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讀鄉土中國有感15篇

讀鄉土中國有感1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28W 次

當認真看完一本名著後,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體會,寫一份讀後感,記錄收穫與付出吧。爲了讓您不再爲寫讀後感頭疼,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讀鄉土中國有感,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讀鄉土中國有感15篇

讀鄉土中國有感1

鄉土,一個樸實無華而又牽動着無數遊子之心的名詞,曾觸發了多少人的鄉思與情愫。讀費孝通先生的《鄉土中國》,沒有華麗的詞藻、生動的描述,卻構建出中國社會特有的鄉土倫理體系,將我國社會學的理論推向高峯。

費孝通先生能寫出如此鉅著,與他的社區研究是分不開的。1935年暑假,他到廣西大瑤山進行體質調研,從花藍瑤的基本社會細胞家庭爲出發點,把他們的政治、經濟各方面生活作爲一個系統進行了敘述。除此之外,他還到國內外許多鄉村進行實地考察。《鄉土中國》反映了費先生學貫中西的深厚功底和發展中國社會學的勇氣

從基層上看,中國社會是鄉土性的。土字的基本意義是指泥土,鄉下人離不了泥土,因爲在鄉下住,種地是最普遍的謀生方法,土就是他們的命根。

作者初次出國時,他的奶奶偷偷地把一包用紅紙裹着的東西塞在箱子底下。後來,他奶奶又避了人和他說,假如水土不服,老是想家時,可以把紅紙包住的東西煮一點湯喝,那是一包竈上的泥土,“土”在我們這種文化裏所佔和所應當佔的地位多麼重要。

鄉土社會是一個“熟悉”的社會,沒有陌生人的社會,這是“上氣”的一種特色,因爲只有直接有賴於泥土的生活纔會像植物一般地在一個地方生下根。這些在一個小地方生了根的人,才能在悠長的時間中,從容地去摸熟每個人的生活,像母親對於她的兒女一般。

我讀《論語》時,孔子的弟子問孝,孔子並沒有抽象地加以說明,而是列舉具體行爲,因人而異地答覆了他的學生。無違、恭敬、和顏悅色,最後甚至歸結到心安二字。做子女的得在日常接觸中去摸熟父母的性格,然後孝敬父母,做到自己心安,這說明了鄉土社會中人與人相處的基本辦法。

《鄉土中國》所探討的中國社會特有的鄉土倫理體系,展現了濃厚的鄉土本色,其中所體現的社會道德,使人讀後仍掩卷三思、唏噓不已。

讀鄉土中國有感2

我認爲鄉土文化是中國的根之所在,隨着工業、大機械化的進程,和時代的發展、以及改革開放之後讓中國發生的巨大變化,中國的城市如同雨後春筍般一個個出現,中國邁向了現代化。城市似乎已經成爲了中國的代表,而農村似乎被遺忘在了某個角落,然而不是這樣,大多數的人們都和農村,和自己的家鄉有着千絲萬縷的關係,我們都或多或少繼承了鄉土文化。我認爲保住農村,也是保住中國發展和穩定的根基,是非常有必要的。

追求穩定是鄉土中國文化的最大特點。每一代人在此繁衍,生生不息。而年長的人擁有更多資源和生產經驗。所以需要樹立長輩的威信。而在家庭內部,年輕的後輩還需要供養前輩。所以勞動力是很重要的。而耕織方式,醫術、藝術這些經驗是傳統,也是文化,依靠這種方式來傳承,在這塊地域是一脈相承而行之有效的。而“禮”、道德的約束,也是因此需要深入人心的,而不是“法無禁止即可爲”的框架,“異端”是會被穩定的團體唾棄的。並且鄉土社會需要抑制情感,因爲情感所帶來的不確定性因素是很大的,而鄉土社會的根本是追求穩定,維持基本秩序,所以需要明確的分工,和同性之間資源的傳承。

而似乎在追求穩定的鄉土文化中,看似和諧也有着非常隱晦的蠻橫。這可能並不指的是所謂“落後的封建思想”,地主土豪等階級壓迫。而是在禮儀外衣的包裹下,論“實力”佔據話語權。中國的鄉土文化和家庭有着密不可分的聯繫,鄉土文化的家庭定義是可以伸縮的,團體的界限也是不清晰的,而家庭成員的多少也代表着家庭實力的大小。中國的鄉土文化的差序格局中,團體格局植根而產生與於農耕的中國,其中鄉紳、族老,大家族的實力和威信是很高的,其中多德高望重的老人,因其後輩多,並且擁有衆多的土地,因此其在這個地域的話語權是很大的,所以能左右鄉村的秩序,如發生案情,意外,戰爭等,那麼鄉紳的責任也是比較大的,不僅其代表了家族與這個團體之間利益,其實也捍衛的是其在鄉村中佔有的大部分利益。

這種現象在災荒、疾病流行的變亂時期更爲明顯。作爲農耕爲主的社會,人無法進行生產,消耗資源,因此可能會出現爭奪的情況。而人丁較少的人家和地區,在農耕社會不僅代表了其生產能力較弱,也代表着其實力較弱,因此也無法養活更多的後代而維持氏族的而最弱的氏族,最終也可能會出現絕戶的現象。因此留有後代,維護穩定的家業和生產也成爲了鄉土中國的重要觀念。

而這種“實力主導話語權”的狀態以鄉村爲起點,往下延伸,可以反應家庭之間的關係,如兄弟,夫妻,父子;進而兄爲弟綱,父爲子綱,夫爲妻綱。往上延伸,需要忠君報國,可以反映國家,這種家天下政權形成的原因。

《鄉土中國》中把關於權力的的論述分成幾個部分,橫暴、同意、長老等,我認爲這些權力的產生也來自於鄉土中國的社會關係。我認爲這些權力也是這種“實力”關係的反映,塑造了幾千年來鄉土中國相對穩定的狀態。

因此這種狀態,最終能讓中國形成穩定的格局和形態,這也因此產生了孝、悌、忠、信、多子多福這些觀念與思想。如孔子的“仁”而言,是處理人與人關係的,也講求的是差序社會的一種秩序感。但落到具體實踐上,還是需要孝、悌、忠、信這些觀念與思想來匹配,而這些含義是可以具體解釋的。自此古代中國的的社會形成了一脈相承的穩定局面,人們能夠在自己的一方土地生活、代代相傳,安土重遷。以鄰里社羣爲紐帶,能夠在無促成了和諧穩定的局面。鄉土社會中的很多觀念是有利於社會延續和發展的。

中國的城市也是從農村而來,是作爲政治和貿易的中心而逐漸發展起來的,和農村不一樣,中國人所以中國的文化植根於農耕的鄉土社會,而鄉土文化和中國在漫長曆史中衍生而來的儒家文化,佛道文化,相互交融,相互捆綁。諸如三皇五帝,孔孟老莊等中國文化的塑造者,其功績莫不是從鄉土文化的影響中而來,在數千年曆史的長河中,農村扮演着穩定社會的重要支柱,也是中國當今社會的基本盤,而深受鄉土文化影響的廣大中國人,在近代以後也塑造了中國的歷史格局,也左右了中國現代的發展爲何選擇這條道路,這甚至也影響了中國在當今世界所扮演的角色。多姿多彩的鄉土習俗,也塑造和豐富了中國的傳統文化。以家庭爲單位的鄉土中國,孕育了整個大統一中國的氣象。

而當今中國,在改革開放之後的短短几十年,這種穩定可能正在被打破,隨着中國的現代化城市化進程加快,中國的城市高速發展,大量勞動力涌入城市,少數農村變成大城市,隨之帶來變化是城鄉之間割裂、鄉土習俗的消亡,社會原子化、分工化。最終導致的是大量自然村的消亡和人口過度集中,這種變化有其歷史進程所在,但是也有人爲的不利因素,鄉村穩定的根基被打破。中國已經有超過半數人口住在城市,城市化還在進行之中,未來的路會走到何方還是未知,但是保存鄉土文化的傳承,不要讓鄉村的氣息凋零,青壯年流失,還留有“人氣”,是非常重要的。

個人主要看法和觀點:

1、我認爲中國的鄉土文化是中國的根之所在。而鄉土文化的承載體,鄉村和中國廣大的腹地,不僅是古代中國的基本盤,也是當下中國基本盤。

2、鄉土文化中如安居樂業、多子多福等很多價值觀念是對社會延續和發展是有實際意義的。我們需要反思有些觀念爲什麼會式微,並且重新塑造它們。

讀後主要困惑與問題:1、中國的鄉土文化在現代化和城市化的今天,發生了什麼樣的改變?

2、鄉土文化對當今的現代中國人和城市居民產生了什麼樣的影響?

3、隨着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和前所未有的現代化,鄉土文化是否正在隨之衰敗凋零?這會對於當下所對應的“城市中國”造成多大的影響?

