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心得體會 > 鄉土中國讀書心得

鄉土中國讀書心得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06W 次

當我們經過反思,對生活有了新的看法時,好好地寫一份心得體會,這樣有利於培養我們思考的習慣。怎樣寫好心得體會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鄉土中國讀書心得,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鄉土中國讀書心得

鄉土中國讀書心得1

歷史書上經常看到很多家族長輩坐在一起開長輩會,挑選德高望重的人代表村裏的事情。

在農村,很多事情,無論是政治、經濟、文化等等。會和家庭有關係,會在一個家庭單位進行。事小夫妻可以解決,事大全家幹進來。在家族中,最有威望的是族長,他代表着家族的形象和利益。當家庭之間存在利益關係時,需要長輩的協調。一般不止一個長輩,而且總是由各個家庭的長輩組成。長輩不依靠權利處理各種糾紛,也不依靠協商同意的效力。他們主要靠仁義禮來管教人!他們靠傳統約束!因此,他們總是非常重視啓蒙的實施。但這不得不產生一個問題,傳統的東西有時會過時。這一刻我該怎麼辦?反對。長輩領導下的禮儀社會是不允許反對的!所以在現實社會中,由於新生的年輕人沒有能力去反對傳統的東西,所以可以選擇是主動實施還是被動對抗。這就導致了書中“名實分離”。

這些都是西方社會看不到的。西方國家有議會的傳統,更多的是關於同意權。只要同意形成的制度不能滿足大多數協商者的願望,這些制度就可能被反對者推翻。他們的行動原則主要取決於法律的約束,他們要求執法者依法治國。

鄉土中國讀書心得2

這本書最開始就寫了這樣的一句話:“從土裏長出過光榮的歷史,自然也會受到土的束縛,此刻很有些飛不上天的樣貌。”鄉土中國,並不是說中國的鄉村,也不是說中國鄉村的鄉土性。中國社會是鄉土性的,這種鄉土性是社會生活方方面面受到得土地的影響。但隨着中國現代化進程的發展,中國的鄉土社會受到了衝擊。中國出現了很發達的城市,這些城市具有了現代社會理性、變化速率大、關係不穩定的特點,可是仍然中國社會的文化是鄉土性的。

一、土裏長出的文化

很早以前我就思考過,爲什麼在中國人的觀念中,逆來順受是很自然的。中國人是不太懂反抗的。當自我與別人產生並非無理的矛盾的時候,中國的平凡百姓首先想的是約束自我,以和爲貴,所謂“克己”。好比一位母親,看到自我兒子和別人兒子打架,不管是不是自我兒子錯了,肯定都是劈頭蓋臉把自我兒子罵一頓。直到看到一篇文章說,因爲中國人的祖先是靠天吃飯的,在人們對自然還一無所知的時候,只能崇拜它,順應它。天,直接關係到人們能不能吃飽飯,能不能活過這一歲。深以爲然。而這本書給了我一個比較完整的答案。中國人的逆來順受來源於祖祖輩輩的順應。這還只是鄉土性的一部分。

我們的文化,我們的習性,很多的根據都能夠從土地裏找到。好比說中國人的含蓄和富有人情味。在鄉土社會中,人際交往是不講究效率的,講究的是感情。於是人們的談話很多都是沒有目的的,或者很久很久都無法進入正題,就連工作時也是這樣,它不會像外國人開門見山直來直往。仔細觀察觀察身邊的人,就會發現,這種鄉土性隨處可見。

再想想咱們的文化,不管是追求穩定、保守、安於現狀,還是天人合一、儒道的價值體系,所有的所有都深深的烙下了土地的印記。而我們每一個人的身上,都有着泥土的氣息,有着文化的投影。國人“內聖”人格取向,或者一向到近代中國依然是一個家族居住在一齊,四世同堂比比皆是,等等。中國人是有根的,他們的根紮在土裏。人就好比是這樹上的葉子,一代一代的調零了又新生,可是根沒有變,根還是深深的在泥土裏。

二、鄉土社會在轉型

說是中國正處於一個社會轉型期,此刻真正的瞭解到社會轉型的含義,不僅僅是從落後農業國家轉向於先進的工業國家。原本一個“阿波羅”式的社會,顯現出了“浮士德”式社會的特徵。我們的鄉土社會在受理性社會的衝擊,我們的鄉土社會在很多方面被瓦解着,那是工業禮貌帶來的結果。

此刻越來越多的家庭,父母和子女分開居住。此刻越來越多的人有着所謂的城市綜合症,空虛,沒有安全感,每一天和很多人在一齊卻覺得自我沒有朋友。此刻也有越來越多的人理解了西方較活躍的文化和思想觀念。人們的生活不確定因素增多。連百姓也像電子產品一樣更新換代,沒有新的功能,很快被淘汰。以前的人們想着一輩子老死故鄉,此刻的人們想着出去闖蕩闖蕩。我們的社會在改變,並且還會有更深層次更潛在的改變。這種改變是先進的禮貌征服了落後的禮貌,也是中華文化吸收新的元素,是衝擊是更新也是考驗。

