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精選】幼兒園大班教案模板8篇

【精選】幼兒園大班教案模板8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84W 次

作爲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就有可能用到教案,藉助教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科學化。那麼什麼樣的教案纔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幼兒園大班教案8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精選】幼兒園大班教案模板8篇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1

設計思路

饒有趣味的作品內容,很吸引幼兒。“夠月亮”的畫面和內容讓幼兒充滿好奇,產生了遊戲的衝動。因此這是一個可以“玩”、可以“遊戲”的作品,適宜在大班進行集體教學。

疊高是各年齡段幼兒都喜歡的活動,大班幼兒已積累了一些操作經驗,但對疊高中蘊含的“奧祕”卻不甚清楚。於是,我們藉助文學作品,設計了“夠月亮”活動,讓大班幼兒在與同伴的共同遊戲中探究疊高的“奧祕”,初步體驗合作的樂趣和重要性,引發幼兒積極主動的操作、探究和發現。

活動目標

1.在觀察動物“吃月亮”的畫面中,討論並發現疊高時保持平衡的方法。

2.與同伴一起探究疊高的“奧祕”,從中體驗探索的樂趣。

3.通過語言表達和動作相結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4.引導幼兒在故事和遊戲中學習,感悟生活。

5.樂於與同伴一起想想演演,激發兩人合作表演的興趣。

活動準備

作品的動畫片、幼兒建構作品的照片、PPT(人體疊高):疊高用的多種用具、紙製隔板、可移動的“月亮”。

活動過程

一、交代名稱,引發好奇

(通過“開門見山”式的問題引出作品,引起幼兒無限的遐想和學習的積極性。)

1.這是什麼(月亮)這裏有一個關於月亮的有趣的故事,一起看看這個故事的名字——《月亮的味道》。

2.你認爲月亮是什麼味道的

3.過渡:有一羣動物也在想:月亮是什麼味道的它們想去摘月亮,動物們有沒有摘到月亮動物們用什麼方法摘到月亮的

二、聽講故事,理解作品

(藉助重點問題和插問幫助幼兒理解作品內容,討論並發現疊高的一些方法,促進幼兒觀察能力、思維能力等方面的發展。)

1.播放PPT:看看講講(講述中適當進行一些插問)。

(1)大象這麼大,海龜這麼小,我們一起幫忙想個好辦法,讓上面的大象站穩、下面的海龜不受傷,可以怎麼做(引導幼兒大膽推測)

(2)現在誰來幫忙了獅子站在斑馬身上,它的頭往哪邊比較合適呢爲什麼這樣站比較好

(3)現在幾個動物在摘月亮(7個)你認爲猴子會請哪個動物爬上去比較合適(推進)爲什麼小老鼠爬上去比較合適

(4)小老鼠爲什麼能成功這是朋友們互相合作、努力配合的結果嗎

(5)誰能說說動物們是用什麼辦法站穩、夠到月亮的

2.小結:動物們互相配合,慢慢地往上疊,它們都找到了保持平衡的方法。它們不怕失敗,最終成功地夠到了月亮,嚐到了月亮的味道。大家都覺得付出了那麼多努力很值。

3.過渡:動物們齊心協力用疊高的方法夠到了月亮,品嚐到了“它們吃過的最好吃的東西”。你們想不想也和朋友一起“夠月亮”

三、小組合作,探究方法

(藉助操作體驗和問題討論,引導幼兒在共同遊戲中探究疊高的“奧祕”,體驗合作遊戲的樂趣。)

1.第一次探索。

提供材料:每個桌上有一個可移動的“月亮”。一個塑料筐,筐裏有一些小紙板、罐頭、積木、木板等。每組材料的種類和數量相同。

(1)交代操作要求:

這些材料像什麼呢(動物的腿)這些小紙板可以代替什麼(動物的身體)

有的動物是兩條腿的,也有的動物是四條腿的。你們可以選擇不同的材料代替動物的腿。

材料只有4份,而我們有16個人,可以怎麼玩遊戲呢(4人合作遊戲)

