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教學設計 > 五年級語文下冊教學設計(集錦15篇)

五年級語文下冊教學設計(集錦1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96W 次

作爲一名優秀的教育工作者,可能需要進行教學設計編寫工作,藉助教學設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那麼應當如何寫教學設計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五年級語文下冊教學設計,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五年級語文下冊教學設計(集錦15篇)

五年級語文下冊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

1.能自主地學習不認識的字,通過朗讀積累一定的詞彙。

2.學習寫遊記,通過時間和地點這兩條線索來描繪景物,在語言環境中學習和體會泰山的“高、美、險”的特點,感受日出前後天氣的變化。

3.領略五嶽之尊的神秀壯麗,開闊胸襟,感受祖國山河的壯美,陶冶情操。

教學過程:

一、導入學習

1、聽寫練習:“泰山是聞名中外的遊覽勝地。泰山日出是泰山最壯觀的奇景之一。”

2、多媒體出示多幅美麗壯觀的泰山風景圖泰山巍峨雄偉,峻拔壯觀,歷來無論是帝王將相,還是名人宗師,都對它仰慕備至。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傳爲佳話,杜甫‘會當凌絕頂,一覽衆山小’,更成千古絕唱。而泰山日出這一美麗壯觀的奇景,又爲它添上了絢麗的一筆,每年吸引着無數遊客爲之前往。今天這節課,就讓我們隨着作者去那兒走一走,看一看。

3、出示課題:17登泰山觀日出

二、初讀課文,理清文章結構。

1、學生自由朗讀課文。出示填空:第___到___節寫了“我”沿______、______、_______向上攀登,最後到達______的過程和一路上的所見所感,重點寫了泰山之高、雲海之美、山路之險峻。第___到___節寫了____________,描繪了泰山日出的磅礴氣勢。

2、討論交流。

三、研讀課文

品味詞句,感受一下泰山的雄偉。

1、請學生讀課文1—6小節,思考:默讀課文1—6節,思考作者是怎樣描寫登山過程的?(出示表格)時間地點景物///

2、同桌討論並填空。時間地點景物凌晨2時半山腳下整個泰山4點半中天門/天已微明對鬆亭山勢、雲海/南天門石階7點10分日觀峯日出

3、小結:課文1—6節,作者以時間、地點的變化介紹了登泰山時在中天門、對鬆亭、南天門、日觀峯的所見所感。作者在登山途中看到了哪些景物?他是怎樣描寫這些景物的?用橫線劃出有關的句子。(板書:找一找)

4、(板書:品一品)抓住關鍵詞句說說你對這些句子的理解,並體會“我”由此產生的感受。

5、交流句子,體會泰山的“高、美、險”的特點。

(1)出示句子,理解泰山的“高”:山勢越來越陡,擡頭望去,夜色中的整個泰山就像一堵高大的牆頂天而立給人以天有多高,山有多高的感覺。”板書:雄偉擔心指導朗讀。

(2)出示句子,理解泰山的“美”

A山勢美:我站在亭前向下俯視,雖有濃濃的雲霧,但山勢依稀可辨,有的'如馬鞍俯臥,有的如駝峯聳立。a.指名讀。理解:“依稀可辨”。想像一下“馬鞍俯臥”、“駝峯聳立”。

b.比較句子:(要求學生分別找出它們的相同點和不同點)“山勢越來越陡,擡頭望去,夜色中的整個泰山就像一堵高大的牆頂天而立,給人以天有多高,山有多高的感覺。”“我站在亭前向下俯視,雖有濃濃的雲霧籠罩着,但山勢依稀可辨,有的如馬鞍俯臥,有的如駝峯聳立。”(相同點:都是寫山的;都運用了比喻的手法。不同點:第一句作者把泰山比喻成高大的頂天而立的牆,而第二句是把泰山山勢比作馬鞍俯臥和駝峯聳立”)

c.同樣是描寫山的,爲什麼作者能把泰山做不同的比喻呢?(因爲作者看山的角度不同,前者是仰視,後者是俯視。)B雲霧美:雲霧不斷地擴展着,飄動着,升騰着,有的像雪白的棉絮層層疊疊地飄落在山峯中間,有的像長長的綢帶懸在空中,有的撞碎在山崖上,像漲潮時的海水濺起無數朵白色的浪花。

a.正音:漲(zhǎnɡ)

b.比較句子:有什麼相同點和不同點。我站在亭前向下俯視,雖有濃濃的雲霧籠罩着,但山勢依稀可辨,有的如馬鞍俯臥,有的如駝峯聳立。雲霧不斷地擴展着,飄動着,升騰着,有的像雪白的棉絮層層疊疊地飄落在山峯中間,有的像長長的綢帶懸在空中,有的撞碎在山崖上,像漲潮時的海水在岸邊濺起無數朵白色的浪花。描寫山的句子採用了靜態描寫,而云霧則是動態描寫。

引讀:“雲霧不斷地擴展着,飄動着,升騰着,有的像有的像有的像”真是“變幻莫測”(板書)讓人產生“迫不及待”(板書)的感受。指導朗讀。

c.小結:作者通過比喻,形象地寫出了山勢的高低起伏、形態各異;又採用排比、比喻的修辭手法,描繪了雲霧升騰、擴展幻化的美景,讓人不禁讚歎大自然的神奇和美麗。

d.讀寫結合,拓展積累。出示幾副比較有特點的泰山雲霧風景圖,問學生變幻莫測的泰山雲霧還會有哪些壯麗的景象?黃山的山勢依稀可辨,有的如_______________,有的如_______________。雲霧不斷地擴展着,飄動着,升騰着,有的像________,有的像________________,有的__________________,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友情提示:注意寫出山的靜態美和雲的動態美,注意排比句式。)

(3)出示句子,理解泰山的“險”:猛擡頭一看,南天門正在頭頂上,山路寬一丈,像一張瀑布從峭壁上直落而下。我扶住路邊的鐵欄杆,沿着窄窄的石板砌成的臺階,艱難地向上攀登着。板書:險峻齊讀:再次體會比喻的生動、貼切。

5.師:雄偉壯麗的泰山吸引了無數的遊人,不僅是年輕人,連白髮蒼蒼的老人也被吸引來了。他們登山的快樂讓疲累的我——備受鼓舞。(板書)

6.過渡:登泰山的快樂是在日觀峯看日出,那壯麗的景象是其他地方無法比擬的,現在讓我們先領略一下日出時的美景。(觀看泰山日出影像)

品味詞句,感受一下日出的壯麗。

1、默讀描寫泰山日出的句子,用不同符號劃出文中表示時間、天空顏色變化以及太陽逐漸變化的詞語。

2、交流、板書觀日出過了七八分鐘出現魚肚白不斷擴大一會兒淡紅色加深了一剎那出現一道弧邊半圓掙脫地面

3、指導朗讀:作者筆下的日出是美麗的,是壯觀的。我們怎樣才能把如此美麗的景象通過朗讀表達出來呢?四人小組練習朗讀,交流。

4、在音樂中師生合作讀有關的句子,體會日出的壯麗。

四、小結

師:遊覽了雄偉的泰山,看到了日出壯麗的景象,你一定有許許多多的感受要告訴朋友,告訴家人。那就請你來試一試吧!趕快開始吧。

五年級語文下冊教學設計2

《凡卡》教案

知識與能力:

1、學會10個生字,認識“蘸、戳、撇、醺”4個字。

2、能正確讀寫下列詞語:立櫃、生鏽、摩平、皮襖、揪着、稀粥、逮住、地址、郵筒、暖炕、聖誕節。

3、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4、領悟文章將作者敘述、信的內容和回憶插敘結合在一起的表達方法。

過程與方法:

1、多種形式反覆讀文。

2、將敘述內容、信的內容與回憶內容分別挑出來,然後分類理解。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理解課文內容,瞭解凡卡悲慘的生活遭遇,體會文中表達的思想感情。激發學生對黑暗社會的痛恨,對勞苦人民的同情。

教學重難點:

分清凡卡寫信的內容與插敘的情節。瞭解凡卡的內心活動,體會凡卡的思想感情。

教學方法:講讀法

教學時間:2課時

第 一 課 時

一、導入新課,簡介背景

1.揭示課題。同學們,學完了安徒生著名的童話《賣火柴的小女孩》,今天我們再來學習一篇優秀的外國短篇小說《凡卡》。

2.補充資料,瞭解背景。這篇課文的作者是俄國著名作家契訶夫。出示資料,默讀思考:從這份資料中,你知道了什麼? 契訶夫和他的作品簡介

契訶夫(1860—1904),俄國十九世紀著名作家,他的一生處於沙皇俄國最黑暗的統治時期,他的作品無情地揭露了沙皇俄國黑暗的社會現實。

《凡卡》寫於1886年,它反映了沙皇時代無數破產的農民被迫流入城市謀生,他們深受剝削之苦,連兒童也不能倖免。《凡卡》這篇小說寫得真實感人,也使我們從中看到舊俄時代窮苦人民的悲慘生活。

二、讀通課文,整體感知

1.自由朗讀課文,思考:課文主要寫了一件什麼事?是分哪幾個部分來寫的?

(課文主要寫了凡卡寫信給他的爺爺,告訴爺爺他在莫斯科鞋匠家裏當學徒的生活很痛苦,想讓爺爺接他回去。課文大致可以分成準備寫信、寫信、寄信三個部分。)

2.交流初讀課文時遇到的困難,掃除閱讀障礙。

①讀準讀通外國名字。齊讀,先把它們讀正確,然後說說他們是故事中的什麼角色。

(課件出示:凡卡·茹科夫、阿里亞希涅、康司坦丁·瑪卡里奇、日發略維夫、菲吉卡、阿遼娜、艾果爾、卡希旦卡。)

②理解生僻詞語,瞭解多音字的字音、字義。如,“楦頭”“摩平”。 ③交流生字表中容易寫錯的字。

如,“蘸”字是上下結構的字,不能寫成左右結構。“撇”字的右邊不能寫成“寬敞”的“敞”等。

三、品讀信的內容,體會文章情感

(一)初讀信的內容,整體感知

1.凡卡在莫斯科當學徒,過着怎樣的生活?他爲什麼請求爺爺把他接回鄉下?快速瀏覽課文,把信的內容標出來,看看是哪幾個自然段?

2.把信的內容連起來自由讀一讀,讀後討論,看看凡卡在信中都寫了什麼。

(二)細讀信的內容,感受凡卡的痛苦生活

1.通過讀信,你瞭解到凡卡在老闆家過着怎樣的生活。聯繫課文具體談談。

2.學習第8自然段和第15自然段中寫凡卡痛苦生活的部分,瞭解凡卡捱打、捱餓、睡不好覺的痛苦。

① 課件出示第8自然段,自由讀,注意用紅線標出的'詞語,說說你發現了什麼。

(課件出示第8自然段,紅線標出“揪、拖、揍、撈、直戳”等詞語。) ②教師範讀第8自然段寫凡卡捱打的片段,要求學生邊聽邊想,想象看到了怎樣的畫面?

