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幼兒園大班教案優選【5篇】

幼兒園大班教案優選【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82W 次

作爲一名優秀的教育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有利於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於教研活動的開展。優秀的教案都具備一些什麼特點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幼兒園大班教案5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幼兒園大班教案優選【5篇】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幼兒探索獲得成功的要領:重心、小心、積木擺放、高矮等

2、能大膽地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操作過程和發現。

3、體驗探索、發現的樂趣。

重點

幼兒自由探索製作紙桌的方法和使紙桌變穩的方法。

難點:

幼兒探索紙桌"穩"的方法,並能用較完成的語言表達。

活動準備:

幼兒每人一份A4紙,一份積木

活動過程:

一、教師談話引入主題師:小朋友們,我們今天一起來聊一聊桌子,一張桌子有哪兩部分組成?

師:一張桌子由四條桌腿和一個桌面組成!那如果缺一條桌腿會怎樣呢?三條腿的桌子你見過嗎?它的桌腿是什麼形狀的?

二。幼兒探索,一條腿的紙桌

(一)(PPT)題目:一條腿的桌子師:看看今天老師給你們準備了什麼?——出示PPT(一條腿的紙桌)。

這張桌子不是4條腿,也不是3條腿,而是1條腿。(出示兩張紙)有難度才需要我們去挑戰!讓我們的腦筋轉一轉,只有小手去動動、去試試,這樣我們纔會成功!

師:請你想一想,這張紙怎樣才能做成桌腿呢?

(二)幼兒操作,教師指導。

1。教師提要求,幼兒初次嘗試操作。

師:兩人一組在一張桌子上操作。你們可以自己想,也可以參考別人的。請大家輕輕的選一個位子坐下來。(教師個別指導"你用什麼方法做成的桌腿")2。教師講解做紙桌的方法並做記錄。

師:我們繼續來聊聊,說說你是用什麼方法做成這一條腿的紙桌?注意說方法。

幼:卷——圓柱體出示PPT幼:折——三棱體、長方體出示PPT師:先折再折——講解"雙層"紙桌的"穩"。出示PPT"穩"

(三)幼兒再次操作,教師巡迴指導師:接下來我們再一次探索,用積木來做測驗,把積木一塊塊的放在紙桌上,全部放上去,紙桌不倒,你就成功了。積木倒了,我們重來。這一次要讓你的桌腿變的`穩,想想有什麼方法。

(四)教師講解獲得成功的要領1、師:你覺得要讓紙桌變得穩,可能跟什麼有關係?——積木的擺放(交叉擺更集中,找到重心)、積木擺放的數量、紙桌高矮、粗細、小心等等。

2、師講解"插"的方法要領。

三、活動延伸:

師:小朋友們在玩的時候要思考、探索,怎樣讓桌腿更穩。老師昨天在午睡的時候也在思考,後來想到了一個好辦法,請你來看一看。(師示範摺紙桌)請大家將所有積木都放在老師的積木框裏,觀察老師所用的方法帶着思考結束活動。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瞭解各種樂器的名稱幾演奏特點,知道它們會發出不同的聲音。

2、大膽嘗試各種樂器的演奏方法。

3、對用樂器演奏各種音樂產生興趣,喜歡欣賞音樂。

4、探索、發現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徵。

5、鼓勵幼兒大膽說話和積極應答。

活動準備:

各種樂器若干;幼兒打擊樂器若干

活動過程:

一、欣賞樂曲《鐘錶店》導入。

幼兒完整欣賞樂曲一遍。

提問:你們剛纔聽到的是什麼?音樂是怎樣來的?

告訴幼兒音樂是用各種樂器演奏後錄製合成的。

二、初步認識各種各樣的樂器。

1、你知道這是什麼樂器嗎?鋼琴被稱爲樂器之王,它是什麼樣的`?裏面又是什麼樣的?

2、它是怎樣發出聲音的呢?教師示範彈奏一段音樂或請一位幼兒上來演奏。

3、讓幼兒觀察桌上各種樂器,請幼兒熱一一辨認,教師嘗試彈奏樂器或讓個別幼兒上來觸摸、彈奏某些樂器。

三、引導幼兒閱讀幼兒用書,瞭解幾種常見的樂器。

1、引導幼兒觀察幼兒用書,說說:畫面上有哪些樂器?你知道是怎樣演奏這些樂器的嗎?

