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詩詞歌賦 > 文言文 > 司馬光好學的文言文翻譯及拓展

司馬光好學的文言文翻譯及拓展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19W 次

司馬光好學是中國古代勤學勵志的典故之一。下面是小編想跟大家分享的司馬光好學的文言文翻譯,歡迎大家瀏覽。希望可以幫助到你。

司馬光好學的文言文翻譯及拓展

司馬光好學

宋代:朱熹

司馬溫公幼時,患記問不若人。羣居講習,衆兄弟既成誦,遊息矣;獨下帷絕編,迨能倍誦乃止。用力多者收功遠,其所精誦,乃終身不忘也。溫公嘗言:“書不可不成誦。或在馬上,或中夜不寢時,詠其文,思其義,所得多矣。”(選自朱熹編輯的《三朝名臣言行錄》)

司馬光好學的文言文翻譯

司馬光幼年時,擔心自己記誦詩書以備應答的能力比不上別人,(所以)大家在一起學習討論時,別的兄弟會背誦了,就去玩耍休息了;(司馬光卻)獨自留下來,專心刻苦地(讀書),一直到能夠背的爛熟於心爲止。(因爲)司馬光讀書時下的功夫多,收穫就長遠,(所以)他精心背誦過的內容,就能終生不忘。司馬光曾經說: “ 讀書不能不背誦。當你在騎馬走路的時候,在半夜睡不着覺的時候,吟詠讀過的文章,想想它的意韻,收穫就會非常大了! ”

司馬光好學的字詞解析:

1、司馬溫公:司馬光死後被追贈以溫國公的稱號,故稱溫國公。

2、患:擔憂,憂慮。

3、不若:比不上。

4、衆:衆多。

5、既:已經。

6、迨:到;等到。

7、倍誦:“倍”通“背”,背誦。

8、乃:於是,就。

9、嘗:曾經。

10、或:有時。

11、詠:吟詠。

12、下帷:原指漢代董仲舒下帷講學,三年不看窗外事。這裏藉此指專心讀書。

13、絕編:據《史記·孔子世家》記載,孔子讀《周易》,“韋編三絕”(意思是,翻閱的次數多了,編木簡的牛皮繩子被多次折斷), 這裏藉此指讀書勤奮。

14、終夜:半夜

【拓展】

1、朱熹(中國南宋時期理學家)

(1)簡介

朱熹(1130年10月18日-1200年4月23日),字元晦,又字仲晦,號晦庵,晚稱晦翁。祖籍徽州府婺源縣(今江西省婺源),生於南劍州尤溪(今屬福建省尤溪縣)。中國南宋時期理學家、思想家、哲學家、教育家、詩人。

朱熹十九歲考中進士,曾任江西南康、福建漳州知府、浙東巡撫等職,做官清正有爲,振舉書院建設。官拜煥章閣侍制兼侍講,爲宋寧宗講學。晚年遭遇不好,被列爲“僞學魁首”,削官奉祠。慶元六年(1200年)逝世,享年七十一歲。後被追贈爲太師、徽國公,賜諡號“文”,故世稱朱文公。朱熹是“二程”(程顥、程頤)的三傳弟子李侗的學生,與二程合稱“程朱學派”。他是唯一非孔子親傳弟子而享祀孔廟,位列大成殿十二哲者。朱熹是理學集大成者,閩學代表人物,被後世尊稱爲朱子。他的理學思想影響很大,成爲元、明、清三朝的官方哲學。朱熹著述甚多,有《四書章句集註》《太極圖說解》《通書解說》《周易讀本》《楚辭集註》,後人輯有《朱子大全》《朱子集語象》等。其中《四書章句集註》成爲欽定的教科書和科舉考試的標準。

(2)教育思想

朱熹的長期從事講學活動,精心編撰了《四書集註》等多種教材,培養了衆多人才。他的教育思想博大精深,其中最值得關注的,一是論述“小學”和“大學”教育,二是關於“朱子讀書法”。

朱熹在總結前人教育經驗和自己教育實踐的基礎上,基於對人的生理和心理特徵的初步認識,把一個人的教育分成“小學”和“大學”兩個既有區別又有聯繫的'階段,並提出了兩者不同的教育任務、內容和方法。朱熹認爲8~15歲爲小學教育階段,其任務是培養“聖賢坯璞”。鑑於小學兒童“智識未開”,思維能力薄弱,因此他提出小學教育的內容是“學其事”,主張兒童在日常生活中,通過具體行事,懂得基本的倫理道德規範,養成一定的行爲習慣,學習初步的文化知識技能。在教育方法上,朱熹強調先入爲主,及早施教;要力求形象、生動,能激發興趣;以《須知》、《學規》的形式培養兒童道德行爲習慣。朱熹認爲15歲以後大學教育,其任務是在“坯璞”的基礎上再“加光飾”,把他們培養成爲國家所需要的人才。朱熹認爲,與重在“教事”的小學教育不同,大學教育內容的重點是“教理”,即重在探究“事物之所以然”。對於大學教育方法,朱熹一是重視自學,二是提倡不同學術觀點之間的相互交流。朱熹關於小學和大學教育的見解,爲中國古代教育思想增添了新鮮的內容。

