生參與其中,儘可能實現教學目標。而從過程來看差強人意。

主要原因有三:一是將本文內容和電視科普片聯姻的構想是授課前晚忽然想到,時間倉促,某些環節雕琢不夠仔細;二是作爲教師的我臨場調動學生學習情緒上能力有所欠缺,課堂上反映出來的是學生參與面不夠廣,發言不夠踊躍;三是教者高估學生能力,忘記了學生整體素質教較差這一事實,導致實際課堂上的場面與我的構想出入較大。

當然從課後反饋的信息看,教學目標基本實現,而且相當多的學生喜歡這一種教學形式。一成不變導致學生思想的懶惰,求變求新定會有更多的驚喜收穫。我想這樣的”探索”越多,”發現”也就會越多。

組內評課記錄摘要:

優點:

▲教師深入鑽研教材,對課文內容把握好,課堂設計新穎,將科普文章講的通俗易懂,易於學生接受。教學思路清晰,過程流暢自然,長文短教,重點突出,且點撥到位。

▲以央視欄目導入,激發學生的興趣,也爲下文學生歸納寫作內容、說明順序作了很好的引導。

▲能聯繫生活,適當開發資源,課堂容量大。

▲教師的專業功底紮實全面,語言簡潔到位,並不乏妙語,有自己比較鮮明的教學風格。

▲學生分組學習,合作探究,效率高,效果較好。

不足:

▲閱讀時間太短,應加強對課文的朗讀,重點句段的錘鍊不夠。

▲還應充分調動絕大多數學生的積極主動性。

▲若能有一定的影像、圖片資料作輔助,學生的興趣會更高,理解更清楚。

八年級上冊語文教學反思11

從拿到課本的那一天,就開始感嘆,怎麼開篇又是魯迅的文章,而且又這麼長,由衷地沒有頭緒。幸好在看完課文後發現《藤野先生》這篇文章雖然是回憶性的散文,但是故事性比較強,而且每個故事都很明確,這多少讓學生有看書的興趣,也爲上課講解打下一定的基礎吧!

總體來說,本課的設計及實踐是成功的。我教過此文數次,每次皆感難度極大。魯迅的大多含蓄難懂,加之本文篇幅較大(4000字左右),主題較深,情節簡單,很難吸引學生。這樣長且難的課文,多講只會造成師生雙方的疲憊,費時而難見實績,故我反覆思量,應如何短時高效地完成授課任務,如何深入淺出地引導學生理解文章。首先將此文壓縮爲兩課時(以往多4課時完成,在此次教學中,熟 悉、解決字詞疑難、瞭解基礎事件爲一課時,閱讀分析爲一課時,實現了長文短教)。其次,筆者避開了對文章深層主題——愛國的教學,轉向事例的分析,使學生自找事例自行剖析,分析單一事例與理解主題相對而言難度大大降低。

回顧這幾課時的教學,相比較而言,我最喜歡第一課時的教學內容, 原因很明顯,因爲在這課時裏,順利地完成了教學任務,而且課堂互動也 很好,最重要的是學生的課後反饋也不錯。或許是第一篇課文吧,或許是因爲是早上的第一節課吧,學生的精神都比較好。但同樣的也存在一定的 缺點,那就是學生提前預習的並不多,所以課堂推進很慢,雖然能順利完 成教學任務,但總覺得上課不夠緊湊。

至於第二課時的教學,總體還算可以,但是不及第一課時。最明顯的一點是沒有順利完成教學任務,最後總結藤野先生有那些高貴品質的環節,只能讓學生回家思考,留到下節課講解,這樣也導致了第三課時的教學任務增多,以至無法完成練習講解,於是才需要用第四課時專門講解課文的練習,可見第二課時的失誤,引發了多少的問題啊!因此以後的教學千萬要把握時間,要不然對課堂的完整性就有很大的影響!

