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教學設計 > 長城教學設計15篇

長城教學設計1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67W 次

作爲一位優秀的人民教師,常常需要準備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連接基礎理論與實踐的橋樑,對於教學理論與實踐的緊密結合具有溝通作用。那麼優秀的教學設計是什麼樣的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長城教學設計,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長城教學設計15篇

長城教學設計1

一 教材分析:

本組課文將帶領學生觀賞我國三處被列爲世界遺產名錄的自然文化景觀。長城作爲引領學生開始中國世界遺產之旅的第一扇窗口,無疑起着舉足輕重的作用。課文不僅表現了長城的高大堅固與氣勢雄偉,還讚美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勤勞與智慧,抒發了民族自豪感和對祖國的熱愛之情。文中配有兩幅插圖,由遠及近地觀察長城,並由此產生聯想。依據這一內容,我制定瞭如下教學目標:

1 知識目標:圖文結合,學習由遠及近的觀察及表達方法。

2 能力目標:學會蒐集,整理,利用信息,通過圖片,文字等資料瞭解長城的特點和歷史地位。

3情感目標:激發民族自豪感,體會作者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4教學重點:有感情朗讀課文,感受長城的雄偉氣勢和古人修築長城的艱辛。

5教學難點:理解長城的特點與古人修築長城所包含的智慧之間的關係。

二 學情分析:

維果茨基說過:課堂的中心應該在於學生,而不在於老師,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必須充分考慮到學生的實際水平,才能提高教學效率,實現有效備課。我們的學生生活在偏僻的小鎮,對於長城大多隻知其名,不知其真,對長城的瞭解也只是微乎其微,同時,這類說明性的文章很難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爲了解決這些問題和矛盾,將課文進行深入淺出的教學,收到理想的教學效果,我採取瞭如下的教學方法。

三 教學方法

基於新課標倡導的“以讀爲主”思想理念,我採用了以作者的情感體驗爲主線,抓住中心句及相關語句進行朗讀的方法,讀中感悟,讀中理解,逐步體會作者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佈置學生課前預習,收集資料,既可以使師生雙方的活動最大限度地指向教學內容,使精力節約化,體現有效教學的特徵,又可以化繁爲簡,將抽象的教學內容簡單化,從而產生積極的情感效應。

充分利用現代化的信息技術,通過文字,圖片,聲音等手段,縮小與文本的距離,把學生心目中遙遠的長城真實地呈現在學生面前,使學生產生主動學習並加工的心理傾向。

四、 教學過程:

(一)、激情導入,激發興趣。(視頻導入)

長城是我們偉大祖國的象徵,是我們中華民族的驕傲,也是世界歷史上的偉大奇蹟。它和意大利的比塞塔、埃及的金字塔,都是舉世聞名的偉大建築。因此,長城吸引着許多中外遊客,大家都想飽覽一下長城的壯麗風光,欣賞一下長城的建築藝術,得到美的薰陶和享受。你們誰遊覽過長城?想不想去觀賞一番?播放視頻。(這樣的導入旨在使學生對長城有一個整體感知並喚起學生的已有感知。)

(二)、初讀感知,學生暢談。

1、學生自由讀課文(尊重學生的主體意識)

2、學生在教師的語言及視頻的感染下暢談長城的印象或從課前蒐集的資料中暢談自己的感受,使學習興趣得以激發,課堂氣氛得以激活。

3、觀察欣賞,發展思維。

(1)指名學生上臺從中國地圖上找出長城東起山海關西止嘉峪關的確切地理位置,並在黑板上寫出長城經過我國的哪幾個省市。

(2)書上的兩幅彩圖觀察點各在什麼地方?各畫了哪些景物?(要求概括出第一幅圖是俯視,觀察點在高處,是遠看;第二幅圖是平視,觀察點在近處。景物有藍天、蒼山、紅楓、灰龍。)

(3)第一幅圖上看到的長城是什麼景象?(讓學生髮揮想象,形象地敘述長城的樣子,如:像一條綵帶,在羣山中飄舞;像灰色長龍,飛舞在崇山峻嶺之間;像條玉練,鑲嵌在碧綠的地毯上等等。)

(4)第二幅圖上可以看到長城的什麼?(結合理解垛子、瞭望口、射口、城臺)爲什麼兩幅圖上長城的景象不同?(第一幅是俯視,遠看的景象;第二幅是平視,近看的景象。由於角度不同,景象的印象也就不同了。)

(三)、細讀感悟,激發求知慾。

剛纔大家說得很好,都想去長城遊覽,那我們今天就和作者一起去遊“長城”。

1、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找出你喜歡的句子(抓中心句)。

2、初讀、細讀、品讀中心句。

3、引導學生抓重點詞及有關的詞語,體會長城的高大、堅固這一特點。

4、欣賞錄像。

隨着同學們的發言,教師一邊打開錄音機,播放優美而令人神往的樂曲,一邊打開放像機,展示一幅幅美麗的長城風光畫面,讓學生再次思考圖文描寫的主要內容和作者要表達的感情。與此同時,讓同學們展示課前自己製作的長城模型和收集到的圖片、郵票,進而得到美的享受和愛我長城感情的陶冶。

(四)、拓展延伸。

在同學們的陶醉與神往之中,教師把話題一轉:大家知道長城歷史悠久,它是什麼時候開始建造?怎樣修繕和連貫?有怎樣的動人故事和傳說?現在請大家把收集到的長城的故事講給大家聽。(讓同學們在高昂的情緒中繪聲繪色,各抒己見,滔滔不絕,使課堂氣氛再一次昇華,也使本課有一個精彩的結尾,與開頭遙相呼應。)

1、講述孟姜女哭長城的故事。

2、結合句子,體會比照的方法。

3、學習生字,完成練習。

(五)、佈置課後作業。

收集其它古蹟、圖片、資料

附:

板書設計:

遠景:一條長龍 蜿蜒盤旋

巨大的條石和城磚

頂上像很寬的馬路

長 城

近景:高大 堅固 外側:垛子

射口

方形城臺

聯想:站在……踏着……扶着……想起……

五 教學反思

《長城》是小學四年級語文上冊的`課文。課文主要是讓學生了解長城是世界文化遺產,體會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偉大,激發學生的民族自豪感。但我感覺到,長城對現在四年級的學生來說,在情感上,空間上還是有一定的距離的,所以在設計這一課的教學時,我把着力點放在拉近學生和文本之間的情感距離上。

課堂中我採用了迴文教學的設計,引導學生理解“這樣氣魄雄偉的工程,在世界歷史上是一個偉大的奇蹟。”這句話。那麼,這句話就成了我課堂教學中的中心句。接下來,引導學生從遠看長城、近看長城、建造長城的偉大人民三個方面一次次地理解感悟這個句子。

從遠看長城引導學生體會長城的氣魄雄偉,先請學生自讀第一自然段,說說長城給自己留下了什麼樣的印象,學生在讀文後,體會到長城很長,我們討論了長城東起山海關西至嘉峪關之間需要經過的省份,感受長城之長,然後我又給學生補充資料說,曾經有人徒步走長城,用了兩年的多的時間,這樣把“一萬三千多裏”轉化成學生可感知的形象,學生走出文本,又走進文本,一個來回,對長城的長有了具體的感知。

到了近看長城一部分,我設計從長城條石的大,長城的寬,垛子、瞭望口、射口、城臺的雄偉壯觀去感受長城氣魄雄偉,我讓學生讀懂課文,充分利用課本資源,正好書上有一幅小的長城近景圖,於是我採取默讀的方法,要求學生邊默讀課文,邊對照小圖,在圖上把長城各個部位的名稱和位置標出來,這樣一來,學生在讀課文時,圖文對照,邊讀邊看,讓學生理解文本有了一個依託,在這個依託上又加深了學生對長城的理解。讀懂了課文,對長城的高大堅固的理解也就水到渠成了。但自己講的太多,學生比較被動。如果能再放手,讓學生多讀有感受的語句,相信學生可講之處會更多,所談感受體會也會更充實、深切。

體會古代勞動人民的艱辛。這一點與學生在情感上的距離是非常大的,如何讓學生體會長城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結晶,我先讓學生讀這一自然段,說說你體會最深的句子,然後抓住“擡”“陡峭”“無數”“兩三千斤”等詞語,啓發學生運用已有的知識經驗去體會,特別是“兩三千斤”,我讓他們先說說自己的體重是多少,那一塊石頭相當於我們多少個小朋友重,有了這樣的對比,學生對巨石的感受更深了,也更能體會到古代勞動人民在沒有火車沒有汽車沒有起重機的情況下,肩擡手扛着這巨大的條石在陡峭的山嶺上勞動是多麼艱難的事,從而體會勞動人民的偉大。

長城教學設計2

設計理念: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課程豐富的人文內涵對人們的精神領域的影響是深廣的,學生對語文材料的反映也往往是多元的。”教《長城》這一課,教師、學生都要主動提前蒐集資料閱讀,這樣教學就會事半功倍,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教學目標:

1、認識8個生字,會寫13個生字。整確讀寫“盤旋、城磚、城牆、屯兵、堡壘、呼應、肩膀、智慧、凝結、氣魄雄偉”等詞。

2、正確、流利、有感情朗讀課文,通過朗讀表達出長城的雄偉氣勢。

3、瞭解長城高大堅固、氣勢雄偉等特點,感受作者對祖國的熱愛之情及對古代勞動人民的讚歎之情。

4、激起民族自豪感,產生了解中國的“世界遺產”的興趣。

教學準備:

1、瞭解“世界遺產”。

2、多媒體課件。

教學重點:

在閱讀中理解長城的高大堅固,感受長城的雄偉氣勢,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揭題

1、板書:長城

2、讓學生說一說自己所瞭解的長城是什麼樣子的。(出示課本圖片)這就是長城。我們知道,“長”指物體形狀的長度,“城”特指城牆,那麼多長的城牆才被稱爲“長”城,這長城又是什麼樣的“城”呢?今天我們就帶着這兩個問題來學課文《長城》。

二、初讀課文

1、邊讀邊畫課文中的生字詞(養成不動筆墨不讀書的習慣),做到不漏讀、不錯讀。

2、學習生字詞

1)出示生字卡片抽讀。

糾正學生容易讀錯的字“峻、峪、屯”等。

2)根據自己的預習,你弄懂了課文中的哪些生字詞語的意思。(指名反饋)

重點指導“盤旋、城磚、城牆、屯兵、堡壘、打仗、呼應、肩膀、智慧、凝結、氣魄雄偉”等詞語的理解。

三、字面理解課文,師生合作

(設計意圖)語文教學主要是讓學生學會感悟語言、運用語言。以言語學習爲宗旨,教師引領學生從感悟語言的表達形式入手,到領悟語言表達的精妙,豐富語言倉庫的儲存。

師範讀課文,學生完成以下問題

1)聽了師的朗讀,長城給你留下了什麼印象?

