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教學反思 > 語文課文《綠手指》教學反思

語文課文《綠手指》教學反思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17W 次

綠手指,著名作家畢淑敏創造出的一個藝術形象。以下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語文課文《綠手指》教學反思,喜歡的過來一起分享吧。

語文課文《綠手指》教學反思

  語文課文《綠手指》教學反思1

《綠手指》一文,按照事情發展順序,講述了一位老奶奶而十年如一日,滿懷信心地培育純白色的金盞花的故事。故事的起因是園藝所重金懸賞純白的金盞花,老奶奶儘管覺得不可思議,但很想試一試,經過一年又一年,老奶奶收集種子,栽種花兒,最後經過驗證,老奶奶培育出了純白的金盞花,她又有了新的渴望--培育出黑色的金盞花。故事表面在寫培育純白金盞花的故事,但作者的真正意圖,是通過這個故事,塑造一個充滿理想、滿懷信心、堅持不懈的園丁形象。

本文內容比較淺顯,學生較容易理解,文筆優美。但我在教學生品讀理解時,發現文中有一處似乎在表達上不太準確。這句話是這樣的:

“終於,園藝所長打電話告訴老奶奶,他們看到了她種的花,是雪白的。”

當學生讀到這裏時,我提醒學生說:“園藝所長見到過老奶奶嗎?他可能看到老奶奶種的花嗎?”

學生聯繫上下文,仔細閱讀分析以後得出了結論:園藝所長不可能看到老奶奶種的花。緊接着我有啓發學生:“園藝所長看到的是什麼?”學生的情緒一下子被調動起來,他們認真討論,各抒己見。最後,大家統一了認識:園藝所長看到的應該是老奶奶寄去的花種開的花。

由此,我想到了,即便是名家,在寫作時也有可能由於疏忽而出現錯誤。所以,在學習每一篇文章時,要認真品讀,斟詞酌句,儘量做到 “奇文共賞析,疑義相與析。”另外,我還覺得,學生的作文必須認真,一定要教育學生養成寫完作文後認真修改的習慣。

  語文課文《綠手指》教學反思2

《綠手指》讚揚的是居住在法國小鎮上老奶奶的堅持不懈,正是她的堅持,纔有了白色金盞花的美麗綻放。爲培養孩子們的發散思維,課後,編者還設計了這樣一道題:你認爲黑色的金盞花能開放嗎?與同學議一議。

我想把這道題改變成一次習作,讓學生小試牛刀,看看他們續寫的水平如何?以前也曾寫過,孩子們會沿着原作品的思路,寫出老奶奶的堅持不懈。但原文中的空白仍然是空白,原文中將老奶奶養花的內容寫得很含蓄,沒有怎們細節,只是粗狂的線條,花是怎麼養的?草是除掉的?這些都沒有。所以,我要求學生必須想到老奶奶在培育黑色金盞花的過程中是如何克服這些困難的。這樣對原文既有繼承,又有突破。從孩子們的習作看,只繼承了堅持不懈,但細節描寫還不夠。

說到這兒,我還有一個疑問:按照遺傳規律,棕色的金盞花的顏色只能越來越淡,照這樣看,黑色的金盞花想培育出來,是不是太難了!真不懂,看看學生怎麼寫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