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教學反思 > 小學六年級語文上冊教學反思

小學六年級語文上冊教學反思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21W 次

作爲一名優秀的教師,教學是重要的任務之一,寫教學反思可以快速提升我們的教學能力,來參考自己需要的教學反思吧!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小學六年級語文上冊教學反思,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小學六年級語文上冊教學反思

小學六年級語文上冊教學反思1

《一夜的工作》寫了周總理工作勞苦,生活簡樸。材料感人至深,但是如何能讓離那個年代久遠的學生深刻地體會到這一點並油然而生敬佩之情呢?所以在本節課的教學中:我嘗試着從以下兩方面着手:

一、採用自主、合作學習的學習方法,通過讀來理解感悟文章。

《一夜的工作》一文緊緊圍繞“勞苦”和“簡樸”這兩個層次展開的。從內容上看圍繞中心的句子較爲明顯,故我也嘗試着《語文新課程標準》的所提倡的自主、合作學習的方法進行教學,目的是讓學生成爲學習的主人。教學時,緊緊抓住“勞苦”和“簡樸””這個文章的文眼來進行,起到牽一髮而動全身的作用,教學時,是輕分析,重感悟,讓學生自主閱讀。本課設計以讀爲本,讓學生在讀中品味,理解感悟。讀得充分:有整篇讀,有一部分一部分地讀,有關鍵語句的反覆讀;讀的形式多樣:有自讀、範讀、領讀、齊讀、師生合作讀、同桌互讀、小組輪讀等,使學生在熟讀中不斷加深對課文的理解、感悟表達方式、獲得情感的體驗。讀後又讓學生自由談體會和感受,學習作者是“怎樣表達”的,做到時時刻刻進行切實的語言訓練,又時時刻刻讓學生感受到思想教育的力量。

二、利用課程資源,引導學生走近課文。

通過以前幾屆的學生髮現現在的學生對周總理的感性認識很淺顯,因此,我覺得學生對文章人物沒有一個很深的感情基礎是很難在情感上產生與作者那樣的共鳴的,學習時體會也不深刻。因此課前就讓學生通過去圖書室、網絡等收集閱讀有關周總理的書籍、資料等,充分地讓學生通過資料去感受,豐富學生的課前感知。通過蒐集資料的實踐,不斷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同時也培養學生愛好課外讀物,多讀課外書的好習慣。廣泛蒐集並交流資料,不但培養了學生自主學習的習慣,而且爲探究性學習打下了基礎。

最後,我借用兩個課外資料《忙碌的'一天》和《周總理最生命後的幾行腳步》幫助學生品讀周總理這個人物。至此,學生的情感已達到xx。我們班的一名同學含着眼淚說:“如果能讓周總理回來,全世界人民真願意用自己的生命去交換。”多麼感人肺腑的語言呀,聽了這句話,我的眼中噙滿淚水。此時,周總理已經在全體學生的心中活起來了,他們帶着驕傲,自豪的感情激情朗讀了最後兩個自然段,最後還盡情地用自己學過的成語、詩句和名言警句來謳歌、讚美周總理。這堂課就在我和學生們的感動中畫上了圓滿的句號。

通過課程資源的引進,學生對周總理有了進一步的瞭解,然後讓學生說說聽了周總理的這些事蹟,“你想到了什麼”、“你又想告訴別人什麼”、“又怎麼說”等拓展性問題,使學生在“想開去”中深化了對課文的理解以及對周總理高尚品質的認識。在讓學生對周總理說心理話時,學生自然地引用課前閱讀的資料故事發散地從周總理的其他品質來進行說話訓練,這一環節給予了學生開闊的思維空間,語言豐滿,全方位,引起了課堂教學的小xx。

俗話說:“教學有法,教無定法。”我願自己不斷摸索、不斷努力探求出自己的一套教學方法。

小學六年級語文上冊教學反思2

提起陳忠實,緣於他的《白鹿原》。當看到《青海高原一株柳》也是他所寫,就有了好好讀讀的想法。讀了文字,更是被他字裏行間蘊涵着的頑強的生命力所震憾。可是,這樣意蘊深厚的文章如何讓只有十一、二歲的孩子們讀懂?這樣字字珠璣的文字,如何讓孩子們讀出情,讀出味?經過思考,我決定以“柳樹”的形爲突破口,通過品讀語言文字去觸摸作者受震撼的心靈,進而去感悟青海高原一株柳的生命偉力,去感悟不抱怨命運,以頑強毅力和韌勁與艱難環境作抗爭的人生哲理,從而實現師生與文本的心靈對話。爲此,我設計瞭如下教學流程:一讀柳樹之形狀,認識這株柳;二讀柳樹之生長環境,讚頌一株柳;三讀柳樹之成長曆程,感動一株柳;四讀柳樹之品質,敬畏一株柳。

設計中我把教學重點定爲通過對文本的讀、思、議、悟,體會作者語言文字中蘊含的思想火花,體會這棵高原柳樹的神奇。神奇一,在於它在青海高原的惡劣環境中能成長得如此高大;神奇二,在成長過程中透出的那種超出想象的毅力和韌勁;神奇三,它是一個不屈於生命,頑強抗爭的羣體的縮影,給人以無限的啓迪。

一、課前設計

爲了解決教學重點,我設計了四個小環節。

1.感受環境之艱,鋪墊生存之難。

爲了讓學生感受青海高原的柳樹生長環境之艱難,我出示了幾組描寫青藏高原環境的詞語,多種方法指導朗讀體會青海高原環境的惡劣。讓學生充分感受環境的艱難,爲下文理解柳樹在這裏生長的不容易,做好鋪墊。