讀鄉土中國有感3

在初次看到這本書時,就給人一種鄉土的厚重感。作者費孝通在書本開頭就說“從基層上看去,中國社會是鄉土性的。”那時還不甚理解爲什麼這麼說,看完之後便完全贊同費老先生的觀點了。

在本書的第一章,作者關於鄉下人“土氣”的觀點便引起了我的興趣,於是我接着看了下去,發現這本書並不是那種深奧難懂的理論書,他不但語言通俗易懂,裏面的一些示例也非常精彩,而且主題明確,敘述簡明扼要。因爲我也是從小在鄉村長大,在觀看的過程中,還常常引起我的共鳴,看到書本對某些現象的分析,有時我會恍然大悟,原來如此啊;有時則對作者敏銳的觀察佩服不已,拍手稱好。

費老先生在談到鄉下人的“土氣”和“愚笨”時,他是這麼說的,“鄉下人不是智力上笨,只是知識上不足,更確切的說是知識結構不一樣,他們的知識足以應付他們的生活,而對於城市的文明生活當然不甚了了。這種不瞭解就像城裏人分辨不了麥子和韭菜、不會爬樹、不會抓魚一樣,沒什麼值得取笑的。”他的話算是給鄉下人洗刷了冤屈,他還進而探討了語言的產生以及和人類生活的關係,文字的產生原是爲了不同空間和時間的人交流的,但是在鄉土社會,由於生活的一成不變和空間的穩定性和封閉性,口頭語言完全可以滿足生活需要。而且面對面的交流遠比書面語言表達的東西豐富快捷。文字既不是鄉土社會的基礎,本來就不是鄉土社會的本性。人類最初的文字都是廟堂性的,都是爲了祭祀崇拜和記錄帝王事件,所以不是鄉土社會的必要。因此文字發明了幾千年,中國的絕大部分農民依舊目不識丁。當然當代的鄉土社會已經發生了重大變化,當代農民必須要識字了,因爲要科學種田、操縱機器。一看到這裏,我發現還真是這麼回事,在鄉下是很少用文字交流的,即使有的人上過學,也因爲經常用不到文字,而忘記書寫了。

中國基層人們身上的鄉土氣息,除了因爲他們世世代代都依靠土地生活,還因爲他們身上的性格。書中列舉了這樣一個例子,一位母親,看到自己兒子和別人兒子打架,不管是不是自己兒子錯了,肯定都是劈頭蓋臉把自己兒子罵一頓。我小時候也經歷過同樣的事情,當時只覺得非常得委屈,沒有去深究其背後的原因。直到看到這本書裏的分析,我才明白爲什麼。在中國人的觀念中,逆來順受是很自然的。中國人是不太懂反抗的。中國人的祖先是靠天吃飯的,在人們對自然還一無所知的時候,只能崇拜它,順應它。天,直接關聯到人們能不能吃飽飯,能不能活過這一歲。所以中國人當自己與別人產生並非無理的矛盾的時候,中國的平凡百姓首先想的是約束自己,以和爲貴,所謂“克己”。

“在中國的家庭裏,夫婦間得相敬如賓,女子有着三從四德的標準,親子間講究負責和服從。在鄉村裏,夫婦之間感情的淡漠也是日常可見的現象。我所知道的鄉下夫婦大多是‘用不着多說話的’,‘實在沒什麼話可說’。早起個人忙個人的事,沒有功夫說閒話。出了門,各做各的。婦人家如果不下田,留在家裏帶孩子。做完了,男子們也不常留在家裏。有事在外,沒事也在外。茶館,煙鋪,甚至街頭巷口,是男子們找感情上安慰的消遣場所。在那些地方,大家有說有笑,熱熱鬧鬧的。回到家,夫婦間合作順利,各人好好的按着應做的事各做各的。做得好,沒事,也沒話;合作得不對勁,鬧一場,動手動腳,說不上親熱。鄉下,有說有笑,有情有意的是在同性和同年齡的集團中,男的和男的在一起,女的和女的在一起,孩子們又在一起,除了工作和生育事務上,性別和年齡組間保持着很大的距離。中國人在感情上,尤其是在兩性間的矜持和保留意見,不肯象西洋人一般在表面上流露。”我想到我們村裏面老一輩的夫婦們,幾乎沒有一起出門玩耍的,女的都是和女的在一起聊天,男的都是和男的在一起玩,他們或許就是礙於這種傳統,不善於表達,給人看來夫妻感情非常淡漠。

我們的文化,我們的習性,很多的根據都能夠從土地裏找到。好比說中國人的含蓄和富有人情味。在鄉土社會中,人際交往是不講究效率的,講究的是感情。於是人們的談話很多都是沒有目的的,或者很久很久都無法進入正題,就連工作時也是這樣,它不會像外國人開門見山直來直往。仔細觀察觀察身邊的人,就會發現,這種鄉土性隨處可見。

再想想咱們的文化,不管是追求穩定、保守、安於現狀,還是天人合一、儒道的價值體系,所有的所有都深深的烙下了土地的印記。而我們每一個人的身上,都有着泥土的氣息,有着文化的投影。國人“內聖”人格取向,或者一向到近代中國依然是一個家族居住在一起,四世同堂比比皆是,等等。中國人是有根的,他們的根紮在土裏。人就好比是這樹上的葉子,一代一代的調零了又新生,但是根沒有變,根還是深深的紮在泥土裏。

這本書到現在已經有60多年的跨度了,書中對於傳統中國的基層社會本質看的如此透徹,正因爲看了這本書我纔對自己生活的鄉土社會有了更深的理解。鄉村基層正因爲它的鄉土性,它變化發展的速度比較慢,我覺得這樣也沒什麼不好,鄉土性中也包含着不少優秀的品質,如勤勞質樸,追求和諧,與人爲善,親近自然等。城市裏的人有城市裏的生活,鄉下人也有鄉下人的生活,我時常懷念小時候家鄉綠油油的田野和滿山鮮果的山崗,這些就是我童年的美好,而這一切卻在不知不覺間消失不見了。或許以後中國的鄉土氣息不再這麼濃厚了,但《鄉土中國》這本書會讓我們記得我們以前是鄉土中國,我們的根牢牢地扎進土裏。

讀鄉土中國有感4

這是一整部論述性的作品,從前對於“書”的印象是裏面有許多故事,是有情節的。如今是頭一次接觸論文式的書,本就陌生說理,讀起來確實吃力。它的每句話都是要理解的,因此,只有在平心靜氣時用最冷靜的思維纔讀的進去。我個人認爲對於這樣的書只讀一遍是收穫不夠的,有讀了一遍前幾章,發現了其中的框架,也能結合整本書分析作者的寫作意圖,句中要表達的意思,因此,對於現在初級水平的我,對於書中一切只能算作淺談。

佩服書中的說理,文字在鄉下是否有作用本就很難論說,但作者通過將城裏教授的孩子和鄉下孩子對比清晰地讓人理解:城裏人只熟悉城裏的事物,正像鄉下人只熟悉鄉間一樣,鄉下人會在城裏因爲無知受到嘲笑,城裏人同樣也會在鄉下遇到不認識的事物,雖然沒人嘲笑他們,但說彼此“愈”確實沒有根據。城裏孩子學得好成績高,但捕蚱蜢不如鄉下孩子,這都是平等的,文字在鄉下不如在城裏普及就像城裏人不懂農家知識一樣是很自然的。於是要想文字下鄉,文字在鄉下也起到了作用,就要加快轉型,充分而有力。

無論是根據書中論述,還是從實際出發,中國都是一個“土生土長”的國家,一個淳樸敦厚,有着黃土一般品德的國家。中國人自身帶着幾分“土氣”,沉穩,老實,沒有心計,中國人是含蓄的,他們面對困難,首先想到的是“克己”,這種傳統在鄉土社會中繼承,傳承至今。

曾經的鄉土社會已經不復存在,正逐漸向着“浮士德式發展”。在當今中國,許多新型思想衝擊着就有的傳統,這是鄉土社會面臨的機遇,保持就有的優良傳統的同時吸收新的文化,加快轉型,這是當務之急。

按照作者對禮治的定義,中國社會仍是禮治的社會,和諧社會,一直被奉爲主流,道德與法律相協調。平常的生活中很少涉及觸犯法律的事,正是由於禮治思想的準繩約束着,法律只是現代社會的標誌,肅然也有無可替代的作用,卻不如道德觀念深入人心。作者認爲人治有時能取得不治而治的效果,這正是人治有着“懸疑叢與”“罰疑從去”的靈活功能。