八年級上冊語文教學反思12

《橋之美》是著名畫家吳冠中的名篇。作者站在畫家的角度,結合描寫性語言和說明性語言對橋做出了美學意義上的獨特的詮釋。它不是一篇規範性的說明文,但教材卻將其置於說明文一單元裏,增加了教師的教學難度,教師很難用說明文的基本知識來梳理本篇文章。另外,《橋之美》的特徵是從專業畫家的角度闡釋的,對於學生來講,理解也較困難。因此,尋找本篇文章的教學切入點成爲教學的首要問題。筆者在反覆閱讀課文之後,考慮到在學這篇文章之前,我們剛剛學習了較規範的說明文《中國石拱橋》,決定仍然以學生所熟知的說明對象入手,依據“感知理解”、“精讀品析”、“比較閱讀”和“拓展延伸”四個板塊,由淺入深,欣賞課文的畫面美和語言美,進而拓展到生活中的“橋之美”,獲得了較大的成功。

在課後反思中,筆者認爲,成功的關鍵在於筆者引導了學生從語文學科的性質出發,有效地結合了多媒體,使各個教學環節之間的聯繫緊密而不重複,並能由課文結尾句拓展到學生的生活,進一步深化了橋之美的美學意義。

自從新課程改革實施以來,很多教師爲實踐其理念,在備課時精心製作多媒體課件,課堂上用了較長的時間組織學生合作討論,課堂的氣氛很熱烈。學生爲主導的形式是有了,但是下課之後學生卻往往不知道自己在這堂課裏有什麼收穫。

筆者認爲,多媒體課件雖是課堂教學中必要的輔助工具,但也要注意合理使用。在《橋之美》的教學過程中,用多媒體展示課文中所提的各種橋,就能給學生很直觀的美學印象。特別是在解決“橋之美在何處”這個問題時,如何緊緊扣住課題,即橋在不同環境中的形式作用,筆者就利用多媒體展示了兩幅圖,一幅是文中所提的葦叢邊的橋,一幅是無任何環境陪襯的橋,讓學生進行對比。學生很快地理解了畫家眼中橋之美的特徵,這就是多媒體的魅力所在,也是本節課獲得成功的環節之一。當然,多媒體除了展示圖畫的作用之外,更多的是展示教師的教學流程和教學內容。在這一點上,很多教師喜歡把所有的內容都現示在屏幕上,這是不可取的。因爲這樣會導致學生的注意力全部被吸引到屏幕上,無暇注意老師的口頭語言表達。事實上,教師的.口頭語言和手勢語言表達要比文字更加重要,更有助於學生的理解。但因爲多媒體的不合理使用,導致教師語言難發揮作用,因此,要慎重地使用多媒體,只要將一些提綱要點出示在屏幕上即可。

當然,影響學生理解的不只是多媒體的使用是否合理,更重要的是教學環節間能否相互聯繫,做到層層深入。上文提到,筆者在《橋之美》的教學設計中,總共有四個環節,“感知理解”與“精讀品析”較容易聯繫,“精讀品析”與“比較閱讀”如何聯繫則是本課教學設計的難點。“精讀品析”一環節主要是讓學生欣賞文中所提到的橋的美在何處?“比較閱讀”主要是與前一篇較規範說明文《中國石拱橋》進行對比閱讀。在筆者上這堂課之前,也曾聽過兩位老師關於本篇課文的公開課。他們似乎都將這兩環節割裂開來,在“精讀品析”部分主要抓住橋與環境的配合來引導學生欣賞橋之美,緊扣課題;在“比較閱讀”環節都採用討論合作方式讓學生自主探究,但學生找不到比較的角度,課堂較沉悶。最終,老師只好自己列個表格告訴學生,它們的不同點在於說明的內容和說明的語言兩方面。教師的教學目的未能完成,究其原因,是因爲前面的環節未能爲“比較閱讀鋪好路”。在前面的教授中,教師都未提及本課文的說明語言,又讓學生如何思考呢?因此,筆者在本課的教學中,先示範欣賞葦叢邊的橋,明確告訴學生筆者是從兩個方面欣賞的,一是緊扣課題,抓住橋與周圍環境的配合,二是從寫作語言和寫作方法出發,抓住作者寫此橋時採用的修辭格或富有特點的詞語,說明橋的具體美學特徵。舉例之後,學生的思路就被打開了,找到了品析的切入點和方法。學生在接下來的討論中不但熱烈,甚至還能提出問題。更爲重要的是,在下一環節的比較閱讀中,無需太多的時間,學生就能找出兩篇課文在說明語言上的不同點。

