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精選】幼兒園大班教案模板十篇

【精選】幼兒園大班教案模板十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73W 次

作爲一名老師,可能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藉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優秀的教案都具備一些什麼特點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幼兒園大班教案10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精選】幼兒園大班教案模板十篇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傾聽和理解故事內容,懂得捉弄別人,就會傷害別人,失去朋友。

2、教會幼兒做錯了事要勇敢承認,養成知錯就改的好習慣,懂得與別人分享快樂。

3、通過討論逐漸養成幼兒積極、大膽,清楚地語言表達能力。

活動重點:培養幼兒知錯能改,與他人分享快樂的好習慣。

活動難點:積極大膽,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活動準備:教學課件

一、 出示小狐狸圖片,引出課題。

師:小朋友,你們看,他是誰?(小狐狸)最近,小動物們都不願意理睬小狐狸,因爲它總喜歡搞惡作劇,什麼叫惡作劇?

二、 欣賞故事前半段,幼兒瞭解故事內容,引發幼兒思考。

師:小狐狸是怎樣捉弄小動物們的?

幼1:小狐狸騙小鴨子吃池塘裏的星星,結果小鴨子喝了一肚子的水。

幼2:小狐狸騙小刺蝟扎西瓜,等刺蝟紮上了西瓜,它把西瓜一推,小刺蝟就四腳朝天下不來了。

師:小動物被捉弄之後,還喜歡和小狐狸做朋友嗎?

幼:大家都不願意和小狐狸做朋友了。

師:沒有了朋友,小狐狸好孤單啊!

三、 欣賞故事後半段。

師:小狐狸在做什麼呀?

幼1:小狐狸在用鋸子、用榔頭釘東西。

幼2:小狐狸做了槍和炮。

師:原來小狐狸做了一把亮閃閃的槍,它要拿槍去幹什麼呀?

幼:去捉弄森林裏的其它的小動物。

師:小狐狸拿着槍,對準了小動物們。這時候是誰衝在了前面保護大家呢?(小黃狗)

現在老師演小狐狸,你們做勇敢的小黃狗,嘴巴張大,我要開槍了。這些小黃狗有什麼反應?(老師做打槍姿勢)

師:那小黃狗接住子彈後是什麼樣的?

師:咦!原來子彈是用巧克力做的。小黃狗把這個消息告訴了其它小動物。這時,小動物們都爭先恐後地來吃巧克力。

師:這一次,小狐狸還捉弄別人嗎?那它是怎樣做的?

幼兒自用回答。

師:小朋友你願意做小狐狸的朋友嗎?爲什麼?那我們小朋友在以後的生活中怎麼做呢?

教師:因爲小狐狸知道了搞惡作劇會傷害朋友,所以它知錯就改,帶來了美味的糖果和小動物們分享。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小朋友們做錯了事要勇敢地改正,學會給別人帶來快樂,就會有更多的朋友,大家就會更喜歡你。

師:不一會兒子彈就被打光了,小狐狸又跑回家拿了什麼?

幼:推出一門大炮。

師:炮裏哄出了什麼?(巧克力)

師:於是,小動物都快快樂樂地分享着美味的巧克力。

四、 分享快樂。

今天,老師也給小朋友帶來了禮物,請小朋友跟老師一起分享吧!

活動延伸:

1、讓幼兒說出生活中自己做錯了事及時改正的例子。

2、幼兒記錄交朋友的一些方法,並說給其他人聽。

活動:

本次活動中運用圖片、聲音和遊戲激發了孩子的學習興趣,通過問答鍛鍊了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促進了幼兒養成勇於擔當,知錯能改的好習慣,懂得與他人分享快樂。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中孩子們能夠積極踊躍的參與,充分發揮了主動性,達到了預想的效果。但在活動細節方面和環節過渡上還不夠完善。

提示:此教案有配套的課件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2

目標預設:

1、感受故事我和我的外婆之間溫馨的情感交流。

2、找一找故事中有哪些長長的線並用句式長長的線說出來。

3、幼兒學會關愛長輩。

4、學習打電話的禮貌用語。

教學重難點:

重點:

感受故事我和我的外婆之間溫馨的情感交流。

難點:

找一找故事中有哪些長長的線並用句式長長的線說出來。

教法學法:

談話、角色表演

教學過程:

一、開始部分

提問:

1、小朋友家裏都有哪些人呀?

2、如果想外婆了該怎麼辦?

