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教學反思 > 語文公開課教學反思集合15篇

語文公開課教學反思集合1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94W 次

作爲一名優秀的教師,課堂教學是重要的任務之一,我們可以把教學過程中的感悟記錄在教學反思中,怎樣寫教學反思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語文公開課教學反思,歡迎閱讀與收藏。

語文公開課教學反思集合15篇

語文公開課教學反思1

教學目標:

1.會寫本課的14個生字,正確讀寫“日寇、埋葬、陣亡、喘息、香蕉、皮革、凝重、華貴、英武、氣概、傷感、蒼茫、石碑、焦躁不安、漫不經心、久別重逢、橫遭不幸、震耳欲聾、浴血搏殺”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用自己的話講講這個故事。

3.用較快的速度閱讀課文,能提出不理解的問題,與同學一起探究解決。

4.學習作者具體、細緻的表達方法,感受戰象嘎羧善良、忠誠的高尚情懷。

教學重點:學會本課生字,掌握課文內容,體會人與動物、動物與動物之間的深厚情誼。

教學難點:從課文的相關語句體會人們與戰象以及戰象對戰友之間的深厚感情。

教學準備:

1.瞭解作者相關知識,寫作背景,對戰象有一定了解;

2.學生預習課文,瞭解大象的'相關資料,可以蒐集其他關於大象及人與動物的故事。

第一課時

一、複習導入,交流對大象的瞭解

1.同學們還記得上學期我們學過的一篇關於大象的課文嗎?(《與象共舞》)誰來說說大象都可以爲人們做些什麼呢?(生自由發言)

2.是啊,大象可真是人們的好朋友,可以爲人們做這麼多事情,但是,你聽說過大象還

能幫助人們戰鬥嗎?這樣的大象叫戰象(板書:戰象),今天咱們一起認識一頭經歷過戰鬥洗禮的最後一頭戰象(補充完課題:最後一頭戰象)。

3.齊讀課題,簡要介紹作者及寫作背景,沈石溪被稱爲中國動物小說大王,這篇文章寫的是他在1969年到雲南插隊時親身經歷的事情。

4.再讀課題,讀了課題你想知道文章都寫了些什麼嗎?

二、速讀課文,瞭解大意

1.快速閱讀全文,思考剛纔的提問,可在書上進行勾畫。

2.學生閱讀後解決簡單的問題。

3.指名說一說課文寫了戰象的那些事情。

根據學生的回答,歸納成爲:英雄垂老──重披戰甲──重臨舊地──自掘墳墓。

三、再讀課文,理解字詞,掃除障礙

1.默讀課文,邊讀邊勾畫自己不明白的地方或者喜歡的語句,也可以在旁邊寫出自己的體會。

2.生提出自己不懂的字詞或句子。

3.交流自己喜歡的句子。

4.自己閱讀感悟後,小組再合作研讀:交流感受特別深的地方,提出不懂的問題討論解決,準備彙報自主合作。

板書設計:

23、最後一頭戰象

英雄垂老 重披戰甲 重臨舊地 自掘墳墓

語文公開課教學反思2

這是一篇略讀課文,依照略讀課文的學習要求,教參提出:“教師引導同學依照閱讀提示要求默讀課文,說說青藏鐵路是一條怎樣的路,建設者們在修建鐵路的過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難,是怎樣克服的?”自讀自悟,然後交流。

我本着預習檢查,整體感知課文,概括文章大致內容,瞭解風火山隧道在修建過程中遇上了哪些困難,體會寫法,這幾個環節和同學一起學習了這篇文章。通過檢查預習可以感受到,大局部同學能夠主動預習,預習程度能達到預習的硬性要求,但是,也有少局部小朋友因爲沒有養成良好的預習習慣,沒有良好的學習環境,就不能很好的完成預習任務,導致自身無法跟上課堂學習的節奏速度,收穫也相對較少。如:胡瑋瑋、李少雷、李昶利等同學就就屬於不能過好預習關的局部同學。因此課堂上生字詞的掌握都很成問題,不用說在深入理解文中含義較深刻的句子了,這局部小朋友的理解水平與一般小朋友的理解能力差得很遠,但我們又不能因爲這少數同學影響整個課堂的學習節奏,無法做到放棄全體照顧個體。在學習過程中,學習頂尖的小朋友不用老師做過多的囑咐,課前預習任務就完成的很好,因此這局部小朋友也是整堂課上表示最積極活躍的小朋友,他們的回答,他們在課外的積累,資料的蒐集都相對較豐厚,語言組織能力,交際能力很強,也只有靠這些同學把課堂上的氣氛帶動起來,中間局部的小朋友,就依靠挺聽取這局部小朋友的見解達到再次深入瞭解文章內容,學習語言的表達,收穫自身不曾知道的課外知識,這種帶動性學習,在我的課堂上是主流。因此,學習課文過程中,我儘量督促中間局部的小朋友能回答從課文中能找到答案的問題,不用費多少腦筋就可以用清晰的語言進行回答的問題,以激勵這局部小朋友學習的自信心、上進心和積極性。

以上是當前同學中實際存在的.問題,在不改變課堂學習節奏和降低同學整體學習效果的前提下,也只有分層要求,按需進退。這節課上,還是牛潤之、劉燁、張方明、朱增虎、王啓元、範俊良、慈佩霖、王子碩等近十幾個小朋友表示得很踊躍,與此同時帶動局部中間水平的小朋友把文章的重點難點問題扮演似的牽出來,成爲全班同學共享的資源。從整體學習效果看,大局部小朋友在分享中獲得了自身應學習到的知識,但也有少局部要麼因聽講跟不上節奏而走神,要麼因爲掌握不了學習語文的技巧而聽不進去,因而屬於這兩種情況的同學的都會因跟不上學習節奏而無法充沛分享課堂生成,不能收穫本應該能收穫到的知識,這一點從同學做的學習樂園裏的相關題目足以得到證實。

本節課,同學通過讀書都可以掌握這篇課文講了什麼,也能找出相關語句說明風火山隧道修建過程中遇上的困難,只是語言組織和表達的水平表示不一。這節課的明顯失誤表示在:對於文章中突出表示人物品質和困難的程度的相關語句因爲我對同學引導的不夠,所以同學理解不細緻,重點字詞的理解我與同學也是輕描淡寫一帶而過,基礎的內容反而不紮實。我想,這也是同學在閱讀理解能力上提高不大的原因之一,我想我將在這方面的教學下些功夫,多向在這方面見長的老師學習,以彌補自身的缺乏。

語文公開課教學反思3

《各具特色的民居》介紹了被譽爲“世紀民居奇葩”的客家民居、傣家竹樓。

我們知道,抓特點的一種方法是“將同類事物相比較,找出它們的不同點”。讀這篇課文,我們發現:作者對“同類的民居”進行了比較,發現了不同民族民居的不同點:同樣是民居,客家民居建造在偏僻、遙遠的山區;而傣家竹樓建造在鳳尾竹和油棕林內臨水的地方;客家民居是營壘式住宅,建造成圓形、依照八卦佈局排列、有防火牆的三層以上的土樓;傣家竹樓則用竹子架成成正方形、上下兩層。同樣是民居,不同的民族在選用資料、建築風格上幾乎完全不同。這是不同民族民居的外在特點。

那麼,爲什麼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樓會有這樣大的差別呢?文中也作了介紹:

客家民居造營壘式的土樓,是爲了解決“盜匪的騷擾和受當地人排擠的問題”,因此他們夯築的'土牆厚一米、高15米,堅固耐用。此外,在客家人看來,圓是吉祥、幸福、安定的象徵。所以,客家土樓建築成圓形,也具有鮮明的文化特徵──可以看出客家人通過建造房屋來追求幸福、安定和吉祥。房屋由客家人統一建造,然後平均分配,房屋用途也非常統一,體現出客家人的文化特徵。

而傣家用竹子建成兩層,竹樓,樓上住人,樓下關牲口放柴禾,是因爲防酷熱和潮溼。傣家人建造竹樓也有他們跟客家人不同的文化:一家建樓,全村幫助。

不同民族的民居出現不同特點的原因有文化的、習俗的,社會的、還有地理的。這些背景原因導致了不同民族民居的不同特點。

課文啓示我們:到了高年級,我們觀察事物不能僅僅停留在能夠“找出同類事物屬性之間的不同點”,還要去調查瞭解、考慮他們存在不同點的原因:看看是什麼原因是同類事物實現了各自不同的特色。把這個原因找到了,我們對事物特點的認識就會更加深刻。

語文公開課教學反思4

[教學目的]

1、引導學生歸納重點實詞的詞義、詞類活用和句式。

2、欣賞鄒忌的諷諫藝術。

[教法設想]

設計一條明確的朗讀思路,以讀代講,以讀代解,以讀代譯。

[教學過程]

一、導語:

唐朝名臣魏徵曰:“以銅爲鏡,可以正衣冠;以史爲鏡,可以知興亡;以人爲鏡,可以明得失。”歷代君主要成就一番霸業,身邊沒有幾位敢進諫言的大臣是不成的;而勸諫能否奏效,一要看做君王的是否賢明,二要看諫者是否注意了進諫的藝術,使“良藥”既“爽於口”,又“利於病”。戰國時齊威王非常幸運遇到了這樣一位賢臣——鄒忌。

