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一年級教案 > 小學一年級語文教案——《小松樹和大松樹》課堂實錄

小學一年級語文教案——《小松樹和大松樹》課堂實錄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2W 次
小學一年級語文教案——《小松樹和大松樹》課堂實錄
一、創設情境,導入課文
  師:小朋友,你們看,這是什麼?(教師用簡單的線條在黑板上勾畫出一座大山。)
  生:是一座大山。(學生很興奮)
  師:在這座大山裏呀,山上的一棵小松樹和山下的一棵大松樹之間發生了一件事。(教師貼出二棵松樹)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這個寓言故事。(師揭題,指名生讀題,齊讀課題)
  (評析:《語文課程標準》中把喜歡閱讀,感受閱讀的樂趣作爲低年級閱讀教學目標的第一條,所以我在導入課時,就努力去創設一種情境來激發學生的興趣。用簡筆畫來吸引學生,加之導入語又帶着點兒神祕的語氣,上課伊始就把學生的閱讀興趣給激發起來了。)
  二、初讀課文,認讀生字。
  師:現在,我們就來聽一位叔叔給我們講這個故事,要認真看書、仔細聽喲!
  (播放課文錄音。)
  (評析:一年級學生有的不會聽課文錄音,往往只是聽,不看書,這樣就起不到範讀作用。所以,我在這裏提出認真看書、仔細聽很有必要。)
  師:你覺得這位叔叔讀得怎麼樣?生評。
  師:你要向叔叔學習什麼?生自由談。
  師:想像叔叔這樣讀嗎?請大家自己試着讀讀課文,爭取讀準每一個生字詞,讀通順每個句子,遇到難讀的生字詞或句子時你準備怎麼辦?
  生:我可以讀幾遍,也可以向同桌的小朋友請教請教。
  生:我也可以請教老師。
  (學生讀課文)
  (教師出示生字詞)
  師:你們看,生字從課文中跑出來啦!這些生字中,哪些字在沒學過之前,你就已經認識了。
  生:我原來已經認識“棵、鬆”。
  生:我上幼兒園時,就已經認識了“爺、伯、孩”。
  生:我早就認識“回”了。
  師:小朋友們認識的字真多!還有哪些字現在你通過聽讀或別的方法也學會了?
  生:我看電視時認識了“答”。
  生:我在走路時看廣告牌認識了“託”。
  生:學數學時,學到了比多比少,我認識“多”了。
  生:我看童話故事書時認識了“低、摸、呢”。
  (師即時對他們的識字方法、途徑給以恰當的評價。)
  師請生齊讀一下認識的字。
  師:(劃出“摸、慚愧”)這些不認識的字請大家藉助拼音多讀幾遍。
  (生自由讀指名讀“小老師”領讀)
  (評析:識字是低年級閱讀教學中的一個重點。在教學中主要體現了這樣幾點:先自學後教,先了解學生已認識的字,並評價、激勵學生多途徑的巧妙識字法,在此基礎上來教學那些不認識的字。以學定教。字不離詞、詞不離句;寓識於讀、以識促讀。這樣安排既符合識字規律,又充分了解學生,學生學得輕鬆愉快。)
三、自主朗讀,感悟體驗。
  師:看,生字娃娃現在又回到了課文中。讓我們再讀讀課文,邊讀邊看書上的插圖,自己試着讀懂課文,不懂的地方,同桌間也可以互相討論討論。(學生自讀課文。)
  (學生齊讀第一自然段)
  師:讀了這一段,你知道了什麼?
  學生自由發言。
  師:看來同學們讀懂了這一段。原來小松樹和大松樹是鄰居,它倆經常在一起聊天,這一天小松樹對大松樹說了些什麼呢?請同學們自己讀讀第二自然段。
  (評價:教師通過板畫、形象的語言,使學生一下子進入到課文的情境之中。)
  (學生讀課文)
  師:你們覺得小松樹怎麼樣?是從哪兒看出來的?
  生:它太驕傲了!覺得自己能看到很遠很遠的地方,大松樹卻看不到。
  師:你不僅談了自己的看法,還能結合小松樹說的話來證明自己的觀點,是一位讀書小博士。
  生:小松樹太得意了!說到“你呢”時說不定都不用眼睛好好看大松樹,只瞟了一下大松樹!
  師:你真會讀書,還加入了自己的想象。
  生:它太沒禮貌了!跟大松樹說話時喊“喂”。(邊說邊做動作)
  師:你加上了動作,真形象。
  生:小松樹太認爲自己了不起了。
  師:嗯,我也有這樣的體會。那我們讀課文時就要把小松樹的這種傲氣、不禮貌讀出來。自己試着讀讀。
  (學生讀課文。指生讀。)
  生:我覺得他沒讀出小松樹沒禮貌的樣子,我來讀一讀。(學生讀得有感情,其他同學表示贊同。)
  師:嗯,真是一棵不講禮貌、傲氣的小松樹。我也想來讀一讀,請大家看老師臉上的表情,仔細聽老師讀的聲音,覺得我讀得好的就給我掌聲,讀得不好的地方請提出來。
  (師惟妙惟肖地朗讀)學生給以熱烈的掌聲
  師:爲什麼給我掌聲?
  生:你讀得很正確、很流利,做到了不添字、不漏字。
  生:你不僅讀得有感情,還加上了表情、動作。
  生:你讀出了小松樹那種驕傲、得意洋洋的樣子。
  生(讀得很有感情的同學):你讀得比我還好。
  師:謝謝你小朋友,讓我們一起進步。想知道我爲什麼讀得這麼好嗎?告訴你一個小祕密,我在讀的時候把自己當成了一棵小松樹,“我”站在高高的大山上,覺得自己可高大、可威風了,朝腳下看去,高樓大廈、我的那羣樹兄弟們矮小得跟一隻小螞蟻一樣;我向遠處望去能看到千里之外,可我的樹兄弟們說不定只能看到一尺之外!小朋友你說我的心裏該多高興、多自豪啊!