學生可以從課文中找詞語,也可以說自己想出來的詞語。

2)課文按什麼順序寫長城?

由遠到近,整體到部分(板書:遠——近)

四、再讀課文,圖文結合

1)哪幅圖和哪個自然段分別是作者遠看、近看長城的?

2)指名讀圖文相對應的自然段。

師指導學生讀難以讀通的句子。

五、小結

今天我們初步瞭解了長城,明天我們再具體瞭解它的形態、結構及作者的聯想。

六、作業

1、抄寫生字詞。

2、預習下一節課的內容。

第二課時

一、激情導入。

師:同學們,在我們中國有這樣一個古代建築:她是世界上修建時間最長,規模最大的軍事防禦工程;無數勞動人民爲了修建她付出了血汗甚至生命;她歷經了兩千年的風雨至今仍然屹立在祖國的北方;她是中國人民力量和智慧的象徵;她是中國最早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的古代建築之一;你們知道她的名稱嗎?

對,是長城。毛主席說,不到長城非好漢。作爲一箇中國人,你必須認識長城,瞭解長城。今天讓我們再一次走進課文,深入瞭解長城。

二、學習第一自然段。

1、讀課題。

2、看圖。師:請同學們看圖,說一說你看到了什麼?

3、課文中的哪一自然段描述了圖上的內容?齊讀第一自然段。

4、遠看長城,它像一條長龍。(作者的觀察點離長城近還是遠?)(換成長蛇好不好?體會打比方的說明方法:形象生動)(板書:遠看一條長龍)

龍是中華民族的象徵,代表了中國人民不屈不撓、積極向上的精神。成語中有望子成龍、龍騰虎躍、龍馬精神。蛇就差遠了,虎頭蛇尾、蛇鼠一窩。

5、理解“崇山峻嶺、蜿蜒盤旋”

6、看圖識“萬里長城”。(體會列數字的說明方法:具體)步行要花多少時間?(大概67天)

7、指導朗讀。同學們,你們能用那些詞語形容長城?(在朗讀中體現出來)

(設計意圖)創設情境,放開品讀。通過讀,使文本意旨觸摸學生的心靈,讓文本語言激盪學生的精神,引發情感共鳴,產生感想,走進文本認識長城、體驗長城的氣概。

過渡句:師:遠看長城,它像一條長龍,氣勢雄偉。近觀長城,作者又看見了什麼呢?請同學們默讀課文第二自然段,想一想長城由哪幾部分組成?

1、長城由哪幾部分組成呢?(城牆、垛子、瞭望口、射口、城臺)畫示意圖,讓學生標出垛子、瞭望口、射口。在圖片上指出城臺。城牆的外沿是哪邊?即敵人進攻的方向。

2、城牆頂有多寬?(體會打比方的說明方法像很寬的馬路。舉例說明五、六匹馬可以並行,相當於教室的寬度。)

3、瞭望口、射口和城臺有什麼作用呢?

4、學到這兒,同學們有沒有不懂的問題提出來?(拓展烽火臺在軍事上的作用)

5、八達嶺上的這段長城,可以用課文中的哪個詞語形容?(板書:高大堅固)

師:高大堅固的長城,成爲北方遊牧民族一道不可逾越的障礙,從而保護了華夏文明世代傳承,生生不息。請同學們齊讀第二自然段,再一次體會長城高大堅固的特點。

過渡句:毛主席說,不到長城非好漢。不知道我們班有沒有登上長城的英雄好漢?

站在長城上,你想到了什麼呢?讓我們自由讀第三自然段,體會作者的聯想。

三、學習第三自然段。

(設計意圖)教學過程中,教師不僅關注“導”的過程,更關注學生課堂內外學習的狀態,促進師生在課堂上積極有效、積極互動,把學生一步一步引向深入,讓學生感悟到怎樣纔是課內外結合。

1、體會幾個動詞,用詞語代替“很自然地想起”

()在長城上,()着腳下的方磚,()着牆上的條石,很自然地想起古代修築長城的勞動人民來。

“站、踏、扶”說明作者身臨其境。可以用“情不自禁、不禁、油然而生”代替“很自然地想起”。

2、體會修長城的艱辛,古代勞動工具的落後,加上地形的'險峻,更加突出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力量。

一塊條石兩三千斤重,拿班上的學生體重比較,相當於多少位學生的體重。工具的落後,工程的艱辛(拓展想象)修建長城時會發生什麼意外呢?

學生根據蒐集的材料或課文的句子,彙報自己想到的畫面。

聯繫“崇山峻嶺、一萬三千里”理解。從中你體會到了什麼呢?(智慧與力量)指導朗讀。

3、具體分析:

多少勞動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結成這前不見頭,後不見尾的萬里長城。

“多少、才、前不見頭,後不見尾”(體會修建長城的艱辛,表達作者對古代勞動人民的讚歎)

4、指導朗讀。理解、初讀、指名讀、示範讀、配樂讀。

四、總結:師:這樣氣魄雄偉的工程,在世界歷史上是一個偉大的奇蹟。

1、什麼是奇蹟?

2、爲什麼說長城是一個偉大的奇蹟?

3、爲什麼說長城在世界歷史上是一個偉大的奇蹟?

4、各國領導人對長城的讚歎。(展示)

這也是長城毫無爭議地、順利入選《世界遺產名錄》的原因之一。

五、拓展。

(設計意圖)教材只不過是教師和學生的憑藉,應該把視野放得更開闊一些,將教材與生活聯繫起來。這一環節的設計就是爲了把學生引向更開闊的天地。

1、長城的近況,呼籲保護長城。

2、課外收集有關長城的故事、傳說和圖片資料。

長城教學設計3

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掌握本課生字、生詞,瞭解長城的概貌、構造、歷史等,《長城》教學設計。

2.智能目標:

①指導學生圖文對照,學習由遠及近、由整體到部分的觀察方法,培養觀察能力和良好的觀察習慣。

②讀懂課文,理解每段話的意思及段與段之間的聯繫。

3.情感目標:通過讀文討論,激發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愛國主義情感。

教學過程

一、激情導人,觀察插圖,瞭解圖意

1.談話導入,激發興趣。

在月球上用肉眼看地球,能看見的建築物只有一座,那就是我國的長城。(板書課題)

2.觀察長城彩圖,瞭解圖意,學會觀察方法(幻燈片打出與課本一樣的兩幅彩圖)。

(1)師:這兩幅圖都有長城,我們應該先觀察哪一幅?爲什麼?

(2)看遠景圖時應重點觀察什麼?(抓住觀察重點:長城)你覺得長城看上去有何特點?(長、大、彎)再看近景圖:你能看出長城有何特點?(高大、堅固)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由朗讀全文,說說剛纔兩幅彩圖分別與文中哪些段落相對應。(第一幅與第一自然段,第二幅與第二自然段。)

2.生討論:課文三、四自然段爲何沒有圖片與之對應?(不是作者所見之景,無法畫出。)

後兩節分別寫了什麼?(作者的聯想和長城的地位。)

3.試給課文四個自然段分別加一個小標題。

三、圖文對照,讀懂課文

1.第三次看遠景圖。

(1)遠看長城是什麼樣子?(像一條長龍)

把長城比喻成長龍,突出了長城什麼特點?(長、大、彎)

這樣寫有什麼好處?(這個比喻把靜態的長城寫活了)

(2)列出數字“一萬三千里”對說明長城的長有何好處?(表達更準確、讓人更信服)

2、第三次看近景圖,小學五年級語文教案《《長城》教學設計》。

(1)此景是作者在何處(觀察點)看到的?

(2)作者分別介紹了構成城牆的哪些部分?各部分的作用是什麼?

(3)根據文意和蒐集的資料展開想像。說說古人怎樣利用城臺、垛口、嘹望口、射口傳遞信息、進行防守和打擊敵人?

3、披文入情,學第三自然段。

(1)假如你登上了長城,看到高大堅固的城牆綿延起伏,摸着巨大的條石,踩上平整的方磚,領略巧妙的設計,你會想起什麼?

(討論後歸結到:修長城的古代勞動人民。)

(2)默讀第三自然段,想想古代勞動人民修長城的'艱難有哪些?

文中又說長城是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智慧體現在哪裏?

(精心設計使之易守難攻,開鑿搬運巨大條石的方法等。)

4.齊讀第三自然段。

爲什麼說長城在“世界歷史上是一個偉大奇蹟”?

四、總結全文,迴歸整體

1.第四次看兩幅彩圖,結合下列提示語複述長城遠景、近景。

長龍崇山峻嶺蜿蜒盤旋條石城磚垛嘹望射城臺

2.老師總結談話。

五、延伸性作業

長城到底給我們中華民族帶來了什麼?是苦難?是安寧?是驕傲?是屈辱?還是其他什麼呢?請大家課外閱讀有關長城的書籍,蒐集資料,以《長城爲中華民族帶來了什麼》爲題寫一篇辯論稿,準備參加下一次的語文活動課--辯論會。

簡評

教學目標體現了認知、智能和情意的多元統一,挖掘了《長城》課文的科學和人文內涵。教學過程的五個環節嚴謹細密,條貫統序,易於操作,貫徹了自主、合作、探究的閱讀理念。特別是圖文對照,相得益彰,落實了由遠到近,由面到點的觀察能力訓練,對新《語文課程標準》要求的“藉助讀物中的圖畫閱讀”,是個典型的示範。

長城教學設計4

【教學要求】

1、認識8個生字,會寫13個生字。正確讀寫“盤旋、城磚、城牆”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通過朗讀表達出長城的雄偉氣勢。

3、瞭解長城高大堅固、氣勢雄偉等特點,感受作者對祖國的熱愛之情及對古代勞動人民的讚歎之情。

4、學習作者觀察表達的方法。

5、激發民族自豪感,產生了解中國的“世界遺產”的興趣。

【教學重難點】

1、教學重點:

在閱讀中理解長城的高大堅固,感受長城的雄偉氣勢,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

2、教學難點:

學習作者觀察表達的方法。

【教具準備】

媒體課件──生字,長城圖等。

【教學時數】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出示課件長城圖,簡介長城;揭示課題

簡介──對於長城,同學們瞭解多少?

