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教學反思 > 語文教學反思19篇

語文教學反思19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57W 次

身爲一名人民教師,教學是重要的任務之一,寫教學反思可以快速提升我們的教學能力,優秀的教學反思都具備一些什麼特點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語文教學反思,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語文教學反思19篇

語文教學反思1

《一株紫丁香》這篇課文,文辭非常優美,作者創設了一個美好意境。是一篇非常好的指導朗讀的文章。

文章開頭:幾個小夥伴踮起腳尖走到老師窗前,種下了一株紫丁香。芳香四溢的淡紫色小花布滿全株。那就是一張張學生的笑臉在向學生致意。一陣微風吹來,伴隨着濃濃的花香,同學們真誠的愛送進了老師的.心田。剛剛開始讀的時候,孩子們找不到自己的感覺,讀得平淡乏味。我在想,怎樣調動起孩子們的情感勃發呢?於是我開始抓住我們平時的點滴小事,講述我們師生之間的關懷愛護。因爲是寄宿生,孩子們對老師的感情是很深厚的。經過師生之間的互相回憶,情感基調馬上就出來了,感情鋪墊也已經完成。因此,朗讀表現也就自然而然成了一個突破口。

這時,我把背景音樂——鋼琴曲《秋日私語》緩緩調高,再進行一次範讀。整個教室瀰漫在師生的款款深情中,沉浸在柔美的鋼琴曲聲中。這樣孩子們的情緒調動起來了,從他們稚嫩的童聲中,我聽出對老師的熱愛真情。讀得那麼投入,讀得廖英、羅冠羽等幾個小朋友都流淚了。

讀着這首清新活潑的小詩,我們覺得心裏很甜很甜。這樣的詩情畫意滋潤着我們的心。這熾熱的童心,將激勵着我們把這綠葉和花香的情誼,化成無盡的關愛送給天真可愛的孩子們。

語文教學反思2

本節課,我採用了“篇末入手”的變序教學法,這種方法可以營造寬鬆的課堂氣氛,激勵學生學習興趣,使學生求知心切,積極性高,能引起學生的思考興趣,對培養學生的邏輯推理能力大有好處,既解決難度較大的科學知識,又降低了坡度,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

一、創設情境活動

精心設計了活動幻燈片、錄音等,創造情境,爲學生提供生動活潑的'視聽形象,加強語文信息刺激,使學生眼、耳、口、手協調識記,加深對所學知識的印象理解,提高學習興趣,從而提高記憶效果。培養了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並激發了學生愛自然、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的思想感情。

二、不足之處

本節課中學生的朗讀訓練不夠,針對學生朗讀的情況,應多指導範讀、引讀、分角色讀、分小組讀等多種形式的讀。就一個自然段的朗讀到位,不應一帶而過,應當在理解的基礎上感悟讀得有情感,有滋味。課的開始,我讓學生彙報關於琥珀相關資料,有的用文字介紹,有的根據圖片介紹,有的利用電腦視頻介紹,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和探索大自然奧祕的興趣。這個互動環節他們更全面瞭解了琥珀的特點,進而導入課文:文中的琥珀什麼樣子?採用了“篇末入手”的變序教學法,激勵學生學習興趣,使學生求知心切,積極性高,能引起學生的思考興趣,對培養學生的邏輯推理能力大有好處,既解決難度較大的科學知識,又降低了坡度,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

語文教學反思3

語文教學以讀爲本。該如何讓學生來讀,讀得入情入境,讀得有滋有味呢?教學《歡慶》時,我注重感情朗讀的引導,頗有心得。下面是我上課時的小片段。

師範讀課文。

師:同學們覺得老師讀得怎麼樣?

生:讀得很好!

師:你覺得哪些地方好?

生:很有感情!