2、教師小結:樂器有民族和西洋樂器之分,民族樂器是演奏民族音樂的,它們大多數是管絃樂器,西洋樂器是演奏西洋音樂時常用的,它們多數是琴鍵樂器,但是,無論是什麼樂器,只要合理地運用,都會彈奏出悅耳的音樂,都可以給我們帶來快樂和滿足。

因爲是欣賞各種各樣的樂器,我覺得單單用眼睛看圖片太籠統了,雖然沒有讓孩子親眼見識每種樂器的條件,但是我可以讓他們聽聽這些樂器美妙的聲音啊!所以,整節課,我用用優美的音樂貫穿始終,給孩子以美的享受。

活動中我發現孩子們對樂器、音樂很感興趣,我想通過本次活動,孩子們對音樂的熱愛一定會得到良好的薰陶與發展。

活動反思:

教學活動生活化。這次集體活動從幼兒非常熟悉的“糖果”入手,題材來源於幼兒的生活,幼兒有着比較豐富的感性經驗,因此他們能大膽地表述自己對糖果的認識,這是發揮幼兒在活動中的主體性的前提和保證。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通過實驗,知道雞蛋在鹽水裏會浮起來。

2.培養幼兒小心、細緻的學習習慣。

3. 培養幼兒喜歡做動手操作的活動,對做科學小實驗產生濃厚興趣。

4. 能大膽進行實踐活動,並用完整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意見。

5. 發展幼兒手部動作的靈活性。

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

培養幼兒細心觀察能力,喜歡動手做科學小實驗,知道雞蛋在鹽水中會浮 起來。

教學難點:

培養幼兒多觀察善思考,勤動腦的學習習慣,具有一定的探索精神和合作能力。

活動準備

雞蛋、鹽、水、課件

活動過程

一.活動導入

1.師問:你們知道什麼東西能在水裏浮起來嗎?(幼兒回答各種答案)

2.請幼兒在準備好裝滿清水的透明小魚缸裏放進準備好的物品(如:積木、鎖子、蘋果、石塊、雞蛋等),觀察哪些物品在水裏浮?哪些物品在水裏沉?

二.教學過程

1.“我是魔術師”老師神祕告訴幼兒能讓雞蛋會“游泳”,讓它在水裏浮起來,淡水中加入食鹽(幼兒不知情),邊加邊攪拌,雞蛋慢慢的浮起來了。

2.設疑,讓幼兒猜測是什麼原因?

3.教師告訴幼兒加入水中是食鹽,能使水的.浮力變大,雞蛋就慢慢浮起來了。

4.小朋友動手做實驗,把鹽放進水裏,小心的攪拌,雞蛋沉到水底還是有什麼變化,是沉還是浮,誰的雞蛋浮起來了。放鹽少雞蛋浮的起來嗎?放多少?請他把這個方法和同伴交流。小朋友在小心、細緻做着。並用圖畫、圖示、方法培養孩子的記錄能力。

5.接着使用課件,“放鹽→攪拌→雞蛋浮起來”。請小朋友在此細心觀察。

6.小結:小朋友整理雞蛋和水罐,把實驗的方法告訴爸爸媽媽,共同分享描述自己“玩中學”感受和成就感。

活動延伸

小朋友家裏有什麼東西也會溶化的,如:糖、豆粉放進水中用同樣的方法,看看有什麼效果。和父母一起觀察不同的水溫雞蛋浮起來速度一樣嗎?