(請學生先說)

師簡介──要點:

知道長城修築年代的久遠,古代勞動人民修築長城的不易,長城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建築。讓學生了解長城是中華民族的象徵,長城是中國人民的驕傲等。

揭題,讀題。

二、學生自學課文

1、輕聲自讀課文:

要求自學生字新詞,準字音,讀通句子。

2、同桌一起讀:

要求互相正音,讀通課文。

三、檢查生字自學情況

1、出示生字、新詞:

指名讀,小組讀,齊讀等。瞭解“崇山峻嶺”“屯兵”“盤旋”等詞的意思。

2、課文:

指名讀,結合正音。

3、讓學生談讀了課文後的感受。

四、學生再讀課文──讀通、讀熟課文;初步瞭解課文內容及自然段大意;質疑釋疑

1、讀課文,形式由學生自己選定。

2、默讀,要求:

⑴ 思考:

課文的每個自然段寫了什麼?

(注意一二自然段作者的觀察點。)

⑵ 用筆畫出自己不懂的詞句等:

批註上自己不懂的,想要解決的問題。

3、同桌之間或四人小組之間互相交流。

4、反饋學生默讀思情況及質疑情況,師視情引導、評價。

5、讓學生選讀自己喜歡的句段。

五、寫字

再認讀生字;簡單指導,學生動筆寫。

六、作業

1、熟讀課文。

2、思考解決自己提出的問題及課後第二題。

第二課時

〖設計理念〗

教學的過程努力做到“以讀爲本,以情爲線”。做到以讀導情,以讀悟情,以情****,把讀與思考,讀與理解,讀與想象有機結合,讓學生感受到長城的雄偉氣勢,感受到我國古代勞動人民修築長城的艱辛與智慧,激發學生對祖國的熱愛及對古代勞動人民的讚歎之情。

〖教學過程〗

一、談話

出示課件長城圖,揭示課題、讀題。

二、讓學生自由讀一遍課文,爲後面的讀文學習打下基礎,回顧初讀感知的課文內容

三、學習課文

(在閱讀中理解長城的高大堅固,感受長城的雄偉氣勢,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學習作者觀察表達的方法。 )

分段指導閱讀:

1、第一自然段:

目的:

通過引導學生讀,讓學生感受到長城的“長”及氣勢雄偉的特點;初步感受我國古代勞動人民修築長城的不易,激發學生對祖國的熱愛之情及對古代勞動人民的讚歎之情。

⑴ 讓學生圖文對照讀,自個選擇讀的方式練習讀;師巡視指導。

⑵ 指名讀,齊讀等,適時評價引導。

⑶ 讓學生初步瞭解古代勞動人民修築長城的不易。

2、第二自然段:

目的:

通過不同形式的讀,讓學生了解長城的構造特點及作用,進一步感受我國古代勞動人民修築長城的艱辛和智慧,激發學生對祖國的.熱愛之情及對古代勞動人民的讚歎之情。

⑴ 男生和女生交替着讀,初步瞭解內容。

⑵ 學生默讀,想一想:

每句話向我們介紹了什麼?

先同桌互說,再指名班級交流(瞭解長城的高大堅固及構造特點)。

⑶ 質疑。

(讓學生了解長城此結構特點的作用,從而感受到長城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血汗和智慧凝結成的。)

⑷ 通過引讀,加深理解。

3、第三自然段:

目的:

通過讀與想象有機結合,讓學生感受我國古代勞動人民修築長城的艱辛和智慧,激發學生對祖國的熱愛及對古代勞動人民的讚歎之情。

⑴ 通過想象,讓學生感受到我國古代勞動人民修築長城的不易。

⑵ 通過引導讀,再讓學生感受到我國古代勞動人民修築長城的不易。

⑶ 通過引導學生體會句子中帶點詞“多少”“才”,理解句子:

“多少勞動人民的血汗和智慧……萬里長城。”

讓學生感受到長城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結晶。

4、第四自然段:

目的:

通過讀與說(議)相結合,讓學生感受到長城的雄偉氣勢,激發學生對祖國的熱愛及對古代勞動人民的讚歎之情。

⑴ 齊讀。

⑵ 根據課文內容(可引導從一、二、三段找一找)把下面的句子補充完整:

__________________,所以說長城是世界歷史上一個偉大的奇蹟。

⑶ 讓學生同桌互說,再在班級交流。

四、總結

1、出示名人讚揚長城的語句,讓學生讀,激發學生對祖國的熱愛及對古代勞動人民的讚歎之情。

2、引導學生蒐集有關長城的故事、傳說和圖片等資料,激發學生對祖國的熱愛及對古代勞動人民的讚歎之情。

五、作業

1、積累課文中自己喜歡的語句。

2、爲長城寫一個導遊詞。

3、蒐集一些有關長城的故事、傳說和圖片等資料互相交流,進一步瞭解長城。

長城教學設計5

設計說明

《長城》是小學語文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材第七冊第十七課的內容,這篇課文的後兩篇課文分別是《頤和園》、《秦兵馬傭》,這三篇課文共同反映一個主題:中國的“世界遺產”。選編這篇課文,目的在於讓學生了解長城,感受其宏偉氣魄與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聰明才智,激發民族自豪感,培養探究中國的“世界遺產”的興趣。這篇課文的知識目標:識記生字詞不難解決。但技能目標:學習由遠及近,由整體到部分,從不同觀察點觀察事物的方法,在觀察的基礎上展開想象;情感目標:認識長城是古代勞動人民的血汗和智慧的結晶,是世界歷史上的奇蹟,激發民族自豪感,是重點,也是難點。根據《語文課程標準》中的“閱讀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爲,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這一要求,結合教材特點及學生的實際情況,我採用自讀自悟教學法,以學生的“讀”爲主線貫穿全文教學,通過多種形式的讀,讓學生在讀中去想、去議、去說,從而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思考和感悟。

教學設計

一、創設情境引導讀——初識長城

1 、揭題:據有幸登上月球的宇航員介紹,在月球上用肉眼看地球,能看見的建築物只

有一座,那就是我國的長城。長城以其雄姿和壯美,深深地吸引着中外遊客,它是中華民族的象徵,是華夏兒女的驕傲,今天我們就和作者一起去遊覽舉世聞名的萬里長城!

(多媒體演示,激發閱讀興趣。板書課題《長城》,指導學生自豪與深情地讀課題。)

2 、你想更深入的瞭解長城嗎?(引讀課文)

3 、交流閱讀感受:長城留給你什麼印象?( 結合課前的預習,學生反饋)

二、圖文對照感受讀——感知長城

教師指導觀察圖,讓學生感受畫面。

1 、看第一幅圖,說說你從圖中看到了哪些景物?課文中是怎樣描寫的?(引導學生觀察圖時,要分清主次,能抓住主體進行重點觀察。)

2 、看第二幅圖,說出你從圖中看到了些什麼?課文是怎樣具體描寫的?(引導學生從整體到局部的觀察,抓住細節認識事物的特點。學習作者運用準確的語言表述所觀察到的具體內容的方法。)

3 、從兩幅圖觀察到的不同景物,說說作者的觀察點有什麼不同?兩幅圖各表現事物什麼不同的特點?

三、重點賞析深入讀——品味長城

1 、學生自讀自悟,深入閱讀課文,體味文中的哪些詞句給你了很深的感悟。

2 、交流閱讀感受,品味、感悟、體會,並指導朗讀。

(1):遠看長城,像一條長龍,在崇山峻嶺之間蜿蜒盤旋。

引導學生抓住“長龍”、“崇山峻嶺”、“蜿蜒盤旋”,感受長城的雄偉,運用比喻的方法寫出了長城的氣魄。

(2):城牆外沿有兩米多高的垛子,……城臺之間可以互相呼應。

引導學生領略長城巧妙的設計,體味長城在軍事防禦上所起的重要作用。根據文意和蒐集的資料展開想像,說說古人怎樣利用城臺、垛口、嘹望口、射口傳遞信息、進行防守和打擊敵人?

3 、情境體驗,觀看多媒體課件的演示,遊覽長城。

四、披文入情感悟讀——傾動長城

1 、假如你登上了長城,看到高大堅固的城牆綿延起伏,摸着巨大的條石,踩上平整的方磚,領略巧妙的設計,你會想起什麼?

( 討論後歸結到:修長城的古代勞動人民。)

2 、默讀第三自然段,想想古代勞動人民修長城的艱難有哪些? (聯繫文中句子體會磚石多、重;運輸的工具原始;環境險惡)文中又說長城是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 智慧體現在哪裏? ( 精心設計使之易守難攻,開鑿搬運巨大條石的方法等。)

3、這段第三句中的“凝結”是什麼意思?“才”是什麼意思?

這磚石那麼重、運輸的工具那麼原始,環境那麼險惡,我國古代勞動人民付出了多少血汗,發揮多麼非凡的智慧,才建造出這前不見頭、後不見尾的萬里長城。

這裏的“才”字既表達出建造長城的不容易,又飽含着對古代勞動人民的讚歎之情。

4 、創設情境(配樂描述)

想象古代勞動人民的勞動場景:逶迤綿延的山峯記錄了勤勞勇敢的古代勞動人民一個個堅實的足印,遼闊無邊的天空記錄了聰明智慧的古代勞動人民一聲聲粗重的呼吸,一曲曲嘹亮的號子。多少勞動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結成這前不見頭後不見尾的萬里長城。

5 、指導感情朗讀。(要求讀出勞動的艱辛,讀出非凡的創造,讀出由衷的讚歎。)

6 、小結:爲什麼說長城在“世界歷史上是一個偉大奇蹟”?

