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詩詞歌賦 > 詩詞名句 > 中學語文詩詞教學反思(精選13篇)

中學語文詩詞教學反思(精選13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7.89K 次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我們要有一流的課堂教學能力,反思是思考過去的事情,從中總結經驗教訓。反思應該怎麼寫纔好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中學語文詩詞教學反思,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中學語文詩詞教學反思(精選13篇)

中學語文詩詞教學反思 篇1

古詩文對於初中學生來說的確是塊“難啃”的硬骨頭,課文篇目多,且文中一字多義,容易混淆。然而每次考試中,文言文的比重較大,作爲一名初中語文教師,在文言文的教學過程中,我也曾經有過困惑:只注重灌輸,不重視學生個人感悟;只會死記硬背,不求理解品味的做法還普遍存在。上課時老師一字一句地講解翻譯,學生充當的是記錄員。如此這些,導致學生對文言文越來越沒有興趣,有的甚至認爲文言文枯燥乾癟,讀起來乏味。這種現象弱化了文言文教學應有的功能——讓學生從蘊含着形式多樣豐富多彩的美的千古佳作中領略祖國優秀傳統文化的內涵,汲取營養,古爲今用。由於這種弱化,導致了教學目的上的重大偏差,導致了教學效果上的嚴重削弱,這對培養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提高其語文素質極爲不利。現就如何上好文言文,談談自己的幾點看法:

一、激發學習興趣、喚起參與熱情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學習興趣是推動學生積極主動學習的直接動力。那麼如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呢?文言文與現代文一脈相承。學生學習生活中存在大量耳熟能詳的成語、名句,學生積累的知識經驗,已有的學習方法本身就是文言文學習的重要基礎。這些與學生生活、學習息息相關的經驗因素,一旦得到重視並被充分調動,文言文與學生的距離感就會大大縮小。

二、在教學方法上實施授“漁”策略

“教是爲了不教”,因此文言文教學應“授人以漁”,讓學生終身受益。於是,文言文教學,教師講什麼,如何講很值的一提。

首先,教師的講不能貪多求全。教師要講的重點是常用詞語﹙包括古今異義、一詞多義、詞義活用﹚、特殊句式﹙包括判斷句﹑省略句﹑倒裝句﹑被動句等﹚和古代文學常識等三個方面,特別是字詞的理解,要結合具體語境,而不是從頭到尾一講到底。三個方面也應有所側重,做到因文施教。

其次,教師的“講”要講究方法。“授”學生學習文言文的“漁”,可直述規律,如文言文中詞類活用現象等句式特點必須教會教透;貫穿到具體語境之中,可比較差異,包括古今詞義的不同、詞性的變化,讓學生懂得“用現代漢語該如何說就行了”,可歸納整理,幫學生做好文言文知識的歸納整理,使之掌握的文言文知識系統化、條理化。由此產生領悟和聯想,提高自學能力。

再次。學會摘錄。不動筆墨不讀書,用摘錄或製作卡片的方法積累閱讀材料。學習文言文摘錄尤爲重要,可以指導學生準備常用文言實詞、虛詞、通假字、古今詞義差異、詞類話用等卡片,摘抄一些詞語警句詩詞曲中的名句。在粗知大意的基礎上反覆誦讀。並逐步加深理解,這是學習文言文的基本方法,也是提高學生文言文閱讀能力的重要途徑。

三、以讀促悟,重視語感

初中文言文教學的側重點應在於朗讀背誦,詞語積累,疏通文段。誦讀是學習文言文的一種最有效的手段,朱自清說:“吟誦,對於探究所得的,不僅能理智地瞭解,而且能親切體會。不知不覺之間,內容和理法就化爲自己的東西。”實踐證明,誦讀可以讓學生領悟到文言文的豐富的內涵,體味到其韻外之致,得到言有盡而意無窮的美感。初中的文言文大多淺顯易懂,生動有趣,學生較易上口,讀之有味。只要教師善於引導,就能幫助學生逐步瞭解文言的一些語言規律,體味文言特有的語言美,從而激發學習的慾望和熱情。充分引導學生通過多種形式的誦讀來自主學習課文,從初讀感知課文內容,到最後讀出意境,層層深入,引導學生逐層深入的解讀課文,體現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誦讀的方法多種多樣:跟着錄音讀、配樂朗讀、集體朗讀、個別朗讀、兩人對讀、師生對讀、男女對讀、分小組讀、分角色朗讀、多人交替讀、競賽讀、接力讀、模仿讀、自選讀、搖頭晃腦的讀等,引導學生讀得有聲有色、有滋有味、自我陶醉、身受感染,讀出情、讀出趣、讀出理、讀出思,在讀中領悟文言文。激勵學生反覆誦讀,這樣既可以激發學生興趣,還可以讓學生在反覆誦讀中積累語言材料,從而擴大了知識面,提高學生閱讀能力、說話能力,讀出“文言之味”,讀出感情,激發學生情感,以加強效果。誦讀的過程是由口入心的過程,也是逐步深入理解作品的過程。