生:聲音很好聽。

生:讓我很激動。

師:知道老師爲什麼讀得這麼好、這麼有激情嗎?因爲我在讀的時候腦袋裏想象到全國上下歡慶十月一日的情景,老師的'心情激動萬分。所以在讀的時候自然就真情流露,同學們也被感動了。

生:老師,我們該怎麼讀才能像你那樣呢?

師:你們有沒有看過國慶大閱兵呢?奧運會當五星紅旗冉冉升起,中國健兒奪冠時你們的心情怎麼樣?

生:心情很激動。

生:我都哭了。

生:我高興得跳起來。

師:我們會感到自豪和驕傲!現在你們的心情怎樣呢?很激動吧?那我們就帶這這樣的心情來朗讀這首詩歌吧。

在朗讀中我採取多種形式進行教學。有個人讀,小組讀,輪讀,表演讀。《語文課標》提出語文閱讀的基本要求“注重情感體驗”,教師應做到珍視學生的獨特感受、體驗和理解,讓學生讀出自己的真情實感。我在教學中注意引導學生的情感體驗,激起情感的共鳴,這樣一來學生的語言能力得到發展,同時培養了學生的語言智慧。

語文教學反思4

今天學習了《過秦論》的前兩段,在瞭解了組要戰國的歷史背景以及有關事蹟的基礎上,對聯縱的失敗也有了初步判斷能力。不過鄙人在這並不想多費一點周折,我大概概括幾點:用人失當、戰略失策、私心作怪等等。

劉老師問我們目前有什麼想法,我有所思卻不知何以言明,周圍的同學被一個個叫起,道着大同小異的看法。我不問自答:“要做到絕對信任這是不可能的事,當他們在聯合攻打秦國時一定會量着打敗秦國以後自己怎樣才能吃掉這個大肥肉。”

當時心裏還有別的話,不過不善言語,所以作罷了。

先說說看滅秦失敗的見解吧,以鄙人對戰國時期各國的恩怨模糊的記憶,和個別諸侯國主上的失策,可以斷定“合縱締交”的戰略是終歸失敗的。若不是齊人私下撤軍,亦不至於其他國家的'軍隊失敗退場;若不是互相猜疑,亦不至於“九國之師,逡巡而不敢進(函谷關)”;若不是私心作怪,思想不宜,亦不至於“從散約敗”!說到底,“從散約敗”的原因僅說是私心作怪導致的也不足爲過。

我大膽做一個假設:假設六國滅秦以勝利而告終,結果又會如何?在那時候,秦國已有巴、蜀以及其他“膏腴之地”,可謂地大物博。這塊大肥肉的主人不在了,其它的外來者會怎樣對待它,我們可想而知!必定是強健者居多,弱者得少,更有甚者絲毫不擁絲毫。戰國時弱小者如中山國、衛國和楚國等,這些小國命中註定被欺負,不論孰勝孰敗。如齊國和趙國,這類能與秦國抗衡的強國無疑是獲利最多的。當他們在原有的基礎上壯大自己以後,固然走秦國的路——“席捲天下,包舉宇內,囊括四海之意,併吞八荒之心”。

假設齊、趙中一國舉兵天下,而各諸侯國又恐懼,又“會盟而謀弱‘齊(或趙)’”,我想這次的“以多欺少”未必像打秦國那樣是哪裏了。畢竟兩家都在亡秦的時候佔據了肥饒之地。因此,統一天下者要麼是齊國,要麼是趙國了。

回到史實中來,在“從散約敗”以後,各國居然“爭割地而賂秦”,簡直可笑之極!難道那些“肉食者”都不知道這是喪權辱國、慢性自殺的行爲嗎?我想並非如此。畢竟締雖敗,士然在。明智之士一定知道這是不行的,我想問題出在諸侯國的君王身上。他們只想着自己的安全和衣食住行,根本不把國土和人民考慮在內。