二、引導學生有目的地朗讀課文。

(一)初讀課文,讀準字音。學生通過初讀,篩選出自己讀不準或不會讀的字,藉助工具書查明後再讀一遍。易讀錯的字有:

昳(yì)麗 朝(zhāo)服衣冠(guān) 窺(kuī)鏡

期(jī)年 朝(cháo)於齊 間(jiàn)進

(二)再讀課文,讀清句讀。讓學生根據課文下的註解,理解字義、詞義、句意,在此基礎上讀出語句的停頓。可讓一學生讀,讓其他學生聽他哪些句子讀錯了,然後一起糾正。

如:

1、鄒忌/修八尺/有餘(×) 鄒忌/修/八尺有餘(√)

2、我/孰與城北徐公美?(×) 我孰與/城北徐公美?(√)

3、王之蔽/甚矣!(√) 王之/蔽甚矣!(×)

4、此/所謂戰勝於朝廷。(×) 此所謂/戰勝於朝廷。(√)

三、三讀課文,品味賞析。學習文言文不能僅停留於淺層次的字、詞、句的理解上,還要進一步品味語言的感情、韻味,分析人物形象,賞析行文技巧,領悟所含哲理。

本文可通過以下問題引導學生品味賞析:

1、鄒忌是由一件家庭瑣事聯想到國家政事的。這件家庭瑣事是什麼?

明確:鄒忌向他的妻、妾與客提出自己與徐公誰美的問題。

2、由於感情的不同及身份地位的差異,其妻、妾、客回答問題時的語氣有差別。有何不同?請從原文中找出並說明其感情色彩。

明確: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感情色彩是由衷的讚美,口氣易毋庸置疑。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感情色彩是討好,口氣有點勉強。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感情色彩是禮貌、尊重,口氣有點客氣。(可讓三位同學分角色表演。)

3、面對妻、妾、客的'程度不同,或真或假的讚美,鄒忌的態度如何?

明確:面對讚美,鄒忌並未得意忘形。“明日,徐公來,孰視之,自以爲不如;窺鏡而自視,又弗如遠甚。暮寢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於我也。’”可見鄒忌很有自知之明。

4、鄒忌是如何“諷”齊王的?

鄒忌入朝後,並未單刀直入向威王進諫,而是以“閨房小事”談自己的體會,然後以類比的方式委婉進諫。正如《古文觀止》編者評價:“鄒忌將己之美,徐公之美,細細詳勘,正欲於此參出微理。千古臣諂君蔽,興亡關頭,從閨房小語破之,快哉!”

5、諷諫的結果如何?

明確:齊威王接受了諫言,發佈政令,廣開言路,懸賞納諫。始而“門庭若市”,繼爾“時時而間進”,最後“無可進者”,終於“戰勝於朝廷”。

四、歸納整理:

(一)詞類活用:

1、朝服衣冠 (朝,名詞作狀語)

2、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美,形容詞意動用法)

3、能面刺寡人之過者 (名詞作狀語)

4、聞寡人之耳者 (聞,動詞使動用法)

(二)古今異義

1、今齊地方千里 (土地方圓)

2、宮婦左右莫不私王。 (國君旁邊的近臣)

3、鄒忌諷齊王納諫。 (委婉勸說)

4、能謗譏於市朝 (公開指出)

(三)句式

1、忌不自信 (賓語前置)

2、我孰與城北徐公美 (介詞結構後置句)

3、此所謂戰勝於朝廷 (判斷句,兼介詞結構後置)

4、王之蔽甚矣 (被動句)

(四)實詞見課後練習。

板書設計

鄒忌諷齊王納諫

聯想

妻私我 → 宮婦左右私王

妾畏我 → 朝廷之臣畏王

客有求 → 四境之內有求於王

達標測試

一、基礎知識

1、句子與成語中加線字,讀音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項是()

朝令夕改 A、朝服衣冠 間不容髮 B、時時而間進

一言蔽之 C、王之蔽甚矣 罄竹難書 D、上書諫寡人者

2、省略的成分不同於其它三句的一項是()

A、與之坐談,問之 B、又弗如遠甚

C、暮寢而思之 D、於是入朝見威王

3、對下列句子中涉及到的稱呼,歸類正確的一組是()

①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 ②臣誠知不如徐公美

③臣之妾畏臣 ④臣之妻私臣

⑤王之蔽甚矣 ⑥能面刺寡人之過者

A、①②/③④⑤/⑥ B、①⑤/②③④/⑥

C、①⑤/②⑥/③④ D、①②/③④⑥/⑤

4、選出和例句用法相同的一句()

例句: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A、徐公何能及君也

B、城北徐公,齊國之美麗者也

C、羣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過者

D、由此觀之,王之蔽甚矣。

5、《鄒忌諷齊王納諫》文題中的“諷”字,正確的理解應是()

A、從反面諷刺批評 B、從正面說服教育

C、用含蓄的話嘲諷 D、用委婉的話勸告

6、加點詞意義相同的一組是()

7、下列句子中,加線詞的用法與其他三句不同的一句是()

A、先國家之急而後私仇也 B、朝服衣冠

C、登泰山而小天下 D、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8、與“鄒忌修八尺有餘”中的“有”字的意義或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A、孫權據有江東 B、蜀之鄙有二僧

C、臣之客欲有求於臣 D、爾來二十有一年矣

9、爲下列句中的“莫”選擇正確的解釋

①沒有誰 ②不要 ③不

A、宮婦左右莫不私王()

B、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C、朝廷大臣莫不畏王()

D、願早定大計,莫用衆人之議()

E、稍出近之,憖憖然,莫相知()

10、對第一自然段段意概括準確的一項是()

A、通過城北徐公的襯托,鄒忌的妻、妾、客的讚美,極力渲染,突

出鄒忌“形貌昳麗”。

B、寫鄒忌在聽到妻、妾、客讚美後領悟到的道理。

C、鄒忌與徐公比美,不因妻、妾、客奉承而受矇蔽,並從中悟出道

理。

D、反覆說明鄒忌之美,並揭示出鄒忌美的原因。

11、下面幾句話讀音停頓正確的一項是()

A、今齊/地方千里 B、今齊地/方千里

C、今齊地方/千里 D、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12、選出“於”字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

①皆以美於徐公 ②能謗譏於市朝

③皆朝於齊 ④此所謂戰勝於朝廷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13、下列對鄒忌的讚美,語氣由輕到重排列正確的一項是()

①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

②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

③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A、②③① B、①②③ C、②①③ D、③②①

14、下列譯文有誤的一句是()

A、鄒忌修八尺有餘,而形貌昳麗。

譯文:鄒忌身高八尺有餘,形體美麗,光彩照人。

B、此所謂戰勝於朝廷。

譯文:這就是所說的在朝廷上就戰勝了別國。

C、忌不自信。 譯文:鄒忌自己不相信妻子的話。

D、吾與徐公孰美? 譯文:我和徐公誰漂亮?

15、按設喻的內在關係連接相關的項:

①妻A、宮婦左右

②妾B、四境之內

③客C、朝廷之臣

16、填空

《鄒忌諷齊王納諫》選自體的史書《》。全書篇,着重記載了。該書是由時期的編訂而成的。

二、閱讀理解

(一)閱讀下面文段,完成17~20題。

王曰:“善。”乃下令:“羣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過者,受上賞;上書諫寡人者,受中賞;能謗譏於市朝,聞寡人之耳者,受下賞。”令初下,羣臣進諫,門庭若市;數月之後,時時而間進;期年之後,雖欲言,無可進者。

17、給下列加線字注音

時時而間進() 期年之後() 答案

18、解釋下列加線詞的意思

①能謗譏於市朝()

②羣臣進諫,門庭若市()

③期年之後,……()

④王曰:“善。”乃下令()

19、這一段是寫進諫的結果,即齊威王下令納諫及收到的效果。請按

下列要求填空

①懸賞進諫的三個等級:。

②納諫後的三大變化:;;。

20、翻譯下列句子

①能謗譏於市朝,聞寡人之耳者。

譯文:

語文公開課教學反思5

1.教學設計學科名稱

小馬過河(小學語文二年級)

2.所在班級情況,學生特點分析

本班學生班額小,學生語文基礎較紮實,學習興趣濃厚,閱讀說話能力也較強,樂學、善學,老師很喜愛。

3.教學內容分析

《小馬過河》是第三冊教材中的一篇課文,文章篇幅長,涉及的事物多,哲理深刻。但課文情節美、事物美、構圖美,我們可以利用課文自身的美去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創設情境,在生動活潑的教學中紮紮實實地訓練學生的語言。

4.教學目標

1、學習本課12個生字。認識8個字。

2、理解課文內容,懂得遇事不能光聽別人說,要動腦筋想一想,試一試,這樣才能把事情做好。

3、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讀課文。

5.教學難點分析

1.學會本課生字。懂得“光聽別人說,自己不動腦筋,不去試試,是不行的”這句話的意思。

2.爲什麼說“河水既不像老牛說的那樣淺,也不像松鼠說的那樣深”?