四、以疑質疑,努力探究

常言說,學起于思,思源於疑。沒有“疑”的課堂如一潭死水。我們在教學過程中首先要精心設疑,引導學生參與教學過程,調動他們的學習興趣,激發他們的積極思維,點燃學生智慧的火花。爲此,要着力瞄準以下幾點:一是在理解教材的關鍵處,即那些對學生思維具有統領作用、牽一髮而動全身的地方設疑。如文中“第一段列舉的任務有哪些相似之處”來設疑、激疑,激起學生思維的波瀾。二是要在無疑處,即學生“見不到處”、“容易忽略處”設疑激疑。如在教學《岳陽樓記》一文的第二段寫洞庭湖的全景,用“銜遠山,吞長江”,如果把“銜”改爲“連”,“吞”改爲“接”好不好?在這樣的地方設疑激疑,不僅能使學生在思考中頓悟,還有利於培養學生髮現問題的良好思維品質。當然,在課堂教學中,更重要的是用教師的“設疑”來激起學生“質疑”,引導學生自己閱讀,自己思考,提出疑問,在同學的幫助和教師的指導下,進一步深讀文本。只有指導學生自讀,自思,他們才能以自己之力,瞭解自己生疏的文言文,以至進入文言文所反映的歷史生活中去,真正做學習的主體。

總之,文言文教學應多讀、讀懂文本上下工夫,理解文本的思想感情,吸取精華,剔去糟粕,想辦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文言文教學才能真正走出困境,才能切實提高文言文教學的有效性。

中學語文詩詞教學反思 篇2

《詩詞三首》是統編教材九年級上冊第三單元中的第四篇課文,是三首詩詞。根據單元目標和編者意圖,本節課教學主要想達到以下教學目標:

1.以品、讀結合的方式賞析詩歌,培養詩歌鑑賞的能力。

2.理清作者情緒變化,感悟作者複雜情感。

3.探究本詩藝術手法,談論人生感悟。教學重點有兩個,一是教會學生鑑賞詩歌的方法,培養詩歌鑑賞的能力;二是理清作者情緒變化,感悟作者複雜情感。難點在於探究本詩藝術手法,談論人生感悟。

這三首詩我主要以“讀”和“品”相結合的方式賞析,“讀”的過程注意不同體裁詩歌的節奏和韻律,把側重點放在引導學生體會詩歌的音樂性和凝練性上;“品”的過程我把重點放在啓發學生的聯想和想象能力上。着重教會學生從內容和寫法兩個方面來初步賞析詩歌,其中能初步讀懂內容,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是重點。這兩節課讀的形式多樣,學生學習積極性高,課堂氛圍活躍,師生互動良好,特別是學習蘇軾的《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時,情景設置較好,學生的配樂誦讀和跟唱很投入,學習效果較好。

不足之處:

1.學生對古人的情愫把握能力較差,對詩詞中寄寓的深情還體會不到位。

2.對詩人的背景資料瞭解的較少,對詩詞的意境把握不準,影響了讀和品的質量。

改正措施:

1.課後推薦學生閱讀《李白傳》和《蘇軾傳》,讓學生儘可能的瞭解作者和背景。

2.在初步理解的基礎上熟讀成誦,爲後面進一步的賞析打下基礎。

中學語文詩詞教學反思 篇3

古詩詞年代久遠,語言發生了明顯的變化。學生理解起來有難度,要想理解詩句,除了瞭解作者的創作背景之外,還有進行反覆的朗讀,在讀中感悟。在熟讀背誦的基礎上,學生纔可能理解詩句。

下面總結合古詩詞教學的特點,總結一些教學經驗

一、初讀課文,整體感知。初讀課文,並在此基礎上,掃清字詞障礙。培養學生的自主閱讀能力,掌握生字詞,能夠讀通課文,爲理解課文打下基礎。對整首詩歌有個整體感知,初步體會古詩要表達的情感。

二、注重誦讀指導。誦讀的自然在於各個學習時段安排不同形式的讀,讀出質量。初讀時要讀,指名讀,聽讀,齊讀,把字音讀正確,把詩句讀正確;理解詩句時要讀,默讀,落重音讀,把停頓讀正確,把節奏讀正確;吟誦時要讀,配樂讀,看圖誦讀,把詩意讀出來,把情感讀出來。

三、圖文結合,讀中理解詩意,悟出詩情。圖文結合講求自然,切忌牽着學生的鼻子走,在需要幫助時引導學生看看圖;感受詩情講求自然,同一首詩,由於每人的閱讀經歷不同,理解就會不同。詩人有詩人的情,讀者有讀者的情,時空不同,老少有異。只要個性的理解來自於對詩意的正確把握,來源於學生的心靈深處,一切情皆可融入景物之中。

四、適當地拓展延伸。每首古詩都有明顯的主題,根據通過閱讀相關的古詩,既容易讓學生體會詩句表達的思想感情,又拓展了學生的類文閱讀,可謂一舉兩得,學生學習興趣濃厚,教學效果不錯。

古詩詞頁存在着不足之處:在朗讀方面下的功夫還不夠,教學方法不夠新穎,學生受知識儲備的影響,理解就會出現偏差。今後應該多聯繫生活,談體會和感悟的基礎上,自然過渡到感情朗讀,培養學生的感情朗讀古詩的能力。