2.一讀柳樹,感悟其高大,從形象層面上體會神奇。

在讓學生學習第五小節,理解柳樹高大時,我讓學生抓住“兩合抱”、“百十餘平方米的樹陰”、“粗而堅硬”等詞句,加以演示、舉例,從而很好的.讓學生體會出柳樹的高大;再抓“鍛鑄”“撐立”等詞語,無疑,“撐立”和“鍛鑄“這兩個詞語是全文融人文內涵和語言魅力於一體的“抓手”,“巍巍然撐立”是對青海高原一株柳外在意象的刻畫,而“獨特鍛鑄”則是體現了環境對這株柳樹的磨礪,更是突出了他的精神。是對“神奇”的最好註解。從字面到精神,再次強調了柳樹生長在青海高原上是一個奇蹟,從而讓學生從柳樹的形象層面上感受到它的神奇。

3.二讀柳樹,走進柳樹的生長曆程,體會柳樹的頑強,從精神層面體會柳樹的神奇。

在這一環節的設計中,我主主要讓學生讀作者想象的柳樹生長曆程,體會柳樹的生存不易,再次體會高原柳樹的生長不易。在體會青海高原柳樹生存不易中,感受它的頑強。讓學生明白正是這種頑強的精神,讓作者感到神奇。

4.三讀柳樹,感悟人生真諦,在人生啓迪層面上體會神奇。

在這一環節設計中,我讓學生在第九小節,想象高原柳樹在命運不公的情況下,生長如此高大靠的是什麼?讓學生明白高原柳樹生存下來,並壯大起來,靠的是“超乎想象的毅力和韌勁”。再讓學生讀柳樹,想想“現在在你面前出現的僅僅是一顆柳樹麼”?這樣學生自然而然的想到一些逆境中奮鬥的人物,感受到了作者在高原柳樹身上體會到的人生啓迪。

二、課堂不足

爲了追求課的相對獨立性和完整性,課堂容量偏大,整節課有趕的現象。儘管如此最後一段也沒能落實。而且有些地方學生說得也不夠充分。另外在深入地與文本對話的同時,如果能兼顧一下作者的體驗,讓孩子們不僅能走進這株柳樹的內心,更能走進作者的內心,與作者產生共鳴,相信這節課會更厚重。

三、課後小議

在組內活動上,大家給了寶貴的建議。尤其是對於“神奇”一詞。不管是一唱幾嘆,都應該是不同層次的神奇,應該是提煉拔高的過程,是層層遞進的。對於課後的三大問題,再看,真是可以成爲挖掘的目標。教學目標,目標的評價,真是值得我們好好關注啊!

小學六年級語文上冊教學反思3

20xx學年第一學期即將過去,根據本學期的教材特點,按照《課程標準》,比較圓滿地完成了本學期的教育教學任務,不斷培養和提高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雖然還未進行期末考試,但靜下心來仔細想一想,本學期的教育教學工作有成功之處,也存在着很多不足之處,爲了認真總結經驗,吸取教訓,進一步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爲以後的教學工作打下基礎。現將本學期的語文教學反思如下:

一、成功之處。

1、結合課文和“積累運用”,培養學生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的思想感情,指導學生正確地理解和運用祖國語言文字,豐富學生對語言的積累。

2、根據新課程的教育教學理念,在平時教學中,做到了認真備課(備教材,備教法,備學生),精心設計教案,按時批改作業,落實三維目標,體現素質教育的思想。根據本班的實際情況,逐一分析每個學生的基本素質和接受知識能力的情況,不斷改進教學方法。

3、在教學中重視發展學生智力,加強學生思維的培養,注重培養學生的觀察、思維、表達能力。結合“口語交際”和“習作”教學,培養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激發學生的想象能力和創造力。

4、重視課前的預習工作,教給學生預習的方法,培養課前預習的習慣。

5、重視學生的書寫,平時面批作業時,及時表揚書寫好的同學,並在全班交流,稍有進步的總是寫上鼓勵性的語言或標記,經常要求學生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規定的內容,看誰寫得又快又好。

6、與家長及時聯繫,加強與家長間的溝通,加強家校聯繫,把學生在校的`情況及時反映給家長,共同搞好學生的學習。

二、不足之處。

1、全班有四分之三的學生比較努力學習,能按要求完成學習任務。四分之一的同學學習處於被動狀態,學習不用心,理解能力差、記憶力差,學習用品缺少,家長忙於打工,不顧及孩子的學習生活,還要繼續做思想工作。

2、對後進生的課外輔導太少,使其語文基礎知識掌握不住,書寫速度慢、潦草,說話不通順,對作業不能按時完成。

3、爲了學習教學質量的提高,也爲了學生的直觀理解文本。學校給每個配備了多媒體教學裝置,各教師努力用好這一媒體教學。尤其中年教師多學習,駕馭多媒體,讓多媒體更好的爲教學服務。

總之,在今後的教學工作中,對不完成作業或不用心學習的同學重抓到底,要充分調動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

小學六年級語文上冊教學反思4

設計意圖

在和平與戰亂,歷史與現時的對比中,在具體的歷史數據中與文本產生共鳴;在聲像情境中實現文本、誦讀、想象、情感的整合;在與文本的對話中內化爲鮮明的情感,在遷移寫作中催生心靈的震撼。

學習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整首詩。

2.感知詩歌遞進等表達方式。

3.通過聯想,感悟新中國成立時的自豪之情。

4.激發內心蘊藉着的愛國愛黨熱情,用自己的個性化的方式表達中華少年建設中華的.堅強決心。

課前準備

開國大典的部分資料、方陣圖片、

聽着音樂,讀着這首詩,你彷彿又看到了什麼?春天的故事是指什麼?

2.我們的方陣在春天中成長。

坎坷、沼澤、雨露、陽光有什麼象徵意義?

3.這首詩的四小節有什麼特點?(遞進)

自己再去讀課文,你能根據每小節的內容把作者心中想法說出來嗎?