五、自由抒發激情讀——讚美長城

1 、通讀全文引發學生對古代勞動人民的敬佩,激發民族自豪感。

2 、心裏話大聲說。高呼對長城的由衷讚美。

3 、2008 年,奧運會將在我國首都北京舉行,到時,會有很多的外國朋友來到我們國家,他們大都會來參觀我們的萬里長城,如果你是一位導遊,你會怎樣把長城介紹給這些外國朋友呢?請你創作一篇長城介紹詞。

六、知識拓展延伸讀——深識長城

閱讀課後“資料袋”,激發探究中國的“世界遺產”之旅的興趣。

1 、自主交流蒐集的有關長城的傳說、故事、歌曲、圖片資料,如:毛主席詞中名句“不到長城非好漢”,傳說故事《孟姜女哭長城》等。教師適當追問資料蒐集的辦法,鼓勵學生克服困難多蒐集相關資料。

2 、課件出示29 處中國的.世界遺產圖片,讓學生談一談感受,讀一讀“資料袋”,激發探究興趣。建議學生自主或小組合作在課外去搜集資料,建立專用的資料袋,爲後面課文及語文園地的學習作準備。

由於文本的這種結構特點,我們基本上可以確立這樣的教學目標:

一是瞭解長城,理解長城爲什麼被稱爲世界歷史上偉大的奇蹟;

二是在閱讀中領會文本的寫作結構,學習觀察事物與構思成文的方法。

爲了達成以上教學目標,我建議可以採取以下兩個教學板塊:

第一板塊:長城,偉大的奇蹟

1.朗讀課文,在教師的指導下概括每個自然段的主要內容,把握全文的敘述結構。

2.感受“奇蹟”:結合文章前兩個自然段展開教學,從長城的綿延壯麗和高大堅固理解長城是歷史上偉大的奇蹟。

從“遠看長城”感受長城的綿延壯麗。先請學生結合文字展開想象,在頭腦中想象畫面;然後出示地圖,引導學生更加直觀地感受長城之“長”;最後出示長城遠景圖,學生再讀課文第一自然段,對長城的“綿延壯麗”有一個完整的認識。

從“近看長城”感受長城的雄偉堅固。先請學生結合文字展開想象,在頭腦中想象畫面,比如垛口、射口、瞭望口的設計,城牆的寬度等;然後請學生根據文中的描述畫示意圖,標出垛口、射口、瞭望口的位置,並說明其作用;最後出示長城近景圖片,讓學生觀察,從視覺上進一步感受長城的高大堅固。

第二板塊:長城,血汗與智慧的結晶

1.讀第三自然段,思考:站在長城上,作者聯想到了什麼?

2.這綿延壯麗、雄偉堅固的萬里長城,讓你聯想到了什麼?

3. 補充介紹關於長城的傳說:孟姜女哭長城。引導學生圍繞這個故事展開討論,感受長城是中華民族血汗凝結成的。

4.引導學生自主討論爲什麼說長城反映了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提示學生聯繫上下文展開思考,如:垛口、烽火臺的設計,建造長城的條石與方磚的運送等,都反映了建造長城的人民的智慧。

以上是對課文《長城》的基本教學思路,這兩個教學板塊可以作爲第一課時。但是由於長城承載了中華民族歷史文化中太多的東西,而教材中的這篇文章顯然過於單薄,又由於重視長城建造結構的描寫,就沖淡了其中的厚重的歷史文化蘊涵;在語言表達上,則規範有餘,個性不足。因此,我建議在衆多的描寫長城的詩文中進行選擇,介紹給學生閱讀,以彌補教材的不足。考慮到語言表達與思想內涵的個性化要求,我建議選擇與課文風格迥異的文章,如魯迅和毛姆的《長城》來作爲補充教材。這裏有必要對魯迅與毛姆創作的《長城》做解讀。

魯迅先生的《長城》原刊1925年5月15日《莽原》週刊第4期,後收入《華蓋集》。從文章落款來看,此文應是創作於1925年5月11日。應該說初讀魯迅的《長城》是令人詫異的,因爲我們早已習慣了對長城的讚美,習慣了認識長城的偉大,在已經普遍達成“共識”的情況下,讀魯迅的《長城》不啻是一種震撼。其實,魯迅的偉大就在於他總能穿越時空,總能看到事物的本性和真相,儘管有時這是我們不一定能夠接受的。同樣,讀這篇《長城》,我們也讀出了與以往讚美長城的那些文字很不一樣的東西。除了震撼,我們也不難感受到縈繞在文字中的那份沉鬱的氣息。魯迅開篇便慨嘆“偉大的長城!”,然後筆鋒一轉,認爲這長城不過是“徒然役死許多工人而已”,未必能夠擋得住胡人入侵,現在不過就是一種古蹟罷了。接下來的文字讓讀者感受到魯迅筆下的長城已不再是那個實在的長城,而是一種象徵——是舊思想、舊制度、舊傳統的象徵,是封建、保守、落後的封建社會的象徵,他“總覺得周圍有長城圍繞”,因此在魯迅看來,這長城是“偉大而可詛咒的”。由於魯迅筆下的長城具有象徵意義,而這種象徵意義又是與魯迅所處的時代與環境緊密相關,對於只有四年級的小學生來說,要理解這種象徵意義是比較困難的,因此建議在教學時點到即止,只要讓學生明白魯迅筆下的長城具有象徵意義,知道象徵什麼即可,對其他內容不宜做過多的展開。

相比之下,英國小說家毛姆的《長城》不像魯迅那樣着力於取其象徵意義,而是在寫實的基礎上發出由衷的慨嘆。1920年,毛姆來到了中國,寫下了遊記散文《在中國屏風上》,《長城》就是其中的一篇。這篇文章正如書中的其他文章一樣,是毛姆用鉛筆在路邊買的黃色包裝紙上草草寫成,只不過200來個字。在毛姆的眼中,中國的長城“就像它所守衛的帝國一樣不可思議”,它是龐大的、雄偉的、寂靜的、令人敬畏的,同時它又是孤單的、無情的、大膽的。這是一個外國人真實的感受,爲了強調這種感受,毛姆在文章的開頭和結尾發出了同樣的慨嘆:“在薄霧中,龐大、雄偉、寂靜、令人敬畏地矗立着中國的長城。”這不是簡單的重複,而是一種鐫刻在作者腦海中的巨幅油畫:在一片無邊無際的薄霧之中,中國的長城巍巍矗立在崇山雲嶺之間,它顯得那麼龐大、雄偉,在一片寂靜中散發着令人敬畏的氣息。這幅畫面正是作者記憶中的長城,在隨意的抒寫中透着淡淡的嘲諷。因此,這篇文章不論是語言還是表現出來的感受都具有濃郁的個性色彩,或者具體地說,具有濃郁的毛姆本人的個性色彩。因此,在教學時把毛姆的《長城》介紹給學生,也正是希望從另一個既不同於教材又不同於中國作家魯迅的角度,讓學生看到一個外國人眼中的長城。當然,毛姆並不能代表所有的外國人,毛姆眼中的長城也並非所有外國人眼中的長城,我們從其他外國人對長城的評價中就可以看出來。

設計者太偉大了,長城不愧爲世界奇蹟!——以色列前總理拉賓

只有一個偉大的民族,才能造得出這樣一座偉大的長城!——美國前總統尼克松

這是世界上最偉大的工程,在其他地方我從未見過類似的傑作。——俄羅斯原總統葉利欽

長城是世界上最偉大的奇蹟之一,確實令人鼓舞。人們在上面爬坡都感到吃力,可以想象當年建造長城時需要什麼樣的智慧和力量。——美國前總統里根

這也是外國人眼中的長城。那麼,不論是毛姆還是魯迅,他們眼中的長城都不同於其他人,也當然不同於教材中的長城。把魯迅和毛姆的《長城》介紹給學生,就是希望打開學生的視野,不僅是閱讀視野,更是提供一種完全不一樣的思維方式。儘管這兩篇文章相對於教材體《長城》而言是有些難度的,不論是語言還是思想,都是有個性化的,但這就是一種閱讀能力的提升,一種對同一事物多樣化認識的思想訓練,我認爲這是很重要的。當然,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我們引導學生讀毛姆與魯迅的文章,不必像教課文那樣去操作,完全可以以討論、對話的形式展開。因此,我們不妨在前面兩個教學板塊的基礎上設計第三個教學板塊,即:拓展閱讀,結合魯迅與毛姆創作的《長城》認識不同的人眼中的長城和不同的語言表達方式。與前面兩個教學板塊相呼應,我把這個教學板塊定名爲:長城,說不完的長城。這個板塊可以放在第三課時,主要教學策略如下:

第三板塊:長城,說不完的長城

1.讀毛姆的《長城》,思考:在毛姆的眼中,中國的長城給他怎樣的印象?結合文章中的有關描寫來說明。

2.讀魯迅的《長城》,思考:爲什麼在魯迅的眼中,長城是“偉大而可詛咒的”呢?結合文章中的有關描寫來說明。

3.討論:魯迅和毛姆的文章都是對長城進行讚美的嗎?結合你對有關語句的理解來說明自己的觀點。

4.作業:查找其他與長城有關的詩文,選擇自己喜歡的內容推薦給同學。

長城教學設計6

教學目標:

1、認識“祟、峻”等8個生字,會寫“崇、旋”等13個生字;能正確讀寫“崇山峻嶺、盤旋”“智慧、氣魄雄偉”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出長城的氣勢和自豪感。

3、瞭解長城的結構,體會長城高大堅固、氣勢雄偉的特點,感悟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力量。

4、培養學生蒐集與處理相關資料信息的能力,激發學生了解中國的“世界遺產”的興趣。

教學重點:

瞭解長城的結構,體會長城高大堅固、氣勢雄偉的特點。

教學難點:

在閱讀中理解長城的高大堅固,感受長城的雄偉氣勢,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

教學準備:

1、提前入文,蒐集整合資料;提前2~3天,讓學生感知課文,粗知內容。

a.結合課文內容,引發學生廣泛蒐集長城的圖片、文字及影像資料。

b、學生自主與學習夥伴研究資料,歸類整理資料。

2、自學生字,初寫生字,並大致讀順課文。

3、老師瞭解學生資料蒐集及相關學情。

教學時間:

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單元主題:我國的世界文化遺產

1、圖片展示遺產風貌,激發學生的興趣。

2、明確單元的學習目標:認真閱讀課文,想象課文描寫的情境,留心文章的表達方法,蒐集與我國的“世界遺產”有關的`資料。

二、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揭題:據有幸登上月球的宇航員介紹,在月球上用肉眼看地球,能看見的建築物只有一座,那就是我國的長城。長城以其雄姿和壯美,深深地吸引着中外遊客,它是中華民族的象徵,是華夏兒女的驕傲,今天我們就和作者一起去遊覽舉世聞名的萬里長城!(多媒體演示,激發閱讀興趣。板書課題《長城》,指導學生自豪與深情地讀課題。)

三、初識長城

1、有些同學曾經登過長城,有些同學在課前查了資料。那麼關於長城,你瞭解多少呢?請同學們介紹一下。

2、讓我們打開課本,深入地走進長城。請同學們自由讀課文。

要求:把生字讀準,把課文讀通順。聲音響亮。

3、交流感受:長城留給你什麼印象?(自由談)

4、要想更深入地瞭解長城,我們先要過字詞關。

5、指名接讀課文,隨機正音。

6、全班齊讀課文,注意把字音讀準。

四、整體把握

1、觀察長城彩圖,瞭解圖意,學會觀察方法。

(1)這兩幅圖都有長城,我們應該先觀察哪一幅?爲什麼?兩幅圖的觀察點在哪?

(2)看遠景圖時應重點觀察什麼?你覺得長城看上去有什麼特點?再看近景圖:你能看出長城有什麼特點?

2、說說剛纔兩幅彩圖分別與文中哪些段落相對應。

3、生討論:課文三、四自然段爲何沒有圖片與之對應?後兩節分別寫了什麼?

第二課時

一、複習

1、這節課,我們繼續來學習《長城》。

2、出示長城彩圖,複習課文主要內容。

二、精讀課文

(一)遠看長城

遠看長城,像一條長龍,在崇山峻嶺之間蜿蜒盤旋。從東頭的山海關到西頭的嘉峪關,有一萬三千多裏。

3、這一自然段寫出了長城的什麼特點?你是如何體會出來的?“蜿蜒盤旋”是什麼意思?

4、作者用什麼方法寫出了長城的長?

把長城比喻成長龍,突出了長城的什麼特點?這樣寫有什麼好處?

列出數字“一萬三千里”對說明長城的長有何好處?

5、指導朗讀

(二)近看長城

1、明確觀察點:這是在哪裏看長城?你從哪兒知道的?對應着課本上哪一幅插圖?

2、請同學們自由讀第2自然段,看看這一段寫出了長城的什麼特點?

3、長城的結構(設計)到底如何?

4、指導朗讀。

(三)由長城想到

1、站在長城上作者想到了什麼?

2、你從哪裏看出古代修築長城的勞動人民的辛苦和智慧?

(1)“單看這數不清的條石,一塊有兩三千斤重。”同學們算算相當於多少個同學的重量?你從這體會到了什麼?

(2)你能聯想到當時勞動人民修築長城的哪些情景?讀着這樣的文字,你彷彿看到了什麼?聽到了什麼?

(3)多少勞動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結成這前不見頭、後不見尾的萬里長城!

從“多少”、“才”你體會到了什麼?

3、讓我們帶着自己的理解,讀讀第三自然段。

(四)讚美長城

1、教師小結:

2、假如這時你站在長城上,你想對古代勞動人民說些什麼呢?

3、“這樣氣魄雄偉的工程”指的是什麼?課文學到這裏,你明白作者爲什麼說“長城在世界歷史上是一個偉大的奇蹟。”了嗎?

4、朗讀最後兩段。

三、寫話寄情

1、出示領導人的題詞

2、你也來學學這些名人,給長城寫幾句話。

四、作業

1、抄寫生字詞。

2、完成練習冊。

二次備課

教學反思:

《長城》一課的目的在於讓學生了解長城,感受其宏偉氣魄與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聰明才智,激發民族自豪感。課文共四段,按遠看長城——近看長城——聯想古代勞動人民——讚美長城和古代勞動人民的順序介紹。

課文重點介紹了長城的兩個特點,遠看像長龍,近看高大堅固。在讓學生學習這兩個特點時,我嘗試先從圖入手,再回到語言文字中咀嚼、品讀。如學習長城的長時,我先讓學生看圖,談感受,再抓住語言文字“一萬三千多裏、蜿蜒盤旋”等進行品讀感悟。

在學生看圖初步瞭解了課文後,我首先引導學生提出問題,學生提出:“爲什麼說是多少勞動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結成這前不見頭、後不見尾的萬里長城?”“爲什麼說長城是世界歷史上的偉大奇蹟?”然後自讀課文探討問題,品味語言。比如體會“多少勞動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結成這前不見頭、後不見尾的萬里長城。”這個重點句,我課前查閱了大量的資料幫助學生理解“多少……才……”。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抓住重點詞句理解血汗和智慧。如:“數不清”、“兩三千斤重”(工程浩大);“沒有……沒有……”(設備的簡陋);“無數……無數……”、“一步一步地”(條件艱苦)。多種形式反覆讀,引導學生體會無數古代勞動人民在修築長城時付出的血汗,在品詞悟句之後,給了學生無限的想象空間,透過這厚厚的城磚,你彷彿看到了什麼?聽到了什麼?從而產生情感共鳴,體會長城建築的不容易。在課的結尾,我通過引用名人在登上長城之後發出的感慨:美國前總統尼克松:只有一個偉大的民族,才能造出這樣一座偉大的長城。以色列前總統:設計者太偉大了,長城不愧爲世界奇蹟。俄羅斯前總統葉利欽:這是世界上最偉大的工程,在其它地方我從未見過類似的傑作!”

語文課離不開紮紮實實的語言文字的訓練,課堂中應該讓學生的語言與情感在一次次地提升中達到高潮,如在學習“單看這數不清的條石,一塊有兩三千斤重,那時候沒有火車、汽車,沒有起重機,就靠着無數的肩膀無數的手,一步一步地擡上這陡峭的山嶺。”我抓住了“單看、數不清、兩三千斤重、沒有……沒有……、無數……無數……、一步一步地”等詞讓學生感受長城建築的不容易和勞動人民付出的無數血汗。雖然學生的情感有了,但總感覺讀和悟沒有深入,沒有層次性,感悟的方式還是比較單一的,學生情感的高潮沒有迸發。

長城教學設計7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通過朗讀表達出長城的雄偉氣勢。

2、瞭解長城的高大堅固,氣勢雄偉等特點,感受作者對祖國的熱愛之情及對古代勞動人民的讚歎之情。

3、激起民族自豪感,產生了解中國的“世界遺產”的興趣。

教學重、難點:

在閱讀中理解長城的高大堅固,感受長城的雄偉氣勢,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複習導入:

昨天我們預習了課文《長城》,同學們都有了一些簡單的感悟和想法,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談談自己的學習成果,聽聽別人的學習所得。

1、同桌交流上節課預習所得。(談談自己讀到的感受深刻的句子以及自己的感受)

2、通過有感情地朗讀表達自己的感受。

小組交流:

1、(出示課件)明確交流內容。

2、分析“奇蹟”,解析題目。

3、分小組討論、交流各自的見解。

全班彙報:

l感悟長城的“長”。

學生交流感悟:從長城的“長”體會到它是個奇蹟。

1、(出示課件)學生通過看圖、品讀等方式,感悟長城的“長”,從內心深處感受長城的氣魄雄偉。

2、瞭解長城的修建歷史,激發學生對長城的讚歎之情。

教師解讀,創設氛圍:早在春秋戰國時期我國就開始修建長城,到後來的明朝歷朝歷代都會加固增修,前後修了兩千多年,總長達到10萬華裏,所以有人說長城是“上下兩千多年,縱橫十萬餘里”,這樣浩大的工程不論是在中國,還是在世界上都是獨一無二的,所以我們要大聲地讚歎:這樣氣魄雄偉的工程,在世界歷史上是一個偉大的奇蹟。(出示課件)

l感悟長城的“高大堅固”。

學生交流感悟:從長城的“高大堅固”體會到它是個奇蹟。

1、學生通過看圖觀察,從而體會到在如此險峻的地方還能把長城修築的高大堅固真是個奇蹟。

2、教師小結,渲染氛圍:在如此陡峭的山嶺,如此險要的地勢上修築長城,而且修築地如此高大,如此堅固,我們不禁再次讚歎:這樣氣魄雄偉的工程,在世界歷史上是一個偉大的奇蹟。

l感悟古代勞動人民修築長城時付出的血汗和智慧。

學生交流感悟:在當時那樣落後的條件下,面對重重困難,古代勞動人民用血汗和智慧建築了長城是個奇蹟。

1、(出示課件)學生通過品讀,比較,想象等方式,體會古代勞動人民的艱辛,以及作者用詞的精確。

2、(出示課件)學生通過品讀,體會到作者對古代勞動人民的敬佩和讚歎。

學情分析:學生結合以上的感悟,看到這個句子時很容易體會到古代勞動人民的艱辛,在此基礎上教師緊緊抓住“智慧”二字,解析長城的結構圖,體會設計者的聰明才智,進而品悟出作者對古代勞動人民的.敬佩和讚歎。

3、教師小結,迸發情感:看到現在雄偉的長城,想到當時落後的條件,古代的勞動人民硬是憑着頑強的毅力和無窮的智慧,用他們的血肉之軀築起了萬里長城,所以我們在此不得不發自肺腑地讚歎:這樣氣魄雄偉的工程,在世界歷史上是一個偉大的奇蹟。(出示課件)