③讀到這裏,你有什麼樣的感受?

④經常捱打還只是凡卡痛苦生活的一個方面。除了捱打,凡卡還經受了哪些痛苦呢?(捱餓、睡不好覺)

⑤小結: 9歲的凡卡在老闆家過的就是這樣痛苦的生活:捱打、捱餓、整天干活還睡不好覺。沒有自由,沒有尊嚴,連做人的基本權利都沒有。所以,凡卡才寫信乞求爺爺趕快帶他離開,逃離這種非人的生活。

3.學習第8、10、15自然段中寫凡卡乞求爺爺接他回家的部分,進一步感受凡卡的痛苦。

①他是怎樣乞求爺爺的呢?找出凡卡乞求爺爺帶他離開的段落和句子,讀一讀,並說說自己的感受。

②指導朗讀信中凡卡乞求爺爺帶他離開的三段話。讀出他內心的痛苦和絕望。

4.自由朗讀課文第11自然段,從中你瞭解到了什麼?(莫斯科是個很繁華熱鬧的城市。)

5.既然莫斯科這麼繁華熱鬧,凡卡爲什麼還要苦苦哀求爺爺帶他回

鄉下呢?

6.小結:現在我們讀完了凡卡的信,知道凡卡在城裏當學徒,捱打,捱餓,整天干活,睡不好覺,生活非常痛苦,所以他哀求爺爺把他帶回鄉下去。

7.質疑:關於凡卡的信,同學們還有什麼問題嗎?(相機說明第10、11、12自然段引號的用法。)

8.凡卡小小年紀就受盡了苦難,那麼他的命運將會怎樣呢?下節課繼續學習。

四、佈置作業

同學們課後把本課的生字組成詞語抄寫在作業本上。

作業設計:

凡卡給爺爺寫的信斷斷續續,信中出現的許多省略號,究竟省略了什麼呢?請你展開想像,把靜止的省略號變成生動的生活場景,幫凡卡把無法一一向爺爺傾訴的苦水,全說一說。

板書設計:

揪、揍、戳、撈、打??

悲慘 痛苦

五年級語文下冊教學設計3

教學目標:

1、能夠聯繫課文內容,理解文中描寫維也納這座音樂都市的人們酷愛音樂的詞句,感受維也納濃厚的音樂濃厚的音樂氛圍,初步培養學生熱愛古典音樂的情懷。

2、體會維也納的特點,理解爲什麼稱維也納爲音樂之都。

3、繼續學習總分結構段的作用,能夠學習處所寫作方法。

教學重點:

能夠聯繫課文內容,理解文中描寫維也納這座音樂都市的人們酷愛音樂的詞句,感受維也納濃厚的音樂濃厚的音樂氛圍,初步培養學生熱愛古典音樂的情懷。

一、複習導入:

讀課題。通過上節課的學習,維也納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

有人說:“音樂是維也納的靈魂,沒有音樂也就沒有維也納。” 那今天就讓我們就一起走進課文,通過文字來感受這音樂之都的魅力。

二、精讀訓練

1、快速瀏覽課文,找出全文是從哪幾個方面具體寫維也納是“音樂之都”的?

交流(古典音樂的搖籃;用音樂裝飾的城市;一天也離不開音樂;世界著名的歌劇中心。)

2、那爲什麼說維也納是古典音樂的搖籃,是用音樂裝飾的城市,一天也離不開音樂呢?

圍繞這些問題,自由讀2、3、4自然段,選擇你最喜歡的自然段美美的讀上幾遍,細細品味品味。

3、交流喜歡的自然段,說說你喜歡的理由。

★第二自然段:

1、 課件出示第二段文字。理解“搖籃”。

①“搖籃”這個詞給你怎樣的感覺?(搖籃是嬰兒舒服的港灣,是甜蜜的家園。最初的好夢是從這裏開始的,最初的舒適也是從這裏開始的。)②你能把這種感覺讀出來嗎?讀“搖籃”。

2、許多音樂家在維也納生活,在維也納創作,他們感覺就象在搖籃裏那樣溫馨,那樣舒適地成長,創作了許多震撼人心的音樂名篇。是誰給了他們創作的靈感?對,是維也納這座美麗的城市,是維也納孕育了他們的音樂生涯,造就了歐洲的古典音樂。指名讀“維也納是歐洲古典音樂的搖籃。”

3、維也納給了那些音樂家以豐富的靈感,讓他們創作出無數流芳百世的作品。同時,維也納又以這些偉大的音樂家爲自己的驕傲。我們聽着貝多芬的《田園交響曲》來讀讀這一自然段。齊讀。

★第三自然段:

1、交流喜歡的理由。

2、城市的雕塑、街道名稱都是城市的標誌。我們唯亭公園裏也有一座雕塑,是爲了紀念評彈藝術家朱惠珍女士而建造的。我們許多城市都有中山路,這就是爲了紀念革命先驅孫中山先生。

3、而我們在維也納,到處——(引讀課文) 可見維也納人民——(對音樂家的崇敬和懷念)

4、 我們的故宮看得最多的是龍,這是我們民族的象徵。而在維也納的`王宮花園——(引讀課文)。 在維也納,他們把什麼作爲自己城市的象徵?

5、 整座城市就是用音樂裝飾起來的,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

6、我們在貝多芬的《月光奏鳴曲》中讀讀這一自然段。

★第四自然段。

過渡:維也納的環境與音樂如此和諧,那麼維也納的市民跟音樂又是怎樣的呢?

1、 自由讀第四自然段,看看這一段圍繞“維也納幾乎一天也離不開音樂”寫了哪幾個場景?哪個場景最吸引你?想想你的感受。

2、 交流:哪個場景最吸引你?談談你的感受。

①華爾茲圓舞曲 教師哼 讀出“輕快”、“舒暢”的感覺。

②想象:習習的晚風吹拂你的臉龐,遠處悠悠揚揚的音樂隨風而來,這是一種怎樣的感覺?(讀出“柔美”的感覺。)

③一家人歡聚一堂,演奏一曲優美的音樂,你感覺如何?(其樂融融)

④我們學校週一的升旗儀式上,會奏一曲什麼音樂?我們立正敬禮,那樣的場面你覺得是怎樣的?(神聖、莊嚴)

3、 音樂已離不開維也納,維也納市民更離不開音樂。音樂迴盪在維也納每一個角落,音樂迴盪在維也納市民的心中。齊讀。在不同的場景中讀出不同的感受。

五、教學第五、六、七小節

過渡:音樂是維也納的象徵,維也納人們也以音樂作爲他們的驕傲,他們和音樂的關係是那樣的密切,在大街上、在家裏,我們能欣賞音樂,但是最適合欣賞的地方則是歌劇院和音樂廳了。

1、欣賞圖片。

2、課文的5、6自然段給我們具體介紹了維也納歌劇院和金色大廳,自由讀這三小節思考:這是怎樣的歌劇院和金色大廳?

3、全班交流:這是怎樣的歌劇院?2、用哪些詞語形容歌劇院?從哪兒看出來的?

4、 課文中哪些地方把“金色大廳”的特點描寫出來了?

5、 如果你置身於這樣的歌劇院,欣賞着世界一流的盛大音樂會,會有怎樣的感受?

6、那裏是一個音樂聖地,每一位音樂家都向往那裏。每一位音樂家都以在那裏舉辦音樂會爲自己的最高目標;每一位愛好音樂的人都以到那裏欣賞而感到自豪。齊讀最後一段。

六、總結全文

今天,我們做了一次音樂的文化之旅,從這四個方面感受到了維也納這音樂之都所展現的魅力。我想給大家帶來的是美的享受。每座城市都有自己不同的特點,維也納以音樂聞名,你們還知道哪些城市也有這樣的美稱的?“東方威尼斯”蘇州

七、作業:

這篇課文有一個很重要的寫作方法值得我們學習,能談談嗎?

(圍繞中心句,從各方面 展開敘述,體現特點)

我們學着這樣的寫法,來介紹一下我們的家鄉“水鄉”。

板書:

古典音樂的搖籃

音樂之都維也納 用音樂裝飾的城市

一天也離不開音樂

歌劇院 音樂廳

五年級語文下冊教學設計4

【學習目標】

1、回顧本單元的課文,交流學文的感受、體會與收穫,感受語言表達的藝術。

2、交流蒐集、積累的相聲、劇本、快板等語言材料,不斷豐富語言積累,學習用得體的語言進行表達。

【課前準備】

整理在綜合性學習中搜集到的各類語言材料;小組合作演一演語言類節目。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交流平臺)

一、激情導入

師:在本單元的課文學習中,我們時時處處可以感受到機智巧妙、幽默風趣的語言藝術。小林和小東兩位小朋友學完課文後很有自己的感觸,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二、讀對話,交流感受

1、學生自讀“交流平臺”,想想是否也有同感,或者還有自己的獨特的體會與感受。

2、小組內交流自己的讀文感受。

(教師巡視課堂,使小組內的交流能圍繞“說話”這個話題展開。)

3、全班討論、交流自己的感受:

⑴指名結合本單元的課文談感受,其餘同學進行質疑、補充:

例1:我覺得《晏子使楚》一課中“大夥兒把袖子舉起來,就是一片雲;大夥兒甩一把汗,就是一陣雨;街上的行人肩膀擦着肩膀,腳尖碰着腳跟。”這句話把齊國人口衆多說得很形象生動。

例2:我覺得相聲特別有意思,因爲裏面有很多語言很幽默,它不是直接地告訴我們說話不要羅嗦,而是通過有趣的對話讓我們明白了這個道理。

……

⑵指名結合課外的知識與資料談感受,其餘同學進行質疑、補充:

①結合生活中的例子或見聞談怎樣說話。如同學之間有時因爲一句話不中聽而鬧矛盾;有時因爲話說得委婉巧妙而化干戈爲玉帛。

②結合課外閱讀知識談怎樣說話。如:有一次周恩來總理接受外國記者採訪時,外國記者問了他這樣一個問題:爲什麼西方人走路時總昂着頭,而中國人走路時總是低着頭?這個記者的本意是想貶低中國人,給周總理難堪,可是周總理略一思索,說:因爲西方人走的是下坡路,而中國人走的是上坡路。那位西方記者對周總理的敏捷才思和機智從容十分佩服。

⑶教師小結:

希望同學們在將來的學習和生活中能繼續關注、學習語言,在交流中有意識地練習用得體、精當的語言與他人進行交流,不斷豐富自身的語言,提高口頭表達的能力。

第二課時

(日積月累和展示臺)

一、導入

同學們,中國的文化博大精深,其中,有一種獨特的文學藝術形式,那就是對聯

(請學生談談對對聯的瞭解。)

1、讀對子,讀準字音,想想意思。

2、出示文中的四句對聯,學生自讀。要求讀準字音,讀通順流利。

3、指名讀,正音。

二、感悟對聯特點

教師點撥:你們再認真讀讀這幾句對聯,看你有什麼發現。

1、生自讀,反覆吟誦,感悟特點。

2、四人小組交流自己的想法。

3、全班交流討論:

迴文聯:由前往後讀,由後往前讀都可以。

數字聯:中有數字,並且對仗整齊。

疊字聯:聯中有疊詞出現,並且對仗整齊。

頂針聯:前一句的尾字爲後一句的首字。

4、全班再讀這些對聯,體會特點,大致瞭解對聯的內容。

5、全班交流。師適時點撥。

6、課外拓展:

⑴教師提供對聯,學生誦讀,感悟特點。

水車車水,水隨車,車停水止。

風扇扇風,風出扇,扇動風生。

花甲重逢,增加三七歲月。

古稀雙慶,更多一度春秋。

⑵交流課外收集的對聯:

師:你還見過類似這樣的對聯嗎?有積累這樣的對聯嗎?