總體看來,中國人是安土重遷的,是由道德維繫的,是有秩序的,中國人的觀念深入日常生活,隨處總想播種,僅用一句“我”辨別身份,諸多細節,充斥着生活。作者說這本書算不得是定稿,也並不能說是完稿,很有道理額。它記錄了一個時代的中國社會,指引着中國社會的發展方向,更提醒着我們明確自己的身份像土一般。

讀鄉土中國有感5

忽然想起了最近看的《鄉土中國》。之所以從心底裏漫出對這般生活的親近感,或許是因爲我們都是土地的孩子,雖然許多人已紮根在了城市,但我們的祖先,在某個時代必然地直接受土地的哺育,進行着泥土的創作——由此我們對“淳樸”有着發於本心的嚮往。

在時間線上,我們是社會歷史的後來者。我們曾經的社會被定義爲“人治”的社會,而西方是“法治”的社會,現今我們也進入了“法治”社會時期;我們的文化曾傾向於阿波羅式的秩序性文化,除法家外,其他派系的哲學家、思想家都主張“人類社會的黃金時代在過去而不在將來”,故孔子“言必稱堯舜”,故不同時期的統治者總不約而同地致力於統一思想、加強統治,而今我們的文化更傾向於浮士德式的創造性文化——“衝突是存在的基礎,生命是阻礙的克服”,前途是創造性的過程,社會關係的特質不再在於維持穩定和保證長久,而在於不斷的打破、重建。

城市的步伐是現代化的,它是社會趨勢的引領者,而鄉村在被同化的同時,還對傳統社會的“禮治”和“秩序”有所堅持。難以辯說哪一方是好的,但從我個人的角度而言,我對傳統社會、鄉村社會更加親近,在我看來,現代社會只是“個人有溫度”的社會,而傳統社會和鄉村社會纔是“羣體有溫度”的社會。

城裏人是沒有鄰居的,這是生活中常常聽到的感慨——並非隔壁真的沒有住人,只是人情淡薄以至於此鄰居不再有“遠親不近鄰”中的“鄰”的意味了。農民孤立地生活在小聚落裏,可以安於一畝三分地,“生於斯,長於斯,老死於斯”,彼此熟悉而守望相助,城市居民卻因爲看到了太多而產生了追逐的慾望,大多城市居民,究其一生都在爲了財富、名譽和地位奮鬥,沒有時間和精力分給非“己”之人,難以互相信賴,不願亦不敢輕易表達善意。

我以爲,如果終極目的只是爲了“追求幸福”,爲什麼不互相給予幸福?漫漫追逐中苦總是多於甜的,內心的安寧和知足的品質才最是珍貴。知止不殆,方可長久。

不過,我想現在的我亦是一個在現世追逐的人罷。因爲遠離那份寧靜,所以愈發羨慕和嚮往,在熙攘中嗅到一絲安寧的味道,便覺得甚是高興和寬慰。如此亦甚好!文案:驚蟄

讀鄉土中國有感6

我是一個從農村走出來的人,農村人當然對鄉村有着極爲敏感的神經,只要誰敢侮辱農村人,我一定會站出來給於他最大批評。這就是我樸實的感情,農村人沒有任何的不好,只是有點土罷了,對現代社會沒有很深的瞭解罷了,這有什麼呢。

當我看到有一本書是描寫鄉村的時候,我禁不住要去讀一下,這是我最起碼的準則。

我懷着對社會學極大的熱情讀了這本費老的《鄉土中國》,讀罷,感觸頗深。正如費老所說,這本書是一種嘗試,嘗試回答了“作爲中國基層社會的鄉土社會究竟是個什麼樣的社會”這個問題。

這裏講的鄉土中國,並不是具體的中國社會的素描,而是包含在具體的中國基層傳統社會裏的一種特具的體系,支配着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本書從鄉土本色、文字下鄉、再論文字下鄉、差序格局、維繫着私人的道德、家族、男女有別、禮治秩序、無訟、無爲政治、長老統治、地緣與血緣、名實的分離、從慾望到需要等方面展開敘述,生動全面地展現了鄉土中國的面貌。每一章都有很多感觸,這裏將分開闡述。

1、關於戀愛

戀愛是一項探險,是對未知的摸索。

這和友誼不同,友誼是可以停止在某種程度上的瞭解,戀愛卻是不停止的,是追求。戀愛的持續依賴於推陳出新,不斷地克服阻礙,也是不斷地發現阻礙,要得到的是這一個過程,而不是這過程的結果。

對於正在談戀愛和憧憬一次轟轟烈烈的戀愛的人來說,這何嘗不是一種策略——推陳出新!有何嘗不是一種忠告——一種過程!

2、鄉土本色

關於“土”的思考“我們說鄉下人土氣,雖則似乎帶着幾分藐視的意味,但這個土字卻用得很好。土字的基本意義是指泥土。鄉下人離不了泥土,因爲在鄉下住,種地是最普通的謀生辦法”。誠然,當今社會,城裏人習慣用土裏土氣、土頭土腦來藐視鄉下人,然而只有靠種地謀生的人才明白泥土的可貴,土是他們的命根子,是一種高貴的象徵,一種質樸的感覺,一種返璞歸真的踏實和厚重。我們的民族與泥土是分不開的,從土裏長出過光榮的歷史,土在我們的文化中佔有特殊的位置,從這個意義上說,我們又何嘗不該尊重鄉土,尊重農民,尊重自己的文化呢?

關於鄉土習慣與現代社會“我們大家都是熟人,打個招呼就是了,還用的着多說嗎?”這類話是我們形成的鄉土習慣,但他已成爲現代社會的阻礙。現代社會是個陌生人組成的社會,個人不知道個人的底細,所以得講個明白。鄉土社會從熟悉得到信任,而現代社會口說無憑,還要籤個字,畫押,形成法律。鄉土社會的信用並不是對契約的重視,而是發生於對一種行爲的規矩熟悉到不假思索時的可靠性。我想這點體現得很明顯,當我們走出那片鄉土來到北京這個大城市的時候,我們會有諸多的不適應,我們會爽快的答應別人,我們不明白爲什麼說好了這樣卻沒有照辦,不明白爲什麼不怎麼熟悉還要滿臉堆笑,因而我們會受騙、會受傷、會被別人說成傻,可是,真的是傻嗎,只不過我們的鄉土習慣已經不適應這個現代社會罷了。

3、文字下鄉

關於“特殊語言”特殊語言是親密社羣中所使用的象徵體系的一部分,用聲音來作象徵的那一部分。表情動作在面對面的情境中,有時比聲音更容易傳情達意,它常常特別有效。在現代社會中,我們已經開始拋離鄉土社會,無可否認,文字是現代化的工具,但要明確的是,鄉土社會中的文盲並不是處於鄉下人的愚,傻,而是由於鄉土社會的本質,而其我們單從這一點來了解一個人、批判一個人是不夠的,因爲語言和文字是表情達意的一種工具,但並不是唯一的工具,在鄉土社會中,我們有屬於自己的語言和交流方式,有時候大可不必使用文字。所以要向農村提倡文字下鄉,一定要考慮到語言文字的基礎,否則開幾個學校讓鄉下人多認識幾個字也不能使他們“聰明”起來,而這一點對現代社會是很有啓發意義的。

關於傳統

傳統是社會所積累的經驗。

熟悉是從時間裏、多方面、經常的接觸中所發生的親密的感覺。在一個熟悉的社會中,我們會得到從心所欲不逾矩的自由。是啊,我常常在想,怎麼在家的時候,自己一個眼神,一種動作很能表達出需要表達的意思,而我們周圍的朋友和親人又不會誤會,怎麼到了一個新的環境,一個陌生的社會,簡單的動作,無意的話語可能會引起別人的誤會,還要費盡心機的去解釋,去澄清。我們常常感到在家的時候最自由,我想不僅是因爲那裏有自己的家人,更多的是從心所欲不逾矩吧!能把一個陌生的環境儘快的適應成熟悉的環境,樂在其中,從心所欲不逾矩大概是我們每個人都應該掌握的技能吧!