(二)直面數據

1.下面請同學來看一組數據:

在過去10年裏,200多萬兒童在戰爭中被殺死,另有600萬兒童受傷,100萬兒童成爲孤兒。伊拉克每個月約有5000名兒童死亡,是世界上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最高的國家之一,每8名兒童中就有1名以上在5歲前夭折。

87個國家的兒童生活在6000萬枚地雷的陰影中。每年陸續有1萬名兒童成爲地雷的受害者。

阿富汗,每四個孩子中就有一個不到週歲生日就死去;每5名兒童中就有3名在戰亂中失去了一位親人;在阿富汗境內仍有1000萬顆地雷,而被地雷炸死者中34%是兒童。

讀着這些文字,哪些數據刺痛了你的眼睛?

2.歷史猶如長夜,淹沒了孩子的笑聲,而現在迎來黎明,迎來了春天的故事。對比歷史和現在,對比戰爭中的孩子和我們現在的生活,此時此刻,你有什麼話想對誰說你呢?

課件:,我想對你說:

三.激情展望未來

短暫的40分鐘的課堂道不盡我們心中的期盼,雖然我們無法阻止戰爭,但是我們可以不斷壯大和平的力量。194920xx,國慶六十週年,正值祖國的六十大壽。讓我們通過我們的方陣帶去我們的渴望,帶去我們的共同的聲音吧!

(學生起立,步伐一致,模擬踏方步。)

四.扇情堅定決心

1.引讀課文:

少年強則國強,少年富則國富。我想,不久以後,我們的祖國會在由兩億少年兒童組成的巨大方陣中變得更強大。

讀課文

3.展現美好未來

有了大家的祝福,有了大家爲維護和平,制止戰爭而努力,我們相信,總有一天我們的歌聲和白鴿一起放飛在世界的各個角落,我們的世界不再有戰爭,我們在黨的關愛下,充滿鮮花和歡聲笑語。最後讓我們伴隨耳畔熟悉的音樂《我們是共產主義接班人》,祝願我們的黨和祖國更加強大。

小學六年級語文上冊教學反思5

這節課中,我通過緊扣戲劇衝突,揣摩“潛臺詞”,來體會人物的精神品質,繼而挖掘文本資源,認識中國的“和”文化。課前重視學生的預習作業,讓學生讀通、讀準、讀懂,爲上課打好基礎。課中啓發誘導學生,營造和諧的課堂氛圍,讓學生樂思、樂想、樂說。

第一幕的教學主要抓戲劇衝突,這是閱讀劇本的關鍵。我拋出一個問題:“藺相如與韓勃在討論什麼問題?”學生很容易就瞭解到一個信息,即“韓勃認爲藺相如怕廉頗,而藺相如自己卻堅持說不怕”,這就是戲劇衝突。我帶領學生緊扣這個衝突,深入文本,揣摩臺詞,引出“和爲貴”這一個中心。

第二幕的教學通過研究廉頗是怎樣請罪的,抓藺相如寬恕廉頗的細節描寫,體會到廉頗請罪是誠心誠意的,藺相如也是真心原諒廉頗的,彼此的真,彼此的誠,纔有了負荊請罪這樣好的結局。

整堂課上下來,雖然是流暢的`,學生也是投入的,但朗讀不夠,如果能指導朗讀,借朗讀來體會品質、昇華情感,學生的心與課堂就更融洽了!我本來計劃學完後分組表演,覺得在排練時學生就會再讀,讀中、演中品味人物內涵,可學生確是笑聲不斷,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

關注課堂,反思課堂,才能讓我們的學生愛上課堂。

小學六年級語文上冊教學反思6

教學《鹿和狼的故事》這課,我注重培養學生大膽質疑、閱讀感悟,採用自主合作,討論探究的學習策略,注重學法的指導,培養學生自學能力。

1.採用自主、探究、合作的學習策略

教學過程中,我注重培養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方法的培養。由學生提出問題,再讓學生自己去找答案。利用問題:簡要講述發生在凱巴伯森林中關於鹿和狼的故事,並說說你從中懂得一個什麼道理?讓學生根據自己的喜好,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自讀課文並自己去找答案,使學生最大限度地發揮其主觀能動性。再小組討論,課上彙報交流,師生共同評價,情感朗讀表達。合作學習中不但提高了學生自學能力,而且培養了學生與他人交往的合作精神,體現了語文教學的“人文性”。

2.注重閱讀感悟

“讀”是閱讀教學的主要活動,這一教學環節中,我以“讀”貫穿始終讓學生從“讀”中發現問題,在“讀”中解決問題,在“讀”中感悟情感。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激發起學生的探究慾望,使學生對鹿和狼已有的認識與課文的描述產生矛盾,從而使學生對課文講述的“森林中既需要鹿,也需要狼,它們是相互制約,相互聯繫的。”這個道理的認識更加深刻。既培養了學生閱讀能力,又使學生的思維得到了發展。

課堂教學中,有很多不足的地方,留給學生展開聯想的空間不足,使學生豐富的想像力沒有得到很好的展示。如:鹿生活得很幸福時會說些什麼?在苟延殘喘時又會說些什麼?假如你是一匹狼,你會對總統或人類說些什麼?“問渠哪得清如許,爲有源頭活水來”。在今後的教學中,我還將不斷進行課堂教學的探索和實踐,將此次教學中的一些思考和困惑,作爲今後嘗試和改進的起點,不斷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

小學六年級語文上冊教學反思7

一、資料交流

課前大家蒐集了許多有關梅蘭芳的資料,四人一小組先交流一下。

(小組交流)

我看大家剛纔交流的熱火朝天,能不能把你搜集的資料念給大家聽聽?