中學語文詩詞教學反思 篇4

經過三輪的研磨和一輪的集中展示,讓我深深的明白想上好一節古詩閱讀並不容易,在這節課中,我收穫了很多。在整個研磨過程中,對於古詩教學,我也有自己的點點體會。

一、古詩詞的自主探究學習必須學會品詩。

古詩詞也可以讓學生自主探究,提出問題。但不應停留在詩句內容的淺層,必須引導學生從詩句語言的運用、表達上提出問題。千錘百煉的詩眼、千古傳頌的佳句、情景交融的寫作技巧,都應引導學生自己思考發現、細細品味。

二、語言的品味必須伴隨着大量的誦讀、細細的品讀。

古詩詞的誦讀、吟誦,有別於一般課文的朗讀。一些古詩詞教學讀的量也很多,但就是讀不出味道來。關鍵在於對詩句的誦讀缺乏必要的引導,把誦讀和語言的品味、情感的薰陶割裂開來。讀詩先讀題,品詩先品題。一些成功的課例都是伴隨着大量的誦讀,學生加深了對詩的語言、意境、情感的感悟。

三、教師的示範誦讀,是對語言品味的導向。

重新認識古詩詞教學中教師示範誦讀的功能。學生對語言的品味,通過教師的範讀,領會、感悟、傳神。

教師重視範讀,而且讀的水平很高。聲情併成,既傳韻,傳達詩的韻味,又傳情,傳達詩的感情。有的一次又一次範讀,每次讀的目的不同,節奏、語感,情感的表達不同,或是鮮明對比,或是層層深化。既體現了教師的文化底蘊、語言藝術,也體現了教師精心的教學設計。這就和一些教師的教學有所不同,比如有的以播放錄音代替範讀,有的吝惜到全程僅作一次範讀。這反映了教師沒有整體把握好詩詞教學的特點,沒有刻意去提高自己誦讀的水平。

在整個的打磨過程中,我深深的體會到自身古詩功底的欠缺,這直接導致了課堂教學語言的貧乏。因此,作爲一名語文教師,我應該加強自己對於傳統文化的學習。只有這樣,才能成熟的駕馭課堂,帶孩子們走入古詩所描繪的詩情畫意之中。

中學語文詩詞教學反思 篇5

《登岳陽樓》是老杜的代表作之一,很能體現其沉鬱頓挫的藝術風格與憂國憂民的博大胸襟。其寫景雄偉壯闊,寫身世孤苦淒涼,抒情卻心憂天下。所以這首詩自然要精講。但我又不願跟一般老師那樣一句一句的分析。而本詩的標題也只反映了其寫作地點,不能提取更多信息。因此,我也沒有以題解入手。我當時教學設計是這樣的:第一步,學生閱讀註釋與練習冊上的背景介紹,讓學生了解詩歌的創作背景。然後抽查學生記憶情況以及從中攝取信息的能力;第二步,根據背景入手設問,哪幾句詩最能其身世?他的身世怎樣?第三步,要求學生思考,身世如此悽苦之人,一般是感到自己的不幸,杜甫是否也是如此?從哪些詩句可以看出?第四步,杜甫博大的胸襟與詩中哪幾句詩相照應相襯托?爲什麼?這幾句詩的意境如何,哪幾個字煉得好?作點分析。第五步,詩歌首聯“昔聞”“今上”相對,有人說是“喜初登也”,有人說是“感悲苦也”,你同意哪種說法?聯繫全詩分析。第六步,先介紹杜甫“沉鬱頓挫”藝術風格的特點,要求學生講講它在本詩中是如何體現的。第七步,學生自讀自主欣賞部分的詩歌,然後提出不明白的地方,大家共同討論。

但今天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我作了些調整。在學生了解了背景之後,先讓學生自讀,然後分析其字面意(主要是學生說,老師是作點撥)。然後讓學生思考本詩景與情的關係,且要他們置身詩境,描繪本詩的景物特徵,以及抒情特徵。後面幾步則與設計的一樣。作這樣的調整是考慮班上學生的程度,爲了讓他們能更好更快地理解詩歌。我感覺今天的教學效果還可以。

中學語文詩詞教學反思 篇6

上《登岳陽樓》的時候,將這首詩與之前學過的同爲杜甫登高之作的《望嶽》對比起來學習,請同學從寫景的氣勢,寫景的方法,創作的背景,抒發的情感這四個方面對兩首詩進行對比,取得的教學效果很好。

一來,《望嶽》是“齊魯”,《登岳陽樓》是“吳楚”,都通過近乎“衛星圖”的高度進行俯視,運用聯想和誇張的手法進行“大全景”的描繪,表現宏大的氣勢,這是兩首詩在寫景手法上的相似之處,通過對比印證,學生能夠理解掌握這種寫法。

二來,這兩首詩一前一後,在創作背景上有很大的不同。杜甫創作《望嶽》之時可謂是初出茅廬意氣風發,因此抒發的是凌雲之志。而在創作《登岳陽樓》之時,杜甫已是“老病”之身,尤其在目睹了唐王朝由盛轉衰之後,更是悲從中來。因此,同爲登高,同爲寫宏大的全景,在不同的人生階段,抒發的是完全不同的感情。