教學反思

在小朋友做實驗的過程中,一個小朋友偷偷用手指點鹽水,眉頭一皺說很鹹的。嘴巴不舒服,另一個小朋友說,你趕快去漱口,孩子們在取得直接經驗,並會幫助夥伴。實驗中博博的雞蛋浮起來了,不小心水潑了,愛水的天性使他又去續水,雞蛋又沉下去了,又加鹽來攪拌。操作過程比較簡單,孩子很快實驗成功,過程積極、愉快。在活動中培養孩子的記錄能力,在活動中讓孩子學會學習方法,通過圖畫、圖示、手工等方法進性大膽的表達和反饋,有助於個性發展,同時孩子們在實驗中互相交流合作,取長補短,從而更還的保證了實驗的成功,孩子們體會到了合作的愉快和成功的喜悅。也可以準備孩子常見的可溶性物質:茶葉、肥皂、洗衣粉等做對比實驗。需要注意水的溫度在20° 是比較合適的溫度,如果是冬天做實驗,可以加入適量的熱水,幫助鹽較快溶解。課後的日子裏,有孩子提出人在鹽水裏會浮起來嗎?旁邊的小朋友一起討論這個問題,最後我把這問題留給孩子,讓他們自己回去解決,可以查閱書籍,可以上網查,可以問父母,最後孩子們的答案真多呀,延伸到中東死海、四川大英縣死海,從而激發了孩子們對自然科學的濃厚興趣,去探索科學奧祕的好奇心。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4

設計意圖:

剪紙是我國的民間藝術,它能鍛鍊動手能力、想像能力,使人心靈手巧。我們借鑑傳統皮影戲的表演原理,設計了這一綜合性的剪紙活動,注重各領域教育內容的互相滲透,使幼兒在活動中既提高口語表達能力和合作能力,又體驗到遊戲、創造和表現的快樂。

目標:

1、初步感受剪影藝術的美,並對這種表現形式感興趣。

2、在掌握一定的剪紙技能的基礎上,大膽想像,積極創作,充分體現活動的自主性和合作性。

準備:

1、教師用的演示板、剪影範例、檯燈,幼兒用的演示板(製作方法附後)。

2、黑卡紙、剪刀、雙面膠、吸管、塑料筐若干。

3、幼兒具備一定的直接剪出物體外形的經驗。

過程:

1.引起興趣

①今天老師要放映一部自制的特別的動畫片,你們看!

②教師邊講述故事邊操作影子

戲:夜晚,風輕輕地吹着。小草伸了個懶腰(在演示板後貼上草的剪影),小花兒打着哈欠(貼上花的剪影),樹媽媽輕輕唱着搖籃曲(貼上大樹的剪影)。這時傳來“嗚嗚”的哭泣聲,原來一個小姑娘找不到回家的路了(操作小姑娘剪影)。大家都勸她別害怕,月亮姐姐爲她照路(貼上月亮剪影),還請來熱心的狼大哥爲她帶路(操作大灰狼剪影)。狼大哥對小姑娘說:“別害怕,這兒我可熟啦!來!讓我送你回家吧!”森林裏的夥伴們都爲她唱起了歌。小姑娘再也不害怕了,她發現黑夜竟然是這麼美好!你們瞧,她坐在狼大哥的背上高高興興地回家去了。

2.組織討論

①你們發現老師是怎樣表演的嗎?(是用剪紙表演的,有的直接貼在“電視機”後面,有的粘在棒上表演。)

②你們發現老師採用了哪些材料?(黑卡紙、白色吸管、檯燈、雙面膠等。)爲什麼要選用這些材料?

③我們試着用其他顏色的卡紙和吸管來表演,看看會怎樣?

④爲什麼我們能看見“電視機”屏幕後面的圖形呢?(因爲“屏幕”紙又薄又透明,燈光一照就能看見黑卡紙的影子。這就叫剪影。)

3.引導創作

①激發幼兒的創作慾望

②組織討論:怎樣才能完成得又快又好?

③鼓勵幼兒自由組合,合作編故事、剪紙、表演。

④組織幼兒分組上臺交流。幼兒自編表演故事1《聰明的小老鼠》:一天,小老鼠碰到一隻大灰狼。大灰狼說:“喂!你給我磕三個頭,我就讓你過去,不然我就把你吃掉!”小老鼠機智地說:“我是大象的朋友,你該讓我過去!不然我叫大象把你踩扁!”大灰狼害怕了,就讓小老鼠過去了。小老鼠說:“你還沒給我磕頭呢!”大灰狼剛想發火,小老鼠說:“別忘了,大象可是我的好朋友喔!”大灰狼一聽只好說:“好好好,我磕我磕……”磕完頭就灰溜溜地跑了。小老鼠大笑着說:“今天我可是佔了大便宜啦!哈哈!”幼兒自編表演故事2《大魚和小魚》:海草、珊瑚、岩石都是小魚兒的家。一天,小魚們不敢出去玩了。原來不知從哪兒游來了一條大魚,它每天都要吃掉許多小魚。看到同伴被大魚吃掉,小魚們想出了對付大魚的辦法。這天,小魚們故意在一起玩,當大魚張開大嘴想吃小魚時,小魚們趕緊躲到大珊瑚後面,只聽“格崩”一聲,大魚的牙齒斷了,再也不能吃小魚了,不久它就餓死了。這以後,小魚們又可以愉快地在海里游來游去了……