4、差序格局

關於社會類型費老在本章將社會類型分爲團體格局與差序格局,差序格局是一個一根根私人聯繫所構成的網絡,團體格局指個人間的聯繫靠着一個共同的架子,先有了這個架子,而互相發生關聯。他西洋社會更像捆柴,幾根稻草束成一把,幾把束成一紮,幾扎束成一捆,幾捆束成一挑。每一根柴在整個挑裏都屬於一定的捆、扎、把。在西洋社會,孩子成年了住在家裏就得給父母膳食費,那是因爲大家都承認團體的概念,在團體裏的有一定資格,資格取消了就得走出團體,並不是說是人情冷熱的問題,而是權利問題,在西洋社會裏爭的是權力,而在我們卻是攀關係,講交情。因爲我們的鄉土社會是差序格局的,從這一點來講我們更容易理解西方與東方文化上的不同,更容易明白我們接受不了他們生活方式的深層原因。

費老用生動的語言深入淺出地爲我們描繪了中國社會的差序格局,以己爲中心,像石子一般投入水中,和別人所聯繫成的社會關係,不想團體中的分子一般大家在一個水面上的,而是像水的波紋一般,一圈圈推出去,越推越遠,越推越薄,所謂倫,也就是從自己推出去的和自己發生社會關係的那一羣人裏所發生的一輪輪波紋的差序。這一段,我感受頗深,有種恍然大悟的感覺,這簡單的話語後面蘊含了多少費老在實地調查、用心思索之後的徹悟,字裏行間都能感受到作者的智慧與謙遜。就像一些原理,指引着我們分析許多現實問題,他告訴我們,雖然世殊事異,但我們總能發現每個人所表現出來的都反映他所處社會的社會屬性。

5、血緣與地緣

關於血緣與地緣的思考地緣是從商業裏發展出來的社會關係,血緣是身份社會的基礎,而地緣卻是契約社會的基礎。契約是指陌生人中所做的約定。在這裏,冷靜的考慮不是感情,於是理性支配着人們的活動——這一切是現代社會的特性,也正是鄉土社會所缺的。

從血緣結合到地緣結合是社會性質的轉變,也是社會史上的重大轉變。

在親密的血緣社會中商業是不能存在的,這並不是說這種社會不發生交易,而是說他們的交易是以人情來維持的,是相互饋贈的方式,當場算清是陌生人間的行爲。

目前爲止我所見過的,除了窮苦的老年人擺個攤子,等於是乞丐性質外,大多是外邊來的“新客”。商業是在血緣之外發展的。我注意了一下我的家鄉的情況,確實如此,在馬路前擺攤子多是一些年紀大的老年人,還有就是外來的新客,某家的門婿之類的。畢竟一個村裏的當面算清確是不好意思的。

6、維繫着私人的道德

關於社會結構格局的差別引起的不同道德觀念如果要了解西洋的團體格局中的道德體系,決不能離開他們的宗教觀念。在象徵着團體的神的觀念下,有兩個重要的派生觀念,一是每個個人在神前平等,一是神對每個個人的公道。差序格局中道德體系的出發點最主要的是“壹是皆以修身爲本”,在這個意義上說,差序格局中並沒有一個超乎私人關係的道德觀念,這種超己的觀念必須在團體格局中才能發生。孝、悌、忠、信都是私人關係中的道德要素。這樣說的話,我就可以理解爲什麼西方的政府工作更透明、更廉潔有效、公民參與程度更高,更重視自己的權利,更強調公平。

7、教化與橫暴

關於教化與橫暴孩子碰着的不是一個爲他方便而設下的世界,而是一個爲成人們方便所佈置下的園地。他闖入進來,並沒有帶着創立新秩序的力量,可是又沒有個服從舊秩序的心願。從並不徵求,也不考慮他們同意與否而設下他們必須適應的社會生活方式的方面說,教化他們的人可以說是不民主的,但若說是橫暴卻又不然。從這一帶你說,父母的規劃對孩子來說是十分不公平的,我也更能理解爲什麼許多孩子會有很強的逆反心理,他們討厭這設計好而自己有十分不適應的社會。

教化性的權利雖然在親子關係裏表現得最明顯,但並不限於親子關係。凡是文化性的,不是政治性的強制都包含這種權力。文化和政治的區別就在這裏:凡是被社會不成問題地加以接受的規範,是文化性的;當一個社會還沒有共同接受一套規範,各種意見紛呈,求取臨時解決的活動是政治。文化的基礎必須是同意的,但文化對於社會的新分子是強制的,是一種教化過程。

8、關於感情與瞭解

穩定社會關係的力量,不是感情,而是瞭解。

所謂瞭解,是指接受者同一的意義體系。同樣的刺激會引起同樣的反應。熟習所引起的親密感覺和激動性的感情是不相同的。它是契洽,發生持續作用;它是無言的,不像感情奔放時鏗然有聲。歌哭哀號是激動時不缺的配合。我想這裏的感情大概是激動的意思,與瞭解相比,激動體現出的是一時的興起,而瞭解則更給人穩定的感覺。穩定社會關係的力量不是激動而是瞭解,我品着這句話,每次讀來都有不一樣的感受。夫妻之間,如果多一些瞭解,就會更能爲對方着想,站在對方的角度考慮問題,也大概就不會有這麼高的離婚率,這是穩定社會關係;朋友之間,設若大家都能體諒一下,懂得付出,反過來想想,正因爲朋友之間這麼瞭解對方,這種關係才能形成並得以延續;戀人之間、親人之間都需要了解來穩定這種關係。

9、關於其他方面的思考

費老在一些章節裏的精闢語言總是不經意間帶給我很多思考下面是一些關於某些言語的瑣碎感悟。

與《弱者的武器》的比較

讀了美國著名社會學家斯科特的《弱者的武器》,依然是經典。與《鄉土中國》相比,《弱者的武器》比較詳細地描寫了在馬來西亞村莊的所見所聞,作者通過對馬來西亞農民反抗的日常形式——偷懶、裝糊塗、開小差、假裝順從、偷盜、裝傻賣呆、誹謗、縱火、暗中破壞等的探究,揭示出農民與榨取他們的勞動、食物、稅收、租金和利益者之間的持續不斷的鬥爭的社會學根源。而相比之下,《鄉土中國》就宏觀許多,它從大的方面爲我們展示了中國基層鄉土社會的鄉土本質,不同的感覺,同樣的經典。

在《鄉土中國》一書中,費老從普通鄉下人的土氣入筆,一反常人對土氣這個詞的藐視,稱讚“土”字用的精當,因爲中國傳統社會的小農經濟依靠的正是土地。也正是因爲有了土的滋養,纔有了“面朝黃土背朝天”的傳統農業,纔有了聚村而居、與世無爭的傳統生活,纔有了中國人生生不息的傳統文化根源。鄉土社會的本質不是別的,而正是這種“土氣”。此等的精闢見地,如果沒有一種流淌在靈魂深處的傳統文化意識以及鄉土中國情結,恐怕是很難抒發出來。《鄉土中國》所透露的正是這種對本民族文化的認識,或者說是對傳統文化的社會學層面的解析。從《文字下鄉》到《再論文字下鄉》,都是在談論民族歷史、文化對個人根深蒂固的影響。差序格局更爲深遠的影響仍然是對中國人行爲方式、道德觀念的傳統導向,“公私不分”,“私人道德”盛行,在現代化的今天也不能說是完全消解。而這對於市場經濟的發展,現代化的轉型,無疑是起着消極的作用。

時間的流逝總是在不停記錄歷史的進程,越過世紀的門檻,回首總結上個百年的中國社會學發展,總會有許多名字讓人銘刻在心。

費孝通先生作爲一代學人的典範,在幾十年的學術生涯中孜孜以求,爲建立中國化的社會學傾其一生心力,可謂著作等身,學問深厚;而其代表作《鄉土中國》更是影響深遠,堪稱經典之作,至今仍嘉惠後輩學人,引領探究中國傳統社會的特質,發掘中華文化的深刻內涵。

也許以後的時光內,也很少會有如此優秀的關於鄉村題材的書了,所以我會珍惜這一次機會,將這本《鄉村中國》讀懂,吃透。這樣的我纔會在不遠的以後實現自己的夢想。

如果我有足夠的文采,我也會寫出一本鄉村題材的長篇小說來,可是我覺得我的能力還是達不到要求。也許在某一天,我會突發靈感寫出這樣一本書來,可是到目前爲止,我還是沒有任何的靈感。

我希望中國的鄉村能快速的發展,實現我長久以來的夢想!

