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三年級教案 > 三年級語文下冊《月球之謎》教案大綱

三年級語文下冊《月球之謎》教案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44W 次

一、設計理念。

三年級語文下冊《月球之謎》教案

探索奧祕,是人類的天性,因爲每個正常的人都有求知慾。從某種意義上說,謎是推動人不斷探索、不斷前進、不斷髮展的動力。讓孩子們從小就心中有謎,試圖去解開這些謎,這本身就是一個孕育發展和創造的過程。因此,本教學設計力圖通過語言文字的閱讀,把謎播種在孩子們的心田,使之成爲持續學習和進步的動力。怎樣才能把謎播種在孩子們的心田裏呢?語文課有語文的方式,那就是:引導孩子在與文本、文化和客觀世界的對話中,去敞亮,去點染。

二、教材分析。

《月球之謎》是新課程標準小學三年級語文下冊的一篇科普性文章。文章短小精悍,蘊含了豐富的科學知識,可讀性強,趣味性強。全文緊扣謎來寫,可謂謎象叢生。開篇從遐想入手,引出一連串的問題,首寫謎。接着寫人們對月球的瞭解,以及開展的實驗,看似在揭密,其實,處處生謎,用一個自然段的省略號,留下無窮無盡的謎。正因爲如此,課文爲讀者留下了無限的空間,讓讀者去遐想,去探索。因此,這是一篇激發學生探索熱情的好教材。

三、教學目標。

根據教學大綱對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等三維目標統一的要求以及我對教材的分析和對學生的瞭解,故將本節課的教學目標定爲以下三大方面:

1、知識與技能。

(1)理解課文內容,瞭解月面的基本情況,以及課文提到的和月球有關的未解之謎。

(2)培養學生[此文轉於斐斐課件園 FFKJ。Net]就掌握的材料提出問題的能力。

(3)積累一些與月亮有關的詩句。

2、過程與方法。

運用想象、資料交流、質疑等各種方法,強化學生對月球魅力的感受。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激發同學們探索大自然的興趣,培養同學們熱愛科學和大自然的情感。

四、教學重點。

依據教學大綱、教材內容和學生的年齡特點,特定本課的教學重點爲:瞭解月球是一個什麼樣的世界,文中寫了月球的哪些未解之謎?

五、教學難點。

因爲月球對於人類來說是充滿神祕色彩的,迄今爲止,只有少數宇航員登上了月球,而且由於各種原因,不能在月球上久留,只能從月球上採集一些標本或做一些簡單的實驗。所以對於三年級的小學生來說,他們對有關月球的知識是知之甚少的。依據此點和對教材的分析,特定本課的教學難點爲:利用資料交流、古詩句積累和想象等手段,引導學生真正感受月亮的神祕與奧祕,同時引導學生髮現問題,提出問題。

六、教學策略。

培養學生良好的人文素養,語文素養以及合作探究精神,創新精神,新課程標準的重要理念,爲了實現這一目標,同時也爲體現新課程標準中知識與能力、情感與態度,過程與方法三個維度的統一,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構建開放而有活力的語文課堂。教學時依據課改理念,採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結合實際進行拓展延伸,從而體現教師的主導性和學生的主體地位,體現語文課的開放性和語文課與社會、與人生相結合的特點。具體方法有:

1、創設情景法:

《月球之謎》一課描寫了月球奇異的'景色。對於月球上面的神祕之處,學生有着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慾,教材雖配有插圖,但卻是靜止的,不能很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於是我利用悠悠課堂多媒體課件,給學生創設了形象、直觀的和諧情境。

2、合作探究法:

在探究中通過有效的小組活動的開展,展現一個小組集體智慧的結晶,培養了學生質疑的能力。

3、以讀代講法,讀中感悟法。

七、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導入新課。

一堂新課的導語設計是至關重要的。俗話說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富有情趣的導語,就像師生之間駕起一座溝通心距的橋。通過橋樑,師生的心會拉近。

《月球之謎》這一課的導語我是這樣設計的:每當夜幕降臨,一輪明月懸掛在高高的夜空,那皎潔的月光曾引起人們多少美好的遐想!它到底藏着多少祕密啊?在1969年7月20日,美國兩名宇航員首次登上月球,發現了很多的月球之迷。

如此激趣導入新課,學生的聽覺、思維與想象及學習的情緒都被調動起來,同時,由課文第一段導入,既使學生重溫了上節課學習的內容,也爲新課起到了連接的作用。

現在就讓我們跟隨這兩名宇航員乘坐阿波羅號宇宙飛船向月球出發,好嗎?(揭示題目,板書)

(二)自主探究,讀文感悟。

1、學習第二段和資料袋。

(1)出示課件演示:

看,這就是月球,當我們來到月球,第一眼看到的是什麼樣的景色?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根據學生的認知水平,利用直觀形象的多媒體課件資源,引導學生觀看錄象,整體感知。

(2)請大家找一找在課文的哪一個自然段?把它劃下來,並讀一讀。以讀代講,讓學生劃出描繪月球景色的句子,想象月球上神祕的景象。

(3)哪位宇航員來給我們彙報你第一眼看到的景色?能不能用一個詞概括這是什麼樣的景色?

