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四年級教案 > 《盧溝橋的獅子》課堂實錄與評析

《盧溝橋的獅子》課堂實錄與評析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37W 次

  《盧溝橋的獅子》教學說明:

《盧溝橋的獅子》課堂實錄與評析

《盧溝橋的獅子》中第2自然段對獅子形狀的描寫生動有趣,是本文的教學重點。作者用生動形象的語言,並列整齊、琅琅上口的句式,把盧溝橋獅子的形態描繪得栩栩如生,呼之欲出,體現了作者細緻的觀察力和非凡的想象力。細細品讀這段文字,學生不僅會有如臨其境,如見其“獅”之感,而且喚起了他們的創造意識,爲培養學生創新思維提供了可貴的條件。這段句末的省略號爲讀者留下了再創造的廣闊空間,任由讀者的思維縱橫馳騁。下面的教例,正是緊緊地把握教材的這些顯著特點,挖掘文中的思維訓練因素,引導學生創造性地學習,促使學生的創造思維在學習語言、理解語言、運用語言的過程中得到發展。

  《盧溝橋的獅子》課堂實錄:

師:課文中寫盧溝橋的獅子數不清的原因,除了數量多之外,還有什麼緣故?

生:多得數不清還有個原因是這些獅子大小不一。

生:它們有的大,有的小,造型不相同,所以數不清。

師:那麼,作者是用什麼詞語來寫大小的?

生:作者是用“幾十釐米”、幾釐米”等數量詞來寫獅子大小的。

生:我從資料上看到,在橋東端蹲坐的兩頭大獅子,身長1.73米,高0.9米,重3噸。它們被當抱鼓石使用。而寫小獅子是用“幾釐米”這個詞語。

生:“甚至連鼻子眼睛都看不清”這句話中的“甚至”一詞描述了獅子小的程度。

師:同學們讀書都非常仔細。盧溝橋的獅子數不清還有別的原因嗎?

生:有。數不清還因爲這些石獅子形態各異。它們有的蹲坐、有的低頭,還有偎依的、藏着的、被按在地上的等等,所以數時極難數準。

生:這些獅子不僅小,而且有的只露出一張臉,有的伸出一隻爪子,有的藏在大獅子身後,所以數時不容易數準。

師:同學們說得非常好。那麼,誰能用“因爲……所以……”的句式來說明數不清的原因呢?生:因爲盧溝橋的獅子大小不一,形態各異,所以很難數清。

師:說得真不錯。請看圖片,觀察上面描寫的五種獅子不同的形態特點,朗讀課文第2自然段。(生朗讀第2自然段)師:現在請同學們看圖片,用“有的……有的……有的……有的……還有的……”說出獅子的五種姿態。

生:有的蹲坐在石柱上,有的低着頭,有的小獅子偎依在母獅子的懷裏,有的小獅子藏在大獅子的身後,還有的小獅子被大獅子用爪子按在地上。師:同學們默讀第2自然段,用筆畫出作者聯想的事物。(生默讀,動筆畫)

師:作者看到獅子的不同形態,由此想到什麼?

生:作者由“蹲坐”的這隻石獅子,想到它好像朝着遠方長吼。

生:由“低頭的”,想到它在專心聽橋下的流水聲。

生:由“偎依”的樣子,想到小獅子在熟睡。

生:看到“藏在大獅子身後的小獅子”,想到它在作有趣的遊戲。

生:看到那“被按在地上的”,想到它一定是淘氣,在受罰呢!

師:文中用“形態各異”概括了盧溝橋的獅子多種多樣,你能從省略號中想像其他獅子的姿態,並根據姿態說出自己的聯想嗎?

生:有的小獅子爬在大獅子肩上,好像跟獅媽媽說悄悄話。

生:有的小獅子跪在大獅子面前,好像是向獅媽媽承認自己的錯誤。

生:有的獅子擁抱在一起,好像久別重逢的朋友一樣。

生:有的獅子仰望着天空,好像在和天上的星星對話。

生:有的獅子伸出一隻爪子,好像在數着橋上來往的行人。

師:同學們真會想像,說得和書上的一樣美!你們想不想欣賞這些惟妙惟肖、栩栩如生的獅子呢?