吳冠中先生是畫家,他將橋的美學意義在文章的結尾,通過鵲橋的描繪昇華到具有更深的含義,即只要有構成及聯繫之關鍵作用的形象都具備橋之美。筆者抓住這點將其拓展到學生的生活中,讓學生說說具備這種橋之美的“生活之橋”,但這恰恰又是本課教學的不足之處,原因是筆者對學情預測不夠。在備課時,筆者以爲學生對課文的說明對象是很清楚的,但是在課堂中,“課文的說明對象是什麼?”這一問題一拋出,全班的學生都異口同聲地說“橋”。這倒讓筆者有些緊張,使教學過程未能按原計劃展開。另外,這篇課文是自讀課,筆者安排的課時是1課時,但是因爲教學設計的內容較豐富,所以整堂課的時間比較倉促,特別是最後一個環節,沒充足的時間讓學生思考,更沒時間讓學生在課堂上動筆訓練,因此,拓展的目標未能較好地落實。如果讓筆者重新來上這節課,筆者會控制好每一環節的時間,特別是對於“這篇課文說明對象是什麼”的問題,會換個問法,如:“作者通過本篇課文主要要告訴我們什麼內容?”一下子將文章的說明對象和說明對象的特徵糅合在一起,爲下面的拓展延伸爭取更多的時間。

八年級上冊語文教學反思13

文言文《石壕吏》選自七年級下第五單元《杜甫詩三首》。

作者杜甫是我國古代現實主義詩歌的代表。《石壕吏》是他歷經安史之亂,真切地感受到老百姓的疾苦,尤其在郭子儀等九節度使兵敗鄴城後,在他從洛陽到華州的途中,看到官差瘋狂拉丁徵兵,百姓流離失所,家破人亡,城鎮成墟,白骨遍野所發出的切實感受,對於這樣的一首傑出的現實主義敘事詩,準確的把握其思想內涵不僅能夠使學生了解古代戰亂給人民造成的巨大災難,更能瞭解杜甫“史詩”的特點。

因此在教學環節上作了如下設計:首先,從現代戰爭導入,以伊拉克戰爭爲人民帶來的巨大災難圖片導入,引起學生思考,對比古代征戰對人民的影響。接下來引入本節學習的課題。通過誦讀,理清文章線索;課本劇表演加深學生對文本的理解,最後進行主旨探究,作者杜甫通過文章傳達的思想情感如何?課尾進行當堂檢測。整個課堂環節還算流暢,有以下幾點的設計自以爲較之前課堂有所進步:首先學生評價嘗試讓小組之間互評教師給出分數範圍,讓學生舉手示意,這樣暨對小組的表現有了比較好的反饋,同時課堂秩序也更加有序。文言文的讀必不可少!反覆的讀可加深對文章主旨的理解與氛圍的渲染,教師的範讀更是有效調動學生誦讀積極性的法寶。總觀這節課仍有許多不盡如人意之處:課本劇表演,學生並沒有全身心投入其中,只是某些小組在展示過程中笑場,這與《石壕吏》整篇文章渲染的氣氛不相符,課後反思之所以出現此種情況,其原因在於學生準備時間倉促,教師不指導到位,由於學生準備時間短,也就無法深入文本解讀,細品其中內涵;教師的指導很關鍵,對於初中生來說,有些許想法但還不成熟,教師必須幫助其進行有效的表演指導,在之後課本劇準備過程中教師的角色可逐漸淡化,但初始階段必須給與學生畢必要的幫助。另外課堂情景氛圍的創設也十分重要,對於此篇文章課堂就是要創造一種悽慘、憂傷的情景,反觀自己的課堂這一點做得還很不夠!情境創設,在今後的教學中應提起注意!