頂針聯:“松葉竹葉葉葉翠,秋聲雁聲聲聲寒。”“開口便笑,笑古今可笑之人;大肚能容,容天地難容之事。”

數字聯:“一掌擎天,五指三長兩短;六合插地,七層四面八方。”

迴文聯:“人過大佛寺,寺佛大過人。”“水水山山處處明明秀秀,秀秀明明處處山山水水。”

疊字聯:“重重喜事,重重喜,喜年年獲風收;盈盈笑語,盈盈笑,笑頻頻傳報捷。”

⑶說說你喜歡這些對聯嗎?爲什麼?

可以從內容上說,對聯的內容包羅萬象,有寫景、有說理……可以從語言形式上說,對聯短小精悍,對仗工整,富有音樂感,讀來朗朗上口……

三、背誦積累

1、學生讀課文中的`對聯,試着背誦。

2、同桌互相背誦。

3、指名背誦。

4、自由選擇老師提供或同學交流的對聯抄寫背誦。

四、展示臺

展示、交流課前收集的有關資料。可以:

1、表演課文中劇本或故事中的片斷。

2、相聲表演。

3、展示自己收集的諺語、歇後語、廣告詞等等,並交流看法。

4、播放收集的相聲或小品、電視劇的精彩片斷,觀看並交流。

5、動手設計廣告詞、提示語等。

發揮資源共享的作用,讓學生在豐富多彩的語言形式中、在自主的語言實踐中,調動探究感悟語言的興趣、熱情,拓展學生的知識面,開拓眼界。

五年級語文下冊教學設計5

 學習目標

1. 認識4個生字。讀讀記記“魔力、通融、刻薄、武斷、熔岩、窘況、闊佬、攆跑、雅緻、考究、妙不可言、十全十美”等詞語。

2.理解課文內容,瞭解託德和老闆的性格特點,學習作者描寫人物的方法。

3.激發學生閱讀外國名著的興趣。

教學重點

根據課文內容瞭解託德和老闆的性格特點,體會作者描寫人物的方法。

教學難點

體會作者描寫人物的方法,並在以後的寫作中學會運用。

教學準備:

課前介紹《百萬英鎊》的故事梗概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流程:

一、新課導入

1.談話:感受了中國文學作品中的一些人物形象,讓我們再來看看外國作家筆下的人。下面這篇課文選自美國著名作家馬克土溫寫的短篇小說《百萬英鎊》。

2.瞭解故事梗概,瞭解作者——馬克·吐溫

一個富豪之家的兩兄弟,從銀行中取出面額爲一百萬英鎊的鈔票,藉此驗證這一百萬的價值。他們選擇了身無分文的年輕人作爲實驗品。於是一個流落倫敦街頭的窮光蛋忽然之間得到了一張一百萬英鎊的鈔票,他的生活由此發生了翻天覆地的改變,引起了他生活方式的突變……

3.揭題:24*金錢的魔力

二、自讀課文,暢談體會

1.靜心讀文,想想可以用哪些詞語概括老闆和託德的特點,課文的哪些描寫突出了這些特點。(在書上作批註。)

2.交流閱讀感受。

(1)學生在四人學習小組交流,談談對兩個人物的評價。推選代表準備全班交流。

(2)派代表分別在寫有“老闆”和“託德”的題板上寫上概括性的詞語。

例:

老闆:見錢眼開、唯利是圖

託德:以貌取人、刻薄、勢利小人

3.各學習小組針對其中一個人物選取課文中一處最精彩的描寫讀一讀,談談體會。教師結合學生的交流,相機指導:

◆關於“託德”:

(1)入木三分的語言描寫:

那個傢伙擺出一副非常刻薄的嘴臉,說道:“啊,是嗎?哼,當然我也料到了你沒有帶零錢。我看像你這樣的闊人是隻會帶大票子的。”——(抓住:“刻薄的嘴臉”讀出“刻薄的語氣”。)

他一聽這些話,態度稍微改了一點兒,但是他仍舊有點兒擺着架子回答我:“我並沒有惡意……恰恰相反,我們換得開!”——(抓住“仍舊”“擺着架子”讀出“善變”。)

(2)細緻入微的神情刻畫:

他微笑着接了過去,那種笑容是遍佈滿臉的,……恰像你所看到的維蘇威火山邊上那些小塊平地上凝固起來的波狀的、満是蛆蟲似的一片一片的熔岩一般。

你體會到什麼?是怎麼讀懂的?

(點撥:託德神情的變化:“笑容是遍佈滿臉的”——“凝結”、“毫無光彩”;通過表情朗讀體會比喻的妙用。)

◆關於“老闆”:

(1)動作描寫:

老闆望了一眼,吹了一聲輕快的口哨,一下子鑽進那一堆顧客拒絕接受的衣服裏,把它來回翻動,同時一直很地說着話,好像在自言自語似的:

(引導抓住:“鑽進”“來回翻動”“興奮地說着話”,想象人物的連續動作,體會人物的.心情。)

(2)生動傳神的語言描寫:(課文12~18自然段。)

學生自由試讀十二自然段,談談感受。分角色朗讀。(較快的語速,體現人物的金錢的奴隸媚態。)

4.小結、提煉:讀了文章,託德與老闆的可恥嘴臉及性格躍然紙上,呼之欲出,這都緣於作者對人物的生動傳神的動作描寫,細緻入微的神情刻畫,入木三分的語言描寫。

四、總結寫作特點

作者通過了哪些描寫,用了什麼寫作方法來把文中的人物形象寫得如此鮮明?

(語言、動作、神態的前後對比,刻畫人物形象的方法)

五、作業

閱讀一篇文章,做一則讀書筆記:摘錄語言描寫、動作描寫、神情描寫的句子,概括人物的性格特點。

五年級語文下冊教學設計6

教學目標:

1、理解作者爲什麼說“遊人不解春何在,只揀兒童多處行”,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3、認識8個生字,會寫12個字,要求掌握“匣子、大概、匆匆、海棠、樹梢、旺盛、聚精會神”等詞語。

教學重點:

理解作者爲什麼說“遊人不解春何在,只揀兒童多處行”,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

教學難點:

感受春天的花兒和兒童是那麼生機勃勃,那麼令人快樂。

教具準備:多媒體教學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認識9個生字,會寫11個字,掌握“匣子、大概、匆匆、海棠、樹梢、旺盛、聚精會神”等詞語。

3、會欣賞圖案

教學重點:練習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在語言環境中理解、體會新詞。

教學準備:演示文稿。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導入,激發學生興趣

1、課前播放《春天在哪裏》歌曲(出示春天的畫面)

2、誰知道有關描寫春天的詩歌?

3、出示詩“兒童不解春何處,只揀遊人多處行。”齊讀,猜詩意。

兒童不知道春天在哪裏,只知道揀遊人多的地方去找春天。他們以爲人多的地方,一定是春光最美的地方,我國當代有一位著名作家,叫冰心。在62歲那一年的春天也出去找春天,冰心奶奶到哪兒去找春天的呢?

二、板書課題,讀中審題。讀懂了什麼?還有哪些不懂的問題?

三、初讀課文

1、自由讀課文,要求讀正確。

2、檢查讀書情況。因課文比較長,請你選擇你喜歡的一段讀給大家聽一聽。

3、教師相機教學生字詞。

四、圍繞“行”字理思路

1、默讀課文,劃出作者遊覽的行蹤順序

板書:園門口 知春亭 玉讕堂

五、課堂練習

1、寫字指導。

2、學生描紅,臨寫

3、練習朗讀課文。

六、佈置作業:抄寫詞語。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理解作者爲什麼說“遊人不解春何在,只揀兒童多處行”,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教學重點:

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教學難點:

理解作者爲什麼說“遊人不解春何在,只揀兒童多處行”,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今天我們繼續學習第二課,請同學們齊讀課題。

二、圍繞“兒童多處行”學1——4自然段。(出幻燈)

過渡:現在我們就隨着冰心奶奶一道去兒童多的地方“找春天”!

1、自讀課文,找一找課文中哪些句子寫的是“兒童多”,把這些句子找出來畫下來。

2、想象着讀讀,想想該怎樣讀?學生練習朗讀。

引導學生讀:假如你是這些孩子,沐浴在美好春光裏,你的心情怎樣?讀讀。

3、指導朗讀(隨機出示,視頻範讀)

(1)“從香山歸來,路過頤和園,看見成千盈百的孩子,鬧嚷嚷地從頤和園門內擠出來,就像從一隻魔術匣子裏,飛涌出一羣接着一羣的小天使。”假如你是其中的一員,你一邊跑,一邊會喊些什麼?帶着這樣愉快的心情來讀讀這句話。

(2)我們笑着下了車,迎着兒童的涌流,擠進頤和園去。

(3)我們本想在知春亭畔喝茶,哪知道知春亭畔已是座無隙地!