6.教學課時

三課時

7.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引入新課,板書課題

我們上一課學了《坐井觀天》,同學們很喜歡讀,今天我們再學習一篇童話故事,同學們一定會覺得很有趣。板書課題。

二、初讀課文,讀正確,重點解決生字的讀音,大致瞭解故事的內容

1、學生自由小聲讀課文一、二遍,要求目視雙行,讀準生字的音,難讀的字多讀幾遍。

2、分段指名讀課文,學生聽、議;檢查生字的讀音,教師用生字卡片正音。注意下面一些生字的讀音。

匹:是三聲,不要讀成“p ”或“p ”

如:讀二聲,注意和方言區別。

突:讀一聲,不要讀“t ”。

然:讀“r n”,不要讀成“y n”。

3、把生字帶入課文中去讀,直到讀熟

4、教師範讀(或聽朗讀錄音)課文。學生思考: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麼事?(主要講小馬過河時發生的事)

三、課堂作業

1、在課文中找出含有生字的生詞,讀一讀。

2、用“麥、步、然、意、連”口頭組詞,完成課後練習第3題。

3、小組同學之間互相訂正。

第二課時

一、用字詞卡片檢查生字讀音

二、指名說說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麼事

三、引導學生讀第一、二自然段

理解小馬已經長大了,願意幫媽媽把麥子馱到磨坊去。

1、指名讀第一自然段,讓學生說說老馬和小馬住的地方。理解“馬棚”(養馬的地方)、“一匹”等詞。

2、先自由讀第二自然段,再分角色讀

思考:從老馬和小馬的對話中你知道了什麼?(知道了小馬長大了,很願意幫助媽媽做事。從“您”看出小馬不但愛勞動,而且有禮貌)

3、選擇幾個重點詞語加以指導,並結合指導朗讀。如“連蹦帶跳地說”,寫出小馬說話時的動作、神態,表示小馬願意做事。還可以換上“

一蹦一跳”、“蹦蹦跳跳”、“跳呀蹦呀”等詞語。

四、自由讀第三至六自然段

思考:小馬馱着麥子到磨坊去,遇到了什麼困難?它是怎麼想的?怎麼做的?在閱讀中找出有關詞句,做上記號。

1、指名朗讀第三自然段。小馬來到河邊,爲什麼爲難了?它想到了什麼?讀有關的句子。

“一條小河擋住了去路,河水嘩嘩地流着。”小馬過不了河,爲難了。“去路”,指往前走的路。“擋住了去路”,就是沒法再往前走。小馬是怎麼想的?讀有關的句子,指導讀出語氣。小馬想的話,輕讀。

2、小聲讀第四至第六自然段。邊讀邊想:小馬過不了河,它是怎麼做的?老牛說河水淺,松鼠說河水深,它們說的對不對?爲什麼?

(1)指名讀第四自然段,思考:小馬問老牛,老牛怎麼說?

老牛說:“水很淺,剛沒小腿。”(這裏要注意的是老牛的小腿)

(2)指名讀第五自然段,從“小馬聽了老牛的話,立刻跑到河邊......”(注意“立刻”)說明小馬沒動腦筋想,準備過河

小松鼠說河水很深。和老牛說的比較,爲什麼它們的說法不同?

邊讀書,教師邊出示掛圖(小河、老牛、松鼠的圖片或幻燈片)進行比較,使學生明白,小馬要過河,老牛說河水淺,小松鼠說河水深。它們之所以說法不同,是因爲它們的身體條件不同,感受也不同。老牛身材高大,河水可能只沒過它的小腿;松鼠個子小,河水可能會淹死它。這裏可要求學生按“因爲老牛......所以說......;因爲松鼠......所以說......”的句式回答。

(3)指名讀第六自然段,聯繫上下文理解“小馬連忙收住腳步,不知道怎麼辦纔好”這句話的意思。

老牛說河水淺,小馬“立刻”跑到河邊準備過河;松鼠說河水深,小馬“連忙”收住腳步。“立刻”、“連忙”兩詞的意思相近,都含有“快”的意思,說明小馬沒動腦筋想。

小馬聽了老牛和松鼠完全相反的話,不敢過河了。小馬既不動腦筋想一想,又不敢試一試,所以不知道怎麼辦纔好。

五、指導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讀第四至第六自然段,加深對內容的理解

1、小馬問老牛的話,後面是問號,要用疑問的語氣讀。老牛的回答,說得平靜,因爲它認爲河水很淺,要讀得平緩。可以讓女同學讀小馬的話,男同學讀老牛的話,分角色練習朗讀。

2、松鼠的話同老牛的話就不同了,“攔住他大叫”,後面的話用的是感嘆號,表示語氣加重。“小馬!”一聲大叫,要讀得急促些,聲音要高一點,兩個“別過河”,速度要快一些,連着讀,第二個“別過河”語氣要加重些。

3、“小馬吃驚地問”,不是一般地問,“吃驚”,嚇了一跳,表示小馬害怕,緊張。教師可示範,讀出語氣來,再讓學生練讀。

4、第六自然段中小馬“嘆了口氣”說的話,是拿不定主意,無可奈何,只好回去問媽媽,要讀得輕緩。

5、四人一組練習分角色朗讀。

第三課時

一、朗讀第七自然段

思考:小馬的媽媽是怎麼說的?**的話是什麼意思?你從它的話中懂得了什麼?

1、指名讀,找出小馬媽媽說的話,用小黑板出示:“光聽別人說,自己不動腦筋,不去試試,是不行的。”

2、聯繫上下文稿理解這句話的意思。

小馬來到河邊,老牛說河水淺,它“立刻”準備過河;松鼠說河水深,小馬“連忙”收住腳,不敢過河了。全句的意思是說,不要只是聽別人一說就信以爲真,一定要自己動腦筋想一想,在思考的`基礎上,再親自試一試。因爲別人說的,往往只適合別人。別人說的對不對,要想一想,並實踐一下,才能得出正確的結論。

二、指名讀第八自然段

思考:小馬是怎麼過河的?過了河它有怎樣的感受?

1、把寫小馬感受的話找出來,教師用小黑板出示:“原來河水既不像老牛說的那樣淺,也不像松鼠說的那樣深。”

2、小馬的這種感受是怎麼得來的?讀有關句子。

這是小馬自己試着過了河才知道的。因爲小馬既不像老牛那樣高大,也不像松鼠那樣矮小。

三、指導朗讀第七、八自然段

小馬**的話,要用誘導、親切的語氣讀。小馬的話中“過.....過不去”,“沒......沒想過”,這兩處的省略號不表示省略了某些內容,而表示說話時心裏很爲難,所以是斷斷續續的。要指導學生用難爲情的語氣讀

四、總結全文

抓住老馬的話,讓學生聯繫全文理解,各抒已見;讓學生明白:做什麼事都要動腦筋,要去試一試才行。

五、指導書寫生字,分析記憶字形

1、重點指導以下幾個生字的字形和書寫。

匹:共4畫,筆順是:

事:共8畫,筆順是:

然:共12畫,筆順是:

“願、半、袋、擋、如、道”等字,可啓發學生利用學過的偏旁和熟字分析記憶字形。

麥:上下結構,上邊是青字頭,下邊是折文“夂”,不要寫成反文“攵”。

突:上邊是穴字頭,下邊是大字加一點“犬”,不要寫丟最後一點。

2、練習寫字。

(1)每個字寫三遍。

(2)自己對照範字,評一評,自己哪個字寫得好,還有什麼不足。

(3)組內相互評議,在寫得好的字下面加點。

(4)在評議的基礎上,有針對性地再練寫生字。

六、重新組合學習小組,選擇合作完成下列一項任務

1、分角色朗讀課文。其他同學評一評,讀得怎麼樣。

2、講《小馬過河》的故事。其他同學評一評,講得怎麼樣。

3、編課本劇表演《小馬過河》。其他同學評一評,表演得怎麼樣。

4、想象,小馬過了河,在回答的中上,又遇到松鼠、老牛,回到家裏,見到媽媽,它會說些什麼?其他同學評一評想象得怎麼樣。

5、 附錄(教學資料及資源)

教材及,課文插圖的放大掛圖、動物頭飾,生字生詞卡片。

語文公開課教學反思6

一、本單元的學習對象是小學三年級的學生,他們已具備一定的自主學習和探究學習的能力,在前幾冊學習時也接觸過開放單元,因此本單元的學習對學生難度不是很大。但要求學生有一定的觀察集市和超市的生活體驗。

二、學情分析:教材分析:

《集市和超市》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試驗教科書(北師大版)三年級上冊第七單元。本單元爲開放單元,旨在引導學生認識社會,瞭解經常發生在生活中的貿易行爲;同時增長一些生活經驗,培養獨立生活的能力。

三、教學目標:

1、通過親身觀察、參觀集市和超市,引導學生留心生活,認真觀察,培養學生勤於觀察思考的習慣以及全面認識事物的能力;

2、在單元學習時,理解並積累有關商業用語,培養學生結合生活實際理解、運用語言的能力;

3、通過學習與活動,使學生懂得購物應該有計劃,有方法;

4、閱讀《第一次買東西》,聯繫自己第一次購物的經歷,進行交流;

5、學會購買東西,培養學生的社會實踐能力,同時注意語言的訓練及積累,從而調動起學生表達的積極性;

6、創設情景,進行口語交際的練習,使學生在學習和社會交往中養成合作的良好品質。

四、教學重難點:

學生在一系列的實踐活動中,認識社會,瞭解經常發生在生活中的貿易行爲;同時增長一些生活經驗,培養獨立生活的能力。

五、教學準備:

1、教師:有條件的學校可以組織學生參觀集市和超市;

2、學生:課前利用休息時間,深入集市和超市進行觀察,並做好有關資料的蒐集和整理工作;

六、教學過程:

(一)、揭示單元主題,引導質疑:

組織、引導學生親身觀察、參觀集市和超市;

全班交流自己在集市和超市的所見所聞,你們還想知道些什麼?

