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六年級教案 > 《凡卡》教學實錄

《凡卡》教學實錄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9.73K 次

師:同學們好,這節課的學習任務是學習俄國作家契訶夫120年前寫的一個故事《凡卡》我想先問一下同學們,我們要學的文章的體裁是什麼?

《凡卡》教學實錄

生:記敘文。

師:“記敘”是一個廣義的說法,具體到這篇課文,它的體裁是什麼?

生:寫信的記敘文。

師:這不是一篇完整的書信,文章只是把書信穿插在文裏,我想告訴大家,這是一篇小說。什麼是小說?小說,是用塑造人物的方式,創造一定的情節,設置一定的環境,通過人物的故事表現生活的作品。

師:大家先把黑板上的八個字讀三遍,力求讀準字音,並看清它的結構和筆畫。

摩 崽 戳 噎 鮎 醺 耷 蘸

(生認讀生字)

(師板書:說說凡卡)

師:這篇課文的閱讀要解決三個問題。首先走近課文中的主人公,每位同學從課文中找內容,用簡短的句子表述凡卡是怎樣的小孩。發言的要求是:說一個簡短的句子,根據課文來說話,力求發言的角度和別人不同。我先說一個句子:凡卡是一個9歲的小男孩。大家繼續說開去。

生:凡卡是一個生活在下層社會,受人剝削的小男孩。

師:這是比較概括的語言,請根據課文來說話。

生:我從課文第8段“經常挨毒打,老闆娘用魚嘴戳他的臉”讀出凡卡是個受人剝削的小男孩,他的命運很悲慘。

師:這就是根據課文來說話。

生:我覺得凡卡是一個天真的小男孩(生有感情的朗讀)“凡卡把那張寫滿字的紙折成四折,裝進一個信封裏,那個信封是前一天晚上花一個戈比買的……他很滿意沒人打攪他寫信,就戴上帽子,連破皮襖都沒披,只穿着襯衫,跑到街上去了……”

師:我覺的“天真”這兩個字還需要再換個說法,寫信的目的是什麼?難道是天真的舉動嗎?他充滿着希望,期待爺爺來救他。

生:我感覺凡卡是一個嚮往快樂生活的男孩。文章說:他天天受到主人的毒打,並且在信中哀求爺爺很多次,說是想回到村子裏因爲在城市他很孤獨,村子裏雖然很窮,但是很快樂。

師:我補充一點,他是個非常希望快樂和自由的'小孩,自由的成分比快樂更重

生:我從第8段“簡直沒有”、“一點”這些詞中讀出凡卡是一個命運十分悲慘的小男孩。

師:是啊,他是一個常常吃不飽的童工。他可能是一個即使不會做錯事,也是要捱打的童工。他也是一個沒有父母的孤兒。

生:凡卡說他的生活“連狗都不如”,所以我認爲他飽受折磨。

師:老師來小結一下課文中的凡卡,他是一個沒爹沒孃的9歲的童工,是一個飽受欺凌的兒童,是一個曾經在鄉村裏和自己的爺爺有過苦難和自由的小孩,是一個在學徒期間飽受欺凌,設法寫信給爺爺,期望脫離苦海的男孩。這篇課文帶給我們的是故事裏兒童悲慘的生活和他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師板書:讀讀課文)

師:剛纔諸位同學不約而同的找到這樣的材料:“昨天晚上我捱了一次毒打”這是第8自然段我們來讀一讀。第一次讀:設身處地的讀,好像自己就是凡卡,就是一個9歲的男孩在傾訴自己的苦難。每一位同學都自由地讀吧,開始。

(生自由地輕聲朗讀)

師:這段文字有一部分需要用低訴的語調來讀,有一部分需要用懇求的語調來讀,揣摩一下,再讀起來

(生自由地分層朗讀)

師:我們再來讀,男生用低訴的語調先來讀,女生用懇求的語調來讀,在什麼地方銜接,自己去悟。

(生男女分工,有感情的分層朗讀)

師:你們的朗讀讓我心靈很震撼。這樣的課文不能大聲朗讀,因爲這是在寫悲慘的生活。保持這樣的語調,聲音可以稍微大一點,再讀一次。

(生再次朗讀)

師:9歲的孩子,在信中向爺爺傾訴了自己的辛酸,再回到這一段,用三個字概括凡卡的生活狀況。這一層是從哪幾個角度寫凡卡的生活的,找出文章裏面的關鍵字。

生:我感覺應該是“揪”、“揍”、“戳”

師:這三個關鍵字可同時概括爲一字,哪個?