不論是誰統一天下,都是爲了共同的目標而奮進和發展。“分久必合,合久必分”,這是中國古代史的循環法則。

語文教學反思5

一、由“藏”導入瞭解藏戲

藏字本身在字型和字音上都有可挖掘之地,藏字裏面的“臣”的筆順是學生容易忽略的,所以我在板書課題的時候特別強調學生注意,同時要求學生學習這個多音字,組詞。再寫“戲”組成課題,讓學生彙報相關資料。這個導入在教學伊始就緊緊抓住了學生的注意力,調動全身感官跟隨本課的節奏開始學習。

二、圍繞提示問題讀書,有章可循

整體把握進行教學。首先讓學生認真讀課文前的閱讀提示,按照閱讀要求進行自主閱讀。在自主閱讀的基礎上再引導學生讀熟課文,在整體把握內容的前提下,弄清文章是從哪幾個方面介紹藏戲的,並用自己的話說說藏戲是怎麼形成的,它有什麼特色。在教學中,我留給學生充足的`讀、思、議的空間,促進學生與文本以及學生之間的對話。引導學生選自己喜歡的句段畫畫批批,交流收穫體會,積累語言。我在此過程中穿針引線,釋疑解惑,激勵點撥,歸納提煉,把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落到實處,提高學生的欣賞和評價能力。

學生自學過程中,邊讀書邊思考問題。這兩個問題並不難,六年級學生閱讀能力已經很強,大部分學生在讀書過程中完全能把握主要內容。可在組織學生彙報的過程中,由於我的問題,卻使學生的彙報有些亂。如學生在回答藏戲特色的時候講了藏戲的隨心所欲,本來我應該繼續讓學生在此特色上繼續補充,可不知道爲什麼卻把學生引導到了開頭三句概括性的句子中,就這樣藏戲視頻的播放時機就被錯過了。

語文教學反思6

根據新課改的要求,本節課採用自主互助小組合作的方式進行,主要有如下特點:

一:緊扣文本,循序漸進,逐步提高學生的認知水平

文本解讀是語文教學過程最重要的渠道。“真正的閱讀是與文本作者的心靈對話”(錢理羣語),這是塑造學生心靈,激發學生創造力,實現生命健康成長的關鍵。因此在本節課中,我首先讓學生走進文本,通過自由朗讀的方式,理解課文內容,把握文章主旨,理解作者的寫作意圖和觀點。然後利用精讀品析讓學生體會文章語言的精彩之處及作者的寫作情感。

二:角色扮演,讓學生在“做”中學,充分展示才華

本節課所講述的.內容與學生的實際以及親身體驗密切相關,所以我在教學過程中讓學生把自己當作作者所描述的一種小動物,以小動物的口吻來敘述“精靈”們給都市生活帶來的好處,既加深了學生對文本的理解,又訓練了學生的思維,展示了自己的個性,培養了學生的角色意識和創新意識,提升了對課文主旨的把握,使學生真正成爲閱讀的主人。

三:創設情景,挖掘情感,產生共鳴,讓學生在“聽”中學

新課程強調要有效的引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和動機,促使學生主動參與到教學中來,教師應善於用自己的愛心和智慧爲學生搭建一個平臺,爲學生的健康成長和發展創設良好的氛圍。本節課爲了引導學生聯繫社會實際和自己的體驗來正確認識本文所提出的問題,在導學中我設置了提建議與選形象大使兩個題目,讓學生真正從思想上建立起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意識,充分懂得尊重動物,保護動物就是尊重生命,尊重人類自己。並且在最後的作業設置中也體現了這一點。

語文教學反思7

導入新課是課堂教學的重要環節,是一堂課得以成功的重要條件。好的課堂導入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一開始就投入到學習活動當中,並積極地參與思考。這節課我注意導課的針對性,導課的趣味性,導課有趣味才能吸引學生。導課的簡潔性,使學生產生了學習的興趣。

本節課我還注意閱讀的指導:

一、引導學生多角度、有創意地閱讀。

1、帶着題走進課文。通過讀找出課文中的.答案,使學生有興趣走進文本,使閱讀帶有目的性。閱讀課文暢談感想。給孩子表達獨特感受的機會,引導他們發現閱讀的樂趣。

2、提出質疑加深對話。引導孩子抓住文章重點,提出疑問,激發學生進一步與文本對話、探究課文的興趣。

3、邊讀邊想探索答案。學生帶着自己提出的疑問再次走入課文,邊讀邊想象彷彿看到的景色,並從中尋找答案。

通過以上教學,讓學生在閱讀過程中自行發現,自行建構,學會閱讀。

二、重視自主、合作、探究學習。

充分相信學生,突出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讓學生選擇學習的內容、學習的方式。並根據一年級孩子的年齡特徵,老師適當提出或引導學生明確學習的方法與步驟。如:在探究學習時通過“讀、想、說”理解課文的重點段,使自主學習學有所思,學有所得。

語文教學反思8

今天,我和孩子們一起學習了《烏塔》一課。小姑娘烏塔的行爲不但對於我們班級中的每一個孩子來說是一種震撼,對於我來說也簡直不可思議。一個十四歲的小姑娘,竟然獨自一人到歐洲去旅行,真讓人佩服。

孩子們羨慕烏塔,對烏塔佩服得五體投地,不僅僅是因爲烏塔的勇敢,敢獨自一人遊歷歐洲,更重要的是烏塔爲了這次旅行做了三年時間的準備,事先設計好旅行路線和日程,並閱讀了很多與這些國家有關的書籍;連旅費都是自己打工掙的,每個週末去幫餐館或超級市場分發廣告單,假期還到別人家裏陪小孩玩。

本課的重點是引導孩子向烏塔學習,但不是要模仿她獨自外出旅遊,而是要在生活中克服依賴思想,培養自己獨立生活的能力和自立的精神,豐富自己的閱歷。爲此我組織了一個小小的辯論:一個外國小女孩可以獨自一人遊歐洲,而對我們中國小學生來說,這卻是一件不敢想的事。烏塔的做法和說法你贊同嗎?接着我讓學生立足課文語言,聯繫我們的生活實際,認真地思考這個問題。在一番思考之後,同學們展開了脣槍舌劍的辯論。正方觀點: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學生很自覺地引用前幾天下的第一場雪,孩子們從玩雪,看雪過程中體會到快樂。這種快樂無論是報紙,還是電視、圖片都無法讓人獲取這種感受和快樂的體驗。同樣,外出旅遊,既可以開闊自己的眼界,又可以增長自己的閱歷,還是豐富自己的經驗的有效途徑。積累了經驗,這是人生的.一筆寶貴的精神財富。我們不能做溫室裏的花朵。不經歷風雨,怎能見彩虹?反方的觀點主要集中在擔心周圍環境的安全隱患,也談到了電視、書本也是很好的獲取知識的渠道。最後我讓學生進行了一分鐘演講,談談我們到底該如何鍛鍊自己的獨立自主的能力。教師適時引導並提醒孩子們向烏塔學習,並不是要模仿她獨自外出旅遊,而是要在生活中克服依賴思想,培養自己獨立生活的能力和自立的精神,豐富自己的閱歷。

語文教學反思9

xx月xx日下午我們語文組的老師聽了我的一堂公開課,從課後老師們的評價來看,我的這節課是比較成功的,體現了新課改的精神。

作爲一名課改大潮中的`新青年教師,面對《新課程標準》,在教學工作中應該不斷反思自己的教學行爲,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爲課改貢獻出自己的微薄之力。現將本課教學過程中的幾點反思總結如下:

1、總體來說這堂課的教學效果良好,三維目標和教學重點都得以落實。

2、本課體現了新課程的教學理念,在這節課中,我始終貫穿一切以學生爲主體、教師爲主導的教學理念,充分、有效地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和教師的指導作用。在課前讓學生自主查閱有關資料和預習質疑,在課上讓學生自己獨立思考,進行全班交流,讓學生充分展現他們的個性和思維,給學生以充分的發揮空間,讓他們暢所欲言,使他們都得到充分的發展。