【點評】教師引導學生根據單元主題質疑,通過質疑激發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慾,培養學生的實踐精神和創新能力。

(二)、歸類練習,積累提高:

1、交流心得,練習對商品進行簡單的歸類:

(1)學生在親身參觀、感受集市和超市的景象後,在4人或6人小組裏進行參觀心得的交流;

(2)在認識集市和超市中的商品的基礎上,進一步對商品進行歸類的練習,從而讓學生更廣泛地積累、瞭解與學生自己實際生活聯繫緊密的`一些日常商品,如“糧食類”、“副食類”、“文具類”等等;

2、開展“量詞寶寶找媽媽”活動:

(1)學生在認識、介紹各種商品時,會接觸大量的、與物品名稱密不可分的量詞。因此教師應引導學生自主地廣泛地接觸、積累量詞;

(2)開展“量詞寶寶找媽媽”活動。幫助學生在遊戲中,積極主動地充滿情趣的進行量詞與相關詞語的搭配練習;

3、瞭解商業專用語和符號,積累詞語,拓展提高:

(1)引導學生查閱有關商業道德的故事,通過演一演、說一說、講一講等形式讓學生明白其含義及道理;

(2)瞭解商業專用語和符號,積累相關的詞語,如:“信用卡”是指銀行發給儲戶的一種代替現款的消費憑證等。

【點評】這個環節,先讓學生相互交流自己查找的有關內容,生生互動,相互幫助,合作學習。

(三)、制定購物計劃,設計購物清單。

學生與自己的父母商量制定自己的一次購物計劃。通過讓學生參與此項開放式的實踐活動,一方面可以知道在家庭日常生活中購物應該有計劃,明白只有和家人商量購物才能使計劃更經濟實效;另一方面又可以加深學生與父母的交流,體現親情與合作,可謂“一舉兩得”。

【點評】此環節的設計,可以讓學生在與父母的交流合作中,進一步理解本單元的相關內容。

(四)、妙筆生花,感悟昇華:

在仔細閱讀《第一次買東西》後,學生仿照作者寫到的內容,把自己的購物經歷試着記敘下來。

【點評】教師引領學生走入本單元后,放手把空間還給學生,學生盡情地發揮,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學習、提問、理解、表達。

(五)、親身參與,拓展延伸:

介紹自己購買的一種商品,引導學生注意應按一定的順序,如由上到下、從裏到外等來介紹。學生親身參與其中,不斷昇華,層層提高,把學生置於一種動態、開放、生動、多元的學習環境中,這種開放性學習,改變的不僅是學生學習的地點和內容,更重要的是提供給學生更多的獲取知識的方式和渠道,推動他們去關心現實、瞭解社會、體驗人生、完善人格,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語文公開課教學反思7

歷時近七週的校內公開課於11月1日結束,現將此次公開課的反思小結如下。

此次公開課整體上體現出較強的理性,在教學過程中都蘊含着一種思想,即這節課我要講什麼,怎麼講,怎樣導課,又怎樣拓展等等,教學思路比較清晰。課堂氣氛和諧融洽、輕鬆溫馨,人文氣息濃郁。板書整潔簡明又不乏新穎,如趙厚老師設計的“心心相印”板書。導課新穎,且能一下子抓住學生的心靈。如王永麗老師的“糉子謎語”導課,冀辯麗老師的節日習俗導課。情景教學讓人身臨其境,如徐豔玲老師的“假如你就是《父母的心》一文中被送走的孩子,你會怎麼想怎麼做”。分角色朗讀讀出了人情冷暖,如趙厚老師讓學生分別扮演父親母親長子次子三女兒等角色,很好的加深了學生對文本的理解。教法靈活,教學形式豐富。多媒體一體機的使用,趙厚老師的課堂辯論會,冀辯麗老師的幾大教學板塊“你會讀嗎”、“你會填嗎”、“你會說嗎”,宋春曉老師的議論文論證方法的作用範式,穆清麗老師的拓展鏈接“成功=()+()+()”並舉例論證等形式,很好的強化了課堂教學效果。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處(個人意見僅供參考)。

1、幻燈片設計太多,應該控制在15張以內,甚至更少。幻燈片只是輔助教學的一種工具,並不能代替教案,更不能當教案來用。很多教學環節,並不是非得用幻燈片才能很好地展現。內容決定形式,形式只是爲內容服務。幻燈片要爲教學內容服務,而不要爲了“幻燈”而“幻燈”。

2、對教材的整體把握不到位。表現爲教學重難點不明確,教學環節混亂,教學板塊之間缺少銜接過渡,有教學目標卻不向學生明確目標也不圍繞目標來組織教學,教學走到哪是哪。

3、貪多。什麼都想講,什麼都想說,其結果什麼都沒有說清楚。顧此失彼,捉襟見肘,手忙腳亂。說到底,是目標定性問題。只考慮教師因素——想講什麼、要講什麼,而忽略了學生因素。只備教材,不備學生。其實,目標的確定應該堅持“一節課學生能掌握多少,就教多少”的原則。把“大容量、快節奏、教學內容豐富”作爲評價一節課的優點,應該是一個誤區。

4、教學思想認識偏差。總以爲一節課的教學目標完成了,就是一節成功的課。事實上,一節課的成功與否,關鍵看學生學會了哪些知識掌握了哪些技巧和方法獲得了對人生和社會的哪些體驗等等。

5、閱讀教學的目的不明確,對閱讀教學的認識膚淺。對閱讀教學僅僅停留在“閱讀讀通——閱讀讀透(理解)——閱讀讀悟(體驗)——閱讀質疑(發現)”層面,強調讀者與作者與文本主人公的情感共鳴,而沒有認識到閱讀的目的並不僅僅是爲了讀個明白,而是要學會寫——即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語言文字的運用能力。閱讀教學,不要僅僅爲了閱讀理解感悟而教,要通過閱讀教學來教會學生聽、說、讀、寫的運用語文的'能力和方法。閱讀教學的終極目的是教會學生學會寫作。

6、教學語言還不夠簡潔清晰,缺乏親和力。表現爲方言與普通話夾雜運用,口頭禪、不完整問句多;一調到底,不注意抑揚頓挫輕重緩急;激勵性評價語言少,或表揚肯定評價語言單一,缺少變化。

7、講多練少,學生活動少,自主合作探究沒保證;字詞處理花時多,——老師只教學生不會的東西嘛。

8、忽略題目作用,缺乏整體感知。標題是文章的眼睛,而眼睛又是心靈的窗戶。文章的“心靈”不就是文章的中心麼?

總之,語文閱讀教學要有三問::“是什麼?(文本內容)——爲什麼?(寫作的目的和方法)——怎麼樣(有何感悟?如何運用?)

語文公開課教學反思8

〖教學設計

這篇課文描寫了動物世界極其悲壯的一幕,故事驚險,扣人心絃。文章通過描繪一羣斑羚飛渡懸崖的場面,熱情讚揚了它們可貴的種族精神和整體精神。這是一篇自讀課文,教學時不必深敲細推,逐句講解。宜在整體閱讀的基礎上,引導學生把握文章如何把一個故事講清楚,如何細緻描繪飛渡場面。可引導學生暢談自己的感受,不必拘泥於某一種觀點,並注意指導學生積累字詞知識。

安排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本文故事性強,扣人心絃,學生自然會有濃厚興趣,可開門見山,直接入題。

二、學生齊讀“自讀提示”,整體把握文章的基本內容。

三、指導學生自讀課文。

1、集中注意力默讀課文,並勾畫出生字新詞,查工具書加以掌握,同時結合具體語境確定詞語的含義。

注意以下重點字詞:

對峙:山7才7相對而立。

進退維谷:維,文言虛詞;谷,比喻困難的境地。進退都陷於困難的境地。

一塵不染:形容非常清淨、純潔。有時比喻人的思想沒有沾上一點壞影響。

通然不同:迎然,距離很遠的樣子。形容差別很大。

嫺熟: 熟練。

眼花繚亂:眼睛看複雜的色彩而感到迷亂。

2、細讀全文,生動地複述這個故事。

複述指導:複述是口頭表達的基本功,進行此類訓練,有利於提高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閱讀課文時,把難記的內容和其他一些難記的詞語畫出來,強化記憶,就可以少花時間,又能複述清楚。複述時要突出重點,把握關鍵之處。教師注意引導。

3、熟讀全文,結合複述的內容劃分課文結構層次。

明確:根據故事的發展過程,可以分爲四部分。

第一部分門一頁段):寫班羚身陷進退兩難的絕境。

第二部分(5--9段):彩虹出現,斑羚準備飛渡。

第三部分(10一16段):寫斑羚飛渡,重點寫試跳成功。

第四部分(17-18段):寫頭羊從容走向深淵。

四、品讀全文,思考以下問題。

1、斑羚沒有姓名,這隻斑羚,那隻斑羚,是怎樣說清楚的?