這樣的轉型,說不清楚是城市裏氣氛更濃烈還是農村。無疑城市的不確定99.性更大。但城市中“生於斯,死於斯”大有人在,也有一家老小四世同堂共居一室。農村中的青少年“走出去”的願望說不定更強烈。我想這樣的社會轉型,是整體的,是這個社會方方面面的改變。原本不管是中國的鄉村還是城市,都是典型的鄉土中國。

三、法治外表下的禮治社會

按照費先生的對禮治的定義,我們的社會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一個禮治社會。可是我們的社會不管從教育體制還是城市規劃、司法體系,很多東西都來自於西方。它們真的適合我們嗎?很多時候能夠感覺到中國在應對這個世界時的手足無措,有時候被欺負了,也不明白怎樣辦,僅有乾着急。因爲,我們的觀念是不一樣的。就算我們大中城市看起來就像世界性的發達城市一樣,我們也有法律也有這樣那樣的現代化得東西。可是它們真的適合我們嗎?

我看着中國的警察換裝換得越來越像美國人,看着中國的快餐店也是一副美國化的神情,看着中國的大學生穿學士服照相,或者奇裝異服過復活節,有時候就會想到中國難道沒有中國自我的一套東西來運用在社會生活中嗎?

法治那是人家的東西。可是中國此刻也說自我是法治國家了。可是中國的“法治”還是得和“以德治國”結合起來。這種“以德治國”反映的是什麼?就是“禮治”。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以內,真正人人平等的觀念還是無法在中國人當中樹立起來。現階段的中國,像個怪物,批着老虎的皮,想象自我真的是老虎。

我們可不能夠從我們鄉土社會出發,思考鄉土社會提高的道路?這只是一種設想。

如果說法治代替禮治是一種必然,我們要用勢不可擋的經濟發展來轟炸我們的社會文化嗎?在社會的中心片面強調經濟的時候,其他社會矛盾必然無法緩解。發展生產力、提高經濟效益並不能解決問題,也許帶來了更多其他方面的恐懼。

關於這本書的一些思考就到那裏淺嘗則止。其實這本書能夠思考的問題還有很多很多。之後在課堂的討論上,教師說到,這本書創作於1980年代,當時已經有人發現中國這樣的社會已經不能適應時代的發展,而其中原因又深深根結於中國這上下五千年的土地,費老就將他於之的思考寫了下來。到了此刻,中國的社會在很大程度上能夠稱之爲一個陌生人社會了,平等和契約必然代替道德來管理社會。那麼,中國究竟何去何從?

鄉土中國讀書心得3

當我用費老的視角觀察世界和思考某些問題時,一些難懂的問題頓時就有了解答。當中感觸最深的便是——爲什麼我們一定要不忘初心。

如果沒有費老的點撥,也許我會認爲初心是根本而非目的,是起點也是終點。一個人不是爲了目的而活,而是爲了追求幸福和美滿而有了目的。不忘初心,不是爲了某個目的而起了偏執之意,而是要我們始終記得出發的目的是這份初心。

當然這也沒有錯。但當我問起自己爲什麼一定要堅守一份初心的時候,我有了新的解答。那是因爲,我生來就紮根在這個歷史上乃至當今社會仍有面朝黃土背朝天下地耕種插秧的鄉下人的土地。是因爲我腳下的每一寸土地,在中國人眼裏,就是土地,那就是家。國家,在中國人眼裏不是一個country這麼簡單,那是因爲中國人覺得有家纔有國。這時候初心一個詞變得宏闊起來。它撐起來的是一個民族愛國的精神,紮下去的是一方水土養一方人的深根。這是第一個點。

同時,初心也是我們的源。書中說,歸根結底,中國社會是鄉土性的,《鄉土中國》這本書始終在將鄉土社會和後現代社會作比較。春節晚會中有一小品,講的是城裏人看不起鄉下人的軼事,其中一句話打動了我——“誰從前還不是個鄉下人”。沒有錯的。現代社會中的城市無疑是從鄉村發展而來,多少人外出打拼爲了家裏人能過上好日子,反倒在過上好日子時忘了自己最初的樣子,忘了源頭,忘了出發時的初心。反觀鄉土社會中的人們,保持着那種不擡頭就能走到目的地、不指名道姓只聽聲音就能知道是誰的熟悉感,他們有着自然而然的信任感,有規矩,無需法律框定,是有機的結合。相比現代社會更多發生的是陌生人的聚集,我們反而需要一部部法律去保持秩序,需要一張張契約去建立信任,是機械的結合。這說明鄉土社會是自然的、基礎的,任何一個人的成長都必然存在於一個環境中,而這個環境的根就是鄉土社會。鄉土就是根本,這便是我們要保持初心的理由。

有了鄉土,自然就有了鄉情。想通了這個,也就能明白四川的朋友吃着火鍋激動到流淚,漯河的朋友愛吃雙匯火腿腸,東北的朋友看到冬日的大雪想念親人……書裏說,治水土不服要用家鄉的一捧土煮湯喝;余光中的《鄉愁》,句句道着鄉情的重量。中國人自始至終是心向家的,不論年少時是想飛多遠多高,最終着陸的地方都是原來那個家。