延伸活動:

1.鼓勵幼兒剪出各種形象,編出不同的故事,表演給同伴們欣賞或自娛自樂。

2.可給小班、中班的弟弟妹妹們巡迴表演。

附:“電視機”製作方法

①用KT板製作“電視機”外框,屏幕位置挖空。

②在“屏幕”上貼一層透明的拷貝紙。

570) h=570;" border=undefined>

幼兒園大班音樂優秀教案:水之樂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水之樂

活動目標

1感受演奏自制打擊樂器(水杯)帶來的快樂。

2理解水杯內置材料影響其音色。

3能看懂圖譜(另附)並進行演奏。

活動準備

幼兒每人1雙筷子、6只水杯、1桶水;4張分譜、1張總譜課件;

幼兒探究材料(紙盒、石頭、木頭、塑料積木、布、黃豆等)。

活動過程

1探究與八音盒近似的音色。

教師出示八音盒,讓幼兒傾聽八音盒的音色。

幼兒用筷子敲擊各種材料(紙盒、塑料積木、石頭、木頭、玻璃杯等),尋找與八音盒最接近的音色。

幼兒表達自己的探究結果:玻璃杯的音色最接近。

2探究如何改變玻璃杯的音色。

可敲擊玻璃杯的不同部位從而產生變化。

可在玻璃杯內放人物品(紙盒、石頭、木頭、塑料積木等)。

3探究當玻璃杯內放置不等量的水時產生的效果。

教師鼓勵幼兒在6只杯子裏倒入不等量的水,通過筷子敲擊傾聽效果。

幼兒表述自己的探究結果:每個杯子產生的音色、音高均不同。

4請幼兒將6只杯子(水量不等)按序排隊。找找水最多的杯子、水最少的杯子敲一敲,聽一聽。

5教師依次出示分譜,幼兒嘗試理解圖譜並演奏。引導提問:X像什麼?(小朋友手上的筷子)像什麼?(桌子上的水杯)

570) h=570;" border=undefined>

570) h=570;" border=undefined>

570) h=570;" border=undefined>

(水杯從高到低,表示在6只杯子上滑奏)

570) h=570;" border=undefined>

(水杯從低敲到高,同上)

6演奏總譜(4張分譜合起來)第一次,幼兒單純敲擊水杯,無教師伴奏。第二次,加入教師伴奏。

7教師小結:往杯子里加點水,用筷子一敲就能發出美妙的聲音,我們身邊的許多東西其實都能成爲動聽的樂器,希望小朋友能找到更多天然樂器。

延伸活動

幼兒尋找身邊哪些材料通過簡單的改變、加工便能成爲動聽的音樂。

教師伴奏譜

570) h=570;" border=undefined>

幼兒園大班音樂優秀教案:夢之船

活動思路簡介

在幼兒音樂教育中注重趣味性已成爲大家的共識。在教育實踐中,我嘗試用童話故事貫穿音樂活動的全過程,融音樂性、知識性、趣味性爲一體,讓孩子在童話世界裏編織音樂。這樣做不僅能很好地完成教學目標,而且使幼兒對音樂活動保持了濃厚的興趣。更重要的是,在培養幼兒的音樂素質方面收效十分顯著。

以下課例是一節適合大班幼兒的音樂課。如果班裏的幼兒有一定的音樂基礎知識或正在學習器樂,他們對此課的內容會掌握更快。您不妨嘗試一下,一定會有一種全新的感受,也許還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用正確的呼吸及歌唱方法,表現出歌曲中連與跳的演唱形式,能較流暢地吟唱出歌曲。

