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四年級教案 > 蘇教版四年級下冊《雲雀的心願》評課稿

蘇教版四年級下冊《雲雀的心願》評課稿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5W 次

  《雲雀的心願》評課稿一

蘇教版四年級下冊《雲雀的心願》評課稿

近日聽了我校徐老師執教的《雲雀的心願》這一課。

《雲雀的心願》圍繞“森林實在是太重要了”這句話展開的,課文不論是寫伐樹毀林森林變沙漠,河水氾濫成災,還是寫森林是個大水庫,是個巨大的空調器,都是爲了突出森林的重要性。因此,徐老師把本節課的教學重點定爲:瞭解森林的重要性。由於受到知識水平的限制,學生理解“森林是大水庫,是一個巨大的空調器”比較困難,這是本課的教學難點。教學中徐老師採用提示法引導學生將課文語言內化爲自己的語言。例如學習“森林是大水庫”部分,學生自由讀文後,徐老師出示了“樹冠……可以……;樹幹上的苔蘚可以……;樹下的枯枝敗葉也可以……;土壤可以……所以說……”讓學生說說爲什麼森林是大水庫。然後再引導學生讀課文,體會作者述說的條理性。再如學習“森林是空調器”這部分時,將森林和空調做比較,讓學生用“因爲……所以……”“之所以……是因爲……”的句式來回答。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以上環節中,徐老師採用不同的方式引導學生多次深入文本和文本反覆對話,在反覆朗讀過程中,領悟到大水庫和空調器的神奇,從而對森林升騰起保護之情。這樣,自然而然就突破課文重點、難點。

本文是以小云雀和媽媽對話的形式展開故事情節的,語言生動有趣,適合朗讀。在教學中,徐老師把朗讀訓練貫穿始終,採用不同形式的讀,讓學生反覆朗讀課文,感悟課文內容。爲了讓學生讀出感情,徐老師以語言描繪、圖畫展現、表演體驗等不同方法創設了一個個生動的情境,充分調動學生的感覺器官,引導學生從不同的角度去感受、體驗文中生動的形象和優美的語言。比如學習“飛過沙漠”這部分,徐老師播放了狂風的聲音,展現了寸草不生的沙漠圖,讓學生感受“漫天飛舞”的.沙漠,理解“貧瘠”的意思,讀出“風沙”的可怕。另外,徐老師注意朗讀評價的及時性、針對性和鼓勵性。例如指導朗讀“飛過大河上空”部分。學生讀得比較平直,徐老師引導道:“河水嘩嘩地衝下來,你還能這麼平靜嗎?讀得氣勢再大一點。”

徐老師注重實踐運用,進行德育滲透。在課堂教學中體現了大語文教學觀,注重了課堂內外的結合。課前學生收集了植樹造林的作用的資料,課上讓學生充分交流,教師再用詩一般的語言進行概括,讓學生對森林的作用有了更全面的瞭解。這爲最後寫環保標語埋下了伏筆。新課程標準指出:“語文課程還應重視提高學生的品德修養和審美情趣,使他們逐步形成良好的個性和健全的人格,促進德、智、體、美的和諧發展。”徐老師安排“寫環保標語”這個環節,起到了德育滲透潤物細無聲的作用。

  《雲雀的心願》評課稿二

這次“送培到鎮”活動,語文展示課的執教內容是四年級19課《雲雀的心願》的第一教時。第一課,楊臣主任和我們學校401班孩子展示了各自的風采,第二課,**小學的校長和402班孩子盡顯了自我的魅力。

我們語文老師都知道第一教時如何要上出新意,很難!所以這兩節課的設計者就把角度轉向了“求真”“倡簡”和“務實”。

一、“求真”

這兩節課都是真實的課堂,沒有絲毫的作秀,所展示的就是我們的家常課。尤其是顧校長的課,連課件都沒有準備,只用到了實物投影儀。捨棄了以往我們老師所追求的“新”“ 奇”“花”表面的精彩紛呈,而去追求“返璞歸真”。其次,真,還體現在“真誠”上,楊主任在說教學思路之前,還向所有的老師講了在這節課中的一個小小的“筆誤”,在板書“邀”的時候,寫“方”先寫了“撇”再寫“橫折鉤”,其實,這個問題很少有老師關注到。

顧校長在說自己上課後的得失的時候也坦誠

地說自己在前半部分的字詞的教學部分浪費了很多寶貴的教學時間,實際上後面還有許多環節可深層次地挖掘,所以後文祕雜燴網部分略顯“粗糙”。兩位老師都用自己的“真誠”詮釋着教育,其實,我們利羣小學的每一位老師何嘗不是這樣?