採用學生喜歡的形式,以小宇航員的形式爲學生創設情境,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探究的慾望

(4)月球上的景色奇異在哪兒呢?

你能把這奇異的景色讀一讀嗎?(指名讀)

讓我們把這十分奇異的景色告訴地球上的人們吧。(齊讀)

閱讀是學生與文本的對話,要給學生充分的朗讀時間,培養自主讀書的能力,在正確、流利地讀書的同時,獲得初步的理解和體驗,體驗讀書的快樂。

(5)我們原本以爲月球上有美麗的嫦娥,潔白的玉兔,然而月球上的景色與我們想象的簡直太不一樣了,那麼就讓我們看看宇航員們從月球上拍回的照片。(出示課件)

你們看,宇航員在月球上是怎樣行走的呢?怎麼會這樣呢?

結合課文,引導學生學習課後資料袋裏的內容,豐富學生的知識。有利於對課文的理解。

2、學習月球的未解之謎。

新課標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爲,要使學生在自主、探究、合作學習中,培養對課文的感受、理解、欣賞和評價的能力,最後對課文內容形成初步的自我理解。

針對這一理念,這一環節我採用讀→找→議→誦的學習方法,自學第3~6自然段。重點以小組合作的形式探究月球之謎。宇航員把月球上的塵土和岩石帶回了地球做進一步的實驗和研究,科學家做了哪些實驗,發現了哪些未解之謎?

(1)自己小聲讀一讀3~6段,邊讀邊想科學家做了哪些實驗?(全班交流)

(2)在這三個實驗中,你最感興趣的是哪個實驗?仔細讀一讀,假如你們就是參與實驗的科學家,發現了很多現象,你們有什麼想法和感受呢?

這一環節讓孩子懂得自主、探究式地去解決問題及遇到的困難。

(3)彙報交流。

這一環節着眼於學生加強對課文的體驗和領悟,開闊視野,培養綜合素養。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爲,要使學生在自主、探究、合作學習中,培養對課文的感受、理解、欣賞和評價的能力,最後對課文內容形成初步的自我理解。

(4)課文的第7自然段出現了一個省略號,它想告訴我們什麼呢?

(5)除了這些實驗給我們提出了沒有揭開的謎,結合你們讀的資料,你還想提出哪些謎呢?

第斯多惠說過:知識是不應該灌輸給學生的,而應引導學生去發現它們,獨立地掌握它們。在教學中以知謎、探謎爲主線,進行探究性學習,激發學生探究科學、不斷質疑的興趣。在探究中通過有效的小組活動的開展,展現一個小組集體智慧的結晶,培養了學生質疑的能力。使得每個學生的頭腦細胞活躍,富有創新意識,其設計的目的是爲了引導學生不斷自主參與、自主學習,培養了濃厚的學習語文的興趣。

(三)發散思維,拓展練習。

1、假如20年後你登上了月球,你準備去做什麼?

爲學生插上想象的翅膀,爲學生留下足夠的空間張揚個性、激揚靈性服務。同時也激發學生愛科學、學科學的決心。

2、師生共同交流描寫月亮的詩句。

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月來滿地水,雲起一天山。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夏深明月夜,江靜碧雲天。

豐富自己的積累,感受詩句的優美。

3、課後蒐集一些自己感興趣的月球資料。

在培養學生蒐集和處理信息能力的同時,激發學生探索奧祕的興趣。

(四)總結全文。

俗話說:編筐編簍,全在收口。課文總結,在課堂教學中地位不可低估。通過總結,能促進學生對一堂課的教學進行梳理,提綱挈領,抓住重點,儲存信息,鞏固記憶知識。有利於學生抽象思維能力。

同學們和科學家們一樣都對月球有很大的興趣,有志氣有決心!我想不用多久月球肯定會被人類開發和利用。用課文最後一句話來結束我們這節課:對神祕的月球,人類還將繼續探索下去。(齊讀)

板書設計:

塵土是否能殺菌?

22、月球之謎

水藻爲何鮮嫩青綠?

年齡是否比地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