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二年級教案 > 小學語文二年級《狼和小羊》課堂教案

小學語文二年級《狼和小羊》課堂教案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36W 次

教學實錄片段一

小學語文二年級《狼和小羊》課堂教案

生:“黃鸝”是什麼意思?

生:黃鸝就是一種鳥呀!

師:(展示黃鸝圖片)現在我們來觀賞黃鸝鳥吧!

生:(好奇而饒有興趣地探身盯着看)

師:誰來介紹一下黃鸝鳥的樣子?

生:(爭先恐後的舉手)

生:羽毛金黃的!

生:它真漂亮!

生:好可愛呀!

師:想聽聽它的歌聲嗎?

生:(一齊激動地喊)想!

師:(播放黃鸝叫聲)聽,它的叫聲——

生:(齊)很好聽!

師:詩歌裏的“黃鸝”指的是誰呢?請你看課文中的圖說一說。

生:小女孩!

師:小女孩怎麼成“黃鸝鳥”了呢?

生:她在媽媽懷裏唱歌。

生:她小時候學說話就像黃鸝唱歌一樣。

生:“野菊”是什麼呀?

生:就是野菊花。

師:秋天到了,小河邊的野菊花開放了!請採到野菊花的小朋友把花拿出來讓大家觀賞觀賞。

生(從抽屜裏拿出、興奮地舉起野菊花,衆生驚喜的擁過來看)

師:誰來說說它的樣子?

生:金黃的花瓣,綠綠的葉子。

生:真好看!

師:請聞一聞吧!

生:(深呼吸)好香啊!

生:清香!

生:小女孩怎麼是野菊花了呢?

師:這個問題提的好!請小朋友仔細看看小姑娘身上的打扮,想想這個問題。

生:(沉思,忽有所悟)她穿着粉紅的衣裳,藍藍的褲子,頭上還戴着黃蝴蝶結,就像漂亮的野菊花。

生:她爸爸把她背到哪裏就香到哪裏!

生:我還不懂“曾”是什麼意思。

師:請小朋友把第一小節多讀幾遍,想想“曾”是什麼意思。

生:(各自朗讀,思索)“曾”就是以前。

生:就是說這個女孩小的時候像快樂的小黃鸝,美麗的野菊花。

師:我們小朋友在小的時候是不是也在媽媽懷裏咿咿呀呀地學說話,幸福地趴在爸爸寬厚結實的背上呀?

生:(失聲、開心地笑)

師:小時侯,我們都被爸爸、媽媽寵着、愛着,多幸福呀!讓我們美美地讀第一小節吧!

生:(個個有聲有色地朗讀)

……

自評:

這是上學期我在常態下(教室後排沒有聽課老師)引導學生學習蘇教版小語第三冊第三單元的課文《鄉下孩子》第一節時的實錄片斷。教學的成功——學生學習得主動、快樂、有情趣,讓我欣慰,不由得再想起課前所做的教學準備來。《鄉下孩子》屬於詩歌體裁。全詩反映了農村孩子游戲、勞動等豐富多彩的童年生活,抒發了熱愛農村廣闊天地的思想感情,真摯感人。從我們班學生的實際學習水平來說,學習這首詩歌的主要難度是:語意上的省略和跳躍,詩歌第一節內容“曾是媽媽懷裏歡唱的黃鸝,曾是爸爸背上盛開的野菊。”這兩句主語省略,暗語的修辭手法讓學生難認其本體,更難體會到“鄉下孩子”成長中的幸福感了。再則,雖說本班學生大都也是鄉下孩子,但從其周邊的自然環境和他們生活、行動所涉及的範圍來看,他們是難以見到黃鸝這種鳥的,大多數學生即使看到了野菊也不知其爲何物。針對實際學情,課前我和學生學生一起做了這樣的準備:在電腦的素材庫裏找出“黃鸝”的圖片和它的鳴叫聲;佈置學生野外採集的作業:和家人一起採野菊花。這樣做,爲學生在課堂學習中可能遇到的學習困難準備了可用的解決方案。

課堂裏,我發現學生學習的實際水平、情況和我課前的估預差不離,所以我順勢適時採用生生間問疑解答和教師適時點撥的方式進行教學。這樣“根據學生質疑相機學習”的辦法,師隨生走,順“藤”摸“瓜”,隨機指點、扶持,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得到了多方面的發展:欣賞老師提供的圖畫、同學採集的實物,聆聽聲音、聞聞氣味, 調動了學生的多種感官的活動,激發了學習積極性,培養了學生觀察能力,認識事物的能力;教師的順勢啓發性提問,學生的深入質疑,都在學生圖文結合的學習、感悟中找到了答案,並有了自己獨特的理解,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口語交際能力都有了發展;教師親切的啓發性話語把學生也帶回了他們自己幸福的幼兒時光,學生在失聲啞笑中走進了詩歌所描繪的美好意境;在理解中生情,動情的朗讀既讓學生展示了自己對詩歌的理解,又讓他們受到優美語言文字的薰陶。

教學實錄片段二

師:讀讀第一自然段,想一想,狼和小羊,誰先來到小溪邊?

生:(讀)

生(一部分):狼先來到小溪邊。

生(一部分):小羊先來到小溪邊。

師:(引讀第一自然段)狼來到——(小溪邊),看到——(小羊)在那兒——(喝水)。

師:現在你認爲是誰先來到小溪邊?

生(絕大多數):小羊!

生(一個):(低聲地)是狼

(此時課堂出現了空白)

師:(略帶遺憾地看了這位學生一眼)從課文內容知道,明明是小羊先來到小溪邊,而狼確硬說,小羊把它喝的水弄髒了。

……

自評:

以上是我上學期在爲全校語文教師上展示課蘇教版小語第三冊第四單元課文《狼和小羊(第一課時)》引導學生總結課文蘊涵的道理時出現的尷尬一幕。直到這節課結束,我也沒有弄明白,學生爲什麼會“執拗”地認爲:是狼先來到小溪邊。帶着這個疑問教學第二課時,我的第一問就是向那個“執拗”的學生提出的:“你爲什麼認爲是狼先來到小溪邊的?”“因爲我看到溪邊有一塊大石頭,是狼先躲到大石頭後面的……”學生的回答讓我既吃驚又恍有所悟:是呀,誰規定了學生只能按着課文語句得出唯一的答案呢?學生爲什麼不可以對教材文本有自己獨到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