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讀《鄉土中國》有感範文大綱

讀《鄉土中國》有感範文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8.31K 次

讀《鄉土中國》有感範文

從"土頭土腦的鄉下人"入手,作者展開了對中國社會鄉土性的闡述。在作者看來,"土"有兩種含義,一種是"土氣",是一種城裏人對鄉下人的藐視;一種是泥土、土地,是鄉下人的"命根",於我而言,一個從農村來的人而言,土對我們,是有着特殊含義的。村落的形成必須有土地的存在,土地, 帶給我的是種踏實的歸屬感,突然想起艾青的《我愛這土地》:爲什麼我的眼裏常含淚水,因爲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從作者論述的鄉土社會中,我體會到了一種濃厚的淳樸氣息,和諧的鄉土社會在漸漸向現代社會過渡,內心真的希望,在世界的某一角落,可以一直有"土氣"的存在。

鄉下人因沒見過先進的器物被稱爲"愚",但有些城裏人,甚至教授在基本技巧上卻不如鄉下人,在我看來,各有各的長處,誰也沒有資格對另一人做出評價。費孝通先生在文中論述了文字與"愚"的關係,文中令我印象深刻的一句話是"鄉土社會的一個特點就是這種社會是在熟人里長大的。"正因爲人與人之間的熟悉,大家纔會使用"特殊語言",推行文字下鄉,的確需要考慮文字和語言的基礎。

記憶

學習,若要打破今昔之隔,必須要通過記憶。"文化是依賴象徵體系和個人的記憶而維護着的社會共同經驗。"讀了這篇文章,愈發的感覺,任何一件事的實施,都是需要考慮多方面因素的,比如推行文字下鄉,不僅要考慮社會文字和語言的基礎,還要考慮社會特點(基層)。

作者以蘇州人家城裏的水道、走廊爲例,展開了對"私"的表達,"私"與"公"相對,"私"的背後,隱藏的是一種以"自我"、"自家"爲中心的網絡結構,現在的社會,充滿了利慾的誘惑,有些人也變得越來越極端,社交的圈子也變得越來越亂,作者提到了孔子的"推己及人",我認爲,人都應該以一種包容的心態,由己及人,使自己擁有一種寬闊的格局,一種心懷大事的氣魄。

道德

社會的格局決定道德。課本上學到了我們的行爲應該以道德爲標準,以法律爲底線。我認爲,道德不僅是一種規範,更是一種引導,引導着個人去構建更美好的社會。提起道德,腦海中首先閃過的是"百善孝爲先",其次便是"忠義理智信",作者提到了"仁","仁"與"禮"是孔子學說的兩個核心,在成長的路上,我們應該通過學習,見聞豐富自己,使自己真正成爲一個有格局的人。

家族

看到文章的題目《家族》,倍感親切,因爲從小生長在大家族裏,村裏幾乎一半以上的人都姓劉,從小到大,離家的距離越來越遠,家,對於離開家的我來說,意義重大。曾有製作了一份簡易家譜,發現,四世同堂的我們家,真的很幸福。作者在對家的闡述中,尤爲認真的指出了其生育功能,家是綿續的。

作者說,男女有別。不僅是生理上的區別,更是一種在社會分工,地位上的區別,大概正因爲這種區別,才形成了安穩的鄉土社會(作者一直在強調,鄉土中國是安穩的社會),因爲對感情方面的是不太瞭解,而且文章讀的也不是很懂,所以,也沒什麼感想。

作者以"人治"與"法治"的區別開頭,引出後文鄉土秩序的維持是靠一雙看不見的手來維持的——"禮治",不同於法治的被動,從作者的論述中,我感受到禮治是一種主動的、自發的、由內而外的規範,鄉土社會是傳統的,因而"禮"在其社會裏發生作用便成爲順理成章,鄉土社會給我的感覺是"車馬很慢",在慢悠悠的'生活狀態下,禮治社會出現了。

在禮治的鄉土社會中,社會秩序必然是穩定的,但也有例外,一定會有人因爲特殊情況而"逾矩",訴訟便變得必要,但又由於鄉土社會傳統、穩定的特殊性質,那些從西方引進的法理在中國的鄉土社會中發生着很特殊的副作用,傳統的觀念與現代司法制度的碰撞,使得推行法下鄉成了一個值得人們思考的問題。

權力

一直以來,課本中的權力與權利是同時出現的,作者從社會合作與社會衝突兩個角度分析權力的存在。當今社會,權力對於大多數人來說的確是比金錢更誘人的,作者看來,權力可以帶來經濟利益。在鄉土社會,在小農經濟的體制下,鄉土社會的權力結構是微弱無力的。

契約

這篇文章,作者帶我們更深入的瞭解鄉土社會的權力結構,提出:在鄉土社會中產生的是一種教化性的權力,在對社會規律的論述中,引入了社會契約,社會契約的確在人們的生活中起到了積極的作用,在鄉土社會的權力結構中,我認爲攜着社會契約的教化權力在維持社會穩定、慢步發展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但從"緣"字來看,我認爲"緣"代表一種關係,由於鄉土社會的穩定性及社會的生育的持續性,在規模比較小的鄉土社會中,血緣關係是錯綜複雜的;在範圍較小的鄉土社會中,人與人之間又多了一種地域上的聯繫,即地緣關係,血緣與地緣像兩條絲帶,維繫着鄉土社會中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使鄉土社會整體向前發展。

名實

隨着社會的變遷,時勢造成了鄉土社會權力結構中的第四種權力:時勢權力。鄉土社會的變遷是很慢的,這種"慢",又導致了時勢權力的不發達。這樣,鄉土社會的權力結構中就存在四種權力:同意權力、橫暴權力、長老權力與時勢權力。

需要

慾望到需要,作者由時勢權力想到了社會計劃,因計劃就"需要",作者在文中又將慾望與需要爲我們做了區別,由於這篇文章讀不太懂,所以沒有更多的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