生:打

生:我覺得還有一個字:“餓”因爲他早飯只有一點麪包午飯只有稀粥,晚飯也只有一點麪包。

師:注意這樣一個語句與語句之間的過渡:“吃的呢?簡直沒有”,這一層都指向一個字“吃”。一個“打”,一個“吃”繼續看語句之間的銜接。

生:我覺得還有一個字“累”,因爲他不知不覺睡着了。

師:這是一個特定環境中的累,而且信中反覆寫了一個字,是哪個字?我覺得是“睡”。

師:我們讀一段文章的時候要非常關注它的層次,剛纔的朗讀就是讀出這一大段的層次。剛纔的概括,又是繼續的細化、深化第一層次中的三個小層次。課文正是從“打”、“吃”、“睡”三個方面來表現凡卡的苦難生活的。其他的各段也可以這樣來讀。

(師板書:談談感受)

師:下面的活動更有難度,你認爲這篇課文裏面最撼動你的心靈的是什麼地方?

生:課文裏面最撼動我的心靈地方是凡卡寫信時傷心的嘆氣和他在信中一次次哀求爺爺。當時凡卡才9歲,是個很小的孩子,心中卻充滿了哀怨和痛苦。

師:反覆寫自己的哀怨,反覆的哀求震撼了我們的心靈。

生:第8自然段中:“我給您跪下了,我會永遠爲您禱告上帝帶我離開這兒吧,要不,我就要死了……”我從“跪”、“永遠”、“禱告”這些詞感覺到凡卡過着水深火熱的生活。

師:凡卡唯一能求助的對象只有爺爺,因此只有哀求爺爺。

生:令我感動的地方是:凡卡傷心地嘆口氣,又呆呆地望着窗口。我彷彿看到了一雙絕望的眼神,凡卡才9歲,不應該有這樣的眼神。

師:“呆呆的望着窗口”引出的是回憶和爺爺在一起的快樂時光,這就更增加了悲哀,快樂的時光沒有了只有捱打受餓,這是用快樂的回憶寫自己的悲哀。

生:第21段最讓我感動“他在夢裏看見一鋪暖炕,炕上坐着他的爺爺,搭拉着兩條腿,正在念他的信……”這是凡卡在遭受毒打後的夢,是一種嚮往。

師:多麼美好的夢,注意這個“夢”,在凡卡的世界裏,寫夢就是寫他的悲哀。

生:讀着21段,我覺得很心酸,因爲他只是9歲的孩子,但現在能做的是將甜蜜的希望和對美好的嚮往全部歸結到夢境。

師:是啊夢境是現實的反光,我覺得我們下一步的討論要昇華一下,從作者表達的技巧來看最震撼我們心靈的地方、最讓我們感受到滿腹悲哀的地方在哪裏?

生:文章的第4、5自然段可以看出他願意回到的村莊。雖然村莊很窮,而凡卡還是願意回去,可見他是嚮往快樂和自由的。

生:我從15自然段中的兩個“可憐”可以看出凡卡遭遇的生活很悲慘。

師:是啊,我還從你讀的文字裏看出凡卡心靈的純潔,多可愛的小男孩啊。但是最撼動我們心靈的地方,請大家關注第16 、17段,一起來讀一下。

生(讀第16 、17段):凡卡把那張寫滿字的紙折成四折,裝進一個信封裏,那個信封是前一天晚上花一個戈比買的。他想了一想,蘸一蘸墨水,寫上地址:“鄉下爺爺收”。

師:再讀一次,把“鄉下爺爺收”讀得充滿希望

(生再朗讀)

師:我認爲最撼動我們心靈的地方就在這裏:“鄉下爺爺收”,爲什麼?你們用這樣的句子來說話:這是一封永遠××的信。

生:這是一封永遠寄不出去的信。

生:這是一封爺爺永遠收不到的信。

生:這是一封永遠充滿希望的信。

生:這是一封永遠對爺爺充滿愛的信。

師:這是一封永遠在信封裏裝着的、傾訴自己苦難的信,他的爺爺永遠不可能收到他滿懷的期望、無限的期盼和痛苦,無人知曉,只能在夢中夢到爺爺。他不能解脫,也不能逃脫,他可能真的要死了。這是最悲哀之處。這篇文章最值得欣賞的地方就在這樣的筆法上,他用了一種模糊的稱呼:“鄉下爺爺收”,沒有地址!這符合一個9歲孩子的知識狀況,這也告訴我們,當時凡卡這樣的孩子,他們的災難是無窮無盡的。大家可以繼續品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