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課文 > 《鳥語》的語文教學反思

《鳥語》的語文教學反思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11W 次

《鳥語》是一篇文質兼美的散文,主要講述了“我”與鳥兒交談、傾聽並揣摩鳥語的情景,體現了“我”對鳥兒的喜愛之情,以及人與自然的和諧。

《鳥語》的語文教學反思

  課前,我讀這篇文章,覺得這篇文章給予學生有兩點:

1、那就是體會什麼叫好朋友,人與動物之間一種純真的情意!好朋友是能給你帶來快樂的!和布穀鳥對話時的無拘無束,喜鵲對未來充滿信心,不正給我帶來無窮的樂趣嗎?好朋友是能催你上進的,勤勞的燕子,守紀的大雁,勇敢頑強的蒼鷹不正是人類積極向上的動力嗎?

2、給予學生一種研究。從這篇文章可以看出“我”的確成了研究“鳥語”的專家。便可以得出:我們要認識某一事物,要想成爲專家,不去多角度的收集信息,不陶醉於其中,不去思考自己的研究有什麼好處,那肯定不能成功。也就是說,這一課其實給四年級學生一個成功的公式。“鳥兒的確是我們的好朋友哇!”等於什麼?答案不就是作者的研究獲得的資料及自己想法嗎?

  本着這樣的解讀,我設計了教學:

1、扣住主線——“朋友”

文中小作者和鳥兒成了朋友,他是怎樣喜歡鳥,接近鳥的?怎樣和鳥兒交流的?從鳥兒身上得到什麼啓發?讓學生讀課文,找到“鳥兒的確是我們的好朋友哇!”然後在閱讀課文中找到答案,以“朋友”爲主線展開學習。

2、提煉昇華。

明確人能與鳥成爲朋友是人的勤於研究才與鳥的距離更近。

當我把自己的教學思路與組內老師交流時,大家立即展開了討論,紛紛講述自己的教學設計:有的老師以聽鳥語引入,這樣能夠率先引領學生走入文本,點燃學生學習的激情;有的老師說在解決鳥兒是我的“朋友”這個問題上,可以從兩方面入手,即鳥兒給“我”帶來了快樂,從鳥兒身上“我”懂得了道理……

聽取了同事們的建議,再次解讀文本,我細化了教學設計:

上課伊始先將收集的百靈、喜鵲、布穀鳥的叫聲配以圖片一一放給學生聽、看,讓學生說看到了什麼,聽到了什麼。然後引出公冶長的故事和文中“我”也想成爲通曉鳥語的人。

接着,我引領學生融入小作者的角色,一起進入文本,去和孩子們共同喜歡的鳥類聊天、對話,其間穿插梳理課文內容的“句式”訓練,同時這一句式也爲之後的想象說話打基礎。孩子們沉浸在其中,樂此不疲。

而教學“從終日忙碌的燕子那裏,我認識到勤勞的可貴;從飛行整齊的大雁那裏,我懂得了紀律的重要;從搏擊風雨的蒼鷹那裏,我學到了勇敢、頑強的精神……”一句時,我主要讓學生仿照句式進行仿寫。但是,由於時間和鋪墊不夠,教學的`效果並不理想。所以,第二課時進行讀寫結合訓練時,我設計了這樣的問題:“這一句中的終日忙碌、飛行整齊、搏擊風雨去掉行不行?”學生馬上異口同聲地回答:“不行”爲什麼不行?我追問到。學生馬上展開了熱烈地討論。有的說:“這幾個詞分別代表了燕子、大雁、蒼鷹的特點,不能去掉。”有的說:“如果前面不出現這幾個詞,後面我所認識到和懂得的道理就沒有說服力。”還有的說:“正是因爲燕子、大雁、蒼鷹具有這些特點,所以我們纔會去學習他們的可貴精神。”那麼,小作者還會從那些鳥的身上得到啓示呢?(這樣的處理方式就會使仿寫和想象融爲一體,一舉兩得)學生的回答豐富而富有創意:“從捉蟲能手烏鴉那裏,我知道了什麼叫‘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從夜裏忙碌的貓頭鷹那裏,我學到了保護莊稼的重要性。”“從爲樹治病的啄木鳥那裏,我認識到了助人的快樂。”“從海面的清潔師海鷗那裏,我知道了保護環境的重要。”“從努力起飛的雛鷹那裏,我學到了不怕失敗的精神。”“從拼命保護孩子的母雞那裏,我懂得了母愛的偉大。”“從‘嘰嘰喳喳’正在練聲的百靈那裏,我學到了勤學苦練的精神。“從行動迅速的翠鳥那裏,我瞭解到做事的態度。”“從善於捉蟲的啄木鳥那裏,我懂得了‘愛護樹木,人人有責’。”

當我們翻開色彩繽紛、凝結着編者智慧和汗水的教材時,展現在我們面前的是一個充滿童真童趣的兒童世界。每一篇課文都引領着孩子們去認知大自然,感受大自然的美,瞭解這個美好的世界。我們惟有不斷反思自己的教學,才能不斷地走進新課程,只有走進孩子,才能放飛孩子想象的翅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