師:小朋友,現在你們就是這棵大山上的小松樹了,對着腳下的大松樹來說一說。
  (學生興致勃勃地自由練讀小松樹的話。)
  (評析:教師是學生學習的合作者、朋友,在這裏學生把老師看成了好夥伴,平等民主的師生關係爲學習活動創設了輕鬆、和諧的氛圍,此時老師與他們同思考、同朗讀、同競賽,師生間互相對感情朗讀予以評價,師生間、生生間的多方式評價更好地促進了學生的學習和發展。)
  師:大松樹聽後生氣了嗎?看看課文中的插圖。
  生:大松樹沒有生氣,它還在笑呢。
  生:大松樹不跟它一般見識。
  師:嗯,大松樹心眼兒真大,寬宏大量,不和小松樹計較。可小松樹的話被風伯伯聽見了,它是怎麼說的?(師貼圖)
  (學生讀課文第三自然段。指生讀風伯伯的話。)
  師:風伯伯的話你們聽懂了嗎?
  生:風伯伯批評了小松樹,不讓它驕傲。
  生:風伯伯說小松樹能看得遠是大山爺爺把它托起來的,並不是小松樹長得高。
  師:對,如果沒了大山的幫助小松樹不可能有這麼高。
  師:怎樣才能讀好風伯伯的話呢?想想當你犯了錯誤時爺爺、奶奶、爸爸、媽媽他們是用什麼樣的語氣批評教育你的,就用他們當時的語氣來讀讀風伯伯的話。
  學生自讀
  指名生讀,(有的讀得很嚴肅;有的讀得很溫和;有的讀得很慈祥、親切。)
  師:風伯伯真慈祥、真寬宏大量。
  (學生聯繫自身的生活,自己對文本作了個性化的理解、朗讀,正是學習活動中主體地位的充分體現。)
  師:小松樹知道錯了嗎?
  (生讀課文第四自然段。)
  師:你從這段中的哪個詞看出來的?(慚愧)
  師:慚愧什麼意思?
  生:慚愧的意思就和我們前面學的難爲情意思差不多。
  師:對像小松樹這樣因做錯了事,現在已經認識到自己錯了,而感到難爲情這就是慚愧。(同學們點頭)
  師:同學們,現在你們就是這棵知道錯了的小松樹,這時你可能會臉紅了,頭低下來了。(學生低頭做“慚愧”的樣子。)
  師:小松樹,這時,你想對風伯伯或者大山、大松樹說些什麼呢?四人小組內商量一下選一個說話對象,練着說說。
  生以四人小組爲單位選定一個說話對象進行練習稍後學生以小組爲單位進行交流。
  生:風伯伯,我錯了,謝謝您對我的教育。
  生:大山爺爺,我能看得遠,那都離不開你的幫助,我要謝謝你。
  師:這棵小松樹成功了不忘給他幫助的人。
生:大松樹姐姐,你比我長得高,我能看得遠,那是大山爺爺把我托起來的,我不應該瞧不起你,請你原諒我。
  生:大松樹爺爺,您心眼兒真大,我那麼沒禮貌地和您說話,您都不跟我生氣。
  師:小朋友們說得都很好!現在小松樹已經變成了一個既有禮貌又謙虛的孩子了。老師這兒也有一句話想送給小松樹。
  (出示):虛心的人,常想已之短;驕傲的人常誇已之長。
  (生自由讀指名讀齊讀記住它讓它時刻提醒自己)
  師佈置課後作業:課後收集一些關於謙虛的重要性的格言、警句
  (評析:《語文課程標準》中指出: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學生學習的過程中有自己個性化的理解,老師要充分尊重他們的理解。
  老師在指導學生充分朗讀課文的基礎上,引導學生與小松樹、大松樹、風伯伯對話,拉近了學生與文本的距離。學生有的責備小松樹不講禮貌、瞧不起人,有的忠勸小松樹,有的替小松樹向大松樹道歉、承認錯誤、儼然就是其中一員。在這個對話過程中,學生對課文的理解、對人物的感受和體驗更加深刻,潛移默化地提高了認識,陶冶了情操。)
  四、角色表演,昇華體驗。
  1、自讀課文,要求讀好小松樹和風伯伯的對話。
  2、四人小組分角色練習讀課文,也可以加上動作以及剛纔小朋友們的想象。
  3、指名小組戴頭飾朗讀、表演。
  (評析:表演是對課文進行再創造。讓學生表演課文中的角色,是一種更爲深入的體驗。學生戴上小松樹、大松樹、風伯伯的頭飾,在表演中去體驗、感受不同角色的不同個性。小松樹的傲氣、大松樹的大度、風伯伯的慈祥和寬容都表現得惟妙惟肖,課堂上氣氛十分活躍。)
  五、總結、談感受。
  師:學了這篇課文後,你有什麼感受?
  生答不出。
  師:再仔細讀讀課文,讀讀風伯伯的話,相信你們一定能找到答案。
  (生饒有興致地再讀稍後,紛紛舉手)
  生:我們在平時的學習和生活中不能盲目自大,看不起別人。
  生:犯了錯誤不要緊,要能知錯就改。
  生:當別人做錯了事時,我對他要寬容。
  生:一個小朋友做錯了事時,我們要像風伯伯那樣教育他。
  (評析:“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活生生的學生個體對文本的理解和感受是不同的,教學活動中,教師充分尊重他們個性化的理解,尊重他們對文本多元化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