(4)東一堆,西一堆,嘰嘰喳喳,也不知說些什麼,笑些什麼,個個鼻尖上閃着汗珠,小小的身軀上散發着太陽的香氣息。

(5)湖面無數坐滿兒童的小船,在波浪上盪漾,一面一面鮮紅的隊旗,在東風裏嘩嘩地響着。

(6)轉彎的地方,總和一羣羣的孩子撞個滿懷,他們匆匆地說了聲“對不起”,又匆匆地往前跑。反覆朗讀這些句子,讀中感悟。學生暢談體會。引導學生說出春天的頤和園成了兒童的樂園,兒童的世界,兒童的海洋。他們盡情說笑,在陽光下東奔西跑,個個忙得鼻尖冒汗,卻又那麼歡暢活潑,不知疲倦。他們身上有着使不完的力氣,充滿勃勃的生機和活力。字裏行間還能體會到作者對兒童的.喜愛。

三、學習5、6自然段

1、春天如此讓人心醉,快來讀讀課文。請你找到描寫春天的段落,把描寫春天的句子畫出來。出示這兩段話:(出幻燈)

走進玉瀾堂的院落裏,眼睛一亮,那幾棵大海棠樹,開滿了密密層層的淡紅的花,這繁花從樹枝開到樹梢,不留一點空隙,陽光下就像幾座噴花的飛泉……

2、體會讀你覺得海棠花開得怎樣?用一個詞說說。從哪些地方體會到?再讀讀。

3、想象讀。讀了這段文字,你的眼前彷彿看到了怎樣的景象?指名描述。

課件:展現海棠樹圖。

小結:看到這樣的春景,看到這樣的春光,你想用怎樣的語言來讚美?作者是怎樣讚美的呢?課件出示:春光竟會這樣的飽滿,這樣的浪漫,它把一冬天蘊藏的精神力量都盡情地釋放出來了。(齊讀)

四、學習第7自然段

讀讀這段話,邊讀邊思考從這段中的哪些詞語中可以看出冰心奶奶是那樣的喜愛兒童?

小結:作者爲什麼要只揀兒童多處行呢?原來兒童多處春光美。

板書:冰心奶奶 把兒童和春光怎樣聯繫起來的。

五、比較兒童和花的特點

1、出示第8自然段

2、花兒和兒童都有怎樣的特點?(探討題,出幻燈)

反覆朗讀,感悟相通之處:生命力都很旺盛,讓人都感到快樂。

3、指導朗讀。誰來把這一段美美地讀一讀。兒童就是祖國的花朵,如果說海棠花是春光,那麼兒童就是最美的春光。

板書:兒童是最美的春光

引讀最後一段。朋友,春天在哪裏?當你春遊的時候,記住……進行句式變換。

4、回顧全文。冰心奶奶爲什麼要只揀兒童多處行,就一定能找到。春天呢?

指名用“因爲……所以”說一說。(因爲兒童多處春光燦爛,兒童充滿朝氣、富有感染力;兒童就是最美的春光;因爲冰心奶奶喜愛兒童。所以冰心奶奶認爲只揀兒童多處行就一定能找到春光。)

六、拓展,運用語言.出示課件(春天的圖)讓學生用語言描繪。

七、佈置作業

1、背誦自己喜歡的自然段。

2、課後蒐集閱讀以下作品。

作品一:《紙船》——體現愛母親

作品二:《片段》——體現愛大海

八、板書:

2只揀兒童多處行

歡暢活潑 旺盛的生命力 新鮮美麗

喜 愛 兒 童

五年級語文下冊教學設計7

一、教學目標:

1、通過朗讀品析詞句,體會文中所蘊藏的江月美景的神奇迷人。

2、感受望月的樂趣及小外甥的聰明好學,想象力豐富。激發學生,對月亮的喜愛,對美好事物的追求。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二、教學重點、難點:

1、通過朗讀、品味描寫月夜江景和小外甥的句子。

2、理解月光產生幻想的句子。

三、教學準備:

1、多媒體課件

四、教學過程:

一、複習導入:

1、今天,繼續分享趙麗宏的優美散文(齊讀課題)

2、寫的是誰在哪兒望月呢?(一個人嗎?)

3、同學們注意有時文中的“我”是作者本人,有時未必是本人。【板書“我”和小外甥生】

4、文章寫了“我”和小外甥在江船甲板上望月。接下來發生了哪些事?文中寫了哪些內容?(機:就這一個內容嗎?)

(結合回答板書:江景、背詩、幻想。)

過渡:這篇文章啊,仔細讀可以濃縮成這三幅畫,這堂課讓我們走進這三幅畫生動的畫面中,一同來品味、欣賞!

二、學習第二節:

1、自由讀課文第二節,想想你看到了怎樣的江景圖。

2、(出示§2)指名讀,要透過文字看景色畫面,看哪些詞句給你留下了深刻印象?

3、交流:

①“閃爍的光斑”你懂嗎?爲什麼一閃一閃?(因爲流動的江水,波光粼粼,纔會有“讀”“千萬點——跳動。”

②“安詳”柔美、靜諡的感覺。

③、“~~剪影”沒有月光就沒有剪影,給你什麼感覺?(神祕)出示“月夜剪影圖”

④、“鍍”月光均勻地灑在這些景物上。

(配樂齊讀,感受月夜江景的靜謐美好)

4、小結:是啊,月灑清輝,江中有月,這幅畫面中有江,有月,如果讓你給它取個名字,什麼名字比較恰當呢?(板書:江中月)

過渡:在這輪美好的'江中月下,引發了作者與小外甥背誦的興致那麼他們背了哪些詩呢?

三、學習第3——13自然段

1、自由讀§3——13節中帶“月“的詩。

2、(出示詩句)請兩位同學讀,分角色讀。

3、讀得很好,可是文中是背誦,給你們一分鐘試背。

4、指名配樂試背。(剛纔背誦的意境不太和課文中吻合,你想背誦要什麼?下面,想象在月光下,月光沐浴着“我”和小外甥一起背誦比賽。

5、寫月詩就這6句嗎?文中哪些告訴你的?(兩個省略號,爲什麼要用兩個省略號?你還能說說寫月的詩嗎?

6、老師這裏也有一些寫月的詩。(出示課外詩邊上配月夜圖二幅)。“我“和你們一起來對吟一下吧!(配樂)

7、同學們,吟誦了這麼多寫月的詩句,你有什麼感受,有什麼發現?

8、那麼,“我”和小外甥此時背誦了那麼多詩後,他們有什麼感受啊?(提示:用原文)(出示§13)

①拿筆找找這幾句話中有幾個詞直接寫出了他們的感受?

②讓我們一起來感受。“沐浴、沉醉、清幽、曠遠的感覺。

9、我看,不是我和小外甥兩個人沉醉,我們所有認真讀書的也沉醉在其間,同學們,在背誦這幅畫面中看一看有詩還有月,那你說給它起個名字叫(板書“詩月中)

過:當我還沉浸在詩中月那醉人的風韻中時,小外男生卻已展開幻想的翅膀!

四、學習第15——20節

1、好,請你看一看小外甥望月的幻想有哪些詞句,一處不落地畫下來。

2、學生交流。

3、文中啊,有這麼三處。(出示內容)

①請一位學生連起來讀。你用心體會,請你說說對小外甥的幻想有什麼感受?哪些語句你喜歡,最吸引你。

②非常好,聆聽了小外甥的幻想以後,你有什麼感受,最吸引你的是什麼地方?

A、眼睛,不僅形象而且非常神奇。

B、每個月都要爭開一次(相機:月變過程)

C、“把月亮寫的可愛、活潑”、充滿了童真、童趣。

帶着感受練讀,這些幻想看似不成段,其實分明是一首兒童詩啊,

③不信,你瞧(出示小詩)。配樂朗讀

是啊,聽了小外甥生動奇特的幻想,簡直就像聽了一個現成的童話故事,難怪作者說小外甥(聰明好學,愛幻想。)

④同學們,你們呀和小外男生一樣的年齡,一樣的聰明愛學,愛幻想,每個人讀這段話以後,都自己“我”心中的月亮,你心中的月亮像什麼呢?也寫上兩三句話,能不能也象小外男生一樣,有天的眼睛般的什麼樣的比喻?

⑤“交流”。

⑥是啊。作者也久久凝視着月亮,消失的地方,展開了幻想的翅膀,在這幅畫面中,小外甥、我們、作者都一同展開了遐想。我們給它取個名可以叫(心中月)

五、總結

這節課,在趙麗宏宏優美的語言引領下,一同領略了江中月的美麗,詩中月的醉人,江中月的美妙,相信此刻你們和俞老師一樣,產生了望月的衝動,有機會請你走進大自然好好地望一回月。

六、作業

1、背誦文中寫月的詩句2、課外積累一些寫月的詩句。

板書:

五年級語文下冊教學設計8

教學過程:

以歌曲導入,明確閱讀要求

1.播放《水滸傳》主題曲,同學們,咱們先來聽一首歌,會唱的同學跟着一起唱。你知道剛纔我們唱的是哪部連續劇的主題曲嗎?(《水滸傳》)

2.《水滸傳》塑造了多少位個性鮮明的英雄好漢形象?(108位)真不錯,同學們知道得真多。

一、談話引入,激趣讀文

今天咱們就來認識其中的一位——武松,他因何而出名?(在景陽岡上打虎而出名。)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景陽岡》。

板書課題:景陽岡

二、學習提示,初讀感知

1.明確課型,學習提示

這篇課文是略讀課文,在讀課文之前我們來看看學習這篇課文有什麼務?

指名讀學習提示。

2.讀通課文,初知文意

(1)根據學習提示任務快速默讀課文,思考:(小黑板出示)

A、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麼事?

B、課文哪些自然段具體描寫武松打虎?

C、除了打虎課文還寫了哪些內容,這些內容跟打虎有什麼關係?

D、武松給你留下了什麼印象?

3.自學反饋

課文篇幅很長,誰能用簡要的話來說說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課文記敘了武松在陽谷縣的一家酒店內開懷暢飲後,趁着酒興上了景陽岡,赤手空拳打死猛虎的故事。)

三、品讀“打虎”,體驗精彩

1.通過剛纔的讀書,你認爲課文中哪些自然段具體描寫武松打虎?

2.請同學們默讀8——12自然段,武松打虎的哪些精彩片段給你留下深刻的印象,把有關句子畫出來。

3.學生交流,教師相機出示課件中相應內容,點撥引領,指導朗讀。

(1)預設一[出示第9自然段]

①朗讀感受武松打虎精彩片段

我們把武松打虎的.精彩部分讀出來,老師讀寫武松的句子,請個同讀寫猛虎的句子。同桌合作讀。分組讀。

②感受老虎的兇猛。

通過讀句子,這大蟲給你什麼感覺?(虎很兇猛,)作者爲什麼寫虎?(寫虎是爲了寫人,虎如此有氣勢,那麼打虎的武松就更了不得。這是反襯的手法。)

③通過剛纔的讀,我們發現大蟲的動作是什麼?(“一撲”、“一揪”、“一剪”,)面對大蟲的舉動,此時的武松只有一招,誰能發現?(閃)可以給“閃”換個詞嗎?(躲),那作者爲什麼不用“躲”而用“閃”呢?(閃是突然襲擊的動作,更能表現人物機智靈敏,而躲卻顯的很被動)

④再讀句子(齊讀)。

(2)預設二[出示第11自然段]

①自由讀句子,讀出武松打虎的精彩。

②這時候的武松轉守爲攻,你能圈出武松打虎的動作詞嗎?這些動作的詞給你留下什麼印象?