3、本課教學思路清晰。我首先爲學生設置了一個問題:如果同學們面對本文的文題時,你們將從哪些角度來寫夢想呢?學生的回答是:“夢想是什麼”、“爲什麼有這樣的夢想”、“怎樣實現這個夢想”。這是學生的思路,我沒有按照馬丁路德金的演講思路來分析課文,而是按學生的思路來分析課文,並讓學生在文中找出所對應的段落並加以概括馬丁.路德金的夢想是什麼?爲什麼會有這樣的夢想?怎樣實現這個夢想?學生自己出結論後,也就理清了作者的演講思路。

語文教學反思10

授《新聞兩則》時,在落實新聞內容的概括,以及六要素和新聞結構的明確,尤其是導語的解析,以及新聞的語言品味,體會新聞的三大特點的`過程中。知識點的落實在課後練習來看基本有效,但品味語言環節用時稍微快了點,學生沒有多少時間深下心去思考,有些地方因時間關係,我做了代答,這個方面下次得注意。

因《新聞兩則》是放在了戰爭題材的單元,所以還得落實戰爭主題。在設計教學時,我引用了《人民解放軍佔領南京》這首詩,通過這個窗口,讓學生充分感受勝利豪情,以及讓學生體會中國人民解放軍的英勇善戰,珍惜來之不易的勝利果實。但因時間關係,沒有很好的落實。

在我以往的教學中,也會偶爾出現時間安排不合理的情況,所以我接下來要做的工作就是加強時間調控的能力。

語文教學反思11

本課的教學重點是:感受排比句式的表達效果,應用到寫作中去,提高表達能力。所以在課上我讓學生通過比較誦讀領會作者傾注在所述夢想中的真切情感和實現夢想的堅定新念,在誦讀中體會比喻、排比等修辭手法的運用和表達效果。正如著名教育家於漪老師曾說的:“精彩片段,不惜重錘敲打,直到打出火花。”所以重點段落我讓學生讀了兩遍。

學生能體會到全文激情飛揚、極富感召力的語言特點和排比句式的`效果和妙處,順水推舟,引出課堂練筆,出示四幅圖片,讓學生以“我有一個夢想”爲題,當堂訓練寫一段排比句,表明自己對治理環境的渴望,5分鐘後讓學生讀自己的作品,然後師生共同點評。讀寫結合使學生學得有針對性,有實用性。

語文教學反思12

《愛的人間》這首歌曲是是谷建芬作的一首樂曲,這首曲子旋律優美,有着豐富的情感內涵,這首歌曲歌詞以第一人稱“我”的形式表達了盲童對社會各界給予他關愛和幫助的感激之情,非常形象地刻畫了一位盲童的內心世界。而本節課的教學目標意爲通過學習這首樂曲,感受樂曲豐富的情感,並從中體會到人和人之間的愛,並以樂觀的心態去面對人生。所以在設計教案時,以“愛”爲主線,通過不同的形式,讓學生感受到愛在人間。

在課堂實際操作時,學生的'情感沒能被調控到位,而且歌曲的掌握情況也不是很好。特別是幾個休止符處總唱不到位,令人非常沮喪。

這節音樂課結束了,但作爲新課程背景下的音樂教師,我認爲更應該在教學中不斷地進行反思與提煉,從而發現問題,學會研究,不斷地去提高教學水平,我想在以後的音樂教學中我會更加註意這一點,以達到更好的效果。

語文教學反思13

新一輪課程改革的目標不僅是要改革學生的學習方式,更重要的是要對教師陳舊的教學思想與理念進行一次艱苦的蛻變,這個蛻變不僅是外表形式上的,更是思想深處上質的飛躍。

古人說:“畫虎畫皮難畫骨”,自主、探索、合作的學習方式不能只是形似,更要神到。那麼如何神到呢?