有的同學蒐集了好多頁,請你把最有價值,最精要的資料讀出來。

生答:

梅蘭芳(18841961)名瀾,字畹華。原籍江蘇泰州,出生於北京。八歲學戲,十一歲登臺。演青衣,兼演刀馬旦,形成自己的風格,世稱梅派。代表作有《宇宙鋒》、《貴妃醉酒》、《霸王別姬》等。

介紹了梅蘭芳的生平

演出的劇目他演過這麼多戲啊!

藝術成就他有這麼輝煌的藝術成就啊!

故事哦!還有這樣的事!

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後,梅蘭芳身居淪陷區,不爲敵、僞的威脅利誘所屈服,毅然蓄鬚明志,拒絕演出,一直堅持到抗戰勝利。

老師這剛好有一張梅蘭芳抗戰期間蓄鬚明志的照片。我們也要學習他崇高的民族氣節,熱愛我們的祖國,做了不起的中國人!

還有這麼多同學要交流,可惜我們課堂時間有限,請同學們保留好你的資料,我們留到下節閱讀課上繼續交流。

二、導入

從資料中我們瞭解到梅蘭芳有那麼高的藝術成就,你看過他的京劇表演嗎?

老師請同學們欣賞一段由梅蘭芳配音的《穆桂英掛帥》的錄象,看完後看誰能用生動的語言描繪出這段表演。

《穆桂英掛帥》錄象猛聽的百萬兵。

你可以從他表演的動作、神態、唱腔等角度來描繪?哪怕用一個詞或一個成語也可以。

同學們剛纔交流的用詞都很精煉,可是如果讓你細緻的描寫這段錄象,是不是就感覺到語言的匱乏呢?如何解決這個問題?今天我們就帶着這個問題一起來學習《看戲》這篇課文,看看葉君健先生是怎樣用細膩的語言描繪梅蘭芳大師的精湛表演的。請大家翻開課本85頁。(板書課題、作者)

三、確立目標

一節課的學習,要有一定的目標。請大家結合剛纔的問題和課前的提示來確立本節課的學習目標。同桌倆討論討論。

我們要確立哪些目標?(生答)

1、知識目標:學習細膩的描寫技巧和方法

2、能力目標:品味並積累優美的語句

3、情感目標:感受京劇的藝術魅力

看來同學們都能抓住學習的重點!老師想用一個問題把這些目標都概括起來,那就是:你認爲在作者眼裏,梅蘭芳的表演精彩嗎?(板書:精彩?)

先不要急於告訴我答案,等學習完課文再來回答我。

四、品讀揣摩

在預習課上我們已經整體感知了課文內容,現在讓我們再來讀課文,

找出你認爲最能表現梅蘭芳表演精彩的語句。然後小組討論:爲什麼這些語句寫的如此精彩,把你們分析的原因簡要的板書到黑板上。我們要比一比哪個小組找的最多,分析的最好,板書的最快!

哪個小組先來交流?

這是哪個小組寫的?

1、那裏面有歌,也有舞;有悲歡,也有離合;有忠誠,也有奸讒;有決心,也有疑懼;有大公的犧牲精神,也有自私的個人打算。

排比對比

運用排比、對比,有什麼好處?概括出了表演方式、戲劇情節和劇中衆多人物的不同品質、心理、作爲。既簡練又全面的概括了整個戲的內容。

運用排比、對比,有這麼多好處,我們也用有,也有;有,也有;仿寫一個句子。

2、觀衆像觸了電似的對這位女英雄報以雷鳴般的掌聲。比喻,寫出了觀衆受到了強烈的吸引,爆發出熱烈的掌聲,也表現了表演的精彩。

3、觀衆像着了魔一樣,忽然變得鴉雀無聲。比喻,側面烘托

這個比喻,表現出觀衆被梅蘭芳的歌唱聲音吸引、感染,已經完全沉浸其中,聽得入神了,所以鴉雀無聲。

這兩句都是比喻,是通過動靜的對比來寫京劇演出的藝術魅力。

4、歌詞像珠子似的從她的一笑一顰中,從她的優雅的水袖中,從她的婀娜的身段中一粒一粒地滾下來,滴在地上,濺到空中,落進每個人的心裏,引起一片深遠的'迴音。

這是一個比喻句,作者從聽衆的感覺出發,用人們的視覺設喻,把轉瞬即逝、過而難留的音樂用珠子滾動的形象凝固了下來,形成了一幅由聲音構成的立體圖畫,從而顯示梅大師演唱的聲音柔和而又鏗鏘。

從她的一笑一顰中,從她的優雅的水袖中,從她的婀娜的身段中排比,從表情、形體動作寫聲音,表現出演員的表演精彩。

老師也很喜歡這一段,大家看看還有哪些詞用的好?

滾滴濺落四個動詞都用得非常的生動形象,老師想把它改一改,你看行嗎?

歌詞像珠子似的從她的一笑一顰中,從她的優雅的水袖中,從她的婀娜的身段中,一粒一粒地滾(滴)下來,滴(流)在地上,濺(飛)到空中,落(飄)進每一個人的心裏,引起一片深遠的迴音。

演示:這是一粒珠子,珠子是圓的,它順着水袖滾動翻轉,滾到袖口處,又像是液體一點一點地向下滴,滴到地上又反彈回來,像是液體受衝激向外射去,因而用濺。演唱的聲音動聽、入耳,打動聽衆的心絃,這種感受深深地印在人們心裏,因而用落。

這麼美的語言,老師真想把它朗讀出來,可是我把握不好用什麼樣的語氣語調去讀,哪些詞該重讀?你能教教老師嗎?你先試着讀一讀,然後來教老師。

誰來指導?你能給老師示範一下嗎?

我來朗讀了,大家聽聽好不好

我讀的還行吧!我們來齊讀這一段好嗎?

剛纔我們一起品讀了這麼多精彩的語句,那麼這個問題就勿用質疑了。通過分析我們已經知道了不僅梅蘭芳表演的精彩,作者的描繪也非常精彩!