2.學唱並唱準C大調音階,能區分三種高音及節奏型,初步認識四種音符。

3.在優美的旋律及故事的陪襯中,激發幼兒的想像力和創造力。

活動準備

鋼琴、磁帶、撞鐘、節奏型和音符的卡片,《夢之船》和《三個小矮人》歌片。

活動過程

1.幼兒在活動室門口等侯,音樂響起(聖桑的《天鵝》)。

(教師旁白)在一個幽靜的湖邊,有一隻美麗的小天鵝,正在輕輕地拍着它的翅膀,慢慢地跳着舞,因爲這個夜晚實在是太美了。

2.幼兒隨音樂進入教室,輕輕入座,音樂漸弱。

(旁白)“啊!這兒的空氣太好了!”小天鵝高興地叫着,緊接着就深深地吸了口氣,然後又慢慢地將它呼了出來。它一共吸了三次,呼了三次。

3.氣息練習,慢吸慢吐三次。(旁白)“y a―yo一y i一”,小天鵝唱起了歌……我們跟它一起唱吧!

4.發聲練習:1353

幼兒園大班音樂優秀教案:我和木偶交朋友

設計思路:木偶以其稚拙、誇張的形象而深受幼兒的喜愛。我班幼兒對木偶的操作深感興趣,對木偶,特別是泉州僑鄉的提線木偶感到十分的好奇,平時總是喜歡玩木偶,與同伴對對話,表演節目,也很愛問“爲什麼?”……根據《綱要》中提出的“幼兒園應爲幼兒提供健康、豐富的生活和活動環境,滿足他們多方面發展的需要。”及“幼兒園教育應尊重幼兒的人格和權利,尊重幼兒身心發展規律和學習特點,促進每個幼兒富有個性的發展。”我與幼兒共同商討、共同設計了多個運用木偶形式的活動,以下是選擇其中較有代表性的活動,僅供大家參考。

一、活動目的

1、學會依木偶的形象創編歌詞,並即興演唱歌曲。

2、學會操作木偶的技能:搖頭、點頭、做操的動作。

二、活動準備:

1、物質準備:磁帶(木偶模仿音樂、雜偶的音樂、我和木偶交朋友的音樂)、錄音機。

創設情景:使班級每個角落都有木偶(掌中偶、提線偶、桌面偶等),數量超出幼兒的人數。

2、技能準備:幼兒已學過操作木偶的簡單技能,幼兒有初步的創編舞蹈的技能。

3、知識準備:

(1)幼兒已經欣賞過歌曲,並對歌曲較熟悉。

(2)幼兒初步會創編簡單的'歌詞。

三、活動過程:

1、律動:木偶模仿音樂,教師以小木偶人的身份引入,引導幼兒依音樂做木偶人的動作人室,要求幼兒動作要合拍,要象木偶人的動作。

2、練聲:木偶學唱歌,教師示範講解,引導幼兒用自然的聲音練唱。

3、歌曲:《我和木偶交朋友》。

(1)教師以木偶小象的身份引入,引導幼兒念兒歌《我和木偶交朋友》,要求幼兒眼睛看着木偶,邊念兒歌邊練習“套木偶、走路、搖頭、做操”的動作。

(2)複習歌曲兩遍,教師同樣以木偶小象的身份,引導幼兒邊唱邊操作木偶,要求幼兒要唱準,還要持木偶合拍地做動作。

(3)幼兒創編歌詞。

①教師同樣以小象的身份引入,引導幼兒說說要怎樣根據小象的樣子編歌詞?如:可愛的小象套在手,我們把它逗一逗,拍拍手,點點頭,搖搖腦袋點點頭,跟着我呀做早操,一二一二擺擺手,我們都是好朋友,我和小象交朋友……

②引導幼兒自由爲所喜歡的動物編歌詞,並可適當改變動作。教師鼓勵能力強的幼兒創編出順口的歌詞;引導能力一般的幼兒爲所喜歡的動物木偶創編歌詞;鼓勵能力差的幼兒自由創編歌詞。

