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散文 > 鄉土中國散文

鄉土中國散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52W 次

自從中國作家樑曉聲道出“三個中國”以來,我認爲一個數字中國,這是講的經濟層面,一個人從出生到死亡,又何曾離開過數字呢?所以“數字中國”又幾乎滲透着中國的國情;

鄉土中國散文

一個“網絡中國”,這就講了國民的生活空間,已經擴展到虛擬空間,也就是在這個空間裏,你是絕對自由的,什麼也可以說,什麼也可以不說,便覺是一個自由的人。可以對自己認爲不對的進行發泄與變罵,這當然不對,不能隨意變罵,不過,可以發佈自己認可的權威,正因爲如此,便有了社會的反向情緒,成了公衆謠言的搖籃,如何避謠,傳遞正能量,作爲有公信力的中國,是不是該反問?我們的公信力呢?謠言智者止,這沒有錯,可這也是一個不好情緒的傳染,不過,這也表示社會發展,每個人都能不同程度在追求素養與進步,而當這個大進步,成爲自己行爲與心裏的受挫,那麼網絡這個虛擬空間,就會讓一些表面上完好的人士因此而喪失,一些不被人知的事情,譬如公衆的惡性惡習醜事,也會公之於衆,很容易讓人想不到,是好是壞,只好任由人評說了。

所以,矛盾也就在此發生了,更有甚者一個“身邊的中國”,便告知了人們的所求、所盼,也就是要過好日子的中國,當然,這個“中國”有點籠統,那就是“身邊的中國”所定指什麼呢?是定指人們的生活,還是定指人們生存的空間,也許全都是,也許又全都不是,因爲身邊總是近在咫尺,我們又如何去遠慮呢?

身邊的人,總是常見,又日常生活在一起,同享這一片藍天與沃土,可身邊的人,總得與生死存亡密切關聯,同樣的人,同樣的路------同樣的鞋,爲何就這般不同?有些人會用國家政策,走上了致富路,而有些人壓根兒就在等國家政策,依然未等來幸福,緣由呢?有些人便觀察了,認爲那人是上面有人,要麼就是走了關係,爲什麼同樣的政策,他可以享受,而另一個他卻不能,就拿貸款來說吧,老百姓不知道,行有行規,寨有寨則,銀行自然就有銀行的規定,就算是居家媳婦,也有自身的門檻,何況是一個部門、一個行業呢?可解釋,有些反而解釋上火,認爲同樣是國家政策,所理解也就在同等程度上,說老百姓是弱勢羣體,得照顧,可有些人一貧如洗,卻貸不了款,而有些人富貴如山,卻還能貸到款呢?實不見,這裏有行業規則,貸出去的東西,總是要還回來的。老百姓也許不知道,只知曉,是國家政策,當知曉,你憑什麼來還時,便來了氣,說是富者越富,窮者越窮,便也拍了胸脯,我也能還,可行業規則會侵到,你拿什麼來還呢?回答會讓你一陣窒息,可以拿家產,而家產沒有值錢的東西,便說拿“命”來還,卻又覺得太過嚴酷與苛責,這與當下的和諧社會是遠遠不能相融的。命,何時值錢呢?只有將“命”生髮出來價值,纔會值錢,這就是我要講的“鄉土”了。

每一個命,生來就在這塊鄉土上。這塊鄉土,有着祖傳的文化積累,每個人就算無知,也已經耳濡目染了,所以同一塊鄉土,往往是貧者居貧、富者居富、學者居學------就是這個道理,因爲大家都生活居在一塊,腳踩的是同一方土,眼睛看到的是同一方人,住的是同樣的樣式與同樣的土房,走在同樣的鄉村泥濘道上,喝的也是同一渠的水,有沒有新發生呢?有,當然有,那往往是後生者,因爲後生可畏,有朝一日被人引領到了離開這一塊鄉土,到了遠方的大城市,他的感觀與視覺,便看到了“大格局”,看到了人來車往、熙熙攘攘的大城市,有着風格迥異的高樓,也有樓盤東流去的奔放色彩,讓人跳出了鄉土的侷限,就感覺自己被置身於大潮中,浸受大海的波濤洶涌,大浪淘沙,自己又何曾淘得“金子”呢!也許不能,也許會擁有一線生機,但是由於他們想離開鄉土,便有一心的準備、一心的吃苦,也就在日積月累中,他們掌握了生存法則,儘管有些還不是那麼理想,有些甚至會沉入到城市的底層,儘管所累、所付出,沒有同等的代價,但他們有最大的收穫,那就是至少可以聞夠城市的風,那是一種陌生而有奇蹟的味道,是可以讓自身的血液沸騰,並且經歷風雨,也許能碰到貴人,也許還能碰撞到城市的寬厚政策,他們便有了轉機,便有了新的生髮,從而,在城市安家,尋找了新的血脈,新的相承,從而他們便可以離開鄉土,真正的離開,進行新的生活。

爲什麼城市會發展這麼快,早些時候,我就有過回想,來到大城市,遠離故土,就已經知道,城市是人的驛站,也就是生活在這大城市裏的人,就好像停泊在港灣的船舶,什麼時候就會遠行,往來船隻會鋪獲海的魚食,讓每個人都要想嘗試這海的美味,同樣港灣只有來來去去的人,直到老了,走不動了,才停下來,固守自己生命的一息。