二、講述故事《我和我的外婆》

1、教師和幼兒共同講述故事《我和我的外婆》

2、幼兒仔細觀察畫面、認真傾聽。

三、和幼兒討論故事《我和我的外婆》之間溫馨的情感交流。

1、故事中有哪些人?〔我、外婆〕強調故事名字,幼兒說一次。

2、外婆愛不愛小女孩〔打電話、圍巾〕,小女孩愛不愛外婆?你是怎麼知道的?〔去看外婆,送了一幅畫〕幼兒觀察小女孩的畫顏色像什麼?

3、教師解說陽光線,讓幼兒感受外婆的溫暖。

4、你的外婆愛你嗎?怎麼愛的?你愛外婆嗎?怎麼愛的?引導幼兒關心老人〔打電話、去看她〕

四、找一找故事中長長的線和生活長長的線。

1、教師和幼兒一起找,並讓幼兒句式長長的線完整的說出來。〔外婆和我之間有一條隱形的線〕

2、生活中的線〔電線、縫衣服的線、鞋帶〕

五、角色表演

1、你會打電話嗎?如果給外婆打電話我們要給外婆說什麼?教師引導:你好!謝謝!再見!

2、教師扮演外婆,請小朋友和老師表演並用禮貌用語。

六、結束

鼓勵幼兒回家給外婆打電話。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認識七巧板,學習看圖完成簡單的拼圖。

2、激發幼兒對拼圖遊戲的興趣,體驗成功的快樂。

3、培養幼兒的嘗試精神,發展幼兒思維的敏捷性、邏輯性。

4、激發幼兒學習興趣,體驗數學活動的快樂,並感受集體活動的樂趣。

5、引導幼兒對數字產生興趣。

活動準備:

1、課件、電腦、視頻展示臺、電視機。

2、幼兒每人一套七巧板。

活動過程:

一、七巧板的祕密

遊戲:快找快拿:

1、師:我們都玩過七巧板,還記得七巧板中有哪幾種形狀的板嗎?

2、師:現在來玩一個快找快拿的小遊戲,聽清楚規則:

(1)5秒鐘時間內,請你們看圖片,找出同樣形狀的板,放在操作板上。

(2)時間到,手立即放膝蓋上,不能再碰板。

幼兒根據圖片找出紅色大三角形、正方形、平行四邊形。

師:這次請你們找兩塊板,而且擺放的方向要和我的圖片一樣。

師:紅色三角形方向是向哪邊?綠色三角形方向是向哪邊?

小結:形狀相同,放的方向不同,給我們的感覺也不同。

師:剛纔兩個三角形擺放的方向也是這樣的,那這次是什麼地方改變了呢?

小結:位置換了一下,給我們又是一種新的感覺。

總小結:用7塊大大小小、不同形狀的板塊,變一變方向、換一換位置,就會出現奇妙變化。

二、七巧板的組合

1、幼兒嘗試選擇其中的三角形組合不同的形狀

師:其實啊,七巧板設計非常巧妙,巧在哪裏你們知不知道?那請你在七塊板中選擇其中的兩塊三角形組合一下,看看能不能產生新的形狀呢?

2、交流:

師:你用哪兩塊三角形拼成了什麼形狀?

師:誰也一樣拼出這樣形狀的圖形了?怎麼不一樣呢?

小結:大三角和大三角組合在一起變大正方,小三角和小三角組合在一起變小正方。

師:有沒有拼出不一樣的形狀?

變大三角:大三角又是怎麼變成的?兩部滑梯背靠背就變成大三角形。

變菱形:這是什麼形狀?知道怎麼變的嗎?

小結:瞧,七巧板中選擇不同的2個三角形,可以變成xx、xx、xx、xx……新的形狀,你們說七巧板巧不巧?

三、拼七巧板:

1、師:正是因爲巧,所以七巧板可神奇啦!還可以拼成各種各樣的圖案。看!我拼成了什麼?(機器人)看看機器人的頭是什麼形狀?身體呢?三角形做機器人的——腳,手用什麼形狀拼的?你們想不想拼?那我們一起來試一試。

2、幼兒操作。

師:成功了嗎?都成功啦!

四、限時拼圖:

1、師:七巧板真有趣,可以拼正方形,又可以拼機器人,那還可以拼什麼呢?這樣吧!我們來玩一個拼圖遊戲,怎麼樣?

2、一分鐘拼“小魚”:看!七巧板拼成了——小魚。哎!這次我可是有要求的。聽清楚!請你在一分鐘時間內拼成這條小魚。行不行?好!開始!誰成功啦?