這堂課上,學生小組討論熱烈,同學們的參入意識強,發言踊躍,回答老師不僅給予了肯定,整節課圍繞它進行,而且在本課結束的時候,聯繫生活,談生活。學生們更是誇誇其談,把自己所感受的親情,用優美的語言表達出來。

通過這篇課文的講授,使我感受到教師應有獨特的個人閱讀體驗和獨立的思維習慣。語文課本中的課文有導讀,有教參評點,有各種輔助參考資料。但作爲教師要勇於打破這些先入爲主的框框,第一個身份應是一個普通的閱讀者。要獨立自主地閱讀文章,注意從三個維度尤其是情感態度和價值觀方面體味文章的獨特內涵,把握作品的意義和價值。通過對作者人生經歷與寫作經歷,以及作者寫作的人文背景的研究,獨立思維,在自己的心目中得出獨特的閱讀體驗。

《散步》一文作者莫懷戚,文章通過生活中,最平常的散 步,來表現,家庭的和睦、美滿。以及中國人的.家庭倫理,即以孝爲先。“一千個讀者,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在語文教學中,同一篇課文,同一個人物形象,學生的理解往往是各式各樣的。而學生是閱讀的主體,課文的意義是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以已有知識和生活經驗爲基礎生成的。那麼也就是說,只有教師真正讀懂了課文,放開了思維,學生纔可能真正發揮自主性、合作性,新課標積極倡導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纔會真正落到實處。

第二點就是正確對待教學參考資料的問題。無可否認,教學參考資料給我們的教學帶來了極大的方便,大大節省了我們查閱資料的時間,幫助我們對課文內容的理解以及相關資料的補充。但我們應當高度注意的是,既是參考就不能是標準,不能是唯一,不能是實際教學的指揮棒,更不能將之奉爲神明,受到它已成定論的文字的擺弄,而疏於對文章本身的獨立思維。正確運用教學參考資料,應是在教師深入而全面地把握了文章情感和價值,體味出作品甚至於是作家的人文觀念和人文精神後,有選擇地使用,見解不同或是考慮不周的地方,進一步的思考,觸發新思維,得到新教訓,也可以對教學參考資料的使用內容提出預設,再考慮教學,引導、組織學生自主、合作地進行探究也就水到渠成。

教師也應培養人文精神。新課標重點強調了對學生人文素養的提高和自主創新精神的培養。深透一點看,也就是說教師如果少有人文意識.人文修養教養.人文理念,不能做到知識文化修養上的與時俱進,怎麼來注重學生人文素養的提高和自主創新精神的培養?因而新世紀的教師,特別是語文教師應當更廣泛地吸取人文文化中的精髓,不是單學科的,而應是多學科的網絡化的吸收,更深刻地認識中華文化的豐厚博大,多樣性文化的融會貫通,豐富自身的文化積澱和文化內涵,使自己在新的時空觀中獲得更清晰的時空感和條理感,這樣就助於學生樹立正確的認識觀,價值觀。老師內心知識與內心精神的不斷豐盈,就會以寬容博大的胸懷尊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獨特體驗,就會“潤物細無聲”地用豐富的人文內涵感染學生的精神領域,自然增長他們的人文素養。

語文教學反思14

本課教學有以上優點外,同時也存在着一定的不足,不足之處是學生回答問題不夠積極踊躍,我分析原因有如下三點:

1、學生課前預習不夠充分,所以害怕答錯問題。

2、我給學生思考問題的時間有些短,學生還未思考好,我就提出問題。

3、我所設置的個別問題過難,學生很難回答。比如:讓同學們用排比句的形式來評價馬丁.路德金的夢想(六個排比句),提示:可以從文采、表達效果、結構等方面進行評價。經過我的'提示學生只能回答出表達效果,其它的根本回答不出來。

