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四年級教案 > 《那片綠綠的爬山虎》評課稿 2篇

《那片綠綠的爬山虎》評課稿 2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27W 次

《那片綠綠的爬山虎》評課稿 1

《那片綠綠的爬山虎》評課稿 2篇

今天我到區實驗小學聽了林曉春老師執教的《那片綠綠的爬山虎》,讓我深深的感受到,以學生爲本的新理念,在整堂課的教學中,教師以學生的好學爲中心,真正落實學生的主體地位,一切爲了學生,高度尊重學生,全面依靠學生。整堂課老師就抓住課文的兩個片段來組織教學 A 教學片段: 我翻到我的那篇作文,一下子楞住了:首先映入眼簾的是紅色的修改符號和改動後增添的小字,密密麻麻,幾頁紙上到處是紅色的圈、鉤或直線、曲線。B教學片段:我雖然未見葉老先生的面,卻從他的批改中感受到他的認真、平和以及溫暖,如春風拂面。下面我就以教學片段A來對這節課做一個評析。

A教學片段學生反覆的朗讀,一次又一次,當然一次又一次的朗讀的目的和要求都不同,老師始終以學生的見解來組織教學。密密麻麻什麼意思?通過密密麻麻我們彷彿看到了什麼?學生回答,彷彿看到了葉老在燈光下爲我修改作文。教師利用過渡語言設疑導入:作者感受到葉老先生仔細、認真地爲“我”修改習作,那葉老先生是如何修改“我”修改習作的?教師將葉老修改的文章展示給學生,讓學生明白,葉老是多麼認真,多麼仔細的修改一箇中學生的作文。在這時適時的介紹葉聖陶。此時的介紹選擇的時機真好,相信聽課者在這個時候瞭解了葉老,是不會忘記的。這就是教師的聰明之處,我們要在學生迫切想知道的時候,予以解惑,那掌握的纔是永久的。接着是練筆肖復興愣住了,那他會想寫什麼呢?寫下來。林曉春老師的這個教學設計是完全尊重學生的認知規律來設計的。可以在反饋中得到證實,學生寫下的想法是合情合理的。可見學生已經走進課本,走進肖復興。在這個教學片段中林老師充分體現了以學生爲本的理念,處處以學生的見解,學生的理解來組織教學,這是我們課改的追求。

著名的教育心理學家奧蘇伯爾說:“假如讓我把全部教育心理學僅僅歸結爲一條原理的話,那麼,我將一言以蔽之曰:影響學習的惟一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學生已經知道了什麼,要探明這一點,並應據此進行教學。”今天林老師就是這樣有的放矢地進行教學。這就是教育智慧的體現。綜觀林老師的整個教學的目的和教學過程,都是爲學生的主動發展服務的,學生是教學過程的真正主人,真正做到“以生爲本。”

一句話,在這堂課中展現了林老師的智慧,這是一個非常優秀的課例。

  《那片綠綠的爬山虎》評課稿 2

《那片綠綠的爬山虎》是我在杭州崇文實驗學校,在特級教師王燕驊老師引領下磨課的課文。文中葉聖陶老人院牆上落日餘輝映照下的一牆爬山虎,就如同葉老用愛灑在大作家肖復興孩提時代的一片濃濃的綠蔭,並在少年的肖復興眼前鋪開了一條綠綠的文學之路。而這次走進崇文感受了王燕驊老師“重學生所需”的教學理念之魅力,驀回首,卻發覺“那片綠綠的爬山虎”也悄然爬上了我的心田。

“重學生所需”在王燕驊老師那裏絕對不是一句口號,它被王老師在教學的細節中實實在在地演繹着。現僅摘取磨課時的幾個片段,和大家一起共享王老師帶給我們的濃濃綠意。

一、爲學生接受水平所需,割捨過量的課外拓展

“要拓寬語文課程的資源”這是《課標》精神。在這個理念指導下,我在《那片綠綠的爬山虎》的教學設計時,就企圖把自己課前查閱的大量和課文有關的自以爲精彩的資料,在40分鐘裏全部傾倒給學生,想讓課堂有“檔次”。

