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靜悄悄的革命》初中讀後感

《靜悄悄的革命》初中讀後感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54W 次

看過《靜悄悄的革命》這本書後我認真地進行了反思,現在我們所進行的教育革命不正是這樣的靜悄悄的革命嗎,沒有什麼轟轟烈烈的場面,有的只是潤物細無聲的日常教學,而這些正是我們在這場革命中所要思考的問題。認真讀完書後,我不禁爲日本教師們的敬業精神以及他們的研究鑽研精神所感動。在這本書中,佐藤學先生深入淺出地闡述了日本目前教育教學中的課程觀、教學觀、師生互動觀等;同時,作者也對在教學過程中以及對課程的認識中所顯現出來的問題做出了深刻的批判,並且,也爲現代學校的改革,尤其是中小學改革的實踐提出了許多實用而深刻的建議。我下面就其中的幾個問題寫一些自己的看法。

《靜悄悄的革命》初中讀後感

佐藤學先生參觀了許許多多日本及國外的中小學,正如書中所說“我看過數不清的教室,可以說沒有哪一個教室和其他教室洋溢着完全相同的氣息,有着完全相同的問題。”可是,作者卻發現在這些不同的教室裏進行的教學,卻是大同小異的。因此,作者以此切入點,向現在的教學方式提出了質疑,而這些質疑對我們反思正在進行的新的課程改革也可以說是很有幫助的。教學是由“學生”、“教師”、“教材”、“學習環境”四個要素組成,而在這四個要素中,我們以前強調教師在教學中起到主宰性的作用,學生都要服從教師的安排,這是我們現在所擯棄的觀點,強調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主體性,這是好的改變,可是現在好像所有的活動都集中在學生身上,特別強調學生的“自己解決”、“自己決定”等,這是與我們所推行的課程改革所不相符的。也就是佐藤學先生所提出的“虛假的主體性”佔據了我們的課堂,在課堂上,學生真的發揮出他們的主體性了嗎,教師可以通過什麼方法來充分激發學生的主體性呢,這些都是值得我們教師認真思考的問題。而爲什麼會產生“主體性”神話這樣的現象呢,佐藤學先生一針見血的.指出:“產生主體性假象的溫牀――教學中的形式主義”。在教學中,老師們有沒有深刻思考教師是否能夠尊重每個學生微妙的個別差異,是否能夠認真傾聽學生的每一次發言,在熱鬧的課堂中,學生是否真的明白了,還是隻是敷衍。我們必須象佐藤學先生所說的“教學必須建立在還原學生的‘主體性’,克服‘主體性’神話的基礎上”,就是要考慮教師、教材和學習環境的相互作用,考慮孩子的經驗,與孩子進行有意義的,富有挑戰的“拋接球”活動。

佐藤學先生在書中還提出了要讓學校成爲“學習共同體”,在教室中要實現“活動的、合作的、反思的學習”提倡以學爲中心的教學,要千方百計的促進交往,並且從“W”這一繁體字的結構,說明了學習的象徵意義,揭示了學習的本質。學習就是和文化遺產的交往,就是教師或家長支持學生在交往中成長,這一字體體現了對以孩子爲中心的交往的支持。所以在我們的教室裏,正是要構築這樣的一種關係,即學生在交往中共同成長的關係,而能觸發和支持這種關係的人就是教師。爲了要實施以“學”爲中心的教學,教師要積極構建一種新型的師生關係,在教學中,既要發揮學生的主體性,又要將教師的主導作用充分發揮出來,在教室的引導下,班裏的孩子互相學習,積極與老師進行互動,成爲佐藤學先生所提倡的交響樂團式的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