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教學設計 > 《長城》教學設計

《長城》教學設計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42W 次

一、教材分析

《長城》教學設計

長城是中華民族的象徵,是華夏兒女的驕傲。《長城》這篇課文作爲引領學生開始中國的“世界遺產”之旅的第一扇窗口,不但表現了長城的高大堅固與雄偉壯觀,還讚美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勤勞、智慧和力量,抒發了作者的民族自豪感和對祖國的熱愛之情。課文共有4個自然段。第1自然段,概括地介紹長城,突出長城的“長”,這是遠看長城;第2自然段,具體地介紹長城,突出長城的“高大堅固”,這是近看長城;第3自然段,由長城展開聯想,歌頌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創造;第4自然段,總結全文,指出長城在世界歷史上的地位,讚美長城是“偉大的奇蹟”。根據文意,教材配有兩幅圖片,一幅是氣勢磅礴的長城鳥瞰圖,一幅是長城城牆的近景,使學生可以更形象地感受長城的氣勢。學習這篇課文,一是讓學生了解長城,知道它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結晶,是世界歷史上的偉大奇蹟,激發學生的民族自豪感;二是結合理解課文,學習作者觀察和表達的`方法。

二、學情分析

長城是我國保存較好的文化遺址,也是我國着名的旅遊景點,大多數學生都聽說過。但是,課前經過調查,很少學生去過北京,對於長城大多隻知其名,不知其真,四年級的學生,通過看圖和讀文,對長城雖然已經有了大體的印象,也積累了一定的素材,但不夠深入,所以在教學中考慮學生實際,因此教學中爲學生收集了一些有關長城的資料,在多媒體上進行展示,來拓寬學生的視野,採用了觀察圖片、教師引導、朗讀感悟等方法來突破教學目標。

三、設計理念

新課標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強調凸顯學生的感悟,讓學生真正成爲學習的主人。因此,教學本課以“悟”爲強音,加深學生認識的深度;以“情”爲重點,引領學生與文本對話;以“讀”爲主線,打開學生情感的閘門。

四、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瞭解長城高大堅固、氣勢雄偉等特點;圖文結合,學習由遠及近的觀察及表達方法。

2、能力目標:學會蒐集、整理、利用信息,通過圖片、文字等資料瞭解長城的特點和歷史地位。

3、情感目標:激發民族自豪感,體會作者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五、教學重點

瞭解長城的高大堅固,感受長城的雄偉氣勢,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

突破方法:把看圖、讀文、想象和口頭表達進行描述緊密結合起來,如,引導學生領會長城的“長”時,藉助圖畫,理解“蜿蜒盤旋”“崇山峻嶺”。在理解感悟之上再進行朗讀,讀出長城的長和氣勢雄偉;又如,結合“近景”圖,瞭解“垛子”“射口”“瞭望口”的位置、樣子及其作用,讓學生由此感受到長城的高大堅固。

六、教學難點

感受長城的特點和古人修築長城的艱辛,體會作者的對祖國的熱愛之情和對古代勞動人民的讚歎之情。

突破方法:閱讀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爲,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例如,“聯想”這部分教學,先讓學生充分與文本交流,讓學生在讀書中獲得個人的閱讀感受,然後讓學生以“哪些地方你感受最深”的彙報方式,使學生有自己的“獨特感受、體驗和理解”。如,條石“一塊有兩三千斤重”讓學生比較,大概相當於五、六十個同學的總重量,體會古人修築長城的艱辛;“才”表示長城的建成不容易,體會作者對古代勞動人民的讚歎之情。

七、教學策略

1、基於新課標倡導的“以讀爲主”思想理念,我們採用以作者的情感體驗爲主線,抓住中心句及相關語句進行朗讀的方法,讀中感悟,讀中理解,逐步體會作者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2、充分利用現代化的信息技術,通過文字、圖片等手段,縮小與文本的距離,把學生心目中遙遠的長城真實地呈現在學生面前,使學生產生主動學習並加工的心理傾向。

3、佈置學生課前預習,收集資料,使師生雙方的活動最大限度地指向教學內容,體現有效教學的特徵。

八、教學安排

本課分兩課時完成。第一課時學習本課生字,讀寫詞語;正確、流利朗讀課文,理清文章脈絡,瞭解課文主要內容;指導學生圖文對照,培養觀察能力。

第二課時通過採用“讀中感悟”法,“想象理解”法,“自主、合作、探究”法,理解課文內容,瞭解長城高大堅固、氣魄雄偉等特點,感受作者對祖國的熱愛之情以及對勞動人民的讚歎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