讀鄉土中國有感7

中國的社會是鄉土性的,無論城市如何發展,中國的社會始終保留着鄉土的味道。

從很久以前開始,我們就向西方各種國家學習。學習他們的政治制度,學習他們的各種法律,學習各種社會思想。但是無論如何,中國社會的鄉土性是深入骨髓的,難以去除的。就算在如今,很多人都認爲自己早已擺脫了那些“封建禮教”,也早就和自己所鄙棄的那種鄉土氣息絕緣。但實際上,從鄉土社會帶來的各種習氣,會不知不覺在我們的行爲中展現出來。

有很多人都會覺得鄉下人非常大的一個特點,就是自私。他們沒有公德心,只顧自己,絲毫不在意公共場所的乾淨整潔,還特別喜歡貪小便宜。但我們必須承認的是自私的毛病在中國非常普遍。不僅僅是鄉下人,就是現代社會中的大部分人,都常常會有自己的私心。只是鄉下人將這些事情擺在檯面上,而那些所謂的城裏人文明人,將自私隱藏在自己去內心深處不輕易叫人發現,也是爲了維持自己的那一份體面。甚至在有的時候,這些文明人論起自私來比鄉下人還要過無不及。所以實際上從這個方面來看,鄉下人和我們大衆並沒有區別,因爲我們中的很大一部分人只是在粉飾太平,而內裏卻不曾改變過。因此,那些所謂的城裏人文明人,並沒有資格去嫌棄指責鄉下的人們。

再放寬泛些講,這種自私是由於我國人民長期以來的思想所造成的。從很古代的時候,包括我們一直所推崇的聖賢孔子,都是以自己爲中心的。就像費孝通在《鄉土中國》所作的比較,西方國家的耶穌是可以爲了人們犧牲自己的,而在孔子的道德系統裏卻不會出現這樣不是從自我中心出發的情況。幾千年來我們所堅持的傳統思想都告訴我們一切的公德心和道德都是從個人出發的。所有的出則孝入則弟,基礎都是在自己與他人的關係上。在我們與他人的關係網上有着一切的道德觀念,這一張網組成了一個團體。我們的道德只適用於這個團體,而在這個團體範圍之外的人就不在我們的道德範圍內了。在這樣的一個大前提之下,鄉土社會的人和現代社會的人又有什麼區別呢?我們終究和那些西方國家不一樣,這是思想精神層面上的長期影響造成的。不論是誰都受到了這樣的影響,因此,兩個不同社會的人差距也不會很大。只是現代社會的人他們的網、團體可以變化。在平時這個團體可以包括整個國家的人們,於是社會公德心便在他們身上體現出來。在某些特殊時刻,他們的團體又會縮小,縮小到個別家庭,甚至縮小到個人。社會關係的不同特徵,把握十分到位。)

再比如說男女有別這個觀念。在封建社會的時候,男性女性連見面都不能,更不用提肢體接觸了。雖然在經歷過一系列的社會變革之後,我們立志要拋棄這些沒有道理的規定,力求男女平等。但在鄉土社會中,這樣的思想也是可以看到的。沒有親緣關係的男性女性不能在一起工作,不能單獨相處,不能成爲朋友,如果有,是要被所有人詬病的。再看現代社會,我們不是也經常說,異性之間沒有純粹的朋友嗎?也許我們並不會當面指責,但背後絕對會說三道四。“某個男性和某個女性關係特別好”這種話題一向是八卦青少年們津津樂道的飯後談資。

而且在鄉土社會裏戀愛是不存在的,因爲人們不需要新的社會關係。在這個只有熟人的社會裏面,所有的關係都是生下來就已經確定的。所以男女間的關係必須有一種安排。使他們之間不會產生破壞社會穩定的激情。所以在鄉下經常可以看到男人和男人扎一堆,而女人和女人呆在一起。只有到了結婚生子的年紀,纔會有人組織尋找媒婆相親,男女並不是因爲喜歡而在一起,只是爲了傳宗接代。雖然這一點在現代社會中並不明顯,我們也越來越提倡自由戀愛。但是那種爲了維持社會穩定,而杜絕產生激動性感情的行爲卻是非常多的。例如有的公司會禁止在公司內談戀愛或者有婚姻關係,目的就是爲了防止異性之間產生的這種激情影響工作效率,或者是爲了維持公司的穩定,維護公司利益。如果範圍再擴大一些,學校裏禁止戀愛也可以包括在內。爲了防止這種激情,影響到學生們的學習,也是爲了維護校園學習環境的穩定。因此,可見,在很多我們意想不到的地方,鄉土社會所遺留的風氣並沒有消失,而是以另外一種形式深刻的融入了現代社會。

通過閱讀《鄉土中國》這本書,我的一個感悟就是鄉土社會和現代社會之間的差距,其實並沒有那麼大。在平時生活中很多人提起鄉下人,都是十分鄙棄的。覺得他們愚蠢,不講衛生,還有一些固執的習慣。但在讀過着本書之後我卻明白了:鄉下人之所以不識字,是因爲他們並不需要文字,而不是愚蠢,他們在別的方面聰明勝過於城裏人;鄉下人之所以沒有社會公德心、自私自利,是因爲自我主義思想在他們身上的體現較爲明顯,而城裏人也有同樣的毛病;鄉下人之所以固守着男女有別的傳統,是因爲維持特定社會穩定的需求,而不同形式的同種思想,在現代社會中也隨處可見。鄉下人並不是低人一等,是特殊的社會造就了他們。我們應該以一個平等的態度、深刻的角度去對待、解決這些問題,尋求更好的發展方法。

讀鄉土中國有感8

費孝通先生的《鄉土中國》一書可謂名聲在外,好像在很多不同的地方都看到過對這本書的推薦。還有很多不同的老師也對其進行推薦。而爲完成一次思修作業,我選擇了閱讀《鄉土中國》。《鄉土中國》是費孝通老先生在20世紀40年代後期,根據在西南聯合大學和雲南大學所講授"鄉村社會學"一課的內容,應當時《世紀評論》之約,整理寫就、分期連載的14篇文章(約六萬字)。在重刊序言中,費老說了成書的因由:"當時在大學講課,不喜歡用現存的課本教材,而企圖利用和青年學生們的接觸機會,探索一些覺得有意義的課題。無所顧忌的`想打開一些還沒有人闖過的知識領域,一面探索一面講,費老提出的觀點完全是討論型的,所提出的概念一般都沒有經過琢磨,大膽樸素。"

全書讀來,感觸最多的就是書中經常提到的中國農村是個熟人社會。中國農村是"自來熟"的人的聚集地,在農村裏村民之間很少使用契約、合同等城市裏規範的文本,人與人之間有時候借錢也只是一句話的事情。在農村裏白天往往是不關門的,這是與城市中截然相反的。再吃飯的時候村民們往往選擇蹲在自家門口吃飯。於是就會有相識的鄰里在門前說各種各樣的八卦。村民之間的熟悉程度是城市裏左鄰右舍均不認識的人所無法想象的。人們從出生開始,除了少部分人因升學、工作等原因離開,絕大部分人從生到死均在這個村莊度過,對於這些村民來說這個村莊便是它們的全世界。每個人的一生像鏡子一樣,十分的通透,別人看着你長大,你看着別人老去,對周圍每個人的性格、每家的具體情況甚至每家的親戚都瞭如指掌。

可能因爲這種熟悉降低了人與人之間交往的心理成本,降低了人與人之間的隔閡,大家相互都知根知底彼此之間做事很放心。這與城市裏麪人與人之間不僅僅有厚厚的牆壁相隔,人心之間還缺乏一種相知與熟悉形成鮮明對比。在城市中人們往往連住在上下樓的人都不知道是誰。再加上城市裏麪人的流動性較大,人與人之間始終隔着一層壁壘,始終保持戒備。

在文中鄉土本色,這章的關鍵詞是"熟悉"."鄉土社會的信用並不是對契約的重視,而是發生於對一種行爲的規矩熟悉到不加思索時的可靠性。"鄉土社會最基本的單位是村落,那裏的人們,生於斯,長於斯,死於斯,對他們成長的鄉土的熟悉是一種經驗式的總結。而這種熟悉,使他們構建出了一箇中國農村的熟人社會。在下鄉中,這一章解釋了鄉土社會文盲的普遍存在的原因"在鄉土社會中,不但文字是多餘的,連語言都並不是傳達情意的唯一象徵體系。"在鄉間,人與人的距離太近,口耳相傳即可滿足鄉間的交流。而在農村中,時不時字並不能對他們的生活構成太大的影響,文中奶奶一生未食過字,卻仍被認爲是一名非常明事理的人。這就像文中所提到的"我要辨明的是鄉土社會中的文盲,並非出於鄉下人的‘愚’,而是由於鄉土社會的本質。

鄉土社會是相對靜止,穩定的,所以它的發展進程就相對比較緩慢,從鄉土社會進入現代社會的過程中,很多突然迅速涌入的東西無法用鄉土社會的根生於土地的習俗來應對,所以土氣就成了罵人的詞彙,鄉再也不是衣錦榮歸的去處。而且我覺得作者說的很對,不同的社會環境不能用同一種標準去衡量。他們的起點不同那麼他們所接受的比較規則也必須有所不同。

農村與土地的關係密切相關,溶於骨子裏,血緣總會有排斥性,人口不流動,所以新客想要融入一個村子是非常難的事情,除非他有土地。

作者對於鄉土社會的不成文的秩序特別推崇,他認爲這是一種出乎與道德上的禮制,現代社會的法律會破壞會誤解,是一種被動和強制。但是我覺得傳統固然可貴,穩定的社會結構不代表不發展,在劇烈的新時代的潮流中,新問題的涌出會加劇,那麼按照原有的進程,相關秩序的出現是會落後的,但是法制是可以實時更新。