明確:作者注意分類起了名目,又給個體起了名目,有了這些名目,就便於敘述了。分類的名目有“老年斑羚”“公斑羚”“母斑羚”“年輕斑羚”“小斑羚”等,個體的名目有“鐮刀頭羊”“一隻半大的斑羚”“灰黑色母斑羚”等,有了這些名目,故事才敘述得清清楚楚。這一點看似小事,其實在寫作上很重要。

2、七八十隻斑羚,有三四對,作者怎樣描寫這次飛渡的?

學生閱讀回答後明確:作者採用詳寫一對,略寫其他的方法,清楚而重點突出地寫出這羣斑羚飛渡的情景。 “老斑羚”和“半大斑勢”的試跳情景寫得特別詳細,從時間上說,不過是幾秒鐘的事情,作者用大段文字細細敘述。敘述中又加進作者的懸念,再寫飛渡情景,更出人意料,產生驚心動魄的效果。

講解後可採用範讀或指名朗讀的方式,引導學生體會文章的妙處和思想感情。

3、畫出文中有關彩虹描寫的內容,體會:課文中多次寫到彩虹,有什麼作用?組織學生討論,暢所欲言。

明確:文中寫彩虹的地方主要有三處:⑴斑羚身陷絕境時彩虹出現;

⑵斑羚飛渡時彩虹相映,

⑶頭羊走向“那道絢麗的彩虹”。

結合上下文語境細心推敲體會,不難發現彩虹的作用主要有三:

⑴渲染一種神祕色彩,並推動情節發展,頭羊之所以想出飛渡的辦法,或許就是受了彩虹的神祕啓示;

⑵烘托飛渡的氣勢.渲染了飛渡的悲壯美;

⑶渲染頭羊自我犧牲的崇高之美。

4、組織討論本文所要表現的中心意思。

討論時教師引導:本文通過對斑羚的`細緻描寫,熱情讚頌了斑羚爲了種族的生存而甘於自我犧牲的崇高精神,歌頌了斑羚的身上所體現的可貴的整體精神。

五、課堂活動。

1、引導學生回憶,講述生活中曾見過或者做過的保護小動物或殘害小動物的故事,要求敘述清楚、生動,突出重點。

2、引導學生體會所講故事的內容,談談自己的感悟。

活動主要是引導學生在把握文章的技巧上,學會運用,同時鍛鍊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以及作文思維能力,即選擇生活中的題材,表達某一個道理或某一種感情。

六、佈置作業。

1、摘抄課文的生動詞語、優美句子,整理到筆記本上。

2、熟讀課文,體會文章的寫作技巧。

3、完成課後練習二。

板書設計:

一、斑羚身陷絕境(1——4)

二、峯迴路轉

彩虹出現(5——7)

準備飛渡(8——9)

三、斑羚飛渡

試跳成功(10)

全體飛渡(11——16)

四、頭羊從容走向深淵(17——18)

語文公開課教學反思9

《我愛家鄉的柿子》是北京市義務教育課程改革實驗教材語文第七冊第二篇課文。這是一篇記敘文,作者在文中讚美了家鄉的大柿子,記敘了跟小夥伴一起摘柿子的快樂情景,表達了熱愛家鄉的思想感情。

爲了上好這節課,我認真閱讀了教材及參考,並多次進行了復備。在執教這一課時,我設計的教學目標是:(1)繼續學習帶着問題默讀課文。感受摘柿子時的歡樂,體會作者熱愛家鄉的思想感情。(2)能夠說出第5自然段的主要內容。(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設計的教學重點是瞭解柿子的可愛之處和感受摘柿子時的歡樂,體會作者熱愛家鄉的思想感情;教學難點是學習歸納自然段的主要內容。現以此課爲例,談談自己的認識和體會。

(一) 做得比較好的地方:

1. 整節課,我都能尊重學生的自主學習,引導他們在自讀自悟的基礎上理解課文內容。我先讓學生熟讀課文、瞭解課文的主要內容,然後直接進入本課要解決的教學重點,即課後第一題: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我”喜愛家鄉的大柿子?學生在讀課文時,找出了許多重點的語句。我抓住學生的發言進行提問,引導學生通過理解關鍵詞正確、深入地理解課文,從而達到體會課文內容的目的。大部分學生都能在自己感悟的基礎上談出理解。

2. 注重了朗讀的指導與訓練。很多學生對於課文中描寫柿子樣子的語句體會比較深,爲了體會作者語言的優美,我多次引導學生練習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就在這不斷地“練習”與“展示”的過程中,學生讀得越來越好了,對於本文思想感情的領會也越來越準確了!

3. 能夠結合教材的特點,對學生進行語文基本功的訓練。本篇課文在描寫摘柿子的過程中,運用了一系列的動詞來表現爬樹高手敏捷而又嫺熟的動作。在學習這一部分時,我讓學生在書上把所有動詞都圈了出來,然後引導他們體會這樣寫的好處,提示學生在自己寫作時也可以運用這樣的方法,使文章更加具體、生動。

(二) 需要改進的地方:

1. 對教學策略的`研究不夠。本篇課文共有六個自然段,在引導學生學習時,我分配的時間幾乎是均等的,這就使本課的教學重點和難點並不突出。而且,在分析課文時,我總是讓學生按照“讀課文——找重點語句——談體會——練習朗讀”的順序和模式來學習,教學策略很是單一。如果能夠結合每個自然段的寫作特點進行教學,學生對課文的理解會更加深刻,收穫會更大,課堂的學習氣氛也將更加活躍。

2. 缺少學法的滲透與訓練。這節課的學習,主要側重在了對課文內容的理解方面,每個教學環節都在引導學生體會“作者對家鄉大柿子的喜愛”,而忽視了對學生閱讀方法的培養與訓練。如果第二自然段的學習可以抓住“黃燦燦”這個詞引導學生複習ABB式詞語、抓住“猶如童話王國中的金色皇冠”體會比喻句的好處,學生的收穫會更多。

3. 問題過多、過碎,缺少整合。本節課,在理解“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我”喜愛家鄉的大柿子?”時,爲了使學生對文中重點語句進行深入體會,我接二連三地提出了很多的問題。這一情況的出現,一方面說明自己的備課還缺少一份精心,另一方面也使我意識到自己對學生的閱讀能力還缺少培養和指導。應該教會他們怎樣抓住重點詞句進行彙報以及正確的彙報順序,教師僅僅給予適當的點撥就可以了。只有這樣,加以時日,學生的閱讀能力和水平纔會逐步提高。

4. 對年段教學目標缺少了解。在引導學生概括第五自然段的主要內容時,我把“抓重點句”的方法作爲了新知識教給了學生。殊不知,這一知識早在三年級的時候學生已經學過了。正是由於對各個年段的教學目標不甚瞭解,致使這一教學環節的設計缺少了實效。爲了避免這一情況的再次出現,我會認真學習《語文課程標準》對各年段提出的要求,並多與組內的張彤、楊愛靜兩位老師進行交流,以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充分發揮課堂教學的實效。

面對自己在教學方面上存在的問題,我會用心向組裏老師學習、請教,並在今後的教學工作中努力改進,紮紮實實地上好每一節課,積累經驗、鍛鍊能力,使自己的業務水平逐步提高!

語文公開課教學反思10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2.讓學生了解初秋雨後的天空變化和小鳥的活動情況,感受天空的美麗和小鳥的活潑,培養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和愛觀察、愛想象的良好習慣。

3.培養學生語文綜合表達能力,自主創造能力和羣體合作能力。

教學準備:

1、老師: 課件小鳥頭飾 白雲形狀的生字詞卡片

2、學生:小鳥頭飾 白紙

教學過程:

複習:

小朋友們,今天我們繼續學習《雲房子》,齊讀課題

天空剛剛下了一場雨,太陽公公還不及把雲全收回去,有一些就留在天上了。(出示課件)

有一些白雲飄呀飄呀,飄到了老師的手上。它們的後面藏着《雲房子》這篇課文的生字詞,你還認識它們嗎?大聲地把他們讀出來吧!(出示生詞卡片)

(默讀——齊讀——指名讀)

還有哪些同學膽子比較小?你能勇敢地站起來讀好嗎?讀好了,老師就把這片白雲送給你!(上課時,學生對這些白雲形狀的生字卡片很感興趣,都想得到獎勵,因此學生的回答非常踊躍,一些膽小的孩子也想表現一番了,但是獎勵給他們以後沒有提示他們作好管理,所以導致有些得到卡片的學生在後來的課堂中玩弄它,注意力分散。)

 (一)引入美

1、(課件出示“雨過後天空飄浮雲朵”的圖畫)

你們看,這些雲朵漂亮嗎?你想怎樣誇誇這些白雲呢?

看到這些美麗的白雲,你還想說什麼?(生交流)

2、一羣小鳥也非常喜歡這些白雲,看,它們飛來了!(課件出示:一羣小鳥飛過來)

師:小鳥在哪裏呢?哦,在這裏(爲孩子戴上頭飾),在這裏,在這裏呢?還有小鳥嗎?還有嗎?