五、小組比賽。

1、師:我有個建議,我們來一次拼圖比賽,好不好?我們分成兩隊,你們兩組是一隊,你們選做紅隊還是綠隊?你們兩組是一隊,就是紅(綠)隊。聽清比賽規則:請你們在規定的時間裏拼出圖案,哪一隊成功的人數多就得一顆星,明白嗎?

2、看圖拼七巧板:

(1)第一輪拼“房子”:第一輪一分鐘,看!拼什麼?(房子)準備好了嗎?預備開始!你們隊幾個人成功啦?第一輪哪一隊獲勝啦?【拖拉一顆星至贏的那隊框裏】

(2)第二輪拼“飛機”:第二輪50秒,時間縮短、難度加大。有信心嗎?這次拼什麼?(飛機)好!開始!你們隊幾個人成功啦?第二輪哪一隊獲勝啦?【拖拉一顆星至贏的那隊框裏】

3、記憶拼七巧板:

(1)提要求:接下來我們換一個遊戲,聽清楚規則!請你先用眼睛看,把七巧板拼成的圖記在腦子裏,等我說開始的時候,再把它拼出來,明白嗎?看的時候不能拼,只能記。【播放相應動畫】

(2)第一輪拼“火箭”:是什麼?先仔細地看,把它記在腦子裏,大三角拼哪裏?正方形怎麼擺?記住了嗎?開始!你們隊幾個人成功啦?哪一隊獲勝?【拖拉一顆星至贏的那隊框裏】

(3)第二輪拼“小人”:這次拼什麼?先仔細地看、認真記。看得仔細、記得清楚。頭用什麼圖形拼?身體用什麼圖形拼的?平行四邊形怎麼擺?記住了嗎?開始!你們隊幾個人成功啦?哪一隊獲勝?【拖拉一顆星至贏的那隊框裏】

六、延伸、整理:

1、小結延伸:孩子們,這個七巧板好玩嗎?其實,它還能拼出許許多多的圖案呢!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動畫播放圖片】

2、你們想來拼一拼這些圖案嗎?好,等一下我們回到教室再來拼一拼,好嗎?別急,還有最後一個任務,請你們把七塊板不多不少,正正好好放回正方形盒子裏,行嗎?

教學反思:

1、從孩子喜歡的遊戲入手,讓孩子邊動手擺邊說。激發了孩子的活動興趣,使孩子在看、聽、想、擺、說的遊戲過程中掌握了七巧板的“玩法”。使孩子體會到了“玩中學”的樂趣。

2、在遊戲中孩子以集體、個人、小組等方式進行。特別是在小組活動中孩子體會到了合作、分享、參與的快樂。

3、此次活動雖是一節拼圖活動,但是孩子把已有的知識進行了綜合運用,並有個別孩子進行了再加工,如:拼出了主題是“自己的夢”、“大地”、“家”等畫面。

如果再上這節活動課,我不僅要充當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者,我還要充分參與到遊戲中去,與孩子共同探索,共同成長,共同歡笑。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4

幼兒園大班數學教案:認識星期(7以內的數)

活動目標:

1、複習鞏固1—7的序數,2—6的鄰數。

2、認識時間星期,瞭解其順序性、週期性,初步形成“星期”概念。

3、激發幼兒對時間的興趣,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活動。

活動準備:

1-7的數字娃娃,大寫數字一至七,星期娃娃圖片7張,四個星期轉盤,星期娃娃頭飾每人一個。

活動過程:

一、 複習鞏固1—7序數,2—6鄰數。

1:今天數字娃娃也來到我們班,和小朋友一起上課,(同時出示無序的數字1—7),請你們按從小到大的順序給數字娃娃排隊,還要說出排在第一的是哪個數字娃娃。

2:以“數字娃娃找朋友”的遊戲形式鞏固鄰數。

老師以數字娃娃的口氣問:我是2,我的朋友是幾和幾?請小朋友幫助我,幫我找出好朋友。幼兒回答:二、二、二,你的朋友是一和三,一和三是你的好朋友。

二、 新授:以故事的形式讓幼兒瞭解星期的順序性、週期性。

1:現在我們要和數字娃娃一起來聽一個童話故事,聽的時侯要仔細聽,故事裏講了什麼。

老師講述故事《星期媽媽和孩子們》。

講完後提問:

故事的名字叫什麼?

星期媽媽一連生了幾個孩子?

它給孩子取了什麼名字?穿什麼顏色的衣服?

