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四年級教案 > 四年級語文長城教學設計

四年級語文長城教學設計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97W 次

《長城》

四年級語文長城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

學會本課生字、新詞,瞭解長城的概貌、構造、歷史等。

2、技能目標:

⑴ 指導學生圖文對照,學習由遠及近、由整體到部分的觀察方法,培養觀察能力和良好的觀察習慣。

⑵ 讀懂課文,理解每段話的意思及段與段之間的聯繫。

⑶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3、情感目標:

通過讀文討論,激發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愛國主義情感。

(教學目標力求體現知識、技能、情感的多元統一,挖掘《長城》這一篇課文中的科學和人文內涵。)

【教學過程】

一、激情導入,觀察插圖,瞭解圖意

1、談話導入,激發興趣:

據28年前第一個登上月球的宇航員阿姆斯特朗報道:在太空和月球上,只能辨識出地球上兩項特大工程,一項是中國的長城,一項是荷蘭的圍海大堤。今天,我們就一起去看看中華民族的驕傲與象徵──長城。

板書課題:

長城

(運用名人名言導入課文,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

2、觀察彩圖,瞭解圖意:

(有條件的學校可用多媒體展示課本兩幅彩圖或直接用掛圖展示。)

⑴ 介紹觀察點:

運用教室的佈置讓學生理解什麼叫觀察點。

第一幅圖的觀察點在哪裏呢?

(在長城外或太空等)

第二幅圖又是在哪裏觀察的呢?

(在長城上)

⑵ 看第一幅圖時應重點觀察什麼?

(抓住觀察重點:長城。)

你覺得長城看上去有什麼特點?

(長、大、彎)

再看第二幅圖:你能看出長城有什麼特點?

(高大、堅固)

(可以適當地引入遠景圖和近景圖的概念。)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由朗讀課文:

想一想剛纔兩幅圖分別與文中哪些段落相對應?

(第一幅圖與第一自然段,第二幅圖與第二自然段相對應。)

2、分組討論:

課文第三、四自然段爲什麼沒有和它相對應的圖片?

(不是作者所見之景,無法畫出。)

(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第三、四自然段分別寫了什麼?

(作者的聯想和長城的地位。)

3、試給課文四個自然段分別加一個小標題。

三、圖文對照,讀懂課文

1、第三次看遠景圖:

⑴ 遠看長城是什麼樣子?

(像一條長龍)

用什麼方法來描寫長城?

(比喻)

把長城比喻成長龍,突出了長城什麼特點?

(長、大、彎)

這樣寫有什麼好處?

(這個比喻把靜態的長城寫活了。)

(學生可能無法說出來,老師應當適當地引導。)

⑵ 作者爲什麼列舉出一萬三千里這個數據?

(表達更準確,讓人更信服)

2、第三次看近景圖:

⑴ 此景是作者在什麼地方(觀察點)看到的?

(作者走在長城上)

⑵ 作者分別給我們介紹了構成城牆的哪些部分?

(引導學生仔細觀察插圖結合課文來說)

你知道它們的作用嗎?

根據文意和學生蒐集的資料異型想象,說說古人怎樣利用城臺、垛子、瞭望口、射口傳遞信息、進行防守和打擊敵人?

3、披情入文,學習第三自然段:

⑴ 假如你登上了長城,面對這高大堅固的城牆綿延起伏,觸摸着巨大的條石,腳踩着平整的方磚,領略那巧妙的設計時,你會想起什麼?

(讓學生暢所欲言後歸結到:修長城的古代勞動人民。)

⑵ 默讀第三自然段:

想想爲什麼說長城是古代勞動人民血汗和智慧的凝結

提示:

凝結是句中的重點詞語。長城是由勞動人民的血汗和智慧凝結成的。是因爲:

① 條石多,多到數不清。

② 條石重,每塊有兩三千斤重。

③ 沒有先進的運輸工具,就靠無數的肩膀無數的手。

④ 山勢陡峭。纔在這裏表示長城的建成是多麼不容易,飽含着作者對古代勞動人民的讚歎之情。

⑶ 再讀第三自然段,再次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4、齊讀第四自然段,感受民族的驕傲:

討論:

爲什麼說長城在世界歷史上是一個偉大的奇蹟?

四、總結全文,迴歸整體

1、第四次看兩幅插圖,結合下列詞語複述長城遠景、近景:

長龍 崇山峻嶺 蜿蜒盤旋 條石 城磚 垛子 瞭望口 射口 城臺。

2、老師總結談話。

五、拓展延伸、開拓思維

同學們,萬里長城是中華民族的驕傲與象徵,是世界偉大的古代建築奇蹟之一。請大家課外閱讀有關長城的知識,蒐集相關資料,以《中國人的驕傲──萬里長城》爲題寫一篇文章,介紹我們的長城。準備參加下一次的語文活動課。

【教學反思】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藉助讀物中的圖畫閱讀,本文通過觀察彩圖,瞭解圖意──圖文對應──圖文對照──複述插圖,四次看圖相得益彰,讓學生受到了觀察能力的訓練,從中學會觀察的方法。通過拓展延伸初步培養學生蒐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