如今,我等西交學子紮根大西北,在這西北地區教育之高峯埋頭苦學、精益求精,便是堅守我們懷中的一份初心。《鄉土中國》帶給我的不僅僅是面對人生問題的新解答,也是看待世界的一份寬容和堅定。

前路漫漫,我將懷揣西交學子的那份青春的熱忱與赤誠,答好人生中的每一份答卷。

鄉土中國讀書心得4

按照土地整理公司“讀書年”活動要求,本月精讀書目爲《鄉土中國》,現將讀書心得分享給大家。

費孝通的《鄉土中國》是社會學名著。本書於1947年出版,距今已有70年,書中給出的觀點,即使放到今天對我們研究傳統中國及鄉土文化依舊不過時,十分具有指導意義。

本書認爲傳統農耕文化下中國社會文化形態是一種沿襲已久的社會文化形態,有相對的穩定性,不會輕易隨着政權和制度的變化而消失,因此這本書提到了中國鄉土社會的很多特點,結合自己生活的親身經歷,你會發現即使到了現在,書中的很多東西講的其實也並不過時。因爲一個社會的發展具有很長的淵源,社會形態中的特點在很長時間內會延續下來並且不會改變。雖然可能你認爲現在城鎮化程度高了,中國社會沒那麼“鄉土”了。但是城鎮化,只是把一個鄉土社會在外表上變得城市了,而那些社會特點,依然被延續了不少。

讀到“文字下鄉”的時候,我對本書的共鳴就開始深刻了,因爲我的老家就農村,鄉土生活,的確語言對他們更重要,而文字更像是一種多餘的東西。如今依然如此,因爲語言是有情感的,所以鄉音聽起來纔會那麼的親切,而文字的意義卻沒那麼大的。

再多讀一讀什麼社會中“私”的概念,想想中國這個關係社會與法治程度,不是離開了農村就沒這特點了。

讀一讀長老統治,想一想現在一個老資歷依然可以具有的話語權,這也不是隻在舊時的大家族和農村家庭中具有的特點。

有很多東西你依然能夠在社會中發現它的影子,因爲一個社會本來就是在不斷延續它的特點的。個人覺得本書可以多讀,在書中理解社會,而經歷一段社會後再來讀這本書,則又會有不同的感覺。這本書不但沒有過時,反倒能夠幫助理解“純城市文化”以外的很多社會現象。

因此無論我們現在的現代化與西化的進程如何,鄉土與傳統依舊刻在了我們的基因裏,融在了我們的骨血裏,所以在很多事情的處理上,制度的建設上,文化的發展上都能夠體現與西方的不同,我覺得身爲一箇中國人,需要了解一下我們生活的這片土地背後所蘊含的鄉土文化,因爲鄉土中國就是你我成長的地方,我認爲費孝通先生的這本書對我的啓發很大,也讓我更加了解中國。

鄉土中國讀書心得5

中國人傍“土”爲生,“鄉土中國”更是極其生動的囊括了當今的中國。

費孝通先生說,“土”並不是個貶義詞。中國人的最根源便是靠着一方土地生活,“土氣”也從而紮根在了心裏。

我並不是農民出生,但也或多或少的接觸這“農民”這一階級的人。農民是中國社會的基礎,也是中國的特色。就像西方國家很難意會到那些拿着鋤頭的人,身上有着的獨特魅力。無論是古代、近代還是現代,無論是和平年代還是革命時期,中國的血脈大多還是流淌在農民的骨子裏。

我所認爲的“鄉土”,是個別具風味的詞,這讓我聯想到艾青的《我愛這土地》。“鄉土”既是中國的土地,也是中國的風味;既是物,也是情。中國大半輩子都在土裏紮根,也是這一方土地孕育了一方人情。在農村裏的鄉土情,能把幾戶原本互不相干的人家串起來。畢竟村子就那麼大,農民的性子永遠比不得商人的彎彎繞繞。

當今時代的發展,農村也逐漸成了城市的修飾。我常聽人拿農村人和城裏人做對比,比沒兩下話語中的嘲諷之意毫不掩飾。城裏人有作爲,城裏的孩子學習成績好,城裏人有教養……但殊不知中國人本就是農村出身的。農村人心思直,沒那麼多彎彎繞繞,農村的孩子勤勞能幹,身子板硬。其實沒有聰愚之分,只是較比的方面不同罷了。反觀人情世故,中國人骨子裏原有的熱情好客,卻被城市的忙碌掃得一乾二淨了。我不認爲應該帶着異樣的眼光看待“土氣”這個詞,同樣覺得農村和城市應該是平等的。