3、師:呀,這麼多小鳥,這下,天空可熱鬧了!

聽!它們還在那兒嘰嘰喳喳地叫呢!(放小鳥叫聲)

(上課時,因爲課前的準備較匆忙,沒有提前在上課用的電腦中試課件,所以上課當時放不出聲音來了,因此,當時我只有靈機一動,讓學生自己學小鳥叫的聲音,學生的興趣反而更濃了,效果也不錯。)

4、哪位小朋友當一當翻譯,猜一猜小鳥在說些什麼?(多指幾名學生髮言)

5、它們到底在說什麼呢?看課文句子:

(課件出示句子:“哇,這麼多白雲!我們來造雲房子。”)

誰來讀一讀這句話?

來,讓我來聽聽,還有哪隻小鳥最想來造雲房子?

從“哇”感受到了什麼?那你也高興地讀一讀。

師:是啊,大家看到這麼多漂亮的雲,實在是太高興了。我們一起來讀一讀。

6、小鳥看到這麼多白雲,可開心了!它們想造雲房子了,你們也想跟着一起造一造嗎?

那現在我們就來造雲房子了。(師邊飛邊造雲房子,做造房子的動作,加上語言: 首先,捧一團白雲作爲地板,四周造起高高的牆,開一個小門,再開一扇窗,屋頂蓋好真漂亮!(生繼續)你可以把你的雲房子打造得更加特別更加漂亮的!蓋好了嗎?來,坐下來休息一下。)

(教到這一環節時,學生比較害羞,在許多老師在後面聽課的情況下,不敢放開來學動作。)

(二)感受美

1.師:小鳥們心靈手巧,不一會兒,雲房子造好了。想知道他們都造了哪些房子嗎? 自己讀一讀第二自然段的句子。

誰來告訴我小鳥都造了哪些雲房子呢?(指名說)

2.師:老師也找到了這些雲房子,一起看看吧!(課件依次出示五幢雲房子圖片)這一幢像什麼?另一幢呢?……

(師根據學生所述,出示相應的雲房子圖像及句子,並指導學生一句一句地讀好。學生自己加上動作,讀得很美。)

3.師:這些雲房子真可愛,在這各式各樣的房子裏,你最喜歡哪一幢雲房子?把你最喜歡的雲房子的句子美美地讀一讀吧!

師:這些雲房子真可愛、真漂亮、真有趣呀!誰能把這些雲房子連起來讀讀?老師也很想來讀,把機會讓給老師吧!想不想聽老師讀?(師範讀)

師:這麼美麗的雲房子,你還想再讀一讀嗎?小朋友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讀,可以站着讀,可以和同桌合作讀,也可以帶上動作讀。(生讀)

師:這麼美的雲房子,想不想永遠留在我們心中呢? 試一試,看看能背得下來嗎?

(生自由練背第二自然段,看課件,指名背誦)

不看提示,還能背得下來嗎?

4.這些雲房子多有趣啊,瞧,天上的白雲還多着呢!小鳥們,你們還想多造一些雲房子嗎?如果要你來造雲房子,你想造什麼樣的雲房子?

小朋友的想象真豐富,快把你的想法告訴小組裏的小夥伴,並完成老師給大家的小練習。(課件出示小組合作)

四人小組合作,完成練習。

現在同學們拿出白紙,每組的小鳥們精心製造一間雲房子,你們先討論一下造什麼雲房子,再把它畫下來,好嗎?(四人小組討論,並一起在同一張大白紙上畫出自己設計的雲房子)

(本來應該有音樂伴奏,音樂停了以後學生就可以停下來,但課件當時放不出聲音,所以只有看錶來控制時間了。但是因爲時間不夠充分,所以很多學生在我示意停下來的時候,還在繼續畫,場面比較難控制,導致後面有的學生注意力不集中來練習句式,練習的時間也不夠。其實在設計這一環節時,參賽的前一晚我還請教許多網友,她們大多建議我保險一點的話這一個“畫雲房子”的環節就改成“讓學生想象,說一說”就行了,但我後面還是讓學生來畫,也是想挑戰一下。還有,我讓每個小組的四個人在同一張白紙上畫,當時用的教室的桌子都很小,有的學生不習慣,因此課堂有些吵鬧。)

5、(展示學生造的雲房子,貼在黑板上)看,小鳥們的雲房子造好了,誰來介紹介紹你們組造的雲房子,看誰介紹得最出色?(指名說)

(呵呵,因爲有些緊張,因此教時找不到固體膠了,就沒有給學生把雲房子帖到黑板上。我只有讓學生拿起手中的畫來自己介紹。但是他們畫得太小了,許多學生看不到,後面聽課的評委和老師更看不到。)

6、師:能把你們造的漂亮的雲房子,連起來說一句話嗎?

出示:不一會兒,我們的雲房子造好了,有的像 ,有的像 ,還有的像 。)(生自由練說,指名說)

(因爲怕上課超時扣分,就刪減了讓學生自由練說的`量,所以用“有的……有的……有的……”的句式的練習說不夠充分。後來評課的老師也指出來了。)

7.小朋友們真聰明,造出了各式各樣的雲房子 。(板書:各式各樣)

8、看到這麼多美麗的雲房子,小鳥的心情怎樣呢?它們在幹什麼呢?讀一讀第3、4自然段。

9、(出示:第三自然段,第四自然段)誰來讀一讀第三自然段?讀好“開心極了”(表揚:你真的很開心。)你能學小鳥的樣子飛一飛嗎?

10、這時小鳥們開心極了,在雲房子裏飛來飛去,互相說着“嘰嘰喳喳嘰嘰喳”。請同學們來做小翻譯,說說它們說的是什麼?(指名說)

讀好詞“嘰嘰喳喳嘰嘰喳”

小鳥們開心極了,想一想,它們飛來飛去地幹些什麼呢? 生答

11、小朋友,你願意做一隻快樂的小鳥去做客去玩耍嗎?那就飛起來去做客,去玩耍吧。老師請兩隻小鳥先來示範一下,邊飛邊去請客人來你家玩,其他小鳥先看,想想有沒有需要改進的地方,好嗎?

12、其他的小鳥你也想邀請好朋友到你家去嗎?好,那現在請小鳥們飛起來吧,去邀請你的好朋友吧!(學生邊飛邊表演,邀請好朋友到你家去做客)

(同開始的學造雲房子的動作一樣,學生對這個表演也比較膽小,因此參與的學生不多。)

13、小鳥們開心嗎?那請男女生比賽朗讀這兩段,聽一聽誰讀得最高興?

14、小鳥們,你們玩得高心嗎?就在我們快快樂樂玩的時候,忽然,呼啦啦吹來了一陣風。

雲房子怎麼樣了呢?

(課件出示句子:咦?雲房子變小了,雲房子不見了。雲房子哪兒去啦?)

板書:變小了,不見了

(一緊張,連板書都忘記了。)

誰願意幫小鳥讀好這一句?(指名讀)

小朋友們,你們從他的朗讀中聽出了什麼?(指名說:小鳥很奇怪,很驚訝)

大家一起把這句話再讀一遍,看是不是很驚訝、很奇怪?(生齊讀)

還有誰也想讀?師:是誰把天空洗乾淨了呢。

15、請同學們讀一讀課文5、6自然段,指導讀好詞“笑眯眯”,“水汪汪”。

師:風就像媽媽的手,拿着雲這塊毛巾,像洗小朋友的臉蛋一樣,把天空洗得乾乾淨淨,師:在這乾乾淨淨的天空中玩耍,小鳥們,你感覺怎麼樣啊?

把你的感覺,通過你的朗讀表現出來,齊讀第6自然段。

(五)總結

1、師:小朋友啊,喜歡雲房子嗎?叫叫它。(手點課題,齊讀兩次)

師:是呀,不光是雲房子,因爲有了笑眯眯的太陽,水汪汪的藍天也同樣惹人喜歡。大自然變化無窮,美不勝收。看到美麗的天空,你們想說些什麼呀?

2、對啊,儘管雲房子不見了,但笑眯眯的太陽公公、水汪汪的藍天讓我們感受到一種雨過天晴後的清新、明淨、清純,我們立刻被這一切陶醉了。老師也被這美景陶醉了,想送大家一首詩。

(配樂《安妮的仙境》,師朗誦詩歌《給一片純淨的藍天》。)

(課件放不出聲音了,所以就沒有了配樂,朗誦詩歌沒有得到預想的效果。)

3。、天空多麼美,大自然多麼美,讓我們陶醉。這些美麗的景色需要我們去發現,需要我們去維護,讓我們從小做“大自然的維護者”吧。

4、最後,讓我們拿起書,再把這篇課文美美地讀一遍,好嗎?

(師生一齊朗讀全文。)

5、佈置作業:看到天空中各種各樣的美麗的雲朵,你能編一個關於“雲”的童話故事嗎?

板書設計:

雲房子

各種各樣——變小了不見了

附:給一片純淨的藍天

是誰把你

洗得那樣明淨?

多像弟弟臉上

水汪汪的眼睛。

是誰替你

打扮得如此美麗?