八年級上冊語文教學反思14

教學理念:學生通過充分的朗讀,談體會、談感受。師與生之間、生與生之間,相互交流、相互溝通、相互啓發、相互補充。讓每一位學生都成爲課堂的主人,大膽發表自己的見解。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與學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經驗和知識,交流彼此的情感與體驗,使整個教學過程都呈現出,和諧、民主、平等的氛圍。

本節課的教學過程分爲,“課題切入直擊重點---以讀代講、自讀感悟---充分感悟感情朗讀---拓展練習新知巧用”四個環節。

一、課題切入直擊重點

課伊始,是通過充滿感染力的語言導入新課,激發起學生學習的慾望。緊接着回顧第一課時所講的內容,目的是注重課文的整體性,引出課文的重點部分,即“潮來時”。並由重點內容引出本節課的教學目標,學生自讀發現作者是怎樣把這部分內容寫清楚的?

二、以讀代講、自讀感悟

在教學“潮來時”這一部分時,根據學生年齡特點,從學生充分朗讀入手,感悟重點詞句的意思,體會作者是怎樣寫清楚的,然後充滿感情的朗讀課文,即朗讀---感悟---感情朗讀。這樣的學習方式,符合學生認知特點,既提高了學生的朗讀水平,又培養了學生閱讀感悟能力。在學生感悟過程中,教師適時點撥,讓學生既是課堂的主體,同時又是在與老師進行合作學習。除了師生互動,還有生生互動。當一個學生彙報之後,由其他學生進行評價。這一設計讓學生感到在課堂上人人平等,朗讀和感悟是他們的權利。

學習課文寫作順序,不是讓學生直接說出,而是通過作者描寫大潮的聲音、形態的特點,或文中的某個句子、詞語等,感悟到作者是按從遠到近的順序寫的。

三、充分感悟感情朗讀

充滿感情的朗讀必須是在充分感悟的基礎之上。設計這一環節時,通過讀課文、看圖片,使學生感受大潮的聲音越來越響,氣勢越來越壯觀。繼而啓發學生說出應該用什麼樣的語氣讀最合適。

考慮到讓全體學生參與到學習活動中去,運用了自讀、同桌讀、齊讀等方式加強對課文的朗讀訓練,加深對課文的感知,激發學生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之情。

四、拓展練習新知巧用

如果只是看着別人的作品,只是口頭的表達,總是紙上談兵,會讓語言的魅力停留在淺層次。所以在本課賞析之後,引導學生通過觀看錄像,嘗試用本節課學習的寫作方法以及好詞好句,寫出對海潮的感受。目的是讓學生用筆去思考,用筆抒發自己的感受,讓情緒體驗形成文字,也能讓學生體會到寫文章時情感的重要。而隨時運用文中的語言,也會使語言的積累更具有實際意義。

雖然每位學生寫得不一定都好,但通過練筆都會有不同程度的提高,長此以往學生會受益匪淺。這樣做也充分體現出,知識來源於生活,又運用於生活這一思想。

在醞釀、準備這節語文課的過程中,我也遇到了兩個教學困境:

第一、強調學生的自主探究,是否可以忽略教師的指導。

現在的教學倡導學生自主探究固然重要,但學生的自主探究仍需要教師的“導航”。否則學生的認識水平就會停滯不前,或是偏離了重點、難點的“航線”。介於這一想法,當學生熟讀課文之後,把描寫聲音、形態的詞語找得很散亂,教師就抓住這一時機,引導學生要按文中的寫作順序說出潮來時的特點。經過教師點撥,學生很快就能按照順序進行排列,並且從詞語的排列順序中發現作者是按照從遠到近的順序寫的,同時也是幫助學生了解潮來時江面從遠到近的變化過程。由此看來,學生讀書和教師的指導是緊密結合的。

第二、小學語文課應倡導什麼樣的學習方式?