然而,教後評課中王老師卻一針見血地指出:“在短短的四十分鐘,這麼多的內容全部進駐課堂,四年級的學生能消化嗎?而且,拓展過量,課文感悟就成了蜻蜓點水,探究品讀也是匆匆走馬。這樣的拓展,非但沒有起到反哺文本、夯實課堂之功效,只能是累了學生。”王老師的最後幾個字特別有力度。讓我實有慚愧之意,確實這堂課學生太累了。

“累了學生”了,即使是好東西也不能硬塞啊!這是王老師的第一次提醒。

之後,王老師毫不含糊地幫我把多餘的拓展資料一一砍去。在這一次次的刪除中,王老師讓我明白:教師要研究學生的文化背景,研究學生的知識結構,研究學生的學習方式,研究學生的情感需求。一切“重學生所需”。

二、爲學生主體地位所需,割捨過度的課堂教師語言

課堂,作爲學生和老師棲居的主要場所,應該是充滿着濃濃的詩意的。創設詩意的課堂當然不能缺少教師的充滿詩意的課堂語言了。因此,在教學《那片綠綠的爬山虎》時,爲了把課堂演繹得精彩紛呈,我就組織了大段的所謂的詩意的課堂語言。

評課了,王老師卻給了這麼一個評價:“老師一段又一段文縐縐的過渡語在課堂上擠佔了學生學習、思考的時間,老師每一次在學生髮言後的總結提升又擠掉了學生髮表自己獨特看法的機會,使課堂少了生成的可能和未知的精彩。學生的思維、感情在老師的‘強勢引導’下,不斷得到‘強化’,學生的主體地位沒有很好地得到確立。我不反對教師精心設計過渡語,也不反對課堂上教師的表演,但我覺得表演要在恰當之時進行,課堂教學要以學生爲本,要充分考慮學生學習心理。”

儘管王老師也理解我的用心良苦,但卻毫不動搖孩子在課堂中的地位。最後把我頗爲得意的過渡語言一一砍去。是啊,“教”爲“學”服務,這是不變的教學原則,我卻忽視了。是王老師讓我找回了教學本原。砍去我精心準備的,儘管有點心疼,但我相信我爲學生留出了展示的時空。一切“重學生所需”嘛。

三、爲學生的實際學情所需,割捨過慮的課堂環節

在第一次預設的教學設計中,我引導學生體會文中葉老的一處具體修改事例,我是這樣安排教學的:

1.根據學生的回答出示句子:

“怎麼你把包幾何課本的書皮去掉了呢?”

“怎麼你把幾何課本的包書紙去掉了呢?”

2.師:修改在什麼地方?

3.師:這樣改你有什麼問題嗎?(讓學生質疑,教師預設的問題是:“包”這個動詞爲什麼說“刪掉了”,我看並沒刪,知識換了一個位置。)

4.教師引導解疑,從而使學生明白前一個“包”是動詞,後一個“包”做動詞。

5.師:爲什麼要這樣改?

6.師:第二個改動在哪?把“書皮”改爲了“包書紙”

7.師:從這個改動中,你體會到什麼?

……

課後王老師建議把這一環節改爲:

1.根據學生的回答出示句子:

“怎麼你把包幾何課本的書皮去掉了呢?”

“怎麼你把幾何課本的包書紙去掉了呢?”

2.師:讀一讀這兩句話,不同在哪裏?做做記號;交流。

3.師:葉老爲什麼會這樣改?你體會到什麼?

(預設:這樣改使句子乾淨了也規範了,更確切。葉老的用字的準確、規範、嚴肅認真、一絲不苟、嚴謹,更好得還能體會到自己作文的種種毛病,要花大力氣,要一絲不苟。)

很明顯,刪改後的環節顯然比原先乾淨了。

王老師刪改的理由是:學生其實在這裏根本不存在疑問,一讀就懂。我的教學結果反而是教師把這一內容想得複雜了,把簡單的問題複雜化了。犯的錯誤是不瞭解學情。王老師考慮的依舊是學生所需!

在崇文就磨了一堂課,感受到的王老師也只能是點點滴滴的,但就是這點點滴滴卻染綠了我“簡簡單單教語文,完完全全爲學生,紮紮實實求發展”的語文教學之理想。與其說現在是磨課活動的結束,不如說是教學之路新的開始。在以後的日子裏,我一定會讓“那片綠綠的爬山虎”在我心中長得蔥蔥蘢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