更有甚者,這些停泊者,不會滿足於喝同樣的水長大,吃着同樣美食,他們會競爭,會強取,這就是“市場”,正因爲有了這個大媒介,有些是山風,有些卻又是泉水,是城市裏品嚐不到的,便成了珍貴稀有,便有了寶貝之稱,當他們來到這城市,以外來務工的名義帶來,他們吃到城市裏的新鮮,而城市裏的人就可以吃到山村鄉土的美味,正是因爲他們的`到來,讓這個城市總是變化着它的輪廓與外貌,也時刻變換着自身運作的筋骨。城市人,你們應該感謝他們,因爲他們的到來,讓你們作了些改變,比如生活,比如舊習,還有比如男婚女嫁,便漸漸有了城市的故事,也有了鄉土的文明,有了城市老闆嫁鄉女,也有了城市靚女嫁鄉蠻------好歹,這一些改變,已經在悄悄轉動這城市的經脈,讓城市在苛責中有了接納,所以,城市便顯得寬廣了,城市裏的人便變得和諧了,根本不像當初那樣,總有一種異樣的目光在挑剔、在輕蔑,何曾想到他們同樣是城市的脊樑。城市因爲他們出多彩,城市人也因爲有他們的服務,而變得享受幸福與美好生活,可那些跳出鄉土的和還在鄉土上成長的人,便顯現出明顯的差異,儘管同樣泥土上滲出來的水,進了城市就成了佳釀,養了這一方人。

按說,地域差異,民風古樸,大概就是講鄉土吧,因爲這一方鄉土養了這一方人,也有了幾乎同樣的性格,就算差異,也只是在遺傳與地理環境上的差異,當他們被撮合得不夠緊密時,便有了一些變化,但這些變化,終究會大同,就像我走了一個鄉村,祖祖輩輩生活在一起,他們的孩子,幾乎都有着近親關係,有好些已經呈現出軀體的病變,也就是說殘疾人或智障人比較多,如果還不作改變,後果這個村莊就會被世間所遺棄,所以現在我們國家推行羣衆路線,要走完最遠一截路,要走完最後一戶人家,是完全正確的,因爲在那最遠久居的鄉村,因爲世世代代生活在一起,已經養成同樣的習俗,同樣的生活經歷,已經鑄就同樣的性格,甚至有着同樣或近或遠的血脈,要想有新的發現,新的變革,國家出臺新政策,可這些並未完全打破他們思想上的固疾,那就是還不如走不出這塊鄉土。這次羣衆路線教育,我雖不從教育角度上來講,有多大程度可以讓這鄉土顯現出生機與活力來,但至少可以引來一陣外來風,可以讓這鄉村有些不平靜了,因爲外來人的生活習慣會打破這鄉土的平靜,這就是故土難離的鄉愁,想必那古時就流傳下來的,“青梅竹馬”“絕世佳人”,在這一方鄉土不是沒有,真的是有利也有弊呀。

世間上的美好,正因爲有它們一直沿習的鄉土,就讓鄉土固守了它的窮、它的質地與其樸素的美,可這樣下去,窮者只會真的越來越窮,因爲鄉土之外,世界已經在改變,有些已經完全在變了,如果還不接受這改變,他們這些生活在鄉土上的人們,就真的可能被世間美好所淘汰,所以羣衆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改變了機關幹部作風,讓這城市的風吹進了邊遠與偏僻、吹走了粗野與落後,也同樣吹進了本守本分的鄉土。

是呀,這世間在變,這生活的日子也在變,鄉土就應該讓更多的人走出來,絕不能坐等這塊鄉土再次發生奇蹟,因爲一直沿襲與固窮,就讓我們攜手一起逃離這鄉土的瓶頸吧,請你們接納新思想、新觀念、新改變吧!讓自己的子女從鄉土上走出去,走出去就是一片天地,讓外面的人走進來,去接受這難得的鄉土戀吧,也許你們城市人的思想與觀念,就可以改變這一龐大的“窮”,讓我們一起過新生活,一起推進這前進的中國。

中國的鄉土有負擔,卻又潛發着它固然有的樸素美,當中國人從溺慣了的城市走出來,走進鄉土,就好像到了原生原長的自然天府,這是多好的構築城市人生活夢想,他們想返璞歸真,他們想尋求那純真質地的生活,就請你們來到鄉土吧,讓這嘩嘩的鄉土流水,有他們的影子,也有他們赤腳沒入清澈的泉水中所飄上來的味道,那是純純的鄉土倩影------中國夢

請城市人所帶來的文明新風,改變這鄉土中國,如此以來,我想在神州大地,定會生髮出燦爛的光輝來,照亮着這塊鄉土和生活在鄉土上的人們。

生活在鄉土上的你們會發現,你們的日子,應該就不只有這些,你們應該有着城市人的夢想,有着國家寬厚政策上的保障,像城市人一樣,可以看到城市外邊的風景,而外邊的人想進城市裏來的心明。

------你們也應該如此,請讓鄉土改變吧,讓鄉土中國也改變吧!

心雨供稿

2014年3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