課堂總結,情感昇華。

這樣的奇蹟,不僅是我們中華民族的象徵,更是我們華夏兒女的驕傲,它吸引着無數的中外遊客,尤其是各國總統訪問中國時,他們必去的地方就是長城,長城深深地震撼着世界。(出示課件)

長城教學設計8

學習目標

1、學習本課的生字、新詞。

2、通過看圖和理解課文,認識長城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結晶,是世界歷史上的偉大奇蹟,激發學生的民族自豪感。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學習重難點

抓重點句子理解,認識長城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結晶,是世界歷史上的偉大奇蹟,激發學生的民族自豪感。

重難點突破措施

教具準備

環節及時控

一、 自主學習

1、讀課文,寫詞語,我最棒。

chóng gāo níng jiē tún bù

( ) ( ) ( )

dǒu qiào zhì huì qì pò

( ) ( ) ( )

2、我會辨字組詞。

崇( ) 魄( ) 屯( ) 俊( )

宗( ) 魂( ) 噸( ) 峻( )

3、按課文填空

(1)遠看長城,它像一條( ),在崇山峻嶺之間( )。從東頭的山海關到西頭的嘉峪關,有( )。

(2)( )長城上,( )腳下的方磚,( )牆上的.條石,很自然地想起古代修築長城的( )。

(3)多少勞動人民的( )和( ),才凝結成這( )、( )的萬里長城。

(4)這樣( )的工程,在世界歷史上是一個( )。

二、 合作探究

1、本文是按由( )及( )的順序寫的,課文共有四個自然段,第一自然段( )看長城,着重寫長城的( );第二自然段是( )看長城,着重寫長城的( );第三自然段是展開( );第四自然段描寫( )。

2、修築長城是一項極其艱鉅的工程。以“條石”爲例,可以看出工程的艱鉅性:( )、( )、( )、( )。所以說長城是勞動人民用( )和( )凝結成的

三、 精講點撥

1、認真讀課文、觀看課文插圖,在文中劃出表現長城“長”和“高大堅固”的詞、句。並認真品讀。

2、小組內討論:爲什麼說長城是世界歷史上一個偉大的奇蹟?

四、鞏固拓展1、我會照樣子寫句子。

遠看______________,它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多少______________,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組內當小導遊向同學介紹長城,並試寫導遊詞。

各位親愛的遊客,大家好!歡迎來到_________遊玩。遠看長城,它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天我們來到最著名的

______________,它__________,城牆頂上鋪着_________,十分_________,像__________________。最有特點的是,城牆外沿有

_________,上面有_________和_________。每隔三百多米就有

__________________,它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看到這樣

____________的長城,它凝結着勞動人民的__________________,在世界歷史上是__________________。今天就給大家介紹到這裏,我們的遊覽到此結束,歡迎大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長城教學設計9

教學目標:

1、會寫“吏、碑、瀚、烽、隘”5個生字;能正確讀寫“將帥、吏卒、黎庶、毅力、智慧、巍峨、豐碑、峻嶺、瀚海、縱橫、點綴、錦繡”等詞語。

2、自讀自悟,理解課文內容,深刻領會語句的內涵,感受長城悠久的歷史和它所凝聚的民族智慧。(重點)

3、學習中國傳統文化特有的形式——對聯。(難點)

4、熟讀成誦。激發學生誦讀、積累古蹟上的對聯的興趣。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激趣導入:

1、同學們,看文中的圖片,圖片上是什麼?關於它,你瞭解多少?(生交流課前蒐集到的有關長城的資料)

2、長城居“世界八大奇蹟” 之首,被譽爲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建築。千百年來,雄偉而壯麗的長城,吸引着無數歷史學者、考古學家、文人墨客、中外遊客。他們千里迢迢,歷盡奔波來慕名瞻仰它的容貌,探索它的奧祕,評論它的功過是非。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篇有關它的文章——《長城贊》。(板書課題)從課文內容看,這是一篇什麼體裁的文章?(生:對聯)

師:對聯又叫楹聯,俗稱對子,我們今天要學習的這一副對聯是一幅長聯。

〔通過觀看圖片導入,輕鬆自然。然後引導學生交流蒐集到的資料,從學生對長城的感性瞭解入手,直入主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自由讀文,做到讀通讀順。

檢查,疏通。

三、自主學習,精讀感悟

1、自讀全文,把全文正確、流利。同桌間、小組間互相讀一讀,評一評。

2、研讀上聯。

(1) 認真默讀,勾畫重點詞句,小組討論:上聯從哪方面讚美長城,理解每一句話的意思。全班交流,師點撥引導,適時板書:

(2) 練習有感情地朗讀上聯,組內互評。

3、用同樣的方法研讀下聯,學生彙報,並適時板書。

四、指導有感情誦讀,讀出民族自豪感。

五、拓展延伸。

歷史上有不少讚美古蹟的對聯,課後大家蒐集一些,下堂課與大家一起分享。

板書設計(略)

教學反思:

《長城贊》是一副對聯,一副全面讚美長城的長聯。全聯句勢整齊,對仗工整,內容博大,意義深遠。關於對聯,學生在生活中經常會見到,但對它的感知也僅限於此,沒有更深入的瞭解。這幾天我一直在思考如何上才能讓學生更好地體會對聯中的意境,始終沒有一個好的'思路。無意中看到王崧舟老師執教的古詩《夜雪》的教學實錄,頓覺豁然開朗。王老師的教案環節十分簡潔,分爲“會讀——讀懂——誦讀——積累”四個部分,我很受啓發。我感覺《長城贊》無論從題材、篇幅、還是特點上,都可以用到他的這種設計流程。因而我在教學過程中逐一落實我的教學流程,課堂思路顯得非常清晰。可是上完以後,我自己覺得我的課堂雖然聽說讀寫都得到了落實,可是還是淺嘗則止,內容挖得不深,好像有一種走過場的感覺,自我覺得不紮實。同時在引導學生理解課文方面還欠火候,這一點我要好好地向夏偉老師學習。

總之,這次同課異構下來,我雖然沒有全程聽課,但從各位聽課教師的點評中我還是收穫了不少,同時也讓我明白了有比較纔有進步,缺憾也是一種美。

長城教學設計10

教學目標:

1.認識8個生字,會寫13個生字。正確讀寫盤旋、城磚、城牆、屯兵、堡壘、打仗、呼應、肩膀、智慧、凝結、氣魄雄偉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通過朗讀表達出長城的雄偉氣勢。

3.瞭解長城高大堅固、氣勢雄偉等特點,感受作者對祖國的熱愛之情及對古代勞動人民的讚歎之情。

4.激起民族自豪感,產生了解中國的世界遺產的興趣。

教學重難點:在閱讀中理解長城的'高大堅固,感受長城的雄偉氣勢,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瞭解預習情況

1.檢查學生預習生字新詞的情況。

2.交流初讀課文的收穫。

二、瀏覽全文,梳理順序

1.學生快速瀏覽課文,理清作者的觀察順序。

2.讀後交流,梳理文章脈絡,

三、重點感悟,加深體驗

(一)感悟長城的雄偉氣魄。

1.自由朗讀第一自然段,在讀中感受長城雄偉的氣勢。

2.通過品讀 蜿蜒盤旋等重點詞語,激發學生的想象,想象出長城在崇山峻嶺間蜿蜒盤旋、綿

延萬里的壯美景象。

3.指導學生朗讀第一自然段,通過朗讀表達出長城的雄偉氣勢。

(二)感受長城的高大堅固,瞭解長城的結構特點。

1.默讀第二自然段,圖文對照,瞭解長城的結構特點。

2.感受長城的高大堅固,瞭解長城的歷史作用。

(三)體會勞動人民的智慧和力量。

1.輕聲朗讀第三自然段,在誦讀中靜心感悟。

2.品讀重點詞句,展開聯想,體會修築長城的艱辛。

3.指導學生朗讀第三自然段,在讀中體會中華民族勤勞勇敢、不屈不撓、堅韌不拔的精神,在讀中

抒發對古代勞動人民的讚歎之情和民族自豪感。

四、迴歸整體,抒發情感

1.畫面欣賞:《長城風光》。

2.抒發情感,讚美長城。

長城教學設計11

教學目標:

1、認識11個生詞,會寫15個字。正確讀寫“蜿蜒、盤旋、城牆”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通過朗讀表達出長城的雄偉氣勢。

3、瞭解長城高大堅固、氣勢雄偉等特點,感受作者對祖國的熱愛之情及對古代勞動人民的讚歎之情。

4、激起民族自豪感,產生了解我國的“世界遺產”的興趣。

語文學習習慣培養

1、學習完整表達,有理有據。

2、學習本節課的寫作順序。

3、培養學生坐姿端正,認真傾聽的良好學習習慣。

一、導入

同學們,大家喜不喜歡旅遊啊?今天老師就帶領大家一起去遊覽一處名勝,你準備好了麼?用你的坐姿告訴我。它凝聚着中國五千年的古老文明,它是我們中華民族的象徵。它就是長城。(板書課題)

二、初讀課文

接下來就請同學們自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並且要試着用一段話概括出你眼中的長城,開始。

1、剛纔大家都讀得特別用心,老師這裏有幾組生詞誰來做小老師帶領大家讀

領讀(你讀得可真準,如果聲音再響亮點就更好了)

同桌讀、單人讀(彆着急,讓他思考一下他肯定能讀出來,我們等等他好麼)、

齊讀(大家的聲音真響亮,如果再幹脆點就更好了,再來一遍)。

2、蜿蜒:蟲字旁,形聲字

壘字寫法:撇折、點;上面大下面兩個小;下面的土字大

3、剛纔讓大家讀書的時候提了個什麼問題?誰來說說?

都說呀會讀書的孩子能把一句話讀成一個詞,這個詞是?