爲你寬廣的胸膛,

披上了藍藍的紗衣。

我把小鳥悄悄放飛,

讓它們唱出甜甜的歌曲;

我讓白雲慢慢飄遊,

就像花兒開在你的髮際。

啊,藍天,

你像童話一樣純淨。

我在你的目光裏,

讓夢兒——

向你輕輕飛去。

語文公開課教學反思11

課題:《童趣》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翻譯課文的第三四段,並學會一些常見的翻譯方法。

這節課在第一節課的基礎上繼續進行課文內容疏通,於是我把第三、四段的翻譯工作分給了四個小組,另外兩個小組一個負責對文出現次數較多的“之”、“以”、“爲”等詞語進行總結歸納,另一個負責對全文中出現的其他的相同的文言詞語進行總結歸納。

對於翻譯,我的要求是原文與譯文一一呈現,並指出翻譯過程中所用的翻譯方法(留、刪、補、換、調、變)和其中的重要詞語。可從課堂執行的效果來看,效果不是很好,存在的問題主要有下:

一、學生翻譯的時候還是整段進行翻譯,沒有一句原文對照一句翻譯來進行,使得原、譯文的對比不夠明顯。看來是我的指示還是不夠明確,誤導了學生。

二、學生翻譯時不能有效地指出文中的一些重點字詞的翻譯方法,且對重點部分也缺少相應的'標註。

三、學生無法一字一句的對文中的每個字詞進行翻譯,有些個詞語和句子只能照抄教學參考書。

四、總結歸納文中出現頻率較高的實詞、虛詞的出錯頻率也較高。

五、我沒有更多時間去糾錯和補充。

之所以會出現上述問題,我覺得是因爲我對學生的學情把握不準、貪多貪全、學法指導不夠精細等原因造成的,爲了更好的改進以後的文言文教學,有幾個方面可以改進:

一、合理佈置學習內容,不易過多。

二、初學文言文,翻譯方法的掌握非常重要。

三、讓學生養成逐字逐句翻譯的好習慣,保證翻譯過程中不留任何盲點。

四、學生展示時,對於翻譯的內容要儘量對照原文引導學生進行朗讀,重點字詞句式也要朗讀。

由上可以得知,這是一節不及格的公開課,它是由於自己缺少精細化的教學設計能力,對課文內容的深入把握不夠,對學生的學習時間的合理分配不夠(一句課翻譯一段即可),以至於使整節課千瘡百孔,漏洞百出,好在課後幾位語文老師的及時提醒,使自己能有一個補充改過的機會,自己一定好好向其他老師學習,深入到每一個字來備好每一節課,使學生翻譯的準確率要達到100%。

語文公開課教學反思12

一、課堂關注的失誤

語文課堂是教師引領學生走進文本的陣地,在課堂中應該關注學生與文本的對話情況,關注學生在課堂活動中經歷的每個思維細節,關注他們在思維中遇到的困難和不解,課堂教學設計的各個環節都應緊緊圍繞學生與文本的對話展開。但是,大部分教師因爲上公開課而變得有些不自然,在教學過程中,不是關注學生和文本的對話,不是關注學生的參與度和參與面,而是關注課堂是否熱鬧,關注自己在課堂中的表現,關注聽課教師的反映和評價,關注多媒體制咋是否精美、操作是否流暢等等,這違背了教學的目的,只能讓課堂呈現出表面的繁華。

其實,執教公開課的教師一方面要思考語文學科的基本價值是什麼,這一節課究竟要教什麼,要以學生爲口心,讓自己置身於學生中,努力引導學生去品悟文本,激發學生和文本、老師對話的熱情,積極參與課堂活動。所以,課堂教學前教師的首要任務是根據所教學生的實際情況,設計如何突破教學重點難點,如何讓學生的思維真正活躍。

黃厚江老師在執教《給我的孩子們》時,只有一支粉筆,一本書。課堂算不得花哨,整堂課設計了三個問題:

(1)你能抓住文中的詞語、句子,說說文中的孩子們有哪些特點嗎?

(2)“我”是一個什麼樣的“我”?請同學們瀏覽課文,把描寫作者內心情感的詞語圈出來,從作者的情感人手解讀作者;

(3)嘗試補全一下題目,作者要給“我”的孩子們一些什麼?三個問題層層深入引導學生抓住文章的字、詞、句來解讀文本,整節課活動開展自然,學生興趣盎然、思維主動,課堂生成了很多讓人難忘的智慧。整節課沒有表面的、形式的熱鬧,卻漸漸開啓了每一個孩子的心靈。

二、課堂多媒體運用的失衡

多媒體在公開課上已成爲一些老師的.“必殺技”,在公開課的準備過程中,教師往往花大量的時間用於課件製作。誠然,多媒體課件在節省時間、拓展課堂容量方面有很多優勢,但若使用不好也會有弊端。

1.固定了課堂的流程,造成學生思維的唯一性教師設計的多媒體課件,往往體現的是教師已經固定了的教學思路、教學設計,在公開課上,教師往往通過一系列問題的設計,千方百計地引導學生按照自己的思路閱讀、理解文章,一旦學生思維脫離了預定軌道,教師往往手足無措,生拖硬拽地把學生思維拉回到原來軌道上,教師不再是“主導”,更像是一個導演,讓學生按照既定的劇本演戲。

2.轉移了課堂的注意點,丟掉了文本在很多公開課上,我們都能看到,教師用一張張圖文並茂、聲色俱全的圖片吸引學生的眼光。這樣的課堂,體驗多了,積累少了;看影視多了,讀文本少了;聽錄音多了,朗讀少了;其他活動多了,語言活動少了。從某種意義上說,這種干擾性閱讀,抑制了學生的二次創造,削弱了學生的想象力。

多媒體的使用應該簡潔而適時。簡潔纔能有變化的餘地,才能根據課堂的生成隨時調整,纔不會禁錮師生的思維;適時才能起到引導作用,讓多媒體出現在學生思維凝滯時,才能真正拓展學生思維。

三、課堂評價的失效

有很多做公開課的教師爲了體現課堂“教”與“學”的和諧,強調學生的個性彰顯,一味地表揚或肯定,不管學生答得怎樣都說“好”、“不錯”,不敢或很少對學生進行具體的批評性評價,甚至對於錯誤的回答不做任何評價。

其實,對學生的回答,我們能否在第一時間抓住亮點,指出要害,這是課堂教學活動中最大的教學機智。教師常常要思考評價角度、評價語言、評價時機。有效評價不僅對回答問題的學生有很好的激勵作用,對其他聽課的學生也有很好的提醒作用。教師只有把握好評價的契機,才能更好地保護或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使大多數的學生明白道理何在,做到“知其然”且“知其所以然”。

在黃厚江老師的課堂上,我們不僅能看到他可貴的“童心”,他常常蹲下身子,從學生的角度給予他們真心的肯定,還能看到他對文本內容的有效評價,對閱讀方法的適時指導。黃老師有時用委婉的語言指出學生思維的問題;有時在肯定學生答案的基礎上加以總結;有時在評價後又把問題引向更深處。他的評價語言讓學生閱讀的目光始終聚焦文本,保證了語文教學活動的有效展開。

總之,公開課是先進課堂理念和教學的展示,不是多媒體技術的演示,更不是教師自我的表演,只有深入思考學生情況,從學生出發,從文本出發,充分體現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巧妙引導學生,使教學源於教材又高於教材,這樣的課纔是一節精彩的課,這樣的語文教學纔是語文教師應該守望的原點。

語文公開課教學反思13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學會生字新詞,結合課文體會詞義;正確、規範地書寫生字。

3、整體感知課文內容。

教學重難點:

重點: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難點:理解生字詞,並初步感受到課文描繪的美景。

對策:給予充分的閱讀時間。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揭示課題

在我們的語文課堂學習中,我們曾去過雲霧變幻無常、令人飄飄欲仙的廬山,到過充滿陽光的拉薩,還有“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的西湖……今天,我們又將來到風景秀麗的九寨溝。

板書課題,並指導讀好課題,學寫“寨”。

二、初步感受九寨溝的.美景

1、你想去瀏覽九寨溝,去感受九寨溝的美景嗎?打開老師爲你們準備的網站,你可以看到許多美麗的圖片,看一看,談一談你的感受。

(學生瀏覽,同桌交流觀看圖片的感受。時間5分鐘)

2、看了圖片,你有什麼想法,和同學們一起交流一下。

(組織學生交流,引導學生可以講感受、也可以提問題)

三、初讀課文、掌握字詞

1、 自讀課文,邊讀邊做記號。

2、、 出示生字詞,檢查效果。

3、指導學生讀好文中的長句子。

四、調查興趣,自主選擇

1、 再讀課文,說說你想先去哪裏玩一玩?

