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工作報告 > 2016那片綠綠的爬山虎觀課報告

2016那片綠綠的爬山虎觀課報告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82W 次

怎樣使課堂提問恰到好處,是每一位教師孜孜以求的。下面是小編整理的2016那片綠綠的爬山虎觀課報告,歡迎大家閱讀!

2016那片綠綠的爬山虎觀課報告

  【2016那片綠綠的爬山虎觀課報告1】

我有幸參加了沂南縣小學語文分片聯研暨遠程研修研討活動,在這次活動中聆聽了張慶欣老師執教的《那片綠綠的爬山虎》。該課文是人教版四年級上冊的一篇文章,講述了作家肖復興在1992年爲了紀念葉聖陶先生而寫的回憶文章,回憶1963年葉聖陶先生給“我”批改作文,並請“我”到他家做客,使“我”受益匪淺的成長經歷,表現了葉聖陶先生對文一絲不苟、對人平易真誠,堪稱楷模的文品和人品。張老師在這節課中先進的教學理念,嶄新的教法,靈活多樣的教學手段,聲情並茂、自然大方的教態,變化多端的多媒體課件,平等和諧的師生關係……都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和啓迪。

  一、創設情境,激趣導入新課

課堂伊始張老師帶領學生欣賞爬山虎圖片,回顧學過的文章《爬山虎的腳》、學生介紹瞭解的葉聖陶先生,這樣既能領導學生回顧知識,又教給學生知識相互聯繫的方法。“我們走進那片綠綠的爬山虎”,師生板書課題,齊讀,學生質疑。學貴有疑,學生提出有價值的問題,帶問題學習課文,好奇心增加了學習的趣味性。

  二、採用多種方法,落實學生的預習情況

“課文預習好了吧?老師檢查一下你們”出示詞語,兩名學生合作讀、一名學生讀、學生領讀……“對於課文內容,老師出個小問題考考你們”兩名學生交流,師適時板書,生寫到筆記本上。在這一環節中張老師注重了學生的全員參與,讓學生樂於參與,並教給學生記筆記,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三、精讀課文,抓關鍵詞句,體味人物品質,滲透寫作方法。

張老師緊緊圍繞“修改作文”“邀請做客”兩件事,運用“抓住關鍵詞句,揣摩人物品質”的閱讀方法,創設一定的情景,讓學生多種方法、帶着不同感受品讀重點句段,全班展示交流感悟,讓學生充分感悟葉老先生一絲不苟、平易近人的品質,內心產生共鳴。在品讀的過程中,張老師很好的滲透了習作的寫作方法,讓學生明確了寫作文要做到:用詞準確、語句規範、內容具體感人。課堂真正實現了從“教課文”到“教語文”的轉變。

  四、課後練筆,學以致用,能力提升,情感共鳴

讓學生運用本課學到的寫作方法用詞準確、語句規範、文章具體感人,寫一寫良師益友給自己的幫助。作業注重拓展,引向實踐,讓學生學以致用,提升能力,情感達到共鳴。

總之,這次學習使我更深刻地體會到了學習對於自己的重要性與緊迫感。在以後的教學中,不斷學習,博採衆長,充分利用一切學習機會,提高自身教學素養,雖不能成爲名師名家,但也會讓自己成爲合格的教師。

  【2016那片綠綠的爬山虎觀課報告2】

7月11日,有幸參加了沂南縣小學語文分片聯演暨遠程研修磨課活動,觀摩了低、中年級閱讀教學課。感受最深之處,乃是四位老師在教學中遵循語文學習的基本規律,體現出的良好的方法意識。我們知道,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學習方法的習得遠重於知識的獲取。四位老師的課堂,隨時可見學法指導的匠心所在,特別是張慶欣老師爲我們展示的《那片綠綠的爬山虎》一課。

在張老師的課堂上,我不由自主地成爲了一名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我學會了帶着問題去認真傾聽的方法;把查到的資料內化成自己的語言以後,再抓住重點向別人介紹的說話方法;學會了用“停頓、換氣”的讀書方法去攻克難讀的長句;學會了用聯繫生活,聯繫上下文,藉助詞典的方法去理解詞語;更學會了用形聲字的規律,形近字的特點,同音字的特點去記憶生字的方法。我們說學生是學習活動的主體,教材是學習活動的憑藉,方法不過是對教材的有效處理。選擇教學策略,一是吃透學生,二是吃透教材,二者處理好了,解決好了,教學效果自然是事半功倍。

張老師的課上隨處可見她對於學生讀書方法的指導。

1、重視了讀書習慣的培養。

我們不時聽到這樣的聲音:“默讀課文,書平放這樣便於你學習”“讀完的同學,我們一起交流交流,把你的語文書立起來。”我們看到樑老師在教學第一部分時安排了自學的環節,出示自學提示:默讀課文第一部分,思考:拿到葉老爲“我”修改的作文,“我”看到了什麼?有什麼感受?給了學生足夠的自學時間,讓學生靜下心來,潛心會文本;我們還看到了張老師在課堂上鼓勵學生大膽質疑:“這則評語寫的全是我的優點,別忘了葉老修改了一百多處呢,你有什麼疑問嗎?”……從這些細節中我們不難看出,張老師能從學生實際出發,不失時機地教給學生一些讀書學習的方法,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讀書學習習慣。真正以學生的發展爲本,實現了質樸、高效的課堂。

2、重視了朗讀方法的指導。

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張老師設計了多種指導朗讀的方法。有抓住重點詞語指導朗讀,如“密密麻麻”“到處都是”;有通過對比指導朗讀;有聯繫生活實際指導朗讀;還有師生對讀。聯繫課文內容填空,師生合作讀等等。特別是當教學“我雖然未見過葉老先生的面,卻從他的批閱中感受到他的認真平和以及溫暖,如春風拂面。”一句時,讓學生體會到了葉老對下一代的關心。

所以,語文是一門可以享受的課程,語文課堂是學生思維翱翔的殿堂,而我們老師則是引領他們翱翔的同伴,與他們同喜同悲,同遊同樂,適當的時候給他們指明正確的方向。但是語文教學又是一門遺憾的藝術,課堂上不可能是十全十美的。譬如,張老師爲了體現“學貴在精,忌面面俱到”的教學理念,而忽略了學生的個體差異,程度好的學生學有所得,而程度差的學生連課文都沒讀通,怎麼走進文本?我認爲只要我們在課堂上能像一位將軍那樣,知己知彼,方能百戰百勝,教師要在備課時從學生的角度出發,在課堂上能調節學生的思維就足了。

最後我想以崔巒老師曾說過的話結束我的反思:教學的最高境界是真實、樸實、紮實,我們要提倡“簡簡單單教語文,本本分分爲學生,紮紮實實求發展”。

更多相關文章

1.2016那片綠綠的爬山虎觀課報告

2.那片綠綠的爬山虎觀課報告

3.小學語文那片綠綠的爬山虎觀課報告

4.2016小學語文觀課報告

5.2016觀課報告範文

6.2016小學觀課報告

7.魯迅《故鄉》觀課報告

8.飛向藍天的恐龍觀課報告

9.乘法的初步認識觀課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