你真是個會讀書的孩子!(板書:奇蹟)

三、精講

爲什麼說是一個奇蹟,請你快速瀏覽課文,把你感觸最深的地方用括號括起來,並簡單地在旁邊概括出你驚歎他的原因。

誰來把你的讚歎跟大家一起分享一下?注意要先告訴大家在課文中的哪一段

(一)遠看長城,它像一條長龍,在崇山峻嶺之間蜿蜒盤旋,……(略)全長13000多裏。

1、從這句話中你體會到了什麼?(板書:長)

這句話運用了什麼修辭手法?一萬三千多裏,同學們,你知道有多長嗎?二十多年前有一個年輕人曾徒步走完了這一萬三千多裏,用了整整五百零八天,長城長麼?誰來,讀出你的驚歎。

我們的操場一圈有二百米,而要走完長城相當於圍繞操場跑上35000圈。你說我們的長城長不長?來,我們一起再把這種氣勢讀出來。

2、大家看咱們課本里的.圖除了長還怎麼樣?(板書:彎彎曲曲)

你們看,順着山勢長城是曲曲折折起起伏伏,遇到陡峯,他就直上雲天,遇到峽谷他就俯衝直下,……這樣的姿態文中用了一個什麼詞? 板:蜿蜒盤旋(把話說完整)

一條巨龍,蜿蜒盤旋在崇山峻嶺之間,多美呀,多有氣勢啊,誰願意來讀讀第一段,就讀出這種美,這種氣勢。

美中有氣勢,來,同學們一起讀。

3、這是作者站在什麼地方看長城?(板書:遠處)你能看着圖,把遠看長城的樣子描繪下來麼?

是呀,看着如此美而又有氣勢的長城,讓我們情不自禁的發出了這樣的讚歎:“這樣氣魄雄偉的工程。。。”

還有哪些地方讓你感覺到這是一個奇蹟?

(二)二段

1、說說你的感受(板書:高大堅固)

是呀,長城是用巨大的條石和城磚築成的,而且可以五六匹馬並行,足以看出它的高大堅固。同時作者在這一段還介紹了長城的構造。

2、請同學們細細的自由的朗讀課文第二自然段,一會兒啊請你做小導遊,來介紹一下作者分別給我們介紹了構成城牆的哪些部分?圈畫出來,思考每一部分都有什麼作用。誰來試試,老師說過,在課堂上回答問題錯了也不錯,看誰最勇敢。

3、老師這裏有一幅長城的近照,這就是高大堅固的長城。誰能看着圖向大家介紹長城的結構呢?(這一段向我們介紹了長城的垛子、射口、瞭望口和城臺。)真會讀書!但你們知道他們的作用嗎?

4、大家注意看瞭望臺和射擊口,爲什麼這樣設計?

(說的太好了,有理有據,我們說話就是要這樣)同學們,長城就是這樣用他那高大的身軀抵禦了外族的侵略,保衛了祖國的領土,像長城這樣巧妙的設計,在世界上是絕無僅有的。當你知道這些的時候,你想說點什麼?

是啊,像長城這樣“長”而“高大堅固”的工程,在世界上是獨一無二的。讓我們在以此由衷地讚歎:

(三)三段

千百年的歲月過去了,歷史的銷煙已經散盡,但青山依舊在,長城依舊在,爲了一睹長城的雄姿,成千上萬的人,站在長城上,踏着腳下的方磚,扶着城牆上的條石,百感交集,思緒萬千,他們想到了什麼?

1、同學們,你們誰知道修築長城的年代是一個怎樣的年代?你從課文那句話中知道科技非常不發達?

2、你從中體會到什麼?哪些詞語最能體會到勞動人民的不容易和艱辛?

3、在當時科技非常落後的時代,要把這些數不清的巨大的條石,靠無數的肩膀無數的手,一步一步,擡上陡峭的山嶺,想想看,要流多少汗水;多少鮮血,甚至多少生命啊?

同學們,你們能讀出這種艱辛和不易的感覺嗎? 指讀

4、透過這段文字,你彷彿看到了什麼?

5、這種勞動不是一天兩天,而是長年累月,女生讀

這樣的工程也不是一段兩段,而是綿延萬里,男生讀

歷經風風雨雨,歷經種種磨難,勞動人民用血汗和智慧築起了萬里長城,這就是我們的人民,這就是我們的長城,這就是我們偉大的民族。齊讀

小結:這樣的城牆舉世無雙,這樣的雄偉工程世界少有,這樣的艱鉅工程靠人力完成,歷史罕見,這樣的精心設計使之易守難攻絕無僅有!這是勞動人民智慧和血汗的結晶。

長城教學設計12

教學設想:

整合各學科資源,體現新課程理念,實現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的三維目標的統一。

學習這個專題,要引起學生對文化現象的關注,初步瞭解“長城文化”的內涵及其價值,運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在辯論中,培養思維的深刻性,對文章能作深層次的理解,提高思辯能力,學會綜合和概括,吸收豐富的文化營養。

在本課學習中,充分發掘學生資源,讓他們自己動手製作小型課件,介紹三個歷史時期的長城有關情況,並展開一次關於長城問題的辯論,讓學生從這一系列活動中真正深入文章作探究,並自主地合作,實現學生在閱讀過程中的理解和概括能力,綜合運用語言文字的能力及網上查找資料等能力的培養。

教學設計:

一、新課導入:

歌曲《長城長》導入

教師導語:長城是中國也是世界上修建時間最長,工程量最大的一項古代防禦工程,自公元前七八世紀開始,延續不斷修築了20xx多年,分佈於中國北部和中部的廣大土地上,總計長度達50000多千米,被稱爲“上下兩千多年,縱橫十萬餘里”。如此浩大的工程,不僅在中國,就是在世界上也是絕無僅有的。接下來就讓我們走進長城,去了解長城吧!

二、感知、探討:

1、課前預備:學生分三組製作有關三個歷史時期長城的一些資料。

2、接下來就由我們當中的同學自己當導遊,去感受一番長城的古老歷史。

3、三組學生分別派兩名代表,一生操作微機,播放長城的有關資料,一生充當講解員,向大家依次介紹先秦長城、秦長城、明長城的`歷史及相關軼事。

三、研究、探討:

播放近年來關於長城被人爲或自然毀壞的畫面及報道,以及由此引發的爭論“應不應該重修長城”,學生就這個問題展開辯論,發表自己的看法。

四、綜合、概括:

1、學生總結髮言。

2、教師提問:如果大家有機會到北京去遊玩,你想不想去看一看長城?

3、學生回答,並說說想看一看的原因。

4、教師概括:

長城是古代建築典範的代表,它也是金戈鐵馬、民族爭和的見證;它有豐厚的文化底蘊,更成爲中華民族精神的象徵,雖然我們現在無緣登上長城,做一回好漢,但接下來可以先通過屏幕來睹長城的風采。

5、觀看紀錄片《長城》片段。

五、宣佈下課

長城教學設計13

【教學目標】

1、認識8個生字,會寫13個生字。正確讀寫“盤旋、城磚、城牆、屯兵、堡壘、打仗、呼應、肩膀、智慧、凝結、氣魄雄偉”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通過朗讀表達出長城的雄偉氣勢。

3、瞭解長城高大堅固、氣勢雄偉等特點,感受作者對祖國的熱愛之情及對古代勞動人民的讚歎之情。

4、激起民族自豪感,產生了解中國的“世界遺產”的興趣。

【教學重難點】

1、圖文結合,理解長城的氣勢雄偉和高大堅固,感悟課文的思想內容,激發民族自豪感和熱愛祖國之情是教學重點。

2、展開想象,體會作者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教學準備】

課件。

【教學課時】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1、學生談談對長城的認識。

2、學生自由補充。

3、老師給以肯定。

二、學習生字

1、學習會認的字。

2、學習會寫的字。

3、學生書寫。

三、出示圖畫,邊看邊說

1、CAI出示第一幅圖:

⑴ 說說這幅圖是從什麼地方觀察長城的?看到的景物是什麼?

⑵ 從圖上你還看到什麼?

⑶ 小組討論,並說說。

2、CAI出示第二幅圖:

⑴ 這幅圖與第一幅圖有什麼不同?

⑵ 從圖上你看到了什麼?

3、對照課文,讀課文:

⑴ 小聲朗讀課文:

畫出不理解的課文。

⑵ 聯繫課文,理解詞語的意思。

四、小組學習,思考

1、仔細對照課文內容:

想想哪些內容圖上已經畫出來,哪些內容沒畫出來。

2、從圖上找一找課文中涉及到的“城牆外沿”“垛子”“嘹望口”“射口”“城臺”各指什麼地方?

垛口:指城牆頂部外側建築的.兩米多高的齒形牆。

瞭望口:指齒形牆凹下去的部分。

射口:指齒形牆上用來射箭的洞。

五、鞏固練習

1、複習鞏固本課生字。

2、指導朗讀。

第二課時

一、複習

二、全班討論,理解課文內容

1、學生談談對第一幅圖留給自己的突出印象。

2、找出描寫長城樣子的一個句子,說說他的作用。

3、出示第二幅圖:

想想這幅圖的觀察點有什麼變化?

4、學生髮言。

5、齊讀第三段的課文,思考:

⑴ 一邊讀一邊想像當時的勞動場面。

⑵ 找出你體會最深的句子,先讀一讀再說說自己的體會。

6、全班齊讀。

7、討論:

爲什麼說長城“在世界歷史上是個偉大的奇蹟”?

(一是使學生感受到“長”而“高大堅固”又“氣魄雄偉”的長城,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古代建築;二是感受到當年修築長城時,在極其落後的條件下,勞動人民能用自己的雙手完成這樣浩大的工程,真是一個偉大的奇蹟。)

三、總結學習體會

1、感情去朗讀課文。

2、談談你的體會。

3、下面是幾位國際名人對長城的讚譽之詞:

設計者太偉大了,長城不愧爲世界奇蹟! (以色列前總理拉賓)

只有一個偉大的民族,才能造得出這樣一座偉大的長城!