[!--]

生:(齊說)想!(多媒體顯示盧溝橋的獅子圖案,增強學生對美的感受。)

師:這麼多、這麼可愛的獅子,可以用哪些詞來形容?

生:(搶說)千姿百態、姿態萬千、惟妙惟肖、栩栩如生、形態各異。師:這些憨態可掬的獅子,看上去神韻是那樣的優美。如果你來到這裏,看到這一切,你會怎麼想?又會說些什麼呢?生:古代雕刻這些石獅子的能工巧匠們,你們真是太了不起了!

生:雕刻石獅子的能工巧匠們技藝多麼高超啊!

師:這段課文寫得生動有趣,你們喜歡嗎?

生:(齊說)喜歡!

師:現在老師給大家一點時間自由讀,看能不能背下來。(生練背)

師:讓我們一起來背。這段分3層,先總說“盧溝橋的獅子真有意思”。(生背第1層。)

師:再分說“獅子的大小”和“獅子的形狀”。(生背第2層和第3層。)

師:同學們都能背誦了,現在來想想,作者是通過什麼樣的寫法讓我們瞭解到這些栩栩如生、惟妙惟肖的獅子的。

生:作者是使用“有的……有的……有的……有的……還有的……”這樣的排比句式寫形態各異的獅子的。

生:前半部分“有的……”是寫獅子的形狀;後半部分“好像……”是根據前半部分獅子的形狀而作出的想象。

生:前4個句子都是先寫獅子的形狀,後寫根據前面的形狀作出的想象。第5句是先寫的想象,後寫的是獅子的形狀。

師:同學們會讀書,會分析,概括得也全面。大家都去過動物園,現在,老師請同學們也採用文中的這種句式來說說動物園裏的猴子,好嗎?前4句先說形狀,後說想象;後一句先說想象,後說形狀。

師:動物園裏的猴子真有意思。它們的姿態各不相同。

生:有的猴子眼珠滴溜溜地轉,好像在想如何才能把遊人手中的香蕉弄到手呢?

生:有的猴子抓耳撓腮,好像在思考猴先生提出的問題。

生:有的猴子齜牙咧嘴狂叫,好像在爲那些攀枝躍林的夥伴鼓勁叫好。

生:有的猴子從假山上縱身一躍,“飛”到樹枝上,好像在向遊人炫耀自己是體操明星。生:還有的小猴子大概是在猴媽媽面前撒嬌,拽着猴媽媽的尾巴,還擠眉弄眼的。

  《盧溝橋的獅子》評析:

“創新是一個民族的靈魂”。本教例充分而有效地發揮了語文的功能,在培養和提高學生的創造思維能力方面作了有益的探索。

1.大膽想象,激發創造慾望。在閱讀教學中,引導學生展開合理想象,可以發展學生的語言和思維,有助於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這一教學片斷妙在填補“空白”,創造美。在學生對盧溝橋獅子的美已有認識的基礎上,引導學生跳出課文之外,展開大膽想象,用“有的……有的……”描述獅子的其它姿態,充實了課文內容,豐富了“美”的形象。然後又從具體形象到抽象概括,讓學生調動詞語積累,用學過的詞形容獅子的美。在紮實的語言文字訓練中,使學生充分享受了“創造美”的樂趣。

2.發揮自主精神,讓學生自己去“發現”、“領悟”。本片斷的可貴之處是教師相信學生具有學習的潛能,可以通過自己的活動獲取知識。如學完文中描寫盧溝橋獅子的五種形態的句子後,引導學生自己去“發現”“領悟”語言文字的規律,看作者是用什麼句式、怎樣寫出獅子各異的形態的。學生經歷了一個探索、發現的過程,馬上領悟了規律。這也是幫助學生思考、作出獨立判斷的過程,更是強化學生自主精神、創新意識的過程。

3.舉一反三,注重能力遷移,在遷移中創新。“語文教材無非是個‘例子’。”(葉聖陶語)本片斷模仿例子,寫動物園猴子的情態,進行遷移練習,培養了學生舉一反三的能力。學生在“反三”的過程中並非簡單重複和機械模仿,其中不乏發展和創新因素,是對“一”的昇華和提高。在由“一”而“三”的遷移中無不包含創新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