2、 引導學生再讀讀重點段。

五、作業

1、 描紅

2、 抄寫生字詞

語文公開課教學反思14

教材分析

《談禮貌》是一篇說理性質的文章,告訴我們“學會禮貌待人,恰當地使用禮貌語言,就能使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更加和諧,社會生活更加美好”這樣一個道理。爲了說明這個道理,課文舉了三個典型事例。第一個事例來自小說《說岳全傳》,用牛皋和岳飛問路時的不同的態度和語言,說明“禮到人心暖,無禮討人嫌”;第二個例子來自於生活,用小朋友踩了女青年的長裙主動道歉的事,說明“禮貌待人可以在人與人之間架起一座理解的橋樑”;第三個例子來自一個偉人小故事,用周總理安慰理髮師的事,說明“文雅、和氣、寬容的語言,不但溝通了人們的心靈,而且反映出一個人的思想情操和文化修養”。這三個事例的選取非常合適,具有很強的說服力。而且每個事例又和隨後的議論相應,有助於作者藉助它們說明自己的觀點。

說理性文章的語言有一個顯著的特點,就是準確、恰當,不拖泥帶水。這篇課文也是如此。不過這篇課文的語言在擁有以上特點的同時,還鮮活、生動、有趣,讀來感到親切動人,如在眼前

從單元編排內容來看,該單元安排的是人與人之間和諧的`親情和人際關係的文章。前面三篇課文都是記敘了濃濃的親情美,本課《談禮貌》則上升到人與人之間的和諧關係美的說理性文章。讓學生在小學階段初步接觸到簡單明瞭的說理性文章,爲後面的議論文學習提供了發展。

在議論文教學中需要避免“兩個位”:

1、錯位:把教學重點放在明理、激情、導行上。說理性的課文,在教學目標的確定上稍有不慎,就會“錯位”,常常會把這類課文烙上嚴重的思想品德課的痕跡。議論文只是一種文體,它仍然屬於閱讀教學的範疇,教學目標應當仍然定位在培養學生的語文素質上。在教學中,應以事代理,以事代情。忌讓學生盲目表態、憑空許諾:你打算怎麼做?(把握“度”)

2、越位:過於強調文體的教學。作爲教師,掌握必要的議論文體的相關知識是必要的,也是必須的。但在課堂上不必說出論點、論據、論證,“提出觀點、舉出事例、總結觀點”這樣的術語點到爲止,因爲初中以後還要繼續學習。

學情分析

本班共計50名學生,其中有女同學15人。全部來自於農村。些學生成績不是很理想,課堂的氛圍也不夠活躍,沒有良好的表現能力。雖然學生能夠完成教師佈置的作業,但是作業的質量有待加強,還有較爲嚴重的抄襲現象。其中的大部分男同學學習方法不夠靈活,舉一反三的學習能力較差。還有5個同學學習基礎不夠紮實,還缺乏學習的自信心和自覺性。

教學目標

1、通過具體的語言文學的品讀,懂得禮貌待人,使用禮貌用語能使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更加和諧,社會更加美好。

2、教育學生從小學會以禮待人,養成使用禮貌用語的習慣。

3、理解文中的古訓、谷、俗語,積累關於禮貌的名言警句。

教學重點和難點

1、通過具體的語言文學的品讀,懂得禮貌待人,使用禮貌用語能使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更加和諧,社會更加美好。

2、初步認識說理文章的結構方式,寫作方法。

語文公開課教學反思15

《珍珠鳥》是根據作家馮驥才的散文改編的,描寫了“我”爲一種怕人的珍珠鳥創造了安逸舒適、自由自在的生活環境,使它們與“我”越來越親近,說明“信賴,往往創造出美好的境界”。課文寫得生動活潑,妙趣橫生,很能引起學生的閱讀興趣。

一、初讀課文,感受“情意”。

我首先播放課件,讓學生認識珍珠鳥,引起興趣,引出課題。然後讓學生初讀課文,讀後談談自己的感受。

學生初讀後,有的感受到“珍珠鳥是一種可愛的小鳥,作者非常喜愛它”,有的說“珍珠鳥是一種怕人的小鳥,但它卻不怕作者”,還有的說“感受到作者和珍珠鳥有種親近的情意”。這些感受都是孩子們獨自的情感體驗,是真實而可貴的,雖然來自直覺,有些粗糙、膚淺,卻是理解主題的基礎。

二、細讀課文,理解“真愛”。

通過初讀,學生感受到了作者對珍珠鳥的愛。但要理解課文的最後一句“信賴,往往創造出美好的境界”,僅僅體會到“愛”是不夠的。這“美好的境界”是什麼呢?僅有“愛”就能創造出這美好的境界嗎?我這時抓住學生的初步感受,引導學生向縱深開掘:“珍珠鳥是一種怕人的小鳥,但它卻不怕作者,爲什麼不怕?你是從哪兒感受到的?”進而讓學生細讀課文,體會作者對珍珠鳥“不一般”的愛:

起初,作者把珍珠鳥掛在“異常茂盛”的“生着長長垂蔓的法國吊蘭”中間,爲它營造了“深幽的叢林一樣安全”的環境,鳥兒才傳出“笛兒”般的叫聲。接着,小鳥出生了,愛鳥的作者該是多麼好奇啊!可作者卻“決不掀開葉片往裏看”,連“添食加水”時也“不睜大眼睛”驚動它們。於是,鳥兒漸漸把“小腦袋從葉間探出來”。作者所做的這一切,是對鳥兒的愛,體現在對鳥兒生活習性的充分尊重。

小鳥在“屋裏飛來飛去”,“落在櫃頂上”、“書架上”、“畫框上”、“啄大文豪的名字”、“撞燈繩”,可作者卻“不管它”,任由它自由自在地飛。這裏體現了作者的.包容,是愛的另一種表現形式,即對鳥兒的充分理解和寬容。

鳥兒膽子越來越大,它“蹦到‘我’的杯子上喝茶”,此時引導學生想一想,寫一寫:小珍珠鳥內心究竟是怎麼想的呢?學生的筆頭沙沙作響,不一會兒,筆頭將思維的觸角引向深處。學生寫道:小珍珠鳥只在籠子四周活動,心想:媽媽告訴過我,外面的世界很危險,我還是乖一點,別跑遠了。它神氣十足地站在書架上,心想:我要是把這些書都讀完了,我也是個“小博士”了吧!它蹦到杯子上,心想:什麼?茶?第一次聽說,不知道好喝不好喝?這樣想着它就俯下頭來喝茶,邊喝邊想:嗯,挺好喝的,解渴,主人不會怪我吧?它又偏過臉來瞧瞧主人的反應,心想:主人面色和善,微笑着看我,他沒生氣。後來,它完全放心了,索性用那小紅嘴,“嗒嗒”啄着主人正在寫字的筆尖,它想:這是什麼?嘴巴尖尖的,還能吐出一個個黑字。主人撫一撫它的絨毛,它友好地啄主人的手指,它想:哦,你喜歡我,我們交朋友吧!……學生入情入境,將原文中敘述性的文字進行擴展,在寫的訓練中,更深刻地體會了小珍珠鳥的內心世界,促進了對文本的理解,學生走了進去,又走了出來,在文章中走了個來回,對文章主旨的把握十分準確.

直到有一天,鳥兒落在“我”的肩上睡着了,作者流出一時的感受“信賴,往往創造出美好的境界”。這種你離不開我,我離不開你的人鳥合一的感人情景,使人感悟到更深層次的愛——“信賴”。這種“美好的境界”不是每個人隨時隨處都能感受到的,那是需要付出的。有了作者對鳥兒的“不一般”的愛,纔有了“信賴”,纔有了享受那份美好境界的幸運。

在我的引導下,學生找到以上相關的句段反覆體會、交流。從中感受到那些描寫“我”爲鳥兒做了些什麼的語段是有層次的,作者對鳥兒“不一般”的愛,體現在他順乎了鳥的習性和天性,在“尊重——理解——寬容——勾通——欣賞——信賴”的層層深入的情感體味中,學生對課文最後一句“信賴,往往創造出美好的境界”真正有了感悟。這種感悟由淺入深,除了對本義、引伸義、深層含義的理解,也有對“不言之義”的領會。

三、賞讀課文,感悟“信賴”。

在學生理解課文的過程中,我還注重培養學生對課文深刻意蘊、豐富情感的欣賞能力,通過欣賞,獲得情感陶冶、心靈淨化。

在串讀課文引讀到第14自然段時,我給學生播放了一段音樂,在優美的旋律中,孩子們陶醉地讀着,情不自禁地表達出自己的感受。教師適時引導:“此時,你是否已經讀懂了作者的心聲,誰來談一談?”在交流中,有的同學談到“人與動物的和諧關係要靠信賴來創造”;有的感慨“如果世界充滿愛,將會創造多少美好的境界”;更有一位同學談到了對人生的感悟:“‘信賴’是相互的,‘信賴’是要付出的。如果我們對別人充分信賴,那麼就會得到很多朋友,會創造出很多美好的境界……”學生的感受多麼可貴,從感性的認識已經上升到了理性的思考。最後,我以課件播放畫面的形式結束課文,讓學生真切地感受到在咱們的生活中,信賴無處不在。

這次新秀課基本上達到了我預期的目標:在教學過程中,學生自己讀課文,看課文,圈畫相關內容,概括主題,學生真正成了課堂上的主人。可細想起來,課堂上還存在着一些遺憾:在檢查預習後緊接着讓學生根據閱讀提示自學,前半堂課大段的時間處於“靜”的狀態,因此,學生的情緒難以很快調動起來;此外,在引導學生交流彙報時,形式有點單一。雖然最終留有遺憾,但將促使我不斷反思和成長,使教學實踐逐漸走向新的里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