這兩首同爲杜甫登高之詩,卻是一開一合,對比閱讀,可得其中三昧。

中學語文詩詞教學反思 篇7

《次北固山下》是蘇教版初中語文第一冊第一單元誦讀欣賞《古代詩歌三首》中的第一首。《次北固山下》是一首五言律詩,主要寫詩人在旅途中的所見所感。詩人途經北固山,停在山下,看到青山綠水,潮平風正,思鄉之情油然而生,表達了詩人對家鄉親人的思戀之情。“景中有情,情中有景,情景交融”是大多數詩歌的特點,同樣也是這首詩最大的特點。其中“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是備受稱讚的名句。這首詩描繪了詩人在北固山下停泊時所見到青山綠水、潮平岸闊等江南景象,但時近春節,頭頂大雁,發出了“鄉書何處達”的感嘆。全詩意境優美,情景交融,抒發了詩人旅居外地時深切的思鄉之情。

爲了貫徹我校的課改和新課程標準的要求,針對這節課我主要圍繞課程標準的三個維度目標進行設計,全面考慮了學生在知識和能力、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接受的教育,培養了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能力。具體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教案體現了提高學生語文素養的“以生爲本”的課改思想。

2、積極實施教學評價,提高了學生學習積極性,培養學習習慣。

3、創設的詩歌學習情景,增強感悟。

4、合理引導學生學習,培養學生的質疑精神。

5、注重對詩歌進行感悟教學,將感性認識和理性認識融爲一體。當然,這節課上完後,我才發現自己的教學存在很多問題。

1、課前沒有給予學生足夠的預習時間,所以課堂的各個環節都顯得很拖沓,學生與教師都顯得手忙腳亂。

2、課前預設不夠,特別是沒有站在一個初一學生的角度看待自己設計的問題。導學案上的問題設計有點難,不在學生能夠自學的範圍之內。

3、導學案的問題設計不合理。詩意的疏通可以放在課前預習的環節解決,這樣就可以騰出更多的時間挖掘課文,深入課文。

4、教學時間把握不到位,整節課前鬆後緊,導致整節課下來重難點問題沒有突破,重難點體現並不明確。當堂檢測也沒來得及完成。

5、學生對詩歌的意境並沒有身臨其境的“走進去”。

6、自身的業務素質有待提高。教學不能做到從容不迫,教師的點撥不夠簡潔,教師的語言有些囉嗦繁瑣。

我相信,常反思才能大進步,我會多積累經驗,虛心求教,真正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

中學語文詩詞教學反思 篇8

我國著名心理學家林崇德提出“優秀教師=教學過程+反思”的成長模式,那麼要上好一堂好課,老師就要在不斷地反思中吸取教訓,收穫經驗。我參評的課題是七年級語文上冊(人教版)第三單元十五課《古詩四首》,我認爲這一堂課的閃光點照亮了每一個學生渴求知識的心靈。

一、尋找突破口,立足於學生實際

1、詩歌是一種抽象的文體,而我面對的卻是初一新生,讓他們去理解詩人那複雜、抽象、難懂的情感,是一件很難的事情,必須要尋找一個簡單的切入點。我在設計教案時,首先想到的是怎樣使學生迅速進入情境,於是我先選擇其中兩首類似的詩歌:王灣《次北固山下》和馬致遠的《天淨沙·秋思》,這兩首詩都是思鄉的典範之作。由於學生在校住宿,很容易想家,因此,導入環節上先欣賞孟郊的《遊子吟》,哀傷的音樂配上溫馨的畫面,自然把學生帶入一個思念母親,想念家的氛圍中。

2、三維目標的設定。我將學習目標分爲知識、能力、情感三維目標,也是一種分層目標的制定。由簡入難,第一步抓關鍵詞,在朗讀中品味詩歌語言的豐富性;第二步抓住季節景物的特點,由於第三單元的文章與季節有關係,所以在讀中還要抓住景物的特點;第三步讓學生理解這些景物飽含的作者的思想感情,熱愛大自然和熱愛家鄉;第四步領悟本節課的難點——融情於景,情景交融的表現手法。每一步都考慮了學生的感知能力,步步爲營。

二、多樣化營造情感氛圍

這節課的主題是“鄉愁”,應採取多種手段讓學生始終沉浸在“思鄉”情結中,所以在課件的製作上我要下一番功夫。背景音樂的選擇、畫面和朗誦視頻的挑剔,均要切合主題。以憂傷的二胡爲主旋律,伴有行雲流水般的古箏。

三、在讀中品,在讀中悟

學習古詩,朗讀是一個不可缺少的環節,甚至應是一個花大力氣的環節。理解文章內涵必須要建立在文本的閱讀上。但如何讀才能增強學生的領悟力和感知力?我主要是採取“生生讀——生生評,小組讀——師生共評”的模式。要求是個別學生讀完後先自己評價,再由其他同學評價,增強他們閱讀興趣,老師給予中肯的評判,接着展示小組合力,共同朗讀,再師生共評價。在這種其樂融融的氛圍下,學生的熱情反而激發了老師的閱讀興趣,我飽含深情的朗讀迎來了學生們熱情的掌聲,最後選出優生小組,並給予適當獎勵。