五、背誦大比拼

既然是這麼精彩的語言,如果不儲存到你的大腦,是不是太可惜了?

下面我們就開展一個背誦大比拼

比一比在2分鐘的時間內是男同學背的好詞佳句多,還是女同學背的多!聽口令,(看錶)預備,開始!

時間到!誰來展示一下你的記憶成果?

唉!我這個裁判真是不好當,真分不出高下來,我看你們都是今天的大贏家!祝賀你們!

同學們背過之後,一定要把它變成自己的語言,運用到今後的寫作實踐中去!

六、課文質疑

大家看過中央電視臺的《面對面》欄目嗎?主持人王志一貫語言犀利,追問尖銳的主持風格著稱。我們模仿《面對面》,來一個讀者與作者的面對面交流,好不好?

面對面

同桌倆一個當王志,一個當作者,王志帶着你學習課文時的疑惑去採訪葉君健,看哪個王志提的問題最有價值,哪個作者回答的最機智?(同桌)

快點行動吧!

哪兩位同學先來?

爲他們的精彩表演鼓鼓掌!

有沒有哪個王志還想發問?

課文中所看的戲是《穆桂英掛帥》,爲什麼不詳寫劇情呢?

因爲本文中心是讚美社會主義國家裏熱情的觀衆和熱情的藝術家,劇情與中心關係不大,所以略寫。(根據中心需要取捨材料,安排詳略)

老師還有一個疑問:

文末說這種奇蹟只有在我們國家裏才能產生。

難道是隻有在我們國家裏才能產生嗎?

生答:不是

那怎樣來理解?

我一直在想作者這樣寫可能是受到了當時的社會背景的影響。藝術是沒有國界的,像米開朗琪羅、羅丹、貝多芬等世界級大藝術家,他們對藝術同樣熱情,他們的藝術也同樣得到了全世界的認可。因而我們要辨證的去分析本文的主題。

學貴有疑,希望大家每節課都能大膽質疑,提出問題。

七、課堂練筆

這節課我們學習了那麼多描寫的方法,如果讓你運用其中的一種來描寫一場表演,有沒有信心寫好?老師爲大家準備了一段《貴妃醉酒》的錄象,請同學們仔細觀看,去捕捉你的靈感,寫下你的感受。

錄象

你可以從演員的神態、動作、唱腔等角度去描寫。開始寫吧!

誰來念一下你的大作?哪位同學爲他點評點評?

咱們同學太謙虛了,我剛纔看到有很多同學都寫的不錯,誰來念念?

有的同學可能沒寫完,哪怕一句都可以。一節課都沒有展示自己的機會多可惜啊!

課後請把你的練筆修改好,我們要挑出最精彩的文章粘貼在班級的作文園地裏,讓其他同學都來學習!

八、師生總結

學習了《看戲》,你有哪些收穫呢?

學生交流

看來大家的收穫還真不少,希望你能學以致用,舉一反三。

九、作業

選擇你喜歡的一項去完成。

1、閱讀冰心的《觀舞記》和劉鶚的《絕唱》,品讀並積累描寫不同藝術形式的精妙語言。

2、京劇是中國的國粹,是中華民族文化的瑰寶。進行關於京劇的研究性學習,可以研究京劇的歷史,京劇的流派,京劇的臉譜,以及京劇未來的出路等等。選擇你喜歡的專題研究,寫成一篇研究性學習小論文。兩週後,我們進行研究成果彙報。

小學六年級語文上冊教學反思8

語文教學,特別是閱讀教學它體現文本性和人文性的統一。語文學科的本色應該是學習語言,讓學生從文本中體味語言文字的魅力,感悟文字語言如春風化雨,潤物無聲,達到真、純、實、活的簡簡單單的語文教學境界。如在執教小學課文《詹天佑》一課中,就有所體現。

教學片斷一

師:同學們打開書。課文中的這些生字都認識嗎?大聲地把這些生字讀給同位聽。讀不好的互相提個醒。

(黑板出現:傑出、阻撓、要挾、藐視、馬虎、大概、差不多)

師:這些詞,誰想讀一讀。指生讀要挾的挾,藐視的藐的讀音,指導讀好。又在黑板上寫出嘲笑、輕視指生讀

師:真好,都讀對了。知道要挾是什麼意思嗎?

生:威脅,拿着重要的事情或東西脅迫對方,在這裏是帝國主義利用清政府腐敗無能的弱點,強迫清政府答應他們的要求。

師:對,藐視你又怎麼理解呢?

生:帝國主義打心底裏看不起中國清政府。

師:說得好。我們再讀一遍。

評析:

字、詞學習要貫穿整個小學語文教學始終,但是年級不同,字詞學習的方法也是不一樣的。這需要根據教材及學生的情況而定。小學課文《詹天佑》是一篇描寫愛國工程師詹天佑不怕困難,不怕帝國主義的嘲笑,依然主持修築京張鐵路的事。在學習中我們首先要理解貫穿文中的一些字詞。抓住並挖出能體現當時社會環境的詞,便於更好地體會愛國工程師是在怎樣的情況下主持修築鐵路的。這樣,學生學得輕鬆、紮實,也讓學生從課始就能感到文字和背景是相聯繫的,使語文課的語文味開始就顯山露水。

教學片斷二

出示問題:指名讀詹天佑在怎樣的情況下開始修築京張鐵路的,又是如何修築的,找出詞、句來讀讀。

師:誰願意說?

生:帝國主義的要挾、嘲笑,還有國人的.殷殷期盼

師:真好!還有嗎?

生:詹天佑還想:不想讓中國的工程師失掉信心,要爲中國人爭一口氣。

師:對,爲中國人爭氣。他是怎樣主持修築的呢?

生:詹天佑很認真,很嚴謹

師:繼續

生:我從不能有點兒馬虎,大概,差不多不應該出自工程技術人員之口,體現了嚴謹的科學態度。

師:面對困難,詹天佑又是怎樣克服的呢?