總的來說,中國人是含蓄的,是有秩序的,是有“禮”的。這本書以淺入深出的方式將中國社會剖解出來,且又富有生活氣。既是通俗易懂,又值得一讀。

鄉土中國讀書心得6

剛看這本書的時候,總會想起艾青的詩—— 《鄉土中國》。詩中有一句話特別深刻:爲什麼我總是熱淚盈眶,因爲我深愛這片土地?我想對書中的一些句子發表我的看法。

在書的開頭,我提到了一個美國朋友,他從內蒙古旅行回來。他說中原家家戶戶總劃一小塊地種田,卻沒有想出其他辦法來利用這塊地。好像中國自古以來就是靠土地發展的,我們對土地的依賴根深蒂固。“光榮的歷史是從土壤中生長出來的,自然會被土壤所束縛。現在飛上天很難。”我們腳踏實地,我們熱愛這片土地,我們珍惜這種鄉土氣息。

當我看到費老寫他的第一次出國旅行,他的奶媽偷偷把一袋用紅紙包着的泥土塞在他的箱子下面的爐子上時,我想到了我的家鄉朝陽。衆所周知,潮汕地區節日期間有許多敬神的活動。有人說這是迷信的做法,但在我看來,這也是一種內心的信仰。對神的尊重來自祖先和環境。這種尊重代代相傳,逐漸成爲一種傳統。這種簡單質樸的風格讓我覺得自己是其中的一部分,自然而不做作。

“當地社會的信用並不重視契約,而是發生在一種行爲的規則爲人們所熟知的可靠性而不加思考的時候。”當社會競爭不那麼激烈的時候,人與人之間建立信任就沒有那麼難了。彼此之間沒有算計和心機,單純是心中油然而生的信念。這是“土裏土氣”的一個特點,真實、樸實、迷人。

書中有句話說,只有直接依賴土壤的生命纔會像植物一樣在一個地方生根。我們生活的土地中國就是這樣。久而久之,我們就有了“土氣”,沒必要覺得丟臉。這本身並不是一件可恥的事情。我們應該慶幸這是我們家的標籤,是我們的根。葉落歸根,我何去何從?衆所周知,落葉歸根還是要還的,人也一樣。如果忘了根在哪裏,怎麼回家?

鄉土中國讀書心得7

閱讀《鄉土中國》,緣起於加入了“金融支持鄉村建設”課題組,在主委的建議下,學習先賢的著作研究,啓發和開闊思路。中國地大物博,各地發展不均衡,鄉村的發展也各具特色,加之平時接觸鄉村並不頻繁,如何才能總結出鄉村建設的共性,從金融角度提出合理的建議,在參與課題之初,我感到束手無策,研讀之後,似乎看到一點方向。

閱讀過程中,我瞭解到費孝通先生的生平,以及與他同時代的潘光旦先生等民盟高級知識分子,不禁對他們在艱苦環境中堅持治學的頑強精神和人格魅力肅然起敬。

回首眺望中華五千年的歷史長河,土地與時代的變遷和社會的演進息息相關。有如埋藏着黃金般的相思,土地在中國人的生命中扮演着無與倫比的重要角色。無論從時間更迭還是空間聚集來看,中國社會的基層是鄉土社會。

世代相傳、囿於土地的鄉民,以自發聚集起來的“村落”爲單位,遵從生於斯、長於斯、死於斯的規律,植物般在土地裏生了根,“在悠長的時間中,從容地去摸熟每個人的生活,像母親對於他的兒女一般”,對這個社會的人和事都熟悉到不假思索的程度。這樣的熟悉社會,自然而然的孕育出符合其特徵的規矩,譬如禮治秩序。

有人說,西洋(我理解書中指美國)是“法治”的社會,中國是“人治”的社會,作者認爲,人治和法治的區別,根源不在“人”和“法”上,而在於維持秩序時所用的力量,以及所根據的規範的性質。鄉土社會並不是“無法”,而是以“禮治”爲主。禮是社會公認合式的行爲規範,是代代相傳的約定俗稱。在人口流動和土地資源變動都有限的社會中,維持禮治秩序的是傳統,越是經過前人證明有效的,也越值得保守。“言必堯舜”成了最好的生活保障,“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成了教育後輩的常用語,人們對傳統有了敬畏之感。於是,在傳統可以有效的應付生活問題的前提下,禮治秩序使人服膺。

如果中國社會的基層是鄉土社會,那麼,差序格局就是是中國社會的核心。這也是費孝通先生在書中提出的精髓思想。

中國傳統社會中的“家”的範圍很模糊。“闔第光臨”,很少人能說得出這個“第”包括些什麼人,像《紅樓夢》裏的賈家,大觀園裏可以住着姑表林黛玉,姨表薛寶釵,後來更多了,寶琴、岫煙,凡是算得上親戚,都包容得下。可是一抄家,樹倒猢猻散,縮成一小團。家庭範圍可以很小,也可以大到像個小國。中國傳統結構中的差序格局具有這種伸縮能力。所謂“差序格局”,是以自己爲中心,將與自己發生社會關係的那一羣人,按照親疏遠近像水波紋般一圈一圈推出去,所產生的一輪輪波紋的差序。從己到家,由家到國,由國到天下。這與西洋(美國)所注重的個人主義下的平等觀念和憲法觀念是不同的方向。西洋社會裏爭的是權,而鄉土社會是攀關係、講交情,勢必賦予了鄉土社會的道德和家族觀念。