語文教學反思15

按比例分配是蘇教版小學六年級上冊的教學內容。學生在此前已經學習了平均分、分數乘法應用題、比的知識,這些知識是學生解決按比例分配的應用題的基礎。小學生年齡小,平時接觸較多的是平均分的方法,所以在教學時我從平均分問題入手,然後導入到按比例分配。這樣導入,既體現了按比例分配的根源,課堂內容還由易到難,過渡比較自然,學生容易接受。本節課主要有以下幾點成功之處:

一、及時反思總結,培養學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教學例題時,我讓學生及時反思解決問題的步驟,先求什麼,再求什麼,最後求什麼。最後引導概括得出按比例分配應用題基本特徵:已知總量和各部分量的比求各部分的量。解題方法是:先求總份數,再求各部分佔總量的幾分之幾,最後,用總量乘各部分佔總數的幾分之幾,求出各部分量。解題關健:把比轉化成各部分量佔總數量的幾分之幾。教學中,不僅僅滿足於例題會解決,更注重的是學生的解題方法的抽象概括能力的培養。

二、變式訓練,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爲了讓學生的知識得到很好的`鞏固,我安排了有梯度的練習。練習設計做到由易到難,層層深入。例如,挑戰題:一個等腰三角形的底角和頂角度數之比是2:1,求頂角是多少度?讓學生學會審題,找到三個角的度數之比,並能靈活運用按比例分配的方法解題。這樣安排,可以提高學生的思維水平,加深學生對新知的理解,培養學生運用知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語文教學反思16

這課的重點是“我”爬天都峯的過程,難點是讀懂最後一段中爸爸的話:“你們這一老一小真有意思,都會從別人身上汲取力量!”

在教學過程中,我抓住天都峯的.“高”和“陡”這兩個特點,通過對“啊,峯頂這麼高,在雲彩上面哩!”及“石級邊上的鐵鏈似乎是從天上掛下來的。”等句子,結合觀看天都峯的錄像、圖片資料,讓學生理解天都峯的“高”和“陡”,要爬天都峯的艱難和不易。接着以爬山的前後爲線索,找出爬山前“我”的所思所想、爬山中“我”和老爺爺艱難攀登、爬山後“我們”的喜悅的心情的有關詞語、句子,引導學生進行理解體會。在理解中,我緊緊抓住小女孩和老爺爺爬山時的動作詞。如:“奮力“、“一會兒……一會兒”、“爬呀爬”、“終於”等詞語,從中體會到爬山的艱難。又從小女孩和老爺爺的兩次對話中,抓住“居然”“也要……才……”這些詞語來理解體會小女孩和老爺爺能從對方身上“汲取”力量的精神,突破了教學難點。

語文教學反思17

每一個孩子都有一個世界,他會用自己獨特的心去感悟事物,形成自己獨特的心靈世界。在閱讀過程中,同樣會有他自己獨特的感悟。作爲教師應珍視學生的這種的感悟。新課程提倡個性化閱讀,“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

桂林山水在作者的眼中,在作者的筆下真得很美。學生從閱讀中能很快地體會到這一點。在教學片斷中,我讓學生感受文本的美,學生很快就從文中找出優美的語句說出自己的感受。同時,我更讓孩子們用自己的心靈去感悟桂林山水的美,實現對文本的超越。

學生說能看見小魚在水中眨眼睛,要知道魚的眼瞼是一層透明的薄膜,那麼水有多清啊!而螺螄的'蠕動又能感受到水的清洌。這樣的回答引起孩子的共鳴。雖然沒有文本描繪得那樣優美,可我認爲這更符合學生的特點,閃爍着童趣的靈性。閱讀教學要讓學生用心感悟。

語文教學反思18

在這堂課中,我能體現課改新理念,靈活駕馭課堂。學生的學習興趣濃厚,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得到了較充分的發揮。