朱熹題贈門人彥忠彥孝詩冊 冊頁“朱子讀書法”六條,即循序漸進、熟讀精思、虛心涵泳、切己體察、着緊用力、居敬持志。這是由朱熹的弟子對朱熹讀書法所作的集中概括。其中循序漸進,包括三層意思:一是讀書應該按照一定次序,前後不要顛倒;二是“量力所至而謹守之”;三是不可囫圇吞棗,急於求成。熟讀精思即是讀書既要熟讀成誦,又要精於思考。虛心涵泳中的“虛心”,是指讀書時要反覆咀嚼,細心玩味。切己體察強調讀書必須要見之於自己的實際行動,要身體力行。着緊用力包含兩方面的意義:一是讀書必須抓緊時間,發憤忘食,反對悠悠然;二是必須精神抖擻,勇猛奮發,反對鬆鬆垮垮。居敬持志中的“居敬”,強調讀書必須精神專注,注意力高度集中。所謂“持志”,就是要樹立遠大志向,並以頑強的毅力長期堅守。

2、司馬光

司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10月11日),北宋時期著名政治家、史學家、散文家,北宋陝州夏縣涑水鄉(今山西運城安邑鎮東北)人,司馬光自幼嗜學,尤喜《春秋左氏傳》,司馬光學識淵博,史學之外、音樂、律歷、天文、書數,無所不通,但不喜釋、老之學,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學鉅著《資治通鑑》、《溫國文正司馬公文集》、《稽古錄》、《涑水記聞》、《潛虛》等。其人格堪稱儒學教化下的典範,受人景仰。清廉仁厚,爲政原則,不卑不亢,秉持道義,力薦才德兼備興國之臣——福建莆田人北宋會元傳臚進士太常寺卿黃中庸擢爲侍中兼樞密副使。1104年7月10日,宋徽宗按照蔡京的提議,將司馬光爲首的反對王安石變法者共309人重定黨籍,刻石於朝堂,即“元祐黨人碑”。

(1)學術成就

司馬光的主要成就反映在學術上。其中最大的貢獻,莫過於主持編寫《資治通鑑》。 宋神宗熙寧年間,司馬光強烈反對王安石變法,上疏請求外任。熙寧四年(1071),他判西京御史臺,力薦德才兼備太常寺卿黃中庸爲侍中兼樞密副使。自此居洛陽十五年,不問政事。這段悠遊的歲月司馬光主持編撰了294卷300萬字的編年體史書《資治通鑑》。他在《進資治通鑑表》中說:“臣今筋骨癯瘁,目視昏近,齒牙無幾,神識衰耗,目前所謂,旋踵而忘。臣之精力,盡於此書。”司馬光爲此書付出畢生精力,成書不到2年,他便積勞而逝。《資治通鑑》從發凡起例至刪削定稿,司馬光都親自動筆,不假他人之手。

《資治通鑑》是我國最大的一部編年史,全書共二百九十四卷,通貫古今,上起戰國初期韓、趙、魏三家分晉(公元前403年),下迄五代(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末年趙匡胤(宋太祖)滅後周以前(公元959年),凡一千三百六十二年。作者把這一千三百六十二年的史實,依時代先後,以年月爲經,以史實爲緯,順序記寫;對於重大的歷史事件的前因後果,與各方面的關聯都交代得清清楚楚,使讀者對史實的發展能夠一目瞭然。宋元之際史學家胡三省說:“爲人君而不知《通鑑》,則欲治而不知自治之源,惡亂而不知防亂之術。爲人臣而不知《通鑑》,則上無以事君,下無以治民。……乃如用兵行師,創法立制,而不知跡古人之所以得,鑑古人之所以失,則求勝而敗,圖利而害,此必然者也。”(《新注資治通鑑序》)王應麟說:“自有書契以來,未有如《通鑑》者。”清代大史學家王鳴盛說:“此天地間必不可無之書,亦學者不可不讀之書”(《十七史商榷》卷1)。近代著名學者梁啓超評價《通鑑》時說:“司馬溫公《通鑑》,亦天地一大文也。其結構之宏偉,其取材之豐贍,使後世有欲著通史者,勢不能不據以爲藍本,而至今卒未有能愈之者焉。溫公亦偉人哉!”

司馬光著述頗多。除了《資治通鑑》,還有《通鑑舉要歷》八十卷、《稽古錄》二十卷、《本朝百官公卿表》六卷。此外,他在文學、經學、哲學乃至醫學方面都進行過鑽研和著述,主要代表作有《翰林詩草》、《注古文學經》、《易說》、《注太玄經》、《注揚子》、《書儀》、《遊山行記》、《續詩治》、《醫問》、《涑水紀聞》、《類篇》、《司馬文正公集》等。在歷史上,司馬光曾被奉爲儒家三聖之一(其餘兩人是孔子和孟子)。高中課文《訓儉示康》。

(2)人物評價

雖然司馬光爲人溫良謙恭、剛正不阿,是傑出的思想家和教育家。顧棟高《司馬溫公年譜序》:“唯公忠厚質直,根於天性,學問所到,誠實金石。自少至老,沉密謹慎,因事合變,動無過差。故其文不事高奇,粥粥乎如菽粟之可以療飢,參苓之可以已病。”但政治生涯並不突出,其人爲中國古代士大夫保守思想典型代表,儘管他認爲“王安石等所立新法,果能勝於舊者存之”,但實際卻是甚爲不滿新法。宋朝在多次戰爭中敗北,國勢已經到了刻不容緩之境地。但由司馬光反對王安石可以顯示出其保守的主張,對他而言宗法及倫理綱常對國家是比較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