( “掄、劈、揪、按、踢、提、打”等,)從這些詞語中你能體會出什麼?(武松的勇敢機智)師小結:作者運用了多種方法來刻畫人物,特別是動詞的運用上,很有特色。第9自然段反覆用一個“閃”字,寫出了武松的機智敏捷,第11自然段運用了多種不同的動作凸現武松勇武機智。

③有感情地朗讀。師生合作讀(感受武松的勇武過人、無畏、勇中有謀的性格特點。)四、回顧全文,體會寫法1.“打虎”部分通過對人物動作的描寫,突出了英雄形象。你認爲前面的內容與“打虎”內容有關嗎?又是通過什麼描寫來表現人物形象的?

通過對武松的語言描寫,感受到武松的性格特點。

“別胡說!難道不付你錢!再篩三碗來”體會出武松倔強、豪爽。

“就有大蟲,我也不怕”體會到武松很勇敢。

“這是店家的詭計,嚇唬那些膽小的人到他家裏去歇。我怕什麼!”能夠體會出武松的勇敢。

通過對武松心裏的描寫,感受武松的內心變化,感受他的英雄氣概。如“轉身回酒店吧,一定會叫店家恥笑……”“怕什麼,只管上去,看看怎麼樣。”這裏雖有猶豫,但更多的仍然是“勇往直前”的豪氣。當天將黑時,他見沒有老虎,便“自言自語道:‘哪兒有什麼大蟲!是人自己害怕了,不敢上山。’”這是他在爲自己壯膽,也很真實可信。所以這些內容看似與打虎無關,實際上與打虎的內容有着密切的關係。

4.武松在這些段落裏,又給你留下什麼樣的印象?

小結武松的人物形象:豪爽、神威、武藝高強、江湖閱歷豐富……(板書)

5.如此無所畏懼的傳神人物,最後卻一步步挨下岡來,你認爲這麼寫是不是會有損於武松這個英雄的形象呢?

(要打死老虎並非易事,武松雖然力大過人,但已筋疲力盡。這樣寫,更突出了人物的真實可信。)五、課外延伸,鼓勵閱讀

在《水滸傳》這部小說中,作者還刻畫了許許多多人物,請你選一個自己喜歡、熟悉的人物讀讀,感受施耐庵是如何既傳神又真實地塑造人物形象的。

板書設計:

景陽岡

喝酒(語言)

武松上岡(心理)機智勇敢

打虎(動作)武藝高強

下岡

五年級語文下冊教學設計9

教學目標:

1、朗讀課文,憑藉具體的語言文字感受飛船發射成功的喜悅與自豪。

2、藉助多媒體課件聲情並茂的特點,引領學生,把學生帶入夢圓飛天的真實場景中,感悟激動人心的場面。

3、在把握人物形象的基礎上,激發學生熱愛航天事業,探索宇宙奧祕的興趣。

教學難點:引導學生感受飛船發射成功時的激動人心的場面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1、清脆的玲聲又把我們帶入了緊張而又愉快的一節課,不忙着上課,我們來輕鬆一下,做一個猜字遊戲,看看屏幕上的這個字是一個什麼字呢?

2、猜不出沒有關係,看老師來把它變一變,(出示第二幅畫)猜猜看,這個是什麼字呢?對,這就是一個夢字。看着它你想到哪些與夢有關的詞語呢?(美夢成真、夢寐以求、魂牽夢繞)

3、可你知道嗎?當夢成爲夢想,它需要邁出多麼漫長的一步。就有一個這樣的夢想,從古至今,炎黃子孫一做就是幾千年那!今天,它終於實現了。它就是夢圓飛天。(板書題目)

【設計意圖】通過甲骨文、小篆、楷字對“夢”的理解,激發學生學生的興趣,自然地走入學生心田,讓學生感受祖國文字的美麗,同時也自然地帶領學生走入文本。同時抓住這個主旨展開教學,潛移默化地讓學生受到了情感的薰陶和感染。

二、檢查預習,感知課文。

1、首先,老師來檢查一下同學們的預習情況,出示詞語組,指名讀:

戈壁大漠 執行任務 騰空而起

激情澎湃 神奇美妙 夢想成真

2、詞語讀得這麼好,課文大家肯定會讀得更好,請同學們輕聲快讀全文,讀完以後,我們能不能結合課文內容用上一兩個詞語說一句話呢?

3、真佩服我們班同學的讀書水平。難度大些,能不能讀出一些激情呢?

【設計意圖】通過詞塊教學,既檢查了學生的預習效果,同時這過這一組詞語,讓學生鞏固學生對課文的理解,夾生的對課文的理解,爲深入學習打下基礎。

三、精讀課文,感悟激情。

導入:古有飛天夢,今有神五圓,這節課就讓我們一起來重溫那最激動人心場面,一起來感受這最激動人心的時刻吧!(出示:十、九……)這就是神五飛天十秒倒計時,讀6-15小節,你從這個十秒倒計時中讀出了怎樣的心情?

板塊一:緊張

1、你體會到了什麼?(人們的心情緊張極了,激動極了。)哪一個自然段寫出了緊張呢?

2、出示:“隨着發射時間一秒一秒地逼近,人們的心絃都繃得緊緊的,似乎可以聽到自己急促的呼吸聲。”

2、特別是哪些詞語給了你這樣深刻的體會?(一秒一秒)是的,每一秒都驚心動魄、扣人心絃;(逼近)已無退路,勢在必行;(繃得緊緊的)不僅心繃得緊緊的,拳頭也握得緊緊的,緊張得手心都出汗了;(似乎聽到自己急促的呼吸聲)(急促的可以去掉嗎?)內心的緊張激動可想而知。

抓住這些詞語,讀好這句話! 指名讀,師範讀,齊讀

3、想一想,人們的心情爲什麼如此的緊張呢? 生自由回答(再過幾分鐘,飛船就要點火起飛了;這是中國首次載人航天飛行,人們已經期盼了太久太久;人們爲這次首飛任務付出了太多的心血,成敗就在今天……)

是啊,這一刻,人們期盼了太久太久!當它降臨時,我們怎能不緊張呢!

4、再讀體會。

板塊二:激動

1、再讀“十、九、八、七、六、五、四、三、二、一!”這是十秒倒計時!你還讀出了怎麼樣的心情呢?

2、因爲倒計時的開始就意味着飛船就要發射升空了。誰再來激動地倒數這十個數?

(指名讀,評議:從你的聲音,你的表情中,老師看出了激動。)

這10秒鐘,雖短猶長,它牽動着近14億中國人的心,是中華民族幾千年來期盼、凝聚的10秒,是吸引全世界目光的10秒。讓我們再和總指揮一起10秒倒計時! 生齊讀(“點火”“起飛”)

3、引讀第12自然段:“烈焰升騰,大漠震顫。……直指蒼穹。”

4、這是“神舟”5號升空的場面,這段話中,哪些詞彷彿讓你看到了升空的畫面?讓你聽到了升空的聲音?(烈焰升騰、宛如巨龍的橘紅色火焰、託舉、騰空而起,直指蒼穹;地動山搖般的轟鳴聲)

5、是啊,這升空畫面讓我們如臨其境,如聞其聲。尤其是那個形象的比喻,讓人記憶猶新。一起來讀一讀——引讀

6、想象出了那條巨龍般的橘紅色火焰了嗎?對了,讀書就要這樣,能夠邊讀邊想,把語言文字在我們的腦中變爲一幅幅生動的畫面。看到的很壯觀,耳邊聽到的同樣震撼人心:地動山搖般的轟鳴!這聲音,這氣勢真是讓人歎爲觀止!

7、視頻展示,能讀出這氣勢嗎?後齊讀。

8、這氣勢氣貫長虹,這氣勢讓人歎爲觀止,這氣勢讓人心潮澎湃。我想此時此刻你心中一定有千言萬語在奔涌,請寫出你最想說的幾句話。

9、交流。

10、還有哪些語句你能感受到這樣的激動呢?學生自由讀一讀。

板塊三:自豪

1、 再讀倒計時,你又感受到了什麼心情呢?神五騰空而起,直指蒼穹,此刻我們的自豪和驕傲也隨之升騰而起。你找到這份自豪了嗎?

2、交流“飛行正常!”

僅僅三分鐘的時間,楊利偉便通過電波告訴指揮控制中心,告訴遊弋在浩瀚大洋上的“遠望”3號測量船,告訴每一個炎黃子孫——飛行——引說:正常!

可別小看這簡簡單單的四個字,它其實在告訴人們? 生自由表達(“神舟”5號發射成功!中國成爲了繼俄羅斯、美國之後,成爲世界上第三個具備載人航天能力的國家。)

3、指導朗讀第十四自然段。這段話用了什麼修辭手法?多麼有氣勢啊!層層推進。你能讀出這種氣勢來嗎?自己練一練。(指名讀,齊讀)這三個“傳到”還會傳到哪裏呢?(交流)

4、學習第15自然段,練習說話:指揮大廳裏一片歡騰,人們有的( ),有的( ),有的`( )……

5、由此,你想到了哪些成語?(心潮澎湃、欣喜若狂、手舞足蹈、歡呼雀躍、熱淚盈眶……)

【設計意圖】緊緊抓住最激動人心的倒計時,通過對倒計時的深入理解,把握課文情感的脈絡,疏通課文,精讀感悟。品味字裏行間所蘊含情感,始終抓住情感這條主線,讓學生逐漸走進文字背後的意蘊之中。反覆出現倒計時的時候,緊緊抓住學生的心絃,在共鳴的暢想之中領略語言文字的美。

四、拓展文本,總結深化。

1、緊張在充溢,激情在鼓脹,自豪在流淌,讀起這別樣的十秒倒計!此刻,又有一種什麼樣的心情在你心頭蕩起呢?(生齊讀)

2、緊張、激動、自豪、期待、艱辛,全部寫在了夢圓飛天中。

3、教師範讀最後一個自然段。生寫,出示:“浩瀚的太空還寫下了( ),留下了( )”

4、出示句子:“中華民族的飛天夢想,今朝終於成真了!”讓我們銘記這難忘的今朝,20xx年10月15日。這是一個令全世界華夏兒女難忘的日子。

5、好一個“終於”,此刻你又從這個詞中感受到了什麼?是啊,爲了這個飛天夢,我們付出了多少心血和汗水,凝聚了多少艱辛和努力,來,讓我們把所有的情感都傾瀉到這個這短暫而漫長的10秒倒計時中去吧!讓我們幸福地站起來一起讀!

6、最後,讓我們在雄壯的《超越夢想》的樂曲聲中結束我們今天的課,也預祝我們祖國在今後的航天事業上越走越完美,更希望孩子們能承載着祖國新的夢想,揚帆起航!