③在幼兒創編歌詞的同時,教師啓發引導幼兒練習並掌握操作木偶的簡單技能:搖頭、點頭、做操……

④待幼兒仿編後,教師引導幼兒自由選擇木偶(提線偶、掌中偶、桌面偶),邊操作邊唱仿編的歌曲。教師全面巡視,引導幼兒依據木偶的角色進行操作、仿編、演唱。

⑤請個別幼兒上臺操作木偶進行演唱,教師、幼兒根據同伴編的歌詞進行講評。及時表揚編得順口、有進步的幼兒。

4、複習舞蹈:雜偶。

教師引導幼兒練習舞蹈的動作,要求:(1)動作要象木偶,彎腰、雙臂側平舉並放鬆。(2)動作要合拍,符合音樂形象。

5、舞蹈:“雜偶”出室,要求幼兒的動作要合拍。

延伸:引導幼兒觀看有關木偶表演的節目,讓幼兒對木偶有更深入的認識,在“音樂表演角”中投放木偶的衣服供幼兒邊聽音樂邊做小木偶的動作。

附:歌曲

幼兒園大班音樂優秀教案:中國工夫

活動名稱:中國工夫

適合班級:大班

重點領域:藝術

活動方式:集體

設計思路:

近年來社會上對外國的節日、文化比較崇尚,而在很多地方忽視了我們中國的傳統文化和習俗,因此,開展了主題活動“中國娃娃”,在這個主題活動中,從四大發明到現代火箭;從中華健兒勇奪奧運金牌到我國的名勝特產;從國粹京劇到各民族歌舞┅┅孩子們發現越來越多,驚奇越來越多,感受也會越來越多。在看了成龍的電影和動畫片《大鬧天宮》後,幼兒對中國工夫產生了極大的興趣,因此選取了《中國工夫》這首歌曲,讓幼兒體驗中國工夫的雄壯有力的氣概,激發幼兒用身體動作表現中國工夫,給幼兒以表達表現的空間。使幼兒能在音樂氣氛的感染下,在富有力度的動作表演中,對民族精神有所體味,萌發做中國人的自豪感。

目標:

1、喜歡中國工夫,體驗中國工夫的雄壯有力的氣概。

2、激發幼兒用身體動作表現中國工夫。

準備:

中國工夫音樂磁帶、多媒體課件製作。

過程:

一、京劇表演:

分男、女幼兒表演京劇中的人物,男孩面戴自己設計的京劇臉譜,女孩手拿手絹表演。

二、學習武術表演:

1、觀看武術表演。

剛纔,表演了中國國粹京劇,今天,再來看看中國的傳統武術吧。

(幼兒觀看武術表演)

問:中國的武術種類很多很多,你喜歡武術嗎?爲什麼?

武術有什麼用?(強身健體)

2、瞭解中國武術。

問:你還知道哪些中國武術?你能做做動作嗎?

(根據幼兒的回答後播放多媒體軟件)

(個別幼兒示範做動作,集體學做個別動作)

3、欣賞歌曲《中國工夫》

問:“聽了歌曲你發現了什麼?”

4、表演中國工夫

a、聽到慢的音樂時應該怎樣做動作?(動作有力、停頓)

放第一段音樂幼兒表演。

b、聽到快的音樂時應該怎樣做動作?(動作有力、連貫)

放第二段音樂幼兒表演。

c、下面,把動作組合在一起完整的表演。

今天請你們做小小武術師把剛纔你們表演的動作配上去,好嗎?

請你們自己找幾個朋友一起給歌曲編動作,動作要有力、到位、精神。(表現出中國武術的特點)

d、請多位幼兒上臺表演。動作要有力、精神。

e、請幼兒做小老師,可以和他們做的動作不一樣,也可以一樣。

再請部分幼兒帶領大家表演,教師參與表演。

三、打擊樂:拔根蘆柴花

剛纔表演了雄壯有力的中國工夫,下面小小演奏家聽着優美的江南民樂一起來演奏吧!

