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詩詞歌賦 > 文言文 > 經典短篇文言文及翻譯

經典短篇文言文及翻譯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72W 次

在年少學習的日子裏,相信大家一定都記得文言文吧,文言文作爲一種定型化的書面語言,沿用了兩三千年,從先秦諸子到明清八股,都屬於文言文。是不是有很多人沒有真正理解文言文?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經典短篇文言文及翻譯,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經典短篇文言文及翻譯

經典短篇文言文及翻譯1

誡子書

諸葛亮〔兩漢〕

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安靜無以致遠。夫學須靜也,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慢則不能勵精,險躁則不能治性。年與時馳,意與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窮廬,將復何及!(淡泊一作:澹泊;*慢一作:慆慢)

翻譯

有道德修養的人,依靠內心寧靜來修養身心,以簡樸節省財物來培育自己高尚的'品德。不舒適寡慾無法明確志向,不排解外來干擾無法到達遠大目標。學習必需靜心專一,而才能來自勤奮學習。假如不學習就無法增長自己的才能,不明確志向就不能在學習上獲得成就。縱慾放縱、消極怠慢就不能鼓勵心志使精神振作,冒險草率、急躁擔心就不能修養性情。年華隨時間而疾馳,意志隨歲月漸漸消逝。最終枯敗零落,大多不接觸世事、不爲社會所用,只能悲傷地困守在自己窮困的破舍裏,到時懊悔又怎麼來得及?

諸葛亮簡介

諸葛亮(181-234),字孔明、號臥龍(也作伏龍),漢族,徐州琅琊陽都(今山東臨沂市沂南縣)人,三國時期蜀漢丞相、出色的政治家、軍事家、散文家、書法家。在世時被封爲武鄉侯,死後追諡忠武侯,東晉政權特追封他爲武興王。諸葛亮爲匡扶蜀漢政權,嘔心瀝血,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其散文代表作有《出師表》、《誡子書》等。曾創造木牛流馬、孔明燈等,並改造連弩,叫做諸葛連弩,可一弩十矢俱發。於234年在五丈原(今寶雞岐山境內)逝世。諸葛亮在後世受到極大尊崇,成爲後世忠臣楷模,才智化身。成都、寶雞、漢中、南陽等地有武侯祠,杜甫作《蜀相》贊諸葛亮。

經典短篇文言文及翻譯2

陋室銘

劉禹錫〔唐代〕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可以調素琴,閱金經。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翻譯

山不在於高,有了神仙就會出名氣。水不在於深,有了龍就會有靈氣。這是簡陋的房子,只是我品德好就感覺不到簡陋了。苔痕碧綠,長到臺上,草色青蔥,映入簾裏。到這裏談笑的都是博學之人,交往的沒有學問淺薄之人,可以彈奏不加裝飾的琴,閱讀佛經。沒有弦管奏樂的聲音擾亂耳朵,沒有官府的公文使身體勞累。南陽有諸葛亮的草廬,西蜀有揚子云的`亭子。孔子說:有什麼簡陋的呢?

劉禹錫簡介

劉禹錫(772-842),字夢得,漢族,中國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陽,唐朝文學家,哲學家,自稱是漢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監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團的一員。唐代中晚期詩人,有“詩豪”之稱。他的家庭是一個世代以儒學相傳的書香門第。政治上主見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動的中心人物之一。後來永貞革新失敗被貶爲朗州司馬(今湖南常德)。據湖南常德歷史學家、保藏家周新國先生考證劉禹錫被貶爲朗州司馬其間寫了的“漢壽城春望”。

經典短篇文言文及翻譯3

愛蓮說

周敦頤〔宋代〕

水陸草木之花,得意者甚蕃。晉陶淵明獨愛菊。自李唐來,世人甚愛牡丹。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淨植,可遠觀而不行褻玩焉。(甚愛一作:盛愛)

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蓮,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愛,陶後鮮有聞。蓮之愛,同予者何人?牡丹之愛,宜乎衆矣。

翻譯

水上、陸地上各種草本木本的花,值得寵愛的特別多。晉代的陶淵明只寵愛菊花。從李氏唐朝以來,世上的人非常寵愛牡丹。而我唯獨寵愛蓮花從淤泥中長出卻不被污染,經過清水的洗滌卻不顯得妖豔。它的莖內空外直,不生蔓不長枝,香氣遠播更加芳香,筆直乾淨地立在水中。人們只能遠遠地欣賞而不能靠近賞玩它啊。

我認爲菊花,是花中的隱士;牡丹,是花中的`富貴者;蓮花,是花中品德高尚的君子。唉!對於菊花的寵愛,陶淵明以後就很少聽到了。對於蓮花的寵愛,像我一樣的還有什麼人呢?對於牡丹的寵愛,固然就許多人了!

周敦頤簡介

周敦頤(1017年6月1日—1073年7月14日),又名周元皓,原名周敦實,字茂叔,諡號元公,道州營道樓田保(今湖南省道縣)人,世稱濂溪先生。是北宋五子之一,宋朝儒家理學思想的開山鼻祖,文學家、哲學家。着有《周元公集》《愛蓮說》《太極圖說》《通書》(後人整編進《周元公集》)。周敦頤所提出的無極、太極、陰陽、五行、動靜、主靜、至誠、無慾、順化等理學根本概念,爲後世的理學家反覆爭論和發揮,構成理學範疇體系中的重要內容。

經典短篇文言文及翻譯4

禮記一則/雖有嘉餚

戴聖〔兩漢〕

雖有嘉餚,弗食,不知其旨也;雖有至道,弗學,不知其善也。是故學然後知缺乏,教然後知困。知缺乏,然後能自反也;知困,然後能自強也。故曰:教學相長也。《兌命》曰“學學半”,其此之謂乎!

翻譯

雖然有美味可口的菜餚,不吃,就不知道它味道甘美;雖然有的道理,不學習,就不知道它的好處。所以學習以後知道自己的缺乏之處,教育人以後才知道困惑不通。知道自己缺乏之處,這樣以後能夠反省自己;知道自己困惑的'地方,這樣以後才能自我鼓勵。所以說教與學是相互促進的。教別人,也能增長自己的學問。《兌命》上說:“教人是學的一半。”也許說的就是這個道理吧?

戴聖簡介

戴聖(生卒年不詳),字次君,祖籍樑國甾縣(今河南省商丘市民權縣),誕生於樑國睢陽(今河南省商丘市睢陽區)。西漢時期官員、學者、禮學家、漢代今文經學的開創者。後世稱其爲“小戴”。戴聖與叔父戴德曾跟隨後蒼學《禮》,兩人被後人合稱爲“大小戴”。漢宣帝時,戴聖以博士參加石渠閣論議,官至九江太守。着作有《禮記》,即《小戴禮記》傳爲聖編。《漢書》記載成書於漢建初七年(80年)。鹹淳三年(1267年),宋度宗趙禥以其籍貫地詔封戴聖爲“考城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