【設計意圖】拓展延伸,讓學生透過文字看情感,穿過情感找共鳴,在情感的磁場中嘗試個性化的感悟,讓學生的情感得到盪滌,同時在情感的線索上,自然流淌出自己新鮮獨到的見解和感悟。通過這個突破,讓學生深切地感受到文字的意蘊。

五、課後蒐集關於“神舟號”的飛船信息,整理並和同學交流。

板書:

5、夢圓飛天

美夢成真

激動 自豪 緊張、期待……

五年級語文下冊教學設計10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積累詞語,掌握“囊、克隆、胚胎、蟾蜍、鱗片、脊椎、兩棲”等詞的讀音、字形、詞義;理解“繁衍、相安無事”的詞義,並學會運用。

2、瞭解有關克隆的科學知識。

能力目標

1、整體感知文意,根據閱讀要求訓練學生篩選信息,概括內容要點,逐步提高閱讀科普文的能力。

2、理清本文的說明順序,並理解這樣安排的好處。

3、理解本文運用的說明方法,探究作者說明的技巧。

德育目標

體會學習科學家們嚴謹、求實、鍥而不捨的態度和精神,樹立正確的科學觀,全面看待科學技術的發展,實現科學精神和人文關懷的統一。

●教學重點

1、瞭解有關克隆的知識和克隆研究的動態。

2、理清本文的說明順序,把握本文所運用的說明方法。

3、揣摩語言,體會說明文的科學性。

●教學難點

1、理清“克隆鯽魚出世前後”的說明順序,理解這樣安排的原因。

2、文章結尾一段話的理解。

●教學方法

以學生自讀爲主,教師設計思考題指導學生自讀。通過學生獨立思考、小組討論,解決閱讀中的疑難問題。最後設置自由問答環節,給喜歡鑽研的同學一個空間,由興趣引領他們在科學的道路上前行。

●課時安排

1課時

●自主學習

1、朗讀課文,整體感知文意;篩選重要信息,整體把握文意;理清說明順序、說明方法,體會說明文的條理性、科學性。

2、揣摩語言,體會科學家們嚴謹求實,鍥而不捨的科學態度。

3、給下列加點字注音。

囊胚胎蟾蜍脊椎兩棲

2。解釋下列詞語,並用詞造句。

繁衍

相安無事

●教學過程

一、導語設計

1、《西遊記》裏的孫悟空有一個絕招令人拍案叫絕:他與妖魔作戰一旦吃緊,便從身上拔一撮猴毛,吹出一大羣小猴來參加戰鬥。這當然是神話,但是今天的科學卻能實現類似的“奇蹟”,這就是“奇妙的克隆”。克隆何以能如此神通廣大?還是聽聽遺傳學家的解釋吧。

2、古希臘哲學家曾經說過:“世界上不可能有兩片完全相同的葉子。”這話在過去是一句至理名言。我國明代大作家吳承恩在《西遊記》中塑造的孫悟空,他每次吃緊,便從身上拔一撮猴毛,吹出一大羣小猴來參加戰鬥,這在過去也只是一個神話。現在情況發生了變化,新興的生物技術“克隆”,它能推翻名言或使神話變成現實,那麼什麼是“克隆”?它到底奇妙在哪裏?今天我們就來學習著名遺傳學家談家楨的《奇妙的克隆》。

二、初讀課文,感知教材

1、克隆是什麼?請用自己的話概括。

(克隆是無性繁殖的新興生物技術。)

2、“克隆鯽魚出世前後”和“克隆綿羊‘多利’”分別爲我們介紹了哪些知識?克隆羊的誕生爲什麼在全世界引起“轟動”?

(“克隆鯽魚出世前後”勾勒了克隆技術的發展脈絡,爲我們介紹了中外科學家所進行的克隆實驗及實驗進展情況,突出了中國科學家在克隆實驗方面的研究成果和貢獻。

“克隆綿羊‘多利’”較爲詳細地描述了“多利”的誕生過程,並揭示了克隆羊的成功的重大意義和巨大反響。

克隆羊的誕生在世界引起了轟動,主要原因是它標誌克隆研究取得新的進展和重大突破,“這個結果證明:動物體中執行特殊功能、具有特定形態的所謂高度分化的細胞與受精卵一樣具有發育成完整個體的潛在能力。也就是說,動物細胞與植物細胞一樣,也具有全能性。”這一突破意味着它既可以造福於人類,也可能危害於人類。)

3、課文從哪些方面寫了克隆技術造福於人類?

(課文主要從三個方面來寫克隆技術造福於人類。第一,克隆可以有效地繁殖具有“高附加值的牲畜”;第二,克隆可以用來挽救珍稀動物;第三,克隆對於人類疾病的防治、壽命的延長具有重要意義。)

三、再讀課文,理清說明順序,分析本文所運用的說明方法,體會說明文的.條理性和科學性

1、四個部分是按什麼順序排列的?能調換順序嗎?

2、第一部分爲了說明“克隆是什麼”,作者運用了哪些說明方法?

3、第二部分“克隆鯽魚出世前後”採用了什麼樣的說明順序?這樣安排有什麼好處?

4、第三部分“克隆綿羊多利”介紹多利的誕生過程,採用了什麼樣的說明順序?

(學生思考,自主作答,如有不妥之處,另選幾位同學作補充或糾正。)

(明確:1。先寫克隆的含義,接着寫克隆實驗,再寫克隆的發展,最後寫克隆對人類的造福和對克隆的理性思考。全文采用了邏輯順序說明事理,逐層深入,步步推進。

2、作者爲了說明“克隆是什麼”,運用了三種說明方法:舉例子、作解釋和引用。舉例子:列舉葡萄枝、仙人掌、草莓等人們比較熟悉的例子來說明,把艱深的科學知識說得簡明易懂。作解釋:對克隆一詞進行溯源並作出解釋。引用:引入《西遊記》中孫悟空拔一根猴毛變出一大羣猴子的故事,生動說明“克隆”是怎麼一回事。

3、第二部分採用了時間順序。小標題“克隆鯽魚出世前後”顯示這一部分是按時間順序安排的,這樣便於勾勒克隆技術發展的脈絡。

4、第三部分“克隆綿羊‘多利’”是按時間順序安排材料的。文中有標誌性詞語可供分析,如“‘多利’綿羊是如何‘創造’出來的呢?……先給……與此同時……手術完成後……然後……到去年七月……‘換核卵’一步一步發展的結果,因此是‘克隆羊’”。)

(教師對學生交流的情況作評價,對不當之處應予以糾正。

教師提示:關於第二部分的說明順序,應考慮如下一些內容:第一節有兩條線索,一條是從中國的“克隆試驗”寫到外國的“克隆試驗”,一條是寫“克隆試驗”從魚類、兩棲類再到哺乳類。以此來看,關於“時間順序”的判斷是不準確的。

那麼,這樣安排有什麼好處呢?第一條線索突出反映了我國科學家在克隆研究中的成就和貢獻。第二條線索體現了科學研究是一個不斷求索探究的過程,體現了科學家們的追求精神,同時也爲下文寫“克隆綿羊‘多利’”的誕生提供了科學基礎,做好行文的鋪墊。)

四、研讀課文、揣摩語言,體會科學家嚴謹求實、鍥而不捨的科學態度

(同學們,在科學的道路上是沒有平坦的大道可走的,科海泛遊靠的是淵博的科學知識,精湛的科學技術、嚴謹求實的科學態度,堅持不懈、永不言敗的科學精神。請從課文中找出能表現科學家嚴謹、求實、鍥而不捨的態度與精神的句子,仔細體會。)

(1:“用鯽魚囊胚期的細胞進行人工培養,經過385天59代連續傳代培養後,用直徑10微米左右的玻璃管在顯微鏡下從培養細胞中吸出細胞核。”

2:“在189個這種換核卵細胞中,只有兩個孵化出了魚苗,而最終只有一條幼魚渡過難關,經過80多天培養後長成8釐米長的鯽魚。”

3:“經幾百次灰、黑、白這樣的操作以後,白色小鼠終於生下了三隻小灰鼠。”

4:“經過247次失敗之後,他們在1996年7月得到了一隻名爲‘多利’的克隆雌性小綿羊。……

每課一得

(學生自由問答、質疑、釋疑、總結)

學生爭論的焦點在於文章最後一段。寫道:“有關‘克隆人’的討論提醒人們,科技進步是一首悲喜交集的進行曲。科技越發展,對社會的滲透越廣泛深入,就越有可能引起許多有關的倫理、道德和法律等問題。”

這段話該如何理解呢?教師引導學生從以下幾方面思考:

1、科學是一把雙刃劍,既可造福人類,也可殃及人類,而且科學造福人類和殃及人類的速度、程度在同步增長,如核的發現和利用;

2、科學的發展越來越從自然界逼近了人類本身,越來越深刻地觸及人類的倫理、道德和法律以及人類心靈,如克隆人問題;

3、科學發展也會引發人類道德倫理觀的變革和更新。如何確立並完善現代社會倫理道德價值觀,使之既能導正科學技術的發展,又能適應科技的進步,理性而德性運用科學之劍,使之爲人類造福,這將是現代社會必須探討和麪對的問題。

●挑戰自我

1、練筆:“假如我被克隆”

倘若將來真有那麼一天,你被克隆了!請儘量發揮你的想象,描繪你被克隆的歷程以及被克隆後的生活,並以此爲話題,說說你的感受。

2、請以“我想克隆”爲話題,寫一篇作文,談談你對此的看法,可以編述故事,也可以發表議論,500字左右。

●教學後記

五年級語文下冊教學設計11

教學目標:

1、使學生會寫9個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兩條綠線內的生字只識不寫。

2、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3、學生體會父母的愛如茉莉平淡無奇,卻芳香怡人。

教學重點、難點:

學生體會父母的愛如茉莉平淡無奇,卻芳香怡人。

預習作業:

1、課後生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總結課文主要內容。

4、課後習題。

5、疑難問題。

教學過程:

一、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激趣導課

播放茉莉花,學生說茉莉花的特點,(師重點強調茉莉花的平淡)

板書:愛

同學們,課文中卻說愛如茉莉(板書完課題),這是爲什麼呢?今天我們這節課就一塊來學習16課《愛如茉莉》,

齊讀課題。

2、檢查預習

(1)小組內檢查:1號生字的掌握情況,2號課文的朗讀情況,3號課文的主要內容,4號課後習題等等

自己在預習當中解決不了的問題,在小組內討論。

(2)班內抽查

小組內解決不了的問題,在班內解決。

二、精讀課文,合作探究

(課件出示)合作探究:

爸爸、媽媽之間的愛體現在哪兒?那株茉莉花如此“平淡無奇”,爲什麼媽媽卻說真愛就像茉莉?你從課文的哪些細節中感受到“愛如茉莉”?