四、化難爲簡,求同存異

詩歌講究意象,但是對於初一的學生來說,“意象”這個詞太深奧了。如何破解這個謎呢?我採取“求同存異”的辦法。相同點較易找到,關鍵在於尋找不同點,先抓住兩首詩中景物的特點,從色彩、感情基調去體會,逐漸發現兩者的最大不同是思鄉的程度不一樣,一個是熱愛大自然進而想到家;另一個是完全思念家鄉。一個淡淡一縷,一個濃濃憂傷。再加上仿寫例句,更增加了學生們對這兩首詩的理解和喜愛,最終達到本堂課的教學目標。

五、課堂上的靈光一閃

在“知識鏈接”這個板塊中,本來說完“作者及寫作背景”之後接着切換“律詩和散曲”這一幅幻燈片,可是在授課過程中由於緊張落下第二條,我迅速平復自己不安的心情,決定把它放到學生第一次讀詩之後,揭示兩首詩在體裁上的不同,卻正好水到渠成,由我讓學生了解變成學生自己想要理解,真可謂是“問渠哪得清如許,唯有源頭活水來。”

一堂課下來,學生們的積極性高漲,參與性強,基於自己的感悟和理解,學生們的聽的認真,記得也認真,教學目標就在快樂的環境下輕鬆解決了,課堂效率普遍提高。

再次回顧我的課堂也有不足之處,我認真總結,反覆考慮:

第一、在“美美地想”這個環節中,我在朗讀上花費的時間較多,以至於小組討論探究的時間略顯倉促,學生說的還不夠盡興;

第二、在講解“作者及寫作背景”時,應該提示學生將重點信息劃下來,並記憶,而我只是說了一下重點的地方;

第三、在切換幻燈片時,應強調學生記筆記的速度和方法,篩選重點,剔除繁雜;

第四、我爲學生蒐集的兩首課外詩歌,若能在課堂上讀一讀會更好,加深他們對家鄉的理解,增強他們對這兩首詩的情感把握。

我想,新課程對教師的傳統教學經驗提出了全新的挑戰,只有教師意識到自己的教學閃光點及其侷限性並經過反思使之得到調整和重組,那麼我們的語文課堂怎能不使學生快樂地學習呢?

中學語文詩詞教學反思 篇9

詩歌教學要改變單一的讀讀﹑譯譯﹑背背的模式,宜引導學生或吟或誦,或唱或舞,創造性地運用新穎獨特的教學手段,將學生引入凝練、深邃、雋永雅典的古代詩歌的殿堂,讓學生真切地感受中華傳統文化的博大。

古詩文的語言精練,內涵豐富,意味雋永,很多詩句只可意會不可言傳。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努力架起通向詩歌意境的橋樑,激發閱讀和賞析的興趣。

古詩詞語言言簡義豐,往往一個字、一個詞就是一幅畫、一個生活場景、一段心路歷程,甚至是一段人生、一個深邃的哲理,讓人遐想,引人深思。古詩詞的感悟往往就體現在能否選擇那些“着一字二意境全出”的文眼,展開豐富的想象,浮現畫面,重構意象。因此教學中抓住“平”“闊”“正”“懸”“生”“人”等關鍵字眼解讀詩歌,讀出情感。

中學語文詩詞教學反思 篇10

古詩詞是我們中華民族的特有遺產,是偉大中華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爲一個民族優秀文化一部分,它永遠不會過時,並且值得我們去研究,學習,發揚。這不但是祖宗智慧與心血的繼承,更重要的是通過對它們的學習,研究與解讀,去構建今日有民族特色的優秀文化。然而中學的古詩詞教學卻不容樂觀,存在諸多誤區,因此我們需要進行反思。

一、當前中學古詩詞教學中存在的誤區

1、忽視學生主體地位,忽視詩歌的多種解讀。

重灌輸,輕體驗,重權威,輕引導,即使教師的觀點是對的,但這樣把自己的結論輕易地拋給學生,使得學生少了精神思索的旅程,又是多麼的`可惜。有意義的學習應該是將知識同化於已有的心理圖式中,並建構新的認知圖式,學到越來越多的有關認識事物的程序。另外,有些教師看似“循循善誘”,實則將學生引|向標準答案,只訓練了聚合式思維,卻忽視了發散式思維。

2、過度強調知性分析,肢解詩歌的傾向明顯。

有些教師在教古詩詞時,將其劃分段落,總結段意,在此基礎上掌握詩詞的思想情感,分析藝術手法。這是將古詩詞當作無生命的東西進行分解,把詩詞鑑賞當作分析、綜合、推理的邏輯思維過程,而不重整體把握和感性體驗。有些教師的講解過於直露,貌似講透了詩歌,實際失去了詩歌的意境之美,甚至做出過度闡釋。古詩詞教學中需要知性思維,但要和感知、體驗、想象、聯想等感性思維統一在一起,否則就扼殺了詩詞的生命力,也有礙於學生審美感受力的發展。

3、濫用多媒體。

古代詩詞意境的體驗需要學生的形象思維,需要調動儲存在大腦中的表象,並在想象和聯想的基礎上形成新的表象。如《念奴嬌.赤壁懷古》中的抒情主人公完美地存在於在我們的想象中,而有的教師在上課時將一喝酒老翁展現在學生面前,頓覺風采大減。此外,濫用多媒體淡化了課堂上師生情感的交流,炫目的電腦畫面佔用了學生的大部分注意力,表面上熱熱鬧鬧,實際上投射到詩詞本身的情感與體悟卻不夠深入。