(2)幼兒4人一組探索活動。

[觀察要點]:怎樣的材料適合放在下(上)面怎樣放置材料纔會穩穩當當的

(3)交流各自用什麼辦法“夠月亮”

2.第二次探索。

提供材料:每個小組增添相同數量的藥盒、酸奶罐、圓柱體積木。

(1)交代操作要求:

這次每個小組增加了材料,你們可以用和動物不一樣的方法試試疊高“夠月亮”。

提醒幼兒可移動的“月亮”可移至中間處或最高處。

(2)幼兒4人一組探索活動。

[觀察要點]:幼兒是否有意識地挑選材料幼兒是否能分工合作進行疊高疊高時是否細心

(3)交流各自用什麼辦法“夠月亮”。

(重點介紹與衆不同的方法,分析成功或失敗的原因。)

3.小結激趣。

“夠月亮”的辦法有很多,今天有的小組成功了,有的小組失敗了……以後,我們可以試試各種辦法,相信你們肯定可以夠到月亮。

延伸活動

1.請幼兒欣賞圖片或PPT,引導幼兒看看說說有關人體疊高等畫面,進一步感知其中蘊含着的有關疊高——平衡的“奧祕”。

2.在區域活動中,提供疊高用的多種材料,鼓勵幼兒與同伴一起繼續玩遊戲,並記錄遊戲的操作情況,分享交流自己的經驗。

活動反思:

一、目標定位偏難,幼兒基本掌握

針對三個目標來說,第一個目標偏難,但是在幼兒的掌握情況來說還算不錯,不過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太過於去抓住目標進行教學,顯的有些死板,不夠靈活。第二個目標是感受夜晚大自然的美好意境,但是在活動中不太能體現出來,月亮本是夜空中的精靈,體現一種純淨寧靜的美,但是在活動中沒有營造起這樣的氛圍,這是有點欠缺的。可以在活動開始的時候播放一點關於夜晚的輕音樂,讓幼兒彷彿置身於夜空中。

二、內容主體單板,幼兒興趣不大。

整個活動按照總分總的順序,比較老套,缺乏新意。導入部分過於着急的想去進入下一個環節,所以幼兒思考的比較少,幼兒的主體性體現的還不夠,可以讓幼兒來說一說會在哪裏看到過月亮,看到的月亮是怎樣的。可能由於我教齡不長,我怕把問題拋出去之後會收不回來,還是要在以後的更多活動中自己獲取經驗來解決這個問題。

在請幼兒第一次欣賞完詩歌的時候,我提問的問題可以在廣泛一點,不要把問題框死在詩歌中,可以充分發揮幼兒的主動性,發揮想象力,讓他們想一想聽到了什麼,他們的思維肯定還會更加廣闊。

在活動中應該肯定幼兒的每一個回答,不能去否定幼兒的想法,在活動結束後我才發現,我過分的去強調了詩歌的題目是《月亮》,而一直去否定幼兒提出的“月亮和我好”,這也是一大忌。

三、延伸環節倉促,主題沒有昇華

過於倉促的去結束活動,忽略可以很精彩的主題昇華部分,可以在結束部分讓幼兒在說說,可以給月亮找哪些好朋友,在活動中也要突出夜晚的情感,安靜純淨。突然的讓幼兒出去給月亮找朋友也顯得有點不切實際。可能我的教育手法比較稚嫩,在幼兒面前也不太能放開自己,顯的有些拘謹,情感的表現還不是很到位,不能以感情以聲音來吸引幼兒,這也是我在以後需要繼續發展的方向。

關於這次的活動,王老師給予的意見和評價也是我以後繼續前進的動力,我相信在這樣一片和諧的環境中,我也一定會繼續努力,不斷吸取成熟教師和有經驗的老師的良好教學方法和手段,提高自己,努力爲八幼的持續發展添磚加瓦。