二、“倡簡”

簡簡單單教語文,這裏的“簡單”,不能片面地理解爲字面的“簡單”。這裏的“簡”是指簡約的教學內容,簡化的教學環節和簡便的教學方法。楊主任的“三讀”課文,循序漸進,使本課的學習目標一一落實,水到渠成。顧校長讓孩子們藉助課前的“悅讀日誌”交流自己的學習經驗,分享自己學習的快樂,自然而然,在孩子的你一言我一語和老師適時的點撥把這節課的重難點全部突破,達到了預期的教學效果。

三“務實”

楊主任的課堂,最亮麗的風景線就是孩子們書聲朗朗。在語文課堂中最美的是什麼?就是孩子們朗朗的讀書聲。“書讀百遍,其義自現”閱讀就是教師、學生、文本之間的對話過程。楊老師聲情並茂的範讀,彰顯了我們老師紮實的基本功;學生們的爭先彙報,展示了我們402班孩子的語文功底,這些都讓會寧的朋友不斷地點頭稱讚。

顧校長的精彩還在於課堂中的不露痕跡的應試滲透,在理解詞語“氾濫成災”“亂砍濫伐”時,抓住了“濫”這個字在字典中的不同含義,讓孩子給這兩個“濫”選擇意思。這樣的實實在在的教學,孩子們一定能考試,而且會考試。

四、專家如是說

在老師們的評課結束後,南通市小語學科帶頭人何建軍老師,也就這兩堂課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整理如下:

1、用閱讀期待激發了孩子的學習慾望

2、理解“貧瘠”,要出示多角度的圖片或者場景,不能約束孩子們的思維和想象。理解詞語更重要的是要聯繫生活來解讀,“語文即生活”。

3、第一課的“填空”和後面的“給課文分段”這兩個環節的順序最好要調整一下,要遵循孩子的認知過程。

4、第二節課,用“因爲所以”變爲“之所以 因爲”來說話,注重了孩子的思維訓練。

  《雲雀的心願》評課稿三

《雲雀的心願》這篇課文是一篇童話,以形象化的語言描述了小云雀與媽媽的所見、所聞、所言,讓學生明白森林的重要作用,不能亂砍濫伐,要多植樹造林。聞老師上的這節課給我們的感覺自然、流暢,教學效果比較明顯。聞老師的課強調學生通過讀書交流,有所感悟,有所體驗。從教學設計、課件製作,我們感受到了聞老師作了不少努力,這節課上有很多值得我們學習的方面:

一、整節課的教學思路清晰,從整體上把握教材,突出了教學重點。

在複習導入環節,首先從課題入手:引導學生回憶雲雀的心願是什麼?並從文中找出這段話,然後點出關鍵句:森林實在是太重要了!爲什麼森林實在是太重要了呢?這是本文的教學重點,聞老師的教學圍繞着這一問題全面展開,讀讀想想,從文中尋找關鍵詞句體會交流。這樣的教學,培養了學生抓住重點詞句概括課文內容的能力,並幫助他們理清課文脈絡,把握文章的要點,爲進一步學習課文、領悟課文精髓奠定了基礎。

二、藉助課件,創設情景,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內容。

生動的課件能再現、強化、傳遞教學內容,畫面會揭發學生興趣,激活他們的思維和情感活動。聞老師根據教學內容製作了許多課件,“貧瘠的沙漠;河水氾濫成災”等,這些畫面給學生帶來了深深的震撼,讓他們能在情境中感知了砍伐森林的危害之大,幫助學生深入理解了課文內容,並有感而發, 與文本作者產生了共鳴。如在教學雲雀來到沙漠上空時,先讓學生交流“文中哪個詞最能說明沙漠的特點”,然後採用直觀教學手段,出示沙漠的圖片,讓學生很容易地理解了文中的“黃沙漫天飛舞”、“迷得睜不開眼”、“貧瘠”等詞語,體會到沙漠環境的惡劣,感悟到“埋怨”和“心疼”的情感,學生就能很好地讀出了小云雀和媽媽的對話,從而體會到森林的重要。

三、抓住重點段的品讀,突破教學難點。

課文的第10、13自然段是本文的兩個重點段,主要講了森林的兩個作用:蓄水防洪與調節氣溫,並且形象地把森林比作爲水庫和空調器,爲了讓學生弄清爲什麼將森林比作水庫和空調器,聞老師先讓學生自己讀一讀第10自然段,想想爲什麼說森林是一座大水庫?接着引導學生看課件示意圖理解森林是怎樣蓄水的,並指導學生有順序複述。

四、總結課堂教學時善於結合學過的詩歌發出號召,使課文的主題得到昇華。

在這節課快結束時,聞老師設計了一個環節,就是讓學生看課件齊讀本冊教材的第一課“走,我們去植樹”的後半段課文,這樣巧妙的把兩課結合起來,使學生不僅能夠把所學的知識聯繫起來,而且更深刻地認識到植樹造林的重要性,非常具有號召力,使這節課的主題得到昇華。

總之,聞老師的這節課教學重點突出,教學目標得到了落實。尤其在學習“河水氾濫成災”這部分時,聞老師讓學生讀書、看課件、交流,學生有了很好的情感體會,與小云雀有了共鳴。不失爲一堂好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