1、學生默讀課文,自己解決問題。(用——畫出課文中的句子,並在後面寫出感受)

2、小組內合作交流。

3、班內交流問題。

5組分工回答問題,一人回答如有遺漏,組內其他人可補充,其他小組的成員也可補充。

如:課文第六、七自然段寫了媽媽對爸爸的關心,爸爸出差剛回來,不想讓爸爸太擔心了,這也是在履行自己的承諾。

課文第八自然段寫了爸爸對媽媽的愛。

課文第10、11、12自然段,寫出了爸爸怕媽媽晚上有事而在媽媽的牀頭、握着媽媽的手睡覺。

課文13、14、15、16自然段,寫出了媽媽對爸爸的關心。

小結:爸媽的'愛正是表現在平常的這些小事當中的,非常平凡卻很持久,而茉莉花平淡無奇卻芳香怡人。在這裏借物喻人,表達了爸爸媽媽之間的愛就像茉莉一樣平淡無奇卻芳香怡人。

讀課文最後一自然段,爲什麼兩次出現“愛如茉莉”?

三、鞏固練習,拓展運用

1、總結課文,做課後第2題。

2、學生回顧有關愛的名言或詞句。

3、課件出示改編的小詩《愛如茉莉》,再次讓學生體會思想感情。

四、作業

閱讀主題學習叢書中的有關內容

五年級語文下冊教學設計12

一、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人物的性格特點,感受人物形象。

2.體會人物的動作、語言、外貌等描寫的作用,學習表現人物某一方面特點的寫作方法。

3.認識課文中的生字,積累課文中描寫人物的精彩句段。

二、教學重難點:

學習通過語言、外貌、動作的描寫表現人物性格特點的寫作方法。

三、課時安排:

一課時

四、教學準備:

教師:多媒體課件、多媒體教室。

學生:預習課文

五、教材分析:

《人物描寫一組》是本冊教材的一大特色,我也是頭一次接觸和教學,這組描寫編排得很有特色,也很有必要,通過選取三個在描寫人物上具有代表性的片段,要求學生能體會人物的性格特點,感受人物的形象,並體會人物的動作、語言、外貌等描寫的作用,學習表現人物某一方面特點的寫作方法,“只有描寫行動——任務才能站起來!”整個教學過程貫穿這一主線!這對提高學生的習作水平大有益處。學習通過語言、外貌、動作的描寫表現人物性格特點的寫作方法,是教學本課的重難點。尤其是我教學的《小嘎子與胖墩兒比賽摔跤》,在描寫人物摔跤時的動作惟妙惟肖,把這兩個孩子的活潑淘氣刻畫得栩栩如生。

六、教學過程:

課前談話:

同學們平時一定讀了不少的古今中外的名著。作家爲我們塑造了許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哪些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你認爲怎麼樣才能把人物描寫得形象生動呢?(板書:人物描寫)

(一)導入新課:

今天讓我們再次認識和親近作家筆下的人物形象,一起來學習,

板書:22人物描寫一組

這節課,我們來學習第一個片段,(板書課題)

小嘎子和胖墩比賽摔跤

(二)初讀課文,感知形象

1、指名檢查讀生字、詞、句。師生正音。

2、同桌逐段輪讀,互相檢查。

3、初讀課文,小嘎子和胖墩兒給你留下了什麼印象?

板書:(嘎子)機靈、富有心計;(胖墩兒)沉穩、老實

(三)讀懂課文,再現形象

默讀課文,你從文中哪些詞句體會到人物性格特點的,說說理由。

學生彙報

1、媒體出示:小嘎子在家裏跟人摔跤,一向仗着手疾眼快,從不單憑力氣,自然不跟他一叉一摟。

(嘎子自知不如胖墩兒有力氣,所以選擇隨便摔)

師:嘎子認爲自己摔跤穩贏,那胖墩兒呢?你是從哪兒看出來的?(胖墩兒也充滿自信)

2、指導朗讀對話。

媒體出示

“要不—摔跤。”

“是嗎?”小胖墩兒跳了起來,立刻退後兩步,一閃身脫了單褂兒,叉着腰說,“來吧,是一叉一摟的,還是隨便摔?”

小嘎子在家裏跟人摔跤,一向仗着手疾眼快,從不單憑力氣,自然不跟他一叉一摟,就說:“隨便摔”。

師:兩個爭強好勝的孩子通過你們的朗讀展現在我們眼前。板書:語言描寫

師:你還從哪兒看出來嘎子有心計,很機靈?

學生彙報。媒體相機出示:

比較句子:

(1)、起初,小嘎子精神抖擻,圍着他像猴似的`蹦來蹦去,彷彿很佔了上風。

(2)、起初,小嘎子精神抖擻,欺負對手傻大黑粗,動轉不靈,圍着他像猴似的蹦來蹦去,總想使巧招,下冷絆子,彷彿很佔了上風。

師:這兩個句子在表現嘎子機敏,富有心計的性格特點上,哪句更好,爲什麼?作者這又是抓住嘎子的什麼描寫的?

師導:假如你是嘎子,你心裏怎麼想?

學生髮言,板書:心理描寫

指導朗讀這句話。

3、師:於是一場摔跤大戰開始了,讓我們一起回到那激動人心的現場。

四人小組合作:一人解說,可自由發揮;一人當導演,要根據作者的描寫指導動作;另兩個人表演。導演要根據作者的描寫指導動作。

小組上臺表演。板書:動作描寫

要求標出文中描寫動作的詞,齊讀全文,整體感知。

(四)歸納寫法

師:作者用他那生花妙筆爲大家塑造了兩個個性鮮明、天真可愛的兒童形象,你認爲作者爲什麼會寫得這麼形象呢?

根據板書歸納總結:語言描寫

心理描寫

動作描寫

板書設計:

22人物描寫一組寫作方法:

嘎子和胖墩兒語言描寫

比賽摔跤心理描寫

機靈、有心計沉穩、老實動作描寫

五年級語文下冊教學設計13

一、情境導入,萌發情感(課件:小姑娘受傷後鮮血直流,暈迷不醒。衆人着急)

同學們,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第28課《她是我的朋友》,“她”就是(小姑娘)。

小姑娘傷勢嚴重,如果不能補足她失去的血,她一定會死去的。輸血迫在眉睫啊。那是否有人願意給她獻血呢?請大家用你喜歡的方式讀5—14自然段,找找答案吧。

(設計意圖:利用多媒體渲染氣氛,從一開始就把學生引入課文情景。老師充滿哀傷和渴求的朗誦,激發學生用心朗讀,用心感悟。)

二、探究表現,體味內心

(一)、有人願意獻血嗎?把這個句子讀一讀。

1、出示句子“一陣沉默之後,一隻小手顫抖地舉起來。忽然又放下去,然後又舉起來。”

2、看到這個句子你有什麼疑問?

根據學生提問,歸納三個問題,其他隨機解決。

(1)“一陣沉默之後”說明了什麼?

(2)阮恆舉手時爲什麼“顫抖”?

(3)他爲什麼把手“放下去”又“舉起來”?

3、重溫讀書方法:讀書的方法有很多,當我們產生疑問的時候,可以用什麼方法解決?(聯繫上下文讀書找答案;小組組討論;請教老師或同學等等)

4、請大家選擇你最感興趣的問題,先試着自己運用讀書方法來解決,解決不了,再用其他辦法。(學生自主選擇方法學習)

5、彙報。

6、指導朗讀。

指名讀,你爲什麼這麼讀?

從同學的朗讀中,老師彷彿看到了小男孩輸血前的害怕,猶豫卻又非常勇敢。你能邊做動作邊讀嗎?在座位上試一試。

願意讀的站起來邊做動作邊讀。

(二)由表及裏,洞識內心。

1、終於有個孩子願意爲小女孩輸血了,他就是(板:阮恆),他害怕過,猶豫過,但仍然數他最勇敢。在輸血過程中,他又是怎樣想的?怎麼做的呢?請大家再把6~10自然段讀一讀,把阮恆的神情、動作的句子畫下來,再讀一讀。

2、提問,出示4個重點句。

重點句1

抽血過程中阮恆一動不動,一句話也不說。

重點句2

出示“過了一會兒,他突然啜泣了一下,全身顫抖並迅速用另一隻手捂住臉。”

重點句3

“但過了一會兒,他又開始嗚咽,並再一次試圖用手掩蓋他的痛苦。”

重點句4

“接着,他那不時的啜泣變成持續不斷的低聲哭泣。他眼睛緊閉着,用牙咬着自己的小拳頭,想竭力制止抽泣。”

3、剛纔我們學習第5自然段的時候,同學們都很會學習,不但能發現問題,而且會運用各種學習方法試着解決。你們有信心繼續學好嗎?請同學們自己讀讀這些句子,看又產生什麼疑問,自己想想辦法解決。

4、學生自主選擇方法學習,提問題,解決問題。

5、彙報。

(設計意圖:“發現問題比解決問題更加重要。”因此,老師努力建設一個“自主、合作、探究”的課堂。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給予學生廣闊的質疑空間,培養學生主動獲取知識的能力。)

6、指導朗讀,深入體會阮恆的內心變化。

(1)請同學們選擇你最想讀好的句子,讀一讀。

(2)同學們讀得真好,請大家推薦一位讀得最好的同學讀一讀。

請同學們看屏幕,邊聽邊仔細觀察小男孩的神情、動作。(配樂)

(3)阮恆在獻血的過程中哭了好幾次,在這些句子中寫他哭的詞有很多,你能找出來嗎?

(4)“啜泣、嗚咽、哭泣、抽泣”

你能把阮恆獻血的過程演一演嗎?老師來讀句子,大家演一演,體會他內心的變化。

師讀,生演。

(設計意圖:新課標告訴我們:“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爲,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

(5)問:你爲什麼這樣哭呢?

(6)如果你們是醫生,你怎麼用輕柔聲音安慰他?

三、拓展延伸,情感昇華

他以爲把所有的血都獻給那個小姑娘,讓她活下來,自己就要死了,但他爲什麼還願意這樣做呢?

幾名同學講這句話:“她是我的朋友。”

阮恆說的時候,他是怎樣想的?你從中想到了什麼?

阮恆的這種愛心、對朋友的這種友情(板書)把我們深深感動了。(音樂起)小姑娘得救了,她會對阮恆說些什麼呢?小夥伴們又會說些什麼呢?

(設計意圖:充分挖掘教材因素,鼓勵學生大膽想象,給學生足夠的思維空間,這樣不僅可以發展他們的創新思維,而且對深入理解課文內容,突破教學難點,加強語言文字的訓練十分有益。)

結束語:

讓朋友間的這種愛心和友情永遠留在我們心間,衷心地祝願大家友誼地久天長!