還有,在活動中,我的目標達成度不夠,沒有詩歌的意境美;教師教的痕跡也較多,幼兒理解不夠;對幼兒的表述細節,教師關注不夠,“飄”“盛”,沒有及時糾正。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在老師的引導下,學習運用觀察、比較、推理方法解決問題。

2、通過介紹鳥列的趣聞,進一步激發幼兒愛鳥的情感。

3、讓幼兒學會初步的記錄方法。

4、通過觀察、交流與討論等活動,感知周圍事物的不斷變化,知道一切都在變。

環境創設

智力競賽題

重點與難點

運用觀察、比較、推理方法解決問題

活動過程

一、選擇題

把全班孩子分成2組,每組一套A B C D的牌子,可以和隊員商量聽取意見 ,然後選擇最爲迅速的答案舉牌示意。

1、鳥有啄洞的本領,爲什麼要啄洞?(B D)

A:監視敵人 B:餵養寶寶 C:休息 D:啄蟲

2、爲什麼鳥要長鼻毛?(B)

A:爲了魅力 B:擋住啄洞時候飛出的木屑

C:保暖 D 測量

3、最小的鳥事什麼鳥?

A:鴕鳥 B:燕子 C :鵜鶘 D:蜂鳥

4、最重的鳥事什麼鳥?

AS:鴕鳥 B: 燕子 C:蜂鳥 D:喜鵲

5、鵜鶘起飛時候正確的動作是什麼?

A:直接從水面上飛起 B:2腳拍水起飛

C:從水面上跑動起飛 D:找塊石頭然後起飛

二、搶答題

1、說出3中會捕魚的鳥

2、說出2種不會飛的鳥

3、最大的鳥事什麼鳥?

4、舉世無雙的建築師是誰?

三、是非題

1、會捉魚的鳥有 烏鴉、鵜鶘、信天翁對不對?(對)

2、會捉蟲的鳥有 烏鴉、啄木鳥 、麻雀。對不對 (對)

3、孔雀媽媽開屏真漂亮,對不對?(錯)

4、老鷹是很溫柔的`動物,對不對?(錯)

活動反思

1、在新課的引入上:我採用了典故導入法:講一段歷史,然後引導學生通過問題逐步引入新課。這樣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和學習主動性。

2、對課標的把握準確:備課前我深入研究了課標中有關本課的教學要求,在本教研組老師的集體研討中,我更加明確了本科在整個教材中的地位,準確的把握了課標的要求。在備課中將課標要求逐項落到了實處,將“學爲主體”作爲整個教學的重中之重。

3、對學生的學法指導要求到位:本課有一個探究活動——鳥適於飛行的特點。這個活動在新課標中要求學生獨立完成,但鳥適於飛行的特點較多,而且探究起來有一定的難度。因此在備課時,結合本組老師的意見,我將“鳥適於飛行的特點”這一探究活動內容分解成若干個小問題,設計成“小組PK”的形式,在課堂讓各小組學生合作探究,在學生開展探究前提出明確要求,指導學生展開探究。在學生探究時,及時瞭解各小組學生的探究進度及探究情況,發現問題及時解決,並幫助探究有困難的小組完成探究活動。之後組織各學習小組選派代表進行展示本組的探究成果,然後組織學生進行小組間合作交流及再次展示合作探究成果,最後師生共同合作,互動交流,概括總結,得出結論。

4、情感教育落實到位:在教學中採用學生小組內合作探究、小組間合作交流討論及二次合作學習的方式,充分培養了學生的團隊合作交流意識,調動了學生自主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同時通過探討,讓學生進一步強化了“生物體結構與功能相適應”的生物學基本觀點,將情感教育落實到了課堂教學中去。

5、圖文結合:在組織學生進行合作探究時,讓學生看書中圖片,自主繪畫,信息直觀形象,簡潔明瞭,更有利於學生的自主探究,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率。

不足之處有:

1、在知識點間的過渡上,語言設計組織不夠精煉,過渡不太自然。

2、在進行探究時,沒有給學生提供活體材料,讓學生觀察鳥類的飛行。

3、在探究活動結束,概括鳥類特徵之間的過渡太突然。

4、在學生的展示中,由於時間所限,參與展示的學生人數較少。

5、在新課結束時,知識的整合方式有待改進。

總之,在今後的教學中,我要不斷學習,從書中學,從同行中學,從實踐中學,努力提升自己。

小百科:鳥綱是脊椎動物亞門的一綱。體均被羽,恆溫,卵生,胚胎外有羊膜。前肢成翼,有時退化。多營飛翔生活。心臟是2心房2心室。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在嘗試與比較中,使幼兒不受位置、形狀、粗細的干擾,感知長度守恆。

2、鼓勵幼兒積極思考,培養幼兒小心驗證的科學品質。

3、培養幼兒比較和判斷的能力。

4、讓幼兒懂得簡單的數學道理。

5、能與同伴合作,並嘗試記錄結果。

活動準備:

經驗準備:會使用自然測量

材料準備:教具:等長鉛筆兩支、例圖、操作紙、回形針、生活用品傘兩把

學具:回形針、操作紙、記號筆人手一份、自制牛奶盒容器

活動過程:

1、導入活動:走進“線條王國”

2、初步感知:以位置的不同爲干擾因素

1)出示平行放置的2支等長的鉛筆,這兩隻鉛筆一樣長嗎?你是怎麼知道的?

2)位置干擾:將其中一支鉛筆向左或向右錯開,現在這兩支鉛筆是一樣長嗎?

誰有辦法,來證明它們到底是一樣長還是不一樣長?請幼兒上來操作

教師小結:一樣長的物品,雖然擺放位置改變了,但是長度還是不變。

3、初步理解階段:以形狀的不同爲干擾因素。

出示一張例圖:一條直線和一條折線

a兩條線有哪裏不一樣?

b兩條不同形狀的線,它們一樣長嗎?爲什麼?

c你們可以怎麼證明誰長誰短?

師:我們可以用測量的方法來準確的只是是不是一樣長,張老師也給小朋友準備了測量工具,誰來測量?

d教師引導幼兒用測量工具來驗證

e師:你們發現了什麼?

小結:一樣長的物品,雖然形狀不同,但它們的長度沒有改變。

4、進步鞏固階段:增加粗細干擾因素,幼兒自主探索。

活動反思:

開展此次長度守恆活動前,幼兒已經具有測量的相關經驗,對於測量需要掌握的方法也有了一定的基礎。我結合前幾次的測量活動,依據幼兒活動的熱情,請幼兒繼續尋找生活材料,探討長度守恆的原理。

活動的環節很簡單:提出問題——介紹遊戲規則——請幼兒自由探索——總結操作的經驗。

爲什麼要創設簡單的環節進行操作呢?我有幾點想法。

第一,幼兒已經具備測量方法的經驗,因此簡單的回憶和提出問題就能夠喚起幼兒已有的知識經驗。

第二,大班幼兒已經具備獨立操作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因此創設情景或者遊戲式的活動,能夠充分發揮大班幼兒的自主自願性,體現活動中的主體性和主動性。

第三,爲幼兒創設寬鬆的操作氛圍,給幼兒的思考留有足夠的空間,便於幼兒從操作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同時教師也能夠通過充足的操作時間發現幼兒的問題,更加有針對性地予以指導。

小百科:長度是一維空間的度量,爲點到點的距離。通常在量度二維空間中量度線段邊長時,稱呼長度數值較大的爲長,不比其值大或者在“側邊”的爲寬。所以寬度其實也是長度量度的一種,故此在三維空間中量度“垂直長度”的高都是。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激發幼兒對物體下落現象探索的興趣。

2、通過一系列小實驗,培養幼兒操作、觀察、講述能力。

3、通過比較引導幼兒感知物體不同的下落速度和線路,並獲得較正確的比較方法。

  活動重難點:

1、活動重點:不同的物體下落的線路,速度都不一樣。

2、活動難點:同物不同形狀下落速度理解。

  活動準備:

1、物質準備:塑料袋、沙包、小型玩具、紙片、羽毛、 糖紙、毛線繩、實驗記錄紙等。

2、知識準備:有觀察過輕的物體(如:羽毛)下落時的經驗,知道是慢慢的、飄着的。

  活動過程:

(一)導入:教師演示物體下落實驗,幼兒觀察講述。(2分)提問:老師手上有什麼?(沙包、羽毛)我分別把它們拋到空中!大家看看,說說它們是怎樣下落的。

(二)展開:(25分)1、小實驗《物體下落》。(4分)觀察講述實驗材料(幼兒分成組),每組一份實驗材料。

提問:老師給你們準備了各種各樣的材料,你們看都有什麼?幼兒說出實驗材料名稱( 幼兒進行實驗方法) 各組幼兒每人拿一個實驗物依次上拋! 大家共同觀察現象。

提問:所有的物體被拋到空中後是怎樣下落的?

2、小實驗《物體下落速度比較》(重點)(7分)方法:幼兒分成4組,各組幼兒一起拋出手中物體,觀察比較物體下落現象,(可進行2次實驗)。過程中,幼兒嘗試將物體的下落速度記錄到“記錄表”中。

指導語:剛纔許多小朋友也發現了有的物體落得快,有的物體落得慢,在你們實驗的材料中,哪些物品落得快?哪些物品落得慢呢?請小朋友再試一試。實驗時大家要同時鬆手,儘量把實驗材料拋到一樣的高度。

提問:什麼物體落得快?什麼物體落得慢?爲什麼?

小結:不同物體下落的速度有快有慢,比較重的物體落得快,比較輕的物體落得慢。

3、小實驗《物體下落時的路線》(重點)(6分)(1)教師演示將羽毛和沙包分別拋到空中,引導幼兒觀察,發現物體下落路線是不一樣的?

(2)請幼兒分組實驗,觀察物體下落路線。

(3)每組選一位代表說說物體下落時呈現的路線。

過程中,幼兒嘗試將物體的下落速度記錄到“記錄表”中。

小結:不同物體下落的路線不一樣,有的是直線的,有的是曲線的,直線的落地快,曲線的落地慢。

4、小實驗《同物不同形狀下落實驗》(難點)(8分)(1) 出示相同的兩張紙問: 你用什麼辦法讓它們落下時的速度和線路不一樣?

(2)引導幼兒將紙折成不同的形狀進行實驗。

過程中,幼兒嘗試將物體的下落速度記錄到“記錄表”中。

小結:同樣的物體形狀不同,落下來的情況也不同。

(三)結束:(3分)1、對幼兒操作過程中的表現進行評價! 請幼兒收拾整理桌面物品。

2、活動延伸:製作《美麗的下落圖》。方法:在白紙的一個角落,倒一點粘稠度適宜的水粉顏料,緩緩拿起白紙,使之豎直,顏料便往下直線流動,快到紙邊時 轉一個方向,使顏料繼續直線往下流動。如此循環,顏料在紙上,“走”(流動)出一條路徑(軌跡)。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5

設計意圖

幼兒長到5、6歲時,原來的乳牙開始逐漸脫落,換上將影響孩子一生的恆牙,如任其自然往往會產生一些不良後果,及時教給幼兒換牙的知識,則可使他們儘快適應這一生理變化,學會科學地保護牙齒。美觀、整齊、健康的牙齒將有益於孩子將來的生活與工作。

活動目標

(一)知道不健康的牙齒會給人們帶來身體的痛苦,給生活和工作帶來不便。

(二)認識牙齒,瞭解換牙的知識,瞭解牙齒的功用,讓幼兒知道怎樣才能長出美觀、整齊的牙齒。

(三)懂得如何保護牙齒,並掌握正確的刷牙方齒。

  活動準備

  角色扮演:醫生和病人

  活動過程

1.教師帶領全體幼兒觀察牙科診所的環境,牙科醫生的工作引導幼兒觀察這是什麼地方?有些什麼人?有些什麼器械?那些牙科醫生在幹什麼。

2.觀察牙科診所的宣傳欄。引導幼兒觀看宣傳欄裏的圖片並說說內容。

3.觀察哪些病人到牙科診所看病。

(1)引導幼兒觀察這些病人怎麼了?他們得了什麼病?