鄉土中國讀書心得8

這段時間一向在看《鄉土中國》這本書,能夠說這是我第一次接觸社會學和鄉土文化概論相關方面的書,感觸頗深。

《鄉土中國》裏講的鄉土中國並不是具體的中國社會的素描而是包含在具體的中國基層傳統社會裏的一種特具的體系支配着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

本書從鄉土本色、文字下鄉、再論文字下鄉、差序格局、維繫着私人的道德、家族、男女有別、禮治秩序、無訟、無爲政治、長老統治、地緣與血緣、名實的分離、從慾望到需要等方面展開敘述生動全面地展現了鄉土中國的面貌。每一章都有很多感觸。

下頭我想分享一下幾處自我感到印象深刻的地方。

這是一個比較比較都市社會和鄉土社會的描述。鄉土社會是熟人社會,都市社會是陌生人社會,在熟人社會裏,應對面交流(空間上)和口口相傳的經驗傳承(時間上)決定了其不需要文字的屬性;陌生人社會不一樣,空間上和時間上無法使經驗(作者擴展爲文化)在所有人之間傳遞,這樣我們就需要一個象徵體系引出概念(也就是詞),進行經驗的累積,這種經驗使得我們在陌生人社會中得以更好的生存,文字就產生了。

現代社會的這種浮士德感情觀倒是有助於計劃生育,哈哈。鄉土社會中這種浮士德精神是不容存在的,它追求穩定。社會關係是生下來就決定了的,所以是阿波羅式?

中國社會差序格局是導致現行道德不一樣於西方的主要原因。差序格局的主要特點是以個人爲中心的私人關係,所以中國社會的道德觀念無法超脫個人產生一個團體性的道德,中國道德是能夠伸縮的,要視具體情景而定。所以中國社會道德的私人特點在公私衝突中顯得更爲明顯,作者舉了如下的例子說明這個問題:

總之,看後給我的感覺是此書寫得很宏大,但也讓我會對很多植根在我們日常生活裏的道理豁然開朗。

鄉土中國讀書心得9

“我們的本色是鄉土的。”這是我讀了費孝通先生的《鄉土中國》後的最深感觸。

費孝通先生的《鄉土中國》開篇第一句話“從基層上看去,中國社會是鄉土性的”,就對中國基層社會做了一個簡明的概述,以此總領全文,逐層分析中國鄉土社會的特色、成因、文化、社會關係和秩序,有理有條,層層深入。向讀者展示了一個更客觀、深刻的中國鄉村圖景。

第一章《鄉土本色》,可以說是讀懂全書的一把鑰匙。此篇中先生對“土氣”有着不同於常規的解釋,它成了對鄉土社會貼切的形容。中華文明是大河文明,我們的民族與泥土是分不開的,而中國社會的基層——鄉下人,更是牢牢依靠於土地生活。文中有句話我印象深刻,說是,“直接靠農業來謀生的人是黏着在土地上的”。這確實是對傳統農民生活最形象的描述。我的老家在鄉下,一村人往往同姓,家家戶戶間都多少有點親緣關係。逢年過節回鄉,總是這家跑跑,那家串串,“小姑大伯四爺三叔”的喊個不停,讓村子頗有大家庭之感。這正是人們紮根一塊土地,世代繁衍生活的表現。在許多青壯年離鄉求發展的現代社會,不少老人們仍守着他們祖祖輩輩的土地。正如田地中的莊稼,長在地裏,與泥土無法分離。這是土氣的特色,是悠長歲月中產生的旁人無法理解的情感、習慣,它無法與現代社會相適應,於是土氣才成了罵人的詞。

先生還爲鄉下人翻了供,他說,中國的基層社會是熟人社會,在這個沒有陌生人的社會,連文字也是多餘的,因爲人們經驗的傳遞不受時空限制,父子相傳,鄰里相授,這同樣不適用於現代社會,才使鄉下人在城裏無所適從,顯得愚。而其實中國鄉村是重視文化的,這文化便是指知識和禮儀。知識不必多說,既可指文化方面的,又指農民賴以生存的技能。鄉下人一面應用着農耕的知識生活,一面也希望子女讀書成才,這不能不說是他們對知識的追求。而禮儀則更可以說是禮俗,是維繫鄉土社會的傳統。在熟悉中,“禮”的作用可以說是巨大,大家擡頭不見低頭見,誰若是犯了事,違了禮,真得是“一輩子擡不起頭”。正因如此,費孝通先生認爲用“人治”形容中國鄉土社會並不準確,禮並非依憑個人好惡,而是長時間的穩定不變中形成的秩序。到這,先生將現象、原因、深層影響一一串起,揭開了我們熟悉卻不甚瞭解的鄉土中國之面紗。

因爲這本書,我頭一次真正走近中國基層社會,去觀察它,瞭解它,頭一次看見那些習以爲常的現象背後的社會根源,也是頭一次感受到中國鄉村的無窮魅力。先生理情客觀地分析中不乏脈脈溫情,我從祖輩、父母身上都看到過這種情感,如今這情感隨着文字也傳遞給了我。