以上便是淺讀《鄉土中國》的全部感受。

讀鄉土中國有感9

對於誤解的進一步闡釋:下面我要討論幾個字,這幾個字,是我們習以爲常的,卻恰恰是錯誤的理解,在這本書中,得到了正確的糾正。

1.愚

我們不可否認的是,大多數的城市人都認爲鄉下人“愚”。但這個愚字在本書解釋,和我們所想卻是大相徑庭。

如果我們仔細回想對於鄉下人的看法無非是幾點:不識字,沒文化,木訥,傻笨。

我們先說不識字,字本身就是一種語言上的表達,語言間接的承接在紙這一種媒介上。通過紙張來傳遞信息,但對於生活在鄉土的人來說,我們之前已經提到,在一個環境中,生老病死都在一個相當的穩定的環境中生活的人,本身對於周邊的事情就已經相當熟悉,人們的肢體、動作,甚至是一個眼神的交流就可以達到交流的目的,我們看一些名人的演講,不難發現,豐富的肢體語言更具有說服力,在鄉土社會,人們之間的交流,要比冷冰冰的文字更加豐富,那麼文字對於鄉土來說,意義並不大。對於文化,我們所認爲的,或許是課本上的知識,或者對於社會價值觀世界觀的瞭解,但對於鄉下人來說,他們也有自己的文化,那就是土地的文化,莊家何時種,何時收,螞蟻搬家的意義,都是文化。所以,我們不能說鄉下人沒有文化,只能說成長的環境不一樣,接受的文化載體不一樣而已。

那麼木訥和傻笨就好解釋了,鄉下人看到汽車高速駛來,會嚇得驚慌失措,城市人在田間遇到一隻巨大的老鼠也會嚇得驚慌失措。城市的孩子接受課本上的知識比鄉下的孩子快很多,並不是因爲城市的孩子聰明,而是他從小就接觸文字,知識,當把城市的孩子放在山野之中,他們捉螞蚱,割麥子的速度卻比鄉下孩子慢的多,所以,並不是鄉下人木訥、笨,而是接觸的事物不同。

講到這裏我發現,原來城市人嘲笑鄉下人的愚,僅僅是生活的環境和習慣不同罷了,而並不是與生俱來的差異。

2.禮

對於禮,本書的內容,徹底的改變了我的觀點。

在闡述禮字的意義的之前,我想到了上週遇到的一個同事,她領着孩子偶然在街上看到我,我們在客套的同時,她的孩子說了聲叔叔好,而我本能的誇孩子懂禮貌。這本是件稀鬆平常的事情,但我們仔細分析孩子的行爲,會發現一些不同。首先這個禮貌,到底出自哪裏?孩子說叔叔好的時候,他是真心的祝願我好麼?我回想我的童年,或許對於絕大部分孩子,答案是否定的,他說出這句話並不是發自內心本能的意願,而這多數來自父母的教育,告訴他們這麼說會有禮貌,而禮貌對於孩子來說,是一種誇讚,甚至表現的好會得到更多的獎勵。在孩子眼中,問好更多是來自於外界的告知。那麼這個禮字的意義就出來了,其實禮就是一種約定俗稱的習慣,就像我們平時吃飯要用筷子,朋友結婚要去送紅包一樣。那麼大多數的禮其實並不涉及道德,而是一種約定俗成的習慣,僅此而已。

在封建社會,每到大戰在即,都需要占卜,祭祀,有些祭祀不僅需要一些複雜的儀式,還需要一些牲畜,甚至是活人獻祭,這種行爲是一種禮,女人要遵循三綱五常,裹腳,清朝人都需要留辮子,這也是一種禮。而這些曾經理所當然的禮,在我們現代人看來卻是惡劣的。在遠古時代,人們在長時間的摸索中,發現某種行爲可以改變某些事情,當這件事發生時,那麼就需要這種行爲來去處理,長時間的處理和不斷的改進逐漸形成一種經驗,經驗代代相傳,就變成了禮。所以中國是一個禮儀之邦,而禮儀之邦翻譯過來其實就是規矩之邦。

所以,禮只能代表我們在這片土地裏生活的時間綿長,文化久遠,而並不能說明我們的道德就比其他族羣高尚,科技發達,或者,比其他民族高人一等。

3.孝

孝一直是我們中國自古以來就高度提倡的一種品質,孝字多在孩子和父母之間產生的一系列行爲。那麼,孝到底是什麼呢?孔子提倡孝,對每個學生用實際的例子來解釋,然而並沒有抽象的定義。在衆多的解釋中,最後甚至歸結爲心安兩個字,在費孝通老先生看來,孝其實是子女在日常接觸中摸熟父母的性格,然後承接他們的歡,做到自己的心安。在我看來,這恰恰承接了禮字,是一種人與人之間交流相處的基本方式。在對待父母的行爲中進一步的演化。所以,孝更多的時候是自己的行爲,承接父母的同時,圖自己的心安。那麼,如果一個人很孝順,雖然會瞬間提升此人在我們心中的好感,因爲他懂禮,懂規矩。但是要記住,一個奸臣可以孝,一個惡霸也可以孝,我們往往會混淆這一點,上述的討論我們知道,禮字只是一種習慣和規矩,並不能判斷一個人的具體品質和行爲的好壞。所以一個人很孝順,單憑這一點,我們不能武斷的去定義他的品行,而是需要更多因素去評判。

結語

此書還有大量的觀點沒有闡述,我只是將一些比較重要的觀點解釋了一下,或許有不當的地方歡迎指正。短短一百頁的書,費孝通先生詳細的分析了鄉土中國的社會習慣和人文,爲我的很多行爲習慣重新下了定義,尋到了本質。感興趣的朋友可以詳細看一下這本《鄉土中國》。相信你看完此書後,面對當今社會的種種行爲會有一種全新的角度去審視。

讀鄉土中國有感10

說是機緣巧合也好,說是命中註定也罷,在翻啓費老師的《鄉土中國》之後,心中眼中便展開了一副遼闊的圖景——那是中國,卻又不是一般的中國。那樣的中國,混合着一股充滿鄉土氣息的泥土的味道,裹挾着一陣清新又濃烈的草根氣息,漸入鼻腔。那是陳舊的、歷史的中國,卻對我們這身處新時代的年輕一輩來說是如此的新鮮,甚至於對其飽含了感慨了。

費孝通先生在書中先從“鄉土本色”開始,向我們娓娓道來了中國鄉土社會的面貌和內在精神氣質,用樸實通俗的語言帶領我們深入研究了中國鄉土社會的傳統文化和社會結構,並對其主要特徵進行了概述和分析。

在《家族》這一章中,費老提到了家庭的概念和構成。我們不妨將其歸爲一種中國鄉土社會獨特的文化底蘊。因爲橫觀整個中國,構成它的最基本社羣單位便是家庭。在世界上,不同地區有其不同的家庭性質,而每一種不同的性質都是當地獨一無二的人文特徵。費老就在這文中拿中國與西洋兩個區別鮮明的典例作了對比。“在西洋家庭團體中,夫婦是主軸,夫婦共同經營生育事務,子女在這團體中是配角”,而在中國鄉土社會中,“我們的家既是個綿續性的事業社羣,它的主軸是在父子之間,在婆媳之間,是縱的,不是橫的。夫婦成了配軸。”正如此,故有了五世同堂這樣具有中國鄉土特色的家庭團體。多個家庭便組成了地域,而正因家庭的特色,才使一個地方有了其獨特的特色。因爲一個家庭總有它的家法,例如夫妻間相敬如賓,親子間講究負責和服從等。在我的家鄉,男女有着閫內閫外的距離,不同性別與年齡段的人每天各做各事,而西洋地區,男女往往是在家庭中獲取生活上安慰中心,並非同年齡的集團。如此多個地域又構成整個龐大的華夏,鄉土特色便顯現出來。縱觀中國歷史,這種鄉土特色並沒有隨着歷史到現代的變遷而消逝,而是自始自終貫穿中華民族的發展道路,成爲獨特的文化底蘊。

中國土地遼闊,況且不同地域風俗特色繁多。同屬於中國的我們可能來自五十六個不同的民族,生活在不同的地域,過着生活習慣截然不同的生活,可我們的情緣始終是相同的,正如費老所說的那樣,“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與共,天下不同,”每個不同地域的發展終將促進中國和諧的大發展。當今的中國爲什麼如此重視港澳臺的發展,因爲只有大陸與港澳臺共同發展了,纔是祖國真正的發展。世界各國友好往來的目的追根溯源,也正是各國的發展,推動了世界的發展趨勢。