(美國前總統尼克松)

這是世界上最偉大的工程,在其他地方我從未見過類似的傑作。

(俄羅斯原總統葉利欽)

長城是世界上最偉大的奇蹟之一,確實令人鼓舞。人們在上面爬坡都感到吃力,可以想象當年建造長城時需要什麼樣的智慧和力量。 (美國前總統里根)

四、鞏固練習

1、指導朗讀。

2、講講有關長城的故事或傳說。

五、作業

蒐集一些有關長城的故事、傳說和圖片資料。

【板書設計】

形態 像條長龍

城牆頂上 氣魄雄偉

長城 構造 高大堅固 城牆外沿

方形城臺 偉大奇蹟

聯想 血汗、智慧凝成

長城教學設計14

一、導入新課

1、(出示媒體:長城、京杭大運河的圖片)師:小朋友,你知道這是什麼地方嗎?

2、師簡介,讓學生初步認識長城運河。

3、師:今天我們就要學習一篇讚美長城運河的詩歌。出示課題:長城和運河

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

1、教師範讀,邊聽邊想:第一小節和第二小節分別向我們讚美了什麼?

2、學生交流。

3、學生輕聲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課文。

4、指名分節讀課文,正音。

5、師:通過讀課文,你知道了什麼?學生自由談。

三、研讀課文

(一)學習第一節

1、媒體出示。小組合作,學習生字組成的詞語“駕駛、壯麗、創造、中華民族”。

(1)字音重點:“壯、創”,讀準翹舌音、三拼音。

(2)字形重點“壯”:出示形近字“狀”進行比較區別。

(3)詞義重點:壯麗(查字典初步理解,課文學習中進一步理解。)

2、再讀第一節,想一想:我駕駛着飛機航行在祖國的藍天,看到了什麼?用曲線劃出有關的句子。

3、出示句子:像巨龍穿行在大地,連綿起伏,曲折蜿蜒。東起山海關,西到嘉峪關。

(1)做動作表演理解“穿行”。

(2)出示句式:萬里長城像巨龍穿行在大地。

(3)思考:作者爲什麼把長城比作巨龍?(板書:像巨龍)

(4)再看媒體,感受“連綿起伏,曲折蜿蜒”的含義。(讓學生初步感受到這不僅僅是形似,龍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是高貴、尊榮的象徵,又是幸運和成功的標誌。長城更是中華民族“龍的傳人”的驕傲,激發民族自豪感。)

(5)出示填空:萬里長城像巨龍穿行在大地,連綿起伏,曲折蜿蜒。這真是一幅壯麗的景象。(再次理解“壯麗”)

(6)指導朗讀:“像巨龍穿行在大地,連綿起伏,曲折蜿蜒。”(語音前重後輕,語速前快後慢,讀出自豪的感情。)

4、同桌共讀第一小節。

5、男女生比賽讀,挑戰讀。

6、師引讀:萬里長城萬里長,它有二千多年的悠久歷史,至今仍穿行在祖國大地上。她譜寫了——不朽的詩篇。(板書:不朽)是誰創造了這人間奇蹟?——是我們中華民族的祖先。

(二)學習第二節

過渡:長城譜寫了不朽的詩篇,運河又譜寫了怎樣的詩篇呢?

自由讀第二節,學習生字組成的詞語:絲帶、首都、北京、天堂

指名讀詞語。

(2)出示實物“絲帶”,感受銀光閃閃。

2、比一比,第二節和第一節有什麼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1)出示填空:京杭大運河像飄落在大地。

(2)看圖體會“銀光閃閃、伸向天邊”。板書:像絲帶

(3)師補充:運河就像我們的母親,在她的哺育下兩岸的人們過上幸福的生活。讓我們帶着對運河的感激之情讀課文的第二節。

3、小組比賽讀第二節。

4、找好朋友讀。

5、師引讀:京杭大運河就像母親,關懷着天下百姓,澆灌着萬畝良田。她譜寫了——動人的.詩篇。(板書:動人)是誰創造了這人間奇蹟?——是我們中華民族的祖先。

四、小結複習

1、開火車讀生字詞語:駕駛、壯麗、中華民族、首都、北京、天堂

2、寫字指導“壯”。(注意田字格中的位置,左窄右寬。)

3、小結:長城、大運河是我們的祖先創造的人間奇蹟,是我們中華民族的象徵,她們一剛一柔,譜寫了不朽、動人的詩篇,讓我們再一次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五、拓展作業

(一)拓展

長城、大運河是我們的祖先創造的人間奇蹟,你還知道哪些也是我們祖先創造的人間奇蹟?(出示媒體:人間奇蹟)

(二)作業

1、抄寫課文中的生字、詞語。

2、長城是我們的祖先創造的人間奇蹟,有興趣的同學到課外瞭解一下。

附板書

長城和運河

不朽動人

像巨龍像絲帶

教學目標

1、在語言環境中學習9個生字,積累有關詞語,會在田字格里寫5個生字。

2、能有感情地熟讀這首詩歌。

3、瞭解萬里長城和京杭大運河的特點,並能根據課文內容填空。

4、知道萬里長城和大運河是中華民族的驕傲,激發民族自豪感。

長城教學設計15

教材分析:

長城是中華民族的象徵,是華夏兒女的驕傲。這篇課文作爲引領學生開始中國的“世界遺產”之旅的第一扇窗口,不但表現了長城的高大堅固與雄偉壯觀,還讚美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勤勞、智慧和力量,抒發了作者的民族自豪感和對祖國的熱愛之情。

學情分析

1.學生已具備了較強的自學能力,生字、詞語的理解可以通過課前預習,課堂提問,學生互助的形式解決。

2.學生提取文字信息的能力已比三年級有了突破。在拓展閱讀的時候學生通過提取有用的信息對課文進行延伸理解。

3.學生喜歡有挑戰性的寫作,因而老師可以設計一些有趣的書寫題目:比如設計廣告語、寫導遊詞等。

教學目標:

認知目標:

1.掌握本課生字、生詞,能正確讀寫本課要求的13個生字及“盤旋、城磚、城牆、屯兵、堡壘、打仗、呼應、肩膀、智慧、凝結、氣魄雄偉”等詞語。

2.瞭解長城的構造和特點,能用自己的語言概括出長城的主要構和造特點。

3.瞭解長城的悠久歷史,能夠向他人簡要介紹長城的歷史和在軍事上的價值。

能力目標:

1.學習圖文對照觀察法,由遠及近、由整體到部分的'觀察法,形成觀察能力和良好的觀察習慣及知識遷移運用的能力。

2.讀懂課文,理解關鍵詞句的作用、每段話的意思及段與段之間的聯繫。

3.通過閱讀,形成抓住關鍵詞句,快速掌握文章大意的能力。

情感目標:

1.通過閱讀課文,感悟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激發民族自豪感。

2.通過小練筆,深化主題,激發社會責任心,民族自豪感,號召更多的人來保護世界遺產。

教學方法: 

情景教學法、朗讀感悟法、討論交流法、整合學習法。

教學工具:

多媒體課件

課時安排:共2課時

所授課時:第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略)

教學目的:本節課主要是初讀課文,理清脈絡,掃清字詞障礙,瞭解長城相關知識和世界遺產。學習方式主要通過學生自學和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完成。

一、談話導入,激發興趣。

二、閱讀背景資料。(瞭解長城和世界遺產)

三、初讀課文,學習生字;

四、質疑,解決本課詞語的意思。(通過查字典、資料、聯繫上下文等方法瞭解詞語的意思。)

五、再讀課文,瞭解大意。

第二課時:

教學目的:

1.把看圖、學文、想象結合起來,理解長城的氣勢雄偉和高大堅固,體會作者所表達的思想感情。激發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對祖國的熱愛之情。

2.學習由遠及近、由整體到部分的觀察法,形成觀察能力和良好的觀察習慣。

3.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一、複習導入

長城是中華民族的象徵,是華夏兒女的驕傲。

1、這節課,我們繼續來學習《長城》。

2、出示長城遠景彩圖,讓學生用打比方的句子說說長城像什麼。

二、瀏覽課文

思考:作者是按照什麼順序觀察長城的?

三、精讀課文

(一)遠看長城

遠看長城,它像一條長龍,在崇山峻嶺之間蜿蜒盤旋。從東頭的山海關到西頭的嘉峪關,有一萬三千多裏。

1、這一自然段寫出了長城的什麼特點?你是如何體會出來的?“崇山峻嶺”、“蜿蜒盤旋”是什麼意思?

2、作者用什麼方法寫出了長城的長?

把長城比喻成長龍,突出了長城的什麼特點?這樣寫有什麼好處?

列出數字“一萬三千里”對說明長城的長有何好處?

3、指導朗讀

(二)近看長城

1、明確觀察點:這是在哪裏看長城?你從哪兒知道的?對應着課本上哪一幅插圖?

2、請同學們自由讀第2自然段,看看這一段寫出了長城的什麼特點?

3、長城的結構(設計)到底如何?

4、指導朗讀。

(三)長城上聯想

1、站在長城上作者想到了什麼?

2、你從哪裏看出古代修築長城的勞動人民的辛苦和智慧?

(1)“單看這數不清的條石,一塊有兩三千斤重。”同學們算算相當於多少個同學的重量?你從這體會到了什麼?

(2)你能聯想到當時勞動人民修築長城的哪些情景?讀着這樣的文字,你彷彿看到了什麼?聽到了什麼?

(3)多少勞動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結成這前不見頭、後不見尾的萬里長城!

從“多少”、“才”你體會到了什麼?

3、讓我們帶着自己的理解,讀讀第三自然段。

(四)讚美長城

1、“這樣氣魄雄偉的工程”指的是什麼?

2、教師小結:長城是中華民族的象徵,是華夏兒女的驕傲,因爲它凝結了無數勞動人民的智慧和血汗。長城也是世界史上的一個奇蹟,所以我們應該愛護長城。

3、此時此刻,假如你就站在長城上,你想對古代勞動人民說些什麼?想對我們身邊的人說些什麼呢?

4、有感情的朗讀最後兩段。

四、寫話寄情

1、出示領導人的題詞。

2、你也來學學這些名人,給長城寫幾句話。

3、爲長城寫廣告語。

五、板書設計

遠看像長龍

近看高大堅固

17長城

聯想勞動人民的智慧和血汗

地位偉大的奇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