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散文 > 我的父親母親隨筆散文

我的父親母親隨筆散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98W 次

我的父親是名退休教師,今年69歲。我的母親是名老代課教師,今年67歲,他們於1965年攜手走進婚姻的殿堂。在近五十年的婚姻生活中,他們相濡以沫,面對人生的風風雨雨堅定地牽手走過。如今,他們已經年近古稀,依然爲兒女們操勞着。我的父親、母親一生最大的驕傲是當了一輩子老師,圓了許多農村娃的大學夢。

我的父親母親隨筆散文

一、夫妻攜手,傾情農村教育四十載

“人生在世幾十年,化作春泥更護花”,相家莊村的鄉親們常用這句話來形容我的父親、母親。他們夫妻攜手,一生傾情鄉村教育,用自己的青春年華,書寫着鄉村教師的責任與使命。

說起他們的教育生涯,我的父親顯得有些激動:“當了幾十年老師,雖然生活清貧,但是看到學生成才了就感覺很幸福。”在四十載的教學生涯中,他們培育出了三百餘名大學生。當我的父親、母親走在相家莊的街頭,很多人都會親切地叫他們老師,這樣的稱呼,讓他們感到很幸福。

1965年,我的父親、母親攜手走進了婚姻的殿堂。幾天後,村支書來到了我們家,請求他們到相家莊小學任教。那個年代的代課老師,工資很低,只有幾元。但爲了幫農村娃摘掉文盲的帽子,我的父親、母親欣然答應了老支書的'請求。當時學校住宿的條件非常差,一間土坯平房就成了他們的新家。夏天,土坯房就像個鍋爐,坐在裏面,汗流不止;冬天刺骨的寒風直衝入屋,冷得讓人直打哆嗦。當時,我的父親、母親也曾想過放棄,但一想到孩子們對知識的渴求,最終堅持了下來。從那時起,就在這間土坯房裏,不論嚴寒酷暑,狂風暴雨,我的父親、母親總是把各項工作處理得井井有條。

那時每個年級都是自由組班,很多老師都不願意接受調皮的學生,而我的父親卻把別的老師不願接收的問題學生都接納到他的班上。作爲班主任的他,努力爲他們做工作,摸清了每個學生的基本情況,和他們一起上課,一起玩,很快就和學生打成了一片。在他的感染下,這一羣老師眼中的“問題生”,成績漸漸好了起來,紀律也變好了。“學生就是一棵幼苗,如何生長要靠老師來指導,所以只要肯花點心思,調皮的學生也一樣有出息。”我的父親感嘆道。就憑着這個信念,40年來我的父親總是堅持着自己的理念:當一天老師,做一天父母,讓學生學會做人,學到知識,此生只爲了鄉村教育。

我的父親一直擔任相家莊小學的校長一職,雖然工資低、任務繁重,但他一刻也沒有停止對摯愛事業的追求。白天,他站在三尺講臺;晚上,他在昏暗的煤油燈下自學高中課程,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功夫不負有心人,在鄉村小學任教二十餘年後,我的父親參加了省教委組織的民辦教師轉正考試,成爲一名公辦教師。而我的母親卻沒有這樣幸運,她先後養育了我們五個子女,根本沒有時間自學高中課程,幾次參考都名落孫山,當了一輩子代課教師。直到2011年,才享受了政府對代課老師的補助,現在每個月拿560元的養老補助金。

由於教學成績突出,在母親擔任村代課老師期間,曾經有兩個私立小學聘請她去任教,承諾每個月工資200多元,這可是她在村小學工資的四倍啊!可母親絲毫沒有被金錢誘惑,依然堅守在鄉村教室的三尺講臺。當別人不解地問她:“張老師,您怎麼這樣傻!在鄉村小學,代課老師是沒有任何前途的,根本沒有轉正的機會。而在私立小學,您可以拿這樣高的工資,生活條件也可以改善啊!”母親微微一笑:“這所鄉村小學的學生更需要我!我離不開他們,離不開摯愛的教育事業啊!”