如今,《鄉土中國》已成爲高中必讀書目,爲什麼它如此重要?因爲我們需要費孝通,需要他這樣的引路人來引導我們中國人瞭解中國社會的本質。《鄉土中國》是對中國歷史的記錄與懷念,而這僅僅是它的歷史價值。它對中國的現實,以及對中國社會未來的長遠發展具有不可否認的價值。它讓我們明白泥土的可貴,明白鄉土纔是中國的根源。鄉土的就是中國的,中國的就是世界的。

在當今這個瞬息萬變的工業大時代,工匠精神正日漸衰弱,鄉村也逐漸被城市取代,高樓林立的“城中村”繁華得只剩下了一個“土”味的公交站名,一些保留相對完整的鄉村供城裏人消遣的旅遊景點。但中國鄉土社會的城市化是無法遏止的,它也正順應了世界現代化的潮流。但無論如何,我們同生在一片鄉土上,我們的根源永遠紮根於鄉土,這根基是不會隨着世事變遷而消失的。

正如費孝通先生所說的那樣,“逝者如斯而未嘗往也,生命勞動和鄉土結合在一起,就不怕時間的沖洗了”。

我們抵禦不了時間,歲月的變遷,但我們要牢記我們的身份,傳承我們的血脈,熱愛我們腳下的熱土。

讀鄉土中國有感11

該書的作者費孝通被譽爲中國社會學和人類學的奠基人之一,著名的“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與共、天下大同”便出自費先生之口。而談及本書的內容,其主要源自於費孝通20世紀40年代的後期在西南聯大和雲南大學講授的《鄉村社會學》課程中的內容,在結構上該書並非長篇大論,而只是針對一個主題分了十幾個篇章來闡述觀點,總體來看,該書是對整個中國社會結構、國民性格,以及對這種這種結構和性格成因的分析。由於該書篇章較多,筆者只選取印象較深的三章進行介紹。

“差序格局”一章中費先生前無古人的提出“差序”這一社會格局概念,其核心觀點可以比喻爲以下論述:以己爲中心,像石子一般投入水中,和別人所聯繫成的社會關係,不像團體中的分子一般大家都在一個平面上的,而是像水的波紋一般,一圈圈推出去,愈推愈遠,也愈推愈薄,這就是中國社會結構的基本特性啦。”這種提法既肯定了個人本位,也形象點出了社會關係的親疏和延伸,其實往小了說,現實社會中的人際關鍵和待人接物之道也大概如此,也即“推己及人”。

“禮治秩序”一章中對法治和人治做了經典解讀。作者提出所謂人治和法治之別,不在於人與法這兩個字上,而是在維持秩序時所用的力量和所依據的規範的性質上。這種闡釋可謂透過現象看本質,對於公衆理解依法治國很有意義。但是,鄉土社會構成比較特殊,其既非人治也非法治,費先生將其歸納爲“禮治”的社會。禮是社會公認合式的行爲規範,其不同於法,法律靠國家的權力來維持,而禮卻是靠傳統也即累積的經驗來維持。在當代中國,鄉土農村的法治意識仍然淡薄,而倫理秩序仍然佔據主要地位,因此,送法下鄉必須植根於農村的文化土壤,借鑑合理成分進行接地氣的改革。

“無訟”一章中主要對“鄉土之訴”做了獨特解讀。作者指出把訴訟推行到鄉土社會在理論上是好現象,可以使中國走上法治現代化的道路。但在事實上,依着現行法判決,時常和地方傳統不合,因爲鄉間認爲壞的行爲卻可以是合法的行爲,於是司法處在鄉下人的眼光裏成了一個包庇作惡的機構了。因此,我們可以得到啓發:法治秩序的建立不能單靠制定若干刑法條文或設立若干法庭,重要的還是得看人民怎樣去應用這些設備,更進一步,在社會結構和思想觀念上還得先有一番改革,這樣纔不至於破壞禮治秩序的弊病先發生。

伴隨着環境的變遷和歷史的演進,大家顯然能感受到鄉土中國的巨大變化,可是,有更多根深蒂固的東西烙在文化中,不易改變。鄉土社會只是四季的轉化而非時代的變更。

讀鄉土中國有感12

從"土頭土腦的鄉下人"入手,作者展開了對中國社會鄉土性的闡述。在作者看來,"土"有兩種含義,一種是"土氣",是一種城裏人對鄉下人的藐視;一種是泥土、土地,是鄉下人的"命根",於我而言,一個從農村來的人而言,土對我們,是有着特殊含義的。村落的形成必須有土地的存在,土地, 帶給我的是種踏實的歸屬感,突然想起艾青的《我愛這土地》:爲什麼我的眼裏常含淚水,因爲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從作者論述的鄉土社會中,我體會到了一種濃厚的淳樸氣息,和諧的鄉土社會在漸漸向現代社會過渡,內心真的希望,在世界的某一角落,可以一直有"土氣"的存在。

鄉下人因沒見過先進的器物被稱爲"愚",但有些城裏人,甚至教授在基本技巧上卻不如鄉下人,在我看來,各有各的長處,誰也沒有資格對另一人做出評價。費孝通先生在文中論述了文字與"愚"的關係,文中令我印象深刻的一句話是"鄉土社會的一個特點就是這種社會是在熟人里長大的。"正因爲人與人之間的熟悉,大家纔會使用"特殊語言",推行文字下鄉,的確需要考慮文字和語言的基礎。

記憶

學習,若要打破今昔之隔,必須要通過記憶。"文化是依賴象徵體系和個人的記憶而維護着的社會共同經驗。"讀了這篇文章,愈發的感覺,任何一件事的實施,都是需要考慮多方面因素的,比如推行文字下鄉,不僅要考慮社會文字和語言的基礎,還要考慮社會特點(基層)。

作者以蘇州人家城裏的水道、走廊爲例,展開了對"私"的表達,"私"與"公"相對,"私"的背後,隱藏的是一種以"自我"、"自家"爲中心的網絡結構,現在的社會,充滿了利慾的誘惑,有些人也變得越來越極端,社交的圈子也變得越來越亂,作者提到了孔子的"推己及人",我認爲,人都應該以一種包容的心態,由己及人,使自己擁有一種寬闊的格局,一種心懷大事的氣魄。

道德

社會的格局決定道德。課本上學到了我們的行爲應該以道德爲標準,以法律爲底線。我認爲,道德不僅是一種規範,更是一種引導,引導着個人去構建更美好的社會。提起道德,腦海中首先閃過的是"百善孝爲先",其次便是"忠義理智信",作者提到了"仁","仁"與"禮"是孔子學說的兩個核心,在成長的路上,我們應該通過學習,見聞豐富自己,使自己真正成爲一個有格局的人。

家族

看到文章的題目《家族》,倍感親切,因爲從小生長在大家族裏,村裏幾乎一半以上的人都姓劉,從小到大,離家的距離越來越遠,家,對於離開家的我來說,意義重大。曾有製作了一份簡易家譜,發現,四世同堂的我們家,真的很幸福。作者在對家的闡述中,尤爲認真的指出了其生育功能,家是綿續的。

作者說,男女有別。不僅是生理上的區別,更是一種在社會分工,地位上的區別,大概正因爲這種區別,才形成了安穩的鄉土社會(作者一直在強調,鄉土中國是安穩的社會),因爲對感情方面的是不太瞭解,而且文章讀的也不是很懂,所以,也沒什麼感想。

作者以"人治"與"法治"的區別開頭,引出後文鄉土秩序的維持是靠一雙看不見的手來維持的——"禮治",不同於法治的被動,從作者的論述中,我感受到禮治是一種主動的、自發的、由內而外的規範,鄉土社會是傳統的,因而"禮"在其社會裏發生作用便成爲順理成章,鄉土社會給我的感覺是"車馬很慢",在慢悠悠的生活狀態下,禮治社會出現了。

在禮治的鄉土社會中,社會秩序必然是穩定的,但也有例外,一定會有人因爲特殊情況而"逾矩",訴訟便變得必要,但又由於鄉土社會傳統、穩定的特殊性質,那些從西方引進的法理在中國的鄉土社會中發生着很特殊的副作用,傳統的觀念與現代司法制度的碰撞,使得推行法下鄉成了一個值得人們思考的問題。

權力

一直以來,課本中的權力與權利是同時出現的,作者從社會合作與社會衝突兩個角度分析權力的存在。當今社會,權力對於大多數人來說的確是比金錢更誘人的,作者看來,權力可以帶來經濟利益。在鄉土社會,在小農經濟的體制下,鄉土社會的權力結構是微弱無力的。