(2)引導幼兒談論他們爲什麼要請醫生治好牙病?

(3)教師小結:這些病人得了牙病後,牙很痛,吃東西會很不舒服,疼痛也會影響他們的工作,所以他們要請醫生幫助他們,治好牙病.

4.活動結束,就幼兒參觀的所見所聞組織談話,並引導幼兒思考議論:"他們爲什麼會生牙病?"教師小結:"由於病人沒有保護好自己的牙齒,所以生牙病了,小朋友一定要保護好自己的牙齒".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一、通過故事讓幼兒體驗作品幽默的情趣,培養幼兒活潑開朗的性格。

二、鼓勵幼兒發揮想象力,大膽地續編故事,並嘗試故事表演。

三、理解故事內容,大膽講述簡單的事情。

四、大膽想象,嘗試講述故事的不同發展。

活動準備:

1、課件

2、用積木和其他材料佈置好膽小先生家的場景、

3、小老鼠頭飾若干

活動過程:

一、放課件,介紹故事主人公及他的房子。

二、講述及續編故事。

1、講述故事第一段,提問:膽小先生的家是怎麼樣的?膽小先生有沒有放了母老鼠?請持不同意見的小朋友分坐成兩組,各自講講理由。

2、講述故事的第二段,提問:膽小先生有沒有和老鼠換房間?爲什麼?老鼠換了房間後,他們做了些什麼?請持不同意見的小朋友分坐成兩組,各自講講理由。

3、講述故事的第三段,提問:“大老鼠要將膽小先生趕出房子,膽小先生答應了嗎?請持不同意見的小朋友分坐成兩組,各自講講理由。

三、完整欣賞課件,聽故事。

四、討論:

1、你有什麼害怕的經歷?害怕什麼?

2、如果你遇到害怕的事情會怎麼辦?

鼓勵幼兒做勇敢、有力量的人。

五、請幼兒選擇自己喜歡的角色嘗試表演故事。

反思:

《膽小先生》重點是幫助幼兒懂得遇到困難不要害怕,培養勇敢品質, 培養幼兒運用語言講述能力, 幫助幼兒理解“大吃一驚”“抱頭鼠竄”的意思,讓幼兒瞭解故事情節,感受膽小先生性格變化。

1 出示道具:首先,上課之前我準備了相應得的教具,大老鼠若干,膽小先生以及積木搭成的樓房,當我出示這些道具的時候,幼兒非常的興奮

2.談話導入“猜猜這個房子的主人是誰?在這個房裏將會發生怎樣的事呢?這是幼兒已經產生了很大的興趣。

3 講述故事接着我非常有感情的邊表演邊講述了這個故事,幼兒基本上認真的聽完了這個故事

4 提問激趣通過提問的方式,激發幼兒的興趣,“大老鼠闖進膽小先生的家,膽小先生是怎麼做的?”“膽小先生爲什麼讓大老鼠住進地下室?”引導幼兒講述故事裏大老鼠語言加深幼兒對故事印象。最後,啓發幼兒續編故事結尾。

小百科:膽小指人的(心理狀態)過於害怕有威懾力的事物而(不敢與面對現實)不能自拔。做事畏縮、顧及。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瞭解故事所傳達的情節畫面,大膽想象虎斑貓不同的生活階段與心靈感受。

2.初步感知有愛,有自由,是最幸福的事情。

活動準備:

ppt課件,投票板,心形貼紙37枚(貼與椅背後)活動過程:

一、激趣導入--介紹主角虎斑貓導入:今天,我要向你們推薦一本非常有意思的書。

提問:你在封面上看到了什麼?