(老師隨幼兒的回答出示星期娃娃圖片,打亂順序。)

強調:星期媽媽的第一個孩子是誰?第二個孩子是誰?請你們幫星期妹妹來排隊,好嗎?(排好隊後讀一讀)

2:轉盤遊戲“找鄰居”。

老師示範轉動轉盤,然後請個別幼兒操作。

規則:轉動轉盤後,指到星期幾,就請小朋友講出星期幾的兩個鄰居。遊戲反覆進行3—4次。

突出強調:星期日的鄰居是誰?(意在突破星期的週期性這一難點,讓幼兒具有明確的週期意識,即一個星期有七天,一個星期結束下一個星期開始。)

三:幼兒操作活動:轉盤遊戲“找鄰居”

幼兒分成3大組,每組一個星期轉盤,一組幼兒輪流轉動轉盤,同組全體幼兒共同講述指針所指星期幾的兩個鄰居是星期幾和星期幾。

(讓幼兒通過實際操作,進一步感覺星期的順序性、週期性,形成星期這一時間感念。)

四:活動評價:

引導幼兒與老師一起談談這節課認識了什麼?明白了什麼道理?講講玩星期轉盤遊戲的感受。

五:分組進行角色遊戲:找鄰居。

七名幼兒一組,分別戴上星期娃娃頭飾,扮演星期一至星期日七個角色形象,手拉手圍成圈,順時針轉動,邊轉邊說:星期一,星期二,星期三,星期四,星期五,星期六,星期日,七個娃娃在一起,快快樂樂做遊戲,遊戲的名字叫“找鄰居”。

接着星期一發問:我是星期一,我有兩個好鄰居,我的鄰居是幾和幾?其餘六個星期娃娃回答:星期一,星期一,你有兩個好鄰居,你的鄰居是星期日和星期二。

接下去由星期二、星期三……星期日順次提問,方法同上,遊戲繼續進行。

大班數學教案:正方體與長方體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大膽勇敢的飾演遊戲角色,挖掘孩子潛在的資助他人、提醒他人的能力。

2、在遊戲中感受集體同伴之間的互相合作與信任。

【活動準備】

物質準備:矇眼罩8個、凳子11張、音樂、帶鉤的布條。

經驗準備:玩過盲人摸人的遊戲。

【活動過程】

一、初步遊戲,感知同伴之間的彼此資助。

1、媽媽要帶小伴侶到黑森林裏去遊玩,可是一不小心跟媽媽走散了,留下你們本身在黑森林裏找媽媽。(蒙上眼的孩子在森林裏本身摸索行走,放音樂)

2、請另一半孩子找一個矇眼的孩子把他從黑森林帶回家。

3、在黑森林裏跟媽媽走散了你的表情是怎麼樣的?(害怕、孤單)那時候你找不到回家的路,又怕樹精靈來抓你,這時你心裏希望什麼事情發生?(有人來救我,資助我)

4、去資助的小伴侶你們看着他們迷路打轉的時候你們是怎麼想的?(很着急,想資助他們)

5、改變遊戲情境:媽媽帶孩子們到黑森林去玩,發現有個寶寶不見了,要去找孩子,請剩下的孩子們在黑森林裏掩護好本身別碰到樹精靈哦。(音樂響起,另一組幼兒摸索行走,適時請另一半孩子資助帶回家)

6、剛纔你們也在黑森林裏迷路了,那時表情怎麼樣?你們去資助他們時又有什麼感覺?(開心、快樂)

二、加深遊戲,感受同伴間的彼此合作和信任。

1、師小結:剛纔小伴侶們在彼此的資助下很順利的都回到了家,真高興。

黑森林的樹精靈變變變,變出了一條新的森林通道。(教師變出新通道)

2、提出遊戲的新玩法

1、媽媽病了,小伴侶要通過黑森林的通道去幫媽媽取藥。

2、提出規則:當小伴侶走進通道時其他的小伴侶要用拍手聲資助他,當他走對時就給他掌聲(鼓勵他你走對了,繼續往前,加油),當他走錯時我們就不發出任何聲音,以免給他錯誤的信息。

3、小伴侶蒙上眼睛過森林。(教師和其他孩子一起資助提醒)當你聽到掌聲時是怎麼想的?(知道走對了,勇敢往前);沒有聽到掌聲時是怎麼想的?(走錯了,要改變標的目的)

4、再請一個小伴侶過森林。提問拍手的孩子,你們的掌聲代表什麼?你是想告訴他什麼?