生:他設計出中部鑿井法和人字形線路。

師:多麼傑出,多麼偉大的愛國工程師呀!

評析:

語文教學的實質是實現人與文本的內在交流。一節語文課主要就是看學生與文本是否在對話,還有這種對話是否深刻。並把複雜的內容,由抓詞、句的理解而變得簡單明瞭使冗長拖沓的教學過程變得便捷,將學生學習定格在淺易明瞭的基調上,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小學六年級語文上冊教學反思9

《書戴嵩畫牛》是部編版小學語文六年級上冊第七單元的一篇文言文,是蘇軾爲唐代畫家戴嵩的《鬥牛圖》寫的一篇題跋,講述了一個牧童指出著名畫家戴嵩畫中錯誤的故事,回顧本節課課堂教學,有以下幾點思考:

一、本節課優點

(一)學生在誦讀中層層落實教學目標,學生讀中感悟。首先是讀準課文。導入新課以後學生自由讀兩遍,接着指名讀,檢查學生朗讀情況,接下來讀好節奏,學生依據小節線試着自己讀,然後和老師一起讀。第二步是讀通本文,我先帶領學生回憶學習文言文的方法,自主理解本文的意思,不會的在小組內解決,解決不了的全班一起解決,充分發揮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方式的優勢。讀通以後大家一起把全文的意思逐句理解。第三步是讀懂。理解了文章的'意思,還要把文章讀懂,我首先問本文的主要人物是誰,接着分別用橫線和波浪線分別畫出最能體現最能體現兩人人物形象的句子。我發現很多同學都能畫出“杜處士笑而然之。”對於開頭第一段有同學忽視了,一半同學能夠關注到。後來通過全班交流,抓住這幾個關鍵句,想象故事中的情景,體會杜處士對這幅畫尤所愛,體會牧童的拊掌大笑,進而在朗讀中弄懂全文意思,並用自己的話講講這個故事。循序漸進,落實教學目標。

(二)落實字詞教學,本節課指導寫了“曝”字,先是瞭解了“曝”字的兩個讀音及字義,學生明白了“曝”在本文的讀音,接着指導寫字。

(三)難點突破巧妙。在處理難點的時候,水到渠成,結合作者引用的古語,學生能夠說出,要仔細觀察,我又提示最後一句話的意思,學生能夠說出,要多請教別人。我進行了補充:“藝術家在進行創作的時候要多向有經驗的人請教。”

(四)適當拓展延伸。最後引入小知識鬥牛時,有兩種情況:掉尾而鬥和搐入兩股之間,並出示相關圖片,學生明白了細心觀察的重要,也明白了牧童大膽質疑的精神。接下來欣賞了現珍藏於臺北博物館的戴嵩的鬥牛圖,領略了圖畫的魅力。

二、不足之處:

這節課超出了5分鐘,這節課超出了5分鐘,個別環節還應該再縮減時間。另外,學生在讀課文時,可以運用多種形式讀,還應重視後進生朗讀指導。因爲在回答問題時,有一個學生還是把“軸”字和“曝”字讀錯了,且熟練度不夠。

總之,我要在不斷的實踐中探索文言文教學。

小學六年級語文上冊教學反思10

蘇教版小學語文六年級上冊第4課《古詩兩首》中的《聞官軍收河南河北》,被清人蒲起龍稱爲杜甫的“生平第一首快詩”,充分體現了作者聽到收復失地薊北後的欣喜若狂和急切還鄉的心情。

在教學時,我注重指導他們讀準字音,如“薊北”的'“薊(jì)”,“涕淚”的“涕(tì)”, “漫卷”的“卷(juǎn)”;尤其是“衣裳”的“裳(cháng)”, “妻子”的“子(zǐ)”,與平時的朗讀習慣有差異。

教學全詩時,我抓住“喜欲狂”引導學生從整體上感知、體會詩的內容和作者的情感。整首詩,最能體現作者的心情的詞語是哪一個?引導學生自讀、尋找“喜欲狂”。那麼,作者爲什麼“喜欲狂”?哪些詞能體現作者的“喜欲狂”?“喜欲狂”之後,作者想到些什麼?又增添了什麼樣的心情?學生通過自讀、小組交流、全班彙報等方式,一步步理解詩的主要內容及作者所要表達的情感。

最後,請學生扮演杜甫一家進行表演,抓住杜甫的動作,如“涕淚滿衣裳”“卻看”“漫卷詩書”“放歌”“縱酒”體現作者的心情。

小學六年級語文上冊教學反思11

核心提示:教學中,我希望學生通過課文內容,感受主人公桑娜和漁夫勤勞、淳樸、善良,學習他們寧可自己受苦也要幫助他人的美德。

教學中,我希望學生通過課文內容,感受主人公桑娜和漁夫勤勞、淳樸、善良,學習他們寧可自己受苦也要幫助他人的美德。

一、成功之處

1.整堂課注重基礎知識的訓練,在講課時把字詞句的訓練,句式訓練,標點符號的運用。人物描寫等方面內容穿插在教學中,讓人覺得實在、不空洞。整堂課節奏明快,水到渠成的活躍了課堂氣氛。

2.注重人物的心裏活動。從桑娜的心裏活動變化過程中體會她的品質,老師先讓孩子們讀課文,找找哪些詞句是描寫桑娜的心裏變化的.。再讓他們細細品讀這些句子,通過學生的交流以及老師的引導,讓學生從句子中體味到桑娜矛盾、猶豫、堅定的心理變化過程。從桑娜這一系列的心理變化過程中感受到她的善良、愛心。