詩詞本是浪漫的產物,然而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古詩詞教學的現狀卻非常尷尬:學生對古詩文學習索然寡味了無興趣,大有一種望而生畏甚至望而生厭的感嘆。

爲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主要原因有兩大方面:

1、學生認知上的偏差。

學生對古詩文不感興趣的原因,除了對古詩文難理解、難背記,把古詩文視爲第二門外語;更有不少學生認爲學古詩文十分枯燥,現代人都用現代漢語說話,古文無實用價值。正如南懷瑾先生所擔憂的:“很是可惜,現代人所認識文化教育的基本目的,只是爲了'謀生',有好的專業,有高的待遇,或能賺很多的錢。”《都市快報》曾刊登了這樣一則新聞:杭州某業餘學校開出“古詩文誦讀班”,卻因僅招到一名學生而只得暫時停辦,而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同時開辦的英語等班早就爆滿。學生對古詩文對漠視,實質就是對傳統文化精髓的漠視,這種類似於數典忘祖的做法,不能不令人痛心。

2、教師教法上的偏差。

不少教師認爲,初中古詩文教學僅是讓學生多積累,多背誦,於是,“解詞釋句—串講全詩—背誦默寫”的教學方法成了不少教師一成不變的做法,把古詩文膾炙人口的美感和韻味講解得消失殆盡,課堂氣氛沉悶無趣單調無味。所以,教師教法上的單一,自然會使古詩文中的營養丟失,進而造成學生在古詩文傳統文化積澱方面的“貧血”。

二、面對這些現狀,我們應該做出反思:

1、注重引導學生通過吟誦來體味古詩詞的情感。

要體味古詩詞的情感,最原始也是最好的方法或許就是吟誦。詩詞格律所表現的音樂性和由此表達的感情,都必須在吟誦中體現。在教學中還應傳授一些有關吟誦的知識,比如平聲讀得長而輕,仄聲短而重;四言詩一句兩頓,五言詩兩頓,七言詩三頓,頓的位置略延長、提高、加重等。此外,教師的範讀非常重要,好的範讀能直接打動學生,使他們克服害羞心理。

2、運用藝術通感。

在教學中,教師要充分利用藝術通感,化實物爲情思,化情思爲實物,化抽象爲直觀,調動並貫通多種感官,從多個角度加深對詩詞意境的理解感受。

用音樂來配合古詩詞,就是一種有效的手段。對古詩詞的感受,往往就是這樣朦朧含混而涌動着情感的,而流動不居、情感充沛的音樂,正適合於幫助學生增強這種感受。例如,講授《春江花月夜》一詩時,配以《春江花月夜》的古箏曲,無疑是相得益彰、境界頓生。又如,引導學生體會詩詞的意境,然後找出與之相合的音樂,甚至自己創作一段音樂,也是很好的方法。

蘇軾評王維的詩說“詩中有畫,畫中有詩。”詩與畫的相通爲我們提供了另外一個教學通道。例如,在上白居易的《憶江南》時,展示一些江南風光的圖片,爲欣賞《憶江南》一詞營造出了韻味十足的背景氛圍。當然,藝術通感的運用不能喧賓奪主。

3、系統比照,縱橫勾連。

傳統的古詩詞教學中,很多學生學完一首詩詞,瞭解的就僅止於這一首詩詞,對作者其人、作者的其它作品,對同題材、同風格的作品都鮮有了解,這樣的教學是使學生“只見樹木不見森林”。

在講授一位詩人的某一首詩時,若能全面地介紹這位詩人所處的時代背景、個人經歷,介紹他創作的其它詩歌,既有利於學生較爲深入地理解教材.上的那首詩,也有利於培養學生的古詩詞積澱與素養。例如,在講授李煜的《虞美人》時,若能兼及李煜的詳細生平,兼及《浪淘沙》(簾外雨潺潺)、《相見歡》 (無言獨上西樓)、《破陣子》(四十年來家國)等詞,其教學效果應該比單講一首《虞美人》要好得多。

4、開發校本教材,開設選修課。

2000年3月,國家教育部頒佈了新的語文教學大綱,其中初中要求背誦50首,高中50首。“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吟詩也會吟”,接觸足量的古詩詞,對於培養學生欣賞古詩詞的興趣和感受力無疑具有重要意義。在“古詩詞背誦篇目”的基礎上,學校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開發校本教材,開設選修課,拓寬學生欣賞古詩詞的視野。比如,有的學校專門開設了“詩教’'選修課,有的學校還有自己的古詩詞教學的教材,這一做法值得借鑑。

5、教師自身水平提高。

教師首先應提高對古詩文教學價值的認識,明確指導學生掌握一定數量的古詩文並非可有可無之事,而應視之爲對教師的一種要求,一份無可推卸的責任。同時,要努力克服浮躁不定、急功近利的心態,鑽入“故紙堆”中潛心會學,豐厚自己的文化積澱。其次,還須進一步深入學習《課程標準》,領會精神,更新教育觀念,在實踐中不斷探索、反思,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