5、請2個、3個小伴侶做一輛小火車過森林取藥。(可請2組小伴侶)

提問:剛纔小火車聽到掌聲就怎麼樣啊?沒有掌聲了你們又怎樣了?(看來你們很相信同伴);如果我們要成功的通過森林,需要我們怎麼樣才行呢?(互相資助、合作、團結等)

三、遊戲結束

調整通道,請所有的小伴侶釀成長長的火車一起來過森林吧!把眼睛閉上,拉好前面的一個伴侶,請客人老師來拍手鼓勵和提醒我們,火車出發嘍!(通過後出活動室)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探索在清水裏加入一定量的鹽後,雞蛋沉浮狀況的變化,初步感知懸浮現象的存在。

2.幼兒能兩兩合作進行操作實驗,認真觀察實驗現象,學習記錄和描述自己的操作過程和實驗結果。

活動準備:兩隻透明玻璃杯(分別裝有等量的淡水和鹽水)、雞蛋、鹽、勺子、碗,水彩筆,記錄表,抹布等,每組若干。

活動過程:

一、引出課題,激發興趣,猜猜蛋寶寶沉浮的狀態並記錄。

1.師: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了兩杯水,你們仔細看看,這兩杯水一樣多嗎?(出示裝有等量淡水、鹽水的杯子,引導幼兒比較。)

2.師:老師還請來了一位小客人,你們看是誰呀?(出示一個雞蛋,教師以蛋寶寶的口吻講話)。大家好,我是蛋寶寶,今天我想和水做個遊戲。你們猜猜看,我到了兩個水杯裏會怎麼樣?

3.教師設疑:雞蛋寶寶到了第一杯水裏(淡水)會怎麼樣呢?它是沉下去還是浮上來?請你們把猜想的結果寫到記錄表上。(↓表示下沉,↑表示上浮。)等會我們再來比比看,你們猜的和操作結果是否一樣。(幼兒猜測雞蛋在淡水裏的沉浮狀態並記錄。接着實際操作,記錄雞蛋的沉浮現象。教師給予指導。)

4.教師繼續設疑:雞蛋寶寶到了第二杯水裏(鹽水)會怎樣?它在水裏是沉下去還是浮上來?(幼兒再次猜測雞蛋在鹽水裏的沉浮狀態並記錄。實際操作,記錄雞蛋的沉浮變化,初步感知懸浮現象。)

二、引導幼兒對探索中出現的問題進行討論,找找雞蛋寶寶懸浮的祕密。

1.師:小朋友剛纔都將自己的猜測和實驗結果記在了記錄表一上。那麼,你們的猜測

到底對不對呢?通過剛纔的實驗,把你的想法和問題提出來好嗎?(幼兒針對自己觀察的現象自主提問。)

2.教師順應幼兒提出的問題設置懸念:爲什麼雞蛋寶寶在第一個杯子裏是沉在水底的,到了第二個杯子裏卻浮上來呢?這裏究竟有什麼祕密?小朋友快快想一想,找一找。

3.引導幼兒通過各種感官尋找雞蛋寶寶懸浮的原因,啓發幼兒看一看、摸一摸、嘗一嘗,區分出淡水和鹽水的不同,從而找到問題的緣由:雞蛋裝在淡水杯裏是沉下去的,在鹽水杯裏是浮上來的。

4.進一步把問題引向深入,探索懸浮祕密:是不是雞蛋寶寶只要在鹽水裏都會浮上來呢?加了多少鹽後纔會浮上來呢?我們再一起猜猜看,動手試一試,記錄下來好嗎?(幼兒猜測並在記錄表上畫上自己猜想的位置――實驗驗證――觀察結果――記錄雞蛋在水中的位置)

三、討論與交流實驗情況,說說雞蛋寶寶懸浮的規律。

1.提出實驗要求:兩兩分工合作,明確怎樣加鹽、攪拌、記錄注意點等等。

2.展示幼兒記錄紙,幼兒實驗操作,教師觀察幼兒實驗並根據具體情況給予適時適度的指導。

3.交流實驗情況。師:爲什麼雞蛋寶寶在加入1勺、2勺鹽的水中沒有浮起來,在加入第3勺、第4勺鹽後會浮起來呢?(幼兒根據記錄表二中講述自己的實驗感受,發現雞蛋的懸浮規律。)

4.師:雞蛋寶寶除了在鹽水裏能浮起來,你還有什麼辦法能讓雞蛋寶寶浮起來?(幼兒回憶生活經驗,自由講述。)

活動延伸:

如果在鹽水裏不斷地加鹽,雞蛋還會往上浮嗎?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孩子們知道刺蝟的特徵以及它們的習性。

2、用牙籤做出刺蝟尖尖的刺。

3、在想象創作過程中能用簡單的材料裝飾,體驗成功的樂趣。

4、增進參與環境佈置的興趣和能力,體驗成功的快樂。

活動準備

牙籤,木工膠,顏料,毛筆

活動過程

[導入]

1、用猜謎語的形式向孩子們介紹刺蝟。

- 我的身上長滿尖尖的刺。

- 我用身上尖尖的刺攻擊別的動物,我是誰呢?