1990年,相家莊村的村民李某開辦了一個造紙廠,許多家長放下了農活,當起了工人。由於受“知識無用論”的衝擊,五、六年級的學生也紛紛輟學,到造紙廠打工掙錢。我的父親、母親看在眼裏,急在心中。他們挨家挨戶地去走訪,苦口婆心地去勸說。面對廠長的質疑,他們坦坦蕩蕩地回答:“我們不是爲了自己的名和利,完全是爲了孩子們的前途啊!知識改變命運,學習創造未來!難道你願意讓自己的孩子一輩子呆在農村嗎?”李廠長我的父親、母親的真情感動了,破例答應了他們的請求。“一個也不能少!”他們信守了承諾,把一個個孩子從造紙廠帶到學校。

2005年,已經60歲的父親到了退休年齡,我的母親也58歲,這時,他們才戀戀不捨地離開了一生摯愛的講臺。如今,他們已到古稀之年,原來的村小學早已經搬遷。但是,在閒暇之時,他們依然會攜手“故地重遊”,站在校門口張望。“一座房,兩座房,紅紅的瓦,白白的牆……要問哪裏最漂亮,要數我們的小學堂!”那熟悉的歌謠再次迴響在他們的耳畔,他們不由得再次攜手,相約“來世再做一對夫妻老師,堅守農村教育四十載!”

二、言傳身教,爲兒女成長諄諄教導

我的父親、母親不光關心愛護每一位學生,而且對我們姐弟五個傾注了一生的愛。在我13歲那年,農村實行了土地承包制,我們一家八口分了十二母責任田。白天,他們去學校爲學生上課,晚上,還要在煤油燈下批改學生的作業。最苦最累的是母親,在批改完學生的作業後,還要爲五個子女縫製衣服。記得一個寒冬的夜晚,北風呼嘯,雪花飄飄。爲了讓我能穿上厚厚的棉衣,母親在煤油燈下忙碌着。兩個小時過去了,母親的手都快凍僵了。躺在暖暖被窩中的我含淚勸道:“娘,別做了,明天還穿原來的那件棉衣吧!”母親搖搖頭,柔聲說:“孩子,別擔心,娘不冷。你快睡吧,馬上就做好了。”說完,母親低下頭,繼續爲我縫製棉衣。看着母親慈祥的笑臉,不由得輕聲吟起古詩《遊子吟》--“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由於父母親都是老師,工資低,生活十分困難。每到週日時,我都會和小夥伴們去地裏拾些柴火。母親總是叮囑我:“平,記住,一定要從別人收割好的地裏去拾,千萬不能去偷。如果發現你偷了別人的柴火,一定不會輕饒你!”母親的話影響了我一生,至今不敢沾任何人的一點兒便宜。

三、孝敬爹孃,用愛維繫着家的和諧

我的父親是家中的獨子,奶奶捨不得讓他吃苦。經常在父親、母親放學回家之前把家裏收拾得井井有條。父親看到這一切十分感動,拉住我奶奶的手說:“娘,您年紀這麼大了,該享享清福了,就別再這樣操勞了。”

爺爺本來身體很硬朗,誰知在一年夏季不慎摔了一跤,躺在了病牀上。父親放學後就趕緊往家跑,細心照顧着我的爺爺。但一個月後,無情的病魔還是帶走了慈愛的爺爺。父親懊悔地跪倒在爺爺的靈牀前失聲痛哭:“都是兒不孝!都是兒不孝啊!”

奶奶是從舊社會走過來的人,生活十分簡樸。有時候,母親爲她買來了營養品,奶奶還埋怨媽媽浪費。母親總是呵呵一笑:“娘,怎麼能說浪費呢?您爲我帶大了五個孩子,理應孝順您啊!”聽了母親的這句話,奶奶很欣慰地說聲:“你真是我們家的好兒媳!我這一輩子連個閨女也沒有,你就是我貼心的小棉襖嘍!”在母親的細心照料下,奶奶活了八十多歲。臨終時,奶奶拉着母親的手說:“你真是我的親閨女!”

父親、母親的孝影響了我一生。在我嫁爲人妻後,母親常常說的一句話就是:“孩子,婆婆就是娘。當你把婆婆當親孃一樣孝順時,婆婆一定把你當親閨女。孩子,你離孃家遠,就好好孝順自己的公婆吧!”

母親的話我牢記心中,盡心盡力地伺候癱瘓在牀的公婆,直到兩年前公婆相繼去世。我的孝心感動了許多人,在今年的重陽節,我被評爲“廣宗縣孝親敬老模範”,頒發了獎牌。手捧着鮮花,我感慨萬千:只有用愛和奉獻才能維繫家的和諧,只有以孝傳家才能傳承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