契約

這篇文章,作者帶我們更深入的瞭解鄉土社會的權力結構,提出:在鄉土社會中產生的是一種教化性的權力,在對社會規律的論述中,引入了社會契約,社會契約的確在人們的生活中起到了積極的作用,在鄉土社會的權力結構中,我認爲攜着社會契約的教化權力在維持社會穩定、慢步發展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但從"緣"字來看,我認爲"緣"代表一種關係,由於鄉土社會的穩定性及社會的生育的持續性,在規模比較小的鄉土社會中,血緣關係是錯綜複雜的;在範圍較小的鄉土社會中,人與人之間又多了一種地域上的聯繫,即地緣關係,血緣與地緣像兩條絲帶,維繫着鄉土社會中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使鄉土社會整體向前發展。

名實

隨着社會的變遷,時勢造成了鄉土社會權力結構中的第四種權力:時勢權力。鄉土社會的變遷是很慢的,這種"慢",又導致了時勢權力的不發達。這樣,鄉土社會的權力結構中就存在四種權力:同意權力、橫暴權力、長老權力與時勢權力。

需要

從慾望到需要,作者由時勢權力想到了社會計劃,因計劃就"需要",作者在文中又將慾望與需要爲我們做了區別,由於這篇文章讀不太懂,所以沒有更多的感想。

讀鄉土中國有感13

近百年中國社會可以說是遭遇兩千年未遇之大變局,保持了兩千多年穩定的原有傳統社會日漸解體,逐漸向新的現代工業社會轉型,尤其是近四十年更是加速變動的時期,這一切對每個人的生活都發生了深刻的影響。但是一方面現代工業社會不是憑空所能產生,一定是脫胎於農業社會,正如說每個中國人往上數三代不是農民的可謂鳳毛麟角,是其理也。另一方面傳統社會雖然解體然而並未崩潰,它的影響仍然巨大,因爲傳統很多方面的元素已經深入到了每個中國人的骨髓,成爲基因的一部分。所以想要深入瞭解現在的社會一定要知曉過去的社會,知其然還要知其所以然。

然而什麼是中國傳統社會?每個人或多或少都能有自己的理解,而關於中國傳統社會的通俗而又專業的系統論述著作應當首推費孝通先生的《鄉土中國》了,這本書對中國傳統社會形態做了最好的闡釋。中國傳統社會最主要的構成是基層社會,所以費先生重點研究了中國基層社會。他在書中首先指出中國傳統社會最爲重要的元素即是"土"這是考慮中國傳統社會的起點也是核心要素,因爲"土"幾乎決定了傳統社會基層的全部社會行爲習慣。因爲土地是固定的,人們最主要的工作就是耕種所以傳統社會流動性極差是典型的熟人社會,社會關係以血緣和地緣爲最主要的判別依據,所以排斥商品經濟,所以不需要複雜的字,耕作的四季輪迴需要經驗的指導所以尊重傳統重視歷史經驗,長幼有序、私人的道德是維繫社會的主要力量,維護社會秩序的主要力量也是傳統而非法律,訴訟恥辱無訟纔是追求的目標。總之土地決定了傳統社會的穩定,正是穩定決定了傳統社會的各方面。與之對應的西方社會則是商業社會,而商業社會是變動的社會,決定了他們的另一種社會形態和行爲方式。

掩卷深思,按照費先生的邏輯,現在的中國由於工業化的發展,土地的作用遠遠沒有古代中國那麼重要,時刻面臨變動而非長久穩定決定了傳統的社會形態必定會崩潰。問題是目前的中國是已經形成了新的現代社會形態還是仍然處於兩種形態間的轉型期?如果是後者,如何處理好兩種形態間關係?強硬的割裂原有形態另起爐竈建設新形態還是尊重吸收傳統基礎上的共贏?既然已經深入骨髓化爲基因豈能一朝除去?更令人憂慮的是新形態的建設自然不是一蹴而就所能建成,變動會否導致社會成本急劇的增加?罷書於案,心不能寧,徒增杞憂耳?

讀鄉土中國有感14

這幾日,在讀費孝通先生的《鄉土中國》,簡短而精悍的一本小書彰顯了大家的智慧,先生從中國基層社會的鄉土性說起,詳盡地闡述了鄉土性濃郁的中國歷史根源,以及以農耕耕作方式爲根、父系統治的權力結構爲主的基本格局,進而由此爲基礎關係產生了龐大的家族和嚴厲的家規,而這些有血緣和地緣關係的家族所產生的關係與需求,最終構成了鄉土中國的萬千社會形態,溯源尋真。

在思維方式上,費孝通先生描述的鄉土中國並沒有從具體的中國社會這個大的範圍去闡述,而是從基層的中國鄉村爲切入點,從其根源上查找,一語中的,言簡而精賅。這種研究方法和文章落腳點的選擇纔是我讀這本書所得到的最大收穫:或許退一步便能得其精髓。費孝通先生以最基層的鄉村着手說明中國社會的鄉土性,“土氣”一詞經常是被人藐視的說法,費孝通先生卻說這一詞用的妙。因爲中國的鄉村便是以土爲中心,“土”是鄉村人的命根,最接近人性人神。他認爲“鄉村裏的人口似乎是附着在土上的,一代一代的下去,不太有變動”這種相對的靜止便是鄉土社會的特性之一。這種相對慢的周率也導致了濃郁的中國鄉土社會現狀。在社會關係形成的角度,費孝通先生認爲,“我們的格局不是一捆一捆紮清楚的柴,而是好像把一塊石頭丟在水面上所發生的一圈一圈推出去的波紋。每個人都是他社會影響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被圈子的波紋所推及的就發生聯繫。每個人在某一時間某一地點所動用的圈子是不一定相同的。”而這個人和人往來所構成的網絡中的綱紀,就是一個差序。中國的鄉村以“土”爲本源,耕種方式確定了長久時期的以父系爲主的權力統治結構,因此,鄉村氏族亦是以父系爲主,母系的旁枝是不在其列,維繫家族的紀律而產生的家規同時也造成了男女有別,這與西方社會中夫婦爲主軸的家庭格局有所不同。就像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東西方不同的家庭格局極大地影響了傳統的社會文化的形成和發展。除此之外,費孝通先生還從血緣和地緣、名實分離、從慾望到需求幾個方面論述了鄉土社會中國的社會現象。

歷史文化的進程會產生多元性,但溯其源頭卻只有一個本真,只要我們尋覓了源頭,便也不難理解其後的走向。

讀鄉土中國有感15

從土裏長出過光榮的歷史,自然也會受到土的束縛。

閱讀完這本書,說實話,我的第一感覺就是懵。各種新的學術名詞如潮水般涌來,沒有太多的鄉土經歷,也沒有情感共鳴,只能硬着頭皮看。

纔開始的進度是十分緩慢的,基本上一個小時磨一到兩頁都是常態,搜索生僻名詞,進行簡化備註,理解和比對,最後一章看完了,還要合起來梳理一遍。每一篇,都是精彩的閱讀理解,每一字每一句,都是費老先生的嘔心瀝血,“錙銖必較”。

首先,什麼是“鄉土中國”?我的理解是——民以食爲天。不管是歷史的延續,中華上下五千年的農耕文明的傳承,還是在這片廣袤的土地上,孕育出的多樣性生命,都綿延流淌着中華兒女對這片黃土地的熱愛與眷念,或是那“剪不斷”的鄉愁……簡單來說,我想,就是“面朝黃土背朝天”。

當一棵大樹即將枯萎,一顆新的種子又會破土而生,而那洗盡鉛華的大樹便也會“返璞歸真”。就像馬爾克斯寫《百年孤獨》,用一個小小的村莊來講述一段燦爛恢宏的歷史,這都離不開他對拉美故土熾熱的深沉的愛。

生於何地,心總在何處。根在人心裏早早埋下了魂,人迴歸的是心,浮心無處尋,但總會有歸地。

“一次去,一場滄桑,失鄉的人是不該去拾鄉的,如果你心裏還有情,眼底尚有淚,那麼故鄉不會只是地理書上的一個名詞。”三毛雖然看似漂泊在大漠,但她的內心卻比誰都要安定。

動物的意識中是沒有過去和未來的,它們只生活在現在。而人生活在一個延續的歷史中,不僅是個人的延續,也是代與代之間的延續,鄉土之情,正是人類的偉大之處。

土地給了我們太多,而現在,它想歸根了。滄海桑田,高樓大廈,“鋼筋城市”中,勞動號子消失殆盡,泥土的清香逐漸遠去,農耕情懷被戳破了一道口子……而土地,睡進了厚厚的混凝土裏,冰冷縣城沒有了呼吸,“鄉土”成了爺爺奶奶的夢境,變成了孩子們的想象。

“花開彼岸本無岸,魂落忘川猶在川,醉裏不知煙波浩,夢中依稀燈火寒。”我們依舊生活在這片土地,只要根在,情就會在。若這世上再沒鄉土,但我們還在,我們的記憶還在,我們可以歌頌,我們可以傳承,我們可以讓這鄉土綿延不絕。我想,土地會笑的吧。

“一切來自土地的,都將回歸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