[展開]

1、 談談刺蝟。

- 你見過刺蝟嗎?

- 你在哪兒見過刺蝟?

- 見過它後你有什麼感想?

2、說說刺蝟的特徵和習性。

- 刺蝟長什麼樣?

(它有四條腿,它的腿很短,身體很小。除了臉,肚子,腿和尾巴以外,其他部分都密集的長着像針一樣的刺。)

- 刺蝟在什麼時候活動?

(刺蝟通常在夜間活動。白天,刺蝟經常隱藏在樹根下面的窟窿裏或是岩石的縫隙裏。等到了冬天,它們搭建出圓形的巢用於冬眠,然後第二年的春天,大約3月左右醒來。)

- 刺蝟遇見敵人會怎樣呢?

(刺蝟首先會跑到離侵害自己的敵人最近的位置,然後立起它們身上的刺開始攻擊。刺蝟豎起身上的刺可以防禦敵人。

在美國成長的豪豬有比刺蝟更厲害的刺,而在非洲成長的一種刺蝟背部有長達30cm的刺,遇到敵人攻擊時它們立起身上的刺互相擠來擠去,反攻敵人。如果刺蝟的刺接觸了敵人的身體就會折斷然後插進敵人的傷口裏。 )

3、研究製作出刺蝟。

- 如果要製作出刺蝟需要哪些材料?

- 利用牙籤怎樣才能做出刺蝟呢?

4、用活動紙中的牙籤裝飾出刺蝟。

① 把牙籤剪斷。

② 用木工膠把剪好的牙籤粘在刺蝟的身上。

③ 不留空隙地粘好牙籤。

④ 如果想裝飾出彩色的刺蝟,可以把牙籤蘸上顏料再粘在圖畫上。

[總結活動]

1、讓孩子們把做好的刺蝟介紹給朋友們

2、總結活動

課後反思:

結合《指南》喜歡進行藝術活動並大膽表現,小動物對於幼兒來說是最喜歡的。刺蝟在幼兒日常生活中是不常見的,但幼兒是很感興趣的。於是,我先讓幼兒來認識一下刺蝟,讓他們通過觀察來說說他的特徵,再一個小故事來引出主題,激發幼兒的繪畫興趣。使幼兒知道複雜的事物可以用簡單的圖形表現出來。

小百科:刺蝟分佈最普遍,廣泛分佈在歐洲、亞洲北部,在中國的北方和長江流域也分佈很廣,適於食蟲;受驚時,全身棘刺豎立,捲成如刺球狀,頭和4足均不可見中國最常見的有黑龍江刺蝟(Erinaceus amurensis)等。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8

教材來源:

在一次常規的身高體重測查後,我把前一次的測查結果和這次的測查結果同時展示,引起了小朋友對自己成長的關注,渴望知道自己小時候的故事。爲此,我設計了這個主題系列活動,一方面滿足孩子們的心理需要,促進自我意識的發展;另一方面讓孩子瞭解長輩對自己的關懷、愛護,改善孩子只會享受長輩對自己的愛,而不懂得會報的心理狀態。綱要中要求:應"引導幼兒對身邊常見事物和現象的特點、變化規律產生興趣和探究的慾望。"我認爲選擇此教材有一定的階段性和必要性,它符合《綱要》的精神:"教育活動內容既適合幼兒的現實需要,又有利於其長遠發展;既貼近幼兒的生活,又有助於拓展幼兒的經驗和視野……"

目標定位:根據大班幼兒年齡特點及實際情況以及布魯納的《教育目標分類學》爲依據,確立了認知、能力、情感等方面的目標,融合了語言、科學、社會、藝術領域的整合。目標爲:

(1)通過各種方法引導幼兒發現自己的成長與變化。

(2)激發幼兒欣賞自己的成長,展示自己的能力,樹立自信心。

(3)樂於與同伴交流、分享自己成長的快樂。

(4)積極的參與活動,大膽的說出自己的想法。

(5)通過調查、觀察、體驗、合作探究等活動,鍛鍊學生動手動腦的能力,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能力。

根據目標,我把活動重點定位於:感受"我長大了",主要是發現自己成長與變化。通過觀察、比較小時候的照片和用品、播放錄像、交流分享、展示自己,使活動得到深化。活動的難點是:根據人的成長過程進行排序、製作個人成長冊,主要是通過自主操作,在動手的過程中培養手部肌肉的靈活性和提高排序的能力,對自己的成長充滿了期待。在目標定位上,樹立了目標的整合觀、科學觀、系統觀,各領域內容有機聯繫,相互滲透,注重綜合性、趣味性、活動性,寓教育於生活、遊戲中。