鄉土沉澱的是文化,是情感。我們應以寬容的態度去理解,以真誠的愛意守護,要記住,我們的本色是鄉土的。

鄉土中國讀書心得10

我懷着對社會學的極大熱情看了這本昂貴的《鄉土中國》。看完之後,我感觸很深。正如費老所說,這本書是對“作爲中國基層社會的地方社會是一個怎樣的社會”這一問題的一種嘗試性回答。這裏所說的鄉土中國,不是具體中國社會的草圖,而是具體中國基層傳統社會所包含的一個特殊體系,支配着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這本書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敘述:鄉土色彩、書寫下鄉、重寫下鄉、不同秩序格局、維護私德、親情、男女之別、禮治、無訟、無爲政治、尊長統治、地緣血緣、名實分離、從欲到需等。生動而全面地展現了鄉土中國的面貌。每章都有很多感觸。這裏我們將分別闡述關於“地球”的思考。“我們說鄉下人很土氣,雖然看起來有些輕蔑,但這種土氣用得很好。“土”字的基本含義是指土壤。

農村人離不開土,因爲種地是農村最常見的謀生方式。誠然,在當今社會,城裏人習慣於用土氣、土氣的舉止看不上鄉下人。但只有以種地爲生的人才明白土壤的價值,土壤是他們的命根子,是高貴的象徵,是樸素的感覺,是迴歸自然的踏實和沉重。我們的民族離不開土壤,光榮的歷史就是從土壤中成長起來的`,土壤在我們的文化中佔有特殊的地位。從這個意義上說,爲什麼不應該尊重故土,尊重農民,尊重自己的文化呢?

關於風土人情和現代社會“我們都是熟人,打個招呼就行了,還需要多說嗎?”這種話是我們形成的地方習俗,卻成了現代社會的障礙。現代社會是由陌生人組成的社會。個人並不知道個人的所有細節,所以要搞清楚。鄉土社會是從熟悉中獲得信任,現代社會是要籤一個字,簽了字才能形成法律。地方社會的信用並不重視契約,而是發生在一種行爲的規則爲人們所熟知的可靠性而不加思考的時候。我覺得這很明顯。當我們走出故土,來到大城市北京,會有很多不適應的地方。我們會欣然答應別人。我們不明白爲什麼我們同意了,卻沒有遵守。我們不明白爲什麼不熟悉,還是要笑得滿臉都是。所以,我們會被人欺騙,被人傷害,被人說成愚蠢。然而,真的很蠢嗎?只是我們的本土習慣已經不適合這個現代社會了。

隨着時間的推移,歷史進程不斷被記錄下來。回顧上個世紀中國社會學的發展,總會有很多名字刻在人們的腦海裏。費孝通先生作爲一代學者的楷模,幾十年來在學術生涯中一直爲之奮鬥,畢生致力於建立中國特色的社會學。可以說,他的作品是平等的,他的知識是深刻的;而他的代表作《鄉土中國》影響深遠,堪稱經典。它仍然有益於年輕一代的學者,引導他們探索中國傳統社會的特徵,探索中國文化的深刻內涵。

這是我第一次看《鄉土中國》,我會看第二遍第三遍…希望每次都能有收穫!

鄉土中國讀書心得11

費孝通先生在《鄉土中國》的差序結構一章,將中西方社會結構比喻爲一捆捆柴與一圈圈水波,具體、生動、形象。他這樣寫到:西洋社會有些像我們在田裏捆柴,幾根稻草束成一把,幾把束成一紮,幾扎束成一挑。每一根柴在整個挑裏都屬於一定的捆、扎、把。每一根柴也都可以找到同把、同扎、同捆的柴,分扎得清楚不會亂的。在社會,這些單位就是團體…他們常常由若干人組成一個個的團體。團體是有一定界限的,誰是團體裏的人,誰是團體外的人,不能模糊,一定得分清楚。我們的社會結構本身和西洋的格局是不相同的,我們的格局不是一捆一捆紮清楚的柴,而是好像把一塊石頭丟在水面上所發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紋。每個人都是他社會影響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被圈子的波紋所推及的就發生聯繫。每個人在某一時間某一地點所動用的圈子是不一定相同的。我們社會中最重要的親屬關係就是這種丟石頭形成同心圓波紋的性質…俗話裏有“一表三千里”,就是這個意思…我們每個人都有這麼一個以親屬關係布出去的網…每一個網絡有個“己”作爲中心,各個網絡的中心都不同。…以“己”爲中心,像石子一般投入水中,和別人所聯繫成的社會關係,不像團體中的分子一般大家立在一個平面上的,而是像水的波紋一般,一圈圈推出去,逾推逾遠,也逾推逾薄。這樣的描寫恰如其分、彷彿一捆捆柴和小石子丟在水面上推出去的一圈圈波紋杳然眼前。柴與柴之間是獨立的,有一定的距離,一圈圈的波紋彼此相連,牽一髮動全身,所以費孝通先生又這樣寫到:在他們(西洋社會)不是人情冷暖的問題,而是權利問題。在西洋社會裏爭的是權利,而在我們卻是攀關係,講交情。