幼兒園大班音樂優秀教案――小狗擡花轎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小狗擡花轎

活動目標

利用不同的節奏學習朗誦童謠,激發學習童謠的興趣。

動準備

符合童謠內容的動畫課件(或掛圖),樂器若干,音樂帶《大花轎》。已學過各種節奏型的打法。

活動過程

教師導入:“孩子們,你們想到動物樂園去嗎?準備好了我們就出發嘍。”(幼兒聽音樂《大花轎》,做擡轎動作進活動室)

一、觀察、講述,理解童謠內容教師:“今天動物樂園裏又有什麼新聞趣事呢?請小朋友們坐好一起來看一看。”

1、狗擡轎,老虎坐轎。

(出示圖一)提問:(1)你們看,在山腳下有什麼?(2)猜一猜轎子裏坐的是誰?”

(出示圖二)教師:(1)奇怪了,平時都是人坐轎,今天老虎倒享起清福來了。(2)今天,擡轎的又是誰呢?

(出示圖三)提問:你們數數看有幾隻小狗擡花轎?爲什麼要八隻小狗擡?(2)老虎坐在轎子裏心中感覺怎麼樣?(3)從哪裏可以看出它舒服(高興、快樂……)的樣子來?

2.老虎欺負小狗。

(出示圖四)提問:(1)哎呀!突然發生了什麼事?這隻小狗怎麼會摔倒呢?(2)這隻小狗一倒,差點把花轎打翻,你們猜老虎會對這隻小狗怎麼樣?

(依次出示圖五、圖六、圖七)教師:“小狗氣得汪汪叫,老虎卻在於什麼?”

3、狗對付老虎。

教師:(1)老虎這麼欺負小狗,小狗是不是很生氣?你們快幫小狗想一個對付這隻老虎的法子。(2)你們的辦法都很好,來看看小狗用的是什麼辦法。

(出示圖八)提問:(1)小狗想的是什麼辦法?(大家來學一學小狗是怎麼拋花轎的)(2)小狗擡轎到什麼地方往上拋的?(理解“山腰”)(3)小狗拋花轎時爲什麼還要喊“一二三”?(4)結果會怎麼樣呢?

(出示圖九)教師:剛纔我們一起講了一件很有趣的事,我們把這件事編成一首有趣的童謠,誰能爲這首童謠取個名字?(小狗擡花轎)

二、完整學習並欣賞童謠內容

教師按童謠的自然句式提問,然後分別在各圖下面出示相應的童謠句子,最後讓幼兒完整欣賞、學習。

三、用各種節奏由易到難學習朗誦童謠(其中一二三,往上拋,固定節奏XXX,XXX不變)

第一種節奏:XXX一

第二種節奏:XX XX XX X

第三種節奏:X?X X?X X?X X

第四種節奏:綜合運用以上三種節奏。用樂器打出節奏,並以相應的節奏朗誦童謠。

四、幼兒以動作表現童謠

活動延伸

1.在音樂區邊敲打樂器邊說童謠。

2.提供頭飾、花轎(跳繩栓在呼啦圈上),幼兒自由組合,九人一組,創造性地表演童謠。

附:童謠

小構擡花矯

八隻小狗擡花轎,

老虎坐轎把扇搖。

一隻小狗摔一跤,

老虎對它踢一腳。

小狗氣得汪汪叫,

老虎卻在睡大覺。

小狗擡轎到山腰,

想個辦法真正好。

一二三,往上拋,

老虎摔了一大跤。

大班音樂教案――小狗擡花轎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幼兒利用層級分類板將三角形、圓形、方形、菱形等若干圖形進行二級次分類。

2、觀察分類板、看是否標記嘗試把圖形二次分類。

3、在“闖關遊戲”中充分體驗分類的快樂。

4、引發幼兒學習圖形的興趣。

5、讓幼兒學習簡單的數學題目。

活動過程:

一、出示圖形寶寶,引入主題。“今天除了客人老師,還有誰來到了我們班?是什麼圖形寶寶?圖形寶寶來幹什麼呢?”

二、在闖關遊戲中把圖形二次分類。

1、闖關開始:請觀看唐老鴨設計的路線圖,這個路線圖應該怎麼走?幼兒嘗試操作。

2、幼兒操作,看標記把圖形進行第一次分類,並請幼兒講述操作結果。

3、繼續闖關:

(1)小組討論路線圖;

(2)請個別幼兒介紹操作方法;

(3)幼兒操作,教師巡導;

(4)幼兒的`操作結果展示在黑板上,一起驗證。

三、闖關成功。請幼兒講講在這次闖關遊戲中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