二、不足之處

當然,一堂課也不是完美的,總會有那麼一些遺憾,這堂課值得探討有對學生朗讀指導還顯不夠。

三、改進措施

1.從讀中感受,從感受啓發。

2.讓課堂上的語言技巧富有激勵生動,會激發學生求知的慾望,學生敢說、有說、會說,才能活躍課堂氣氛,也會讓課堂教學更精彩。

小學六年級語文上冊教學反思12

自己初讀課文《草蟲的村落》就覺得有趣,草叢是村落,甲蟲是村民,還有遊俠,遠方親戚,音樂家,工程師……多麼奇妙的想象,多麼有意思的故事啊。我想這篇文章學生也一定會喜歡。果然,大概學生天生對小蟲感興趣,閱讀課文的時候,學生充滿了熱情,也追隨着作者的目光進行一次奇異的遊歷,從中感受草蟲的生活以及作者豐富的想象和獨特的感受。

一、抓住關鍵詞,享受樂趣

在解讀第一自然段的時候,有的學生抓住“又”字說作者肯定經常這樣來觀察草蟲;有的學生抓住“躺”說作者看似悠閒,其實在動腦筋;有的說在靜謐中觀察作者也不害怕,反而很愜意。於是我讓學生想象作者可能怎樣地躺着,姿勢會有哪些。學生就展開了想象,有的說躺成一個“大”字;有的說手託着頭,翹着二郎腿;有的說嘴裏叼着一根狗尾巴草;有的說趴在地上,託着下巴,翹着小腿……在學生的說中,發現他們真的彷彿就是作者,彷彿也就在草叢中,看喜歡的小草蟲。

二、抓住標點,展開想象

文章末尾,作者寫到:“我還看見了許多許多……”於是問學生,作者在這村落裏還可能看到哪些村民呢?他們有什麼職業,都在幹什麼呢?可以仿照課文的寫法,像作者一樣展開豐富的想象,寫一寫你可能看到的`一種或兩種小蟲。

由於前面感悟的到位,學生興趣也比較濃厚,他們紛紛拿出筆和紙開始寫,後來的小練筆都還不錯。

這課堂小練筆,在學生感悟文字,體悟寫法的基礎上進行,對學生沒有一點負擔,反而是輕鬆上陣,一蹴而就。

學生通過學習課文,加上自己練筆,知道了動物、小蟲也有家庭,也有父母,也有兄弟姐妹,也有愛人,也有可愛的一面,也有自己豐富多彩的生活,從而增強了閱讀的興趣,感受到語言的美麗,對學習文章的表達也更感興趣。

小學六年級語文上冊教學反思13

《花邊餃子裏的愛》是小學語文s版教材六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的一篇略讀課文。課文講了小時候媽媽給我包“花邊餃子”和長大後,“我”給媽媽包“花邊餃子”的故事,表達了母子之間相互關愛的深情。

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同樣每一位學生閱讀文章時,結合自己的親身經歷,他們的理解也會有所不同。教學本文時,除了考慮這是一篇略讀課文,想讓學生上一課,有一得,還想到讓學生結合自己的經歷更深一步感悟作品中蘊含的深情,更想讓學生真正走進作者內心,真切體會到這人間深情。

回顧這節課,自己感到比較滿意的是:

1、教學中目標明確,板塊清晰——“發現愛,尋找愛,分享愛”,且層層遞進。

2、突出“以學生爲主體”的新課標,課堂上放手讓學生自讀、自學、自品、自悟,同時鼓勵學生小組合作——同桌交流、四人小組交流。把更多的課堂時間還給孩子,注重學生的個人體驗。第二個板塊是全文的重點,在這一環節中,我主要引導學生把握文章重點字詞,通過比較進一步感悟作品深情。這也爲學生寫作練習埋下伏筆,引導學生學會在自己的文中中運用“重點字詞”來表達個人情感。課堂上,有些學生的回答讓我感到震驚,他不但學會體會重點詞語,還自己找出與原文中相近的字詞,進行更換作比較,以加深對比,突出原文字詞的好。

3、引導學生走進文本後,還要學着將學生“拉”出來,從另一個角度觀察文本——站在制高點,縱觀全文,找感受、收穫。最後學以致用——學習課文的寫法,抓住關鍵自己體會;學會作者體驗生活中的愛,並嘗試彙報這愛。

在課堂上,由於自身素質還未成熟,在孩子體會精彩之處,卻被自己輕易的放棄。比如:學生找到文中一個“討”字,感受到兒子非常的孝順,是想盡一切辦法在讓母親開心。由於當時的'慌亂無措,我僅僅是讓學生一起帶着孝順之心再讀了文句就匆匆而過了。沒有給孩子做到恰當合理的評價。

從執教本課的全過程來看,我深深感受到自己教學上的差距,對文本的理解還沒有上升的“質”的飛躍,解析教材的能力還亟待提高。總之,今後我會更加努力,以提升自己的教學水平。

小學六年級語文上冊教學反思14

今天教學完了小學課文《詹天佑》的第二課時,我總體的感覺還不錯,一種愉快的感覺油然而生,這種久違了的感覺真好!

《 詹天佑 》是一篇傳統經典課文,難點較多,如何較好地突破難點,引導學生自讀、自悟、自主地探索學習,我採用了舊教材新教法,總體的感覺還不錯。課堂氣氛較活躍,學生學習的興致始終保持不滅。學生的這種表現是在逐步分析、理解詹天佑這個人物的品質的過程中顯露的越來越明顯和高漲。在課堂上,我與學生之間形成了積極的互動效應。我力求成爲學生學習的合作者,引導者與參與者。