主要有如下幾個優點:

一、善於創設情境,使拼音教學情境化、生活化。

1、一開始,我用歌曲導入法。播放歌曲〈〈郊遊〉〉,與學生邊歌邊舞,在美妙的歌聲中走進拼音王國。

2、我能充分利用情境圖,把學習內容有效地整合起來,既有利於學習拼音,幫助記憶字母的音和形,又增強了學習興趣。

3、我能通過遊戲和活動,調動學生多種感官協調參與,如:用火柴棒和紅線擺一擺字母,記憶字形。做遊戲“摘蘋果”,蘋果背面注有音節或字,讀對了蘋果就是他的。學生的學習態度和學習情感都得到了昇華。

二、善於使用激勵手段,使課堂氣氛輕鬆、和諧、愉悅。

教師要想得到兒童方面的生動活潑的反響,歸根到底取決於他對兒童的態度。(柴可夫斯基語)課堂上,我熱情的語言不離口,如:“你真棒!太厲害了!哇,你真行!”等,加上一個向他們豎起的大拇指,一個個鼓勵、讚賞的'近乎誇張的表情,時時撞擊着學生無拘無束的心靈。

此外,音節的拼讀比較枯燥,我就採用奪紅旗比賽,比一比哪一小組奪的紅旗比較多。學生的競爭意識立刻得到了張揚。

三、注重引導自主學習,使學生的創新能力、合作探究能力得到發展。

1、讓學生自編順口溜,學生會編“像個2字Z、Z、Z,像個半圓C、C、C……”

2、在教學第一組音節的拼讀之後,我讓四人小組合作,利用我課前發下去的音節卡片,一起學着拼讀第二組音節。雖然,他們的合作探究能力不是很強,但他們的合作意識開始了萌芽。

當然,本節課也有許多不足的地方:

一、常規培養需強化。

學生年齡小、自制力查,需要時時刻刻做出有效的引導、調控。特別是對於一、兩個比較好動或特別內向的學生,還需多費苦心。合作小組的構建、強化也有待於提高。

二、難點的突破還不夠。

三拼法一直是拼音教學的難點。雖然前幾節課一直學習三拼法,但學生很容易忘記。本節課中,我的示範不夠多,學生的練讀還不到位。

在今後教學中,我將不斷學習、探索,以全新的教學理念武裝自己,不斷提高自身的業務能力。

語文教學反思19

《我的小天地》一課屬“造型·表現”領域,旨在讓學生觀察身邊所熟知的環境,體會其中所包含的美感因素,提高審美與創造美的意識和能力,進而培養熱愛生活的情感。

教學中,教師通過引導學生欣賞、討論、分析,使學生在初步瞭解有關居室設計文化、習俗的基礎上進行觀察、表現與體驗,感受美好,體驗樂趣。導入環節所創設的學習情境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的興趣,使學生能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學習活動中來。其次通過觀察、記憶、想像,大膽地表達自己的創意。作品能體現學生的個性,小天地中充滿着孩子自己喜愛的牀鋪、桌椅、書本、玩具,還有自己美好的、難忘的生活、學習場景,畫面完整、色彩鮮豔、富有創意。

這樣一種表現生活中有特色的環境的創作練習,使學生在體驗生活情趣的同時,提高了繪畫表現技能,學會了裝飾和美化生活。更重要的.是此過程讓孩子意識到愛護和珍惜自己的小天地的重要性,對父母爲他們創造了美好的生活、學習環境懂得感恩,並培養自己良好的衛生和勞動習慣。

但對於三年級的學生,傢俱的描繪和空間感的處理還存在較大問題。這其實涉及到透視知識,教材中還沒教到這個知識點,新課標也不需要三年級的學生去掌握。即使學生對此有所瞭解,但這本身也是一個難點,需要很長的過程,不是一朝一夕能解決的。因此,在作品評價時,我們也相對淡化這一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