中國社會的鄉土性儘管已經全然沒有以前那樣完全,但這種長期形成的習慣,拉關係,走後門卻全然不像禮俗一般被打破,相反,在某些時候是愈演愈烈。我想這也是中國爲什麼自古就流行、強調考試的重要性了,因爲只有考試纔來得公平些、正當些。

在這種人情社會下,形成的常態是凡是都要找關係,講交情。做手術要找關係,期望手術能做成功,更怕剪刀、紗布留在體內;小孩上學要找關係,期望老師能重視孩子,包括安排孩子座個好位子;做生意找關係,期望證照能辦理得快些,花錢少些;甚至買東西有時候也要找關係,期望獲得物美價廉的產品。以上種種,不勝枚舉。作爲法律人的法官同時也是社會中的人,在這種找關係、走後門成爲習以爲常的時候,法官如何在這樣的人情社會獨善其身,不受這些人情世故的干擾,真的很難。所以我想爲什麼在中國不是規定法官獨立辦案,而是規定法院獨立辦案,是否也是受這些因素的影響?

我想中國是個人情社會的同時,其實也是個勢力的社會,抹不開面子可能的違法行爲會導致法官資格的喪失,如果沒有這個光環,以己爲中心的一圈圈盪漾開來的波紋也會因這個光環的喪失失去原有的牽連,小石子也就不像以前那般可以激起一圈圈的波紋,親戚朋友也會紛紛遠離你,如果要面對這樣的現實,不如守住法官的名聲,保持一份原來的寧靜。

鄉土中國讀書心得12

首先,我想解釋一下“忘本”是什麼意思。根據新華字典的說法,是忘記自己原來的處境,忘記處境變好之後的幸福之根。

這有點像一些城市人。他們忘記了他們的祖先也是鄉下人,他們忘記了今天的幸福是80%的人口貢獻的結果。不僅忘了,更讓人難過的是,他們反過來取笑我們國家的人“蠢”“蠢”。真的是這樣嗎?費老師給了我們一個很好的解釋:這不是智力的問題,而是知識的問題,當鄉下人不知道車來了該怎麼逃,看不到世界就不知所措的時候。

與城市裏的人相比,鄉下人會更加重視這一點。最突出的表現就是農村人對土地的高度重視。他們深深紮根於土地!我在任何地方都不會忘記我的“一畝三分地”。他們世世代代在斯里蘭卡出生、長大、死去,幾本書不流。這個村莊幾百年來一直有那些姓氏。村裏的人口好像都依附於土地,世代之間變化不大。正因爲如此,地方社會是熟人社會,熟悉並自覺遵守傳統規範,不需要法律的存在,更不需要利用契約來建立人與人之間的信任。

這些都是基於人的熟悉程度。但是在人口流動迅速的現代社會,我們還有那種熟悉感嗎?答案是否定的!但與此同時,我們的現代社會缺乏完善的法律原則來規範各種行爲,導致許多人徘徊在空白的空間裏,許多城市人不可避免地會忘記自己的出身,因爲他們中的許多人面臨着信仰危機。不像鄉下人相信土地,他們相信土地會給他們帶來好運!

鄉土中國讀書心得13

《鄉土中國》作者費孝通,這本書收集了14篇文章,根據他在20世紀40年代後期在西南聯大和雲南大學講授的“農村社會學”的內容,分階段連載,考察了中國農村社會的特點。這本書是對社會結構本身及其性質的分析,偏向於一般性質,把它作爲發展中國社會學的方向。

印象最深的是關鍵詞“本土”,這至少是當時整個中國社會的線索。農村人是中國的基層。從基層來說,社會是地方性的;當地社會的本質是當地文盲的根本原因。只有這種鄉土性改變了,文字才能下鄉。作者在這一部分使用的分析方法似乎更爲普遍,即從現象中看本質。人的社會環境的差異導致了社會行爲的差異,這種差異體現在我們不同的秩序模式上:中西方社會生活中的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是不同的,我們每個人都是他的社會影響力所推出的圈子的中心,而西方人則是獨立平等的個體,融入集體。秩序也有差異,包括禮治、法治、人治。就中國傳統而言(可能受儒家影響),禮治更爲明顯,而西方秩序是法治的;另外,政治體制和權力結構要更上一層樓,這是我需要進一步研究的。

看完《世紀評論》,再看農村和城市,中國和西方,這兩對差異或矛盾似乎是有道理的。人與人的關係,社會與人的特點,都可以在這本書裏找到。

作爲社會學入門書,《鄉土中國》很容易被讀者接受。看了之後真的感觸很深,相信大家看了之後都會有一些體會。

鄉土中國讀書心得14

上次看完《萬曆十五年》後,我就一口氣把《鄉土中國》也看完了。說實話,對我這樣一個不愛看書的理科生來說真的是一個挑戰。不過相比《萬曆十五年》,我覺得《鄉土中國》更易懂。原因有二:一、我不太喜歡歷史類的書籍。其次,《鄉土中國》是從農村的角度解析中國的鄉土性。我來自農村,書中許多事深有體會。