通過本課教學,我認爲小學語文課應倡導“以讀爲本”的學習方式。文章不是無情物,語文課應該從理性中走出來,回到感性中、人性中去。我想語文迴歸的應是生活,追求的應是自然,尋求的應是快樂,感受的更是美麗。對此我有兩點體會:

1、讀在其中。在語文教學時,要讓人感受到腳踏實地而又賞心悅目。如學生通過讀課文找到了描寫大潮聲音、形態的語句。教師請學生讀一讀,說說體會,並鼓勵學生讀出這種體會。這樣做讓學生感到讀的重要,感到讀的魅力。緊接着指導學生不止一次的讀課文,採取多種形式練習讀,直到讀得基本符合要求。在指導學生讀時也要有目的,比如:師說:“無論是聲音的描寫還是形態的勾畫,作者都運用了合理的觀察順序,如果你仔細讀課文,就可以把這些描寫聲音、形態的詞語按順序排列出來。”是什麼順序?就在文章中,通過激勵性的語言讓學生自己去尋覓。教師不歸納什麼方法,方法靠學生在積累中感悟。

2、悟在其中。在第二課時,教師讓學生通過反覆的朗讀之後,提出“想像自己就是觀潮的人,感受一下潮來時的壯麗景觀?”這種方式讓學生置身其中,說出自己的真實感受,加深對課文內容的感知。這樣的設計使學生的學習興趣盎然,對課文的理解和對課文語言的把握到位,使學生感到親切而且舒服,從中感受到鮮明的語文特色和濃郁的人文色彩。

由於選擇了適合學生的教學方式,所以使學生真正的成爲課堂的主人,教師適時的點撥,發揮了指導作用。學生在愉快的課堂氛圍中學習新知,並且通過適當的教學手段,把知識與實際生活緊密聯繫在一起,教學中的困難迎刃而解。

以上就是我從這節語文課中得到的一些體會,這也將成爲我以後教學的內在動力。在今後的教育教學(此文來自)工作中,我會更深入的研究新課程理念,爭取在教學上取得更大的進步。

八年級上冊語文教學反思15

這節課是根據我的預設教案上的,我認爲這節課上的較成功的原因在於:

第一,讓學生積極參與教學,在合作學習中自己主動去思考。在整節課中,教師點撥、總結的時間在15分鐘左右,其餘的時間都有學生來參與,所有問題都在學生主動思考、醞釀中解決,充分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

第二,教師要將問題設計巧妙,使新舊知識發生合理而自然的聯繫。從學過的《從白草園到三味書屋》中講美女蛇的長媽媽引導給我買《山海經》的阿長,學生感到自然、輕鬆。問題的設置:從假如阿長是你的保姆,你討厭她的哪些方面?緊接着提出從我討厭她的事例及把《山海經》說成《三哼經》可推測出阿長什麼樣的學識及地位?最後提出:如此沒有文化的一個人,連書也分不清,是如何買到《山海經》的?買到書之後她是怎樣的心理?這些問題的設置就給學生一個清晰的思路,形成較完整的知識體系。

第三,給學生一個主動思考,想象的空間。如在提問中;阿長是一個沒有文化的人,她是如何買到《山海經》的?這些問題充分發揮了學生豐富的想象力,他們覺得有話說,有意思。

通過這節課,我深深體會到學生的潛力說無限的,他們的想象是豐富的。他們討厭阿長的地方就是作者兒童心理的正常反映,阿長學識,地位的研討正是揭示了她爲何有這些令人討厭的原因。

這節課給我的影響比較深,它將給我以後的教學啓迪,讓我不斷反思,提高,完善自己課堂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