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詩詞歌賦 > 文言文 > 活板文言文及翻譯

活板文言文及翻譯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08W 次

導語:活板文言文選自沈括《夢溪筆談·技藝》卷一八。選活板又叫活字印刷術,中國四大發明之一。用雕板印刷書籍的方法唐朝人還沒有大規模採用。下面小編給大家分享活板文言文及翻譯,歡迎大家參考閱讀!

活板文言文及翻譯

活板文言文

板印書籍①,唐人尚未盛爲之②。五代③時始印五經④,已後⑤典籍⑥皆爲板本⑦。

慶曆⑧中,有布衣⑨畢昇,又爲活板。其法用膠泥刻字,薄如錢脣⑩,每字爲一印(11),火燒令堅(12)。先設一鐵板,其上以松脂、蠟和(13)紙灰之類冒(14)之。欲印,則以一鐵範(15)置鐵板上,乃密佈字印,滿鐵範爲一板,持就火煬之(16);藥(17)稍熔,則以一平板按其面,則字平如砥(18)。若止(19)印三二本,未爲簡易(20);若印數十百千(21)本,則極爲神速。常作二鐵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22)布字,此印者才畢,則第二板已具(23),更互(24)用之,瞬息可就(25)。每一字皆有數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餘印,以備一板內有重複者。不用,則以紙帖(26)之,每韻爲一帖,木格貯之(27)。有奇字(28)素無備者,旋(29)刻之,以草火燒,瞬息可成。不以木爲之者(30),文理(31)有疏密,沾水則高下不平,兼(32)與藥相粘,不可取(33);不若燔土(34),用訖(35)再火令藥熔,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36)沾污。

升死,其印爲予羣從(37)所得,至今保藏。

【字詞註釋】

①板印書籍:即用木板刻字印書。板印,雕版印書。②盛爲之:大規模地做(使用)。之,指“板印書籍。”③五代:指唐以後的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等五個朝代。④五經:儒學的經典,指《易》、《尚書》、《詩經》、《禮記》、《春秋》。漢後合稱《五經》。⑤已後:以後。已,通“以”。⑥典籍:重要的文獻書籍。⑦板本:板印的本子。⑧慶曆:宋仁宗年號(1041~1048)。⑨布衣:平民。古代沒有官職的人穿布衣服,所以稱布衣。⑩錢脣:銅錢的邊緣。(11)印:印模。(12)令堅:使堅硬。(13)和(hu^):混合。(14)冒:蒙、蓋。(15)範:框子。(16)持就火煬(y2ng)之:把它拿到火上烤。就,靠近。煬,烤。(17)藥:指上文所說的松脂、蠟等物。(18)字平如砥(d!):(所有排在板上的)字像磨刀石那樣平。(19)止:只。(20)未爲簡易:不能算是簡便。(21)數十百千:幾十乃至百、千。(22)自:別自,另外。(23)具:準備好。(24)更(g5ng)互:交替,輪流。(25)就:完成。(26)以紙帖之:(把活字分類)用紙條標記。帖,用標籤標出。(27)每韻爲一帖,木格貯之:意思是把字按韻分類,分別放在木格里。(28)奇字:生僻字。(29)旋:隨即,很快地。(30)不以木爲之者:不用木頭刻活字的原因。(31)文理:紋理,質地。(32)兼:並且。(33)不可取:拿不下來。(34)燔(f2n)土:就是上文所說的“用膠泥刻字,火燒令堅”。燔:燒。(35)訖(q@):完畢。(36)殊不:一點也不。(37)爲予羣從(z#ng):被我的.弟侄輩。羣,衆,諸。從,次於最親的親屬,例如堂兄弟爲從兄弟,侄爲從子,伯叔父爲從父。單說“從”,指比自己小的。

【詩文翻譯】

用雕版印書,唐朝人還沒有大規模地這樣做。五代時纔開始用雕版印五經,此後,經典文獻都是版印的本子。

慶曆年間,平民畢昇又創造了活版印刷。他的辦法是:用膠泥來刻字印,薄得跟銅錢的邊緣一樣,每個字一個印,刻好以後,用火烤一下,讓它變得堅硬、牢固。先準備好一塊鐵板,把松脂、蠟和紙灰之類的東西鋪在上面。想印的時候,在鐵板上放一個鐵框子,然後一個緊挨着一個地排上字印,排滿了就算一版,(再)拿到火上去烘烤,等到松脂和蠟稍稍熔化,就用一塊平板放在版面上往下一壓,那字印就平得像磨刀石一樣。如果只印兩三本,還算不得簡便;如果印幾十幾百甚至上千本,那就顯得非常快了。(最好是)經常準備兩塊鐵板,一塊印刷,一塊同時排字,這一塊剛剛印完,那一塊已經排好版面,兩塊交替使用,在極短的時間裏就可以印完。每一個字都備有幾個字印,像“之”、“也”等字,每一個字都有二十多個字印,以便它們在同一版內重複出現時使用。不用的時候,就拿紙條做標記貼上,按韻分類,分別放在木格里。有些生僻字平時沒有準備出來,那就當時動手刻,用草火烘烤,很快就可以投入使用。字印所以不用木料來刻,是因爲木的紋理疏密不勻,一沾水就會變得高低不平,再加上跟松脂等粘在一起,(卸版時)拿不下來;不如用膠泥來燒製,印完後再用火烘烤,使松脂等物熔化,用手一抹,字印自然就掉了下來,一點也不會弄髒。

畢昇死後,他的字印被我的堂兄弟和侄輩得到了,到現在還保存得十分完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