這本書寫於一九三七年,距今已七十餘年,但在看這本書時,我絲毫感覺不到時代的阻隔帶來的距離感。這也恰恰說明我們仍沒有從鄉土社會中完全蛻變出來,而鄉土社會是穩定的,人們的思想觀念也是相對穩定的。今天的中國還在從鄉土社會到現代社會的轉變之中,不可否認它還帶有很強的鄉土性,也正因爲如此,《鄉土中國》這本書直到今天還是很有價值的一本書。《鄉土中國》是一本社會學的著作,但包含的內容卻遠遠超越了社會學。這本書是作者對本民族文化社會學層面上的重新審視。他解釋了很多問題,也提出了許多有價值的新概念,比如差序格局。在這本書中作者主要是通過與西方社會的比較凸顯鄉土社會的特點,進一步論證鄉土社會的文化是由鄉土社會的本質和特點決定的,是由鄉土社會的整個歷史地理環境決定的。本書共包括十四篇,從各個角度論述了鄉土中國的形成、特徵與本質。第一篇《鄉土本色》,開宗明義,點明中國社會的鄉土性。

這裏講的鄉土社會,並不是具體的簡單的中國社會的素描,而是包含在具體的中國基層傳統社會裏的一種特具的體系,支配着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中國社會的本質是鄉土性的,這是一種傳統,但隨着經濟的發展,社會的進步,在外來文化與中國鄉土文化發生碰撞的今天,也許在中國農村依然保持着原有的鄉土社會的特徵,但這座“堡壘”並不再像以往那樣堅不可摧。中國社會的鄉土性首先在城市發生了變化。城市是現代化的產物,吸收了許多現代社會的特點,同時又留有一些鄉土性。

第二篇《文字下鄉》,從文字的產生與功用的角度說明在鄉土社會,文字是多餘的。

第三篇《再論文字下鄉》,從時間格局中說明鄉下人沒有文字的需要,進一步爲被指作“愚”的鄉下人作辯護。

“文字只是傳情達意的一種工具,不僅不唯一,而且有很多缺陷。”文字固定了聲音,但卻是聲音的異化。我們通過文字所喚醒的,往往是間接的、與我們生命有距離感的觀念,而非情感。文字的間接性使多餘的東西或相寄生從而離真誠越來越遠。盧梭曾談到,“越是面對生動、具體的東西,詞就愈加無奈,但人的文化卻向着無奈的方向發展,說話拋棄了姿態,寫字代替了說話,這意味着人類的墮落”。在鄉土社會,人們更多使用的是“特殊語言”,它比文字更有效的傳情達意,擺脫了語言這個篩子,使情感表達的更加天真自然。儘管如此,文字仍是現代化的必要工具,作者只是在以一種客觀中帶有肯定的態度爲被指作“愚”的鄉下人做辯護。

鄉土中國讀書心得15

每次拜讀費老的文章,他那樸實無華的文風總是讓我連連稱讚。其實,一個人的文風,也就顯示了一個人的閱歷。當你經歷過了人生的各個階段,體驗過人生的酸甜苦辣,你自然就不會用煽情的華而不實的文字去表達你的觀點,抒發你的感情。雖然我說出上邊的話顯得不那麼讓人信服,但是這些真的是我在讀了不同作者的文章之後的想法,率性而發。

還是進入正題吧,《鄉土中國》是學術界公認的中國鄉土社會傳統文化和社會結構理論研究的代表作,這可能也是老師極力推薦這本書的原因之一吧,畢竟多讀點經典是對我們的學習大有益處的。而且這本書給我帶來了極大的感悟。第一點,“這裏講的鄉土中國,並不是具體的中國社會的素描,而是包含在具體的中國基層傳統社會裏的一種特具的體系,支配着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通篇看下來,在我看來,“鄉土中國”是在中國存在了幾千年的深受傳統文化影響的鄉土社會。小農經濟,自給自足,穩而慢變是它的特點。特別說明的是“穩而慢變”,該書全篇大多依據於此,鄉土社會是非常穩定的,人民是固定在土地上的,鄉土社會是漸變的,而且變化的速率是非常慢的。

開篇提到鄉土社會的本色,“鄉土”。“從基層上看去,中國社會是鄉土的”,從宏觀上論述了中國社會的鄉土性。所說的“土”,是指泥土,鄉下人離不了泥土,種地是他們的最普通的謀生辦法。而且,“土”也成了我們的傳統,鄉土社會的人們不論在哪,都離不開泥土。從中原走出去的人們,到了草原,還是以種地爲生。“土是他們的命根子”,這也導致了“我們的民族確是和泥土分不開了”。如文章所說“以農爲生的人,世代定居是常態,遷徙是變態”,人民固定在他所種植的那塊土地上了,並且在這塊土地上繁衍生殖,一代又一代,只有當這塊土地過於飽和了,纔會有人離開。“土”固定着人,這是鄉土社會穩定的一個重要原因。看看我們現代社會,國家提出“十八億畝耕地紅線”是爲了什麼?因爲土地是固定着人,使社會安定的重要介質。雖然沒有工作,但是種着這塊地,最起碼能保證溫飽