另外還可以運用研究性學習的方式。如在文本閱讀基礎上引導學生進行原型意象的研究性學習。首先讓學生思考高中古詩詞裏出現了哪些原型意象,並根據自己的興趣,選擇一個作爲課題,課題相同者組成一個研究小組。然後讓學生分工合作,通過網絡、書籍等途徑收集、整理並分析信息,寫出小論文,並製作相關課件。最後進行交流總結,組織學生上臺做presentation,展示研究成果,在班級中傳閱各小組的論文,並進行自評、互評。

古詩詞作爲千年文化積澱的代表性文學作品,其文學價值歷來爲人所推崇。作爲中學語文教學重要內容之一的古詩詞教學,對學生有着勵志、修德、陶情、勸學等積極作用,在對學生進行德育、美育方面有着不可替代作用的同時,它更是學生繼承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重要途徑。然而隨着時代的發展,時至今日古詩詞的欣賞價值遠高於其實用價值。且隨着白話文的發展與普及,古詩詞越發讓學生覺得抽象,晦澀。爲此,中學階段的語文教師對於古詩詞教學只得多數停留在梳理詩詞的字詞、大意等淺層教學階段。爲了不讓傳承千年的文化瑰寶在我們這一代沒落、消亡,我們對古詩詞教學的重視必須加強。

中學語文詩詞教學反思 篇11

一、誦讀,要讀出語感。

古詩詞是我國古代的書面語形式,在時間和空間上都與現代的人有隔膜。在閱讀和理解方面存在不小的難度,“誦讀”就是打破隔膜的利器。多誦,一定能誦出它的韻味。因爲古詩文語言高度凝練,講究聲韻和諧。要誦出語感,首先要讀準字音,讀懂大致的文義;其次,要讀出節奏,讀出語氣;再次,要讀出感情。誦讀的方式多種多樣,可以聽錄音跟讀、教師範讀、全班齊讀、小組合讀、個人朗讀、分角色表演或比賽朗讀。讓一些讀得好的同學表演讀,然後大家反覆練習是激發興趣的一種很好的方式。如上《過故人莊》、《次北固山下》時,先讓學生邊讀邊劃句子節奏,然後指導學生朗讀時要變化的語氣。再請優秀的學生起來嘗試,然後帶動下面的學生,這樣就能爲更高層次的誦讀打下良好的基礎。

二、誦讀,要讀出情感。

情是古詩詞的靈魂,它滲透在字裏行間,與事物、情景交融,諸如思鄉情、山水情、朋友情、母子情等。教師只有帶領學生盡情誦讀,引導學生認真體味辨別,學生纔會體會出作者的情,併產生共鳴,展開一定的聯想和想象。比如《《過故人莊》的朋友情、《天淨沙.秋思》的思鄉情。教學過程中我們要着力引導學生結合詩文中描述的畫面,深刻體會詩人要表達的思想情感,在此基礎上嘗試有感情反覆誦讀,讀出情感。這個品讀欣賞的過程,正是從形象入手,抓住語言進行鑑賞從而獲得自己朗讀的情感體驗的最直觀體現。

三、誦讀,要讀出美感。

古詩詞可以說是一種精練的綜合的文學藝術,它往往將文字、繪畫、音樂有機地統“文章不是無情物”。在誦讀文章時,教師若能充分利用豐富的表現手法,發揮學生的審美主體,開啓學生豐富的想象力,從不同角度、多層次地反覆誦讀,在優美的詩句中,把握詩人思想的脈搏,就能消除與古人的距離感,引起感情上的共鳴。

我國偉大的教育家葉聖陶曾說過;“誦讀得法,不但瞭解作者說些什麼,而且與作者心靈通了,無論興味方面,或受用方面都有莫大的收穫。”古詩詞是中國古代文明的載體,是千百年來人類智慧的源泉。在教學中,通過多層次地反覆誦讀,加強誦讀指導和訓練,不但極大地激發了初中學生學習古詩詞的興趣,而且背誦、理解的能力也有很大的提高。那聲情並茂的誦讀,更可以直接把學生帶入詩中的意境,產生生動的聯想和情感的共鳴,達到提高中學生欣賞古詩詞水平的目的。

中學語文詩詞教學反思 篇12

在學生對詩意有所理解的基礎上,結合課後練習第3題,引導學生深入讀悟,結合自己的感悟和課文中的插圖,想象詩中呈現的情景,體會詩中描述的孩子們童年生活的有趣。

學生的感悟可能是不同的,但只要他有所體會,是發自內心的感受,就要給予鼓勵。在感受到趣的時候,鼓勵學生選擇自己最感興趣的,改編成一個小故事寫下來。

要充分調動起學生的經驗積累,鼓勵他們大膽地想象,揣摩人物的心理,恰當地描寫人物的動作和語言,從而表達人物的思想感情。

中學語文詩詞教學反思 篇13

由於古詩中所描寫的景物事件、人物與學生生活的年代有一定距離,學生們並不能很好把握它的內涵。在十多年的語文教學中,我總結出古詩教學的幾點方法:

一、反覆吟誦,陶冶性靈

古人有“七分詩三分讀”的說法,可見在學習古詩時朗讀的重要性。

通過吟誦古詩可以提高學生的聯想、想象能力,進而增加其藝術修養。所以古詩教學中必須要重視反覆朗讀。

就朗讀的指導而言,應分三個階段進行。

初讀,感受詩意。古詩的朗讀必須注重節奏和音律,要做到抑揚頓挫,要把握詩歌的情感基調。這些在初讀古詩時就應讓學生有所感受,使學生達到意會的程度。

精讀,加深理解。初讀是較爲朦朧的理解,第二階段的朗讀要設置一些問題或引導學生髮現一些問題,再與分析相結合,在朗讀中加深理解,在理解中朗讀鞏固,呈螺旋式交替縱深發展。

品讀,深化理解。在這一階段的朗讀時要引導學生品味詩的關鍵詞句,理解詩的表現方法,在理解的基礎上,插上想象的翅膀,在腦海中描繪詩中的具體情景,感受詩歌的藝術力量,達到學以致用的效果。

簡而言之,反覆朗讀是古詩教學中的主要方法,指導朗讀時必須要有目的(不是光把詩背熟),要循序漸進。既加深學生對詩意的理解,又陶冶了情操。

二、巧妙分析,理解詩意

1、藉助歷史,使學生正確、深刻地理解詩意。

在唐宋浩瀚的詩海中,有大量的古詩是詩人對當時社會狀況所產生的一種心聲,及對人生遭遇的一種感慨。

在教學過程中,必須要在瞭解創作背景後,才能對詩意有全面、正確地領悟。有了一定的歷史知識,我們便可以正確理解到“山外青山樓外樓”,並不是南宋的繁華景象,而是苟且偷安的證據;“西湖歌舞”並不是昇平氣象,而是亡國之音;“遊人醉”並不是對太平盛世的陶醉,而是樂不思蜀的醉生夢死之態。

教師如能恰如其分地引導學生蒐集資料,適當補充一些與詩歌有關的歷史知識,可以幫助學生消除一些由時代造成的隔閡,還可鍛鍊學生課外積累能力和自學能力。學生學習古詩時,是有歷史的“東風”可借的。

2、圍繞重點詞句展開分析。

大部分詩,它的內容是圍繞一個詞或一句話展開的,這就是詩中的重點詞句,這些詞句往往是詩人思想感情的一個集中點,或是全詩內容所圍繞的一箇中心,抓住重點詞句有利於理清全詩的思路及詩人所要表現的思想。

在教學中,必須重視找重點詞句的方法,並將它作爲分析的切入口或“破譯”詩意的重點。例如《早發白帝城》是李白在唐乾元二年春天遇赦,離白帝城乘舟東下時所作的。

全詩採用敘述和描寫相結合的手法,創造出一個富有神話色彩的藝術畫面:晨曦初露,彩霞滿天,從白帝城飛出一葉扁舟,沿着滾滾長江順流直下;兩岸猿聲,不絕於耳;層巒疊嶂,夾道迎接。

好一幅長江三峽行舟圖啊!看來全是寫景,詩人是怎樣在寫景中抒發自己的感情呢?我們可以用抓關鍵詞句的方法來再現這個意境。詩一開頭,詩人用一“辭”字,把告別白帝城時的氣氛寫得十分自然而親切,接着用“千里江陵一日還”相對照,表現了詩人輕鬆愉快之情。

猿聲用“啼不住”修飾,足見詩人心情的喜悅。而以“輕”飾“舟”,足見詩人心情的輕鬆。

通過這些關鍵詞、句的點染,詩人披霞乘舟,順江東下的鮮明形象便歷歷在目,其歡快喜悅之情也溢於言表。描繪了詩歌的“境”,點出了詩人的“情”,學生的想象自然會進入詩歌的意境,和詩人的感情產生共鳴。

三、適時拓展,提高能力。

我國古代有許多優秀的詩歌都充滿了詩情畫意,古詩的教學,一定要將學生領入詩的意境,體驗詩人的感情,詩情畫意地教古詩,教出古詩的詩情畫意。

如:教學杜甫的《江畔獨步尋花》(黃四孃家花滿蹊)一詩時,我引導學生在充分理解每一句詩意的同時,把詩句變成一幅優美的風景畫,讓他們自己動手繪出一幅彩畫,使他們在體驗創作樂趣的同時,從中受到美的薰陶。在學生動手繪圖以後,我再引導學生演一演“留連戲蝶時時舞,自在嬌鶯恰恰啼”中的蝶和鶯,讓畫面在學生面前立體化起來、活起來;學生在扮演詩中角色的時候,充分調動了已有的知識和生活經驗,把詩句沒有繪出而生活中有的聲音動態想象出來,極大地豐富了畫面,也成功體驗了詩的意境。

學習完這首古詩後,我採用以詩引詩的方法,讓學生把學過的《春曉》,課外畫一畫,學生在似曾相識的意境中,再次體會到了生活的詩情畫意和詩人熱愛春天的情感。

四、古詩教學對教師的要求。

古詩教學中既要充分體現學生爲主體,也要重視教師的主導作用。教師對詩歌有充分地理解,纔能有力地駕馭全詩,才能正確引導學生掌握詩中“有生命的東西”,才能給學生一個充分施展主動性的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