在講讀第五、六自然段開鑿隧道,設計人字形線路時,我採用了畫一畫的教學方法。居庸關隧道和八達嶺隧道開鑿的方法各自不同,前者採用從兩端同時向中間鑿進的辦法,後者採用中部鑿井法。這部分內容讓學生在自讀討論理解課文的基礎上用筆畫出簡單的開鑿辦法示意圖,無須多講,學生就能明白。詹天佑在修築京張鐵路工程中,最能突出表現其傑出才幹的地方,就是設計了人字形線路。講解時,學生自學後畫一畫就有一些困難。人字形線路圖確實是很難畫,發揮合作學習的作用,小組內動手畫一畫。把個小組畫好的畫交流展示,大家評一評,在讀一讀相關內容,師生共同完成這個示意圖。在這一過程中,揭示詹天佑不僅是我國的愛國工程師,而且是我國傑出的愛國工程師。

以上是我在教學中感觸最深的地方,但也有不足之處:

1、教學過程中,過分強調去挖掘詹天佑的`愛國精神和卓越才能,不能適當延伸到對中國人民智慧和力量的崇敬之情。對人物的認識只是侷限在體會出人物的愛國與傑出,沒有發散學生的思維,擴展的更大範圍。

2、 在交流收集資料時,過於放鬆,學生對當時社會背景還是一知半解。

分析文章時因爲學生對當時的社會背景瞭解得不多,在學習之初,學生理解不到位,所以我隨時要補充相關的資料,既影響學生的學習感悟,又耽誤了一些時間。

3、 在教學中,學生的朗讀從始之終沒有得到重視。

我只是重視了重點語句的各種形式、各種目的的讀。對於學完全文的讀,重視得不夠,對非重點內容的讀,重視的也不夠。沒有充分利用讀這一形式,助學生更好的連貫全文。擴展學生思維的廣度。

我不敢說,這就是一堂成功的課,但我卻十分肯定地知道,這堂課充滿了感情的交流,洋溢着生命的活力。通過這篇課文的教學,也讓我明白了每一篇課文都有自己獨特之處,要針對文章特點選擇教學方法,實現語文課堂教學的高效率、高質量。

小學六年級語文上冊教學反思15

選擇這篇課文,首先是被課文內容所感動。文中的老婦人對青年人的幫助不正是我們這些爲人師者應該學習的教育之道嗎?《唯一的聽衆》講了一位音樂學院的老教授、樂團的首席小提琴手故意裝聾對一個琴藝糟糕、差點喪失自信的青年人進行鼓勵、幫助,從而使他成長爲一名出色的小提琴手。

這篇文章有兩條線索:一是我的心理和行爲的變化,二是老婦人的語言,通過這兩條線表現出老婦人對“我”的愛護和鼓勵,表達出“我”對老人這與衆不同的幫助方式的感激和敬佩之情。

在梳理課文內容之後,我預設了這樣一個問題:“我”從一個音樂“白癡”成長爲一個小提琴手,是誰創造了這個奇蹟?學生馬上說是老婦人。然後我讓學生找出描寫老婦人言語的句子,想想老人是在什麼情況下說這些話的,“我”聽後又有怎樣的感受?在空白處寫下自己的體會,並練習有感情地朗讀。再讓學生思考:除了有特色的語言描寫之外,還有人物的什麼描寫?學生自然說是神態描寫,然後抓住有特色的三次神態描寫,進一步領悟老婦人的品質,讓學生在品讀這幾個句子的同時將“我”的心理變化和行爲的變化穿插其間。其實這是課文的難點,在今天的教學中我覺得學生還是比較積極的,他們能夠聯繫上下文去體會這種平靜的眼神中所包含的意思,第一次那平靜的眼神是鼓勵,第二次平靜的眼神從鼓勵到更多的是讚美,第三次平靜的眼神彷彿是深深的潭水,這眼神中包含着更多的東西,在理解這層含義時需要有前兩次的情感鋪墊,我不斷地啓發學生去發現老人那細微的動作,“手指悄悄打着節奏”等,還有那省略號和我心理的變化,通過這些鋪墊學生讀到文字背後的東西,都有了自己對文本的獨特解讀,這眼神包含着對我的愛、對我的讚美、對我的鼓勵、對我點滴進步的高興、對我的期望……這一句句話從他們的嘴裏迸出,讓我看到思維的火花在碰撞。在此時我又順勢進行了一個小練筆讓學生髮揮想像,描寫一段老人的心理活動:

當我沮喪地想離開小樹林的時候,她平靜地望着我,彷彿在說:--------;

當我每天都在小樹林拉琴時,她平靜地望着我,彷彿在說:---------;

當我漸漸奏出真正的音樂時,她慈祥的眼神平靜地望着我,彷彿在說:-------

這一練習使學生對老人“平靜”眼神的.解讀到達了情感上的再一次提升,使學生更深刻地體會到了老人“平靜”眼神背後無聲的力量和老人那顆偉大的心。

但是課堂永遠充滿了遺憾,反思課堂,值得商榷、亟須改正的地方也有很多:

1、朗讀形式較少,指導不夠深入。

學生雖然能夠理解老教授是一個懂得教育方法、關心愛護年輕人成才的慈祥的老人,但是對角色的情感把握還不夠大膽和準確,所以朗讀老教授的語言時放不開,語氣不夠到位。

2、感悟不夠。

雖然能夠抓住老教授的語言、神態進行重點教學,但挖掘不夠深入,給學生的時間和空間都不夠,所以,對人物精神世界的感悟也是較爲粗淺的,還有一部分學生充當了“聽衆”的角色。

3、課堂上語文味的體現。

雖然課堂上,我一直引領學生自主朗讀品悟,並安排了句式轉化的訓練,省略號的補白,小練筆,但是由於課堂容量較大,沒有足夠的時間讓學生動手寫,只是匆匆說一說過場,這一工具性體現得就不夠了。

課後在 許多老師的點撥幫助下,我更清楚地認識到課文教學中學生實踐和感悟的重要性。不管是什麼樣的課,學生都必須是課堂的主人。課堂是實實在在的,不是追求花樣,也不是蜻蜓點水,努力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努力創造良好的學習情境,讓他們學有所獲,學有所長才是真正的語文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