小結:就像你們說的那樣,封面上有一隻特別神氣的貓。

過渡:這隻貓模樣長的不一般,還有一個特別的本領,誰來說一說你的發現。

小結:它是一隻特殊的貓,是一隻能死而復生、活了100萬次的虎斑貓。

分析:這一環節爲了引起幼兒對閱讀故事的興趣,並瞭解故事主角--虎斑貓的特別之處。

二、理解思考--感受貓的"前塵往事"過渡:這隻活了100萬次的貓做過無數人的寵物,得到過無數人的愛。

1.出示PPT(6副貓跟着不同主人的圖片)提問:仔細看看,虎斑貓曾經有哪些主人?

小結:這些年虎斑貓分別做過國王的貓,水手的貓,小偷的貓,孤獨老人的貓,魔術師的貓,和小女孩的貓。

提問:你們覺得貓跟着誰最幸福。

小結:有人覺得被疼愛最幸福的,有人認爲有好吃的是最幸福的,每個人的想法都是不同的。

提問:貓跟着不同的主人會不會遇到不如意的事情小結:原來,做別人家的貓有時就是這樣身不由己的,可能主人們表達愛的方式你不一定喜歡。

2.閱讀故事前半部分提問:你覺得貓有沒有真心喜歡過它的主人,這是爲什麼?

小結:原來主人想做的事情並不是貓喜歡的,所以他並不快樂。他非常渴望能做回自己。

分析:將貓不自由的生活經歷進行細緻的講述,目的是爲了引導幼兒發現虎斑貓由始至終都不愛主人的真正原因,以及虎斑貓,驕傲自我的心理狀態。從這一段活動開始,我們就需要幼兒大量的藉助經驗去想像貓跟着不同主人的生活。爲了讓幼兒感受貓的不幸福,本段的完整故事由教師帶着孩子們一起閱讀,進一步渲染情感氛圍。

三、閱讀感受--貓真正的幸福提問:做回了自己的貓想幹些什麼?

小結:能自由地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我想現在虎斑貓應該是很快樂的。

1.閱讀圖書,瞭解虎斑貓後來的生活。

提問:誰來回憶一下貓,做回自己,以後發生的什麼有意思的事情?(教師給予幼兒一些思考的方向提示;引導幼兒回憶貓以前的驕傲生活。)提問:虎斑貓爲什麼會這麼受歡迎呢?

小結:虎斑貓一直炫耀自己的特殊本領和經歷,所有的母貓都想和貓交朋友,真的感覺很幸福。

過渡:白貓和虎斑貓之後的生活變得更有意思了。

提問:媽媽爸爸會做哪些事情來表達對孩子的愛呢?

小結:虎斑貓有了白貓和小貓,它發現最愛的不是自己了,它愛母貓,也愛可愛的貓寶寶們,原來,有朋友、有愛、有家庭就能讓我們感到快樂。

2.講述最後的故事結局提問:爲什麼虎斑貓選擇不再活過來?

虎斑貓在天堂裏如果遇到了白貓,它們會過上什麼樣的幸福生活呢?

小結:虎斑貓擁有了朋友,擁有了愛和家庭,它已經滿足了。有愛的故事永遠不會結束,相信虎斑貓一定能在天堂裏繼續和白貓幸福地生活在一起。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理解詩歌內容,瞭解小屋快樂的內涵。

2.欣賞並感知詩歌的意境美,初步學習仿編詩歌。

3.運用已有生活經驗,根據畫面大膽想象、推測並表達自己對故事情節的理解。

4.能安靜地傾聽別人的發言,並積極思考,體驗文學活動的樂趣。

【活動重難點】

理解詩歌內容,初步學習仿編詩歌。

【活動準備】

課件、空白小房子兩間、若干裝飾材料。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教師出示鵝卵石吸引幼兒注意,並引出主題。

師:小朋友你們看,老師手裏拿的是什麼呀?(鵝卵石)我們幼兒園的小朋友就用這些漂亮的鵝卵石搭了一間小屋,並給他起了一個好聽的名字叫“快樂的小屋”,你們猜一猜爲什麼叫“快樂的小屋”呢?