活動準備:

(1)空間準備:幼兒小時候的照片、衣物、用品佈置於牆上,桌椅呈同字型便於評價和集中。

(2)物質準備:"人的.成長過程"圖片,卡片紙、彩筆、彩紙、剪刀、膠水等美工材料與工具若干,已製作本領樹的樹幹,小時候的錄像(或小中班在園的錄像),胎兒的生長髮育以及新生兒的養育的錄像。

(3)知識準備:幼兒向家長了解爸爸媽媽的故事及自己小時候的趣事,觀察各個階段自己成長的照片,熟悉人物主要特徵。

說教法:

《綱要》指出:"教師應成爲幼兒學習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因此,本次活動採用適宜的方法組織教學,主要有:

1、情景教學法:本次活動通過環境的刺激,讓幼兒尋找、辨認同伴小時候的照片,引發了幼兒的好奇心,吸引幼兒參與到活動中來。

2、演示法:通過電教手段、多媒體動畫"小時候的錄像(或小中班在園的錄像),胎兒的生長髮育以及新生兒的養育的錄像",讓幼兒對自己的成長有一個全新的認識,在這一個過程中,現代教學的輔助手段的運用發揮了傳統手段不可代替的功能,使理解和認識更透徹。

3、操作法:本次活動用了兩次操作活動,第一次讓幼兒看一看、試一試、比一比,通過觀察比較(小時候與現在)獲得了最直接的經驗,並在交流操作的過程中增進了對自己和他人的瞭解;第二次分組操作把自己獲得的經驗再一次深化,通過製作、想象繪畫、排序的形式表現自己對成長的理解與期盼,體驗成長的快樂。

說學法:

以幼兒爲主體,創造條件讓幼兒參加探究活動,不僅提高、鍛鍊了能力,更昇華了情感。本次活動採用的學法有:

1、多通道參與法:《綱要》科學領域目標明確指出:"能用多種感官動手動腦,探究問題;用適當的方式表達,交流探索的過程和結果。"活動中,我引導幼兒看一看、試一試、比一比、說一說等多種感官的參與,不知不覺對自己的成長髮生了興趣。

2、交流討論法:當幼兒對自己成長有一定的感受時,讓他們互相交流自己的看法,講述自己的故事,討論自己的成長,不僅讓幼兒分享快樂,達到生生互動,而且能提高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3、展示法:讓幼兒展示自己的本領,發揮了幼兒的主體作用,每個幼兒都獲得了表現自我的機會,並對自己的成長充滿了期待。

4、嘗試法:陶行知說過"做中教,做中學,做中求進步"。在活動中讓幼兒製作、排序、佈置"本領樹",幼兒的思維更加靈活,各種能力得到鍛鍊,拓展了知識面。

與此同時,我還通過幼兒間的互補學習,師幼合作共長的方法,表達着各自豐富的、多樣性的認識,體現着"以幼兒發展爲本"的理念。

說教學程序:

我採用環環相扣組織此活動程序,活動流程爲:

激發興趣--自由探索--積累經驗--交流體驗--展示自己--操作表現--分享快樂1、激發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活動開始,以活動室環境的變化引發幼兒對小時候用品的興趣。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9

活動目標

1、通過嘗味活動引導幼兒觀察自己的五官變化,並畫出不同的表情。

2、引導幼兒用不同的點、線、形、顏色表達自己的感受,體驗大膽創作的愉悅。

3、培養幼兒動手操作的能力,並能根據所觀察到得現象大膽地在同伴之間交流。

4、培養幼兒良好的作畫習慣。

重點難點

用不同的點、線、形、顏色 根據自己的觀察畫出不同的表情。

活動準備

1、水彩筆、油畫棒、繪畫紙等繪畫工具、材料。

2、四川牛肉乾、話梅、苦丁茶、糖等食物若干。

3、小勺、盤、牙籤、餐巾紙等生活用品若干套。

活動過程:

1、通過“常味畫表情”引導幼兒觀察人物表情特徵。

(1)教師出示幾種食物(四川牛肉乾、話梅、苦丁茶、糖等食物若干),讓幼兒說說他們各是什麼味道。

(2)請幾位幼兒分別品嚐上述幾種食物,大家根據他們的表情猜他們品嚐的什麼食物。

(3)教師引導幼兒觀察、討論。

吃辣食物的幼兒:舌頭伸出來吸涼氣,手還在不停地扇。

吃酸食物的幼兒:手捂腮幫子,嘴嘬在一起,眼、眉團得像個小包子。

吃苦食物的幼兒:咧着嘴,皺着眉,吐着苦水。

吃甜事物的幼兒:笑着,嘴角向上,眼睛彎彎地像小月亮。

2、請所有幼兒自由品嚐不同味道的食物,互相觀察或照鏡子觀察自己的表情。

3、幼兒嘗味畫表情後,教師給予適當指導。

(1)引導幼兒大膽把自己的感受和觀察到的特點表現出來。人物多少不限,表情不限。

(2)引導幼兒用簡單的點、線、形、顏色,初步畫出五官的變化。

4、講評作業:請小朋友們通過看畫猜出畫上幼兒吃了什麼味道的食物。自然結束。

教學反思

這節課氣氛濃厚,通過嘗味引發了幼兒興趣 ,孩子在自發地畫畫。但通過所畫畫也看到了平時基本功訓練不夠,,顏色運用不夠協調,形的運用也不夠完美,以後注意多練。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10

活動目標:

1、初步讓幼兒瞭解物體膨脹的條件。

2、激發幼兒學會用比較觀察的方法發現事物之間的聯繫。

3、萌發幼兒對物體膨脹現象產生興趣和探索慾望。

教具準備:膨脹的食物圖片ppt、

實物準備:菊花、木耳、乒乓球、黃豆(幹、溼)

活動設計過程:

一、引導幼兒認識遇水膨脹

1、 小朋友,今天有這麼多老師陪我們一起上課你們高興嗎?老師還請來了一位客人(出示泡過的和沒泡過的兩種黃豆)

師:小朋友,你們認識這位小客人嗎?

幼:黃豆

師:咦,這兩種黃豆怎麼不一樣呢?

幼:有一種用水泡過了。

師:對,這是老師昨天晚上用水泡過的,你們看看有什麼不一樣呢?

幼:泡過的大,沒泡過的小。

幼:泡過的是軟的,沒泡過的是硬的。

2、 豆寶寶還帶來了它的好朋友,你們想知道是誰嗎?出示木耳

師:小朋友,木耳是什麼顏色的?

幼:黑色

師:因此,有人叫它黑木耳。你們再用手摸摸,什麼感覺的?

幼:硬的

師:既然木耳又黑又硬,我們給它洗個澡怎麼樣?你們想想,洗澡後它會變成什麼樣子的呢?幼兒分組操作

師:通過實驗你們發現了什麼?

幼:木耳泡過後變大了

:像黃豆、木耳這樣經過用水泡之後,體積慢慢變大,這種現象就叫做遇水膨脹。我們生活中有沒有這種遇水膨脹現象呢?

幼:菊花

出示紫菜、菊花茶、茶葉、銀耳的圖片讓幼兒再次觀察膨脹前後的變化。

二、引導幼兒認識遇熱膨脹

出示玉米

師:小朋友,你們摸摸什麼感覺?

幼:硬梆梆的

師:你們猜猜如果我們把玉米放在炒鍋裏經過高溫不斷加熱會發生什麼變化呢?

幼:變大了,變成爆米花了

師:我們來看一段視頻,看看你想的對不對,好不好?(放視頻)

師:小朋友,玉米經過高溫變成什麼了?(爆米花)爆米花 好吃嗎?請問你們吃過爆米花嗎?吃過的是什麼感覺呀?

幼:甜甜的、脆脆的

師:爆米花好吃可不能貪吃,像爆米花、蝦條、薯片這些都是膨化食品,吃多了對小朋友身體可沒好處,所以我們平時要少吃。那像玉米這樣經過高溫加熱變大的現象是膨脹現象嗎?這種現象叫做遇熱膨脹。我們生活中有沒有遇熱膨脹現象呢?

幼:麪包、饅頭、豆腐、油條、蛋糕等等。

3、利用所學知識解決生活難題

出示癟了的乒乓球

師:你們能不能幫助老師把癟了的乒乓球恢復成原來的樣子呢?想想辦法

幼:用手捏捏、扎個眼兒吹吹、用熱水泡泡(讓幼兒逐一操作)

:像乒乓球這樣受熱以後隨着溫度升高,體積慢慢變大這種現象也是遇熱膨脹。

延伸活動

小朋友,我們今天認識了什麼現象呀?一種是像黃豆、木耳那樣遇水膨脹的現象;一種是像玉米那樣遇熱的膨脹現象。你們回家再找找除了食品以外的膨脹現象好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