四、作業設計

根據學生情況分層次佈置作業:

1.小姑娘得救了,阮恆也安然無恙,他們一起在孤兒院裏生活、遊戲,還會發生什麼事。請同學們展開豐富的想象,續寫一個小故事,要寫清楚她們的神情、動作、語言等。(難度較大)

2.觀察生活中朋友之間互相幫助的事例,寫在自己的作文或日記裏,注意寫清人物的語言、動作等。(多數學生都能夠完成)

五、板書設計:

18 她是我的朋友

阮恆 獻血

愛心 友情

五年級語文下冊教學設計14

 教學準備:

錄音機

 教學時數:

3課時

 第一課時

一、談話激趣,導入新課

你喜歡春天嗎?你眼中的春天是怎樣的?現在,讓我們一起走出家門,走進大自然,去尋找春天的蹤跡,共同領略著名女作家蕭紅筆下的春天的原野!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學生自由朗讀課文,注意讀準生字新詞的讀音,把句子讀通順。

2.指名讀課文,學生互相評議朗讀的情況。

3.默讀課文,讀後彙報:說說自己知道了什麼,有什麼感受,還有哪些問題。

 三、學習生字、新詞

1.自學本課生字新詞。

2.交流學習結果,讀準下列生字並組詞:

脹、欣、籽、鴉、棉、糞、覓、巷、咩、坎

說一說你是用什麼好辦法記住這些字的?

3.你有哪些詞語不理解,請找出來,可以查閱字典、詞典或其他工具書,也可以仔

細讀讀相關語句琢磨琢磨,還可以和同學、老師討論交流。同桌之間互相檢查朗讀課文,校正讀音。

 四、作業:帶着自己的理解熟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導入新課

春,預示着生機,預示着活力。春天是一個萬物復甦的季節。這節課我們繼續走進三月的原野,來感受北國的春天。(板書課題)

 二、理解感悟課文

自由朗讀課文,邊讀邊思考,從文中哪些句子可以看出北國的春天到來了。畫一畫,讀一讀,想一想初春的景物有什麼特點,讀完後有什麼樣的感受,說一說。

 三、交流閱讀體驗

(1)從小草的描寫感受到春來了[課件出示語句]“三月的原野已經綠了……媽媽驚喜地說:‘那一定是向陽的地方!’”引導學生說說自己讀到了什麼。抓住 “透出”“轉折”“欣幸”等詞語感受小草表現出的頑強的生命力。從孩子和母親對話裏讀到了什麼?想到了什麼?能把你的理解讀出來嗎?引導學生體會人們尤其是孩子的那份驚喜,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

師:從對小草的描寫中,我們可以感受到嚴冬悄然退去,春意已近。我們彷彿聽到了春天的腳步聲。春天給土地、植物、動物、人類都帶來了希望。文中哪些景物也給我們帶來了這樣的感受?

(2)“搶根菜的白色的……日子一寸一寸的都有意思”。

理解“天氣一天暖似一天……”這句話,學生有感情地朗讀。師生交流。從河冰發了、苦悶而又奔放的流,烏鴉覓食,飛舞的楊花等,我們看到了生命,看到了希望,也彷彿看到了從大地下涌出的勃勃生機,春天的腳步越來越近。

作者對初春田野上的景物進行了仔細的觀察才把景物寫得如此生動、具體。作者是怎麼觀察的呢?

你看,有動態的:羊羔的叫聲,河冰在流,烏鴉、楊花在飛;有靜態的:小草、蒲公英;有顏色:綠色的小草,白色的搶根菜籽兒,變黃的`榆樹;還有石子打船的聲音。

真是動靜結合,有聲有色!

(3)指導鑑賞、背誦課文。

四、激發觀察興趣,尋找身邊的春天

1.師:世界上並不缺少美,只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春天離我們並不遙遠,只要你睜開發現的眼睛,帶着一顆細膩的心去觀察,去體會,那麼在校園,在公園,在山林,在路邊,甚至在自家的周圍……你都會發現春天的蹤跡:一陣春風、一場春雨、一棵小草、一個嫩芽、一朵小花、一個風箏、一隻蝴蝶、一條小蟲,等等。從這些,你都會感受到陽氣升了,春天來了,以及春天裏人們所特有的勃勃生氣。

2.作業:尋找春天,注意事物的特點。

 第三課時

一、全班交流,練習口語表達

1.師:讀了《三月的原野》這篇文章,不禁會使人讚歎:好一派生機呀!在尋找了春天之後,或許你從心底裏萌發出一年之計在於春的感慨,或許你這才真正理解詩句“春江水暖鴨先知”,或許你還想了很遠很遠……來,展開你的想象,發出你的感慨,說出你對春天的認識吧。

2.學生說自己尋找到的春天,教師相機指導,學生之間也可以提出疑問或建議。

 二、嘗試拓展閱讀,積累語言

推薦拓展閱讀:朱自清的散文《春》。課後蒐集、閱讀與春天有關的文章、詩歌、諺語等,並進行交流。把自己的感受記在本子上,也可以寫一篇觀察日記。

板書設計:

驚喜 蒲公英

河冰化了

2 三月的原野

可熱了強烈

呼喚 楊花裝滿了

心坎

五年級語文下冊教學設計15

教學目標

1、認識14個生字,會寫9個字。

2、運用瀏覽的方式閱讀課文,瞭解課文主要內容。

3、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注意人物情感的變化。

教學重點

學習本課通過抓住描寫人物言行的詞語,體會人物品質及所蘊含的感情這一閱讀方法。

教學難點

學習本文中授課老先生和“我”所表現出的可貴品質,從而提高自己的品德修養。

教學準備

預習課文,自學生字新詞,大體瞭解課課文內容。

課時安排

2課時

第一課時

一、直接入題,齊讀課題。

二、分段朗讀課文,注意要讀準字音,讀清每一句話。

(同學校正,老師適當選擇段落泛讀,指出本課要求會寫的字和會認的字“鈍”“滄”“涕”“菌”“錐”“苛”“誨”這7個字都是形聲字,但是認讀都有一定難度,在認讀的過程中要注意讀準字音。“菌”不能讀成“jǔn”,“苛”不能讀成“kě”,“誨”不能讀成“huǐ”。“纖”是個多音字,在本課讀“xiān”。

本課要求會寫的字中,“恩”和“思”、“衷”和“衰”“哀”、“誨”和“悔”等容易混淆,要注意區別;“冤”字是上下結構,下邊是個“兔”字,別丟掉最後一筆“點”。)

三、再讀課文,概括文章的主要內容。

(這篇課文寫的是作者親身經歷的事情。1972年,“我”來到新疆軍區軍醫學校學習。在一次根據臨牀病例進行診斷和分析,並提出相應的治療方案的考試中,“我”我提出的方案中,採用了常規的治療,還加了抗菌素。執教的老先生批評“我”,並扣了分。“我”認爲老先生批評得不夠完全,提出了自己的意見。這位老先生是新疆首屈一指的醫學權威,但是,當他知道“我”增加抗生素的原因以後,肯定了“我”的做法,修改了“我”的分數,並且表揚“我”敢於指出上級醫生的錯誤。這件事情讓“我”記憶深刻,並且深深地影響了“我”。)

四、作業

1、讀熟並理解課文。

2、寫會要求會寫的字。

第二課時

一、默讀課文,回顧課文的主要內容。

(這篇課文寫的'是作者親身經歷的事情。1972年,“我”來到新疆軍區軍醫學校學習。在一次根據臨牀病例進行診斷和分析,並提出相應的治療方案的考試中,“我”我提出的方案中,採用了常規的治療,還加了抗菌素。執教的老先生批評“我”,並扣了分。“我”認爲老先生批評得不夠完全,提出了自己的意見。這位老先生是新疆首屈一指的醫學權威,但是,當他知道“我”增加抗生素的原因以後,肯定了“我”的做法,修改了“我”的分數,並且表揚“我”敢於指出上級醫生的錯誤。這件事情讓“我”記憶深刻,並且深深地影響了“我”。)

二、快速瀏覽課文,瞭解相關信息,回答下面的問題。(看課後思考與交流)

(1)思考與交流

第1小題“快速瀏覽課文,瞭解相關信息,回答下面的問題。”是運用多種方法進行閱讀爲目的練習題,可以結合閱讀教學進行。三個問題的答案都能在文中直接找出來,1969年“我”從北京到西藏當兵;1972年“我”來到烏魯木齊新疆軍區軍醫學校上學;老先生說明了考試扣分的理由之後,“我”覺得冤枉是因爲在5000米以上的高原氣候惡劣,病員出現高燒等一系列症狀時不用抗生素,很可能合併細菌感染。等到臨牀上出現明確地感染徵象時纔開始用抗生素的話,就來不及了,病員的生命已受到嚴重威脅了。老先生只給“我”的分數改過來是因爲“我”在高原情況下使用抗生素的做法是正確的,還因爲“我”敢於堅持自己正確的觀點,不是因爲教授自己知識的老師是權威就放棄自己的觀點。

以上內容供參考,學生能根據相關段落說出大意即可。

第2小題“讀一讀下面的句子,說說你的理解”爲大家提供的是文中比較有代表性的語句,它們比較鮮明地表現了人物的思想觀點。教學時,引導學生聯繫上下文,領會句子所表達的意思。

第(1)中,講的是老先生扣分以後“我”的反應。首先“我”坦誠說明自己就是在方案中用了抗菌素的學員,聯繫自己在高原生活的經歷,覺得老先生的講評有不完全的地方。因爲特殊情況就要特殊對待,可是老先生沒有這樣做,反而給“我”扣了分,所以,“我”覺得冤枉。

第(2)是教務老師說的話,也是對老先生的介紹。“最著名”“首屈一指”“權威”等詞語都說明老先生的學識之高。因此,教務老師明確了自己的觀點:他講得都是有道理的,我們都信服。

第(3)是老先生說的一句話,這句話說的是醫生要把病情和病人放在重要的位置,不能因爲只聽導師的教導而忽視病情與病人。老先生在這裏讚揚了“我”從病情和病人的角度出發,不盲目地迷信權威,同時也表現出老先生嚴謹的治學態度和高尚的學風醫德。

第(4)是“我”在這件事情以後,在聆聽老先生的教誨以後,爲自己確立的觀念。這觀念包含的就是愛自己,珍視他人生命,爲保衛生命而努力!

(2)拓展與運用

本體是讓學生走進文本,走進課文中的人物。課文以“我”所見所聞的角度從神態、動作和語言這幾個方面具體描寫了這位執教的老先生。文中沒有寫教務老師把“我”的意見轉給老先生的場景,也沒有說明老先生當時是怎麼想的。這道題就是對這件事情的補白,採用心理描寫的手法寫這位老先生。可以結合閱讀教學現引導學生說一說,再相互補充。補白要合乎實際,不能隨意想說什麼就說什麼。運用心理描寫來寫老先生的時候,要注意與課文中人物特點保持一致。

三、再讀課文,讀熟並聽寫課後積累。

四、作業

1、抄寫課後積累,並用加點詞語造句。

2、預習下一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