二、基本部分

(一)欣賞詩歌,感受了解快樂小屋的內涵。

師:老師給你們帶來一首優美的詩歌,聽完這首詩歌你就知道他爲什麼叫“快樂的小屋”了。小朋友可要認真聽呀!裏面都有誰來到了快樂的小屋(播放詩歌)?

欣賞完後提問:詩歌當中是誰給小屋帶來了快樂?

幼兒回答,教師再帶領幼兒二次欣賞。

師總結:小屋得到好朋友的幫助變成了快樂的小屋,小動物們也因爲利用自己的特殊本領幫助了小屋而感到快樂,咦,小朋友你們看,今天小屋和他的好朋友們來到了我的教室。(出示課件,師朗誦詩歌)

(二)利用課件再次欣賞詩歌,感受詩歌的意境美。

欣賞完後教師總結:聽完這首詩歌,小朋友的心情是怎樣的啊?對,今天小屋因爲得到好朋友的幫助變得很快樂,而小動物也因爲自己的特殊本領幫助了小屋也覺得很快樂,那我們小朋友在以後的生活中遇到別人有困難,需要我們幫助的時候,我們也要儘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幫助別人,別人得到我們的幫助會很快樂,我們也會覺得快樂。在這麼快樂的時刻,我們小朋友就跟着老師一邊大聲朗誦着詩歌一邊表演好看的動作吧!(放音樂、幼兒圍圓圈跳舞)

(三)引導幼兒仿編詩歌。

師:小朋友,你快樂嗎?那趕快回到座位上去,老師還有一個好消息要告訴你呢!其實還有許多朋友,今天也想讓小屋變得更快樂,你們想他們會是誰?他們是怎樣讓小屋更快樂的?(幼兒回答,四個幼兒一組進行仿編詩歌並帶領全體幼兒表演、兩組)

(四)引導幼兒裝扮小屋,感受快樂,鍛鍊幼兒動手操作能力。

師:哇,我們小朋友都變成了小詩人了,可是,你們看那邊有兩間小屋想讓自己變得更漂亮,今天老師給你們準備了許多讓小屋變漂亮的物品,我們小朋友趕快動手來幫助他吧!(幼兒動手操作,過程中教師提問幼兒引導仿編詩歌中的句子)

【結束部分】

師:現在小屋變的這麼漂亮,小朋友你們用自己靈巧的雙手幫助了小屋,你的心情是怎樣的?現在就把我們快樂的心情和其他小朋友們一起分享吧!

【活動反思】

本課在教學設計時,儘量尋找一個結合點,走向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首先是改變了過去單一開掘人文價值的做法,在教學中儘量輔以對字、詞、句、段的訓練與品讀,同時在訓練中蘊涵對學生情感的教育,讓學生學會熱愛,學會珍惜,學會感恩。

本文寫作方法上始終以兒童視角、兒童語言、兒童心理敘述故事。同時,他賦予小屋以人的情感,把一個簡單的搬遷,寫得充滿了濃郁的感傷和牽掛。

但是在引導學生體悟作者對小屋的情感時,處理得比較簡單,不夠細膩,應該逐步分析每一個我對小屋的情感變化,從孩子的視角,體味“懷念”這種情感。

此外,在本課教學導入時,用學生感興趣的話題引導學生自由表達,較爲成功。但在後面的教學中沒有延續這種做法,教學效果就不夠圓滿。應該圍繞“我”對小屋的情感變化,繼續引導學生進行口語交際訓練,就會使對課文的理解,以及訓練達到雙贏的效果,更加圓滿地走向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

小百科:快樂,漢語詞彙,讀音爲kuài lè。快樂是人類精神上的一種愉悅,是一種心靈上的滿足,是由內而外感受到的一種非常舒服的感覺。比喻人的一種開心、高興的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